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如何?


短文一篇:

2017年的若干事件,看當代藝術的窘境

進入2017的年中,半年來的各種現象在告訴我們,中國當代藝術無論從哪個層面來說(生產者、接受者、傳播者/傳播環境),依然面臨著窘境。

沒錯,「那部分先富起來的人」正在消費當代藝術——甭管是「真懂還是皇帝的新衣」。可一切似乎依然和1997年區別不大,依然以「藝術要看得懂」來宣告自己的無知,以「抄襲」來確定自身與藝術史的關係,以「公共秩序」維護他們心中永恆的「動物莊園」。

這在互聯網蓬勃發展了近20年的背景下,多少有些不可思議。

相比之下,「先富起來的人」縮減對藝術的消費後,造成的資本轉移過程中,大量拋售藝術品現象,是個真正的新鮮事。罵他「無恥」是對的,***藝術中心曾一度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梳理做出了貢獻的同時,也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了一批中國當代藝術中重要藝術家的作品。願意低價出讓作品的心情不難理解,在這個龐大的體制面前,對於85那個時代的學術價值一直沒有人願意做點什麼事。現在「外來的和尚」願意出於對藝術「宗教般的熱忱」來整理那一段歷史,並讓它在藝術中心被大眾了解,這簡直是鍾子期俞伯牙一般的「高山流水」。

沒錯中國藝術家就是這麼好騙。

資本永遠帶著游牧民族一般的選擇性,在遷移過程中,速度、強度、廣度伴隨著它更快地找到「水草豐滿」的地方。艾薩克朱利安的作品《遊戲時間》中對藝術與資本的探討,再度印證了資本對藝術的影響,成為新的社會現實。如果不是這樣,我們為什麼會不自覺的討論那個簽約白立方的中國80後藝術家?畢竟巨大的真皮坦克不是誰都能通過「自籌經費」做出來的。

青課一出,連學術墳墓中的偽美術理論家都詐屍般跳了出來。手捧大便的某位爺,帶著「無知有理」的架勢,幻想著通過振臂一呼,我們就能回到那個「圖像就是意義」的時代。誠然,在那個時代出產了不少好的作品,可惜那些優美的畫作和「語言」,最後都被無情的利用。這時你要麼選擇同流合污——對真正的社會現實視而不見,繼續畫人家要你畫的;要麼就是蹲班房。後極權社會似乎寬鬆很多,藝術家拿著你的手藝,只要出產商業價值就行——為商品設計敘事方式、並生產關於商品的圖像,最終讓這些圖像成為「商品萬神殿」中讓人膜拜的壁畫。

基於此,那些真正的藝術家用他們的努力,用揭示其內在邏輯的方式來拒絕這一切。他們發現,圖像並不能生產意義,圖像只是圖像本身;美正在被濫用,商品讓我們成為「美的奴隸」;過去的圖像、他人的原作,被藝術家們當成原料來進行「後期製作」;以搗蛋鬼的姿態,對公共秩序進行「恐怖活動」。

因為藝術勢必要挑戰一切禁錮著我們的、約定俗成的、碩大無朋的既定價值觀。

藝術從來不和「看不懂」它的人站在一起——先解決了你的無知、和對一切新鮮事物缺乏感受的末梢神經,你才有可能和藝術一起生活。如果你不想這麼做,回到「動物莊園」也挺好的。因為生命本身就是這麼荒謬,世界就是這麼荒謬。在這個荒謬的世界,你可以選擇為自己尋找足夠的意義與刺激,至於到底是生命的強度、生存的強度還是別的什麼,都無所謂。甚至你不刺激自己也沒事。

所以中國出不了班克斯這樣的藝術家,還沒等他做出足以震驚世界的作品,我們就在討論「他在危害公共秩序」,「他反覆噴塗自己的畫作與名字,是為了出名」,「他的塗鴉對蒙娜麗莎和低俗小說進行了抄襲」,「他畫的什麼?我看不懂」。

於是,權利之眼從監獄和瘋人院變成了牆上的攝像頭,從牆上的攝像頭變成了我們自己,因為你「逃不過群眾的眼睛」。


世界當代藝術早已走入了哲學的範疇。
但是世界當代藝術的發展和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都是有一些問題的。
目前世界當代藝術的主流的其中一個趨勢是追求精神的刺痛和肉體的無傷。(肉體上的有傷他們也試驗過,但是發現路走不通,後來還往這方面走的中外當代藝術家都是過時落後的傻滴)
在精神上割開你的皮膚,再割開你另一塊皮膚,用鑷子揭開表皮層真皮層,讓兩處傷口貼在一起,疼死你。
另一個趨勢是用技術歌頌人的思想力量的偉大。(還有其它角度的當代藝術思考和展示的方向,這裡不展開了)
蔡國強的煙火就是這個路線。
中國並非沒有世界級的當代藝術家,但還是太少。
一人均就更少,
畫匠卻世界第一多。君不見這一處那一處油畫村油畫庄油畫工廠,手法嫻熟,產量驚人,遠銷歐美,走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主流媒體關照下的中國大部分民眾還停留在「藝術就是畫畫,當代藝術就是裸奔、吃人肉吃屎變態瘋子」的觀念上,看見女人當眾光巴子就集體高潮了。
中國主流媒體不怎麼樂意停止妖魔化當代藝術,
而不幸的是當今世界當代藝術的評審權力是被西方文化牽著走的,
西方當代藝術展覽的評委們也不怎麼樂意停止妖魔化中國,
所以中國的當代藝術就在國內外雙重妖魔化霸凌的夾縫裡艱難的尋找小路跋涉。
應該說,堅守中國當代藝術的堡壘主要是各大美院,各大美院的領導並非不開明沒有眼光,但是當代藝術在象牙塔里生長著,與老百姓生活脫節,大部分老百姓無從了解。
西方國家恰恰相反,當代藝術與公共生活結合的更緊密。那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中國野生的當代藝術家想生活愈發困難,有人搞些驚世駭俗挑戰倫理的行為搏眼球,更有人靠妖魔化自己的政府博取西方好感,也有人靠展現符合西方刻板偏見的中國文化圖像來取悅西方,毋庸諱言,這種風潮喧囂一時,並可以認為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有意識的文化顛覆戰略的組成部分。
這次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展品慘敗,
就在於它既沒有在精神上刺痛人也沒有在肉體上刺痛人,也沒歌頌展示人的思想力量的偉大,隔靴搔癢,不痛不癢,生搬硬湊中國元素。
有一句在中國流傳很廣的謬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NO,
我認為,
只有世界的才是世界的。
那麼,當世界「主流」當代藝術撞上中國當代藝術,會發生什麼呢?
我想偷懶,用12345簡單羅列看法吧……
1、世界不是鐵板一塊,世界當代藝術的引領勢力也不是鐵板一塊,對藝術真誠純粹探索的力量和政治文化冷戰勢力是交織在一起的;
2、我同意王鼎傑所說,冷戰還沒有結束,我們譴責國外冷戰思維,其實現實情況是對手還在文化交流中處心積慮地帶節奏想把我們牽著走;
3、在文化藝術領域,現在世界正處在一個成熟的老謀深算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趁著我們國家文化藝術實力幼稚虛弱無力的時期在玩弄我們在股掌之上的階段;
4、十年前左右,國內當代藝術領域的藝術家能獲得國際「主流」欣賞和認可的大多是醜化反對自己的,就跟諾貝爾獎屢次授予禿驢和小東等人一樣,這不能說的太細;
5、國家發現了這種勢頭,予以遏制打擊;
6、結果就是,毒草遏制了,良苗也遏制了。民眾繼續無知。
7、不敢尖銳地反映當代社會人文狀態的藝術不能叫「當代藝術」,但是,我們中國社會所處的狀態是新興市場國家,控制著當代藝術話語權的西方國家處於後工業時代,而我們在他們心中,或者說,他們的媒體還是盡量營造我們是一個蘇聯式的集權國家,他們分不清「社會主義國家」與「共產主義社會」的區別也不想弄清楚,於是反映在當代藝術上,就出現了我們的自我認知與關心問題與他們對我們認知與關心問題的錯位,這就是「語境」問題,沒有對的語境,就會產生誤讀。
就這樣。
為防止被無腦鸛麗源刪除,本文已經備份。


由於國內藝術市場與藝術教育體系的不完善,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與其說前景堪憂,不如說混沌不堪。因為藝術市場的落後,中國人的藝術收藏還很大部分停留在古玩字畫的收藏上(簡單說就是死人畫最好賣),導致當代藝術家難以謀生。除開市場的不健全,這是意識水平的落後。

在西方,賣畫買畫是稀鬆平常的事,國外有完善的體系培養藝術家並讓他們畢業後能夠獨立周轉,所以藝術家們雖然生存壓力比其他職業更大,但也算有立足之地。西方的模式就是,不斷的展覽,展覽的同時售賣,也可以申請創作基金,使得藝術家的創作能夠繼續,同時也能增加人氣與曝光率。實在不行,就走上當老師的道路,一邊創作一邊帶學生。總之,在西方,你想做為一個職業藝術家活下去,並不會很困那。


混亂。

當代藝術,現代藝術,古典藝術,中國傳統繪畫,書法,脫衣服(個人感覺是裸體示眾應該單獨歸一個類別,不太好定位具體歸屬),中國當代藝術(中國當代藝術的定義和當代藝術有區別,應該說中國當代藝術不是當代藝術,但是具體是什麼又不好說。我曾經問過一個搞這方面理論的,他說的很玄,沒明白),一些不太好定位的奇奇怪怪的東西(國內很多非科班出身的人做的一般都屬於這一類)都在國內的當代藝術圈裡折騰。

這就是國內的當代藝術現狀。


總是覺得中國現在的很多當代藝術作品,不論是形式還是內涵,都是對西方那些已經玩膩了的東西做的單純無腦模仿甚至是山寨。即便一次次的拍賣行讓作品的價值越來越高,但是總覺得現當代藝術不應該是以這種蹣跚學步的方式來呈現於世界。天價之作是一定會價值連城的,而價值連城的藝術作品中,不止是名作,也有很多烏七八糟的東西,實在無法界定。


問題好大。作為一個美術學院的搞純藝術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的角度,我發表一下感想。那就是:情況不怎麼樣,但希望和阻力並存。中國的當代藝術沒有語境,市場也很薄弱。我有好幾個學姐畢業後出國繼續深造。可是畢業學成歸來後發現所學當代藝術在本國根本沒法立足,所以又萬般無奈去國外發展。我也即將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作為藝術家本身來說,大多數的藝術家也都不愛關心這些事,好好搞創作才是我們應該乾的,什麼市場,什麼政策我們真的很無奈又懶的關心,因為無法改變。還有就是,政治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我知道我的回答不完整也很片面。但我只能說這麼多了吧,不足之處還請見諒。


藝術從來都是經濟、政治的集中體現。


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從來都不能脫離當代政治經濟實際。

其實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路徑,可以對照中國當代科研的發展路徑,二者都是上層建築,發展都驚人的相似。

然後,我要導入轉型期理論了。

從文革說起,建國初期雙百方針就不多涉及了。

文革時期,一大批藝術領域的大師被整肅。(說兩個最著名的:潘天壽和豐子愷)蘇化、西化的藝術研究全部終止。許多本土傳統的藝術形式也遭到破壞。這是長達10年的藝術斷層。


文革結束後的改革開放時期,正是藝術領域青黃不接的時候。


先是外域藝術的大量傳入。我國的當代藝術藝術體系尚未建立,就直接被外來藝術的盲目傳播踐踏。
(這是向開放型、外向型藝術轉變的過程)
當然這其中還有出現反覆,請注意1980s後期的「清除精神污染運動」,不過並沒有成為主流。

接著是市場化。92年以後,藝術領域的市場化明顯加速。傳統的文化公益事業向文化產業轉變。藝術開始產業化,藝術開始沾染「銅臭氣」,藝術研究的浮躁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這是市場化轉型期的惡果,公益性藝術和產業化藝術不分)

當然,期間黨也提出諸如文化強國戰略、提升文化軟實力、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文藝層面)、文化為了人民等策略,也包括近期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認清文藝的功用,注重社會價值等等)。

但是,相比於美國、法國、英國的文藝政策,這些政治風向變化都太快了。(要知道,拿破崙法典中的管理劇院的內容竟然至今未變!)

加之21世紀以後,城鎮化和信息化的加快。藝術領域的城鄉差距,城鄉藝術的二元結構加劇。信息化導致藝術的短平快(大眾滿足於聲色口腹之慾)。傳統藝術式微,西方藝術更為的大量傳入。

以上是第一層次的內容,主要是中國轉型期現狀導致的混亂。

------------------------------------------------------

以下是第二層次的內容,我就想問問各位專業人士了,當代藝術的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嗎?

當代藝術在法蘭克福學派的眼裡,就是值得大量批判的對象,不是嗎?

當代藝術很大程度上是工業化的異化的藝術,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的當代藝術,都逃離不出這個範疇。

與其說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有問題,不如直接說全球當代藝術的現狀都有問題,不是嗎?

【才淺識疏,望指教】


什麼時候中國的美院入學考試開始注重想法不是技巧了 798的展位價格下來了 再說中國當代藝術的事兒
認識些在國內美院當老師 然後自己也到處參加訪談策展 說自己是當代藝術家批評家的人 差不多就是蹭蹭亂七八糟社會問題的熱點 一言不合就開懟 不認同他們的觀點就是讀書少 他們自己沒多少作品 文章倒是發了一堆
想起一朋友說的 國內那些藝術批評家 大多數都是自己做不出來東西只能對著別人的東西評價 評價夠了覺得自己都能評價藝術家的作品了 自己也就是藝術家了
和賣畫的不一樣 當代藝術的作品大部分是沒辦法賣的 或者說 很少有人買 除非家裡有錢一直供著你也願意三四十了花家裡錢 不然就沖國內一個展位的價格是國外的幾倍 誰不去國外做當代 在國內大家不懂 成本還高 比如我家裡 到現在也不知道 我的專業到底是幹嘛的 他們一直以為我是畫畫的 過年回家還被叔叔說 你們一天到晚畫那些抽象畫不就是瞎畫么 能當飯吃啊 我已經無力解釋我們到底是幹嘛的
之前老師和我們說過一句話「你們亞洲人做當代藝術最容易出名的地方是紐約不是法國更不是中國」


中國從未產出過當代藝術


簡述下這個問題。

個人認為,中國當代藝術區別於西方當代藝術的最重要一點是文化底蘊。

有家底,有品位,能創新的人才還是有的。但現今市場開始消費的80後85後新興藝術家裡也有很多很棒的人,不過不知道誰能拼到最後。

老一輩藝術家們還在做的是藝術當然也很大程度上被市場看好。

不同的文化底蘊下,中國的當代藝術還是會很有市場的。畢竟從消費能力上看,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大家都是懂得。


南巢,原名黃永興,中國當代藝術家、詩人,1990年10月4日出生於湖北黃石,現居上海,在蕙風美術館任職。 至今一直進行繪畫、裝置等藝術創作,目前已完成《邃雪翎原》、《向心及物》、《相約星期一》、《兩半》四部詩集。 他將詩歌與繪畫兩者結合,以獨特的繪畫語言來詮釋詩歌藝術,讓觀眾從視覺上去感受詩歌與繪畫本身的碰撞。


相比我大中華8 9十年代的畫家,現在的畫家人才培養力度有提升,但是職業操守有些下降! 當然任何時候都有堅守本心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一個畫家的優秀與否大部分取決於有錢人,他們 認為好的作品會抬高價錢買下,也因此會抬高畫家的等級!「類比一二線明星那樣」個人覺得如果有錢人懂畫愛畫還好如果純粹是為了虛榮那麼本來就不太正的風氣就會越來越糟!


我覺得就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底蘊會比較足,但是總感覺創新不夠強


碼不出描述,你試試葛優躺能很快融入氛圍!


推薦閱讀:

當代藝術何去何從?
你如何開始接受理解當代藝術的?
中國有哪些名畫是根據文學作品創作的?
為什麼那麼多畫家、演員、作家、音樂家選擇自殺結束一生?

TAG:當代藝術 | 繪畫 | 藝術史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