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感覺我這篇駢文怎麼樣?
大學生,剛剛轉專業,從中醫藥大學的中醫系轉去學中文,這個文章昨天開始寫,今天寫完,因為時間倉促(要交作業)所以很多地方平仄沒有十分講究,只是想知道我這篇駢文在當代中國大學生中算什麼水平,望大家不吹不黑,客觀真實,小子再次不勝感激!
子桓云:「文章者,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余信然焉。昔者,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何也?蓋因天地之靈秀造化盡鍾於文。字出而文生,文成而情聚,情極則人倫興。微人倫,人何異於衣冠禽獸?故天地鬼神為之驚怳變色,而忠孝節義四維始構矣。
故三代以降,文章迭興;風雅而後,才人代有。屈平宋玉,悲秋之聲尚在;相如揚雄,天漢之聲可聞。白馬金羈,無非幽並遊子;流風回雪,元是洛水宓妃。烏鵲繞樹,徘徊蒿里;仲宣登樓,躑躅襄陽。南山菊好,陶令嘗摘;北國秋興,潘岳曾賦。漢川枯樹,應是桓司馬種;淮左蕪城,豈獨鮑參軍憐。瀚海風高,胡天夜冷;輞川路遠,秦嶺雲深。落霞孤鶩齊飛,滕王閣上;謫仙野老共醉,胡姬肆中。水殿龍舟,莫憐春江花月;劍南蜀道,獨泣夜雨秋鈴。驚破雍洛笙歌,漁陽鼙鼓;依舊江湖載酒,楚館秦樓。潯陽琵琶,司馬青衫;滄海明月,義山曉夢。洞仙歌罷,春水東流;彩雲歸未?銀釭仍在。客館寒蟬,長亭怎消暮雨;白衣卿相,柳七奉旨填詞!大江東去,千古英雄不見;玉鑾北行,驛里梅萼堪悲。滿江紅遍,風雨瀟瀟;永遇樂時,斜陽脈脈。更有夢窗舊客,花陰故人;吳門老友,揚州遊子。莫不譽滿天下,名揚後世。嗟乎!元起漠北,清興江東,千里膻腥,文心未空。枯藤老樹,瘦馬踽行古道;秦樓漢闕,黃土掩映荒丘。曹劉故事,巷中閭里皆知;水泊群豪,黃髮垂髫共嘆。更兼牆頭馬上,東牆西廂;美景良辰,嫣紅奼紫。猿馬西遊,弘我大教;截闡爭立,話史商周。及至朱樓夢醒,公子女兒同哭;石頭記缺,絳珠神瑛未聚。
嗚呼!覽文人之志遇,古今同悲;嘆文章之榮衰,筆墨怎記!小子妄語,欲憑拙筆效三千年才子;覽者堪謔,可笑世間有如此之痴人。噫!雖雲非慧男子無以善愁,唯古文人乃可雲怨,為有不負一點痴心而已。
故述己志,成四韻,欲效先才之餘烈,再興我華夏之文章。以自勉之,供諸君一哂。
欲覽縹緗萬卷書,痴頑愚懶意難足。
三更鑿壁時非晚,獨去求學志豈疏。
今夜挑燈憐赭發,明朝仗劍渺江湖。
此生合是文人否?且寄狂情入酒壺!
考慮到當代大學生並不都是古文愛好者,以及大學生群體平均的駢文寫作經驗,如果要跟大學生整體去比,這篇駢文無疑是要遠超絕大多數人的水平的,超過99.9%的人的駢文水平應該毫無問題。但恕我直言,這個比較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是在跟大眾去比本來就是極小眾的一個技能,比較對象中絕大多數根本都不掌握這個技能,也不需要掌握這個技能,這種比較就像是一個電焊學徒拿出自己焊的一個工件,問大家自己的電焊水平在當代所有中國人中處於什麼樣的水平一樣,得到的答案是:「是的,毫無疑問你比他們中間絕大多數都強,可你跟他們比有什麼意思呢?」
所以我們還是回到文章本身水平怎麼樣來說吧,就駢文應有的標準來說,這篇文章大概也就是不到及格線的水平,只能說有點駢文模樣,但無論整體思路還是具體細節,缺陷都比較明顯。作為初學練筆,無可厚非,交個作業也沒啥問題,但如果拿出來作為個人作品,還遠不到火候。
先說整體文意思路上問題,最突出的缺陷就是立意單薄,立論失當。
從立意來說,這麼長的文字,表達的意思卻很少,就只是「文學是很值得重視的事物,歷史上有過很多著名的文章和作者代代相傳,我也立志要寫好文章。」然後就沒了。中間堆了長長一大段的典故,無非就是不停的在舉例歷代有哪些出名文章而已,除了用來體現作者知道一些歷代經典作家作品之外,就只是單純的羅列和展現,既沒有議論評點,也沒有脈絡梳理,完全體現不出作者的眼光和見解所在,也就使得文章的立意過於單薄,說白了就是一個駢文版的「豆瓣已讀書單」。
從立論來說,「字出而文生,文成而情聚」這種立論,不知道是怎麼拍腦殼拍出來的,歷代文章大家在文論詩話中的普遍觀點,從來都是認為文由情生,即文章是由於表達感情的需要而形成的,無論是陸機《文賦》所言「詩緣情而綺靡」,還是《毛詩序》所謂「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莫不如此,「文成而情聚」這個文章和情感之間的先後關係,不知是根據什麼創作經驗總結出來的。更不要說什麼「字出而文生」這種無視一切口頭文學的觀念怎麼能拿出來立論了。後面「覽文人之志遇,古今同悲;嘆文章之榮衰,筆墨怎記」也基本是憑空跳出來的一句總結,因為前面的舉例既沒有對比到文人的「志」與「遇」,也沒有體現出文章的「榮」與「衰」,簡單說就是,前面舉例子堆典故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要為前面立論和後面結論服務的問題。
然後說細節問題。一般來說,古代講「四維」,都是指管子說的「禮、義、廉、恥」(見《管子·牧民》),通常沒有稱忠孝節義為四維的,這是稱呼上的不當。中間一大篇堆典故舉例,對仗有不少地方並不工穩,比如以一般名詞「遊子」去對專有名詞「宓妃」,以偏正短語「漁陽鼙鼓」去對並列短語「楚館秦樓」等等,就不一一細說了。在典故排列上也有問題,大的朝代上時序基本是對的,但同代之間就很有問題了,比如把初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放在謫仙野老後面,在《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和《琵琶行》「江州司馬青衫濕」中間莫名其妙插入一個杜牧進來,把寫「今宵剩把銀釭照」的晏幾道放在柳永前面,還有把《牆頭馬上》、《西廂記》放在三國和水滸的後面等等,都是排反了的。包括兩用白居易,兩用柳永,兩用紅樓,都還是顯得比較捉襟見肘。另外我不知道按照什麼標準,《封神演義》能夠有資格排在這些典故中間,按照時序和小說戲劇的文體範圍來看,這個地方《金瓶梅》、《三言》、《二拍》、《琵琶記》、《荊》、《劉》、《拜》、《殺》、《桃花扇》、《長生殿》、《聊齋志異》等等等等,哪一個不比《封神演義》文學水平高出十萬八千里啊?
最後說說建議,要想寫一篇這樣的駢文,主要展現一下歷代文章之盛以及作者對文學的了解和愛好,不是不可以的,但要有脈絡去串聯承接,既然用時序去排,那就應該分成幾段,以歷代文體興衰,文學理論的發展變化,文學審美的變遷發展來構建脈絡,然後根據脈絡去選不同時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再加以串聯,這樣才能令人覺得典故是在有目的的使用,典故中間有觀點,縱向上以興衰變化為經,橫向上還可以加上文章傳情要眇,感化人心的功能作用體現為緯。這樣就有比較清晰的結構和思路在,文章不會像現在這麼散。寫作上典故和點評兼用,既顯得不那麼堆疊,也更加言之有物,讓人看到你舉例是為了觀點服務的,不是簡單的羅列,甚至如果不能句句比較工穩的對仗,偶爾放一兩句散句議論也無大礙,後來的駢文本來也有加入散曲調節節奏,增加變化的寫法,並不非要一味用駢句的。
總的來說,文章還是要現有靠得住的構思和立意,然後讓內容為立意服務,只有做到這個,文章才能說達到及格的水平。
看到題主這篇文章,有明顯模仿滕王閣序的痕迹,我在這裡有一些微小的建議:
1、滕王閣序之所以名傳千古,我以為是在遣詞造句的優美之外,更可貴的是能把作者本人的思想閃光點,巧妙而不匠氣地融入文中,交相輝映之下,顯得文章渾然天成。
此文描寫景緻的名句甚多,幾乎可以說是無一句不美。然而我第一時間想起的,除了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就是 老當益壯 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 不墜青雲之志;就是關山難越 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儘是他鄉之客。
這幾句都不是以華麗的詞藻堆砌出來的名句,而是質樸的情感所傳達出的意味。
寫文章最首要的,突出一個思想感情,無論文體如何,要有一個能夠貫穿全文的感情基調。
2、王勃也好用典故,我把滕王閣序文中所有涉及的典故數了數,以我淺薄的見識,足足有25個。
我不得不說,就算是以王勃的才學,要駕馭好這些典故,也並不容易。
其實可以看到王勃在滕王閣序的創作中,對於典故是很講究慎重的。他首先分清了主次簡繁,有的用典是一筆帶過。
比如滕王閣序最後一句「請灑潘江 各傾陸海云爾」,這就是典型的一筆帶過。因為潘江陸海是比較常見的形容文人才華的成語,王勃這裡只是例行謙虛,所以不必贅言。
再比如開篇所說「物華天寶 龍光涉牛斗之墟 人傑地靈 徐孺下陳蕃之榻」,也屬於次要的典故,用處是開篇對滕王閣的讚美。
然而我之前提到的「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雖然只有八個字,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卻屬於滕王閣序里非常重要的典故。因為王勃借用馮唐和李廣的典故,來指代自己的境遇,來抒發自己命途多舛、懷才不遇的感情。
======
飛將軍李廣,身經百戰,卻一生未能封侯,自盡而亡,是謂命途多舛;馮唐有宰佐之才,歷經三朝,卻一生鬱郁不得志,直到九十餘歲才又有人舉薦其為官,是謂懷才不遇——
至於王勃自己寫滕王閣序時已經27歲,在當時算是中年人了,而他的人生經歷呢?先是少年成名人稱神童,被徵辟入王府卻因為寫了一篇諷刺的文章而逐出;蹉跎了數年後,好不容易補了個參軍,又因為誤殺官奴險些被殺,還連累了其父。
這算不算命運多舛,這算不算懷才不遇?所以王勃用馮唐和李廣的典故,寥寥八個字,就抒發了自己內心那種憤懣、委屈、滄桑、零落等難以言喻的複雜感情。
這是王勃的用典,貼切而精闢,從中足以看出其人才華之高妙、境遇之悲慘,以及對功名前程的狂烈渴求。
這些典故更加突出了滕王閣序所表達的思想,甚至可以說是畫龍點睛之筆,對文章的幫助極大。
======
說了這麼多,我只想舉例子來說明,題主用典固然是不錯的,但是什麼時候用典、用什麼典,這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用典並不是單純為了讓你的文章看起來有底蘊,而是要通過正確的用典,小者要起到優秀的裝飾效果,大者能夠巧妙地傳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
【我以為用典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忌諱賣弄,寧缺毋濫。哪怕文豪如辛棄疾,都因為過分用典,被批評為掉書袋;可想而知,初學者用典泛濫,會讓讀者有什麼樣的觀感了。賣弄、半瓶醋之類的評價,對於文人而言,恐怕並非益事。
第二必須合情合理,忌諱冷僻。如果用冷僻或驢唇不對馬嘴的典故,不如不用,不如不用,不如不用!
第三要清楚典故的含義,以及其中所隱藏的信息。
王勃用馮唐李廣的典故,從執政者角度來看,雖然略有不妥,但是兩人所在的朝代都是漢代文帝景帝武帝這種名聲不錯的明君——追究起來,無非理解為明君智者千慮、方有一疏,導致野有遺賢,王勃不願再有此遺憾罷了。
假如王勃用了比干剖心的典故,那就是將執政者比喻成商紂王一樣的昏君——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就算王勃未英年早逝,也要落得個永不敘用的下場,這樣用錯典故的代價就非常慘重了。
想必題主看到這裡,對自己文章的問題也有幾分瞭然了。夜已漸深,後續的建議,明天再更新。
3、空閑時間不多,我就直說了。
寫文章要言之有物,最忌諱一味空洞堆砌詞藻,實則上下不通、甚至表達的意思有矛盾衝突的地方。
一篇文章一個中心,一個中心,一個中心!千萬不要貪多,貪多只能嚼不爛。
要有邏輯,不要求邏輯多麼正確多麼高大上,只要能【自洽】就行,絕對不能前後矛盾。
駢文說實話並不是你現在可以駕馭的,議論文相對來講就容易許多了。
不要搞什麼幺蛾子,就寫傳統的總分總。
開頭點題,奠定文章主體思想基調,中間每個段落都要有該段落要表達的思想;每個段落里的思想,必須符合文章主題思想基調,可以作為延伸,可以作為解釋,也可以作為分開論述;最後還要首尾呼應,扣題,進一步深化甚至升華你的文章主體思想。
======
我覺得滕王閣序是最不適合初學者模仿的文章之一,因為駢文對作者靈氣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反倒是古體議論文特別適合初學者。
蘇洵的六國論、韓愈的師說,課本上最膾炙人口的這兩篇議論文,哪怕題主能模仿地寫出原文百分之一的氣勢,想必在當代大學生里就是人中龍鳳了。
余少時作文,師嘗曰:文以載道,獨少年以文筆為秀。何也?世道人倫,非身體力行者,蓋稼軒悲秋之愁也。文筆者,纖細可織,錦繡或可。
典故之多,害文亦不足以載道。雖此,亦有汗牛充棟之閱,流水賬乏矣,或可期為九天之水。
維稻粱謀為至要,莫為空口文學家,此樹人所遺言,亦君之戒也。謝題主邀。
不吹不黑,在當代大學生中算一流水平,估計在當代大部分學校的中文系本科生中也算很不錯,然而文章是入門級的。從大方面來說,駢文用典多不假但不是讓一直堆典故的,然而題主文章中間一大段全是不加進一步分析陳述的典故堆砌。再舉一個小點兒,詩的第一句說「縹緗萬卷書」,縹緗就代指書,那麼這句翻譯下來就是想看書萬卷書,這樣就解釋不通了。詩應該是整篇文章里最用心的部分之一,其他的小點沒仔細看。題主要加油哦!晚安
手動分割線---------------------
另外,剛才有評論的朋友提到這處化用了關漢卿的句子。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關是不是?希望有看到這條答案的大佬來肯定或者否定
題主你一定要相信,那些大佬們指出的缺點也是一種表揚,因為像我等渣渣連被指正的能力都沒有
牛!
比很多詩詞歌賦楹聯學會的人強多多。提個建議,你可以給諸多景點名聲寫賦,他們印宣傳資料的時候需要。稿酬不錯的,補益你學習之用。
沒有做過太多的調查,所以不知道怎麼去評論這篇文章在目前中國大學生中的水平,不過就我個人認為,一夜之間寫成一篇駢文,首先,不管寫得怎麼樣,功底還是不錯的。這點予以肯定。其次,古人云,詩以言志,文以載道。你寫的這篇文章不管文采如何,至少「文心」是有了的,詳見「小子妄語,欲憑拙筆效三千年才子;覽者堪謔,可笑世間有如此之痴人。噫!雖雲非慧男子無以善愁,唯古文人乃可雲怨,為有不負一點痴心而已」、「欲效先才之餘烈,再興我華夏之文章」。最後是對這篇文章的一些建議:第一,這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有三要素:論點、論證、論據。首先是論點:是這個設問句「 微人倫,人何異於衣冠禽獸?」 「文成而情聚,情極則人倫興」、「天地鬼神為之驚怳變色,而忠孝節義四維始構矣」則都是為這個設問句論點做的分論點。那麼第二段主要就應該從三個方面來鋪成展開,第一部分何謂文成而情聚?情聚之後人倫如何而興?如果你通過用典的方式來論述的話,那就不應該是狂堆亂砌,而是應該把這些用來論述這個觀點的人物做個分類,然後以駢體形成論據展示出來。舉個例子吧,你說的「人倫興」「忠孝節義思維始構矣」那麼明顯你後面的典故要說明這一點,後面的人物很多,你就可以分別按照忠孝節義來分類論證,同時抒發個人感慨。可是我看到的卻是前一句琵琶行後一句無題詩,前一句醉卧秦樓楚館的柳三變,後一句誓死精忠報國的岳武穆。沒有讚揚、也沒有批評。沒頭沒尾的一句描述,半遮半掩的幾點暗示,這麼洋洋洒洒的一大段,我覺得絕大多數的人都跟我一樣看了開頭的幾句就沒有辦法看下去了,試問一篇文章,哪怕辭藻再過華麗,如果大家都很難耐得住性子看下去,這樣的文章寫出來有什麼用?不能引發共鳴,闡述道理的論述有何意義?我再舉例再來說明一下吧,既然是「微人倫,人何異於衣冠禽獸?」那麼你這篇文章要選用的典故,更多的應該是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等這樣的中國古代哲學家的典故,當然這些人哲學思想各有特點,你要採用辯證的態度來引述,對能有助於你這個觀點的則揚、反之則抑。「文成則情聚」那麼你就應該選用一些用情至深,淳樸天然的文人及其作品來論述,我覺得詩三百以及樂府民歌是一些很不錯的論據。「天地鬼神為之驚怳變色」則應該用古往今來的雄文來加以論述,對此,漢賦唐詩及相關作者可擔此大任,有句經常流行於網路的話「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雖然不是出於什麼大賦,但是這句話所展現出來的精氣神,說句「天地鬼神為之驚怳變色」也絲毫不為過吧。至於「忠孝節義四維始構矣」,找這方面的典故那更是不勝枚舉,古代幾乎每個關於道德層面的成語都是一個典故,古來大忠大孝、有節有義的先人不勝枚舉。隨便幾個拿來湊一兩個駢句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在每用一段典(數量不能太多)之後,立馬抒發一段感慨,來把這些典故消化掉,然後開啟下一段的論述。如此反覆,步步為營,層層迭進。附加以適當的文辭修飾,當然用典不能太過生澀,用辭不能太過艷麗,要知道,文章是給廣大人民群眾看的,不是服務於某些特殊的群體。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夠寫出一篇結構分明、邏輯清晰、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好文章。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因為鑒於我個人水平有限,你的有些文章構思及相關典故我也不甚清楚,所以難免在評論中有失偏頗,如果你覺得有用,就可以聽聽,如果覺得是廢話,就忽視,寫詩作賦,一切但守本心,自己覺得達意了,那麼也是可以的。
我感覺我快支撐不下去了?
不了解會寫駢文的大學生是什麼水準,對於駢文也只處於「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文體」的水平
粗略看下來就一個感覺
題主知道的典故好多……
但是正如上面一個回答說的,用典不等於堆砌典故,而且這些典故既泛且雜沒有針對性,文章就缺少你自己的思想
從句式來看,你似乎在模仿《滕王閣序》,而且對的很工整
不太好的就是遣詞造句上比較生硬,但是什麼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慢慢來就好了
總的說要我來寫可能也寫不出來(我就是那種只會說的人【笑】),題主的用心和努力很明顯了,差的只是時間,要是能堅持下去,會越來越好的
外行人看,不錯,似模似樣,「我肯定寫不出來」。
可是,「我肯定寫不出來」並非褒義。
有答主已經指出這篇文章的立意不高、言之無物,那麼我不再贅述。只是我想提一點,駢文的用典是信手拈來、自然貼切的,一定要為立論而用典,萬不可為「用典」而用典。
反正比我強出八十個圈兒了
反正我是寫不出來。
推薦閱讀:
※怎麼理解陶淵明?
※為什麼羅貫中號「湖海散人」?
※古代文人墨客的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等等精神,在當今經濟社會有什麼意義?
※古代文人遊歷四方的經濟來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