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慰老人面對死亡的心情?
我從小被姥姥撫養長大,和她有非常深厚的感情。現在她是六十八歲,身體還很健康,可是她總認為自己活不過七十歲(好像是聽信算命),老說一些奇奇怪怪的話,就像交代後事一樣。我應該怎麼樣安慰她,幫助她樂觀地面對接下去的人生呢?
中國傳統方法是幫助她最在意的人過好生活,讓她放心。西方傳統方法是相信不朽的靈魂步入天堂,臨終助以懺悔儀式。當前的死亡與未來的樂觀並不衝突。
題主,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就是想像姥姥有一天會不在,自己心就揪起來了。我會。我還記得小時候看電視,還是徐靜蕾成名不久之後,主持人問她最想對誰說什麼,她只講了一句「我外婆今年90歲了」,然後就捂著嘴說不下去了。那時候我不懂,也許還有一刻懷疑她的真誠,但現在我完全能體會,只是想像他們不在,都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雖然理智告訴我們,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我們都遲早會在那裡。
我無法設身處地地想像老人的感覺,因為畢竟我不曾在那裡過。
看著自己的子女長大成人,他們又有了自己的子女,那些孫子輩也長大了,那是怎樣的感覺呢?覺得幸福,人生已經很圓滿了?
看著身邊同齡人慢慢衰弱,漸漸離開,是怎樣的感覺呢?覺得死亡的鐮刀離自己的脖子又近了一寸?孤獨、寂寞?
感受到身體的變化,眼睛看不清了,手腳使不上勁兒了,夢裡面想起來小時候睡一覺什麼病痛都能好的感覺,遠古得像隔世?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很想多聽他們說說。
題主你的姥姥在68歲還能說一些類似交代後事的話,說明她還能想像自己生後你們的生活,她還能完整地表達,她還記得算命的說什麼(如果這是唯一的原因而不是她感覺到身體特別的病痛的話)。她的狀態的確如你所說,其實還是相當健康的。
我們給老人家過生日的時候,總是祝福他們長命百歲,當然這是一個美麗的祝福。內心深處,他們渴望的也許是「得一好死」,但這是言語上的禁忌,我們不能在檯面上祝別人好死。題主你的姥姥,會不會只是想說說她想要的「好死」?
仔細聽她關於「生後交代」說什麼,幫她記錄。看看她表達的內容里,多少是對你們的放不下,多少是對逝去人的懷念。作為小輩,其實我們很怕聽這個,所以也許會習慣打斷他們。我自己的確會,我會在我外婆還沒說完自己「疼,覺得自己沒用,不如死了算了」之前,就掐斷她的話頭。所以我永遠不知道其實她感覺哪裡最不舒服,我們似乎都更相信醫生,可是忘了疼痛這件事情可以很主觀。她到什麼階段真的不想被救治了?她是不是願意病入膏肓的時候接受一次次搶救?她希望和誰葬在一起,以什麼方式?所以,這也是我的練習,如果這也可能發生在你身上的話(對不起,也可能只是我會這樣),不要打斷她,讓她把話說完。
然後,跟她做人生回憶。其實我們往上數三輩,根本是經歷了不同朝代的人,他們的回憶,是寶貴的口述民間史,只是他們很多沒能力把故事寫下來而已。我們也許聽過爸媽講糧票的故事,那抗日戰爭那會兒呢?和平年代出生長大的我真的很難想像,教科書上只會一句帶過某某戰役死傷多少,他們在那個年代長大的過程里讀書嗎?做農活嗎?避難嗎?跟小夥伴玩兒什麼?過年吃什麼?每年最期待什麼時候?他們怎麼認識另一半的?他們的孩子(我們的父母)小時候怎麼樣?和我們一樣調皮嗎?這些話題說著說著,會把話匣子慢慢打開,他們會開心起來。為人父母的人,總是對自己孩子細枝末節的逗趣之處都記得很牢,深鎖在長期記憶的盒子里,等子女不在身邊的時候就翻出來回味一下。問問你的姥姥你媽媽小時候的趣事,她很可能會開心地跟你聊很久。
有時間的話,把她說的那些故事寫下來。如果能找到一些老照片,照片配合文字,這樣的人生回憶禮物,我相信她不曾收到過。題主你好棒,對姥姥的狀態一直關注著,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了。
關於這個話題,我不想分享什麼團隊的研究成果了。因為離別這個話題,不管是老人準備自己和自己的此生告別,或者我們學習怎麼跟他們好好道別,都有太多的個體差異,每家、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
這話題讓我想到,《最好的告別》里作者葛文德醫生告訴我們,「一個60歲健康人的視網膜接收到的光線也只是一個20歲年輕人的1/3。」所以老人看到的世界,真的跟我們是不一樣的。我們需要傾聽他們所聽、所看、所想,趁他們還能傾訴的時候。
這話題也讓我想到奇葩說里馬東努力牽引著嘴角,說,父親過世以後,他讓自己忙碌,直到三年以後夢到父親,他才真正從心裡接受,他走了。
願我們關心的人和我們自己,都能有一個好的終點。
好像冥冥中你知道我有深愛的姥姥並且她已經去世了一樣。
我姥姥也是這樣,身體好的時候總說我活不過多大歲數,我要是先你姥爺走一步就好了我就享福了,我才不怕死等等的話。
可是我姥姥第一次跟我說,以後我要好好活著,不久之後就查出了惡性腫瘤。
所以,我寧願回到她怨聲載道的那幾年,只要她健康。
這也說明,老人如果一改一貫的想法,很可能是疾病的前兆。
沒有人不怕死,人健康的時候就會這麼說,真的知道自己得了重病了,都不願意死。
好好地陪她,讓她開心,在她在世的每一天。
題主你好,根據描述,感覺你的姥姥存在一定的死亡焦慮。她交代後事的行為,其實可能也是她獲得「幫助子孫,減少對親人的打擊」的存在感和價值感的一種方式。
根據西方哲學觀點,死亡焦慮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三點:(1)生存本能。叔本華在《悲觀論集—論自殺》中寫道:「人之所以會畏懼死亡,是因為人是生命意識的表現形式」。既然人最根本的欲求是生命,那他最為恐懼的,自然就是死亡。(2)喪失感。死亡會使人喪失身體和意識,被剝奪掉一切,陷入無邊無際的黑暗。這對於個體來說是很難接受的。(3)空虛感。意識到生命的有限,並感覺自己一天天走向死亡而無法掙脫,是極其令人絕望的。
因此,我們可以採用存在主義治療方法來增強個體存在狀態的確認感和價值感,從而減緩死亡焦慮。
心理學中的存在主義治療方法認為,死亡焦慮的產生過程可以歸納為:個體存在狀態下降——對於自身存在的認同下降——死亡焦慮上升——死亡焦慮的防禦上升。而有效的介入可以歸納為:使個體存在狀態上升——使個體對於自身存在的認同上升——使個體的死亡焦慮下降——使個體死亡焦慮的消極防禦下降。
然後根據質性研究方法,研究者發現三種介入的方式:(1)在行動中轉化死亡焦慮。
介入:根據題主的例子,可以觀察姥姥表達出什麼樣的需要(比如燒香、拜佛等),和她交流一下這個話題,幫助她進行一些豐富生活的活動(比如幫助她做菜、一起燒香)。
滿足需要:根據姥姥的興趣引導姥姥參加一些活動(聽戲曲,說故事),讓姥姥的生活充實起來。並且,題主也可以讓姥姥明白她的行為(教導、談自己的回憶)對你很有價值,讓姥姥知道自己在做對別人有意義的事,從而獲得存在的價值。而且,豐富的活動,也能夠幫助姥姥創造新的回憶,讓她改變自己大限將至,沒有未來的認知,增強存在的確定感。
存在狀態的改變:在豐富生活,證明自身存在價值的活動中,姥姥會慢慢降低死亡焦慮。
(2)在感受中緩解死亡焦慮。
介入:觀察並滿足姥姥的感覺需要(她可能感覺一個人呆著很孤單,害怕,並希望獲得關注和關心。題主就可以嘗試陪伴她,進行一些肢體接觸,如拍拍姥姥的背,抱一抱她,給她進行按摩等;也可以放奶奶喜歡聽的曲子,滿足她的音樂審美需要)。
滿足需要:滿足姥姥的感覺需要,並且讓她明白自己的觀點是被重視和傾聽,自己是受歡迎的,從而體會帶更多的支持和親密感,讓姥姥能夠從與題主的緊密的人際關係中獲得存在的確認;會心體驗:不帶偏見地,淡化與奶奶種種觀念上的分歧地,融入奶奶的經歷,讓她真正明白你們兩個可以心靈相通,獲得存在上的確認感和擴張感。
存在狀態的改變:「搖籃模式」(用音樂、按摩、陪伴等方式滿足個體的感官需要,增強他們對愛的體驗,獲得感受性存在,從而緩解死亡焦慮)。
(3)在信念中征服死亡焦慮。
介入:基於信仰的引導(如果姥姥信基督或者佛教,可以利用經文或者教義來說服姥姥,勸導她放下死亡焦慮,獲得內心的平靜)、信仰團契(讓姥姥接觸有相同信仰的人,組成小組,互相學習教義,分享感受,獲取更多的社會支持)、愛的行動計劃(讓姥姥參與一些義工活動,並且向服務對象寫一封表達愛的小卡片,讓她體會到幫助別人,給予別人愛的快樂,從而獲得存在的確認感)、音樂禱告(將音樂與禱告結合在一起,既能減輕姥姥的焦慮,又能滿足她信仰的需要,使她獲得靈性的愉悅),讓信仰給姥姥帶來更多的正念(正面、積極的信念)。
滿足需要:姥姥會認識並體驗到信仰,獲得內心的平和,並有更多的勇氣和信心來面對死亡焦慮。
存在狀態的改變:姥姥的信仰得到強化,死亡焦慮降低。
總而言之,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流程大概是(1)介入:滿足個體所表達或者表現的需求,使得她的存在狀態更加積極正向;(2)滿足需要:使個體感受到存在的意義(方法有:進行豐富、有價值的活動;對他人產生價值;感受到愛和關注;獲得正向信念);(3)存在狀態的改變:在行動中轉化死亡焦慮;在感受中緩解死亡焦慮;在信念中征服死亡焦慮。
此外,對於死亡的討論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人會避諱這個話題,認為它會引起負面情緒。但對這種負面情緒的壓抑,卻不能掩蓋內在的死亡焦慮。如果題主能夠坦誠地與姥姥談論死亡,會給姥姥一個宣洩死亡焦慮的途徑。畢竟,要排除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就需要分析和了解它,做一個心理上的熱身,幫助姥姥漸漸適應這個必然的過程,降低對死亡的焦慮。這也符合系統脫敏法的原理。
希望題主可以明白,我們是很難將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對方的,無論這個觀念看起來多麼正向。但即便自己的干預對姥姥沒有太多的作用也不用灰心,因為在干預中會有你和姥姥觀點的碰撞,會給她一個重新審視自己死亡觀念的機會,引發對自己存在的確定性的思考。這個干預本身就是成果,它能讓姥姥意識到自己的存在狀態,間接地緩解死亡焦慮。
我對死亡焦慮這塊不大了解,觀點大多來自陳金香和梁瀟雲兩位老師。如果題主對兩位老師的提出的理論感興趣,可以留郵箱,我稍後會發給你。
參考文獻
[1]陳金香. 老年人生命教育研究[D].江西師範大學,2008.
[2]梁瀟雲. 關注存在意義:臨終者的死亡焦慮與社會工作的介入[D].華東理工大學,2013.其實,你已借著敘述整理了思路,最後的「樂觀地面對接下去的人生」,算你尋到的方向。姥姥其實已在面對了,沒敢直面的或許是自己,死亡的焦慮是相互傳染的,樂觀的心境和情緒也是相互感染的……祝好……
近來忙著醫院授課的事兒,騰不出空回答問題,但是看到這個問題還是忍不住想說出自己的一些理解。
首先,從您的描述可以看出,老人對於死亡已經有過相當程度的思量和準備了(很多老人會在更早一點的時候就有意識無意識的為這件事做打算)。一個階段的人生有一個階段的課題,而死亡這個課題是在這個年紀的長輩無法規避的,所以我覺得安排後事不但不是悲觀的對待人生,反而是務實的生活態度。並且,從我的角度上看,死亡不僅僅是到了高齡才面對的課題,而是在貫穿在人一生中的一門課程,只有在死亡的那一刻,答卷才被交出。從這個角度上說,我覺得需要安慰的不是姥姥,反而是您,您需要坦然接受——人生面臨著這樣的離別,它對我們來說既未知又熟悉,既宏大又醜陋,我們恐懼、窘困、掩蓋但都無法逃離。不管您如何理解死亡,寬慰老人「您身子骨好著呢,活到百歲沒問題啦!」這種話恐怕是沒有什麼用的。
其次,死亡是很個人的事,我們是人生路上的伴侶,但不會是領路人。我覺得要尊重每個個體對死亡的計劃和準備。不要阻止他們做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事,反而應該站在老人的角度,去理解他們會說出這樣的話的原因是什麼,老人有什麼不放心的事?什麼牽掛的人?什麼不舍的感情?與其讓他遺忘死亡,還不如走進他的內心。
再次,並不是說不能安慰,而是說首先應該確定是否需要安慰,以及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安慰方法。您最終的目的是想讓老人安享最後的人生,那就學會傾聽、坦誠,保持耐心,儘可能陪伴,也許這更能讓老人放下心中的憂慮。
最後,附上我個人的處理方式。我和一般人最不同的是,我沒有抑鬱症,但卻高度頻繁的思考到死亡,所以,也許我也畏懼,但是我並不排斥談論這類話題,我母親時常會和我討論她覺得合理的殯葬方式,我也早早就寫好了遺書,家人在討論死亡的時候我從不打斷他們說:「快別說這種晦氣話了」,反而很認真的聽他們關於這件事的看法。我奶奶也因為算命的幾次預言她要離世,所以早早開始準備,因為她有信仰,所以我偶爾會陪著她準備經文,或是做些冥府里用的東西,當她提及死亡的死後,我有時候插科打諢的說不會啦,也有時會認真的說不管怎樣我會很想念你的。我母親也六十多了,身體不是太好,難免也會考慮一些死亡的事兒,但我們都知道這件事何時何地如何發生都由不得我們,所以經常聊著聊著變成了回憶往事,吐槽某位家庭成員,然後以哈哈黨的方式結尾。
我們害怕死亡,可能源自於我們害怕孤獨,沒有人願意孤單的死去。所以我覺得最好的安慰就是尊重他們的想法、給予恰如其分的關注、力所能及的支持、儘可能多的傾聽陪伴以及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關於死亡,我只學到這些。因為無奈,所以堅強,因為幽默,所以堅強,因為希望,所以堅強,因為傳承,所以堅強。我死了,如果你們能記得我,我會很欣慰。我死了,如果我沒白來過,我很滿足。不需要安慰,如果可以,你替我去死死看吧(愛說笑)。
不知道有沒有用。
當時我外公第一次住院的時候,醫生告訴我們,他還有半年的時間。
我們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也沒有告訴他。
我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盡我們的最大的力去陪她,考慮到家裡人的工作,於是決定每個星期天聚會,這個星期我家,下個星期我表哥家,就這樣輪換。
聚會也沒有別的,吃飯,聊天,麻將。
菜可能沒有多豐盛,聊的也都是過去說過無數次的往事,麻將也贏不了多少錢。但是對於我來說,那是一家人在一起最開心的時候。
後來我的外公虛弱得走不動了。
這個聚會也就擱置了。
我外公在臨走前的一次講話里提到這個聚會活動,淚如雨下。他很開心我們一家人能夠一直這麼快樂,也希望我們以後也能一直快樂下去。
最後我外公活了10個月。而且其實醫院的醫生告訴了他剩的時間不多了。
我相信信念的力量,也相信家人的陪伴是對於老人來說最簡單,最有力量的強心劑。
也許你們和她解釋算命的不可信也沒有用,老人這方面的執念還是很強的。
所以,多陪陪你外婆吧,如果她又說自己活不過70歲,你就抱抱她說:誰說的,我還要吃你做的飯,吃一輩子呢。謝謝邀請。
您談到的信息很少,從這一點點信息里,可以感受到你對姥姥的擔心似乎是多過姥姥的恐懼的。也許,真正擔心死亡是,是你,而不是姥姥?
首先,姥姥已經進入老年,每天可能都會面對一些喪失的可能,比如健康的逐漸喪失,活力的逐漸喪失,幼時夥伴的離世,等等,所有的這些喪失對於她來講既是要面對的難題,同時也可以成為一次次的預演,幫助她慢慢接近最終會到來的那個結果,當她不斷念叨時,可以在她的一次次述說中,慢慢去緩解失去生命的恐懼,所以,不如就陪著她,聽她說。
其次,如果她相信算命人的話,那可能也意味著在她的內心,她會將命運感受為被一種神奇巨大的力量所控制,而她自己只好服從於命運的安排,如果她已經做好了服從命運安排的準備,其實面對死亡對她來講可能會是一個很平靜的過程,所以當她言說的時候,反而是她已經做好準備的特徵。
第三,老年人隨著年紀增加,短期記憶功能衰退得快,但長期記憶的內容還會存在,所以,老年會喜歡回憶過去,不知你擔心的姥姥說話的內容里有沒有這些方面的原因?
第四,對於樂觀面對人生這件事,需要去區分是你的渴望還是姥姥的需要,因為其中有一個可能是你無法面對姥姥的離世,因為姥姥是帶大你的人,會對你非常重要,面對這麼重要的人離開你,對你來說,可能會是非常困難面對的一件事,所以你的希望姥姥樂觀面對的背後,可能有期待姥姥的樂觀幫助你抵禦對失去姥姥的恐懼,如果是這樣的話,需要調整就是你,而不是姥姥了。
第五,不管是因為什麼,姥姥有權力選擇她想要的生命狀態,如果她對自己目前的狀況沒有感覺不舒服,我們就要尊重她的現狀,當我們很期待她有所改變時,那只是因為我們無法耐受面對老人的焦慮,這種情況下期待老人做出調整和改變對他們而言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可能沒有那麼的快速調整的能力,當我們一定要求他們調整時,就會給他們增加太多的壓力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多陪陪姥姥,多跟她說說話,多留住一些與姥姥在一起的記憶,當死亡一旦來臨時,在你的內心沒有留下太多遺憾,在老人的晚年生活中又不太寂寞,可能比去改變她更好些。
很多年前,我大學畢業,工作兩年,一次異常出血去醫院檢查醫生跟我說她需要做活檢,因為她懷疑是癌症。活檢的時候並沒有打麻藥,我疼到顫抖,手術床上下來了才知道活檢結果要等一周才知道。
這一周我整個人迅速的消瘦,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這件事,而我心裡的念頭只有一個,無論如何我想活下去。
我從沒想過世界很大我還沒走完很遺憾啊,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我還沒做啊,我還沒有結婚生子啊,全部都沒有,只剩下最樸素的念頭,活下去。我相信,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不會懂那種心情,這也是後來為什麼我相信感同身受這種事是不存在的,無論你多麼愛一個人,感同身受都不存在,因為有些事如果你自己沒有經歷過你永遠不會懂。
在我生病的上一年,我有個本院系的大學同學,男孩,考上人大的研,結果入學之前身體不適,查出來是血癌。我當時知道這件事,是學校在為他搞募捐。我也捐了一筆,雖然不多,但是比起學校的學生來說還是多太多了。他父母特意聯繫了我,我有了他的聯繫方式就每天陪他聊天說些好笑的事,希望他能開心些。他走後的有一天,我在學校論壇的wish里說,好久不見,突然思念,希望你那一切都好。我有個朋友因為知道我一直都只談過一場戀愛有固定的男友,就來問我這是說誰。我告訴他這件事後,他的反應竟然是,你那時候每天陪他聊天他有沒有覺得愛上你?我聽完這個話都震驚了,半天沒說出話來,半晌後我說,你很幸福,因為你一定沒經歷過生死大事,所以你不知道在生死面前,其他所有事都微不足道,只有想活的心情是那麼迫切。
後來,我父親生病時他跟我說他想活下去。當時我的眼淚刷的就落下來了,真的是淚如雨下,因為沒有人比我更明白他的心情。可是我什麼也做不了,只有日復一日的陪伴,陪他吃飯,陪他說話,陪他安靜的坐著。聽他講他以前的事,也給他講我現在的事,每日離開時擁抱,而後說再見,我明天還來。
我用了很久才接受一個事實,就是所有人都會死亡。這是幾歲小孩都知道的事,但是當它降臨到你自己,你最親近的人身上的時候,似乎突然就成為了世界謎題,似乎是突然一座山就出現在你前進的路上了了,無論你在什麼年紀遇到這件事,它都是突然的。在生死這件事上能一開始就坦然面對的人不多,能做的也不多,我等都是凡人而已,會恐懼會害怕,可是慢慢的也都會接受這個無法改變的現實。不要講大道理,也不要空口白話的安慰,因為那些都沒用,她的恐懼你體會不到,她的害怕你消除不了,長時間的陪伴和轉移注意力的話題,往往能更好的起效。
祝好。
我奶奶在我小時候就開始念叨自己不行了,我爺爺在我小時候,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
現在我奶奶準備過九十歲生日了,耳聰目明,還是會念叨自己不行了。。。。別拿年輕人的觀點去套年長的人。他們遇到的親友的死亡遠多過我們。她現在的狀態就是在心理上做準備,降低期待和恐懼。我覺得沒必要特別改變什麼,你要想讓她開心點,那就接受她的狀態,多陪陪她,而不是心想著一條更「積極樂觀」生活方式,讓她去改變了。每天讓她多說說,幫助她釋放情緒。也許過了七十之後,她會覺得每多活的日子都是賺到的。但切勿說她迷信,她的判斷不準這種掃興的話。更好的是陪她燒燒香,告訴她,一定是積德了老天開眼,讓她又多了些日子。我相信,老太太心裡未必不明白,但更樂意有人順著她的心思。
回答完畢,
祝老太太好。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但是如果本身是苦的事情就不要妄想轉化為樂,如果你想改變一個客觀真理的本質那就是想走捷徑,一旦想走捷徑就是入了魔,魔是負面的能量,很恐怖的。
雇個算命的。。說她有一劫,15天內去任意一廟裡捐100塊錢,就能躲過,就會長壽。
某天早上起來很興奮的告訴姥姥說,某某(家裡過世的某位老人)給我託夢了,說在那邊看了,你的壽命還有好長,能活到八十九歲。
此方法十分好用,他們深信不疑。
為什麼要安慰呢,說不定臨近的時候,是她來安慰你呢。
我跟你有一樣的處境,以前我總說呸呸呸說那些幹嘛,後來我慢慢傾聽,這是對自己最親的人的一種支持,我奶奶只信任我能夠完成她的身後事,那麼我就要告訴她,她希望的一切我都會為她做到。這幾天,我總在想,生死這種事,死亡殘酷,究竟是對死去的人還是活著的人殘酷,老人年紀大了有疾病了,其實生活質量很低,他們每天都在煎熬忍受,他們不想死,可是活著卻不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失去他們,其實對我們是一種重創,我們沒辦法面對沒有他們的世界,所以我們迴避不聽不想不敢承認,活著是多麼苦的一件事,可是為了親人我們都得活下去。我們失去他們,其實是失去自己活下去的一部分希望。不管怎樣,讓老人訴說吧,告訴他們一切放心,至於自己,因緣際會,豈是我們自己說了算的。
看到這個問題,我也親生經歷過,我是從小就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家裡條件不好,所以爺爺奶奶也受了很多苦,題主問的我奶奶以前也經常說,所以我深有體會,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當老年人說死亡,作為年輕人的我們是怎麼想的呢:
1,不願意聽到關於死亡的信息,希望他們能就這麼活著
2,擔心老人為什麼要說這樣的話題,他們是真的要死了嗎?還是現在過的不好?
3,害怕失去他們
二,老年人為什麼要說自己什麼時候死,或者說早點死:
1,就如題主所說,聽算命先生說的,而且算命先生說的話老年人偏偏信
2,老年人內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如 @王雪岩說的,隨著年齡變老導致健康的逐漸喪失,活力的逐漸喪失,同齡夥伴的離世,其次還有點是最重要的,家人對老人的照顧和陪伴是否有做到……等等導致老年人有種孤零感,也會覺得自己越來越沒有用,給子女增添麻煩,認為活著也是一種負擔
3,也是以上樓主有說到的空虛壓力感,隨著年齡的變化,周邊環境的影響,生活圈太狹小,每天與子女的溝通少之又少,特別有些老人還有老伴的空缺,他們又不能像年輕人一樣,喝杯酒發泄下,找個朋友抱怨下,他們老年人在一個人的時候胡思亂想,又只能放在心裡,這時的老人就會有種無形的壓力感(死神的召喚)
4,姥姥跟你說什麼時候死,他們的文化程度低,接觸的東西範圍狹小,導致話題也小,好不容易見你一面,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與你交談,所以什麼時候死自然也會說出來,也想無形的暗示你們多花時間陪伴下,她的時間不多了,想和你多點時間在一起,這裡面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姥姥捨不得你,不放心你。
這是我的奶奶
三,人固有一死,落葉歸根
死亡是每個人都避免不了的宿命,在不可外推的宿命面前,人的個體意識被激發出來,無人會代替我死亡,正如無人可以代替我生存一樣,生與死是生命的一體兩面。無論生命的長短,每個人都有且僅有一次有限的生命。大千世界有芸芸眾生,對於眾生而言,多是平凡地走過一生,然後不留痕迹的離開,宛若歷史長河的一粒微塵。我們只是普通的人類,應坦然面對。
四,對於老年人說死這個話題,我們應該怎麼做:
1,老人說的時候,我們應該是靜靜的聽著,然後說:姥姥,你永遠都是我最好的姥姥,我會好好陪伴你的,你會讓姥姥過上好的生活,讓她對你放心,你也要讓她寬心。然後立馬轉移話題(見面時間短,多聊開心的事情)
2,陪伴:卸下工作,閑下身來,就要補償一下老年人多年來操持家務、理家教子的默默付出,營造老年人的 「第二春。
3, 陪著老人旅行:讓他們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開闊下眼界(世界上還有太多美好的事情,既然來了一趟世界就要不留遺憾),看看花花草草,看看那些樂觀開朗的老年人的生活態度,讓他們自己意識到,其實老了也可以有自己不一樣的生活態度—時間不是距離,年齡更不是差距,唯一的區別是愛上生活,愛上青春活力的心。
4,靜下心來真正的關心理解中老年的內心世界,並做一個正確的指引
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度,家的希望,很重要,老一輩的思想: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終。
我和我的女兒和奶奶
玩的時候與奶奶的合照(她們的心態真的很好)我以前沒有陪伴在爺爺奶奶身邊的時候,我會一周一個電話,不定期買東西寄回去,有好消息立馬就告訴他們,哪怕對我們來說是件很小的事情,可老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兒女孫子做的很棒,很欣慰,當然,只要他們有點不舒服(感冒除外)我就會立馬買票回家,回家的票一定不能省。
現在我將奶奶接到深圳了,每天都見面,周末就帶出去玩,晚上有時間就陪她下去跳跳廣場舞。
白天有我一歲多的女兒陪她樂(我父母幫我帶孩子的,不是我奶奶哦)
比起,來知乎聽別人吹13,拽文,還是有時間多看看她,耐著性子聽她神神叨叨,管用。
有些老人是不需要被權威的,比如我的奶奶。
她是一個老革命,身體非常剛強,性格非常強勢,年輕的時候風風火火,剛衰老的時候也毫不服軟,最經典的口頭禪是 一輩只管一輩人。一直到現在,真的是老的不行了,再也喊不動 生由國家養,死由國家埋 的豪邁口號了,開始依戀家庭,依戀子女,開始稀罕我每周回家拉拉我的手。
然後就跟我說,哎,我活著是給你們增加負擔,不如死了算了。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真的感覺情感不能接受,以為她在家裡受了大委屈,以為我爸我媽都不孝順她。
後來的時間裡慢慢了解到,她其實是那種特別惜命的人,心臟收縮一下就要去醫院拍個彩超的那種,不誇張的說,她現在的身體,撇開老年病,比我媽身體都棒。每天十幾種藥丸,從來不落下的堅持吃著。
這是一個想死的人應該有的行為嗎?
我覺得我奶奶這種純粹就是自私了,長期把死掛在嘴上,當作武器一樣的祈求博取大家的注意和重視,卻不考慮到大家聽到這句話,真的感覺挺掃xing挺難過的。
總是口口聲聲說死,弄得好像大家都不孝順一樣,其實我父母都是非常孝順的子女,我也是孝順的孫女。
不知道怎麼說,現在再聽到她說不如死了算了,我只會說 噢。
在外人聽起來,我是特別大逆不道的孫女吧哈哈哈。
黃泉路上無老少,有時候我們都害怕死亡這個話題,小時候說了不吉利的話,大人還要連喊三聲呸 呸 呸
老人是生命的尾聲,還沒有休止符的時候吧,以現在的自己投射一下80歲的自己,首先身體虛弱了,腿腳不穩,基本不出門了,牙口不好,能吃的東西選擇不多了。鄰居,朋友好多都不在世了,比自己年長的親人大多也不在世了,許多小輩向自己討教人生的經歷時,只有慈愛的扶摸他的頭:會慢慢好起來的。時間告訴我的
和老徐聊天時,一起討論過世後埋哪裡比較好,回老家土葬行嗎?我是嫁出來的女兒不合適吧,可就想埋在我出生的地方啊。朋友老徐取笑:死都死了,還有這麼多要求給人添這麼多麻煩,然後拿出一手機:老林,你看這iphone77,多好看,我得意拿出一xx說:iphone78我家孫女剛買的,就要那點淘氣的虛榮。 越來越在意自己的感受,時常大家聊著聊著就走神,然後看著小輩們眼神互相對視後的擔憂 :老太太,又糊塗起來了。 我在靜靜感受陽光溫度的變化,初秋了。不想證明自己不糊塗,那根弦不可能再像年青時綳得那麼緊了,幾十年的黑夜白天,春夏秋冬,虛弱的身體裝不了慾望了,我的腦子還在動,孫子後年可以結婚了,得給孫媳婦準備一個大金鐲子。柜子里的手飾還有可以提前把瑪腦給兒媳婦,免得說我偏心。另一個自己沉在一個靜靜的地方,感受秋天的落葉,心頭傷感幾乎沒有,多看一次秋就是賺了一次秋。年青時心兒是飄的非要傷秋憫春,是讓人不要飛起來。上了歲數,人本來就是沉的,再美再輕佻再傷感的景飛到眼裡都成了歡快的點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