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你們堅持購買正版CD?


說實話,買了上萬張唱片,從來沒有「支持喜歡藝人」的想法,也不裝逼的說,沒有啥版權意識,我都是先下MP3,聽了喜歡再買唱片。九幾年淘打口的時候,要麼帶著CD機試聽,要麼就閉著眼睛買回去聽。現在國外購買方便了,也就習慣去常買。

不想說啥情懷,所謂情懷,都是以前接觸過買唱片,然後很久沒買,再看到才會有情懷。我和我身邊碟友,都是十幾二十年買下來,已經不是情懷了,而是習慣,也可以說成收藏癖。

買唱片不是啥牛逼或者高大上的事情,只是每個人追求的收藏愛好不同,說白了,我們喜歡買碟,和女人喜歡買包買鞋真心沒啥區別


過去我大概每個月都在英國的唱片網站http://prestoclassical.co.uk上購買一批唱片,通常以新出版的唱片為主。相比很多古典音樂愛好者,我對聽老錄音的興趣並不是特別大,而新唱片出現在國內渠道通常都比歐洲晚一些,所以定期瀏覽歐洲的唱片網站已經成為習慣。現在購買唱片的頻率已經降低到兩個月甚至三個月一次。每次拿到新唱片之後我會直接把它塞進電腦轉換成數字格式,同時把裡面的小冊子通讀一遍,之後就放進柜子收藏起來,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會再拿出來了。

容量128GB的iPhone是最近幾年來最偉大的發明,同時攜帶手機與iPod出門的日子終於一去不復返了。雖然我很喜歡CD的質感,但頻繁換碟畢竟是件麻煩的事情,並且包里放著一大堆數碼裝備真的很蠢。Spotify和Apple Music是最近幾年來第二偉大的發明,新唱片幾乎是同步出現在這些工具上。這樣帶來的好處是,我可以以很低的成本預先聽到新發行的唱片,如果很喜歡的話再考慮收入實體唱片,這樣大大降低了購買實體唱片的風險。

另外,我現在買藍光歌劇影碟的數量已經遠比唱片多了,因為確實沒有好的替代品。


因爲我想聽的東西別的地方買不到。


原來在廣州的時候,從走進琳琅滿目的唱片店開始,我的心情就愉悅起來,和老闆攀談兩句,從一排一排的CD面前有過,開始漫無目的看著花花綠綠的封面,絕大多數唱片我早就銘記於心,卻也沒有購買的慾望,只是拿起來看看封面看看曲目,摸摸自己的口袋,掂量一下還是下次吧。就這麼慢慢走慢慢看,突然一張渴望已久的唱片映入眼帘,唱片封面是上古時代一位傳奇指揮家如古希臘雕塑般的神情,我的心砰砰直跳,暗自感嘆今天運氣不錯啊!迅速付錢回家,拿出唱片,用小刀仔細的把塑封的邊角裁開,取出嶄新的CD盒,打開CD機,小心地把CD放入倉位,戴上耳機,按下play,CD在讀取時發出輕微的滋滋聲,顯示屏顯示時間從0秒開始,然後跳到1,美妙的音樂應勢響起……
這整個過程在我看是純粹幸福的!


總得來說,如果是你喜歡的音樂,買了比不買方便。那能買就買吧。


耳機音響沒啥好的,也不是裝,就是喜歡的歌手樂隊出了專輯想收藏,就是覺得如果以後能有一個CD架放滿滿自己喜歡的CD幸福感會爆棚而已。


為了讓喜歡的音樂能夠繼續做下去,喜歡的音樂人有飯吃。


事實上大部分原因是沒事做,比如上高數課半睡半醒上淘寶,一轉眼買了十幾張打口這種事...真開始認真聽反而買的少了


瀉藥。很慚愧講現在還是學生的我盜版或者打口唱片的數量遠遠多過正版,因為買一張正版的唱片我可以在學校門口最多買20張盜版唱片了。。

但其實在歐洲,去店裡淘碟時正版唱片其實並沒有很貴,加上經常有打折價錢也負擔得起。有時候去看音樂會演奏家在結束時還有簽售,吐一句槽,同樣的音樂家上交簽售和這邊價錢可能差到一倍。一方面是演奏家剛剛的演出讓你很想買他的唱片,還有就是你要等這個盜版出來不知道要多久(講真學校門口的盜版碟從我初中到大學幾乎還是那些哈哈哈哈)又不貴還有簽售,一個是盒裝一個是膠袋裝,為什麼不買正版的呢。

最近很喜歡一個流行歌手,不過我特別作還不買大陸引進版,特別去買貴了三四倍的台灣原版。

因為愛呀。(其實因為包裝內容更豐富啦)


1) 封面內頁的柯本,真的很可愛!還有,Pink Floyd的專輯都做得很用心呢!不枉我花了12塊嘿嘿嘿。
2) 收集起來,看著花花綠綠的封面也挺過癮的……
3) 還有最近好多樂隊的歌曲都在流媒體播放軟體下架了,spofiy資源也不多……買CD一勞永逸,反正也是在家裡聽呢,而且有亞馬遜Prime買了CD還會附贈digital版本喲!
4) 利用信息不對稱把在美國買的聽膩的CD倒賣給國內滾青再換新的別的盤的某路過…(國內珍珠果醬的專居然要100r!!天理難容!)


就跟買手辦一樣


都是因為曾經的打口碟店


謝邀。
兒時用磁帶和CD的時代,我們小縣城還根本接觸不到正版音頻。磁帶一律五塊,CD十塊,各種有的沒的精選集。
唯一買過的一盤正版磁帶是去北京旅遊的時候,在新華書店買的劉德華的專輯。
後來才知道正版盜版,可是那時候音樂已經沒有版權了。

在kindle之前,我從網路上收集各種epub和PDF格式的電子書,導入iBooks,想看什麼看什麼,也沒覺得盜版有什麼不好,畢竟方面閱讀。
自從購買第一本電子書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以至於現在都不怎麼碰iBooks了,打心底覺得應該付費。
使用正版會上癮。

音樂如是,只是國內大環境不成熟。
CD也註定會成為小眾的愛好。


1.喜歡並難以捨棄拿在手裡的質感
2.很多東西真的是下載不到的


買打口原盤...
因為窮...
不過打口也都是正版...但是卻不計入銷量不能給音樂人帶來收益...
慚愧...


木有辦法,干版權的。而且家裡CD機一直在升級使用。CD聽起來確實舒服啊。家裡裝修什麼的留擺CD的地方已經是必須的事兒了,看著一堆堆的正版盤好爽的。 另外遊戲和電影我沒怎麼買過正版。都是音樂。


正確的收藏,正確地放曲子。正版是另外一種選曲。


堅持買CD唱片,不是因為沉湎於過去,也不是為了虛榮,而是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這和用鋼筆、戴手錶是有相通之處的。
在聽CD的同時,我也用手機和電腦聽音樂,QQ音樂和蝦米音樂我都付費了。但是CD唱機的獨特質感不是數字音頻可以完全替代的。下班回家,選一張此時刻想聽的專輯放一下,邊聽音樂邊做其他事情,就可以將已經亂耳勞形了一整天的手機、電腦放下。
逛音像店也是件好玩的事情。我已經和北京路音像門市部的售貨員混熟臉了,他們會給我推薦一些品質相對較高、內容比較特別的專輯。這能使得聽歌也能像看書一樣,絕對會比音樂客戶端的隨機播放和單曲循環有更多習得。


2006年的時候,我十一歲。那一年我買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張正版CD,在大同的一家書店裡,花掉了32元。那時候的唱片還賣的出去,唱片還不是太貴,不像現在動輒七八十甚至上百。可能是因為我家的網路不太發達,也可能是因為被擁有實體唱片的滿足所打動,那時候開始養成了買唱片的習慣。我媽專門給我買了一個四層的五斗櫃用來放唱片,高中畢業的時候已經放的滿滿當當了。

就算現在也還是會把喜歡的唱片買下來,不光是滿足於在app上收聽它。我想購買唱片的意義在於當你擁有它的時候,你便能心安理得地享受音樂的美好,還有實體抓在手裡紮實的滿足。


用少少的錢去鼓勵自己喜歡的音樂人多做更好的音樂。
還有就是喜歡CD機聽音樂。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知識產權 | 唱片 | 唱片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