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鬼魅浮生》(《 A Ghost Story》) ?

In this singular exploration of legacy, love, loss, and the enormity of existence, a recently deceased, white-sheeted ghost returns to his suburban home to try to reconnect with his bereft wife.

本片描述一位音樂家車禍身亡後,其魂魄回家騷擾他的家人。


原本聽到這個片名,我是拒絕的,以為會是一部恐怖片,但聽說主演都是影帝影后級別的,才按下了播放鍵,結果被震了。當然兩位主演的表演是很令人驚艷的,魯妮·瑪拉貢獻了全年最美最熬人的吃派吃到吐畫面,卡西·阿弗萊克則親身示範如何用一塊床單詮釋出角色豐富的內心活動。

影片的故事特別簡單,一對情侶一起住在一間鄉村大別野,女孩老是覺得房子里有奇怪動靜想搬家,男孩卻鐵了心不想走,兩人為此吵架無數次之後,男孩終於同意離開,卻在搬家前出車禍死去,只留下了悲痛欲絕的女孩獨守空房。男孩已死,但靈魂卻還留在世間,並且化成了鬼魂守護女友,看著她一天天從傷痛中走出來,交了新男友,離開了曾經共同居住的大房子,只留下了男孩的鬼魂。從此以後,男孩的鬼魂看著房客們來了又走,舊房子被推倒,建起高樓,他感到自己已經「死無可戀」,從高樓墜下,重置了時間,回到了房子建造之初的時代,以鬼的身份目睹了自己與女友的生離死別,也發現了房子鬧鬼的秘密……

《鬼魅浮生》是特別風格化的一部「鬼片」,雖然有鬼,卻並不嚇人,反而有點溫情,有點悲情,有點蕩氣迴腸。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我之前推過的《逃出絕命鎮》和《生吃》,都是今年「非主流恐怖片」的代表,外國影評人還給這些片子冠了一個名創造了一個新的流派「Post-Horror」(後恐怖片),拓寬了類型片的邊界。恐怖片可以黑色幽默,可以青春性感,當然也可以清新文藝,這一部我覺得就是清新文藝的代表,影片成本主要來自導演大衛·洛維的上一部電影《彼得的龍》,劇本拍攝都由洛維親自操刀,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所以從膠片畫幅到畫面質感,從敘事節奏到造型設計,都透著一股濃濃的「任性自我」,據說卡西的床單造型也和導演大衛·洛維設想得一模一樣。

極端的個人表達常常會導致影片獲得兩極評價,買賬的覺得心有戚戚,不服的心想什麼玩意,對於許多觀眾來說,畫面切換時的過場也許會顯得過於冗長,醉酒哥關於生存意義和永恆孤獨的長篇大論中所流露出的存在主義危機也並不討人喜歡,鬼魂的執著等待和對紙條內容的求索更是顯得有些作逼上身,而對於我來說,影片中所有的小心思,都恰好正中靶心,忍不住列出來與同好共賞。

1、那首歌

當失去了男友的女主漸漸走出悲傷、開始約會時,男孩的靈魂卻還在守護塵世記憶,並對女友的「背叛」感到憤怒,此時以閃回的形式出現了身為作曲家的男孩在和女友吵架時寫的一首歌,歌詞相當應景。

Are you runnin" late?

Did you sleep too much?

All the awful dreams

Felt real enough?

Is your lover there?

Is she waking" up?

Did she die in the night?

And leave you alone?

Alone?

Mirror, Mirror

There"s your crooked nose

What a stupid game

Getting nothing done

With your longest track

Your highest score

While you crushed your back

And lament the war

War

Am I runnin" late?

I get overwhelmed

All the awful dreams

All the bright screens

Is my lover there?

Are we breaking up?

Did she find someone else?

And leave me alone?

Alone?

第一段對應了他關於與女友吵架的感受,第二段則映照男孩作為鬼魂開始質疑自己等待的意義,第三段則更為複雜,既是男孩在兩種狀況中都對自己與女友的關係所產生的懷疑,也是女孩開始考慮正式結束這段天人兩隔的關係。所以影片任性花費珍貴的時長播完了三段歌詞,我不覺得是一種浪費,反而是疊加情感的一種方式。而且我猜測,女孩在紙條中寫的內容也與這首歌有關,私以為上面寫的會是「She died that night」,作為一種告別,也擊碎了鬼魂最後的幻想。

2、房子里的紙條

紙條是貫穿全片的線索,女孩在開頭提到自己年少時常常搬家,每離開一個地方時,都會在一張小小的紙條上,寫上古老的歌謠或是詩句,或是自己關於那個地方的感受,相當於留下自己的痕迹。

當她決定搬離曾與男孩朝夕相處的大房子時,也在門框的縫隙中用油漆封存了這樣一張紙條,紙條也因此成為了男孩鬼魂的執念,摳摳摳,摳到滄海桑田,結果還沒摳出來,房子被剷平了,當時間重置、男孩再次經歷生死愛戀離別之後才得見內容,結果萬念俱灰灰飛煙滅,影片結束。

除了成為全片線索之外,也對應了酒醉男關於人在世間留下「印記」執念的那段台詞——人們早已經知道生命易逝,所以極力留下一些非物質的東西,希望以此留下自己的痕迹,然而無論你多麼努力想要永垂不朽,即便為此寫出了貝多芬那樣的傑作,還是逃不脫被歷史湮滅的命運。另外我覺得這也是導演的惡趣味——一個披床單的鬼費勁吧啦摳門框的樣子實在是太喜感了,我見猶憐!

3、對面的鬼

當男孩以鬼魂的形式回到大房子時,他看到了對面窗戶里的鬼魂,友好交談之間得知,對面的鬼魂「在等待某些人」,卻忘了自己要等的是誰,可以想見男孩的心情應該是五味雜陳——我也會變成那樣嗎?

當大房子被推倒時,對面的鬼站在廢墟中說,「我覺得他們不會來了」,虛幻的身體當即消失在了床單之下,可見影片的設定是鬼魂存在的條件是人世間尚有牽掛之事。當男孩在醫院太平間剛剛變成鬼時,身邊出現了一道金光之門,我和許多網友一樣,猜測那就是無憂的天堂通道,如果人死時毫無牽掛,八成就選擇直接升天了,由此也引出了影片的主題——一個鬼魂的執念,一個女孩,一段關係,一張紙條,如此真切卻也如此脆弱,可以等一小時,等一天,等一年,可是如果要等生生世世呢?想起了日日濃妝艷抹在碼頭等待愛人的「橫濱瑪麗」,等她愛的大兵等了大半輩子,終於還是等不下去了,也許是意識到生命即將終了,在最後幾年時選擇回到故鄉,默默離世,「凄美」二字也不過如此。

4、一架舊鋼琴

影片開頭,男孩女孩睡覺時,突然聽到客廳里的舊鋼琴發生了一聲巨響,女孩被嚇得夠嗆,男孩卻不以為意,「可能是什麼東西掉在鋼琴上了吧」。後來女孩終於說動男孩搬家,問他要不要連同房子里那架舊鋼琴一道搬走,男孩滿不在乎地說不搬了吧,去到下一個地方說不定能搞到更好的,卻沒想到自己沒能等到「下一個地方」。直到男孩的鬼魂從高樓墜下,重啟時間,看到自己和女友的面孔再次出現在這座房子里,聽到「他們」再次討論離開,他才發現這座房子是自己逃不脫的命運輪迴,頹然地坐在鋼琴上,造成了那聲巨響,他終於知道,自己就是「鬧鬼的房子」里的「鬼」。所以舊鋼琴在這裡不僅僅是一個道具,而是一個象徵元素,其含義也許就是「宿命論」。

5、書架上的書

男孩變鬼後,看到女孩約會吃醋時颳倒書櫃的一陣狂風,也是饒有趣味。書架上的書應該都是導演自己的私貨,可辨認的大概有四本,我沒看過,但從維基百科上的簡介看來都是書生酸氣滿滿的各種。攤開的那一頁是伍爾芙的《鬼屋》:

裡面的詞「Death was the glass;death was between us" 也是超級應景,同樣是關於一間鬧鬼的房子,同樣是關於戀人、關於生死、關於等待,雖然是短篇卻因為女性角度和情景烘托出神入化常常變成文學鑒賞材料。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也是一個驚心動魄蕩氣迴腸的生死愛戀故事,當然也可以簡單粗暴理解成熬死原配小三終成眷屬的故事,關鍵詞同樣是等待……

右邊那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詩《最高裁判官》和短篇小說《地下日記》。前者講述的是耶穌基督復生之後深受民眾愛戴,卻遭到了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迫害,要燒死他。詩的主要內容則是宗教裁判所的最高裁判官(Grand Inquisitor,感覺上也很像「偉大的問詢者」)到牢房裡告訴耶穌,他已經不再被教廷需要,並長篇累牘地論證他的復活會對教廷產生不利,也很符合電影中男孩的鬼魂所感受到的「不被需要」。

後者則被稱為最早的存在主義小說之一,通過一個退休公務員的零散回憶對當時正興起的西方思潮進行了反駁,也有關於「痛苦」與「歡樂」並生的思考,也有一個人在不同事件中遭遇毀滅又得到重建的過程。

還有一本是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也有戀人生離死別的橋段。

6、鬼的鬼

影片有個非常有趣的嵌套結構,對於我這種結構控來說簡直不要太贊,姑且將影片最初出現的男孩當作男孩一代,他死後成為了鬼一代,時間重置之後,他以鬼的身份目睹了男孩二代和女友入住房子的過程,又看到了男孩二代出車禍變成鬼二代,周而復始,雖然同處一個時空,但他卻成了「鬼的鬼」,他能看到鬼二代,鬼二代看不見他,雖然同處一個時空,卻都會執拗於房子門框縫裡的一張紙條。

而且仔細想想也很逗,根據影片的設定,鬼雖然不能被人或是新一代的鬼看見,卻能對實體世界產生影響(扔東西、坐鋼琴什麼的),所以在鬼一代終於摳破漆皮拿到紙條並消失之前,門縫裡應該還會有二代女友留下的紙條,所以在一段時間裡,門框縫裡也許其實有兩張紙條(我真是太閑了)……

所以……出於個人喜好,我給這部電影打了五星,我知道它未必是所有人心中的五星,但對我來說,這些那些的細節,正是讓一部影片變得有趣的因素,我始終覺得電影的其中一種終極形態是自我表達(另一種當然就是完美商品了),在這種強調錶達的電影里,不會有憑空出現的元素,每一個留白、每一個道具都有意義,看電影就像尋寶一樣,我當然不排斥優秀的商業電影,但也私心希望市面上像這種自說自話的走心電影能更多一些。


影片對人生孤獨的極端刻畫,比真正的鬼片還可怕。

&>&>&>&>&>&>&>&>&>&>&>

寫的不是孤魂,是人

看[鬼魅浮生]之前,以為這會是一個人鬼戀故事。

就像陳奕迅《防不勝防》里唱的:

「從你的套房帶走被單是我,你睡過的至少我都睡過。」

看過發現,不是。

影片細緻刻畫的,是鬼(人)面對世事變遷、自身虛無的無助哀傷。

卡西·阿弗萊克飾演的主人公,死於意外。

由於對伴侶的愛,徘徊人世而不去。

他只能身披一張白床單,常在生前的屋裡,看著愛人一天天過著,直到離開。

而他仍不走的原因,是愛人在牆縫中藏了一張小字條,無法取出。

他與另一棟房子里的鬼隔窗相望,無聲交流。

那個鬼說,他在等人,可等的是誰,他忘了。

因為太久。

當他試圖取出字條時,又一家人搬了進來。

為這執念,他被困在了房中。

生前認識的人一個個消失,他失去存在感,大怒,在屋裡興風作浪,嚇跑了住客。

最終,這片居住區被拆毀。字條再也找不到了。

對面的鬼說:「我覺得我等的人不會來了。」說完,魂飛魄散。

絕望到令人乾嘔。

作者寫鬼,永遠是在寫人。

只不過,畫鬼最易,借用鬼的特殊視角,看一些人看不到的事情。

利用「鬼」的特殊狀態,將人在同樣處境下所面對的事情,極端化。

在某些世界觀里,鬼可以穿牆而過,可以不被人看見。

但同時,它們也不能與人類交談,再不能以人類身份做任何事。

鬼,相當於人群中的孤獨者。

借鬼的視角,寫人的狀態,是影片的妙筆。

比如,片中「鬼」死後,看到愛人一步步走出哀傷,交了新男友。

一個人分手後,最怕聽到的,是對方開始新生活的消息。

如果還愛著他(她),再想祝福,也不會好過。

大多數情況下,前度的這些狀況,失戀者看不到。

但鬼能。

影片借鬼的視角,把人面臨物是人非的痛苦,直觀呈現。

同樣,一個人喪失存在感後,面對一切的暴怒,難以在人前直接表現。

但鬼不怕,因為人看不見它。

它可以瘋狂打砸,更直觀表現憤怒。

但人們還是看不見它。所以越憤怒,傳達出來的越是絕望。

影片以動、以靜,都極力突出了孤獨。

畫面色調暗沉,只有披著白床單的鬼是亮色。

它孑立於空屋、廢墟、人群,靜默觀看一切,卻永遠無法參與。

對於人世的一切變化,它無能為力,只是張別人看不見的白床單。

面對令人窒息的「鬼生」,它在舊宅上建起的高樓上,一躍而下。

然後陷入了更悠久的輪迴。

它不得不看著一個個活人化作白骨。就為了等到那張字條。

百餘年後,它在屋裡拆開牆縫,看完字條。

瞬間,床單癱軟墜地。它消散了。

這一段情節,無疑是將鬼(人)身處人世的孤獨,放大到了一個極端化的情境中。

他要經過極度漫長的等待,才能等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刻。

當那一刻結束,它生存的信念徹底坍塌,自身也就不復存在。

由「鬼」及人,想到人本身,一種孤獨而執著的生存狀態,令人不寒而慄。

[鬼魅浮生]值得靜下心去感受。

但希望感受過程中,不要沉浸。

因為作為一部「鬼片」,它對人的描寫,太過刻骨。

讓人看過之後,如同被孤魂附身,揮之不去。

文 | 冀翔

編輯 | 不器

圖 | 玄覽


本文轉自專欄 鬼魅浮生 其生若浮 其死若休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①本文為《鬼魅浮生》觀後的一些感受,非電影推薦類,內容涉及重度劇透,故適合已經認真看過此片的觀眾。

②本文大概5400字,30多張圖,分為特點、主題、亮點、感想等幾個部分,特點部分為影片的精髓,建議重點閱讀。

③作者才疏學淺,多為有感而發,隨意而作,如有不妥之處,還望見諒。

——————————————————————————————

我愛看電影,我是個影迷,而且我喜愛幾乎所有類型的電影,各種類型的電影也會給我各種的感受,而眾多感受中最爽的感覺我私下稱為「暗爽」,能讓自己「暗爽」的影片自然也是可遇不可求,今天要講的《鬼魅浮生》(《A Ghost Story》)正是其中之一。

《鬼魅浮生》是一部風格化極強的意識流電影,一般這種類型的電影,影片的所有內容和特點大都是為了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而服務的,那接下來我們就從各個方面簡單講講影片的主要特點。

影片採用了獨特的環形結構:

「男主女主的生活—男主去世成為鬼魂陪伴女主—女主留下紙條離去—鬼魂感受房子的變化————最初的房子————男主女主的生活—女主留下紙條離去—鬼魂拿到了紙條」

本片只由大概27場戲構成,每場戲2min-5min不等,而且在篇幅上有很精確的把控,甚至很多場戲的長度都是整數分鐘,雖然長度都差不多,但藉由非常巧妙的蒙太奇表現的時間卻有幾分鐘到幾年甚至到幾世紀。導演在時間線的設計上水平很高,尤其是影片尾聲(也就是和開頭時間線重疊之處)揭開的幾個伏筆讓我不禁怒拍大腿。

(上圖各部分的面積代表了篇幅,「女主聽歌」和「鋼琴突響」是大致位置,便於理解。)

另一方面電影的台詞也很講究,全程極簡且信息量很大,比如開頭女主的台詞說了自己留紙條的事情,紙條是女主的回憶,是她的一部分,但男主問:「你回去過嗎?」女主則回答:「沒有。」第二遍看時讓我感到一種悲傷的宿命感。

還有一處就是結尾二人吵架的台詞:「人們都這樣,離開家,然後再回來。」表面上是男主忙於工作不常回家的解釋,實際上是對影片主題的呼應,女主的台詞是「我是一直在家裡的人」自然對應的是全片的重要線索——紙條。

唯一的一場台詞很多的戲,台詞卻也不按套路來——導演找個代言人來了一次精彩的演講,直截了當的道出了導演要表達的主旨。

而其他場景幾乎零台詞,能用肢體語言表達的就不用台詞(比如床笫間的擁吻和幽靈間的對白),能用表情表達的就不用台詞(比如吃派和聽歌),甚至能用鏡頭表達的都不用台詞,推動影片情感進展的大多都是鏡頭語言(這正是影視藝術的魅力之一)。

比如這個鏡頭,空間感非常強烈,格外深入,使女主深陷其中。

再比如這個,典型的框架式構圖,女主則被層層框架所束縛。

比如這兩個三分之一式的開放大遠景。

再加上這個引導線構圖,讓鬼魂的目的性很強烈。

還有很多的鏡頭來表達對比,比如房子一直在變化,不變的仍是那個牢籠。

還有很多地方,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說到對比,影片冷暖色調的對比也是貫穿全場,有一處讓我印象尤為深刻,就是女主和其他男人約會後,鬼魂很生氣,把書扔了出來,在書的影響下,女主回憶起當年和男主在一起的日子,暖色的回憶與冷色的現實發生了強烈的碰撞,加上配樂從耳邊豐富的旋律突然切換到遠處弱化的伴奏,這場人鬼情未了的戲反映出導演對情感把握的水平之高。

但我認為導演在敘事上則更勝一籌,全片水平最高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讓人忽略的地方是對蒙太奇的巧妙運用從而加快了時間線,全程有將近10處的時間線加速,這也是影片非常搶眼的一個特點。

比較精彩的就是「女主吃派」之後的「女主悲傷入睡」那場戲,精緻到每一個鏡頭的切換都代表著不同的時間,短短的2分鐘影片長度,表現出了從「一天」到「幾天」再到「一年」。

再有就是女主離去後,鏡頭一轉,入住了一家三口,再一轉,晝夜交替,再一轉,一家人已經過上了聖誕節。隨後鬼魂的情感爆發,怒摔餐具,再一轉,已經到了另一天,一家三口已經搬走,一回頭,一群新人入住開起了party。彷彿鬼魂從挖紙條被打擾,到摔餐具,到回房間的這幾分鐘,世間已經過去了好多年。

經歷了party的一段重要台詞,時間被再次加快,已經不知過了多少年,房子年久老化,破舊不堪,鬼魂再次想要挖出紙條,但房子卻突然被拆了,並再次遇見了鄰居鬼魂:「我覺得他們不會回來了。」目睹了他的放棄與離去,莫名的感傷。

時間被再次加快,又不知過了多少年,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但對鬼魂來說也只是牢籠變大了而已,不變的依舊是那種孤獨。

之後時間的跨度越來越大,鬼魂甚至已經等到了未來化的都市(樓頂有立體成像的廣告,可以理解為未來),鬼魂從樓頂墜下,星辰交替變幻,鬼魂經歷了整個輪迴(當然,認為鬼魂回到了過去也是可以的),來到了中世紀前期(過了幾百甚至上千年),也是房子的伊始,但不變的依舊是那個枷鎖。

之後一家人被殺害,也是同樣鏡頭切換加速了時間,直到鬼魂又回到了房子。

伴隨著主題曲,蒙太奇再次加快時間線,二人入住,瑣碎生活,吃飯,吵架,依偎,相愛,再到當年「女主聽歌」那場戲,再到「鋼琴突響」那場戲,沒錯,導演再次通過蒙太奇加速時間,利用影片最後3分鐘從鬼魂的角度重述了影片前46分鐘的內容。

而這一次,鬼魂拿到了紙條,了卻心愿,撒手人寰。

影片就此結束。

相信很多觀眾看完之後的第一反應都會問:紙條上到底寫了啥?這電影到底講的是個啥?

怎麼說呢,其實像這種意識流電影,與其說導演想要具體表達什麼,倒不如說導演想要給觀眾一種怎樣的感覺。

Party那場戲裡超長的台詞給出了很重要的參考:

一群人在討論愛情和金錢,之後全片台詞最多的一個人發話了:「這就是你看中的兩點嗎?錢不過是錢,你得把錢排除在外,那麼,不考慮錢,你還有什麼呢?你還有其他人,你有時間,時間是很重要的,不過你的時間跟別人的差不多,那麼上帝呢,也許你有上帝。」

其他人回答:「沒有。」

「咱們分析一下,一個作家寫了一部小說,一個作曲家寫了一首歌,一個交響曲作家寫了一曲交響曲,也許這是最好的例子,因為最優秀的交響曲都是為上帝而寫的,那麼告訴我,如果貝多芬正在寫他的第九交響曲,但他突然有一天發現,上帝並不存在會怎麼樣呢?那麼突然之間,那些本來是為了升華肉體的音節、和弦、韻律,原本只是物理現象,於是貝多芬說:『我靠,上帝並不存在,那我就為其他人而寫吧,現在只是些具體細節了。』我記得他沒有孩子。」

其他人:「他有個侄子。」

他說:」好的,那他就為他而寫。」

其他人:「或者為了永遠的愛人。」

他說:」行,或者為了永遠的愛人(原文是for whoever that was),但我們先不考慮愛,我們把這些都當成貝多芬在想『人們會以此來記住我』,後來也確實是這樣。沒錯,人人都儘力留下長遠的影響,我們一點點的建立我們的成就,或許全世界都會記得你,或許只有幾個人,但你會儘力讓自己在死後依然長留世上,所以我們依然在看這本書,依然在唱這首歌,孩子們記得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族譜,貝多芬也有他的交響曲,所以我們也有。人們在可預見的未來會一直聽這首曲子,但是,後來就變得慢慢不一樣了,因為你的孩子們會死,他們的孩子也會死,然後以此類推,然後會有一個重大的板塊漂移,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會爆炸,西部板塊會移動,海洋會上升,高山會倒塌,90%的人會死亡,一下子就沒了,這只是科學,倖存的人會去高地,社會秩序會混亂,人類會重回拾荒者、獵人、採集者。但也許有個人,有個人有一天哼起人們以前熟悉的旋律,3345 5432 1123 3 22~(他哼起了《歡樂頌》),這給了所有人一點點希望,人類處於滅絕的邊緣,但總能一天天堅持下去,因為有人在山洞裡聽別人哼起旋律,他們耳朵里的物理反應讓他們感覺身上不只是恐懼,飢餓和仇恨,於是人類生存了下來,文明重回正軌,你現在想你要看完這本書,但它不會永存,因為地球很快會滅亡,幾十億年後,太陽會變成一顆紅巨星,最終會吞沒地球,這是事實。也許到那時,人類已經遷移到了完全不同的星球上,那樣很好,也許人類找到方法把這些重要的東西也都帶走了,也有一張蒙娜麗莎的複印照,有人看到了它,用外星泥土混合點口水,上點新塗料,讓這幅畫繼續存在下去,但即使這樣也不重要,因為即使某中形式的人類把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的唱片一直帶到了未來,未來也會撞上南牆,宇宙會一直膨脹,最終會帶走所有的物質。你為之奮鬥的一切,你和地球另一端的某個陌生人共同享有的一切,你和未來另一個星球的人共同享有的一切,那些讓你感覺人類很偉大的一切,都會消失,這一維度中的所有原子,都會被簡單的力所撕裂。然後這些被撕裂的粒子,會再次聚合,而宇宙,會再次收縮為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小點。所以,你可以寫一本書,但書頁會燒掉,你可以唱一首歌,流傳後世,你可以寫一齣戲,希望人們能記住它,能一直上演,你可以建造你夢想中的房子,但最終這一切就像你用手挖土埋一根柵欄或者做愛一樣,都不再重要。在我看來這都是一回事。」

這是一段非常值得玩味的台詞,內容其實包含著幾個對影片元素的暗示,比如《第九交響曲》對應著片中的紙條,世代交替的人類代表著歷經輪迴的鬼魂,而交響曲對於人類相當於紙條對於鬼魂,都象徵著希望。

這個大叔完全可以理解為是導演的代言人,不只表達了表面上的一些虛無主義,還帶給觀眾這樣一種感覺:時間是非線性的,世界是循環的。

影片的一開始,男主就看見了鬼魂的幻影,可以理解為那是男主自己的前一世,直到男主自己變成了鬼魂,看到了自己的後一世,發現原來生前深夜的鋼琴聲是自己所做。

影片開始由一篇短片小說《A Haunted House》(《鬼屋》)的第一句話引出,我上網搜了下,小說的作者Virginia Woolf也是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人物,而《鬼屋》的內容大概講的也是一對鬼魂情侶彼此追尋,在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後相聚的片段。

影片的最後,鬼魂拿到紙條時,門輕輕的開了,這裡的門不只對應片頭醫院中的天堂之門,更是對應開篇的《鬼屋》的第一句話:「Whatever hour you woke there was a door shunting(無論你在什麼時候醒來,總會有一扇門輕輕的關上)。」鬼魂看見了紙條消失後,旁邊也浮現了鬼魂的幻影,也暗示著自己對此地的記憶留存於此(或者指的是再前一代的自己)。

加上其他地方各種前後呼應的宿命感,配合電影獨特的環形結構,帶給觀眾一種頗具東方文化般的輪迴意境。

現在再看看海報中的「It』s all about time」和 「Lovely Mysterious Cosmic」是不是成功get到了導演的感覺。

寫到這裡實在是忍不住強調下本片的一大亮點:主演Rooney Mara(魯妮·瑪拉)。

「女主吃派」這場戲真可謂技驚四座,5分鐘的長鏡頭完全成為了魯妮個人表演秀,從平靜的隱忍,咀嚼的用力,無聲的哽咽,熱淚盈眶,食物蘸著眼淚,配上叉子割盤子的聲音,情感和食物的不斷積累,最後的嘔吐和爆發。

這場戲的風頭早已蓋過了劇情上的情感表達,我真想把在一旁「暗中觀察」的鬼魂的小金人給她(男主扮演者Casey Affleck 卡西·阿弗萊克憑藉《海邊的曼徹斯特》獲得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之後「女主聽歌」這場戲也可謂教科書般的演技:女主找男主談話,估計是要討論搬家的事,畢竟本片二人就這一個衝突,男主表面敷衍實則深邃,女主從戴上耳機音樂前奏時的略顯逃避,到歌聲的響起時一臉嚮往男主的樣子,再到被音樂所征服熱淚盈眶的神情。

沮喪—逃避—愛慕—陶醉—感動—妥協,一氣呵成。服。

除了魯妮的表演,影片的細節部分也非常用心:

鬼魂第一次回家看著自己生前和女主的照片時,發現房東來訪,於是拿走了照片,自己藏了起來,後來才出現,隨後房東留字條那場戲也讓我們知道了兩件事:人看不見鬼魂、字條內容說明房子需要粉刷,這是一個很巧妙的信息過度。

還有「女主聽歌」前被鬼魂扔出去的幾本書並不是普通的書:

都是愛情小說中的神之作,一部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巧了,我一周前剛看完這本書,簡介稱之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名副其實,心服口服)。另一部是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講的是戰爭期間的愛情)。

大特寫的書則是開頭的Virginia Woolf的短片小說《A Haunted House》,書中內容:The treasure yours指的就是兩人的愛情,也難怪會引起女主的共鳴。

還有一個小細節就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鬼魂的床單也越來越髒了,不禁有一種辛酸。

再有其他方面的亮點比如4:3的圓角老電視鏡頭、本片優秀的配樂等等,相信大家也都能感受的到,這裡就不啰嗦了。

不知不覺間寫了這麼多,可見我對此片的由衷之情,這種類型的影片註定是挑觀眾的,不方便從各方面做客觀的評價,我們關注本片的特點即可,到這本文基本也接近尾聲了,所以下面寫一寫我自己的感受吧。

紙條的內容是整片的線索和懸疑,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一枚鑰匙,但本片最後卻沒給出答案,說實話最後鬼魂消失時我懵B了兩秒,但我隨即微微一笑(請自行腦補各種迷之微笑表情包),感受到了此乃主題之升華,說來奇怪,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今敏的《千年女優》(此片是我人生中幾大神片之一,沒看過的朋友抓緊了。)

鬼魂的執念頗有《千年女優》的感覺,最開始促使鬼魂等待女主的動機無疑是偉大的愛情,可隨著時間的變遷,當初的意義逐漸變得模糊不清,就像這部電影,我之前一直在想導演想要講什麼,在糾結了這麼多之後,導演講什麼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的過程帶給我的思考,就像鬼魂看到紙條內容而撒手人寰的瞬間,紙條的內容就已經變得不再重要了。

——————————————————————————————

不得不說這次的驚喜來的有點突然,上一次被驚艷到還是來自法國的一部文藝恐怖片《生吃》,另外如果有鍾愛本片的朋友也可以去看下《皮囊之下》和《霓虹惡魔》。

本文也是一時熱情所寫,再加上影片類型所限,故跟我以往的文章不同,可能比較雜亂無章,大家隨意看看內容感受感受就好哈。「其生若浮 其死若休」這個副標題實際也沒啥深意,只是片名中的「浮生」二字讓我想到了這句話,權當為了靠近文藝路線。

本文編輯於2017年9月的一個周末。

全文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說出來我都想罵人。

小黑早晨一臉興奮的要給我推薦一部高分鬼片。

阿布聽完趕緊裹上小床單,擺好小尿壺,按下了播放鍵。

結果,90分鐘之後······

麻賣批,這特么是鬼片?

就因為片名中帶了個「鬼」字就是鬼片?

《鬼魅浮生》

A Ghost Story

如果按鬼片把它歸類的話。

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萌最不恐怖最無能的鬼了吧。

圓圓的頭和眼睛,生氣時只會用意念讓燈閃幾下,一點攻擊力都沒有。

更何況,這部《鬼魅浮生》根本就不是一部鬼片。

它是通過一個人死後的鬼魂視角講述了死者、生者在兩個世界對於愛情從痛苦不舍到釋然放手的過程。

然後把導演大衛·洛維的虛無主義思想充斥在其中。

《鬼魅浮生》的影片類型中也沒有恐怖、驚悚的標籤。

(可惡的小黑!)

實際上,《鬼魅浮生》是一部很悶的愛情文藝片。

片中出現了大量的無配樂長鏡頭,對於不喜歡的人來說簡直是煎熬。

尤其是那段褒貶兩極分化十分嚴重的「吃戲」。

C死後,M無法擺脫傷痛,這段吃戲完美的表達了她此時內心的痛苦。

魯妮·瑪拉這段詮釋的特別棒。

其實導演就是想通過這段戲表達生者M對於愛情消失的傷痛。

喜歡的人能夠看出其中深藏的味道,不喜歡的人則對這段長達五分鐘的吃戲並不感冒。

這部影片對於一般人來說確實有些悶。

但是,你們在看到《鬼魅浮生》的編導人員是大衛·洛維之後就應該有所準備,因為他是個十足的虛無主義者。

虛無主義作為哲學意義,認為世界、人類的存在沒有意義、沒有目的,沒有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質價值。

也許這就是本片要以一個鬼魂作為第一視角的原因。

《鬼魅浮生》中的主角連名字都沒有。

兩個主角分別為:鬼魂C(卡西·阿弗萊克飾)和女友M(魯妮·瑪拉飾)。

卡西·阿弗萊克應該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拿了奧斯卡影帝之後沒多久會接了這樣一個全片被蒙著床單的主角。

真可惜了這張俊俏的臉。

拿過戛納影后的魯妮·瑪拉可能也沒想到,自己飾演的女主角竟然出場時間連四分之一都沒有。

甚至在這部電影中,出現台詞的時間都超不過十分鐘,全片大部分時間都在一種無聲環境中進行。

影片開始短短的五分鐘用簡單的台詞交代了兩人的關係,情侶。

然後,一場車禍,男主C死了。

在醫院裡被蓋上白床單,它變成了鬼魂。

變成了鬼魂之後,C仍然擁有自己生前的記憶。

於是他從天明走到黃昏,一直不停的走回家,靜靜的站在客廳里看著女友生活。

他能做的只有看著。

在這期間,他驚奇的發現了隔壁有個同類,一個披著花床單的鬼魂。

兩個鬼魂竟然進行了友好的對話。

「嗨,你好,你在幹什麼?」

「我在等個人。」

「等誰?」

「我不記得了。」

之後兩人為了各自的目的繼續在屋子裡遊盪。

日復一日,M漸漸的開始振作起來,重新生活。

她開始收拾屋子,開始打扮,開始早出晚歸,開始交新的男朋友。

到最後,M離開了這座房子,只留下C一直呆在這裡。

臨走之際,M像影片開頭所說的那樣,在牆縫中放入寫好字的紙條。

這張紙條,成為C的執念。

然後C一直呆在這裡,目睹著這間房子不斷地變換著主人,目睹著這間房子被夷為平地,目睹著這裡蓋起了高樓大廈。

看到這裡的時候阿布才突然發現,這部《鬼魅浮生》從最開始就沒打算好好的講一個故事給觀眾。

大衛·洛維用一套意識流的東西想讓我們去探究其中的虛無主義精神。

就像片頭出現的那句話。

「無論你何時醒來,總有一扇門會關閉。」

這句話出自意識流代表人物弗吉尼亞·伍爾芙的《鬼屋》。

貫徹這部電影的,同樣是意識。

支撐著每一個人,一個鬼魂生存下去的都是意識。

意識存在,肉體就存在。

就像C在家裡看到的另一個披著花床單的鬼魂。

他一直靠著心中的牽掛在等待,等到自己都忘記了是在等誰。

當房子被推土機夷為平地的時候,他只能喃喃的說:「也許,我等的人不會回來了。」

說完「嘩」的一下,肉體消失,只留下一張軟趴趴的花床單。

當執念的意識消失了,他也就消失了。

同樣的,C一直堅持到現在,靠的就是對女友的執念。

當最後他從牆縫中找到女友M留下的紙條並看到上面的內容之後,執念消失,內心釋然。

然後,肉體消失,留下一張白床單在曾經的家裡。

最開始的時候,C的執念是女主M,到後來,就是那一張被留下的紙條。

那張紙條,就是C存留的唯一執念。

很多人都想知道紙條上寫了什麼,能讓C一下子放下心中的執念。

但阿布覺得,那紙條寫的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打開紙條的一瞬間,C已經釋懷了,他得到了曾經的回憶與喜悅,他也找到了讓自己離開的理由。

或許上面寫的,像女主最初說的那樣是一首詩,又或者是C的名字,還有可能會是C曾經寫的歌。

但是,這還重要嗎?

意識消失,肉體消失,除了思想,其他的東西根本沒有存在的意義。

大衛·洛維想要表達的已經完成了。

如果說這些意識流的東西很多人不能理解,那來看大衛·洛維精心安排的這段台詞吧。

一個虛無主義者,在一次聚會上談論了近8分鐘的科學觀、世界觀、生死觀。

「你為之奮鬥的一切。」

「你和地球另一端。」

「你和未來另一個星球的人共同享有的一切。」

「那些讓你感覺人類很偉大的一切。」

「都會消失的。」

其實這段台詞就是導演想說的話,大衛·洛維在這裡很直白的表達了他的虛無主義觀點。

就像C變成鬼魂之後所經歷的。

他因為某個原因進入輪迴世界,他見證了那塊他居住過的土地從蠻荒時代到現代都市的發展和歷史變遷。

他看到了蠻荒時代的一家人被殺,看到了死後第一個租這間房子的母子,看到了第二個大談虛無主義的男人。

沒有人能夠看到他,但是他能看到所有人。

這種平行時空的人物共存,留下了一地空靜延伸出無盡的發散空間。

那些房子、那些人、那些花草樹木,它們都真實的存在過。

但是它們都會消失的。

C也是在死亡之後,在現實世界消失了以靈魂的形式目睹了現實世界的一切。

死亡賦予了C能夠見證歷史變化的能力,而《鬼魅浮生》則是藉助鬼魂表現出了它作為一部電影的意義。

有的導演拍電影是為了給觀眾看,有的導演拍電影是為了給自己看。

大衛·洛維絕對是屬於後者。

把虛無主義貫徹到了整部《鬼魅浮生》之中,讓C作為體驗者目睹著世界上的人、物從出現到消失。

一切的存在都沒有任何意義、價值。

想看的,後台回復《鬼魅浮生》。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平淡無奇這個詞,一般在我用來評價電影時往往暗含貶義,但《A Ghost Story 鬼魅浮生》卻賦予了這個詞全新的意義。

不難看出,這並非一般意義上的鬼片。披著白床單的幽靈,粗糙中似乎透著幾分荒誕,確實如此。但在觀影之後,你卻會意識到這樣一個形象同時又是如此細膩、如此猶豫,在因果宿命的永恆輪迴中隔絕自身,在自身界限的逐漸消解中成為孤魂野鬼。在粗糙的白床單下,是那對黑色、空洞而又憂鬱的雙眼,是卡西阿弗萊克想要伸出卻又最終抽回的手。

「HELLO.」猶豫的白床單下是寂寞靈魂的失語。

在解構主義盛行的今天,《鬼魅浮生》將傳統恐怖電影中的元素進行重新解構。在原有的環境中,我們對這些情節的恐懼大多源於未知和驚嚇,而在《鬼魅浮生》的解構之下,這些表象又重新具備了全新的含義和溫情。

就如《海邊的曼徹斯特》一樣,卡西阿弗萊克獻出的依然是影帝般的演出。情感的自然流露,由於壓抑的床單下導致的麻木,反而更加生動。當他不堪身為人的情感,彷彿孩童一般發起脾氣時,反而回到了他身前的模樣。這使觀眾突然意識到,原來死去的是麻木的靈魂,此刻的他彷彿又重現於人世。

影片的前半部分對許多情節做了反高潮的處理,有別於許多傳統的處理手法,對於車禍、搬家等一些常規情節進行略寫或直接跳略,並將大量著墨放在人物的日常描寫中。我們能夠在其中看到二人擁抱、互相撫慰直到安然入眠的全過程;能夠看到魯尼瑪拉長達五分鐘獨自一人吃派,一旁的鬼魂茫然麻木,床單的裙擺被風輕輕拂動——巧克力派的味道是淚水的苦澀,囫圇吞入的是難以言說的悲慟。

它又不完全是一個孤魂野鬼的故事。當安寧的舊屋被推翻,鋼鐵森林構築於昔日的家園之上,他徹底失去了流浪下去的寄託。這是一個疏離、冷漠的未來。在他第一次面對死亡的時候,他選擇了留下,是出於對塵世的眷戀,然而此刻他卻在這個世界再也找不到眷戀,於是這個鬼魂縱身一躍。

他回到了起點。

於是從美國的拓荒,第一根地基扎入這片土地開始,他經歷了又一次的輪迴。於是影片開始疑問得到了解答,開始時的一切蹤跡,卻最終指向了如今成為旁觀者的他。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故事,甚至整個人類的故事,不過是宇宙的永痕輪迴。此前導演曾借一位配角之口說出,我們不過都是宇宙中渺小的滄海一粟,人類引以為傲的藝術、文明,也許可以在未來的某一天幫助人類苟延殘喘,卻終究不能抵擋宇宙的最終趨勢,宇宙從誕生走向毀滅,最後重新走向誕生。這便是世界的永恆輪迴。

其實影片早在扔書的一幕便有暗示。書架第二層最下面一本便是尼採的著作(最頂端則是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鬼屋》,即開頭引述的來源),而熟悉尼採的朋友們應該很清楚,永恆輪迴便是尼采提出的。

也許有人會說,說點玄乎的輪迴,配上文藝小清新畫面,啥也沒說清楚,這不就是裝逼么。然而對於這樣的朋友們,很遺憾的說,人類的直覺終究是一切藝術的源泉,而人類絕無可能全知全能。因而米蘭昆德拉說「小說的作用是探討」,其實放之四海而皆準。你也絕不可能找到任何一部作品教會你世間的真理,因為首先沒有能夠不探討而灌輸的載體,其次也沒有人全知全能到已經知曉真理,這樣的標準很明顯是經不起推敲的。

這樣的一部電影,製作起來就很輕鬆么?或許沒那麼簡單。魯尼瑪拉的三次走過,在不用特效不能停機再開的情況下怎麼找到合適的替身;在自然光的情況下,如何表現出現實與超現實的唯美;白床單憂鬱而又空洞的雙眼,怎樣製作才合適卻不做作,黑色的眼睛如何縫合,卻不影響白床單的自然流暢?這樣的用心,使得幽靈的形象最終是值得信服的。

「get overwhelmed 我不知所措

All the awful dreams 所有可怕的噩夢」

可是在最後一刻,他找回了寧靜。

他的寧靜是人類普世的價值,那便是愛。


因為林俊傑最近ins推薦而看了這部電影,畢竟他是個看完《星際穿越》會淚流滿面連寫兩篇英文影評的文藝青年,對電影的欣賞口味感覺和我還是很相近的。然而,第一遍我居然羞恥地看睡著了……是真沒想到有哪部「鬼」故事敢拍得這麼平淡無奇波瀾不驚,女主一言不發吃巧克力派吃到吐的長鏡頭都能持續近五分鐘……帶著「要在思想上靠愛豆更近」的想法和「他到底為啥喜歡這部電影」的好奇重新看了一遍,於是徹底淪陷。

意外發現劇情和老林新歌《Until The Day》很配,不說曲子風格本身足夠大氣恢弘,你們先感受一下這個歌詞與電影情節的契合度:

Until The Day (《偉大的渺小》英語版) - 林俊傑
詞:林俊傑 曲:林俊傑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When our hopes and fears collide
In the midst of all goodbyes
Where all human beings lie
Against another lie
Whisper broken promises
There we hide
Try to make it seem alright
What goes around again
We"d be running from the pain
Finding shelter in the rain
Lovers straying seasons changing
Strangers to lovers
What comes around again
You"d fall asleep in my embrace
Steal a kiss on your little face
Would have always been that way
But hey
You"re never coming back
Never coming back
I"ll be waiting anyway
I"ll be waiting anyway
Until the day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Lonely souls travel in time
Familiar hearts start to entwine
We imagine what we"ll find
In another life
Whisper broken promises
There we hide
Try to make it seem alright
What goes around again
We"d be running from the pain
Finding shelter in the rain
Lovers straying seasons changing
Strangers to lovers
What comes around again
You"d fall asleep in my embrace
Steal a kiss on your little face
Would have always been that way
But hey
You"re never coming back
Never coming back
I"ll be waiting anyway
I"ll be waiting anyway
Till it comes around again
We"d be playing in the sand
Holding hands just one last chance
No more hurts no more goodbyes
We"d dance
We"re never going back
Never turning back
Won"t you wait with me anyway
Won"t you wait with me anyway
Until the day
What comes around goes around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Until the day

「Lovers straying seasons changing/Strangers to lovers/What comes around again」"What comes around goes around/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這幾句詞怎麼看怎麼有一種漫長等待的過程中看盡世間變遷歷經滄海桑田的「鬼之心酸」,而「You"d fall asleep in my embrace/Steal a kiss on your little face」怎麼看怎麼像是男主和女主過往幸福生活的幸福回憶,更不要提「You"re never coming back/Never coming back/I"ll be waiting anyway/Until the day」的生動畫面感,聽這幾句的時候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就是那隻床單鬼默默等待默默摳牆的模樣……嚴重懷疑老林是看完電影后寫的詞曲,我甚至沒忍住給他發了微博私信——雖然知道他肯定不會看,也明白按著新歌發布時間和他看電影的時間來看這應該只是個美好的巧合,但「你寫的這首歌到底和這部電影有沒有關係」大概會成為我以後的執念之一吧——就像那隻床單鬼一直想知道紙條上寫的是什麼一樣。

這也許不能算我今年看過最好的電影,但它絕對值得我生命中的90分鐘,雖然從頭到尾我們就在隔著屏幕陪一隻床單鬼經歷無盡等待直到摳出那張讓他執迷不悔的紙條……這感覺真是寂寞,又透著些心酸和絕望——知道做人難,卻沒料到做鬼也不易。然而,我們只是陪他等了不到90分鐘,他卻為了內心的執念已不知等了幾個輪迴,直到最後看到紙條,自己灰飛煙滅——紙條上究竟寫了什麼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看到紙條的那一刻,他終於能夠真正「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無論是人是鬼,執念和不甘心,也許是渺小的我們對抗孤獨漫長人生(/鬼生)的唯一利器。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我們的存在是那麼渺小卑微,不值一提;我們盡一切可能留下存在過的痕迹,卻最終發現一切都會被淹沒在時間的長河裡。

然而又有什麼關係呢?

「定義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時間,而是一起走過的那些。」

在灰飛煙滅之前,在最終那一天到來之前,我們會一直等待——哪怕包括等待在內的一切都毫無意義。

「I"ll be waiting anyway.」

「Until the day.」


A Ghost Story是一部表現「情感」的電影。全片台詞都沒有幾句,情節推進也比較緩慢,如果你是一個「故事控」,恐怕會看得十分著急。

但是電影的功能從來就不只是通過故事情節刺激觀眾而已。愛情與生死這兩個重大的、永恆的主題,以一種驚人的冷靜而又飽含力量的方式表現出來。我看見的是瑣碎片段中的時間流逝與物是人非,是藏在日常細節中的情感爆發與真情流露。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女主角吃派的固定鏡頭情緒層層推進,愈是壓抑,愈是痛苦。播放男主角生前音樂時聲畫並列,過去與現在看起來那麼近卻又那麼遠。兩人居住的房子有愛情與信念的象徵意義,鬼魂的希望與絕望全部在此展現。

另外本片敘事結構也很有特點。鬼魂不斷地在當下和過去行走,其實是凸顯了「時間」這個主題。

先寫到這裡,有新的想法會再補充的。


如果你靜下心來觀看 就會發現每一個畫面都讓人覺得心靈顫動
鬼魂看著愛人 一個人靜靜的吃了五分鐘的食物 沒有號啕大哭但是傷心已經溢出屏幕了 深夜輕輕安撫悲痛的愛人與之前倆人相擁入睡強烈對比 他沒有面目 單單一個背影足夠讓人淚目 只是跟在她身後 每天等著她離開又歸來 直到她走出傷心獨自搬走 他一個人靜靜的守著 直到春去冬來 直到新的高樓林立 直到滄海桑田 直到時間彎曲回到原點 所有人都不等了 他還在等 等到忘記在等誰
這是我看過最悲傷的電影 看過之後還沉浸在The secret in the wall 這首曲子里 我們都會死去 死去之後化為塵土 可是總歸會留下些什麼 你愛過誰呢


《海邊的曼徹斯特》男主與《卡羅爾》女主碰頭,你大概就知道這部電影有多喪了…
我是看到朋友圈有人安利才去看的,看完以後我就覺得:在朋友圈推這部電影的人都必須為他們看了這部電影導致失眠的朋友們負責!


視頻封面電影趁熱聊:《鬼魅浮生》讓我們在死去後,重新看待人生與世界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電影趁熱聊:《鬼魅浮生》讓我們有機會在死去後,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與整個世界

今早看到一則報道,說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槍擊案中,一名29歲的小伙兒在射擊發生時,將其太太摟在懷裡,用自己的身軀幫她擋子彈。這個男人的名字叫桑尼·梅爾頓,是第一位被確認身份的遇難者,他的妻子倖存了下來。

而昨晚我剛剛看了一部電影,叫《鬼魅浮生》。我更喜歡它的英文原名《A Ghost Story》,直譯過來就是《一個鬼魂的故事》。電影主要講述一個男人在離世後,因無法割捨自己的戀人,逗留在人間的一段故事。結合剛才說的新聞,我想跟大家聊聊這部電影,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先簡單說說劇情(有劇透)。話說我們的男主與女主是一對非常恩愛的戀人,他們會依偎在沙發上談心,睡覺時還會緊緊的抱在一塊。突然有一天,男主在一場車禍中喪生了。在停屍房裡,女主看著一動不動的戀人,強忍心中的悲傷。當女主離開後,男主突然從擔架上坐了起來。各位不用怕,不是詐屍,是男主的靈魂坐了起來,肉身還留在床上。從此,這個有兩個窟窿眼兒的白被單就是男主的靈魂了。我們先不去探討脫離了肉身,人的意識是否還存在,以及到底有沒有靈魂這種東西。總之,導演說它有,它就有吧。

當天堂的大門向男主敞開的時候,他沒有往前邁步,而是轉頭回到了家中。因為他心裡割捨不下自己深愛的那個人。男主不能說話,別人也看不見他,他只能默默的、深情的陪在戀人身旁,看著她傷心、難過。

夜深人靜,當女主一個人倒在床上,陷入絕望與痛苦之中的時候,男主無能為力,只能用手撫摸著戀人,試圖安慰她,儘管她什麼也感受不到。他就這樣,陪著自己生前的戀人過了一天又一天,看著她從抑鬱、自閉到麻木、再到最後的釋然。

電影始終採用了一種方形圓角的畫面,這種圖案就像牢籠一樣將男主困在自己的房子中。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看到自己的戀人交了新男友;看到了女主終於放下這一切,離開他們曾經的愛巢,開始了新生活;他還看到房子的新住客來了一批又一批,有墨西哥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在這裡安家,自己曾經用來作曲的鋼琴也成了孩子學琴的工具;之後,還有一群年輕人在這裡開派對,所有人的快樂與男主沒有一丁點關係;他也看到了房子被遺棄、被推倒,在原址上蓋起了高樓大廈,原來的小木屋變成了鋼筋混凈土,四周的綠地也變成了燈紅酒綠;他還穿越到過去,看到了這片土地舊時的主人,作為新大陸的拓荒者,結果這一家人被當時的印第安人所殺害。他更穿越回自己剛來這棟房子的時候,作為一個第三者,眼睜睜的看著舊時的自己與戀人在這裡安家、在這裡爭吵、在這裡相擁而眠,看到了自己曾經為音樂理想而奮鬥、看到了戀人對自己一事無成的抱怨、也看到了他們在一起如珍珠一般寶貴的快樂片段。

然而,所有的這一切,他曾經無比珍視過的愛人、房子、物件或回憶,從他死的那一刻開始,全都如炊煙一般飄散在空中,消失在茫茫的宇宙里。

男主之所以一直不離開房子,也是因為女主在離開前,在牆縫裡藏了一張小紙條。生前,女主曾對男主說她小時候常常搬家,每次搬家前都會在房子里藏一張小紙條,在上面寫一些回憶,因為女主覺得這樣的話,如果哪天想回去,會有一部分曾經的她在那裡等著。

所以,男主就有個執念,想看看戀人留在牆縫裡的小紙條上究竟寫了什麼,於是他就一直在扣牆皮,扣呀扣呀,影片的結尾,終於把紙條扣出來了。當他打開紙條,看到上面的文字後,一下子就釋然了,所有的執念都放下了,像涓涓細流融入大海一般,從人間徹底的消失了。

至於字條上寫的是什麼,導演沒有交代,有些人猜是「我愛你,再見。」有些人猜是「對不起,我走了。」還有一些人猜是「我知道你回來過。」總之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好了,劇情介紹完了,再來說說這個電影的特點。《鬼魅浮生》是一部節奏極其極其極其慢的電影,幾乎全是長鏡頭,說長鏡頭都不準確,應該是超長鏡頭。在今年年初聖丹斯電影節首映時,很多觀眾選擇中途立場。他們多半是在觀看到電影前半段的一個,長達五分半鐘的長鏡頭時開始爆發的,他們表示無法理解,感到沮喪,甚至對電影的自命不凡嗤之以鼻。對這個片兒的評論也是兩極分化,反面評論會說好無聊、女演員的表演老套無用、這是一個很爛的笑話等等。正面的評論會說真精彩、女演員的表演是出色卓越的、這是一個很棒的故事等等。似乎對於《鬼魅浮生》這部電影的評價,只有好與不好兩個極端,而並沒有任何居中的說法。

對於負面評論,我無法進行反駁。確實,《鬼魅浮生》的節奏慢得讓大多數的觀眾昏昏入睡,而且僅僅以一張床單覆蓋全身、弄兩個窟窿眼兒這種小孩子復活節扮鬼,作為電影的概念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但是我想說,這是我看過的最佳電影之一。導演大衛·洛維就像拍過《生命之樹》的泰倫斯·馬力克一樣,我們把他們的電影歸為意識流派。說實話,我之前對意識流的電影不感冒,但是也許是我與這部電影有緣,我看懂了導演想對我說的每一句話,而且拳拳到位,感動的同時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強烈推薦此片,給打4.5星。

好,下面就說一說我都看到了什麼。首先,這部電影為何有那麼多長鏡頭,導演不覺得冗長嗎?他到底想幹嘛?其實他這麼做啊,就是想把電影變成每一位觀眾的電影,換句話講呢,就是這個電影不僅有開放性的結局,我覺得整個電影都是開放性的,它幾乎沒有具體的故事,只有框架和情緒,整個片子就像一個只有骨架的人,需要每一個觀眾根據自己的經歷往裡添加血和肉。最終,就像每個人對小紙條上的字都有自己的猜測一樣,導演希望這部電影如哈姆雷特一般,幻化成每一位觀眾心中的那個屬於自己的哈姆雷特。而要達到這種效果,必須用長鏡頭,在看長鏡頭的時候,觀眾會出神、會思考、會聯想自己的故事。如果你曾有親人過世,或者深思過死亡,我想你也會懂導演想要說什麼。

好,舉幾個例子吧。首先,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沒有像樣的名字,男的叫C,女的叫M,這是在弱化角色,是誰不重要,導演希望我們把主角替換成我們自己。

影片開頭表現男女恩愛,主要用了兩個長鏡頭,一個是他們依偎在沙發上,一個是他們在床上緊緊的抱在一起。導演沒有涉及任何具體故事,只是讓情緒慢慢的瀰漫在空氣里。

另外就是那個最「臭名昭著」的女主邊哭邊吃巧克力派的鏡頭,長達5分半鐘。很多觀眾也是看到這,忍不下去離場的。其實到這裡影片只演了20多分鐘,從這以後,電影的節奏快了不少。但不可否認,前20分鐘,節奏確實慢到無敵了。一般商業電影的規律是靠快節奏的開頭把觀眾先吸引住,而導演大衛·洛維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似乎就要任性的在前20分鐘分辨出哪些是他的觀眾、哪些不是,懂他的人像通過了某種測驗一樣,他才願意跟你講更多。不懂他的人,他理都不理,你揚長而去,他也不覺得可惜。

我覺得主要是多數人的觀影習慣與此片不符,打開電影方式不對。大家習慣了傻瓜式的被動接受電影拋過來的一切,當導演彷彿將時間靜止,觀眾甚至能在安靜的長鏡頭中聽到自己的呼吸,多數人會感受到當年喬布斯說的那句話:就是當你去試圖靜下心來,冥想一會,你會發覺自己是多麼的不安與浮躁。也許當今人確實都太浮躁了,每天被各種信息包圍著,習慣了快節奏,就像米蘭·昆德拉在《慢》這本書中所講的那樣:「慢」這種藝術已經失傳了。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6,比IMDB的7.1高,這是不是說明老外比國內的觀眾更浮躁呢?

好,既然說到「慢」,那就該聊聊這部電影想表達什麼了。簡單的講,電影就是想說:人生無意義。百年或者千年之後,你我都會像從未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一樣,被歷史所遺忘。海明威曾說過:自己的作品與畢生追求在後人看來,不過就是幾行話而已。電影中出現過一本馬爾克斯的書《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猜導演也是受到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影響,整部電影像極了馬爾克斯的巨著《百年孤獨》。在《百年孤獨》里,世世代代的族人生活在馬孔多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重複著同樣的故事,百年過後,一場颶風將馬孔多連人帶地全部捲走,就像這一百年的事情從未發生過一樣。對應到這部電影,就是在男主生活的那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在此奮鬥,有開拓者、有墨西哥人、有時是荒地、有時是木屋、有時還變成了高樓,但所有在此生活過的人們,他們的愛、追求、慾望和成就,終將如片中常常出現的星空一般,消散得無邊無際。

片中唯一一次話語密集的時刻就出現一群人在房間里開派對,一個男人在喋喋不休的高談闊論,我覺得他基本上一股腦把導演想說的話都說了。

另外呢,片中借鑒了《星際穿越》的兩個橋段,一個是死去的人通過書架與活著的人交流;另一個則是,現在的人看到的靈異事件,也許是自己在未來乾的。對應到此片,就是男主某天夜裡聽到一聲鋼琴怪響,其實是未來死去的自己穿越回現在搞的鬼。很多人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就像《星際穿越》里,男主知道說STAY不會將自己留在女兒身邊,為何還要那樣做。而在這部電影中,未來成為鬼魂的男主明明知道自己沮喪的按響鋼琴不會改變任何事情,為何還要那樣做?關於兩部電影類似的這個橋段,兩個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

我覺得他們想表達是一種「宿命論」。換句話講,就是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很多觀眾可能會說,當然有,人類可不像動物或昆蟲,只是順從「本能」行事,我們是有思想,有選擇自由的。但是,就像《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所言,我們的思想,或者我們所謂的自由意志,不過是一種更複雜的演算法,每一個想法都源於我們身體里的細胞,它不是憑空出現,全是產生於我們的肉身。既然如此,隨之而來的想法或行為能夠說是我們自己的嗎?你可能會說,當然,因為肉體是自己的,所以由肉體而產生的意志、思想、抉擇或靈魂都是自己的。但是,肉體真的是我們自己的嗎?我們從出生開始,爹媽是誰、身體是否健康、以及基因都不是我們挑的,每個人都是基因的奴隸,都像在搭乘一座名為「身體」的過山車,跟著它經歷未來的酸甜苦辣與悲歡離合。如果你的基因里有遺傳病,你的這座過山車就勢必要翻車。「宿命論」就像很多有故事的人常說的那樣,雖然做過很多後悔的事兒,但是讓他再活一次,也許他還會如之前一樣選擇。

之後,再聊聊兩個主演吧。就像豆瓣網友所言,就算整個電影是男演員卡西·阿弗萊克與女演員魯妮·瑪拉閑聊90分鐘,他都願意看。我基本也是這樣,沒辦法,就是愛看這兩人,怎麼辦呢?另外呢,曾讓比爾·蓋茨流淚的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也是由男演員卡西·阿弗萊克主演,他還因此片榮獲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這小子演了這麼多悲情角色,估計戲路快定型了吧。另外,據導演大衛·洛維講,雖然全片大多數時間都是披著床單,卡西·阿弗萊克仍舊堅持不用替身,親自上陣,因為他對此角色興奮的同時,抱有極大的熱情。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有替身了,看看什麼是比湯姆·哈迪蒙臉式演技還牛X的,阿弗萊克蒙住全身式、紋絲不動式的演技吧。

就像男主角死後,看到曾經的自己為了理想,而沒有時間陪伴戀人,他會不會後悔當初的決定呢。儘管幾乎每個人都不願談論死亡,在中國更是不吉利,但是當我們仰望星空,看著浩瀚宇宙的同時,想一想地球40多億年的時間維度,在低頭想想自己眼嘛前的事兒,還有什麼不能釋懷的呢?百年之後,你我都是一捧塵土,我們的子孫也會死去。到那時,沒有人在記得我們,生命就像未曾發生過一樣,輕如鴻毛。有了這種出世的思考之後,在積極的入世,也許那個時候,我們才能真的看清,在一張A4紙都可以填滿的、僅有的三萬多天的人生里,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看劇照就知道是一個荒誕的故事,站在窗口披著床單的鬼,可愛的設定又略帶悲傷。

一開始我知道裡面不止男主一隻鬼的,特意注意了開頭的鏡頭視角,是從另一隻鬼的視角拍攝的,最後才知道是男主的鬼死後變成了鬼,他從更遙遠的過去開始等待,一直等到女主出現,眼睜睜看著過去的重複,影片一開始的甜蜜,就是最後的絕望。

這不是一個愛情故事,是關於執念的故事,還有一種時間維度上的渺小和絕望。

執念就是男主本身,床單鬼的存在不是男主的完全體,只是他思想中的一個執念,或者叫思念體,像日漫中的那種,目的是等待守護女主,後來看到女主寫的紙條,目的又變成了看那張紙條的內容。所以紙條的內容並不重要,只要他看到,執念完成了就會消失。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表現愛情,這時床單鬼是處於人類維度上的。

但導演想表達的不僅於此,更多的是宇宙維度上人生存在的空虛。派對是很重要的一場戲,導演安排了一個路人用很裝逼的語調在很不合時宜的場合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床單鬼聽完之後就發了脾氣,之前對那個媽媽發脾氣是她不滿意她佔據了女主的房子,破壞了他的回憶,這次是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毫無意義,他活著時候的人生毫無意義,死後的鬼魂更是無意義,因為宇宙尺度上的人太渺小了。

但男主又是幸運的,他死了又死,鬼魂的鬼魂能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這時的他擁有了超越時間的能力,跳脫出了之前路人所說的設定。他看見了古代的一家人,看見他們的屍體腐爛,看見現代,這時導演沒有讓他想的更多,只是靜靜的看,他心裡只有自己的執念。我感覺導演是很個人主義的,他不在乎政治歷史文化那些大維度的東西,他只在乎自己的訴求和自己所愛的人。人對於宇宙來說是虛無的,同時宇宙對於人來說也是虛無的。

男主再次目睹了那一段感情,用盡全力扣開牆壁,用我短評的話作為結束吧。

【「我不會再回來了」,也不會有人記得你,沒有孩子,妻子會死去,一切歸為虛無,宇宙在變化,響徹貝多芬的曲子不會唱起你的歌,如塵埃般的人生,化為一地虛空,可我知道我來過,我愛你,在原地守候,循環一次又一次,這或許是地獄酷刑,也是天堂的享受,因為能再見你一面,是我永恆的執著。】


正常看完前半部後,我決定四倍速(軟體極限)看完了後半部,感覺節奏還不錯。作為一個從業者,這裡面所說的演技,美感都是扯淡,缺少敘事能力才是真的。


布魯納在創造米菲兔哭泣的表情時,「我總是先畫三四滴眼淚,然後刪去一滴,第二天再刪去一滴,最後只留下一滴眼淚,但那一滴眼淚是真的非常非常悲傷。

不得不說導演很厲害,長鏡頭壓抑的記錄著男主的死亡,追尋和等待。中鏡頭克制的表現男主與房子的某種聯繫。全片壓抑情感,沒有真正意義的哭泣,冷靜的帶給我巨大力量的悲傷和孤獨。

選角非常敏銳,卡西的眼睛生來悲傷,魯尼一貫隱忍,兩人搭配也恰好契合整體氣氛。如果你堅持看完電影,你會看到自己,至少是某段時間裡的自己。

以下點評偏向細節解讀

1/一束彩虹色的光芒貫穿全片,從影片剛開始的浩瀚宇宙可以看出,導演在討論著時間,輪迴,生死的哲學問題而不是單單的a ghost story。

2/有人認為死了就是死了,何苦執念,可能就是開頭他們窩在沙發里女主說:『小時候搬家都會留下紙條,這樣如果想回去就覺得有自己的一部分在那裡等待』。男主對女主的愛和不舍以及這句話讓男主無法走入通往天堂的光明之門吧。

可是他不記得之後的對話:

-Did you ever go back?

-No.Cause i didn"t need to.

-Why did you leave?

-Cause i didn"t have a choice.

3/看不下去女主吃派的樣子?

拍攝隱忍,女主努力振作壓抑悲傷,卻發現做不到。而鬼魂那麼近卻是無法觸碰的兩個世界。

她只能做一些遠離過去的事情(換掉床單,收拾行李,逃離房子)。

有些事情發生後會給你一記悶錘,痛的你無所適從。你沒法治癒它,也沒法戰勝它,只能躲避,再也不去提起。

4/鋼琴的存在?

男主在時,女主試著把前任屋主留下來的男主心愛的鋼琴搬家時帶走。男主不在,只剩一架破碎的鋼琴與這鬼魂相伴。鋼琴也是男主的代表,留在房子里的只有割捨不下的自己和回憶。

5/重回過去,女主裹著床單搜尋著那聲鋼琴音的來源,卻看不到坐在旁邊同樣披著床單的鬼魂。

6/片中燈成為鬼魂表達情緒的通道:

1.鬼魂回家後看到冰箱上的合照。

2.鬼魂看到女主另結新歡。

3.搬進新住戶,破壞了他等待女主的家。

4.光頭男說的言論,讓他之前創作的音樂和現在無盡的等待都沒了意義。

光頭"預言家"說:我們不談愛情,我們竭盡所能的生活,想為世界留下點什麼。可也是這一切分崩離析的開始。即使你留下了些什麼,被別人記住,給了大家一點希望。可是這個星球早晚會毀滅。即使帶去了別的星球,但別的星球也會被吞噬,所有讓你自豪的東西都會消逝。

7/也許就像等了很久的花床單一樣,我不記得在等誰了,不知道堅持還有沒有意義了,直到房屋坍塌,才恍然大悟。

8/男主跳樓卻無法消失?

沒有心死是無法消失的。以為可以跳樓結束,卻不想鬼魂是不能死的,鬼魂陷入了輪迴之中,以旁觀者的身份重新審視這世間百年。

小女孩壓在石頭下的紙條讓他回想起來,自己的心之所念。男女主角最終是要搬走的,房子並沒有連接這一切,頹然的鋼琴聲已慢慢將那份對抗孤獨的力量削弱,他看見為人的自己,為鬼的自己,一切都沒了意義,只有消亡。

9/很多人好奇女主留下的紙條寫了什麼,我想可能從書架上掉落的書中可以找到一點線索。

散落的書上寫的『safe,safe,safe"剛好是片尾插曲。the pulse of the house beat gladly正是節奏體現。

-The treasure yours

-the light in your heart(forever love)

推薦大家都去聽片中男主製作的歌曲,也能給你答案。

I Get Overwhelmed


文載於個人公號:一口嘮叨(deep_gossip)

往複的時間是恆定的主題。

能夠比時間更長久的,是即便肉身消失,仍然一息尚存的對生者的愛戀。不叨擾,只牽掛。

很難完全下一個定論,這邊電影到底是「治癒」亦或是「致郁」。

在「喪文化」遍布當下的今天,沒有期望的等待是空茫而絕望的,因步履匆匆的人都想求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反倒是「鬼」顯得更加堅定而執著。

導演篤定虛無主義,以沉默道盡世事變遷,滄海桑田。無論怎樣推倒重建再來一次,都不會改變既定的結局,「鬼」再不甘心也無力反抗。

坦白講,《鬼魅浮生》是一部絕對挑戰你耐心的電影。不過一旦進入了情境當中,就很容易被其間細膩的氛圍所帶領,get到與其他觀影截然不同的盎然妙趣。

M與C相愛→鬼C在空屋獨自等待→鬼C重回時間軌道。影片分為三個大的轉折,每一個都更喪。

女主縱然經歷了伴侶之死,但她在消沉之後依然大步走出,開始尋找新的男友,開啟新的生活。但鬼只能在無垠的時空穿梭里不停的遊走,令人絕望的,痴情著。

這是屬於鬼的,至死不渝的浪漫。

在漫漫人生路上,總會有人陪著陪著便離你而去。可他們也許並沒有真正的離開,是在曾經生存過的某一個角落裡認真的凝視著你,守護著你,哪怕再也觸碰不到了也不捨得退卻,消耗著無盡的時間,只為了未來一個相逢。

每一個被等待的人,都是幸福的。

床單鬼不恐怖反倒有些可愛,透露出來的,則是微微的疏離和荒誕,更像是生活開了一個無關痛癢的玩笑。可鬼也知道,寂寞是永久的,過去的不能再重頭。

浮生幾許,能夠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幸運了。


總有一些電影看完讓人有一種

「永遠都不會再開心了」的

錯覺

&<鬼魅浮生&>就是其中一部——對於我來說

「Goodbye」——我猜紙條上寫的是這句話

眼睛哭腫了,我去洗把臉。


昨天晚上看的,第一次寫影評。
我最喜歡的鏡頭是女主聽歌那一段,畫面切換時色調的改變,演員的表現豐富細膩,聲音隨著背景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女主伸出的手離鬼魂越來越近……一切恰到好處。

片中講虛無主義的片段也是一大亮點,為什麼導演要通過一段直白的話語來傳達?我覺得因為直白更能刺痛人心,不要通過故事或者畫面晦澀的表達,就要把它放在桌面上談。在一個氣氛愉悅的聚會上,一個男子侃侃而談,你就坐在他的對面,你可以傾聽也可以遐想。
片尾床單突然落地,影片戛然而止,紙條上寫了什麼,是她喜歡的詩歌?是他寫的歌?是他們在一起的時光?都不重要。因為鬼魂看到紙條的那一刻,他或許已經忘記所有關於她的記憶,紙條早已經替代了她成為他的執念,所以紙條打開的一刻,就是終結的一刻。
人生之於宇宙,就像那牆上的光影變換,短暫且縹緲,終歸虛無。如果說支撐鬼魂等待的是執念的話,支撐人活下去的又何嘗不是執念呢?年輕時追求金錢,美貌,希望永垂不朽,可是所有追求的東西都會因為時間的流轉和重複走向虛無。但我們在思索的過程中獲得的希望又會變成新的執念……


感謝邀請,看到邀請才找了資源看了兩次,所幸沒有錯過這麼好的電影。

前面 @二蛋 的回答,把影片架構,敘事手法,演員表演,細節賞析等等,基本全都說完了,講得真好。

我只講幾個細節和一些感悟。

關於5分鐘吃派的戲,據說國外影評是兩邊倒的局面。我翻了一下國內影評,基本都是讚譽的,有可能大部分人沒耐心看到那裡就放棄了,能堅持到看完這場戲的,是真的喜歡電影的吧。

這場戲光從表演上讚譽是不夠的。當一個人真的遭受巨大打擊,比如「心如死灰」,「萬念俱灰」,「行屍走肉」,「渾渾噩噩」等這些詞,它們只是詞語,真正的感受無法用言語表達。我個人在很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一些事情,雖然不是愛情相關,卻也多少體會到了這種感覺。就是幾天時間實際忘了吃東西喝水,沒有飢餓的感覺,腦袋轉的飛快,想的東西又都不能成型,人是一種隨時會倒下的狀態。當到達一個臨界點,食物擺在面前的時候就是拚命的吃,也不知道是長時間胃部空虛不接受還是什麼別的原因,餓久了突然吃很多就是會吐。這場戲是真的戳到我了。

另一個,剛開始看的時候,以為是《人鬼情未了》之類的愛情戲,看到後來發現遠遠不是。全片台詞很少,只有一個地方,中年男發表了一通言辭激烈的演說。先開始以為是探討藝術的價值,後來又發現遠遠不是。讓人聯想到前幾年的一部無數人吐槽的電影《生命之樹》。

說的太直白可能失去了觀賞影片的韻味,想得太透徹可能失去了品味人生的美妙。我個人的感受,這部電影是在探討生命的意義。

莊子有云:「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一個人一生就算長壽不過100年,真正能夠獨立思考支配自己行動的時間可能50年,這在宇宙的尺度裡面真的就是彈指一揮間。

普通人終其一生,可能都接觸不到什麼偉大的藝術品。年輕的時候,可能因為一首歌對了自己的胃口,百聽不厭,多年以後還能朗朗上口,卻早已忘記喜歡它的初心。藝術的價值在哪裡?即便是貝多芬的作品,多少年後,地球終將毀滅,宇宙坍塌,藝術的意義又在哪裡?中年男說的大致如此。

比如《異形:契約》,其實只要看序幕幾分鐘,後面基本就不用看。一個潔凈的空間,一個人和一個人工智慧,其它的擺件都是高端藝術品,人類文明的結晶。人工智慧大衛覺醒還不到幾分鐘,只說了一句「你是我的造物主,你會死,而我不會」,人類顯然已經掩飾不住哀傷和憤怒。

一個孤獨的鬼魂,彷徨等待,穿越時空,看盡世事,苦苦追尋,直到看到「小紙條」,他放下了心中的執念。

現實世界,真正支撐我們活著的,可能也並不是什麼希望,而是執念。金錢、物質、情感、事業無不是一種執念。

我們可以嘗試把鬼魂的時間,分配到一個人幾百世的輪迴 ,無論「貧窮與富有」,「疾病與健康」,幾十年或者一百年,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大多是執念。

電影也並不是宣揚悲觀棄世,而是有意引發思考,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無產階級革命者說:「當他回首往事,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當他臨死的時候,才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上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人一生到底為什麼活,還是個問題!


以為自己不能堅持看完一部文藝片 但是沒想到完全被情感淹沒了


謝邀!

貼專欄文章答之,如下: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
彷彿你消失了一樣。

看過無數鬼片的我表示,最近被一部鬼片給震驚了,這部鬼片叫《鬼魅浮生》

千萬不要被這暗黑系的海報和帶「鬼」字的片名給帶跑偏了,這不是一部恐怖片

電影塑造了一個全新的熒幕鬼的形象,叫「床單鬼」,就問你聽沒聽過?

《鬼魅浮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M(魯妮·瑪拉 飾)和C(卡西·阿弗萊克 飾)是一對恩愛的戀人,一次車禍導致 C 死亡,但他的靈魂卻未離去,披著醫院停屍床上的被單起身就走。

他跨國草原與河流,終於來到自己生前的家。

但 M 卻再也看不見他

失去愛人的 M,坐立難安,做什麼都心不在焉,她拿起餐桌上的巧克力派大口大口的吞食。

長達5分鐘的長鏡頭一直給到 M 吃派,最後她吃吐了。

這個鏡頭讓我想起《天下無賊》中劉若英得知劉德華死訊後大口吞食的場景,彷彿痛苦隨著食物會被一起吞掉。

儘管 M 再也看不見 C,但變成床單鬼的 C 依然默默的陪著她。

終於有一天,M 走出了愛人離開的陰影,她有了新交往的男友,她準備搬離充滿傷心回憶的地方。

C 看著她收拾東西,離開,卻無能為力。

在 M 離開之後,C 依然等在原地,在等待的過程中,他發現對面的屋子裡也有一個床單鬼,披著花床單,我們姑且稱他為花床單鬼。

花床單鬼和白床單鬼互相交流。

原來都是心有牽掛的鬼,一直等待,等待到江湖相忘

日子飛速的駛過,某一天,拆遷隊夷平了兩棟無人居住的房子,兩隻床單鬼站在一片廢墟之上,彼此對望。

這個鏡頭,看的我心頭一緊:活人尚有重新開始的機會,如果人死了仍然以某一種形式存在著的話,該有多孤獨絕望。

在滄海桑田的劇變中,花床單鬼終於不堪等待的重壓,消失在床單之下。

而白床單鬼,依然在等待,讓他一直牽掛著的,是 M 搬離前塞進牆縫的一張紙條。

他在時光中穿梭,終於回到之前的老房子,從牆縫裡找出那張紙條,打開的一瞬間,告別了漫長的等待。

故事到此結束。

導演沒有告訴我們紙條上究竟寫了什麼,但我覺得,紙條不過是執念的象徵,C 找到了執念的東西,也就失去執念了,瞬間崩塌。

有時候支撐我們屹立不倒的,無非一個執念。

在我有限的閱片經歷中,《鬼魅浮生》應該是最另類的一部鬼片,因為另類,就會有爭議,對於《鬼魅浮生》的評價幾乎都是站在兩個極端

對此我不做評價,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嘛!斜眼君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是不錯的,雖然劇情冗長扁平,雖然一言不合整幾分鐘的長鏡頭又屁事不幹,雖然整部電影都是前戲卻沒迎來高潮......

但它的優點也同樣明顯——格局足夠大。以鬼魂的視角去觀察世間萬物在時空中的變化,去體會每個人都會有的無助感,去執著,去放棄。

這部電影,特別適合對時間,空間有感觸的人觀看。

在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人和鬼都是踽踽獨行的客。

宣傳一下,我現在接手了一個電影公眾號,叫《斜眼看電影》,主推原創影評和小眾電影,希望大家關注。


謝邀 沒有看過,無法回答,不好意思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總是很多人邀請我回答哪部電影哪部電視劇的觀後感,但是好巧不巧,我都幾乎沒看過,比如孫儷《那年花開》和《我的團我的團長》《娘要嫁人》等等,我都沒有看過,現在問題的重點來了,邀請者是不管對方有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或者電影都會發出問答邀請嗎?廣撒網……說不定被邀人就看了呢……


推薦閱讀:

異形的外形設計做對了什麼,以至於能夠直擊人心,讓人覺得恐怖異常?
為什麼最近兩年的國產恐怖片最後總會以沒有鬼結局,到最後都歸結為心理問題自己嚇自己,或者人扮鬼嚇別人?
如何才能在絕大多數的恐怖片中生存?

TAG:劇情電影 | 影視評論 | 恐怖電影 | 愛情電影 | 鬼魅浮生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