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會害怕變好?

每每在變好關鍵時刻都會放棄,考學的時候已經摸到目標了,但是內心突然就失去了力量,於是就放棄了,還有很多小事也是,每到關鍵時刻就會放棄,不敢讓自己變得更好,活的像個屌絲,覺得自己很糟糕。
看見漂亮的裙子很喜歡,但是覺得自己不配,覺得髮型不好看,但覺得做了新髮型也不會有什麼改變,即使買衣服也會看那些折扣力度大的,因為覺得不配穿新衣服…
以上。


謝邀

我初中入學考試,考了全校第一。於是班主任在課堂宣布,既然你是全校第一,我就要按全校第一的要求要求你。我一想那得多累啊,到期中成功滑倒班級40多名,證明了自己爛泥扶不上牆。

我想起一首詩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二者皆可拋

我對自由的定義就是自由自在,無所束縛。
我知道怎麼能夠變好,但是那就意味著要多付出努力和汗水,委屈自己不能放鬆自己的身與心。

大學入學,我是本省報名的第一名,班主任和院領導對我寄予厚望。到學期末,成功把高數掛掉,再次證明了自己爛泥扶不上牆。整個大學四年從未表現出自己優異的一面,成功證明自己具有埋沒天賦的能力。

有句話叫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然而如果不經痛苦的磨礪,磨掉表面黯淡的氧化層,再純的金子也不會發光。

道理我都懂,就是不想干,不想活得太累。

讓我再躺會


一個簡單的解釋是,我們對學/事業成功、外表漂亮被人崇拜時經歷的身心體驗感到恐懼!這很具有諷刺意味,因為這些夢寐以求的正面感受,在唾手可得時,我們寧願遠遠地躲開。


為什麼會這樣?我試著用心理學的自戀理論(販賣一下Heinz Kohut 和James F Masterson的觀點)解釋一下,未必與題主的情況吻合,只為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


心理學家們大體上都認為成年人病態的自戀人格是幼兒時期(兩歲左右)正常心理發展受阻,沒有進化出健康的自尊,沒有實現自我客體分離的結果。


每個人都有天生的自大本能(Grandiosity, 此處是中性語義),這種「自大」在1——2歲期間達到頂峰:他們探索世界的每個小進步都能得到父母的正面回應和「崇拜」,父母也總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就如同是他們自我的延伸,父母設定的安全環境也讓他們覺得自己無往而不勝,他/她們是世界的中心。


在此以後,隨著幼兒身體運動技能的發展,他「雄心勃勃」探索世界的範圍越來越大,跌倒受傷的挫敗經歷在所難免,原始的自大感、全能感開始逐漸被殘酷的現實感所校正。這個時候,他們也在把父母的理想化形象「內化為」穩定的內在自我感。有了自我感就意味著感受到自己和他人是有邊界的,他人不一定和我感受完全一樣。


父母對嬰兒自大的共情呼應,以及環境中良性的挫敗體驗,能為他以後心理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假如這些重要參數發生變化,他未來的人格可能發生諸多偏差,這其中就包括自戀。

如果父母對嬰兒的自大沒有表現出足夠的呼應,那他心理上的自大需要就一直處於未被滿足的狀態,會一直依靠他人的接受認可才能獲得穩定的自我感。這種需要帶入青少年或成年期,就會演變為顯性的(公開的、傲慢的)自戀方式:炫耀、自我為中心、不在乎他人感受等等。他們自己也並不覺得言行能引起他人的討厭,因為他們還沒有完成自我和客體的徹底分離,其他人還都是他們「自我」的心理延伸。這簡單地說,這是顯性自戀的人格特徵。


題主所描述的情況與之正好相反,即隱性自戀,但相反的表現卻可能是來自相同的心理根源:


如果父母對嬰兒的自大表現出否定、棄絕、羞辱等敵意的態度,為了取悅於父母而不得不隱藏或壓抑自大衝動,同時本能地把自大的衝動與遭遇到的痛苦體驗聯繫在一起。因為自大衝動伴隨著心理和認知上的獨立和分離,所以分離也是痛苦的。


這種聯繫帶入青少年或成年期,就會演變為隱性的自戀方式:自我否定和自我貶低,以防止自大幻想帶來羞恥的痛苦體驗。表現為注意力和精力不能放在真正可以實現的人生目標上,而是過分關注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隱性「的自戀者沒有張揚高調的外表,也不盛氣凌人,相反還會在眾人面前表現得羞怯謙恭,所以很難識別,甚至連他們自己也從來沒有想過會歸於自戀的一類。


但隱蔽的自戀者同樣幻想自己成為世界的中心,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卻幻想著所有美好的事物理所當然都歸自己,功成名就、飛黃騰達、萬眾矚目。只是這些幻想都被他們的意識所壓抑,只有當意識放鬆了警惕時,才能偶爾瞥見自己的幻想有多麼自大和不切實際。因為現實世界裡的任何成就都無法帶來自大幻想那樣的快感,這樣的差距讓他們感覺莫名其妙地不開心,自我感覺無價值和空虛。他們自認為是完美主義者或拖延症患者,經常嚴厲責備自己未實現既定的目標。


他們潛意識裡對名利有著無比的渴望,但他們因為自我懷疑而缺乏義無反顧的勇氣去追求。隱性的自戀者無法為一個可實現的目標持久地付出努力,也難有始終如一的執著。對於他人的財富、天才和伴侶,他們心懷嫉妒。這些隱性的自戀者常常給他人一種」眼高手低「、」自怨自憐「的印象。

因為自我懷疑和羞怯,他們可能經常撒謊,就是為了把真實的自我掩蓋起來,逃避外界「審查」的目光。對於別人的讚賞,他們甚至都不覺得真誠。


直到我讀了《拖延心理學》才發現,我就是這樣的人,而且,這樣的心理會導致嚴重的拖延。

《拖延心理學》將這種「害怕變好」的心理稱為「害怕成功」,並簡要分析了這種心理的成因,我在此概括如下:

1. 童年時受到父母或同齡人的影響,導致自己自卑。
2. 擔心成功以後,自己要被迫作出改變(例如,要承擔更多責任、減少個人自由、影響生活與休息……),而自己不願意作出這種改變。


1、極度不自信,認為自己不能更好。弔詭的是,這種不自信的人,唯一自信的就是自己不行,而且非常篤定。這成了支撐他人格的唯一柱石。

一旦接近成功,這就意味著支撐自己人格的唯一柱石將要崩毀了。為了挽救自己的人格,隨即放棄成功。

2、所以,尋求構建更強的柱石來支撐人格,讓不自信的人不再擔心自己的人格崩毀。才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法。


3、基督教給極度不自信的人提供了一種邏輯。可以用來構建支撐人格的柱石。

基督教告訴不自信的人:在人不能,在上帝凡事都能。

所以,你只管去努力做。一旦成功了,那也不是你自己做的,而是上帝借著你做成的。

這樣你的人格就不會崩毀。因為,上帝已經成了支撐你人格的柱石。


無外乎以下幾種:
1,變好,意味著付出相應的努力,能受多大苦就能享多大福。不想得到,其實是不想付出。
2,變好也是個過程,而不單單是結果。付出了相應的努力,就能朝變好的結果靠近,但是結果的好壞是未知的。臨門一腳時的退卻,是因為害怕承受「射偏」這個壞的結果。為什麼害怕?因為你認為付出了努力,壞的結果對自己的能力就成為一種否定。說到底,你害怕被否定而已。
3,得到了好的結果,你害怕維持不下去。因為「好」是相對的,你要面對的是往上一層次的「變好」,周而復始。所以你選擇變好就意味著選擇了一條費力的上坡路。

自卑而不甘心,渴望贏又恐懼輸。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件事情眼看著要成功時,就會停下來,做別的事,拖延著,直到事情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期。

我總結出兩個原因
1. 享受那種成功就在眼前的感覺
2. 已經預想到成功後自己的感受:哇,原來成功也不難嘛,懊悔自己之前錯過太多成功的機會。
潛意識裡不想承受這種懊悔的感覺,所以才讓自己停留在成功就在眼前的感覺。


我只想變好一點點,他們卻要我越來越好,變成最好;

我只想變好一會會,他們卻要我越來越好,一直好下去。

當「好」變成應當,我就失去了停下來的權利


這個問題也長期困擾我,自己體驗和讀的書里的可能原因如下:

1 害怕因為成功失去愛_《拖延心理學》。於我而言,在努力掙得大人關注的同時,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隨著家境變好,教育程度增加,很大一部分體驗卻是沒有夥伴,以前的夥伴也遠離。

2 怕被利用(輕心計《關於堅持》一文中提到)。比如在孩提時代的努力被家長利用,成為他們掙得面子,擺脫焦慮的工具。又比如有權勢金錢後,接近的人懷揣其他目的。

3 怕成為討厭的樣子。在成長期缺少標杆和導師型人物,身邊成功的人,總有某方面的缺憾,比如欺凌傲慢,家庭不美滿,於是怕自己長大變好,也會進入變成這樣的人。

4 擔心被不斷驅馳。這種變好不是一個人自我驅動去做的,或者因為恐懼,或者被一些社會力量所操控不斷向前。

5 覺得我不配。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卻在變得更好的過程中退縮,歸納為低自尊吧,我還破不了它。

這個問題想到後來,我覺得我們要決定好做什麼樣的人,真實的自發的,然後也許真正願意改變與變好。


因為缺乏意志力,自己把自己培養成了小懶漢。


推薦閱讀:

我們到底是在為什麼而滑板呢?
為什麼我會喜歡看悲劇。喜歡看劇讓心難受,喜歡找虐?
朋友的弟弟玩LOL入戲太深,一心想做職業玩家,不想上學怎麼辦?
一看書、閱讀就緊張焦慮,導致自己無法正常閱讀怎麼辦?
為什麼有不少西方少女投奔IS?

TAG:心理 | 心理障礙 | 青少年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