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詩經樛木的一個問題,《詩·周南·樛木》:「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求這裡的 綏 字解釋與讀音?

關於詩經樛木的一個問題,《詩·周南·樛木》:「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求這裡的 綏 字解釋與讀音。
在kindel上下載的一本中華書局 王秀梅編纂的詩經裡面的解釋為tuǒ 通妥,譯為 下降、降臨的意思。
而在百度中搜索到的絕大數資料解釋為suí 譯為 安撫的意思。
查看了百度百科中的解釋也是通妥。
問題來了,如果第二種解釋是錯的,那是怎樣席捲整個百度的?
國學經典 被儒家奉為經的 詩三百,到我們這代就這樣沒落了嗎?
除了 綏 的解釋跟讀音之外,還想請問下有想法的知友,在這個物慾橫行,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的社會下如何推行我大中華幾千年精髓的文明、禮儀、思想、素質。
實在不忍心傳承幾千年的瑰寶葬送在我代之手。
中華傳承應是禮儀之邦、識禮知書、而不是眾人胸無點墨、禮義消亡,淫風大行!令人痛心疾首。


關注了兩天,沒人來答。說兩句個人看法權當是拋磚引玉。

福履綏之。

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從上下文給您解釋這個詞的意思。
這首詩第一段是這樣的。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首先交代一下背景,可以確定的,這是一首歌頌新郎的詩歌。
為什麼確定這是一首歌頌新郎的詩文呢?
如果您看《文選》的話,不難發現有一章叫做《寡婦賦》是著名的美男子潘安寫的

伊女子之有行兮,爰奉嬪於高族。承慶雲之光覆兮,荷君子之惠渥。顧葛藟之蔓延兮,托微莖於樛木。此處有個小問題,見注一

實際上,在古代文獻中,很多地方都是把攀附在樛木上,比喻女子嫁給了君子。這是一個固定的典故,您可以記一下。

詩歌是不能翻譯的,我只能簡述為:

南郡有高大的向下彎曲的樹木,有些藤蔓攀附他,在他身軀上生長。
就好像一位快樂的君子,他的善心和善行都能讓人感到安定。

您看出來了嗎,我也是把「」翻譯成安定的。

《説文解字》:綏,車中把也。從糸,從妥。

有一個漢字叫做「」這個字甲骨文,金文中是上面一個男的,下面一個女的,
意思是壓制女人。壓制反抗的女人。

這個字後來「壓制女性」的意思沒有了,加了一個代表絲線的「系」意思是

捆綁女奴,紡織她們反抗。後來引申為壓制,捆綁,束縛。

使民以勸,謗言,足以補官之不善政。——《國語 ? 齊語》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春秋時期。這個意思逐漸遷移,成了「安定,安撫

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參見論語: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之斯來,動之斯和。

夫子如果得國而為諸侯或得到采邑而為卿大夫,那就會像人們說的那樣,教百姓立於禮,百姓就會立於禮,要引導百姓,百姓就會跟著走;安撫百姓,百姓就會歸順;動員百姓,百姓就會齊心協力。
《論語,子張》

或者

升車,必正立,執。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上車時,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後拉著扶手帶上車。在車上,不回頭,不高聲說話,不用自己的手指指點點。
《論語,鄉黨》

這裡的綏,就是車子的系帶。

何晏的《論語集解》中就記載了周生烈對於這一段的註解

正立執綏,所以為安

意思顯而易見,就是站起來拿著系帶,所以才安定。

所以,這句話裡面,把綏字解釋為安撫和安定,是正確的。

注一:樛木。樛字兩音兩義。
一為jiu,意為
1.向下彎麴生長的樹木
2.糾結

3.求

二為liao,意為上古時期的一種數目。


這裡讀jiu的原因是毛亨注了「木下曲曰樛」

注二:

關於詩經樛木的一個問題,《詩·周南·樛木》:「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求這裡的 綏 字解釋與讀音。
在kindel上下載的一本中華書局 王秀梅編纂的詩經裡面的解釋為tuǒ 通妥,譯為 下降、降臨的意思。
而在百度中搜索到的絕大數資料解釋為suí 譯為 安撫的意思。
查看了百度百科中的解釋也是通妥。
問題來了,如果第二種解釋是錯的,那是怎樣席捲整個百度的?
國學經典 被儒家奉為經的 詩三百,到我們這代就這樣沒落了嗎?
除了 綏 的解釋跟讀音之外,還想請問下有想法的知友,在這個物慾橫行,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的社會下如何推行我大中華幾千年精髓的文明、禮儀、思想、素質。
實在不忍心傳承幾千年的瑰寶葬送在我代之手。
中華傳承應是禮儀之邦、識禮知書、而不是眾人胸無點墨、禮義消亡,淫風大行!令人痛心疾首。

題主問題措辭激烈,但是問題有二。
其一:
詩經不能只看一家之言,如果發現偏差或者問題,請多多查閱資料。
上海古籍出版社,程俊英的《詩經譯註》(初學者最推薦這本)
中華書局,程俊英,蔣見元的《詩經注析》(最為詳實)
中華書局,周振甫的《詩經譯註》
都是可以對比閱讀的。

其二
哪怕真的是您說的對,百度錯了,也沒必要上升到如此的高度上。

中華傳承應是禮儀之邦、識禮知書、而不是眾人胸無點墨、禮義消亡,淫風大行!令人痛心疾首。

不只是今天,古往今來文字文化的傳承都多有紕漏,眾多錯誤,沒有必要上綱上線的把所有人都批判一番。
哪怕是大家都弄錯了一個字,也不是胸無點墨,禮儀消亡,淫風大行。
大可以平和一點看待,如果覺得傳承是難的,那自己看,自己讀,自己推動就好。

共勉。


非專業,恰逢翻到中國華僑出版社版的《詩經》,留個言


歪一下樓,我想知道樂只君子的只,應該讀第一聲還是第三聲


我買的《詩經》上面解釋的是通妥,但是網易上面的詩經語音,讀的是sui,我也是很無語,有語文老師出來講解下不


推薦閱讀:

讀長恨歌時我有個疑問,就是詩經里出現了楊貴妃為什麼?
怎樣在30天內寫好特定的幾個毛筆字?
詩經里最美的情話是什麼?

TAG:教育 | 國民素質 | 禮儀 | 中國古代文學 | 詩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