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初學書法,誰的字體比較好?


本文近萬字,可能比你預想的長,但也很可能讓你了解到預期之外的更多的知識。如果只想看結論,可以拖到本文文末附錄之前。

經常會有對書法感興趣的朋友會問:

初學書法,應該先練什麼字體?

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好問題。


這不是個好問題,不在於它問得不聰明,也不在於它問得沒必要;相反,這幾乎是每個聰明人要學一項新技能的時候都想要問的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問得不好,是因為「字體」這個詞,在日常應用中,表意並不明確。

有時候,「字體」表示的是書法當中的大分類,比如楷書、行書、草書。


有時候,在這些大分類下,某些書法家書風極具代表性,形成了典型的派別。那麼這些書法派別,也被稱作「字體」。

比如「楷書」大分類下,還有歐體、顏體、柳體等「字體」。


為了便於下文行文方便,引入一個常與「字體」混用的詞——「書體」。


之後的論述中,若不加聲明,即:

字體:對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書體:對應歐體、顏體、柳體等。


相對應的,題主的問題,就問得很好了:

初學書法,誰的字體比較好?

「字體」這個詞表意尚未明確,但提問落實到具體書法家上,說明題主不單只想知道要先練什麼字體,還想具體知道要先練什麼書體


那麼,我們要探討這個問題,就可以分成兩個步驟解決了。

第一步:從大分類中,選出適合初學者學習的字體。

第二步:在這種字體下,找出具體的書法家,臨習他的書體。

第一步,選字體上,知乎上也有了相當程度上的討論。但是,很多人給出的答案,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只告訴你,練這個就可以了,但是卻沒有說清楚,為什麼要先從這種字體入手。或者給出來的理由,並不是真正地具有說服力的。


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學書法應該從篆書入手。因為從書法歷史的角度看來,是先有了篆書,然後再次第有了隸書等字體。


這個觀點明顯是不對的,甚至不需要花時間去辯駁,樓上有匿名用戶的吐槽已經很到位了:

如果單論字體出現早晚的話,哪怕不上溯到結繩,也要追溯到甲骨文呢。

如果單論字體出現早晚的話,哪怕不上溯到結繩,也要追溯到甲骨文呢。


這明顯就不合理嘛。


更何況,魏晉之後,書法發展史上,各字體發展歷程犬牙交錯,例如說同是草書,章草脫胎於隸書,今草的淵源則與楷書更接近。難用簡單的出現先後來概括。

另一種常出現的觀點同樣認為,應該從篆書入手。但與之相對,這種觀點就不是從歷史角度進行考量,而是從用筆運鋒的角度出發,提出應該從篆書入手。


這樣的觀點,顯然更觸及到本質,更具有探討性。


所謂運鋒,其實是毛筆書法中的一個專門的說法。籠統來說,毛筆筆尖,就是筆的「鋒」。眾所周知,毛筆筆毛是軟的,寫字的時候,讓筆鋒落在應該出現的位置不容易。一般認為,在書寫過程中,要盡量保證中鋒運筆,這樣才更容易使筆畫具有力度感和質感。所以,有人就建議,先練篆書,可以更好地處理筆鋒。


練字和書寫過程中,要重視筆畫的力度感和質感,這方面我是極為認可的。而篆書在先秦、秦漢時期,多出現於青銅器、刻石之上,因而對書寫出來的線條質量有極高要求。在篆書方面造詣深厚的書家,書寫其它書體的時候,仍能做出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藝術效果。


但是問題是,學提高線條質量,只能通過學篆書一種方法嗎?


顯然並不如此。


最容易想到也最容易實現的,要提高線條質量,就是作針對線條的專項練習。


比如專門地畫橫線、畫豎線、畫曲線等簡單方式作訓練:

或者針對單個筆畫作訓練:

先學篆書的優勢,是可以通過其它訓練方法取代的。但是,先學篆書不方便入門的地方,我卻還沒發現有其它較有效的方法規避。


因為篆書的字形和書寫方法,與我們日常使用的楷體相差太遠了。如果不是漢語言專業相關的書法愛好者,哪怕他練習超過一年,要正確寫出篆字,很多時候都不得不求助於專門的篆書字典。


因為字形相對陌生,那麼我們在日常練習篆書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將有限的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到字義之上,而減少了對書寫本身的關注。


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考慮,學習任何東西,都是建立在學習者以往具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結構上的。過去的知識經驗,都會對今天的學習產生影響。


如果我們想讓學習的效率更高,那麼,就應該盡量讓以往的知識經驗,能夠幫助到我們掌握今天要學的知識。


這種過往經驗對學習起到積極影響的現象,心理學上把它叫做正遷移。


1901年,心理學家桑代克就已經在這方面進行過研究了, 他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在兩種學習情境之間要有任何正遷移的話,那麼這兩種情境必須是非常相近的。


也就是說,要學習一樣新的東西,那麼這項新的東西與舊的已掌握的東西,越相近,所具備的共同元素越多,我們就越容易學會。


無可否認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這個印刷品和電子產品爆炸的社會,我們接觸得最多的,一定是正楷寫成的文字。那作為一項新習得的技能的話,與之最相近的,一定會是楷書。

因此,作為初學者,首選的書體,應該是楷書。


而之所以選擇楷書,而非行書草書等書體,還有更重要一點原因是,在不增加學習者認知負擔的前提下,楷書的書寫技法是最簡單而純粹的。


儘管楷書有各家各體,但基本從字型到筆畫都有一定標準。而且基本筆畫的寫法是大致固定的,便於初學者掌握書法的總體規律。從楷書入手,相當於在書法領域中先找到一個確定的坐標,從這裡出發,之後無論是學習篆隸等法度更森嚴的書體,或是行草等更飄逸奔放的書體,都可以因之而得益。


相反地,如果初入門,就從技法要求更高的書體,比如行書入手的話,反而很容易欲速則不達。


儘管行書的發源,可能比楷書更早。但是從書體的相互關係來看,成熟時期的行書,實質上,仍然是楷書的一種快寫體。因此,楷書的基本筆畫,在行書中可能有更多種的變形,行書的結字承接於楷書而更具變化。進入行書的學習時,需要同時兼顧的問題和要點遠比楷書多。所以在基本筆畫尚未熟練掌握之前,行書要求的牽絲映帶,輕
重快慢的變化,是很難達到要求的。如果勉力為之,很可能會寫得生硬死板。


如圖。一個經典的正反例對照:

另一方面,沒有楷書基礎的情況下,練習行書,老一輩的很多書法家都會認為,這樣做容易練「飄」。其實,所謂的把字練「飄」了,就是因為行書在運筆上,對楷書進行了簡化,使之更具流動性。因此,沒有楷書的底子,直接進入行書的學習,會導致對基本筆畫理解不夠。具體體現在,平時臨帖的時候,筆畫形狀有時還能對得上,但是因為沒有楷書的基礎,不知道這個筆畫為什麼要這樣處理,所以離開字帖寫出來的字就會讓人覺得奇怪。那麼,這樣子寫出來的字,就是所謂的練「飄」了的字了。


所以,第一步,選出適合初學者學習的字體,最真誠的建議:

楷書。

第二步,在楷書當中,應該臨習哪位書法家的書體?


縱觀書法發展史,距今已將近兩千年的東漢末期,其書風已有楷意。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字體進一步向簡潔明快方向發展,楷書進一步成熟。隋朝時期,隨著政治上的大一統,楷書書風亦漸趨統一,其時書家重視筆法,楷書亦因科舉制度成熟而受廣大士人重視。


唐代楷書達到一個新頂峰,得益於官方倡導,書法收穫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書寫成為取仕標準之一,國家專設的國子監亦有專門的書館系統化教授書法,甚至有專門的課程設置。此時的楷書,重視規範,重視法度,書寫技法成熟,大批有影響力的書家湧現。


至宋元,書法成為文人表達自我的方法之一。書寫更具藝術追求,相對應書寫理念的亦更趨向於務虛玄奧。此時仍有大批有代表性的書家,但相較於行書草書的發展,楷書風格卻突破甚少。


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下,楷書一方面因官方的重視得到推廣,一方面又因科舉取士標準而趨同。書寫技法上,一方面變得嚴謹,另一方面卻越發僵化。到清代,書法藝術基本被官方倡導的標準——「館閣體」——控制,發展漸趨停滯。因而清末至近代,亦有書家上溯魏晉時期的書法,從中吸取營養。


而如果作為初學者,也同樣從魏晉時期的書法開始學起,則未免有些偏頗。


一來,魏晉時期的楷書仍處於發展階段,很多書寫方法仍在眾多書家的反覆探索之中。


二來,作為初學者,我們更希望首先接觸到的書法是在富有美感的基礎上,盡量做到技法純粹,與日常書寫相接近。所選的碑帖應儘可能清晰,以便臨摹。而魏晉時期流傳下來的,多是碑銘,一般被統稱作魏碑。這個時期的作品,大多書寫率性,風格化明顯,有生命力卻不易被模仿。書寫技法要求較高,不太適合初學者。而部分有代表性的碑帖,亦因年代久遠保存失當,字跡清晰度不高,亦不便臨習。


以富有美感,技法純粹,接近於日常書寫作為選帖標準的話。無疑唐楷會成為我們的首選。唐楷對後世的影響力巨大而深遠,更有足夠多的書家對其書寫技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市面上出版的臨帖指南也相當多。這也從另一個角度方便了我們入門學習。


唐楷中各書家,以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最具代表性。若是初學,私以為博不如精。先針對其中一種書體,花心思學透徹,掌握透筆性,理解透書寫的基礎原理,養成足夠好的書寫習慣。再去臨習其它帖子,以博採眾長。

歐顏柳三家,無分優劣,各位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書體來學習。


以下對三位書家代表作品和臨習建議作簡要說明:


顏真卿:

流傳於世的作品頗豐,而前後期書風有所不同。一般被認為其晚年所書《顏勤禮碑》藝術價值高,臨習者亦眾。但顏真卿晚年作品更注重氣韻,運筆偶有隨性處,初學者不一定能把握其精髓。所以更建議以其早年作品《多寶塔碑》入門。


該貼法度森嚴,點畫凝重有力,結構中正穩健。

柳公權:

柳體字與顏體並稱「顏筋柳骨」,柳公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玄秘塔碑》《神策軍碑》兩碑。


其筆畫瘦勁硬朗,結字峻峭有神采。兩碑風格有所不同,而《玄秘塔碑》尤能體現柳體骨力之精妙。初學者兩碑入門均可。若臨《玄秘塔》亦應參看《神策軍》,以免抓不住主要特徵,寫得生硬死板,沒有靈氣。

歐陽詢:

代表作為《九成宮醴泉銘》。字形修長挺拔,結體嚴整肅穆,平正中見險絕,時有匠心獨運之妙筆,氣度雍容而不失靈動。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的計算機字體「楷體_GB2312」,就是以歐體作為藍本的。因此一般人在接觸到歐體字的時候,都會有種彷彿自幼熏陶而成的親切感,入門會更快上手。

因而,最後的結論是:

正楷

書家三選一:

顏真卿:《多寶塔碑》

柳公權:《玄秘塔碑》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一個長得過分的附錄:

如果還想聽聽更系統化的講解,希望我最近舉辦的系列知乎 Live 能幫到你:

「零基礎學硬筆」 系列知乎 Live


對我的答案感興趣,也歡迎點進我主頁加一下關注。

書法類專欄推薦:寫書法去! - 知乎專欄


書法類相關 Live:

Daniel FC的知乎 Live —— 硬筆書法入門

Daniel FC 的第一期知乎 Live —— 從零開始,手把手教你硬筆書法

Daniel FC的第二期知乎 Live —— 手把手教你硬筆書法(2)

Daniel FC的第三期知乎 Live —— 《靈飛經》筆畫精講

普羅旺斯雲呢拿沙冰公爵 Daniel FC


2016-08-06


(本文首發於知乎,未授權至任何公眾號轉載。特此聲明。)


選你最喜歡最想學的那個


此文來自知乎專欄

由於文章較為貼合本題主旨,讓它穿越一番:

(前面有一部分吐槽和版本問題,後面告訴你答案。)


在那遙遠的古代

有一塊《曹全碑》

她美麗又可愛

她美麗:

1、《曹全碑》「柔美精巧」,在漢碑中獨樹一幟。然而,漢碑的特點在於質樸

2、《曹全碑》是以字取形,橫扁取勢是其特點。然而,初學者容易將字一味壓扁

3、《曹全碑》氣韻秀麗,平和簡靜,內剛外柔。然而,初學者學之容易筆滑熟而無骨,意態媚而流俗

她可愛:

1、《曹全碑》拓本精美,我第一次在老師書架上看到此書時,驚為天人。

2、《曹全碑》拓片清晰,一改漢碑模糊不堪的特點,叫我如何不想她。

3、《曹全碑》,線條柔美,典雅逸靜,叫我如何能不學。

然而,我年輕時學了N年收效甚微,後來上了度娘貼吧,才發現與我相同的人為數不少。

《曹全碑》至今還在拿著小皮鞭,輕輕抽打在我的身上~

現在每當看到孩子學《曹全碑》,鍵盤俠推薦初學者學《曹全碑》,我都忍不住嘆息搖頭。偶爾也會上去撕上幾句,引來的不過是不明真相網友的圍攻。

可是誰又明白我這顆真誠而苦澀的心……?

養過孩子的人都知道「第一口奶」的重要性。

無論兒童、青年、中年還是老年,若學書不得其門而入,重要原因可能是——選錯了入門字帖。

目錄

版本選擇
字體選擇
推薦字帖
原色法帖

  • 選帖原則

1、宜選高清版本:

現在掃描技術發達,高清版本很多,但是有些版本因印刷次數太多,逐漸變得模糊。

2、不宜選偽高清:

有些出版社為了提高清晰度和表面的賣相,將原帖經過PS處理,清晰度自然變高,但是在一些細節上已經變了模樣。

如趙孟頫《妙嚴寺碑》,流傳出的版本只有黑白版,出版社為了提高品質,將字用PS摳出,套上一層彩色的底色,細節已經失真,學之反受其害。(如上圖,右邊為偽高清版,左邊為黑白原版)

  • 選擇高端版本

1、拿日本二玄社出版的字帖來說,上品為複製品。就是將原本的字帖,按照原尺寸和顏色,高清列印出來,視覺上看和原帖一般無二,現在技術發達,某寶也有銷售,優點是能看清全貌,試想,一幅7米長的道德經展現在眼前,震撼不是一本小小的字帖能夠比擬的。缺點是較貴,如果有經濟基礎,最好買複製品。

2、二玄社的中品為原色法帖,這是將字帖切割成每一頁,按照原大小,本色出版。優點是還原度高,便宜,缺點是看不清全貌。

3、下品是黑白法帖,價格便宜,不如上面兩種。

(《蘭亭序》複製品)

(裁切下來印成的《蘭亭序》書籍)

  • 忌選電腦字帖和集字字帖

1、電腦字帖是經過電腦PS處理,將碑帖上的字單獨摳下來,或者反色後放在書上,或是米字格里。這類字帖應為很多編輯書的人不懂書法,字的大小、有著嚴重錯誤,最為誤人的一種帖。

(市面上常見的電腦《九成宮》字帖,姑且不說細節的失真。歐體楷書走的是雋秀一路,占格子太大,容易把字寫的粗大。)

例:網友照此書寫的歐體:

2、集字字帖目前也非常流行。然而古人寫字大小參差錯落有致,出版商為了流於表面的美感,將字跡處理的大小相近,加上電腦處理後的細節失真,誤人不淺:

(較常見的歐體集字古詩文)

  • 選什麼字體?

經過多年的學習,我認為:從什麼字體入手都可以。

很多人說要從楷書入手,這是一個誤區,楷書就像踏正步,沒有一上來就教不會走路的小孩子踏正步的,小兒學步都是連走帶跑,摸爬滾打成長起來,學書更是如此。

但我還是覺得初學要練練楷書,因為直接學行草書,容易練的浮躁,安靜下來。

但楷書絕對不是行草書的基礎。

  • 選擇字帖的方法:
  1. 追求實用學行書
  2. 紮實基礎學楷書
  3. 標新立異學魏碑
  4. 追求速成學隸篆

行書在書寫當中速度較快,識別度高,如果工作中有很多寫字需求(如當老師需要經常寫板書),則推薦學習行書。

楷書作為書法之楷模,法度森嚴,如果要往書法的高層次發展,楷書必須學,也必須學好。

魏碑風格獨特,個性十足,如果想標新立異,寫大家都不怎麼寫的字,可以學習魏碑。

拿楷書《多寶塔碑》來說,隨便一個讀過幾年書的都能看出你的字寫的好不好,線條的粗細、位置非常重要。而隸書、篆書較為隨意,練上三五個月,蒙外行足夠了,反正他們也看不懂。當然了在內行面前還需要繼續修鍊。所以隸篆容易速成。另外,追求速成不要寫平衡做到極致的那類小篆,你寫大篆、金文去。至於這類大篆,我練了十多年書法,也看不出個好歹。

以下推薦的都是本人臨過的字帖,有些是臨過部分。

  • 楷書

常見的就不貼圖了。

若是自學,盡量不學唐楷。因為難。

自學推薦:

鍾繇(小楷):《宣示表》(楷書開山之作,結構不如唐楷精細,易入門。強烈推薦。)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樂毅論》(後者是王羲之和鍾繇的合體,接地氣,較易入門。強烈推薦。)

唐楷(小楷):《轉輪王經》(唐人的抄經體,本文作者目前最喜歡的一本楷書帖,臨摹過多次,可謂雅俗共賞,強烈推薦。)

(作者本人最近臨摹的《轉輪王經》,左邊是字帖)

裴休:《圭峰禪師碑》(拓本非常清晰,似顏柳而非顏柳。)

顏真卿:《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雄渾,喜歡大楷的推薦學習)

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俊秀,當代最為流行。)

褚遂良:《 雁塔聖教序》、《大字陰符經》(入門較歐、柳簡單,推薦學習。)

趙孟頫:《妙嚴寺記》、《汲黯傳》、《道德經》(小楷)(趙孟頫的字入翩翩公子,而且不如唐楷法度森嚴,入門易,以後轉行書也容易。強烈推薦。)

文徵明(小楷): 《洛神賦》、《清靜經》、《老子列傳》(文徵明的字本為下品,但結構紮實,毫無瑕疵,硬筆推薦學習。)

不推薦柳體和顏真卿的《多寶塔》,

虞世南的因為碑刻失真太大,亦不推薦,

趙孟頫的《膽巴碑》難度大,不宜初學,不推薦,

  • 魏碑推薦:

《 等慈寺碑》(字跡清晰,字體規整俊秀)

《始平公造像記》(字體斬釘截鐵、雄渾非凡)

《張猛龍碑》(部分字跡模糊,可挑清晰的臨摹,字體平正、瀟洒)

《張黑女墓誌》(拓本清晰,字跡偏方、帶有隸書味道,高雅)

鄭道昭《鄭文公碑》(分上下兩碑,以下碑為主。字跡肅穆莊重、氣宇軒昂)

無名氏《二爨碑》(字跡較為模糊,可參考)

  • 行書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王羲之十三帖

楷書有很多種字帖,而行書只有二王、顏真卿兩種體,初學強烈推薦《聖教序》,別的沒有。

《蘭亭序》難度大,初學不推薦。

  • 篆書

1、小篆:
鄧石如篆書墨跡
吳讓之篆書墨跡
篆書百韻歌(推薦)
篆書說文部首(推薦)
刻石:《琅琊台刻石》、《 泰山刻石》、《 嶧山刻石》
學習篆書的難點在於識篆,篆書對於現代人來說,那是另一門文字了,所以推薦先從墨跡和《說文部首》等書籍入門,等認識了篆書之後,再臨古人的碑刻。

2、大篆:
大篆不懂,抱歉。

  • 隸書:

《張遷碑》(方筆典範,推薦學習。)

《石門頌》(圓筆典範,推薦學習。)

《張景碑》(娟秀代表,廟堂書極致)

《乙瑛碑》(字形較為規範,有顏體一樣的厚重感)

《禮器碑》(筆纖細、有力)

《華山碑》(朴茂古拙又圓轉流動)

《禮器碑》(凝練秀美、比較端莊)

《孔廟碑》(婉秀端謹)

不推薦隸書《曹全碑》,原因見上文。

不推薦顏體《多寶塔》,因為是顏真卿早期作品,很多字不具備顏體風格。

柳公權的字沒臨過,不懂。


到書店去看,哪個順眼學哪個


作為業餘書法愛好者,提供我的學習經歷供參考:

在剛開始時,老師是讓我從篆書開始,練的是清人吳讓之的崔子玉座右銘貼。理由和前面那位書法專業的學生相似,學習掌握結構和線條。而且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氣息的運用和駕馭。篆書的線條都是很均勻的,每一筆每一畫寫得均勻不是那麼容易的。字寫著寫著你就會明白,不是用手寫不是用筆寫,其實是在用氣寫。再插一句,氣息這個東西在中國藝術領域非常貫通,掌握領悟得好,其它類項如國畫,彈古琴,太極都很容易理解上手。

寫好這個篆帖後(我練得很慢,大概花了三個月吧),下一步寫楷書,當時我很想寫歐陽詢的《九成宮》,無它,喜歡它的韻味。老師也沒攔我,練了幾天,發現很難,難在它很正,太正了,初學的人手腳不靈活,功力不到,在這些框架里顯得無比笨拙。後來老老實實聽老師的建議練顏真卿,當然挑顏體範貼其實也有講究,顏真卿早年的帖還是很受前輩書家的影響的,如《多寶塔碑》,晚年後風格才形成,如《顏勤禮碑》、《麻姑仙壇》等。

建議練《顏勤禮碑》,細細體會其中筋骨血肉,還有唐人的氣魄,以及一位將軍的心胸。

我鑽研得不是很深,也只能談到這裡了。


看了許多回答,大多數都推薦唐楷,少數覺得隸書。不能說錯,因為這兩種書體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比較規律,不像行草一樣變化無常,所以對初學者來說的確好上手一些,篆書雖然也有這個特點,但是篆書弧線比較多,初學者直線都不容易寫好,更逞論弧線,還有就是篆書對線條質量要求非常高,當時老師要我寫出鐵絲的感覺,最後我練了一年才寫成麵條的感覺(黑歷史),所以不推薦初學者寫篆書。

不過這個問題其實有個前提,如果只是練來玩一玩裝裝逼的話隸書最好,因為隸書筆法更簡單,有一種說法叫做隸書三年就可小成,楷書三年才能入門。

但是如果準備當成愛好堅持一輩子的話,入門什麼書體就根本無所謂了,王羲之沒練過唐楷也是書聖(沒有黑唐楷的意思),找個靠譜的老師重要的多,因為等你練全六體之後早就忘了初學那些東西了,我當年最開始寫了半年歐體,勉強會橫平豎直起筆收筆,然後一年魏碑,現在早就忘光了o(╯□╰)o。

入門,會簡單筆法,會橫平豎直就行了


這問題,其實不是問題。
書法在現在是一門藝術,功用性低。因此,可以忽略實用問題。
既然是藝術,當然是你能欣賞的最好。如果你並不想成為一個大書法家什麼的,其實我也不建議做這樣的想法,就不必太講究什麼帖適合什麼人,就從歷代碑帖里挑一個,你最合眼緣的寫,沒錯,最重要是:你喜歡!
可以這麼說吧,在學習的階段,認真學就行,不必擔心這帖好不好,經過歷史淘洗的作品,它的高度是你這輩子都無法到達的。我說得很絕對?沒錯,就這麼絕對,因為每一個經典作品,都是一座高峰,你沿著這座高峰爬,是不可能超越它的,你就好好學好了。然後,你再多爬幾座高山,你也就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山頭。至於你這山頭最後也成了高峰任所世仰望,還是只有一個小土丘,這看你的造化和功力了。

所以,挑什麼來學,重要嗎?反正一百個人有一百個說法。重要的是,你喜歡。

自學書法多年,水平極淺,以上是個人經驗。


兩個選擇
一,業餘愛好,打發時間用,從楷書入手,喜歡誰的寫誰的問題不大,但是買書的時候切記不要買田英章田蘊章兩兄弟的書,買碑刻原貼。
二,想深入學習一下書法,看了很多人的回答,不少朋友建議從篆書入手,不是不可以,但是建立在你有很專業的老師一直在指導你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我建議隸書入手再轉篆書。篆書一開始對你來說有點難了,容易寫跑偏
實名反對高票近萬一回答,翻了半天一句有用的都沒有最後直接推薦楷書。


好多人說先寫顏真卿,但我覺得顏體雖好看,卻把字寫死了,呆板不生動,筆畫拖泥帶水,我的老師講應先學趙孟頫。很有道理。

業餘,勿噴。


本人現准高一,八年多的書法學習者,當時楷書入門是顏體,學顏體重在寫好結構,學會了讀帖臨帖。一年多後轉學歐體,在把結構寫好的同時注重打磨字的筆畫。最後在熟練的基礎上兩種字體相結合,自成一體。


初學要練顏真卿的勤禮碑,顏體字和柳體相比要更加結體寬博恢宏,骨力遒勁,柳體比較娟秀,在筆鋒方面要更完美,所以有
顏筋柳骨的說法。楷書寫到位了,基本功紮實了,對將來的行草書有很大的幫助寫出的作品也相對來說比較有內涵,對國畫也有一定的幫助,因為國畫講究線條。楷書是基本功,我遇到過的大部分的學書畫的都是從顏體寫起的,我也寫過,不過現在寫小篆和隸書,明年寫蘭亭序


書法,如果真的要學的話,給幾個建議:
1,學軟不學硬,毛筆用好了,硬筆自然就好。
2,師古不師今,練習古代大家的字帖,也不要去學習今人的字帖(偶有例外)。原因很多,下面第三條就是其中之一。
3,寫繁不寫簡,書法是國粹,有積累的東西,而現在的簡體字,很多字形就不美觀,怎麼寫都不會美觀的。
至於真的想去學一個體,個人推薦是歐體,現在10個書法老師有9個教歐體,1個教顏體,大致也就這比例了。原因大致如下:顏體柳體不是說不好,只是你在練習的時候沒有楷行草的傳承,你不能光會寫個楷體就算練完了,顏體柳體的行草的好字帖不好找,而歐體基本沒問題,至於趙體,你楷書的基本功不是太好打,他的字,介於行楷之間。
現在的書家中,田氏歐楷也很不錯。


學書法,顏體是目前最通用的入門字體。這是因為,顏體不僅有它自身結構上特殊美感,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顏真卿此人在歷史上是著名的忠臣,其氣節為後人所敬服。讓孩子從顏體入手啟蒙,這裡面也寄託著老師和家人對孩子的期望。

蘇軾《東坡題跋》云:「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

能讓書法宋代「尚意」書風的「肇始者和旗手」,名列「宋四家」之首的蘇軾,說出如此推崇的話來,說明顏真卿的書法、人品都已經讓其佩服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事實也證明,要學習中國書法,有兩座藝術高峰是永遠無法跨越的,一是王羲之的《蘭亭敘》,二是顏真卿《祭侄稿》和其楷書。顏體對後世書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很多名家都從其作品中汲取過營養。尤其是,很多人都是因為學習了他的「顏式三稿」(《祭侄稿》、《爭座位稿》、《告伯父文稿》),才建立起了自己的書法風格。

顏真卿,字清臣,祖籍山東臨沂,因在「安史之亂」中起義抗賊而受到朝廷重用,歷任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要職,封魯郡開國公,史稱顏魯公。

就書法淵源來看,顏真卿自幼學書,並曾得張旭親自傳授,此外,他還師法過蔡邕、王羲之、王獻之等人。在融會眾家之長之後,他創造出了一種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楷書審美範式,成為了唐代書法史上的一面最重要的旗幟。

顏體書法在中國書法歷史上影響極為深遠。但究其原因,亦非破「二王」書體,別樹一幟那麼簡單。

實際上,顏真卿的書法在當時及稍後一段時間內,影響並不是很大,這一點可以從史書記載上看出端倪。在《舊唐書·顏真卿傳》中,關於顏真卿的書法只有一句:「真卿少勤學業,有詞藻,尤工書。」這就充分說明,當時顏真卿書名並不是很大,如果很大的話,就不會如此作傳。

毋庸諱言,是政治因素在背後起到了巨大的推手作用。顏真卿在安史之亂中堅決效忠朝廷,以至於慷慨赴死都在所不惜,所以後世的統治者為了自身利益計,對顏真卿書體也大加褒揚和提倡,鼓勵世人學習。顏體楷書作為一種「忠正」的代表,也不斷被後世發揚光大,並最終成為了中國楷書史上的第一高峰。

圖片:顏真卿《麻姑仙壇記》

圖片:顏真卿《郭虛已墓誌》

圖片:顏真卿《大堂中興頌》

就筆者學習顏體的體會來說,顏體有如下突出的特點:

一是結體寬博。

顏體楷書中宮寬綽,四周緊密,不以重心欹側取勢,不以左緊右松取妍,而以對稱的正面形象示人,一如體型豐滿的大漢正襟危坐。因此,顏體非常適合寫榜書大字。

二是直畫略帶弧形。

這種筆畫形狀,是顏體的「特殊標誌」,一如飽滿待發的強弩,包含了巨大的彈力,使結構更加圓緊渾厚而內力十足,因此字寫得越大,就越能展現顏體的雄渾磅礴的恢宏氣勢。

三是用隸書方法寫楷。

顏真卿用筆方法,是將鍾繇參入隸體之中,也就是用寫隸書的方法來寫楷。後世書家之中,伊秉綬用隸法寫顏字,可謂是「師顏所師」。

四是字大而行距小。

在同樣的方格之內,顏柳歐趙四體,以顏體最大。在章法布局上,顏體楷書較王派書法行距要小,通篇看過去,顯得格外充實茂密,字裡行間氣勢充沛,渾然一體,有著頑強厚重的生命力。

儘管統治者對顏體褒獎有加,但書法圈內對顏真卿的楷書卻歷來褒貶不一。南唐後主李煜批顏體「粗魯似田舍郎」;米芾則說「顏魯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並說古法到了顏真卿手裡就「蕩然無遺」;王世貞《潤蒼軒碑跋》言「魯公書《多寶塔碑》最窘束」;王澍《虛舟題跋》雲「魯公書真不及草,草不及稿」等等。因此,後世不少人也就人云亦云,以為顏字很「俗」而失去了學習興趣。

實際上,任何事物都有其反對面,十全十美的東西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對於古代的名家,正確的態度不應是人云亦云,而是奉行 「拿來主義」,只要對我們學習書法有益,就可以繼承和吸收。

在顏體眾多傳世字帖中,筆者認為,顏體楷書當首推《大唐中興頌》。

在臨習《大唐中興頌》之前,筆者曾在前輩的指導下,臨習過顏體的不少楷書,如《多寶塔》、《麻姑仙壇記》、《顏家廟碑》等。許是本人駑鈍,對上述碑帖,筆者並沒有找到感覺。雖然寫過很多遍,只不過都是在描摹其形而已。後來通過看書才了解到,《多寶塔》並非顏真卿所書,而是抄寫經文的經生所書,幸虧當時由於不太喜歡,所以並未被其引入歧途。而《麻姑仙壇記》則更是讓筆者厭倦,筆畫不清而多漫漶,幾乎看不出半點兒精神。

都說顏體好,到底好在哪裡呢?筆者苦苦思索,苦苦尋求,直到從朋友那裡,看到了《大唐中興頌》。

我至今還記得那種觸電的感覺:一種無以言表的激動充斥內心,它的寬博、它的宏大、它的奇偉,讓我久久難以自制。

從朋友那裡,我複印了全套的資料,並仔細裝訂起來,反覆臨習。整整一個夏天,我沉醉在《大唐中興頌》的世界裡。每天晚上,我都用廢報紙進行練字,每個字都寫得碗口般大小。在臨習過程中,筆者的總能感到一種莫名的「橫勁兒」,似乎在努力向外擴張,似乎有一種「排除萬難」的英雄情結油然而生。

蘇東坡云:「書止於顏魯公」、「天下之能事畢矣」,信哉斯言。

《大唐中興頌》刻於771年,是顏真卿書法進入成熟時期的代表作。據《金石萃編》稱,「碑高丈二尺五寸,寬丈二尺七寸」,高寬都在450厘米左右。左行直書,21行,滿行20字,不計題名款署,序頌共有263字。

比起顏真卿的其他碑刻,此碑字形更為舒展,字勢更加開張,橫細豎粗的顏體特點也不太明顯。

更不凡的是,外拓筆法的成熟運用,使得此碑的每個字都真力瀰漫,氣勢恢弘。

圖片:顏真卿《大唐中興頌》

圖片:顏真卿《大唐中興頌》

對《大唐中興頌》的蒼勁恢弘,歷代書家都讚賞有加:

宋歐陽修《集古錄》:氣書字尤奇偉而文辭古雅。

宋黃庭堅:「大字無過瘞鶴銘,晚有石崖頌中興」。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稿》:「字畫方正平穩,不露筋骨,當是魯公法書第一。」

《蒼潤軒碑跋》:「魯公書之翹然者,在《八關齋記》上。」

清楊守敬《學書邇言》:「《中興頌》雄偉奇特,自足籠罩一代。」

清楊賓《大瓢偶筆》:「古勁深穩,顏平原第一法書也。」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平原《中興頌》,有營平之蒼雄」。

就筆者的臨習《大唐中興頌》的體會來說,顏體楷書的學習,重在得其氣勢,而不必亦步亦趨地學其外形筆畫。顏體忠正凜然,超越千古的豪氣,是顏真卿通過自己的字向人們傳遞的內心信仰。苟能得此,此情已可與古人比肩矣,又何必字字襲其體貌?

當然,和其他書體相比,顏楷也有它的缺點——不太適合寫小字。

顏體筆畫橫輕豎重,對稱勻整,方框的兩豎筆成圓弧相對,猶如向外的兩張弓;轉折頓挫大都不露頭角,收筆停頓也很少鋒芒外露。這在寫大字時候,具有一種雄強偉岸、氣勢磅礴的風格;但用顏楷寫小字的時候,卻由於橫細豎粗,對比明顯,且方框的兩豎筆呈圓弧狀,很容易寫成圓團團的「墨豬」,一個個腦滿腸肥圓乎乎地趴在紙上,讓人不忍卒讀。經常看到一些人寫的顏體的小楷書,說實話,寫得形神俱備的實在是太少了。

當然,這是筆者的個人之見,無意與人爭論。

(如您想了解更多的書法知識,請關注本人主頁,或者關注本人知乎專欄:董敬民寫字的地方)


初學書法,應以柳(公權)、歐(陽詢)、顏(真卿)之楷體入門,不宜誤習董(其昌)、趙(孟頫)二體(軟滑無力)。

毛筆字帖: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ff0ded0100qywe.html


樓主問的是誰的字體比較好,小的不才學過幾天書法,可以發表一點看法。
書法中有名的有四大家:歐(歐陽詢)柳(柳公權)顏(顏真卿)趙(趙孟頫)。
實際上不同的字體風格體現了書法家不同的性格:
柳體--法出於顏,獨創一格,筆意瘦挺,體勢勁媚。
顏體--探源篆隸,楷法謹嚴,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結字方圓,筆法肥勁。
歐體--正書結字,易方為長,以就姿媚,四面停勻,八方平正,翰墨洒脫。
趙體--開創趙體,風流著稱。用筆圓轉,清腴華潤。
建議新手學習柳體和顏體,我當初學的是顏體,現在基本寫字被人稱為「秀氣」。柳體學習了顏體,所以這兩種字體大體相似,但是又有所不同,顏體比較外擴,顯得有力;柳體相對比較內斂顯得瘦長。後面兩個歐體和趙體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肥碩,你要是想顯得霸氣一點就學歐體吧。

實際上以上都屬於理論,最好的方式是:你看哪個順眼就學哪個。


我是書法專業的學生,我們開始都是從清篆入手,總體把握線條與結構(你學的久了就會體會到線條在書法中的重要性),然後學漢隸,主要是曹全,乙瑛,禮器之類比較規整的廟堂作品,至於楷書,就看你個人愛好了,顏筋柳骨這是都知道的,歐體瘦勁,褚體飄逸,趙體秀美,各有各的美。。。


一個快滿十七的女漢紙 顏值與字跡成反比的妹紙
自學書法三年,到老師那裡就四個月,水平不能說多好,寫出來的字不扎眼睛。

每天堅持5-10頁大字

大概也就14節課,半個月的時間 我已經從簡單的上下千筆畫開始寫偏難的字了
經常看見一張大桌子上面七八歲的小妹妹寫得比我還好,老阿姨就留下了悔恨不早點練字的眼淚(┯_┯)

接下來介紹我的練字經歷:
最開始肯定是連楷書,必須是正楷,一橫一豎一撇一捺一筆一筆慢慢來。而且一定要學會看字帖(敲黑板),買一本字帖,柳公權啊都可以
在此,我要嚴肅批評網路上銷售的毛筆描紅字帖,就是給你勾一個框框 讓你去填那種字帖。太過拘謹個人風格 性格決定字體 每個人的字都各有千秋,刻意去填補,一是教不會你頓筆,回峰,還有讓人養成寫字愛描的壞習慣
從簡單的字開始練起,想急於求成可不行 想要寫好鋼筆字,首先就要學好毛筆字,不然寫出來的的缺少書法味兒 沒血沒肉 不夠剛勁有力

楷書能寫得規規矩矩 我開始寫鋼筆字 沒用美工筆 所以字寫出來筆鋒效果不好 美工筆貴了愛不起(┯_┯)

練到19節課 我開始寫蘭亭序(我是因為有基礎 才會很快 初學者要踏踏實實學)
剛開始我是看著字帖模仿,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寫了100多遍,大致已經形似了 但是看著又缺少一點神韻(練得不夠)
老師跟我說,練書法就是這樣,楷書練結構 差不多了就去寫蘭亭序的行書,只有把蘭亭序學會,看著字帖能有一點形似,在返回去練楷書,這個時候你的楷書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寫過行書後寫楷書會更加流暢,更加自然

寫完楷書行書 達到規範整潔,不一定要有神有韻,我們比較還是個寶寶
之後隨你寫什麼字體,都可以寫得很好。但草書不能急 隸書是個不錯的選擇噢噢噢噢

作業和筆記

日常(≧ω≦)
大家要好好練字噢 比心比心(?????)
——————————_(:з」∠)_你好分割線
奢侈一下買了好筆 果然好字配好筆就是不一樣(? ??_??)?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來回答一下吧。

1. 學書法首先是描紅,而後臨帖,在集百家之長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並銳意創新。

2. 描紅以及最開始的臨帖,首推顏真卿,字體端正典雅,雍圓貴重,以大氣厚重,筋力豐厚為主,歐陽修曾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朱長文贊其書:「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 他也被推為楷書第一人,所以,臨帖最開始以顏體為主,練習正楷,一筆一划,皆是文章。

3. 臨摹顏體,從正楷開始,為什麼呢?因為所謂楷書,即楷模之意,楷書奠定了中國漢字書寫的基礎與典範,後世的各種書法,都是從楷書演變而來。而臨摹顏體正楷,最佳選擇是《多寶塔碑》,書寫最為端正典雅,顏真卿的早期作品依然難脫魏碑,而後期筆力又過於遒勁,都不適於初學者。在學習楷書的時候,可以同時學習趙孟頫的字體,雖然近人多說趙孟頫的字過於諂媚,這也主要是從個人角度出發,因為趙孟頫身為宋朝皇室後人,在元朝做官,被近人認為是毫無風骨,所以相應的,他的字也受到貶低,但是單從書法角度出發,他的字外柔內剛,非常有美學典範。因為顏體太過於凝重,所以適當借鑒趙孟頫的書法,可以更為美觀。趙孟頫的字帖,我臨摹的是他的道德經和千字文。

4. 等到正楷學習已經中規中矩(這個過程,我花了10年時間),可以開始學習行楷,乃至行書,首推蘭亭集序,天下第一行書,或者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軾的《寒食帖》,都是行書中的典範。同時,學習行書最好去買一本講解行書筆畫的書來研讀,對學習行書很有幫助,具體書名我忘記了,現在的書店有很多,我小時候都是我爺爺留給我的老書了。

基本上等你的行書臨帖已經有一定的筆力,那麼你也就可以出山了,至於草書,魏碑,隸書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看你喜歡哪種,那麼就去研究相應的字帖。

現在很多所謂的「書法家」,甚少臨帖,多是以個人風格為主,其實是走入了一個誤區,因為你的字個人風格再濃,也得有筆法來由,不然之是無根之萍,外行看熱鬧。


業餘愛好,楷書。
正經學習,隸書。

一般承認的書法就是毛筆,軟筆書法。硬筆不算。

當業餘愛好的如果對自己沒信心,淘寶買個顏體柳體書法套裝玩玩,如果寫著寫著覺得自己有信心能堅持十年八年,那你可以找點專業書籍了。如果有人上來就叫你寫文徵明之類的……這位朋友肯定希望你這輩子寫個看起來清秀的字到處炫耀,但實際上要被懂的人笑掉大牙。

要正經學書法的,找個靠譜老師,動用你粑粑麻麻的人際關係找個收費靠譜,風評良好,不愛吹牛的,如果有以上特點不收費當然更好,過年過節送禮勤快點。然後跟他學隸書,首推張遷碑,曹全碑,打基礎利器。我認為書法的基本功在於線條,咱不扯書法那些歷史發展,我就問問你,隸書的線條和楷書的線條哪個看起來簡單點?然後天天練,練個五六七八年吧,你的基礎就打好了。(此處已嚇到一大批書法愛好份子)後面就聽你老師或者你自己體會再練什麼吧。

我並不否定基礎楷書黨,但是我否定那些推薦一個初學者去學一個書法大家一生的書法至高成就,比如蘭亭序……excuse me?人家從小勤勤懇懇還學了大半輩子寫了這東西,你一個資質平平還不努力,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還想學會??


下筆硬的人可習虞世南、米南宮、趙孟頫。不宜學歐字。

用功學隸書,其次學行草,唐人楷書亦可。

書法亦可以從魏晉六朝入手,先用方筆習《爨龍顏碑》,小字兼學《樂毅論》、《黃庭經》,嚴整不苟。再入唐人,寫柳公權《破邪陣》。可以多讀幾家帖,有所選擇。

先趙(子昂),再米(南宮),上溯二王,也是一條路。

以上摘自《林散之筆談書法》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的書價比大多數國家都便宜?
如何成為一名作家?

TAG:書法 | 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