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在切換場景的時候為什麼經常把聲音提前切換?
許多電影在從一個鏡頭到另一個鏡頭,並且場景也有變化的時候,經常是聲音稍微提前一點切換過去,這是為什麼呢?
這種技術叫作 Pre-lap,剪輯師行話會說 J-Cut(因為聲音會往前提,在剪輯軟體的時間線上就像一個 J 字),與之相對的,也就是聲音延續到下一個鏡頭,稱為 Post-lap/L-Cut。不管是 Pre 還是 Post,聲音的疊錯(overlap)在剪輯里其實是非常密集的,只是觀眾往往只在轉場這種重疊時間非常長(達幾秒)的情況下才會發現。
Pre-lap 的用途有這麼幾種:
- 緩和鏡頭和鏡頭之間的「衝撞」,減弱剪輯的痕迹。比如兩個人的對話,如果總是和畫面同步切換,會產生非常強烈的轉切效果,增加了緊張氣氛。所以如果是氣氛平靜的談話,經常會把兩個人的聲音和畫面微微錯開。而爭吵的場景一般也就不加任何 overlap 的,即所謂直切(Straight Cut)。
- @朱京傑 提到的提前吸引觀眾注意力,為進入下一個場景做好準備。比如在室內場景里聽到河流聲,觀眾會意識到下一個場景會轉到有河流的野外。
- 有時候把下一場景的聲音和這一場景的畫面放在一起可以產生一些心理暗示,有時則是喜劇效果。
- 在一部作品裡,轉場的疊錯效果如果形成風格並反覆使用,會營造出一種奇異的時空。這一點通過美劇《Lost》初期的那些閃回可以體驗到。
首先要知道在電影中,聲音並不是完全依附於影像的,比如畫外音,除了旁白這類,我們常會在一個對話場景里,聽著一個人的聲音而看到的則是另一個人對這個聲音的反應。
這樣的方式,很明顯,可以提高影片信息的傳遞量。因為聲音可以和影像同時傳遞不一樣的信息,而兩者之間的錯位或是配合,也會給觀眾有不同的感覺。
聲音先入,也是前述方式的一種延伸。先入的聲音,可以用來傳遞下一個場景的信息,而無需考慮影像的結束點。
美國往事中的電話鈴聲,就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我們聽到的電話鈴聲,和畫面不停變化的場景中的聲源——電話,總是沒有吻合,觀眾不停的猜測這個電話鈴聲來自哪裡?直到這一組鏡頭最後,聲音和畫面終於得以同步,這裡,聲音的先入做到了極致,聲音和畫面在不停的錯位中帶給觀眾一種懸而未決的情緒。
另外先入的聲音,可以是人聲,比如台詞,像是一開始彷彿是旁白,但一組鏡頭後卻看到說話的人,也可以是環境聲,比如我們在一個沙漠里,聽到水流的聲音,那是下一個場景,但沙漠和水的對比卻會給觀眾帶來一些特別的體驗,又或許是某些特殊的音效,比如之前所提到的電話鈴聲。
聲音的先入是一個很有趣的技巧,雖然也是個常常被濫用的技巧。換個角度來說明一下。
以好萊塢主流電影來說,因為好萊塢主流電影是面向大眾為基礎的,也就是把你的問題以最普通的一部娛樂電影為基礎來回答。
好萊塢征服全世界,就是通過「明星+類型化敘事」來造夢,讓普通老百姓在艱苦現實中尋找一點點精神慰籍。
關於敘事,不只是劇作層面(結構、情節、台詞等),還有視聽語言層面(就是如何來把敘事過程視聽化)。
問題中的這個剪輯技巧,其實是好萊塢敘事中用來造夢的最常規手段。
好萊塢主流電影,在剪輯方面有一個最關鍵的手法,就是「無縫剪輯」。
意思是,整部影片,如果不是特殊需要,要讓觀眾自始至終最大程度忽略攝影機(鏡頭)的存在感,換句話說,好萊塢主流電影,就是儘可能的讓銀幕前的觀眾忘了自己是在看電影。
所以,這種剪輯手法一般被成為「無縫剪輯」,單鏡頭內部視角讓觀眾覺得很自然和舒服,鏡頭移動與場面調度要和諧,鏡頭間切換要流暢自然。
換句話說,「無縫剪輯」是好萊塢主流電影敘事的重要秘密。
也是跟所謂的藝術電影,文藝電影敘事在鏡頭鏡頭語言層面很明顯的區別,比如大家想想都是在什麼電影里常看到跳切連續使用,甚至顛倒切等等非常規手段。
藝術電影,就是要故意讓人始終沒有那種融入感,始終保持一種間離效果,這樣才能讓觀眾對電影表達的內容或者主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反過來,誰看變形金剛、哈里波特這種電影,還邊看邊思考其傳遞的啥終極意義呢?主流娛樂電影,娛樂為本,夠high才是主流觀眾的第一需求。
所以,問題中說到的這個電影中常用的技巧,其實只是「無縫剪輯」中最常用到的一種手法。
可能根據導演創作需求,或者根據當時情節和表達需求,這種剪輯手法還有更多的表達意義,但在好萊塢主流電影中,這樣的做法最主要的就是要讓你儘可能忽略鏡頭在進行切換時帶來的注意力分散。
說到底,這種剪輯手法其實是通過這種技術手段,誘使觀眾完成「無縫」敘事的幻覺。
看到其他朋友,對這種剪輯手法的分析,大多是針對某種具體情形的具體分析,其實也沒說錯。
「無縫剪輯」有多大的魔力?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大一上視聽語言的時候,老師說他們上學的時候,有一個基本功,就是數鏡頭。
但好萊塢電影,特別是一些剪輯流暢的段落,經常數不清楚,因為很容易就給內容吸引了,剪輯又很連貫(當然肯定不少也用了問題中這種剪輯基本技巧),所以經常得反覆數。
後來,老師說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電視機倒過來。
因為這樣就把劇情和無縫剪輯對人的干擾(誘惑)降到最低,好數多了。
現在你知道好萊塢電影的魅力和秘密了吧,不信的話,21號去電影院隨便挑《變形金剛3》中的五分鐘來數一下,看你能不能很容易的數清楚鏡頭就知道了。
我相信,這種剪輯手法,最早可能或許不是美國人發明發現的,但絕對是好萊塢電影人將這個剪輯手法最深入廣泛的應用與主流電影剪輯技巧中,並發展了一整套「無縫剪輯」的剪輯技巧和視聽語言系統。並不是說這套系統是電影最完美、最高級、最牛掰、最屌的剪輯系統,而是最能吸引主流觀眾入戲,然後讓主流觀眾心甘情願掏錢包的剪輯方式。
所以,你看一部普通國產電影,隨便看幾分鐘,他用什麼樣的視聽語言和剪輯方法,就知道這導演和剪輯給自己是啥定位的,是要賺錢,還是要表達自己。
當然,國產電影大多時候悲催的在於,上面說的這些,導演自己可能根本就沒想過,或者故意反著干,因為在電影到底是用來最大程度去賺錢還是表達自己方面,導演輕易的選擇了後者,因為他覺得剪輯上得「有想法」才牛逼,才能獲獎,最後就是投資人賠錢唄。
這種國產電影,比比皆是。
大家想想馮小剛的電影,有誰對他的電影的剪輯留下印象的?
如果沒印象,記住故事和人物,那從商業角度,這是最大的成功。
上面談的其實都是生意,跟藝術沒啥關係哈~
這是電影的一種蒙太奇,是一種聲音與畫面的剪輯手法。你說的這種情況屬於聲畫錯位的特殊應用。(不過經常被用到)它起到的作用是用聲音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並提前將觀眾的想像帶入下一個場景畫面,畫面的後切入起到了兩個場景的銜接作用。這通常代表兩個場景事件有聯繫,或者有些人純粹就為了表達時空的轉移。
就是捅聲帶嘛,還有聲音延後的拖聲帶。第一位說的很好了,第二位說的也挺好,但拿馮小剛說事兒頓時就覺得打了折扣了。
沒有什麼為什麼,就是一種感覺,感覺這樣剪能夠更好的體現想表達的東西,就是這樣。比如畫家作畫時有的地方顏色深一點,有的地方顏色淺一點,你說為什麼,沒有為什麼,就是覺得應該這樣罷了。看電影不要想為什麼這樣那樣,記住給你帶來的感覺就好了,就是這樣。
看了其他回答覺得真厲害,真有那麼高深嗎,呵呵後,就是為了接順,畫面不至於那麼跳而已,還搬例子。。服
詳細請看2012年考研政治分析題36題材料一,迪迪艾倫在為電影<江湖浪子>剪輯時犯的錯誤而致,那時候迪迪艾倫還是一個新手,在完成剪輯電影的任務,由於疏忽,把電影的聲音剪輯成在畫面出現前有過渡的聲音,為此被負責人責罵,後來他發現這樣的剪輯手法使聲音的出現更自然,之後這種錯位剪輯被廣泛應用
LZ說的絕對了,其實電影(視頻)的剪輯有很多手法和技巧的,具體要依據鏡頭和導演意圖來決定如何使用。
先回答作者的問題:音頻早於視頻先出現,我認為這樣做有幾個目的
1. 為了提前渲染一種畫面/場景的氣氛。經常用於表現影片的一個核心主題。回憶下,當一段音樂由輕柔模糊到清晰響亮,是不是通常會有主角的出現或者劇情的高潮。
2.轉場需要。轉場及一段視頻和另一段視頻的切換(也可理解為視角、場景、空間等的切換)。專場其實是個技術活。再回憶一下,電影中很多專場技巧。比如從一個場景中鏡頭搖向空中,你看到一輪明月。再將鏡頭搖下來,場景就變了。P.S:所謂轉場,舉個大家熟悉的例子,PPT里幻燈片的之間切換就是轉場。
最後說下電影剪輯的技巧和電影的魅力所在。談到這個,就不得不說下「蒙太奇」。這個詞最早源於建築學,指的是空間和架構(我印象中是這麼個意思)。引用到電影中,就是運用鏡頭語言,來展示時間和空間的變換。這也是電影的魅力所在。
至於到底用何種表現手法和拍攝技巧,那都是根據劇情、導演、攝像、剪輯師的修養來決定的。我很喜歡看電影,也玩過一段視頻。和喜歡在短短2個小時內體驗不同的人生、生活的感覺。
如果和我一樣經常看電影但自己從沒玩過視頻之類的,可以看看Filmriot這個系列視頻,講了很多電影拍攝中的常用特效和技巧。有一集就專門講了這個剪輯問題,個人感覺,聲畫完全同步的剪輯方式,給人感覺就像在看話劇,沒有鏡頭語言的幫助,但很強調演員的表演和聲音,這樣應該不太適應現在商業電影快節奏的要求。。。。。。
一般是導演故意這麼設計的,一方面算是敘事方式一種,引入接下來的場景,或者導演用音頻蒙太奇來過渡場景。。。或者音頻本身的話語就是一種過渡方式
剪輯的最高境界就是看不出剪輯的痕迹,基本上所有的剪輯手法都是在為這個原則服務,樓主說的這種剪輯方法就是聲音先入,電影是講究視聽兩者結合,在聽覺上先鋪墊下一鏡頭的聲音,會讓觀眾做好心理上接受的準備,畫面再切過去會感到很自然。
簡單說是為了讓片子流暢。就像淡入淡出畫面一樣。讓觀眾緩衝一下。當然是不是使用這個方法,取決於你的片子想要什麼樣的效果。緊張還是舒緩。
這是個心理學的問題 你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先聽見某聲音 轉頭 去尋找發出聲音的東西。電影是模擬人的視聽感知經驗 這是電影的特點也是本質
自己剪過就知道,不提前,一起切,剪出來生硬又難看。
據說來源自以為初學者的剪輯師耳朵錯誤操作,導致整部電影都報廢,因為時間軌和音軌不和,只能就這樣放映。沒有想到的是,放映時這樣的剪輯大獲好評,於是就這樣一直用下來了
這種技術叫作 Pre-lap,剪輯師行話會說 J-Cut(因為聲音會往前提,在剪輯軟體的時間線上就像一個 J 字),與之相對的,也就是聲音延續到下一個鏡頭,稱為 Post-lap/L-Cut。不管是 Pre 還是 Post,聲音的疊錯(overlap)在剪輯里其實是非常密集的,只是觀眾往往只在轉場這種重疊時間非常長(達幾秒)的情況下才會發現。
Pre-lap 的用途有這麼幾種:
- 緩 和鏡頭和鏡頭之間的「衝撞」,減弱剪輯的痕迹。比如兩個人的對話,如果總是和畫面同步切換,會產生非常強烈的轉切效果,增加了緊張氣氛。所以如果是氣氛平 靜的談話,經常會把兩個人的聲音和畫面微微錯開。而爭吵的場景一般也就不加任何 overlap 的,即所謂直切(Straight Cut)。
- @朱京傑 提到的提前吸引觀眾注意力,為進入下一個場景做好準備。比如在室內場景里聽到河流聲,觀眾會意識到下一個場景會轉到有河流的野外。
- 有時候把下一場景的聲音和這一場景的畫面放在一起可以產生一些心理暗示,有時則是喜劇效果。
- 在一部作品裡,轉場的疊錯效果如果形成風格並反覆使用,會營造出一種奇異的時空。這一點通過美劇《Lost》初期的那些閃回可以體驗到。
聽覺比視覺反應遲鈍
推薦閱讀:
※如何低成本拍攝火災?
※如何用100塊拍大片?
※對比《霍比特人》與當年的《魔戒》三部曲,可以看到電影技術有哪些明顯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