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就農民工生活幸福指數這個課題進行調查研究,如何設計調查問卷?
1. 提什麼樣問題比較好?曾經看到過一個幸福感很高的國家的調查問卷,其中有一道題目是:能否說出家周圍100米內所有植物的名稱?類似這樣的問題可以嗎?有什麼好的提議?能不能提供幾個角度?
2. 形式是怎樣的?是不是選擇題較多比較好?
普及一些基本的社會調查常識
1. 問問題要有針對性
「能否說出家周圍100米內所有植物的名稱」這個問題就太缺乏針對性。這一是需要自然科學知識(你的目標很可能沒有);二是說出來又能怎麼樣?能證明幸福嗎?三是,你這是在通過好幾步推理來提出問題(你能說出植物名稱--&>你經常觀察植物--&>你生活比較閑--&>你工作壓力不大--&>你比較幸福),而事實上回答問題的人很可能在第二步推理、第三步推理的時候就跟你不一樣了(你能說出植物名稱--&>工友跟我講過--&>與幸福無關)。所以這種過於隱晦的問題並不合適。
如果說這個問題需要改進的話,不如問成「你有時間關注居住地周圍的環境嗎?」或者「你工作之餘有__小時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
2. 問問題要具體
上面的問題其實已經很具體了,我再舉幾個例子。「你了解__個工友的家庭情況?(比如幾個兄弟/孩子,老家在哪等等)」(這個問題可以對比城市人你了解多少同事的家庭情況)
「你對自己的收入情況滿意嗎?」「你覺得在現有收入基礎上增加____元/年,可以解決你目前的一個主要困難?」「你的主要困難是? A.娶媳婦 B.子女教育 C.老家蓋房 D.XXXX E. XXXX ......"
還有要注意的是,盡量少用「經常」「總是」這種比較虛的頻率副詞,最好將「你經常洗澡嗎?」改成「你平均幾天洗一次澡? A. 1天一次,B。。。,C。。。「這樣。
3. 問問題邏輯要簡單
最好是一句簡單的話,不要有「雖然」「但是」這種邏輯連接詞,也不要用否地提問,以防被訪者看不懂。我舉個例子,這樣的問題就不好:你不知道你小孩多高嗎?是/否。你說,這讓人回答是,還是回答否?
4. 有些具體問題涉及到數字的,不要用選項,而是用填空來回答。比如年齡。收入的話還是用帶範圍的選項,因為涉及到稅啊收入波動啊什麼的,具體數字其實人很難回答,不如給出收入範圍的選項。
5. 允許對方給出模稜兩可的答案
很多事不是只有是或者否,還有不知道,或者隨便/我不在乎。當然也有些事是沒有的。在問問題前想清楚,不要逼迫人家選。你沒有中立選項的時候,回答者也可以選出來,但這個回答就不科學了。
6. 為了使問卷具體,最好先做一個預訪/實驗性訪談
這個問卷的結構我覺得,肯定應該是選擇題+填空題沒跑,既然是選擇題,就涉及到選項。你最開始設計問題的時候,肯定不能考慮到所有選項,也不可能考慮到農民工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就需要在設計出第一版問卷後,馬上去找一些不同的民工(不同工地/不同家鄉)做一下試訪,從農民工回答情況和口頭反饋總結自己目前問卷的不足(這是必然存在的),添加新的問題,然後修改問卷後再進行試訪。別怕麻煩。怕麻煩肯定做不好社會調查的。
先這樣,還有什麼不懂的評論留言吧
建議參考老塞的問卷:
http://www.authentichappiness.sas.upenn.edu/Default.aspx
去Questionnaires下面看,幸福滿意樂觀等都有。這些問卷都是頂級心理學家設計的,可信度很高。
你應該從他們缺少什麼入手。比如一些「年經」問題:高溫補貼、拖欠工資、對所在城市的認同感、春運、帶薪休假、同工同酬、外來工醫療、外來工教育等等。
幸福感是個很感性的概念,不是很好量化,所以你設計的問題一定要有針對性,而且對象是農民工的話,就要通俗易懂,簡明、
個人建議
1.農民工認識的字不多。建議你們問卷調查時做好有個人在旁邊解釋說明一下
2.最好傾向於涉及農民工實際生活的問題,教育醫療住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