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平民說話也用文言文嗎?
紅樓夢第九回:
「這茗煙無故就要欺壓人的,如今得了這個信,又有賈薔助著,便一頭進來找金榮,也不叫金相公了,只說「姓金的,你是什麼東西!」賈薔遂跺一跺靴子,故意整整衣服,看看日影兒說:「是時候了。」遂先向賈瑞說有事要早走一步。賈瑞不敢強他,只得隨他去了。這裡茗煙先一把揪住金榮,問道:「我們肏屁股不肏屁股,管你毛雞巴相干,橫豎沒肏你爹去罷了!你是好小子,出來動一動你茗大爺!」
我第一次讀到這裡的時候,內心是崩潰的。。。。。。
隨手貼幾頁張居正給萬曆講的《資治通鑒》,這上面基本上就是白話文。
相信張居正的文化水平絕對高過所有時代90%的人,他正常講課都是白話,平時說的更不可能是文言。
進士出身的張居正都如此,老百姓一嘴文言,怎麼可能。之所以有文言,就是為了省紙。印刷術越發展,書面語也越白話,越接近大眾的口語。
明季南略里還有張獻忠的口語。
獻忠聞進忠敗回,大怒,命偽翰林寫敕讓進忠。獻忠一字不識,凡平日發敕書與群下必口述過;不論鄙惡,悉照其口語書之。如差一字,便殺代書者。是時進忠在遂寧,忽傳朝廷有敕書至,即傳合邑有司、鄉紳、士民郊外迎敕至公所拜辭畢,命生員登壇開讀,官民跪聽;但聞其上高聲讀云:『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喒老子叫你不要往漢中去,你強要往漢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許多兵馬驢球子,入你媽媽{毛皮}的!欽哉』。
內閣大學士陳演女為皇后,問左右以封皇后之禮;偽禮部具儀注進。獻忠見其禮數繁多,怒曰:『皇后何必儀注!只要喒老子{毛來}頭哽{口養}得他快活,便是一塊皇后矣。要許多儀注何用』?
——明季南略/卷12
張獻忠當過兵,干過捕快,文化程度在老百姓里也算高的。
再看看簡單明了的聖諭廣訓的情況,
王又朴的白話也是知識分子的作品,目的是為了讓老百姓明白,這個就應該接近當時老百姓的話了。
清代成年男性識字率是40%,到這程度仍然需要大白話來講解,當時生活用的應該是更直白的語言。
明清資料留的多,容易明白當時口語和現在口語的區別。
看了有人說文言是先秦口語記錄,這個可能性不大。
陸賈《楚漢春秋》裡面虞姬唱的歌就相當白話原文是:「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這歌是文言還是白話,這不一目了然嗎。《墨子》裡面相當於現代白話的內容也不少。
文言文由先秦書面語發展而來。先秦書面語一般認為較為忠實地分反映了當時的口語。秦漢以來,書面語和口語的發展逐漸脫節。文人需要通過先秦典籍來專門學習上古漢語才能有效使用書面語。後來文言文在辭彙和語法上也有所發展和創新。清代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如果要念出來,不光當時的普通百姓聽不懂,連先秦時代的文人也聽不懂了。
這個問題說起來其實蠻複雜的。
首先大家先明白兩個詞:口語和書面語。
口語就是平時口頭交流說的話,書面語就是寫東西用的語言。
不要以為現在的白話文就是口語,不信你試試用寫文章的語言說話試試。CCTV12有個法制講堂,雖說是講堂,但用語都很書面,所以聽起來像念稿。——所以口語和書面語,即便現在也是有區別的。
那麼,古人說話是用「文言」嗎?那要看多古。
文言,並非特指用來書面表達的語言,更和省紙張、省木頭、省骨頭無關。
文言的文,是文飾的文,不是文章的文。也就是說,經過修飾的語言,叫文言。
修飾字句,裁度音律,已離時人口語,此蓋文言之所由。凡典章行文,皆用文言,頗示莊敬之意,亦自此始。朝堂應對,間或用之,亦可知也。蓋自上古,口語與文言,漸成兩大語系,並行於世。
文言之本義,非行文著述之專用語言可解者。子曰:「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文者,紋也。文言者,修飾之言也。
先有口語,再有文字的,這個大家沒意見吧?
文言是怎麼產生的?首先,古人平時說的是口語,當時的大白話,但為了表達心情,呼喊幾句,發現押韻、字數相當之類的,更能表達得「好」,於是就出現了詩歌的雛形。
久之,就形成了一套詩歌用的語言,就是經過修飾的語言。然後寫作非韻文的文章的時候,比如制度典章,就採用這些經過修飾的語言,顯得莊重一些。於是就產生了「文言文」。
文言的產生,最初只是樸素的原因,並沒有文采之類的認識。這一點,我們在《詩經》里可以看得清楚。有人說《詩經》的語言就是當時的白話,這是不對的。可以說,《詩經》的語言接近當時的白話,但是經過修飾的白話,就是最初的文言。
人們有文採的認識,是很晚的事情。曹丕可以說是把文采單獨拿出來的人,也就是說,曹植之後,才講究文采,講究遣詞造句的學問。對,之前基本都是自然而然出來的。漢代之前沒有專門的文人詩歌創作,也是這個道理。有了文采,才逐漸和勞苦大眾拉開距離,詩歌、文學漸漸地走向專為某個階層服務的東西。於是,唐宋之後,樂府民歌,就逐漸消亡了。
《論語》,也不是當時的口語,而是用「文言」進行了記錄。這和起居注是一樣的,皇帝說話也是白話,但起居注所記,必須轉換成文言。皇帝口述詔書的大意,翰林學士斟酌字句,所以詔書出來都很有文采。
可以說,自從有文學(尤其是詩歌)之始,白話和文言就分野了,語言形成了兩個並行無礙的系統。
到了元代,漢族文人不受重視,當官機會少了,所以大批文人轉向民間藝術的創作。而老百姓不能太文縐縐啊,所以白話味道的文學形式就越來越多。曲子詞,就比詞和詩白話得多。
話本就更白話。但話本也並非當時的白話,要不為什麼叫話「本」呢?只是說書人參考的題綱,教學用的參考。所以還是帶有文言修飾的意思的。
明清的白話小說,就從元曲開始的文學通俗化的延續。這些白話小說,已經很接近當時的白話了,但還是……不能叫文言了,……應該叫書面語。
就像我們現在的小說,你說是白話小說吧?但是,真的不是平時的口語,還是書面語。
比如我這篇回答,是打字打出來的,盡量用口語口語口語的,但你要知道,我平時真不是這麼說話的。
同時,城市人和農村人,或者說文化程度不同的人,口語也有很大區別,你真不要小看這一點。如果你在農村住過,和老鄉發小交流,就會有體會,會不由得揣摩這句話應該怎麼表達!
所以,古代的平民和士大夫的朝堂應對,儘管都用口語,口語也是不太一樣的。士大夫們會顯得文縐縐一些。這一點,請參照 @胖噠 的回答。
謝邀!
我們現在提到的文言文和白話文其實都是書面語。文言文建立在先秦漢語口語的基礎上,白話文則建立在近代漢語口語的基礎上。
先秦時期,文言文基本可以看成是當時的口語,這一點可以從《詩經》《論語》等著作的語言特點看出來,可以說《詩經》《論語》是當時口語的實錄。
由於書面語本身的保守性以及文言文為載體的儒家著作經典地位的確立,加上漢字對於漢語的巨大影響,到兩漢時期,口語和文言文就有了差別。中國第一部方言著作、西漢揚雄的《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除了以通語解釋方言以外,還注重以今語解釋古語。到了唐朝,由於佛教的發展,為了方便傳播佛教、吸引教徒,大量翻譯的佛經和佛教故事多使用當時的口語,這成為早期白話的重要來源。到了宋朝,文言文和口語完全脫節。當時的讀書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達一般口語要說的意思。到了元代,有時連皇帝的詔書也直錄當時的口語。明清時期白話小說諸如《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等,不勝枚舉。皇帝批複奏章用大白話也不是稀奇事。到了五四期間,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不摹仿古人」「不避俗字俗語」等,吹響「白話文運動」的號角,白話文徹底代替文言文,成為了漢民族的共同書面語。
所以,連皇帝以及讀書人都很少說文言文了,古代平民老百姓更不會說文言文,估計只有書獃子才說一些聽不懂的文言文,比如那個秀才買柴的故事。
剛才忘了謝邀了。。。。補上
古代有個笑話,叫秀才買柴,正好能回答題主的問題:
一秀才買柴,曰:「荷薪者過來。」賣柴者因「過來」二字明白,擔到面前。問曰:「其價幾何?」因「價」字明白,說了價錢。秀才曰:「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賣柴者不知說甚,荷柴者而去。上古漢語時期是什麼情況不知道。
實際上書面語和口語分化,主要發生在中古漢語時期,即兩晉之後。
由於口語不可考,僅能從書面語的差異上得以佐證這一分化過程。
中古時期早期,書面語語法貼近上古時期,語法結構上有參考上古漢語經典著作的痕迹,主要體裁為小說,史學著作等。
後期逐漸出現了語言風格轉變,體現在隋唐時期詩詞創作和志怪小說上面。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唐的俗講和變文。
詩詞方面,就看白樂天,杜少陵
小說嘛,還是得看唐傳奇之類
變文嘛,有個敦煌集,說白了就是古代的說唱,把佛經拿來,rap給大家聽(劃掉)
都能有效反映當時的口語和書面語分化的情況。
見《朱子語類》,朱子說話也很白啊。
先有了「文言文」之實,後有其名。
而且,各個歷史階段的「文言文」也是有差異的。畢竟語言也在進化。
最初的語言,因為社會的落後,各階層沒有差異。
但是,之後出現了分化。
平民百姓用語言是為了表達,士人貴胄用語言還為了昭顯身份。所以,民間語言越來越豐富,越淺白,越生動;而上層語言越來越華麗,越古雅,越細膩。
雙方都面臨一個難題:如何表達清楚,避免歧義?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漢字數量逐漸增多,詞語(固定用語)逐漸增加,句子逐漸增長。
但是,普通人一般掌握的漢字有限,所以總是用盡量少的漢字表達盡量多的含義。
而上層人為了避免文章中的用字重複,並增加文采,需要掌握上萬的漢字。
這僅僅是書面語方面。
口頭用語實際上差異也不是很大,除了讀書人經常用詩句用典故。
因為兩個階層都需要交流。
比如,通過明清才子寫的小說可以看出來,他們對於口語書面語的掌握都是純熟的。
同時,科舉制度中進入官宦階層的人士實際上大多出自平民階層,他們不會忘記自己的母語特點。
而那些貴族階層,可能是三代前也是貧農。
不用文言文,可以參考我們溫州話,由於地理位置導致的閉塞和落後,溫州話一直沿用的是唐朝的表達方式。(所以用溫州話念唐詩特別順溜。)
很多文字跟古代一樣,跟現在普通話不一樣,
比如普通話說「不要」,溫州話是「弗」和「非」,
普通話說「鹹菜」,溫州話是「菜咸」
吳語比較多了保留了古漢語的用詞、句式和發音,現在受普通話影響,導致我這輩和爺爺奶奶那輩講的有挺大差別的。有些普通話里沒有的詞我都不大聽得懂
我初一讀完了西遊記和水滸傳原著 看得懂
古代什麼人說話都不用文言文,他們說的是古白話。
不是,至少明清不是,不然四大名著就不會用白話書寫了。
也會有書面語和口語之分吧!
你會跟你媳婦兒說,炒個酸辣馬鈴薯絲?半文半白吧,比方說我家鄉問候語是「可曾吃過了?」冬天稱寒時等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