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比《左耳》優秀在什麼地方?

文學文本總有一些被冠以經典雋永,一些被冠以快消之類。而忽略這些頭銜後,自己卻很難堅定地說自己正在閱讀一份優秀的文本。那我們應該怎樣鑒別出一份優秀的文本?畢竟《盜墓筆記》在我看來也是那麼精彩,並不比《喪鐘為誰而鳴》單薄。
補充,我當然知道問題中的兩者不可比擬,而我想問的正是造成這文本之間鴻溝的原因。就拜託不要留下一句沒有可比性然後就再見了吧。。。實在是沒有幫助,衷心謝謝了!


最簡單的一句話:根本沒有可比性。如果再說的話,等我有空再補吧。
看你那麼著急 我就好好回答一下吧。
謝邀!
其實,你問的問題的關鍵點在三個地方:經典、判斷標準、價值觀。這個在我特別尊敬的老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學的老師趙勇有過一些簡短的論述。我大體說一下。

老師,
您好,我是您文學理論課上眾多學生中的一枚。
關於這節課(2014.4.3),您講的經典問題,我想質疑下經典的判定者,您所說的經典是誰的經典?就是誰或者說哪一部分人決定了這些就是經典?在我看來的話,應該是著名的專家學者判定的,通過各種文學理論、文學批評,還有滿足您提到的經典的特點等等標準判定文學經典。
可是這是不是一種話語權的剝奪?是不是專家學者(這些有經驗的、成熟的、有深厚理論知識的、有著一定人生閱歷的人)的一種獨裁?對於那些非專家學者,那些沒有經驗的、幼稚的、完全憑藉感覺而非理論知識、沒什麼人生閱歷的人來說,這樣的經典能讓他們接受嗎?
我認為這是兩種價值標準的問題。
經典也是價值標準的問題,而不是一種強制性的規定。
如果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典有些自由泛濫的傾向,但是如果所有人的經典都是一樣(或者是大致相同)的話是不是就太專制了呢?個人認為,應該是每一類人都有每一類人的經典,就像兒童的經典是白雪公主,是喜羊羊與灰太狼(影視意義上的),而不是卡夫卡的城堡或者是藍白紅三部曲,哪個兒童會想去閱讀卡夫卡呢?除非是聽爸爸媽媽講變形記。
就個人經驗而言,說實話,大實話,在老師講解之前真心沒看懂《城堡》,即使在老師講解之後也只是懂了一丁丁點,這可以從側面證明了卡夫卡的偉大,《城堡》的經典性,但是我想說,那不是我要的,雖然《城堡》可能是我將來要的,但是絕不是現在。反而,魔獸世界小說(一款網遊的官方小說)更加吸引著我,雖然給我帶來的僅僅是故事內容上的感官享樂,而感受其內涵哲理不過是淺顯而易懂的內容(比如說,彼此保持距離,才是最安全的狀態),《悟空傳》也同樣吸引著我,雖然它不是那麼地抽象,而只是平白地說道是不是選擇任何一個方向,都會游向同一個宿命呢?還有《西遊日記》,還有《沉重的肉身》,還有很多很多。可以批評說魔獸世界小說只是具有故事性,而沒有說反映了道德困惑,沒有反映時代精神什麼的(雖然我認為只要加以分析,沒有什麼是分析不出來的),但是我選擇的「經典」的標準不包涵這些,可能標準只是包涵了故事性是否足夠吸引人等等。誰規定的經典只能有一種或者是那幾種選擇標準?
究竟是先產生了經典標準?還是先產生經典?如果是先產生經典標準,那它憑什麼是經典標準?如果先產生了經典,那麼它又憑什麼叫做經典?誰認定它就是經典的?是掌握著話語權的人。誰掌握了話語權?反正不是我們,我們是未掌握話語權卻即將掌握話語權的人,但是當我們掌握了話語權之後,我們不在是我們。我們與那些專家學者就像是存在於同一個地球上,事實上是兩個世界的人,而終有一天,我們會成為那些專家學者世界的人,掌握了話語權後又無視那些沒有掌握話語權的人要求塑造自身經典的呼聲,那個時候,我們的經典已經改變、被同化。
沒有話語權不代表不應該有話語權。
PS:老師想看魔獸世界通史小說的話學生這裡有現成的。

這枚同學好!(寫完這句我先得「呵呵」一下)

  很喜歡這種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其實我下次課談經典的解構部分時會涉及到你其中的一些問題。因為解構主義者、文化研究者也喜歡如此發問:這是誰的經典?那個標準是怎樣出籠的?你們憑什麼把《紅樓夢》定為經典?等等。

  我試著回答一下你提出的幾個問題。

  經典化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根據我的理解,並不是專家學者先定了標準,然後再去按圖索驥,而是因為有了經典,然後通過經典生髮出來的東西,總結出了一些標準。我在課上所歸納的那些特點,其實也是如此。當然,最終形成的那些標準確實又會反過來成為衡文的尺度,但我想,在形成這個尺度前,許多人都是在藉助自己的閱讀經驗進行判斷的,而這種經驗來自哪裡?顯然是對經典之作與非經典作品的大量閱讀。

  在經典化的過程中,作為「發現人」的專家學者確實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下次課會以《春江花月夜》的發現過程為例來展開一下)。這種作用可能是對文學作品價值的一次次確認和固定。他們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們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許多人心裡有卻說不出的道理。莫非這就叫做「話語權」?當然,我也知道,如今的一些專家學者是先搶佔了話語權的制高點然後才行使判斷的,而這種判斷又會加入很多複雜的甚至是功利的因素。但他們的「話語」是否能最終生效,還是需要打上一個問號的。判斷一個作品是否經典,不是還有一個「持久性」的維度嗎?

  年齡、閱讀經驗、人生閱歷等等不到位的話,可能確實讀不懂經典,但我覺得並不影響經典的價值。就像我在課堂上舉的那個例子一樣,聶爾在大一時看不懂《戰爭與和平》,沒關係。但他後來看懂了,而一旦讀懂,也就理解了這部作品的真正價值(我想起來了,這個事情被作者寫入《師專往事》一文中,網上可查到)。

  各個年齡階段讀的書是不一樣的,這與一個人心智的是否成熟有很大關係。一個人在兒童期、少年期喜歡讀適合於自己這個時期心智的讀物,這很正常,但我覺得不能把是否讀懂作為判定作品好壞的標準。雖然魯迅的小說散文雜文也選入了課本,但大部分中學生是不大可能讀懂魯迅的,或者即便在老師教條式講解的引領下讀懂了一點,那也只是對魯迅的簡化。但如果因此說魯迅的東西不是經典,或者他的作品不如喜羊羊和灰太狼,可能判斷就出了問題。

  我以前是信奉真正的經典只有一套標準的,因為這種經典代表著文學藝術的高度;但現在我的想法也有些鬆動,比如,我們把金庸放到通俗文學的序列里,那他創作的作品可能就是武俠小說的經典。但如果讓它們擠入另一種序列之中,說這種作品比魯迅、沈從文的作品更高明,那我就覺得哪裡出了問題。

  同理,孩提時代也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經典,但這個經典可能只能放在童話、兒童文學等等序列里。你說的《悟空傳》等作品是最初的網路文學,我們可以說這種文學是後現代式的文學,也可以說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遊戲化、兒童化了,所以很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歡。但如何對它們進行更合理的定位,我一下子還說不好。

  一種觀點認為,經典是流動的,並非一成不變的。而之所以會不斷變化,就是因為一代代人的欣賞趣味發生了變化。但我總覺得在這個趣味的「動態」之後,還有某種趣味的「常態」,因為只要人的心智足夠成熟,他就會感受到那種人類最複雜最高級的情感和情感表達。比如《我與地壇》,比如我曾經提到過的高爾泰的《尋找家園》等。

  我大致想到了這些,但你提出的問題很有意思,或許我會放到我的博客里讓大家參與討論。

  魔獸世界是電子版嗎?可以發給我瞧瞧。這個小說確實沒讀過,慚愧。

祝:好!

尊敬的老師,

再次問好!

您說得很對,說實話,我也同意您所說的經典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了經典才有了經典的標準,然後繼續發覺經典,標準的形成是建立在經典之作與非經典作品的大量閱讀的基礎上的。但是問題恰恰出現在此。有些必然是無可避免的,比如說,閱讀需要時間,閱讀過大量的作品的人,不會是兒童、少年、甚至是青年,閱讀同時也在生活,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等到他積累到一定的閱讀經驗之後,他與最初開始閱讀的他已經是兩個世界的人了,他保有的價值判斷也不再是曾經那樣的了,他是以現在的標準審視所有存在在世界上的作品。

這樣說可能有些混亂。這樣說吧,A B C D E五種類型的作品(不論優劣),假設我再出生的時候這些作品我就全都了解其內容,我童年的時候覺得A最好,少年時覺得B最好,青年時覺得C最好,中年時覺得D最好,老年時覺得E最好,作品一開始我都了解,可是我卻隨著我生命階段的不同有了不同的標準,在哪類作品最好的問題上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作品沒有變化,是我的判斷標準在變化。那究竟哪個類型的作品最好?我們能說E好於D好於C好於B好於A嗎?或者是E好於D好於C好於B好於A?因為中年或者是老年是心智最成熟的階段,所以這個階段的判斷標準一定優於心智不成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嗎?

我想說的就是審視標準的問題,標準有優劣之分嗎?價值觀有優劣之分嗎?「遊戲化、兒童化」或者是「不成熟」應該帶有貶義色彩嗎?其實我挺不喜歡喜羊羊與灰太狼,誰要是說魯迅的作品不如喜羊羊與灰太狼,我也是要站出來舉所有的手反對的。可是,我也深切的覺得,不能因為我認為它不好,它就真的不好,畢竟還有那麼多人認為它是好的。在這個時候,有些人會評價說那些認為它好的人是太幼稚,不成熟,說他們的評價標準有問題,可是我覺得不能這麼說,在他們眼中,批評他們的人的評價標準才是有問題的那個(人都是這樣以自我標準為中心的嗎?)。

其實,老師,學生有些狂妄的想法。我一直有種感覺,就是價值觀,或者評價標準沒有優劣之分。世界上不存在好與壞,只存在適應與否。就像《紅樓夢》,我認為它好,幾百年後的人也認為它好,幾千年後的人還認為它好,那幾萬年,幾十萬年,幾百萬年呢?如果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的判斷標準與幾百萬年前的人截然不同了,《紅樓夢》還能維持經典的地位嗎?如果在那個時代它不再是經典,那麼,它到底是不是經典?所以,學生認為,經典,只是適應了一種價值標準,這種價值標準是多數人(強者)所持有的。

學生總是設想,文學真正的理想的世界不是說一群文學作品中挑出經典和非經典,評出優劣。而是把這些文學都保存下來分類,因為現在所厭惡的,不一定是未來所厭惡的,而那些由於現在厭惡而逐漸消亡的作品,可能恰恰是將來所惋惜的。就像是古人譏諷為「章句小儒」們的章句著作到如今都沒有什麼流傳,為現代人惋惜一樣。繼續說,把文學作品都保存下來之後分類(只是設想),供各個時代的人把適合時代價值標準的作品挑選出來,奉為時代經典。

老師如此耐心解答困惑,實在是太讓學生感動了。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PS:魔獸世界是遊戲的官方小說,其實就是供休閑娛樂,整部作品過於繁複,下附魔獸世界通史,都是各部分內容概要。)

祝:好!

這位同學:

  近幾天實在是太忙,遲復了。

我想了想,你說的雖是判斷標準,但形成這個標準的前提是判斷力,所以就先從判斷力談起吧。

我覺得判斷力是有高下優劣之分的,一個剛剛開始接觸文學作品的人其實是不存在什麼判斷力的,這時候他可能會把好的當成差的,差的當成好的。而隨著閱讀的擴大,閱歷的增加,人生經驗的逐漸豐富,他的審美判斷力才能逐漸形成。大概這就是劉勰所謂的「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因此,根據我的看法,一個人在童年、少年時代的審美判斷力即便有也是很弱的,因為他沒有比較,無法鑒別。判斷力的形成,乃至一個人終於有了判斷標準,那是很後來的事情。

當然,我並不否認一個兒童對一些讀物、動畫片也會看得津津有味,但是不是因此就可以說他們可以辨別出好壞美醜,我是很懷疑的。

以我自己的閱讀經驗為例,我的童年、少年時代無書可讀,所以任何一本書在我這裡都讀出了一些味道。我至今記得《歐陽海之歌》《艷陽天》《連心鎖》之類的小說是反覆讀過的。當時也覺得那就是好作品。但當我後來又讀了好多真正的好小說後,我卻無法說那些作品是好小說了。道理很簡單,這時候我逐漸有了比較,也有了一些判斷力。

所以,我覺得判斷力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而當一個人心中已經形成了判斷標準時,他已經走出了懵懂無知的狀態。

同時,我也意識到你在郵件中涉及到一個主觀性和客觀性的關係問題。所謂判斷力或判斷標準涉及到的是主觀層面的東西,於是便有了因人而異。因為一個人曾經讀了什麼書,形成了怎樣的閱讀趣味,這些都參與了對他判斷力和判斷標準的塑造。舉例言之,一個非常喜歡讀偵探小說的讀者,他的欣賞趣味可能已被偵探小說所固定,在他眼中,那些沒有懸念的小說可能就不入他的法眼。

另一方面,你所說的「作品沒有變化」,這又涉及到一個客觀性的問題。也就是說,好文學還是差文學,它們就放在那裡,不會因為讀者判斷力的有無多寡而發生什麼變化。我小時候讀過半部《西遊記》,激動得大呼小叫,滿嘴放炮,這是因為它確實是好作品。當我說它是好作品時,這其實是一種回溯性的反思,是我用後來形成的判斷力比較、衡量的結果。也就是說,我如此判斷時,它客觀上早已是一部好作品了。

文學既然有好賴之分,那麼判斷標準和價值觀也不可能沒有優劣之分。因為我相信,只要那個價值觀不是來自上面的欽定,那麼一個人的審美標準和閱讀價值觀一定是通過相應的文學作品建立起來的。文要上床武要上房的小說估計有許多人愛讀,抗日神劇也有觀眾,它們滿足了人們的某種心理需要,不能說全無價值,但我估計這些作品算不上上乘之作。如果有人說這些作品很好很強大時,你能說他的價值觀很優秀嗎?

《紅樓夢》在幾萬、幾十萬或幾百萬年後是否還有價值,是我所不能預料的。但從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來看,科技可以突飛猛進,但人性、人的情感世界的變化卻是相當緩慢的。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讀古人的作品還能感動的原因。如果有一天,人類的情感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麼不再認為《紅樓夢》是經典之作是完全可能的。此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但我想,那樣的話,人可能確實已是「超人」或「非人」了。

把所有的文學作品保存下來供後人挑選,以前不大可能,但現在似乎有了這種條件(因為數字媒介)。但即便有了條件,是否就能保存下來,我依然有些懷疑。因為作品一方面會被人為篩選,一方面又會被自然淘洗,它們能否笑到最後,就看它們的造化了。

先說這些吧,其實裡面的問題我還沒有回答完,但我想主要的都涉及到了。

順便說一句,你的「價值觀無優劣說」其實是很先鋒的,比如後現代主義就喜歡說:怎麼都行。可能是我比較保守傳統奧特和慢,所以才覺得不能認同你的觀點。因為我是過來人,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文學雖然遠不如今天這麼豐富多彩,但還是讀了不少作品的。所以有時就不免撫今追昔,思前想後。我的閱讀趣味、價值觀可能是在大學時代塑造而成的,所以我很看重一個人在大學階段讀什麼書,因為價值觀念、審美旨趣就在這種閱讀中潛滋暗長了。

謝謝你發來魔獸世界通史,我還沒找到翻一翻它的時間。

尊敬的老師,

首先要感謝老師在百忙之中抽空回復學生,看看郵件發送的時間已是接近十一點,因此再次表示對老師的感謝。

細想自己的童年,確實,那個時候沒有自己的思想,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而在後來的成長中才慢慢學會懷疑和否定,有了自己的思想。推之於閱讀的生命,閱讀的童年也大致如此,正如老師所言,不存在什麼判斷力。

看到老師關於文學作品的客觀性的意見,學生似乎想通點。如果說一部文學作品,比如《三國演義》,學生少年時期認為它好,青年時期認為它好,中年時期和老年時期依舊認為它好,那麼這樣的作品確實堪稱經典,再推而廣之,一部作品若是幾百年前的人認為它好,幾百年後的人依舊認為它好,那麼它成為經典也可以是當之無愧的。這樣的標準,就正是老師講的標準之一。

雖然這樣想是比較清晰的。但是,學生還是禁不住感嘆人的局限性。因為當一個人的閱歷增加,其趣味必定發生變化,就像少年時喜歡玫瑰,而老年時愛上百合一樣。在有鑒賞力後,可能當時那對某些作品的一股熱情就會轉嫁到對另外作品的熱情上,這確實會影響對作品的判斷。想追求一種絕對公正的評判似乎還是不可能的。

價值觀無優劣這種價值觀,實實在在是困擾學生好久,實際上說難聽點就是是非不分正邪不辨,而這種價值觀會導致混亂,沒有定論的世界最後歸於虛無,單單沖這樣的價值觀給學生帶來的困惑以及痛苦,學生就可以認定這樣的價值觀不應該是人所追求的。倒是保守的奧特曼,給人一種安定感,人想活得輕鬆幸福,必然是要信奉一種安定實在的價值觀。可惜,價值觀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改變也是如此,所以學生對自己所持有的價值觀也是無能為力。至於哪種價值觀是真正正確真正好的,學生還是認為這不是人所能知曉的,真理只能掌握在上帝手中。

明天就是老師的課,學生一定會好好聽講不走神。

PS,老師講課講得真的很不錯,至少在我們宿舍里是五分好評。

祝,

好!

我也再說幾句吧。

  其實我挺喜歡你這種懷疑的、否定的勁頭,這才是年輕人所需要的品質,我也是這麼過來的。而活到一定的年齡,經歷的事情多了,就覺得頭頂三尺有神明,有些東西是沒法懷疑或懷疑不動的,這時候你才有了敬畏。所謂少小逆反,老大皈依,或許就隱含了這層意思。

  有多種價值觀,人生的價值觀我總覺得應該清晰、明亮一些才好,因為只有足夠強健的價值觀才能明是非,辨曲直,否則就亂了。這個世界本來就亂,若自己也跟著亂起來,或者我比它還亂,那豈不是要天下大亂?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大概沒辦法認同虛無主義,也試圖跟相對主義保持距離。我相信一切事情的背後總有真相,儘管我們有時不可能馬上獲得;我也認為現象的背後有一個本質,雖然這個本質很不容易尋找,但接近真相,尋求本質,這可能就是人生的意義之一。

  但如果說的是閱讀價值觀,事情立刻就變得複雜起來了。為了把問題說得清楚一些,我前面的郵件其實已簡化了一些問題。比如如何看待趣味乃至「趣味無爭辯」的命題?比如趣味在閱讀價值觀和審美判斷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比如讀高小的三毛看《紅樓夢》就看得忘了自己身在何處,這種打動與中年人老年人的被打動有什麼不同?諸如此類的問題也曾讓我困惑,我的碩士學位論文似乎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困惑,才靠在審美閱讀方面做起了文章。這樣吧,我也學謝泳,送你一本我以前寫的書:《審美閱讀與批評》,那裡面的一些文章就在思考這些問題,也許會有助於你對相關問題的理解。

  實際上,與好作品的相逢可能需要一種機緣,而從青少年的心理狀態來看,恰恰在這一階段有了與文學遇合的最大可能,因為這時還有好奇心,他們對世界還是一種敞開的姿態。而人到中年,也許對文學那些花里忽哨的東西已提不起太大興趣了,這時即便他還在讀文學作品,也會變得異常苛刻、挑剔起來。

  當我說童年、少年時代的判斷力不高或者簡直沒什麼判斷力時,這並不意味著我看不起童年、少年時期的好讀物(前提還得是好東西),這是兩個概念。甚至一種有意為之的遊戲化筆法運用得當的話,也會散發出天才的光芒。說著這幾句話時,我想到的是王小波的小說。記得有一天課後一位同學跟我討論王小波,她說她不喜歡那篇《革命時代的愛情》,我說《黃金時代》里我最喜歡的就是這篇。而如果你讀過這篇小說的話,就知道作者是用一種怎樣的筆法在寫作了。

  我還想到了馬克思的那段文字(其實在課堂上我已說過):「一個成人不能再變成兒童,否則就變得稚氣了。但是,兒童的天真不使成人感到愉快嗎?……為什麼歷史上的人類童年時代,在它發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該作為永不復返的階段而顯示出永久的魅力呢?」馬克思這裡是在論述古希臘藝術的魅力,他說:「困難不在於理解希臘藝術和史詩同一定社會發展形式結合在一起。困難的是,它們何以能夠給我們以藝術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我覺得這裡可能藏著藝術作品客觀性和審美欣賞主觀性之關係的秘密。現抄錄於此,以彌補我先前所述之不足,也供你進一步思考吧。

祝:好!

尊敬的老師,

可能真的是由於年紀的原因才有這樣價值觀,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能使之有所改變倒不失為一件壞事。面對生活多學會的是拒絕和抗爭,對於任時間擺布無能為力的狀態總帶有憎惡的感情,接受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改變也未嘗不是好事。如果皈依,學生如今的態度也是欣然接受了。

與老師的這番對話,倒是讓我生出不少閱讀的興趣,自從上文學院以來,多數把閱讀當成了學習和工作,卻失去了少年時期的閱讀熱情,而如今趁著重新找回的一些興趣,學生決定多讀些書。當然書中的各種價值觀會帶來不同的混亂,不過正如老師所說,頭上三尺有神明,目前的混亂最終引向的很可能是確切的穩定。

至於王小波的作品,慚愧的是,學生曾經也只是聽舍友說起,然後在圖書館的偶遇中略略翻了幾頁,所以剛剛怒看《革命時代的愛情》前幾章,覺得小波同學的筆法還真是可愛。當然這只是粗略的感覺一下,還不能說有對這一類作品的鑒賞力。之後學生會把他的作品一一閱讀的。
老師的《審美閱讀與批評》,學生剛剛百度了一下,看了下目錄,日後一定會細細閱讀。感覺自己還是讀的東西少,對學生的幼稚,還是希望老師不要見笑。最後,感謝老師的指導×2。

我自己的閱讀經驗是要有多元開放的興趣去面對林林總總的好作品,每一種作品可能都會不同程度地提供一種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然後比較,鑒別,最終確定自己的價值觀。讀得多了,自然就會形成自己的價值譜系,那些你所讀過的作品也就有了三六九等。估計這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講課時其實也是在呈現一種文學價值觀,但並不是讓你們強行去接受它。只有通過自己的閱讀去發現,反思,放棄,乃至珍惜,這樣形成的價值觀才可能牢靠一些。

  以我之見,大學階段最應該大量閱讀,如果錯過這個時間,以後的心境、狀態很可能就全然不一樣了,失去了與文學遇合的最好時機。只是現在種種誘惑太多,能夠用於沉潛於書本,體味於文學的時間太少了。

  不會見笑的,都是這麼過來的。朱晦庵說:「學貴善疑;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你之疑已是悟的開始。

  好了,這個對話暫告一段落。

  備課之中,匆匆作答。

祝:好!


這是《巴黎聖母院》在知乎上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本人讀書少,為了不被騙,今年開始惡補各類書籍。兩個月前看了點《左耳》的小說,一周前看完了《巴黎聖母院》,來說說自己那點不成熟不成體系的主觀看法和感性認識。

讀《左耳》的契機源於那段時間在書市找青春/校園/言情類的小說看,對饒雪漫的名字早有耳聞,於是看到她的這本書就順手拿過來翻了。應該說一開始的閱讀體驗是不錯的,情節推進緊湊有趣,能吸引人看下去,但是文筆一般,沒有在審美體驗上讓我留下好的深刻印象。後來有事暫停了天天泡書店的日子,等到又有時間的時候卻沒有了再去看這本書的想法了。

再說《巴黎聖母院》。我在小時候接觸過這部名著,當初是出於不能在逼格上輸給某些同齡孩子太多的動機抱著做任務的心態去看的。閱讀的快感被數頁碼的成就感替代,過程自然是痛苦而不能持久的,印象中只看到愛絲美拉達為了救出誤闖奇蹟宮的劇作家後,同他獨處一室的劇情。

一周前在手機上安了某讀書軟體,看到有《巴黎聖母院》的免費下載,彼時原本不想看這種大部頭,點擊加入書架只是為了先佔個坑。可當我開始看時,這本書卻一點點的吸引我進入那個世界,慢慢的浸潤我的心靈。

同看《左耳》時的閱讀體驗完全相反,《巴黎聖母院》這部小說的情節沒那麼緊湊,時代背景也離我甚遠,一開始的帶入感確實沒有《左耳》強。好在其文筆精鍊優美,也能讓我一段段的看下去。 但從第二卷開始,我真正的被迷住了,無論是人物刻畫還是劇情鋪張還是語言文筆,都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魅力,讓我想要深入的探究書中的世界。而且閱讀的過程中時常能感受到作者字裡行間想要表達的意蘊,想要傳遞的精神。可以說,這部作品在劇情上吸引著我,在審美上洗禮著我,在悲劇精神上震撼著我,同時在思想上啟迪著我。

回過頭評價《左耳》。雖然我沒有看完它(只看了大約四分之一的篇幅吧),但是我可以斷言這本小說除了劇情上能使我有看下去的慾望,在其它更深層次的維度里無法帶給我更高級別的享受。我無法回想起這本小說里有哪些讓我由衷讚歎的絕美佳句,無法想起哪些地方給過我觸動,給過我哲理上的思考。你也許會認為我只看了開頭部分,後面的內容很精彩。但是在我看《巴黎聖母院》這種一流的文學作品時,每一章都能找到那些真誠智慧的閃光點,而我想這正是名著得以流傳的奧秘,也是普通的流行文學無法同經典文學相比的原因。

多說兩句:就我看過的經典文學和流行文學來看,個人認為這兩種類型的作品有一種顯著的區別——經典文學的劇情很多都沒有流行文學特別是網路文學那般快速緊湊,有些看來甚至是拖沓冗長的。但是經典文學能在這看似慢節奏的劇情推進中加入很多的非劇情欣賞要素(自己造的名詞&>-&<),比如景物和場景描寫,人物對話和心理活動描寫,以作者的口吻出現的闡述等等。很多作者要傳達的思想理念和想引起讀者思考的哲學探討就在這些拖慢劇情進展的筆墨中不知不覺的展開了,讀者需要足夠有心才能充分體會到這些。一句話概括:經典文學的結構通常是劇情進展較慢,但是文本張力強,內蘊深,信息量大。流行文學的結構往往情節推進快速,但相對的張力弱,內涵不深,信息量小。這裡所謂的信息量不是指推理小說里大大強化的懸念、線索、伏筆這些寫作技巧下蘊藏的信息,而是指能對讀者帶來強烈的審美享受和心靈衝擊以及思想啟迪的信息。《巴黎聖母院》作為世界公認的文學名著,在對於人類精神生活的建設性上,確實比《左耳》這類的流行文學重要很多。

至於題主目前認為《巴黎聖母院》並不比《左耳》精彩,以及對此產生的困惑,我覺得很可能是閱歷和閱讀經驗的不足造成的。說這話並沒有貶低題主的意思,每個人的經歷和際遇各不相同,如果讓我在兩年前看《巴黎聖母院》我很可能還是看不下去,如果沒有兩個月前泛讀多本流行的小說墊底,我可能也產生不了良好的閱讀判斷力來接受經典文學。題主可以試著耐心地多看幾本名著來培養良好的閱讀審美,再經過歲月的沉澱,或許慢慢地就能理解經典的偉大之處了!

題主若是有興趣的話,推薦看過《巴黎聖母院》後再看看《雙城記》,在我看來這兩部作品都非常適合剛開始接觸世界名著的文學愛好者。


所有地方啊


這不是拿小時代和紅樓夢比嗎


根本沒有可比性,本來想長篇大論給你,但是想了想,作者你既然能這麼問,問就是答一萬字你也理解不了


我知道巴黎聖母院 可是 左耳是啥


呵呵,我真的覺得這個問題好奇怪。
就好像是親愛的雨果大叔,或是司湯達劉慈欣加西亞·馬爾克斯這些男神站在你面前,你和他們促膝長談後,卻感慨:╮(╯▽╰)╭,沒有郭小四來得接地氣啊~~
是不是在您的字典里,純賣青春憂傷,墮胎車禍等等狗血爛俗爽雷橋段的書,遠比對世界對社會乃至對無數人的生命產生深遠影響的名著,要來得好看?
SO,按照這個邏輯,【花千骨】比【百年孤獨】好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比【麥田裡的守望者】好看。
【邪魅總裁——首席——少爺的XX嬌妻】比【情書】好看。

你要真這麼覺得的話,不說了,三觀不同,你可以口中吟著九九乘法口訣去買白菜,但你不能否認在一些人筆下鮮活旋轉著的繁複公式會對世界產生極大影響,甚至在你無知覺時,推進人類社會——我們的進程。

評判文學作品的價值,從時間的維度,空間的維度,對人類這個種族的精神影響入手,不是爆米花式的短暫快感。當然,我不反對放鬆時的精神消費,只是,多些敬畏。
不要問這麼可愛的問題,只能暴露無知,讓人冒火。
言語有些過激,SORRY~~


從補充說明看,作者的問題其實是很嚴肅的,即如何評價一個作品是不是寫得好?這其實是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要寫很多字……
簡單點說,文學是創意活動,要有創新性,所以唯一標識是,好的文學是否是創新的文學?是否開發了文學的新的可能性?《左耳》沒看過,不好說,但是大體看來,那些青春愛情小說,從形式上講,大多沒什麼革新;至於內容嘛,其實不過是一些套路而已。當然,形式內容根本來說不可分,這裡只是分開好說罷了。《巴黎聖母院》?,別的不說,卡西莫多寫的多魔性……(其實我是開玩笑)
至於形式上的分析,又有好多,語言啦,意象啦,結構啦,敘事啦,等等,都可以去分析。具體可參看形式主義與敘事學新批評文論。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可以有很大作用。語言角度來說,作家是將舊的語言賦予新的意義;宏觀來看,也是一樣,好的作品也是,起到了一種刷新人們經驗,不斷試探思想觀念邊界的作用。(當然是不同於哲學的試探)
最後,我覺得根本區別可能是:一些的文學是不可取代的;一些卻不是,因為所有同類作品都差不多……


我覺得吧,《巴黎聖母院》探討了很多,單就討論的範圍上來說就比《左耳》之類的快消文學要豐富得多。
首先,有各種各樣的愛情:
比如說
1、愛斯美拉達因為完美的外表而愛上的渣男衛隊長
2、卡西莫多對愛斯美拉達的默默守護,卻因為外表醜陋,哪怕付出真心了卻沒有辦法得到她的黯然神傷
3、副主教禁慾過久,所導致的類似於自私的、一定要得到愛斯美拉達的愛(也正是這種愛導致所有的悲劇結局)
4、渣男衛隊長四處沾花惹草,只愛卻不付出真心的愛
5、詩人格蘭古瓦與愛斯美拉達的「愛情」——名義上的夫妻
其次,還有各種感情:
1、愛斯美拉達被自己的母親誤認為是偷走自己孩子的人,最後導致團聚了沒多久,卻又要生死分別,最後母親為了保護孩子最後付出一切的母女情
2、詩人格蘭古瓦對小山羊的幾乎是找到靈魂伴侶的愛
3、克洛德副主教對自己收養的卡西莫多的愛,但最後卻因為愛斯美拉達兩人反目成仇
4、卡西莫多對副主教的感恩與尊敬,最後實在是因為憤怒至極才把副主教推下教堂
除了這些當下人們最喜歡的感情之外,還有很多:
1、專門用第三捲來描寫巴黎城以及聖母院的哥特式建築,讓讀者更加身臨其境,反映歷史
2、第五卷描寫「這個將要殺死那個」,來探討科技進步是否會「殺死」原本的技術,這個眼光可以說是十分的超前,拿到今天,都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題目
3、當時中世紀的巴黎人民的浮躁,只愛看熱鬧,不愛去看那些真正有營養的東西(其實這一點和現在又是多麼像啊!)
4、中世紀的被神學和教會所統治的人民的愚昧
5、當時社會底層人物的生存狀況
等等等等還有很多,我這裡只是隨便列了幾條,原著還有很多值得人們去探討的地方。
那麼那些網路快消文學呢?
我沒有看過《左耳》,但是我看過幾本言情小說。有名字的《花千骨》《小時代》,其他都是些類似總裁文的小說。
我看了這麼多小說,才明白,快消文學從來都是為了滿足人類本身最基本的要求而產生的。最簡單的例子:《斗破蒼穹》。書中所有的情節安排都是為了主角裝逼,滿足人們的自尊心。《花千骨》,書中所有情節都是在說「所有人都在愛我,而白子畫你卻不愛我,白子畫你這個負心漢!」,滿足涉世未深的小女生對愛情的幻想。
然而世界文學名著所有情節都是為了描寫一件特定的事件,並且這件事情可以反映特定的歷史時期特定的人所遭遇的事情,從中人們可以得到共鳴。比如說幾乎連小學生都讀過的《童年》,就是反應在俄國當年窮苦人民的生活。《巴黎聖母院》,就是反映在教會統治下,還有封建迷信的人們的生活狀態。
當然,也不是說快消文學沒有存在的意義,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一段時間。資歷尚淺,對人世沒有什麼理解,只能夠明白那些大白話,那些明擺著告訴你的道理,那些刺激的情節,或喜或悲的情愛。
只是隨著閱歷的加深,我們會發現閱讀世界名著比閱讀快消文學更能夠有代入感,更加能夠令人震撼。但是在沒有達到這個階段前,就不要強迫自己去讀文學名著了,這樣便會失去對世界文學名著的興趣,從而錯過一次心靈的盛宴。
畢竟,文學名著就如同埋在地下的鑽石,必須要有一定能力才能去挖,找到鑽石;快消文學就像擺在你面前的鐵塊,雖然容易拿到,卻總是不如鑽石值錢。


音樂要公平,現在書也要公平。書的內容能體現作者涵養,小學生一個星期寫完的《霸道總裁愛上我》非得要和雨果的書平起平坐。高呼藝術無貴賤啊!好吧,開心就好。
最後還是要說什麼樣的人讀什麼樣的書,我不信雨果會愛看郭敬明的書。沒有人會愛上比自身涵養低級太多的作品,小學生沉迷郭敬明作品崇拜他我可以理解,但二三十歲的人還沉迷於此的話,只能說該提升下自己了。

我最後補充一句吧,我這回答是針對某個評論的,所以的確是離題我知道。畢竟我沒文化啊,只會開嘲諷不要臉啊。謝謝題主罵醒了我,我會回去閱讀一百遍郭敬明的作品提高下個人修養。


時代背景不一樣,怎麼對比?
下面摘自百科
《巴黎聖母院》寫於法國風雲變幻、階級鬥爭激烈的年代。1794年雅各賓政權被推翻後,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權隨之建立,人民群眾的處境日益惡化。拿破崙以平息國內判亂和擊退國外封建聯軍而震動全歐洲,但隨後就是波旁王朝的復辟。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執政,是波旁王朝統治最黑暗的時期,極端保皇分子入內閣,天主教會勢力更為猖獗。1830年七月革命後,掠奪革命果實的銀行家統治著法國,金融資產階級進入全面勝利和鞏固時期,但同時,無產階級也開始登上歷史舞台。這一時期法國社會正處於急劇轉折之中,各種鬥爭十分激烈、尖銳。而《巴黎聖母院》這一經典名著就是在這一被動的背景下寫成的。


只從歷史上的厚重感就能看出來了


你說啥?


這是《巴黎聖母院》在知乎上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時間和目的


推薦閱讀:

為何郭敬明和陳安妮得到的是不同的評價?
如何評價《幻城》電視劇?
郭敬明有多高?
如何評價將《小時代》和《模仿遊戲》各刷了三遍的人?

TAG:小說 | 文學 | 郭敬明人物 | 文學理論 | 巴黎聖母院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