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些體量不大但十分有趣的裝置藝術作品?
謝邀, @張書豪syrup
美國藝術理論家格林伯格曾說過,「如果你不能把它做得足夠好,就把它做得足夠大。」
於是,從繪畫藝術到裝置藝術,越來越多的當代藝術家開始把「scale」,體積和體量做到「更大,更多,更強」,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裝置藝術都是超大規模的,也有小而有趣的裝置藝術。
藝術家Peter Root用訂書針製作的裝置作品,花了40個小時組裝,「Ephemicropolis」
韓裔裝置藝術家Do Ho Suh還做過一個很多小人形象組成的「地毯」
還有一種 Street Art,藝術家都是用微縮景觀和微縮雕塑和街頭自然景色融入一起。
比如藝術家 Isaac Cordal 的一系列作品
還有會融化的小冰人街頭裝置。藝術家Nele Azevedo的作品,「Melting men」
還有一個行為藝術,也可以算是裝置藝術吧,斯洛維亞藝術家Roman Ondák做的,Measuring the Universe (2007), 2009年在MoMA展覽過,給每一個來看展覽的參觀者量身高。
https://www.moma.org/calendar/performance/979
再有想到的再回來補充,先佔個坑。
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一談到裝置藝術,大家都認為這種藝術表達要求巨大的體量,這是因為裝置藝術同公共藝術、大地藝術等藝術形式之間存在含混不清的關聯。事實上,裝置藝術本身使用的物質材料可大可小。但這些物質材料的介入和干擾使得特定空間發生了變異,從而使得整個空間都囊括在藝術作品中。
但裝置藝術具體的定義仍然是含混的,它可以指活動雕塑,即取裝置之本意;也可以指多媒體藝術、超大型雕塑、空間藝術,即將藝術作品塑造成讓人得以進入的一種空間;還可以指被物質材料介入、干擾的特定空間,即將整個空間受物質材料產生的變異視為藝術作品;可能還包括其他的內涵。
我個人喜歡富於文化內涵,且在視覺層面較為平靜、素雅的作品,下面推薦一些我認為很好的小型裝置作品。
- 展望的不鏽鋼雕塑
《假山石》系列作品的大小不一,使用不鏽鋼材料對現成的假山石、太湖石進行拓鍛、焊接而成的作品。
這件作品本身的言說性很廣,它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又是現代社會物慾的體現,又和未來緊密相連。不鏽鋼所反射出的不確定的色彩和造型結合作品背後的文化意義,令人浮想聯翩。另外作品還具有非常強的裝飾和商業價值。
《都市山水》挪用了市面上銷售的不鏽鋼廚具及餐具在桌面上塑造了一派詭異的現代都市圖景。與《假山石》不一樣,傳統餐具被置換成不鏽鋼材料的行為並非藝術家獨創,而是百年間人類科技水平、生活方式的改變所帶來的結果。
不鏽鋼餐具所構成的山水圖景,具有神性(山水畫之特性)又體現出現代生活的真實場景,兩者的結合極具弔詭性。生活方式的改變,物質材料的置換與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結合,是作品的內核,而這一內核又讓人聯想到諸多現實問題,難以言盡。相比後來Peter Root以相似形式創作的《Ephemicropolis》具有更深的文化內涵。
- 徐冰的粉塵裝置
《何處惹塵埃》是徐冰最為著名的作品。使用911事件中雙子塔倒塌的粉塵作為原材料,平鋪於展示空間的地面上,並用字模留出英文或中文詩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徐冰對這件作品的解釋十分深刻,他認為「塵埃是一種最基本,最恆定的物質狀態,不能再改變什麼了。為什麼世貿大廈一旦失衡,一觸即發,頃刻化為平地,回到物質的原型態?原因是在一個物體上聚集了太多本不應該的人為意志的物質能量。這類事件的起因往往是由於政治關係的失恆,但本源卻是對自然形態的違背。所以說9.11向人類提示著本質性的警覺。」
同樣因為一種「違背自然法則」的人為規定,粉塵並不能在國際間運輸,因此徐冰將其中一部分粉塵製成人偶玩具,帶入英國,從而完成了為英國展覽所用材料的運輸過程。
- 波提的不確定性裝置
波提(Boetti)的《年度燈》(Lampada Annuale)是一盞每年隨機點亮11秒的電燈裝置。波提在這件作品中睿智地討論著確定性-不確定性/有序-無序之間的邊界和維度問題。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有序和無序並不是一組二元對立,而是一種疊加態,此作品則是相關作品中最精緻、濃縮的一件。
- 庫內利斯的鸚鵡
庫內利斯(Kounellis)的這件作品《無題》延續了他在羅馬閣樓畫廊中創作的作品《無題》的內容,後者將十二匹活馬放入展廳,並因此討論藝術作品與社會大眾,大眾審美和先鋒藝術發展之間的關係。這件作品則使用了一隻真實的鸚鵡,作為藝術作品,這尊鸚鵡雕塑/繪畫是最寫實、最具體的作品,同時這尊可以念出藝術家名字「庫內利斯」的雕塑還能有節奏地提醒觀眾它的作者是誰。
- 卡特蘭的無意義之意義
《20世紀》(Novecento)是一尊懸掛在曾經為貴族使用的奢華建築中的1:1超寫實馬匹雕塑。這匹安放在貴族公寓中疲憊不堪的馬,讓人聯想到廣場上、宮殿外的騎馬紀念雕塑中颯爽英姿的馬,而此刻正當20世紀,原本滿載榮耀的房間成為了馬兒休憩的場所,歷史在這種戲虐的場景中消散了。
同樣在作品《他》中,下跪男孩的背影看似無比虔誠,轉過一面則呈現出希特勒憤怒執拗的表情。我們的情感活動正隨著物理視角的轉變而發生巨變,從普遍的、偶然的虔誠祈禱變成特定的、必然的贖罪懺悔。有意義和無意義之間發生了微妙的轉變。
- 白南準的隨機之美
《磁鐵電視》是白南準的代表作之一,一塊磁鐵被放在電視上,觀眾可以旋轉、移動磁鐵來改變電視機的顯像效果。藝術家在此並不創造圖像、觀眾也不,圖像全為自然規律使然。這或許是與杜尚作品《泉》的對話,但不再是現成物,而是自然現象,與假山石或日本禪園一樣。
- 隋建國的時間之形狀
通過每天在同一根鋼條上蘸一滴瓷漆,隋建國塑造了《時間的形狀》。這件作品極具詩性,隨著時間的推移,作品的變化速度慢慢降低,最終難以看出它的區別。這同人們對時間的感性認知一樣,可以說這件作品通過視覺手法翻譯了我們對時間的主觀感受。
- 李洪波的紙雕塑
使用中國傳統紙燈籠的製作手法,李洪波用紙塑造了各類可以延展、拉伸的石膏頭像、人體雕塑。這些人體雕塑看似木雕,但能隨意拉伸、彎曲,鋪滿、佔據整個展覽空間,同時人體的原本造型消逝其中,個人一種不可思議由值得深思的視覺體驗。...還有其他的作品,想到了再更新。
021 和 西岸開幕就社交了都沒好好看展....總體無功無過。科技加藝術的概念持續走高,看到好幾件Calder 作品。 下面兩個自己挺喜歡的裝置。一個在西岸的互動型裝置藝術 《斜面》;第二件是021一間日本畫廊代理的藝術項目,用的普通吃飯不鏽鋼碗和尼龍繩子座材料,繩子上一塊冰,滴水在不鏽鋼碗上再有揚聲器放大,好看,有趣,有想法。第三張Adrian Brody影帝?藝術家,給粉絲德福利。
更新於11月11號
---------------------------------
寫幾個自己喜歡的 -- 裝飾性好在市場上需求大,收藏後可以升值的
2. Barbara Hepworth 英國女性雕塑家,個人覺得作品比摩爾的細膩精緻,摩登又有力量。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可以買起了,今年流行female power
3. Kohei Nawa 水晶球鹿,很夢幻很晶瑩,有大院子/大客廳擺著很好看。日本藝術家的作品有國際市場,算是亞洲硬通貨。有密集恐懼症就別考慮了...
4. Jeff Koons各種顏色各種形態的氣球狗,仍舊賣的挺貴,我看能撐多久...
【雕塑】
說起裝置藝術,我想起了一位大師的作品。
大概每一個建築學新生,在本科一年級初入專業深坑之前都會上一門叫做空間構成的課,為了完(應)成(付)這個課程作業,我也算是搜遍了網上網下的犄角旮旯,終於,當此大師的作品在眼前一閃而過之際,滑鼠停下,沒錯,就是它了!我承認,在彼時彼刻,找到了借(抄)鑒(襲)對象所帶來的愉悅感已趕走了那一剎那所體會到的醍醐灌頂之境。
今日看到這個題目,往日重現,如今不必被作業所累,反倒是更樂意好好地挖一挖作品本身了。
正是下面這幾張圖,當時對我產生了狂轟亂炸般的效果,分享給大家。
對於一個初入學門的無知少年,我堅信自己是不懂這所謂的雕塑有何更深的淵源。只是單純地覺得竟然可以利用一種彈性材料的拉力與另一種剛性材料的壓力,取得巧妙的平衡狀態。在這pull與push之間,四兩撥千斤,有趣至極。而一旦材料合理,這樣的力學關係大概可以被無限地複製;理想條件下,亦可以被放大和縮小。
【原型】
興趣使然,開始了對作者的追根溯源,其名Kenneth Snelson,美國俄勒岡人,1927年生人。但是此時,該如何界定Snelson的身份?我犯了難,是藝術家,還是工程師?雖然它的作品以雕塑的形式呈現,但在此之前,所進行的都是具有研究性質的模型搭建。況且在我常規的認知里,藝術家不該肆意馳騁,放蕩不羈嗎?怎來如此理性與嚴謹的作風?所以,Snelson當屬於以理性狀態進行藝術造型的探索,其行為兼具研究與藝術性質。用裝置這個詞語來界定Snelson的作品著實貼切了許多。這是Snelson與裝置的合影。
讓我們來看看他的過程模型,都是些草坪雕塑的縮小版,或者說是力學原型,呈現了Snelson的構思過程。可以想見,每一個雕塑產生之前,都經歷了無數次在研究室內的探索與試錯過程。相比於最終所呈現的大型藝術作品,這些小型的模型,可以被當作是Snelson的研究線索,更直接反映出其創作過程中的思考歷程。
【原理】
巧妙,是Snelson的作品給我的最直接感覺,就其內在的力學原理而言,其巧就巧在應用了tensegrity的概念。所謂的tensegrity,中文直譯為張拉整體,即tensile(張拉)+integrity(整體)。對於不懂力學的我們,看一下Snelson自己是如何解釋這個概念的吧。
Tensegrity describes a closed structural system composed of a set of three or more elongate compression struts within a network of tension tendons, the combined parts mutually supportive in such a way that the struts do not touch one another, but press outwardly against nodal points in the tension network to form a firm, triangulated, prestressed,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unit.
張拉整體描述了一種封閉的結構體系,它由至少三個細長的受壓部件,在一個受拉的彈性網格里,獲得相互支撐而形成的牢固的受力組合單元。其關鍵特點在於受壓部件彼此之間不直接接觸,而是分別與受拉的網格體系發生作用而形成一個穩固的,預應力的三角形張拉整體。(答者譯)
這樣的描述所呈現出來的力學原理固然巧妙,但也絕非高深莫測,想想平日所見的自行車車輪,輻條與輪胎的關係恰恰是對於此概念的現實應用。輻條便是若干個細長的受壓部件,每根輻條分別與彈性受拉的橡膠輪胎進行作用,形成一個穩定的體系,一旦哪根輻條壞掉,這個體系也將面臨失穩的風險。
【八卦】
回歸正題,Snelson的裝置應用了張拉整體的概念,查及文獻,不得了,此概念的創始人來頭不小,竟是建築界的大咖R.B.Fuller,也就是建築史課本里那個蒙特利爾美國館的設計人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
按照文獻記載,先有Fuller張拉整體的概念,再有了Snelson的裝置實踐,在此之後,才有了Fuller的穹頂設計。此時此刻,愛好八卦的我必然會去探索下Snelson與Fuller的關係,所以,本文在此刻已經正式進入跑題的環節……
文獻告訴我,二人是師徒關係,淵源確實不淺。
二人相識於美國的黑山學院,傳說中的Black Mountain College。
在次之前,Snelson受教於Josef Albers,這是一位德國人,在二戰中為了躲避納粹的統治,於1933年來到美國。也就在這個時期,他成為了Snelson的大學老師。Snelson說自己在認識Fuller之前,在大學中接受的都是包豪斯式的教育,受到俄國風格派的影響。從Josef的作品裡,風格派的印跡可見一斑。
Fuller的到來給Snelson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1948年夏,Fuller來到黑山學院,成為建築系的代課教師,那是他第一次執教。由於公開課內容新穎,小小的學院里,竟有六七十名學生專門選他的課來聽。講課中,Fuller提到了充滿活力的幾何,有別於包豪斯的方正世界,他所說的非常新鮮。即便如此,據Snelson所言,講課中並未提到張拉整體的概念。而那時候Fuller的穹頂設計草圖也並非日後的二十面體,而是由31個圓形單元所組成的球面。Fuller的授課在學院中引來了不少教師的微詞,Max Dehn教授更是委婉地指出,Fuller所宣揚的幾何概念在數學領域一點兒也不新鮮,確被他神化為自己探索出的成果,彷彿自己發現了宇宙中柏拉圖式的完美定律,即將在工程領域大展宏圖一般。1949年,穹頂建成,張拉整體的概念Fuller申請了專利,而Snelson說這一切的原型都來源於他在那年冬天在家中完成的課程作業。
(本文寫作興趣使然,資料獲取途徑依靠文獻閱讀,多有外行露怯之處,望求正指教。)
參考文獻來源
http://tensegritywiki.com/Snelson%2C+Kenneth
http://kennethsnelson.net/category/sculptures/small-sculptures/
http://tensegritywiki.com/
謝謝你們贊懶成這樣的我,來關注我互相傷害吧
7.
8.
9.全都是泡沫~
10.要死一起死系列
11.
12.
13.以小成大經典案例
14.以小成大經典案例二,光影放大
15.好了。。我有個習慣就是一直會更新答案,我也知道知乎從來不會有更新提示的,傷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些是我之前收集的一些有意思的藝術裝置
大部分都應該是比較小眾的,沒有那麼出名的。
這個裝置的藝術家是大名鼎鼎的Banksy,無論是街頭繪畫還是裝置作品,真的都叛逆~
2.街頭小裝置
3.Farhad Moshiri
讓我感受到的就是「失控的快樂」
4.Farhad Moshiri
5.以小成大系列
6.小生物
火車上的網速好慢。。有贊再更
有沒有人知道這是哪位藝術家的作品?
應該是在英國tate博物館展出過。
平衡表演的每一秒鐘都令人讚歎,也令人緊張。每一根羽毛的每一絲晃動,都在撼動著岌岌可危的平衡。
電影《雲中行走》,運用令人窒息的鏡頭,再現了法國高空行走藝術家菲利普帕特震驚世界的,橫跨世貿中心大樓的高空行走壯舉。
電影中每一陣風吹來,菲利普本人每一次輕微的搖晃,都讓人揪心,也讓人著迷。
也許,人對這種微妙的平衡,與生俱來的有著愛恨交織的感情。
人在社會中行走,就像行走在高空的鋼絲上一樣,永遠處在微妙的平衡中。我們追求安穩,追求安全感,可是其實一陣微風就能讓一切的平穩搖搖欲墜。
這種對平衡的痴迷延續到藝術作品中,就成了動態雕塑。
動態雕塑裡面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里約奧運會的主火炬台。里約奧運開幕式的最後,聖火點燃,雕塑開始轉動的那一刻,給我們都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如果平常我們聊起雕塑,說有一種雕塑就是會轉來轉去的,那大部分的人肯定覺得,這是什麼鬼。雕塑就是雕塑,動來動去的算什麼藝術?
但是當這種美麗的藝術被當做奧運主火炬台的時候,無需再贅言雕塑的意義,我們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這種運動的平衡所帶來的美。
是什麼讓雕塑動起來?
是風動?是幡動?還是仁者心動?
正如高空表演的驚險,生活中我們行走在人生的高索上的時候,風並不能摧毀你的平衡,只有晃動的心才能真正破壞平衡。
也如里約奧運的火炬塔,心靜如水的時刻,點燃一把火焰,才能在平衡中獲得美麗的動感。
Le Bateau Atelier, Claude Monet, 1876, Barnes Foundation, Philadelphia
動態藝術追溯起來的話,根基其實很長遠。
我們都喜歡的印象派藝術家們所用的夢幻的色彩,大膽的筆觸,其實就是在試驗藝術的動態。用人話說就是怎麼讓靜止的繪畫展現生活的動感。
美麗的光影轉瞬即逝,歡樂的時光從指縫中流逝。
莫奈的畫中,是風在動,還是光在動,人在動,或者是心在動?
Reflection of the Big Dipper, Jackson Pollock, 1947
當藝術發展到了Jackson Pollock的抽象繪畫的時候,藝術家們已經從畫幡動展現風動,從而尋找心動,進化到了直接描繪心動。
我們在雜亂的顏色和筆觸中,看到了自己時常不得平靜的紛亂內心。
人生的平衡何其難,因為心總在動。
從動態繪畫,進化到動態雕塑,則要靠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
考爾德將抽象繪畫的美,帶進了3D立體的空間。就像文章一開始視頻里的平衡表演里展現的一樣,考爾德的雕塑作品運用線條和幾何形狀,在空間中尋找微妙的平衡。這種平衡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
從Pollock到考爾德,我們能看出兩種藝術家的狀態。Pollock的抽象繪畫雖然靜止,但是充滿動感,聚焦我們心中轉瞬即逝的紛雜情感。考爾德的雕塑作品雖處在運動中,卻隨時維持了美麗的平衡。這就好像我們雖然每天都被心中無數種思緒所擾,但是從長遠看,人生終歸是維持了精妙的平衡感。
用數學的方式來說的話,Pollock的繪畫就是心情曲線的微分,而考爾德的動能雕塑就是我們心情曲線的積分。
視覺藝術之美就在於,僅用顏料或是破銅爛鐵,就能將禪意,哲學,生活,人心高度濃縮。當別的領域的人,寫文章,打嘴仗的時候,藝術家們輕描淡寫,就將世界盡收囊中,留待懂的人細細品味。
現在我們都懂了,心動了嗎?
選題/策劃/資料/寫作/排版 all by EMMA
關注石火藝術生活 微信公眾號,我們一起看風動,看幡動,也看心動。
點擊可看大圖。
在觀看西方現代藝術的時候,簡直看花了眼,有點,茫然無所適從。我們該何去何從,追趕,加入嗎?千變萬化又有什麼意義?這一切真的又必要嗎,或者說對每個個體都有必要嗎?有時候自然引發強烈的反向情感——我只想簡簡單單的活著,如杜尚所說,什麼也不做,覺得好極了。
我想,也許面對紛繁的世界,我們也可以回到老莊的理想,歸一,守一,因為擁有「一」而完滿自足。
作品形式上也參考了熱門的雙十一節(單身節),在人們買買買的時候,熱情的享受著消費主義商業主義的時候,讓我們重新思考中國的傳統哲學。每一個一字里收藏了一種「減法式」的傳統價值觀,以希望與現代社會的人們對話。
《歸一守一》文本內容:
《一:歸一》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丹經萬卷,不如守一。
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眾人役役,聖人愚鈍,參萬歲而一成純。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為正。
《元:本質》
元,事物的基礎。
BACK TO BASIC!
萬變不離其宗。
世界會複雜到超出人的大腦的極限嗎?
精要主義:
基本主義:
斷舍離:
少即是多。
砍掉贅肉,方得輕鬆。
觀世態之極幻,則浮雲轉有常情;咀世味之昏空,則流水翻多濃旨。
也許有一天,普通將成為真正稀有的資源,成為美好的回憶,成為遙遠的傳送。也許有一天,人們走在街上,看見一個人會驚呼:「哇,你看那個人好普通啊」。
《真:價值》
新的意義,到底只是新,還是真的有「新意義」?
把創意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個愚蠢錯誤,真正值得重視的價值。
今天的人類只知道為創意而驚嘆,不再像過去的人們那樣只為價值而感動。
現代社會過於強調自我和創新,而不強調價值,結果到處是「自我和創新」的低檔貨。
這是一個「創新過剩」的時代,這是一個「日日夜夜在噪音海洋上流浪」的時代,這是一個「為轉瞬即逝賣命」的時代。
轟動,如此值得追求。一轟而動,一鬨而散。但轟動絕不是永恆的價值,甚至連一般的價值都沒有。
社會現象就像野草,今天這裡冒出一叢,明天那裡開一朵奇葩,看似熱熱鬧鬧繁華不已,本質上仍不過如野草般渺小。
世界雖然更豐富了,但人誤入俗途(低俗的路徑)、低途(低級的途徑)的幾率也更大了。
《無:空無》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什麼也不做,感覺好極了。
人生沒有什麼事情是重要的。
我喜歡呼吸勝過一切。——杜尚
這個世界已經充斥著物品,遍布著樂趣。我不想增加任何一點東西,任何增加都是一種累贅。——許布勒
人生充滿喧嘩與騷動,其實毫無意義。
世界已經如此豐富,不需要我再做什麼了。
一個人能擁有的最大的東西,就是無。除此之外,他只能是具體的某一種,不具備絕對的說服力。
勞心勞力,終歸虛無。
孔子時代的欹器
欹器:故宮博物院里陳列著一對1895年「光緒御制」的高45.5cm、長18.7cra、寬14cra的銅製器物.它的樣子像個插屏,底座上有一個框架,框架的中央弔掛著一個直徑12cra、高14.7cm的杯狀容器,杯狀容器兩邊的乳釘形軸與框架內側的針狀軸銜接,這樣,這個容器就可以在框架上沿一定的方向轉動.如果往容器中倒水,水倒人一半時,容器正好是垂直地弔掛.將水倒滿後,容器卻自動翻轉,把水全部倒出來,之後容器又偏向一方靜止下來。
乾隆爺的多寶盒,「小而美」的代名詞
大家都知道乾隆爺是資深驢友了,但是一出去就是段日子,宮裡很多把玩的東西要有個盒子裝才行吶,所以極具收納功能又精緻的多寶盒備受青睞多圖預警!!!
基本上整理的都是一些燈光裝置啦~
來源於各種燈光節。
1、Spectrum,Jarrod Barrow ,2016 vivid sydney(繽紛悉尼)
這個裝置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以用手去搬動它們。
2、Swing Glow,NBRS+PARTNERS, Fiona Venn,2015 vivid sydney(繽紛悉尼)
帶光帶的鞦韆,拍出來超級炫酷啊。
3、Cars That Feel,Soap Creative,2014 vivid sydney(繽紛悉尼)
算是個交互裝置吧,當你去擁抱這個車的時候,車前窗上顯示出一個可愛的滿足的表情。
4、e|MERGEnce.,The Buchan Group,2014 vivid sydney(繽紛悉尼)
有一丟丟的小詭異,可以通過實時的攝像,把路人的臉投影在這個頭型載體上面。
5、LANIAKEA,2014法國里昂燈光節
6、SUPERCUBE, THE INCREDIBLE COLLECTION,2014法國里昂燈光節
7、Ombrascope,Anne-Lise King and Manuel Deneu,2015比利時根特燈光節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黑色的都不是畫上去的而是影子。Anne-Lise King and Manuel Deneu通過鐵絲和塑料的搭配,在上面投上一個光源,讓鐵絲和塑料的影子成為一副簡筆畫作。
8、Drawn in light,Ralf Westerhof,2015比利時根特燈光節
圖片來源於網路。
然後有時間再繼續更吧~
想要體量不大但十分有趣的裝置藝術作品,約瑟夫康奈爾的微型裝置「盒子系列」應該符合題意。你可以在他的盒子中看到各種各樣的材料,據說這些材料都是他每天「像流浪漢」一樣從路邊撿回來的,並用這些邊角碎料來表達他的超現實主義主題。他這一生從未離開美國,卻創造了許多未知之地的微縮景觀。
放一些我自己很喜歡的圖:
只放了一些圖,這個系列的名字是「shadow box(憂鬱的盒子)」,更多的圖可以去網上搜索。網上還有一些人受他啟發做的微型盒子裝置,算是讀者投稿吧,地址在這裡:The Joseph Cornell Box,看看也是蠻好玩的~
CPU
機械錶
擴展點說一下吧,其實很多現代生產的工業品或者商品,都有很多體積不大但是相當精巧和有趣的玩意兒。
機械手錶吧,不管昂貴的還是廉價的,這個小東西都是十分有意思的。可以花一下午研究裡面各種小齒輪運轉的情況。各種各樣的晶元
這個就沒有那麼容易理解了,完全是一個黑盒子,但是可以通過編程實現很多有意思的功能。
推薦閱讀:
※VR 技術會對當代藝術造成什麼影響?
※藝術家的經歷對其作品有哪些聯繫或是影響?
※曉松奇談中介紹了杜尚的作品《現成的自行車輪》,當代藝術的解讀方法是否已經超過了創作成分?
※「現代藝術」「先鋒藝術」「前衛藝術」「當代藝術」這些詞有哪些異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