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中阿甘代表了什麼美國精神?而珍妮又反映當時美國的什麼思潮?


《阿甘正傳》的原著小說主題是嬉皮士精神,但電影的主題卻改編為極端保守主義。
二者的差別,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其實無所謂對錯之分的。
對於電影改編來說,鑒於製作成本以及文化消費品的屬性,電影必須要反映或迎合當時的主流社會態度,從這部電影里折射出的價值觀,只是反映了當時美國主流社會的態度。


雖然《阿甘正傳》看了有十多遍,但最近才意識到這是一部「保守主義」電影,有著濃重的「保守意識」。

阿甘的家鄉在美國南部的阿拉巴馬州,而南部一向以「保守」著稱。比如阿甘重視家庭、對愛情從一而終、有責任感、視朋友如家人。雖然阿甘不是種族主義者,但是電影對南部地區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也有描寫。反正「紅脖子」、「清教徒」這些詞不斷從我腦袋中冒…

相對的,珍妮作為一位「嬉皮士」,被編劇整得夠慘,這擺明嘲笑左翼人士…珍妮的叛逆、嗑藥、濫交與阿甘形成鮮明對比,最後雖然回歸家庭,還是死於艾滋病(這是早年吸毒濫交埋下的禍根嗎…)。

有趣的是關於越戰的態度:縱然影片對阿甘參加越戰不乏調侃,但是反戰的自由主義者也被描述成小丑。珍妮那個男友有多不靠譜啊…

《阿甘正傳》描述了保守主義對自由主義的勝利。不過這一切包裹在溫暖的外殼中,觀眾不會注意這種對立。這種價值取向…見仁見智吧。


長篇…………慎入……………

《阿甘正傳》不僅是一個好萊塢式的「夢幻」故事,也不僅是一部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傳記,更主要的是它通過智商只有75的阿甘非凡的人生經歷,宣揚了美國人淳樸、樂觀的精神風貌和堅強、執著的高昂基調,並以阿甘在美國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生活歷程,折射出一個回歸傳統價值觀的當代美國精神寓言。
作為一部具有幽默風趣的喜劇風格的影片,《阿甘正傳》並沒有像同類型的影片那樣肆意揶揄和嘲弄,僅僅向觀眾提供一種消遣性的快樂文本,而是表達了嚴肅的人生主題,並通過主人公阿甘的眼睛和親身經歷,貫穿了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30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闡釋了美國一代人的精神歷程,從迷茫、掙扎、痛苦到重新尋找到生命的真正意義。因此,阿甘的歷程就是美國人的精神歷程。阿甘在「二戰」後出生於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是一個智商為75的低智兒童,但是他的母親卻把他當做正常兒童看待,給他無微不至的關懷,並經常鼓勵他要自強不息。在學校里,他認識了珍妮,兩個人成為好朋友。這個看起來有點傻的阿甘在躲避同學們追打的時候,無意間激發了他的跑步潛能,就這樣他憑藉這個特長跑進了橄欖隊,又跑進了大學,成為全美運動明星,受到總統肯尼迪的召見。在大學裡,阿甘經歷過阿拉巴馬大學黑人入校事件,畢業後參軍又經歷了越南戰爭,並在回國的一次偶然機會與黑豹黨首領見過面,和著名的搖滾巨星約翰·列儂一起接受過採訪,見證過水門事件,目睹尼克松總統下台。通過阿甘傳奇化的生活經歷,讓我們看到了美國30年的歷史滄桑,從反對種族歧視到爭取黑人民主權利的運動,從反戰運動到嬉皮士的反主流運動,從肯尼迪被刺到尼克松因水門事件下台,甚至阿波羅登月和中美建交。這些歷史事件充分見證了美國人在這一歷史時期的生活風貌和精神狀態。最後,阿甘淳樸、誠實、堅強、善良的美國精神和他所堅守的美國傳統價值觀念終於迎來了回報,阿甘成為一個國家英雄、商業大亨和優秀的父親。所以說,整部影片不僅是他傳奇人生的精彩演繹,也是美國精神的展現和寓言。
在阿甘身上秉承著樂觀、堅強的美國精神,他正直、善良,對友情和愛情忠誠,仗義疏財,具有頑強樂觀、執著進取的精神品質。正是因為這種精神品質,低智商的他在軍中能夠如魚得水,不僅表現出色,而且還立了戰功,榮獲勳章,並因球技突出參加了「乒乓外交」。服完兵役後為完成好友巴布生前的夙願,他來到巴布的家鄉,購買了一隻捕蝦船,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成為捕蝦業的巨頭。後來,阿甘在不停的跑步中,給了千千萬萬精神迷茫的人以勇氣和信念。阿甘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夢」的實現者,他依靠自己樂觀平和的心態、頑強拼搏的精神來取得事業和人生的成功,這既凸顯了淳樸、樂觀、堅強、執著精神品質的可貴,又對傳統的美國精神進行了重新確認。
傳統家庭的重要性一直是影片強調的主旨,其更深刻的含義是呼喚傳統家庭價值觀的回歸。二戰後,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離開家庭參加工作,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發生明顯的改變,同時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使得更多的女性從家庭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些變化也導致了女性在家庭關係中的變化,以往美國那種父親在外面工作、母親在家中做家庭主婦的傳統家庭關係破裂了。在影片中我們也能夠發現這種「破裂」,阿甘和珍妮都是單親家庭,珍妮從小就失去母親,她的家是父親對她進行騷擾的地方,而她後來所居住的祖母的家也只有祖母一個人,並且祖母的家是在拖車上,這都證明了像珍妮這種單親家庭的不穩定性,同時也暗示了造成珍妮後來放縱、墮落的原因。在珍妮每一次迷茫、放縱的時候,阿甘總是會要求珍妮回家,因為他認為只有在那個地方才能得到安寧和幸福。最後,珍妮和阿甘終於回到了他們真正的家,結合在一起。而在珍妮死後,阿甘把她原來的家給鏟倒了,使那個充滿罪惡的地方永遠地消失了。在影片結尾,編導安排阿甘做單親爸爸,是因為與曾有過放縱生活的珍妮相比,顯然阿甘更富有責任感和愛心。結尾的這種安排不僅暗含著對傳統家庭價值觀的呼喚,也暗含著父親將在家庭生活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影片公映後,有人說這是一部「反智電影」的代表作。從電影中阿甘這個低於正常人智商的人獲得成功的故事情節來看,這的確是一部「反智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冷戰」結束後,美國國內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狀態的厭煩、對回歸自然生活原態的渴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那個年代的人們,在經歷了60年代的動蕩不安和70年代的自由放縱之後,進入中年的他們對人生逐漸有了更為理性的認識,開始從激進的運動分子轉變為保守的傳統觀念的守護者。他們重新認可那些曾經失去的傳統的價值觀和美德。可以說,《阿甘正傳》中所讚揚和崇尚的美國精神,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保守主義思潮回歸的產物。在後工業社會,隨著物質生活的高度發達,人們的精神生活卻嚴重失落,人自身不斷地異化,人們的傳統美德慢慢地消失,出現了道德敗壞、關係淡漠等現象,人們開始對經濟發達的現代社會產生了莫名的懷疑和恐慌。而阿甘的出現正好填補了他們對現實生活的渴望,他所具有的善良本性和執著自強的精神風貌也是對現實生活中人們精神生活的最佳指向。
在影片中,特技運用與影片主題相得益彰,使影片大放光彩。好萊塢電影製作歷來重視影片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共同體現,力求使特技的運用達到這兩點的完美結合。在《阿甘正傳》中,最完美的特技體現就是那一片飄浮的羽毛的藝術化處理和阿甘真實再現在著名歷史事件中的情境化表現。影片開始就是一片羽毛飄飄蕩蕩,最後落在阿甘的腳下;結尾阿甘送走自己的兒子,若有所思地坐著,那片從書中滑落的羽毛在清風的吹拂下飄向藍天。也許命運就像片頭和結尾那片羽毛一樣,永遠不停地飄蕩,雖然你不知道它最終會飄向何方,但是只要你肯努力,還是能夠改變它的。面對命運,影片中有三種代表人物,一種是以阿甘母親為代表的堅守者,一種是以丹中尉為代表的懷疑者,一種是以珍妮為代表的反叛者。阿甘的母親面對低智商和身有殘疾的孩子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她將阿甘像一個正常的孩子一樣來培養。因為她知道生命中有很多事情註定要去做,對於阿甘她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而阿甘的成功也驗證了她對命運的態度。丹中尉一開始非常堅信自己作為軍人的使命,但是在受傷殘疾後開始懷疑人生,在醫院裡他對阿甘大罵、在暴風雨中向上帝怒吼,丹中尉的懷疑代表了他們那一代人對命運的懷疑和困惑。珍妮是一個反叛者,從一開始反抗自己作為平凡人的命運,上《花花公子》的封面、在酒吧裸體演奏,直至流浪、迷茫,她是那個年代美國「垮掉的一代人」的真實寫照。可是最後,這個反叛者也累了、厭倦了,回到了堅守命運的阿甘身邊,丹中尉也在阿甘的感召下,成為一個堅定的命運拼搏者,他們的轉變肯定了對命運的堅守和努力。
影片特技運用的一個獨具特色的地方是將歷史和現實交織在一起,使阿甘貫穿於戰後30年間重要的歷史事件中,如阿拉巴馬州塔斯卡騷亂、肯尼迪總統被刺、「乒乓外交」、水門事件等,並且他還經歷了3K黨、搖滾樂、嬉皮士運動、反戰運動等,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電影通過特技達到了運用個人命運揭示歷史進程的效果,並且使觀眾感覺更加真實可信。在這裡阿甘不再是歷史的審視者,而是歷史的見證者。通過電腦特技的拼貼,電影將美國戰後30年間的社會精神變遷,濃縮為一部阿甘個人的成長傳記,在這裡歷史發展和個人發展巧妙地置換,觀眾伴隨著阿甘一起來回憶、體驗、思考這段已經流逝的、帶有些許傷感氣息的歷史。這些特技的運用在加強觀眾視聽體驗的同時,也加深了觀眾對電影內容、主題的認識。
《阿甘正傳》之所以能夠受到觀眾的歡迎,除了喜劇化的形式特徵之外,主要在於影片所反映的深刻的文化內涵、人生主題以及高超的敘事技巧和電影特技。它所反映的人文內涵向美國以及全世界的觀眾提供了一種精神導向,為我們增添了一種更深的人生感悟。阿甘的人生歷程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生應該需要什麼樣的心態。阿甘的命運就像影片中那片飄浮不定的羽毛一樣,雖然時而飛躍、時而下降,但總會飛向天空,馳騁自己美好的命運。也許我們會像阿甘一樣,跨越每一座山峰,跋涉每一條河流,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去經歷每一段平實或者驚奇的故事,去觀賞大自然中每一處的燦爛和優美,去聆聽每一個朋友心靈深處的聲音。


源自……張福起的《影評範文點評》
……………………侵權告知刪除!!……………………


電影想告訴大眾,是保守主義者創造了美國,不管自由主義多麼浪漫,保守主義還是基石。自由主義是建立在保守主義之上的,如果保守主義都垮了,那自由主義就像無本之末,無根之樹。
其實不管什麼時候,阿甘身上體現的這些精神,不管是作為一個國家還是個人,都是根基,絕不能丟棄。


阿甘是紅脖,珍妮是白左嬉皮士。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看《阿甘正傳》的原著。我記得是電影上映後,中文小說才出版,當時興沖沖的買來看,沒想到和電影截然不同,完全是兩回事。小說是極盡黑色反諷和嬉皮士的,特別是那個結尾,阿甘和大猩猩、丹中尉一起面臨未知的命運。
除了上面各位提到的阿甘和珍妮在小說和電影中的區別以及各自的象徵意義,另外一個重要的人物是殘廢的丹中尉。電影中的丹中尉和美國其他影片中的很多軍人形象別無二致:報效祖國、經歷戰爭創傷、失去人生意義和目標,最後在某個單純善良的靈魂影響下獲得救贖,這個套路在太多電影中出現過。小說中完全是另一回事,丹只是一個被命運驅使的人,他身上的抗爭、煎熬不像電影中那樣被放大,而是被各種荒誕譏諷的境遇消解,他活著,但我認為他沒有獲得救贖。電影是溫情保守的無疑,小說則是黑色的。順帶提一句珍妮,小說中我記得她好像是最後和別的男人結了婚,帶著阿甘的小孩過著平凡的生活,所謂嬉皮士精神早就不復存在。另外,小說中的阿甘其實是自由主義的化身,和電影中的人物內核完全不同,可以理解為什麼溫斯頓·葛魯姆對電影的改編表示不滿。


《阿甘正傳》上映的1994年,那年的國會中期選舉里,紐特·金里奇帶領共和黨重新在國會兩院同時成為多數黨,終結了民主黨對國會兩院長達40年的控制權,史稱「共和黨革命」,標誌著保守主義復興達到頂峰。


美國評論家康馬傑在《美國精神》一書中探索美國的精神,他稱之為難以琢磨的東西,這種精神融合了自信,獨立,進取,包容和自由,同時也包含深刻的迷茫與困惑。


為什麼《阿甘正傳》能打敗《肖申克的救贖》和《低俗小說》拿下奧斯卡?因為它不是一個血海深仇的傳奇,也不是一個鬼才導演的獨立電影秀,它反映了現實中一代美國人的集體回憶,它講的是全體美國人的故事,更代表了傳統的美國精神–簡單正直,堅韌不拔,它演到了每個美國人的心裡。


我第一次看《阿甘正傳》是在1995年,我9歲,跟著爺爺看的盜版VCD。當時我看不出阿甘是微弱智,看不出片中穿插了那麼多真實的歷史,看不出這電影要表達的美國精神。但20年過去了,我依然記得片頭隨風飄動的羽毛,校車上與小珍妮的初次見面,小阿甘在奔跑中拋棄了腿上的鐵套,越戰的槍林彈雨中背著戰友奔跑,失去雙腿的丹中尉在輪椅上發酒瘋,華盛頓紀念碑前與珍妮重逢,捕蝦船撞爛了碼頭,阿甘帶著一群人在西部荒野中奔跑,珍妮對阿甘說「你是他爸爸」,阿甘哭泣著站在珍妮的墓前…… 電影的魅力便是讓一個看不懂電影的小孩,也能帶著記憶中的這些畫面走過20年。


同樣的,對一代美國人來說,貓王,肯尼迪遇刺,阿拉巴馬州長阻撓黑人大學生入學事件,約翰遜和越戰,黑豹黨,嬉皮士,阿波羅登月,乒乓外交,尼克松和水門事件,約翰·列儂,卡門颶風,里根遇刺等等,同樣是帶著走過幾十年的記憶。伴隨著無數經典的帶著時代烙印的配樂,本片讓阿甘這個低智者由各種偶然機會和這些歷史事件掛鉤,例如就是他投訴對面大廈手電筒光而意外揭發了水門事件。這顯然不真實,但確是有意為之。因為阿甘正是正直的傳統美國精神的代表,正直無私,不精於算計,意志頑強,胸懷坦蕩。他經歷這些事件,正象徵著每一個正直的美國人所經歷的那段歷史。


這部電影耳熟能詳的幾句台詞也已經名垂影史。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ll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這句話是全片的「中心思想」。命運正如片頭的那片羽毛一樣,是飄忽不定的,但是人能夠抓住它,依靠堅強和正直前進。「Run, Forrest, Run!」 便是堅強和正直地同命運賽跑。阿甘在片中最長的橫跨美國的那次跑步,並沒有任何明確動機和目的。阿甘沒有能力瞻前顧後,沒有能力具備太多功利心, 「Stupid as stupid does」,這卻給予了他旁人難有的集中能量,信守諾言,正直行事的能力。同命運賽跑並不是天不怕地不怕,而是保持著阿甘那樣的謙卑和樂觀,讓每一塊巧克力出現時,他不逆流行舟,卻能夠把握住生命的航舵。

除了阿甘,本片還有4個主要人物,阿甘的媽媽,布巴,丹中尉,珍妮。阿甘的媽媽是「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的版權所有人,她是美國傳統精神的傳承,也是阿甘那最樸素堅實的品質的來源。生活需要點智慧,看清了羽毛飄蕩的方向,才不會患得患失。生活也不需要太多智慧,這樣才可以無所畏懼,與命運賽跑。她一人辛苦帶大阿甘,為他操勞,為他驕傲,她也是千千萬正直、樸實、勤勞的美國女性的代表。

布巴是黑人,命運對他和他的祖先不公,他沒有什麼立場,也沒怨天尤人,他念想的只有祖傳的捕蝦。打下越南了就可以來這裡捕蝦,打不下去了就想回去捕蝦,他是另一個阿甘,運氣沒那麼好的阿甘。


1960-1980年代的美國並非一帆風順,那是一段充滿創傷的歷史。丹中尉則是典型的受到創傷的美國人,在帶給現代美國人最大傷痛卻又無功而返的越戰中失去了雙腿。他相信註定的命運,他的命運就是死在戰場,而背著他奔跑的阿甘讓他殘廢地活了下來,他怨氣衝天,瘋狂酗酒,憎恨上帝,人生充滿了挫敗感。當然作為勵志片的《阿甘正傳》還是讓他在阿甘的幫助下,在一場暴風雨中與上帝和解後,更重要的是發財後,站了起來重新積極地生活。相信還有許多美國人遭遇了丹中尉一樣的不幸和創傷,他們應該沒有丹中尉那麼好運,但本片可貴在並無不切實際的佈道那摸不著的上帝恩典,也沒有振臂高呼的反戰,而是承認時代和國家給他們帶來的創傷,並實實在在的給這些受傷者打氣,激勵他們鼓起勇氣來重新面對生活。

珍妮則是這充滿創傷的時代的另一個代表。她出身於不幸的家庭,成人後也不順利,顛沛流離,靠難以啟齒的零工生活。珍妮很自然的加入了質疑美國價值觀的嬉皮士群體,追尋她所認為的人生意義。可惜她最終也沒有找到,卻傷痕纍纍,一度想要放棄生命。她知道青梅竹馬的阿甘一直無私地注視和思念著她,但她一直抗拒低智且傳統的阿甘能帶給她幸福。直到生命將要耗盡,她才明白阿甘才是她最好的歸宿。顯然電影對她傾向負面,她浪費了一生,也只有阿甘代表的美國精神能夠挽救她。插句話,有誰看出她是Claire Underwood的?

不難看出,這是一部旗幟鮮明的右翼電影,在左翼把持的好萊塢算是罕見。但是它帶給美國人的集體回憶,阿甘的可愛人格,以及積極向上的風氣贏得了包括非美國人的大多數人的喜愛。它也是一部勵志片,但它沒有許多勵志片那濃郁的雞湯味和雞血式的奇蹟結局,它用樸實征服了觀眾。阿甘誠然是個不得了的幸運兒,但每個觀眾都會覺得他的幸運是應得的。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 - 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阿甘正傳》中的阿甘與珍妮,即美國的右派文化與左派文化,亦象徵著導演眼中偏右派的美國,和左派崛起後帶來的美國社會的大撕裂。

先說說阿甘(湯姆·漢克斯在此劇中狂飆演技)。

《阿甘正傳》標題的翻譯,其實丟掉了很多東西,標題英文為「Forrest Gump」。

這個標題所指的人是這位:

電影中還有一句台詞較為直白地把標題的意圖給表達出來了:

後面一句台詞則直接點出了「Nathan Bedford Forrest」的名字。嗯,他的媽媽稱福瑞斯特為「內戰英雄」。阿甘的口音也是典型的南方口音。

《鋼鐵俠1》里,托尼·斯達克也把一個木訥的士兵戲稱為「阿甘」,而他說的英語分明是「Forrest」。

內森·貝福德·福瑞斯特 (Nathan Bedford Forrest),生於1821年,卒於1877年。是美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聯盟著名將領,也是日後三K黨的創始人。

早年福瑞斯特在密西西比州做生意,以為人兇悍著稱。通過自己打拚成為莊園主,是南方首屈一指的富豪。

南北戰爭爆發後福瑞斯特加入南方聯盟軍隊,世人對其軍事才能評價甚高。但性格殘暴也時常被人所詬病,多次公然屠殺黑人戰俘。

在南北戰爭結束後,他成為三K黨領袖。

然後電影里阿甘稱三K黨為「俱樂部」,電影也出現了福瑞斯特身穿白袍的打扮。

該組織後來在日本支部延伸出了一個新派系叫FFF團……

現實當中三K黨鬼魅一般的造型是如下的:

所以單這裡就給這部電影定調了,這是一部典型的右派電影。

不過政治正確還是有的,阿甘調侃三K黨「像一群鬼」、「披著床單和白袍騎著馬跑來跑去」,並說三K黨和自己與母親會做的一些「並沒有意義的事」一樣。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阿甘的母親是個非常偉大的女性形象。當阿甘的腳撐器被鐵箅子卡住,幾個路人用戲謔的眼神看著他時,母親高傲地斥責:「看什麼看,沒見過小孩子帶腳撐器嗎?」

"Don"t ever let everybody tell you they"re better than you,Forrest."

如果上帝讓每個人一樣的話,他會給每個人一副腳撐器。

這一段兒大家應該都看懂了。阿甘的母親為了讓阿甘和正常人一樣上學,用校長的話說,「你媽媽很重視你的教育。」

這就和資本原始積累一樣,並不令人愉快。

包括英國的圈地運動。

邪惡的黑奴貿易。

帝國主義列強對殖民地的壓榨。

在資本原始積累之後,就是更進一步的資本積累(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殖民擴張的掠奪後,就是對工人階級的瘋狂剝削。

於是乎……

好吧扯遠了。

回到正題。

阿甘家牆上的這面美國國旗,要麼是阿甘畫崩了,要麼是專指美國剛剛獨立時的國旗。

下面這個梗就非常明顯了,那個彈著吉他的年輕人,跟阿甘學了一套神奇的舞蹈。

這個人是貓王。

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他的音樂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包括他獨特的舞蹈。他將多種音樂融會貫通,讓邊緣化的搖滾樂走向了大眾的目光中。

然後媽媽在電視上看到貓王在表演「阿甘式舞步」時驚愕的神情以及那句評價把基調拉回到右派的正軌:

「This is not for Children"s eyes.」

在校車上,珍妮首次出現。阿甘稱其為「最甜美的聲音」。一如美國人對美國曾經的夢想。那時候的美國,是希望之地,是冒險家的樂園。讓美國人驕傲至今的《五月花號公約》、印第安人與清教徒歡聚一堂的普利茅斯殖民地是美國歷史上最明媚的色彩。

雖然後來是這樣的:

但目前依然是美好的:

接下來就是電影最經典的鏡頭之一了:阿甘的奔跑。

阿甘在被幾個孩子追逐的過程當中,掙脫了腳撐器。那些散落的腳撐器,被自行車碾得粉碎!

嗯,這一段的隱喻就很明顯了: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是一系列戰爭的延續,1740年,圍繞瑪利亞·特蕾西亞打起來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爆發。

之後是七年戰爭。戰火燃燒到北美洲後即為「法國印第安人戰爭」。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就是在這場戰爭中嶄露頭角的。

1775年萊剋星頓的一聲槍響,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宣布獨立。

喬治·華盛頓成為大陸部隊統帥,並帶領美國人民擊敗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大英帝國。

當然,也不能忘記諸多「國際友人」的幫助。比如這位拉法耶特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

1783年,美英兩國在巴黎簽訂條約。

回到電影,阿甘在一次奔跑中誤入橄欖球隊,由此引出美國的橄欖球文化(American Football)。

阿甘因此獲得了進入大學的資格。他說,大學生活讓他迷茫,「擋校門事件」 (Stand in the Schoolhouse Door) 出現了。阿甘傻乎乎地出現在了電視節目里。

時任亞拉巴馬州州長的小喬治·科利·華萊士是著名的保守派,為了阻止兩位黑人學生入學亞拉巴馬大學,擋在了福特斯禮堂的門口。他想以此恪守種族隔離政策。華萊士後來在參選總統時被刺,腰部以下癱瘓。

後來阿甘去珍妮就讀的女子大學看望珍妮,巧遇珍妮……單純的阿甘以為珍妮被欺負了,把珍妮的男朋友拖出來打了一頓。這是珍妮身上出現左派思潮的開端,也是象徵右派文化的阿甘開始以自己的方式守護喜歡的女孩兒。

順便說一句,珍妮再度被中國觀眾所熟知,是因為下面這個角色。很多觀眾根本沒認出來:

羅賓·懷特在《紙牌屋》中飾演女主角克萊爾·安德伍德。

珍妮說,她想當個瓊·貝茲那樣的歌手。瓊·貝茲是喬布斯的前女友,因頻繁參加政治活動而備受爭議。

之後,阿甘得到肯尼迪的接見,並以此引出肯尼迪遇刺案。也提到了肯尼迪弟弟的被殺。

當然,有一個鏡頭把很多事情暗示的非常明顯:

瑪麗蓮·夢露在此時此刻的亂入真的太恰到好處了。看來夢露之死與肯尼迪兄弟的死背後有什麼隱情一直是美國人的某種共識。

這時候,阿甘入伍。

那個不停地絮叨著蝦的黑人小哥首次登場。這小哥犧牲的時候我都哭瘋了。

木訥的阿甘在軍隊里如魚得水。當然,導演不會放棄任何一個黑左派的機會。阿甘翻看戰友給他的《Playboy》,發現珍妮在上面。

珍妮因為給《Playboy》拍照片而被開除學籍。她在一傢俱樂部抱著吉他裸身唱鮑勃·迪倫的《Blowing In the Wind》,一首典型的反戰歌曲。導演可能沒想到,鮑勃·迪倫會在20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阿甘教訓了那幾個騷擾珍妮的觀眾,得到的卻是珍妮的厭惡。

「You can"t keep trying to rescue me all the time.」

這也是充滿了失望的美國人對美利堅合眾國的吶喊。左派思潮崛起,年輕人不再相信這個國家。當國家的信仰不再,年輕人會通過放縱和叛逆來抗議他們遭到的背叛與欺騙。

阿甘是來和珍妮道別的,因為他要去越南。

越南戰爭(1955~1975),由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支持的北越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陣營支持的南越展開的一場戰爭。最終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失敗,北越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

自此,左派文化開始向巔峰攀登。在描述阿甘在越南的軍旅生涯中,插敘了珍妮與一群嬉皮士在一起。

嬉皮士(Hippie)出自《舊金山紀事》記者赫柏·凱恩的報導,是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年輕人對習俗和政治反抗的團體。他們反抗宗教、反抗傳統、反抗中產階級價值觀。

與之相對的,右派是講究奮鬥與自強不息的。中尉從自暴自棄到後來重新崛起也體現出了右派的傳統價值觀。阿甘也在養傷的期間發掘出自己的另一技能——打乒乓球。為後來參與中國的乒乓外交打下基礎。

阿甘授勛,林登·約翰遜為他頒發榮譽勳章。阿甘為了給他看自己屁股上的傷,把褲子給脫了。

就在阿甘四處瞎逛時,他身旁的幾個籌劃反戰集會的大學生中有一個人喊了聲「希拉里」。至於是不是希拉里·柯林頓,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她的同學說:「你找個獸醫(此處應翻譯為『老兵』)幹嘛?」這一句也是對左派運動的諷刺(如果不是翻譯錯誤的話)。就像是《紙牌屋》里,弗蘭克的對手馬蒂組織教師罷工,一看人手不夠,就把司機也弄來濫竽充數了。

阿甘傻乎乎地上去講話,和珍妮緊緊擁抱在一起。

之後就是繼續黑左了。這裡出現了黑豹黨和穿著納粹軍裝的嬉皮士。

黑豹黨是美國的一個黑人激進政黨,他們反抗黑人歧視,篤信「槍杆子裡面出政權」。1966年由修伊·牛頓和西爾在加利福尼亞的奧克蘭創建。那個穿納粹軍裝的嬉皮士打了珍妮,阿甘當然也教訓了他。

在教訓完了那個學生領袖後,阿甘還傻呼呼地跟一眾黑豹黨員道歉。這種「紳士風度」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真的百感交集。

在回家的路上,阿甘很認真地說:「我永遠不會傷害你。」守護家庭、真愛親人、永恆如一,這就是右派文化的集中體現。又一次的道別,阿甘把勳章送給了珍妮。

接下來的大事,就是乒乓外交。

在阿甘練球時,電視機里播放的是登月時阿姆斯特朗的名言: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這一段的中國的裝扮越看越奇怪……

1971年,中美兩國乒乓球隊友好往來。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

在阿甘回國後,就是眾所周知的狂黑約翰·列儂的橋段了。在電影里這位左派歌手就是個瘋瘋癲癲的神經病。

但不可否認的是,約翰·列儂真的是位偉大的歌手。2004年約翰·列儂入選《滾石》雜誌評出的「歷史上最偉大的50位流行音樂家」。電影里也提到他給粉絲簽名時被槍殺,現實中他在自己寓所門前被一位名叫馬克·查普曼的歌迷殺害。去世時年僅四十歲。

後來阿甘重新遇到丹中尉,一點一點幫他走出困境。與此同時,珍妮不斷墮落,吸毒、出賣身體,無惡不作。影片中先後提到了很多企業,包括蘋果、 巴布甘蝦業公司在現實中都是有的。

阿甘為了尋找珍妮,開始了跑步。並且創造了流行文化中著名的符號——笑臉。

里根遇刺案在電影后半部分也有提及。

最後,導演還是沒有放過珍妮。珍妮說她感染了一種病毒,醫生都不知道怎麼治好她。雖然電影沒有明說,但種種線索都已經暗示了——她感染的是艾滋病。

珍妮走了,這次再也不會回來了。無論面對任何大風大浪都從不皺眉頭的阿甘留下了男兒淚。

最後,是阿甘和他的孩子。孩子是無辜的。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孩子都是希望。天使的羽毛飛上天空,正如美國,邁向美好的未來。

也許美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自獨立以來,不斷地被逼著往前跑。跑著跑著,發現自己是最快的,所有人都跟著自己跑。最後,他累了,只是想回家。

如果問阿甘代表了什麼美國精神,那麼答案是——「美國夢」。更進一步地說,他代表了美國的歷史。

而珍妮,不僅僅代表左派文化,更代表著美國的一次又一次被撕裂。對於一個民主國家而言這是不可避免的,過去發生過,未來還會發生。我們知道大撕裂的出現是美國式民主制度的失敗,但我們也清楚,她不可能離我們而去。


嬉皮士珍妮和軍人阿甘在華盛頓紀念碑前相擁預示著美國左派右派的和解,珍妮而後墮落恰恰是嬉皮士文化下信仰虛無的必然,最終珍妮回到阿甘身邊,代表了被冷戰割裂了半個世紀的美國社會價值觀重新回到以家庭為中心的傳統倫理


當年看《阿甘正傳》就覺得是一個傻子特別努力,然後生在美帝運氣特別好的故事。

但隨著對於保守主義這個詞的含義越來越了解之後,發現,這部電影就是個典型的保守主義價值觀的電影。


阿甘,珍視家庭,沒有小聰明,勤奮,榮耀,信仰上帝,熱愛國家,愛情專一,品德良好。

不去玩那種嬉皮士什麼的運動,一直都是一種保守主義。

而珍妮呢,就是被打為左派,也就是社會主義那一派。

如果右派是,家庭,國家,上帝,愛情。

那左派就可以比喻成,去你媽的上帝,去你媽的國家,去你媽的愛情,去你媽家庭。


當然《阿甘正傳》之所以在1994年,那麼多好電影中能得到奧斯卡獎。

包括當時的《肖申克救贖》、《獅子王》、《低俗小說》、《燃情歲月》等。

能在這些好電影中拿了幾乎大部分奧斯卡大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價值觀。

因為它是右派價值觀,保守主義價值觀。


美國就是一個典型的右派保守主義價值觀為核心的國家。

這個保守主義,其實我總結一下。

就是,反對激進,不反對進步。

就是改良是一步一步的,喜歡日拱一卒。


當年的撒切爾夫人,里根,包括小平同志,其實都是保守主義的做法。

典型的小平同志哪怕是改革開放,也是先做兩個試點,比如深圳和珠海先放兩個小地方試著玩。

撒切爾夫人當年並沒有特別激進的進入歐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她下台了。


歷史證明,英國脫歐其實是一個好事情。

大英帝國的英鎊用了幾百年,沒理由不相信他是不好的,不要輕易的做出冒進的政策。

但我們可以一點一點的來,例如改變民生,把國有企業不斷私有化,提高教育和醫療的投入。

凡是穩步改良。


保守主義,大概是英國比較古老的價值體系,但是,一直通過英國蔓延到了美國。

美國又被那些開國先賢們繼續發揚和傳遞。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本傑明·富蘭克林。


美國100元大鈔就是他的頭像。

這個老爺子呢,是我歷史上最佩服的兩個人之一 。

他完全是屌絲逆襲。

但逆襲的道路可不是什麼,做一個APP,然後突然就成為億萬富豪了。


人家是一步一步,靠勤勞,靠節儉,靠與人為善,靠不斷學習,靠智慧。

一步一步從打工的小夥計,積累錢財,不抽煙,不喝酒,和優秀的人為伍。

慢慢地有機會接受報社,有了一定的資本做了小老闆。

然後再慢慢地因為熱愛公益事業,加上自己學習看書,文筆較好,到處結交好朋友。


一點點踏上了從政的道路,在美國打獨立戰爭的時候。

就是他搞外交去拉到了法國的支援。

不然,美國絕對無法靠自己打過英國。


再後來,他對科學很感興趣,發明了一些小玩意。

他的科學事業也有所造詣。


所以,他是在商業,文學,慈善公益,政治,科學都有所建樹的一個人。

這就是號稱,第一個美國人的,美國國父之一的本傑明·富蘭克林。

保守主義的代表人物。


當然,富蘭克林沒阿甘那麼智商低。

阿甘的智商低是被戲劇化的。

也就是美國右派會講, 即使一個傻子,他勤勞,勇敢,相信愛,上帝,家庭,相信愛情,品德良好,他就能一步一步實現。

美國夢。


而什麼左派,像珍妮這樣的,就會吸毒,性亂交,對愛情不專一,生活糜爛,嬉皮士,到最後會得艾滋病死掉。

包括約翰·列儂在影片中也被諷刺成一個瘋癲的搖滾歌星。


左派就這麼不堪么?

其實不是的,主要是為了迎合當時主流美國文化。


曾經有一個諺語是這樣說的。

如果一個人20多歲不相信左派,他是沒有良知的,如果一個人30多歲還在相信左派,他是沒有理智的。

年輕人很多時候,特別有一腔熱血,動不動就想來一場革命式的顛覆。

總想一步到位,天下大同。


無疑是一種非常急功近利,或者,太著急的態度。

不管右派其他價值觀怎樣。

至少有一點,我認為年輕人至少要多學習的地方是在於。

要學會寧可,目標定高一點,但是步子一定要邁小一點。

不要那麼冒進。


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態度,做人,做事,學習,智慧。

每天進步一點點,其實到了一定的年紀,你的各個方面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而總是想一步到位的人,確確實實,很可能太急功近利了,反而把自己的身價性命,或者信心給賠進去。


當然右派還有很多我沒提到的點,下次有機會可以繼續分享。

但以我最關心的點來說。

就是革命的態度,還是要逐漸改良的態度。

我傾向於後者。


因為,我們可以站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的超越。

而不是老是我建好了一個東西,你就完全給推翻。

包括自己人生建立起來的,資本,家庭,也可能被自己激進態度給推翻。


不是說價值觀偏右就是絕對的保守。

而是學會活學活用,取長補短,讓自己能夠在生活中走的更加穩健一些,更加幸福一些。


比如最簡單的,堅持鍛煉,堅持學習,堅持自我反省,在實踐中獲得體悟,在自己的專業方向上一點點進步,有一天,資源更多的時候,就可以做稍微大一點的事情,如果更多的時候,就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第一步要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第二步要全力照顧好家人

第三步要儘可能幫助善良的人

第四步為族群發聲

第五步為國家爭榮譽。


事實上作為男人,前兩步成功,人生已算得上圓滿,做到第三步堪稱偉大,而隨意顛倒次序的那些人,一般不值得信任。——《教父》


大可把教父這段話,繼續拆分,比如第一步可以結合我剛剛說的,繼續拆分,拆分成一件件具體小小的事情,然後日拱一卒的慢慢前進吧。


Jenny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了,在這部電影中,Jenny的作用完全不在Forrest之下

Forrest擁有赤子之心,以及各種主角光環,對我們來說,實在是鏡中花水中月,可望不可及。
相反Jenny,她有夢想有信仰,也會不小心過上操蛋的生活進而也會迷茫頹廢。Jenny更普通,於是對我們也更重要。

整個電影,與其說是極端保守的紅脖子佬對於make-love-not-war的腦殘白左的辛辣諷刺,不如說是已經將白左文化融入血液的一代人進行的自我反省,試圖看清在一切高大全之下破敗的真相,試圖找回被激情和理想朦昧的初心。
==============================================================
順便表達一下我對這個角色的喜愛
====================================
越戰之後,Forrest和Jenny意外在Lincoln memorial前面的一場反戰遊行相會,Jenny直接跳進了reflecting pool,當時的景象是這樣的.......

三月末我有機會去了一次,特地找到這個角度,結果是這樣的....

妹的別說Jenny了,連水都沒有......

後面Jenny又要離開了,Forrest表白當男朋友不成...

Jenny並不是不愛Forrest,也不是不認可Forrest的人生價值,但和整個時代的糾纏是她放不下的坎,不論是一開始想要成為Joan Baez,還是後來裸唱blowing in the wind,再後來吸毒濫交嬉皮流浪,投身於反戰運動,裹卷在左派思潮中,都是對時局的一種回應——這個意義上,Jenny某種程度上是個思考者,她的身上有知識分子的成分,她無法像Forrest那樣什麼也不想,傻傻的跟郭靖一樣。和Forrest在一起的時候,Jenny無疑是快樂的,但她身上總有一部分複雜性無法排遣,這也是為什麼第一次回到Forrest家裡的時候,她總顯得別有心事。

戰後左派一路高歌猛進,就美國整體來說,主流民意和經濟政策時左時右,但知識界基本上是一路向左,直至現在大多數知識分子都是某種程度上的自由左派。這一切最激進的時候,無疑是60年代。到了電影上映的時候,經歷60年代的一代年輕人,現在也五十多歲了,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們可能掌握了整個社會絕大部分資源。雖然理想主義的激情逐漸讓步於現實的妥協,但他們肯定無法完全忘懷青年時期的這一段瘋狂,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應該被視為一種自我反思而不是居高臨下的諷刺批評。

其實,刨除開掛的屬性不談,Forrest本人也沒有如何偉大。
當年唱著blowing in the wind的bob dylan後來乾脆不跟白左玩兒了,是因為他看透了這一派熱火朝天后面的荒謬與無聊,以他的聲望,可以輕易成為左右政治進程的運動領袖,但他愣是從潮頭退下,和Joan Baez撕逼,頭也不回的走了。這叫天才。
Forrest作為年輕人也不為所動,實際上就是因為傻。


阿甘早期所代表的是一種保守主義,與當時大背景下的美國青年顯得格格不入,尤其是電影中還提到了貓王、約翰列儂等,這都是當時西方的時代潮流人物。而阿甘卻一直是一種保守觀念,埋頭苦幹,老老實實,機遇總有一天降臨到他身上的,所以到後面他成了人生贏家。而珍妮就是當時的自由主義代表,她童年發生的一切也預示著她崇尚自由,青年時期的她是典型的嬉皮士,可以說當時她比阿甘要過的「瀟洒」一些,但是最後卻是離開人間。不過,感覺作者並沒有否定自由主義,也沒有崇尚保守主義,影片後面阿甘的長途奔跑也是一種自由的表示方式,甚至在美國掀起一股潮流。你還會發現,做事嚴謹,行動有序的阿甘是筆直的西裝配著一雙耐克鞋,可以看出當時再保守的人也會因為自己的個性而「任性」,這是時代所賜予的。感覺就是在表達:保守與自由並不相對,而是相容的。


阿甘代表了美國為什麼是獨一無二的----
The Right Nation: Conservative power in America.

這裡我引用聖經里的一句話:

滅亡以先,人心高傲;尊榮以先,必有謙卑。 (箴言 18:12 新譯本)

總的來說,美國的基督徒一直像阿甘那樣堅守自己(明眼人一看就知阿甘正傳是部福音電影);而那個時代的多少嬉皮士在後來都選擇了回歸,就像珍妮歷盡叛逆、毒品、亂性、運動後還是回到了阿甘身邊就像小時在稻草地上一起禱告那樣。樂觀、個人主義、有限政府、愛自由甚於愛平等、愛國、崇尚工商業、注重家庭觀念、踏實勤奮創新的新教倫理------這些基督新教精神是深深烙在美國靈魂里的,也正是基於此,美國才是美國。

-----------------------------------
說句題外話,話說 天主教文化下一般偏左,比如法國,美國的天主教徒就比較支持左翼,盛產同性戀、聖母、女權戰士這類人。。。

基督教文化的國家比較偏右一些,論保守還是基督徒比較保守些,公德上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自由市場經濟;私德上重視踏實勤奮,傳統價值觀,家庭觀念較強;對外上比較強硬,聖母比較少。

所以保守主義(保守自由及其傳統、小政府、工商業)和自由主義(激進主義、福利社會、大政府、工黨)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

當然,不論自由還是保守,他們的共同敵人是-------專制主義。


保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男女主關係也影射了米國人民價值觀的成長和變化(參考基督教里上帝和「淫婦」之間的各種橋段)。

男主是個宗教式的象徵,純情、痴呆、有上帝一路罩著,象徵著「那一代的美國人」——從越戰撿了條命然後就發財了這一段尤為典型。
女主則是個外表美麗、內心淫慾的「自由主義」青年,象徵著他們的「青春」——流浪、反戰、濫情並且死於「愛之病」。

在一同經歷了「垮掉的一代」後,青春逝去,留下的只有成長中的娃兒,和對嬉皮士愣頭青年代念念不忘的追憶。
什麼時候WG可以拍片了,照這個套路拍一部中國阿甘,估計也能讓我朝老頭老太太們在影院里哭暈過去。


——以上回答的核心部分,都是美國人告訴我的;我自己很討厭這部電影。
——斯皮爾伯格也一直在拍這類電影;不過《林肯》是偽保守主義,和《新聞直播間》一個路數。


軍人與國家 (豆瓣)
就是這樣
阿拉巴馬州,記住這個地理位置。
阿甘是個始終踐行最樸素價值觀的人
而他守護著珍妮
這恐怕是美國,或者說保守主義者心中的美國,最好的象徵。

PS:社會思潮會反映在文藝作品裡的
比如《阿甘正傳》和《瘋狂動物城》


個人見解,並不了解美國歷史。
看《阿甘正傳》看了有十遍了,從我的理解,導演在《阿甘正傳》的主角身上通篇用誇張的手法表達了對專註,善良,守信的讚揚。
其中專註可以從以下幾個情節看出:

1.阿甘因為自己跑得快入選橄欖球隊,可以看出他在比賽中什麼都不用管,他拿到球後就等聽到教練大喊:「Gump!run!」後,努力跑就行了,憑這個他得以進入大學。這是專註帶給他的第一個獎賞。
2.阿甘在回答問題時,並不會試圖討好別人,只是教科書式的回答最基本的理解,而這總是獲得別人的讚賞。比如在軍隊里回答長官的「你來這的目的」這個問題時,他回答「做您讓我做的」。這也是一種專註,沒有雜念。
3.在軍隊拼搶計時和受傷後在療養院打乒乓球的時候,你會發現阿甘瞪大眼睛,目不轉睛的完成自己的任務,這讓他獲得了長官的讚揚,獲得了代表美國去中國打乒乓球以及因此獲得了某牌乒乓球拍的代言資格,這也是他創業的第一桶金。
善良:
1.在越南,阿甘不顧生命危險救出隊友,這讓他獲得了榮譽勳章,並且獲得了被總統接見的機會。
2.阿甘寫信邀請丹中尉來做自己漁船的大副,倆人在海上經歷了一場暴風雨後,因禍得福使得他們的漁船
避免被摧毀,從而成為百萬富翁,在讓中尉打理公司的時候,中尉投資了Apple,這讓他們「再也不用擔心錢的問題。」中尉在失意好長時間之後,終於開口感謝阿甘,並且在片尾參加了阿甘的婚禮。而這一切的基礎便是阿甘不顧生命危險救出丹中尉。
守信:並沒有因為好友犧牲而不去捕蝦,而這是他走向人生巔峰的開始。


題外話: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台詞是阿甘母親生病時對阿甘說的那句:「


命運飄忽不定居無定所。


開掛的天才扮豬吃老虎
茫然的凡人被生活強暴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最近幾年類似《黑客帝國》、《指環王》、諾蘭《蝙蝠俠》三部曲的有深度的商業電影越來越少了?
有什么好看的韩国电影?
如何看待西遊伏妖篇口碑票房同時遭遇滑鐵盧?

TAG:電影 | 美國文化 | 影視評論 | 阿甘正傳電影 | 阿甘正傳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