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這句話怎麼理解?

魯迅 中國


基督教:上帝愛你們,上帝保佑你們~信上帝吧。這位弟兄,你知道耶穌嗎?
佛教:施主,我看你與佛有緣啊。
道教1:愛信信,不信滾
師父收我為徒吧!道教2:滾!


因為道士從來不主動拉你入教,你見過道士傳教的么,這就像我朝文化性格一般自己長視久生就行了,何必管別人生老病死


道教追求長生不老,中國歷史上許多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甚至包括以豁達出名的大詩人李白都因為嚮往長生不老學過道、練過丹。這表明道教追求的長生不老可能比其他宗教所追求的理想狀態對中國人有更大的吸引力,所以中國人不罵道士。


魯迅的話,從魯迅的話裡面解:

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道教很少扮演這種巴比倫大淫婦的角色。
為什麼不扮演?
因為這是一個漢族的本土的產物,漢族內部不需要它來維繫,只有蒙元時期短暫利用了一下。大多數時間是利用某些佛教徒比如少林寺充當朝廷鷹犬把周邊信佛民族納入統一戰線。為什麼中國歷史上並不強烈依靠宗教統治,我在這個問題中的說明應該可以解釋:為什麼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只有中華文明沒有被毀滅?


不信耶穌下地獄,不信真主下火獄,不信佛祖下阿鼻地獄。
不信道士么…他會說你將破財,有災,撞鬼……中國人早習慣了。


因為要支持國產,不愛道教不是中國人。


這個問題,阿城給出的答案是最好的。


推薦閱讀:

叔本華和王陽明的思想有哪些共通之處?
易經歷代註疏繁多,哪些最具價值參考?
為什麼現代很少出現大儒,聖人?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到底應該怎麼解釋?

TAG: | 道家 | 老子人物 | 魯迅作品 | 黃老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