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句诗是不是很矛盾?

我觉得是:今人可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大家什么看法?


这样你就能理解了。

月亮:你爸爸

古人:太爷爷

今人:你

你没看过你爸爸小时候的样子,现在你爸爸老了,但你爸爸曾经看过你太爷爷(你爸爸小的时候)。这很矛盾吗?


不得不说,你的没有原诗有意境、有美感啊。
我这么看的:
两个月不是同一个意思。
第一个月是时间维度上的那个月亮,随着时间的流逝,月亮也在变化,古时的月亮今天的人自然看不到了。
第二个月是空间维度上的那个月亮,不论星转和斗移,月亮还是月亮,今天的月亮在古时也曾光泄照人间。

这句诗有抚今怀古之意,既有一种失落感在内,又有一种和古人亲近的感觉,改了之后意境就差远了,充满了欢乐,那就味道不对了。当否,请指正。


可类比成:
今天的我见不到十年前的女朋友,而女朋友十年前的同学却可以见到(她)
——恨没在更早的年华遇见你


我觉得赏诗不要带上逻辑思维,全凭自己的感觉(follow your heart)慢慢欣赏就好了,只有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美~采用理性的分析来解读李白的诗,只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人是个疯子!


刚刚看到觉得有点奇怪,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是这样的: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刚刚查了一下才明白,原来我记住的这个版本是小时候背过的《增广贤文》
而原句是出自李白的诗


这么有宇宙观的一句诗题主感受不到吗!!!!
张若虚当年光光写下一首春江花月夜,写下一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就被闻一多说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了嗷!


永恒给人带来悲伤。相对于人的一生来讲,月亮是如此长久,在我们看来是永恒的了。
所以呢,古人今人凝视的是同一个月亮,古代当时的月亮我们是没有看见的。

但是有什么是真正永恒的呢?没有。佛经的说法是无常。懂得这一点我们也许有些安慰。


读诗前有必要先掌握一个法则:逻辑好的诗基本都是烂诗,逻辑烂的诗很多都是好诗。

好,现在我们再看题主和李白的诗。
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题主:今人可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题主只改了李太白一个字。
李白不见古时月,不亦惆怅乎,感概乎。
题主可见古时月,不亦欢喜乎,开心乎。
境界对比,情绪对比,我就不多说了。

同理:
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已惘然了还追忆个屁啊?岂不矛盾,改了!
李商显:此情可待成追忆,只因当时没惘然。
境界对比,情绪对比,我就不多说了。

在诗的王国里,逻辑必须臣服于情感,而情感不必让位于逻辑。


人 不可能 两次抬头 看到 一样的月亮。。。嘻嘻 嘻嘻 嘻~


铁打的月亮,流水的人……
哪里矛盾了?


原句总让我想起苏轼的一首词,永遇乐夜宿燕子楼那个"


人是有穷尽的,月是无穷尽的
个人揣测李白感受到,人世相对月亮的变化多端,叹悲欢离合,人世无常,不如一月,如如不动。
恰似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同样是对月与人的相对思考,诗话了的时间,诗话了的哲学。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诗句是不存在矛盾的。


确实略略有一点矛盾,两句采用的逻辑是不太一样的,单独一句来看都可以说得通, 两句连一起,我只能说显得错落有致吧。
我怎么印象中一直是“今人不见古时月,此月曾经照古人。”,原来我一直记错了。


第一个月是绝对运动,今天的月亮不是昨天的月亮
第二个月是相对静止,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哟喂
在哲学上不矛盾(ˉ﹃ˉ)


哀,排名第一的回答把全诗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都搞错方向了,回答真是南辕北辙啊!这句诗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把酒问月》是一首典型的咏月抒怀诗。这句诗用的是古诗词常见的互文修辞手法。其实说的是:今人不见古时人,古月依然照今人。意指人类世代更替,明月万古如一,时光匆匆,人生短促。其实诗人下一句就说的很明显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借此进一步说出诗人的胸臆:“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借明月的永恒、皎洁,表达诗人高尚、出尘的情怀。你这“这句诗有抚今怀古之意,既有一种失落感在内,又有一种和古人亲近的感觉”说的不在点上啊。


光谈逻辑不谈诗也没矛盾啊,你今天新交的朋友能看到(或曾经看过)小时候的你吗?


不矛盾。

事情是这样的:
月亮照耀人
月亮照耀(古人与今人)
月亮照耀古人:照耀古人的月
月亮照耀今人:照耀古人和今人的月

从“人”的角度:
人见月
(古人与今人)见月
古人见月:此月为“照耀古人的月”
今人见月:此月为“照耀过古人如今照耀今人的月”

从“时间”角度:
月亮照耀(古时与今时)
月亮照耀(古人与今人)
月亮照耀古时:古时的月 = 照耀古人的月
月亮照耀今人:今时的月 = 照耀过古人如今照耀今人的月

回到诗里。要注意的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一句,今人见“照耀古人和今人的月”不等同于今人见到了“古时候(时间点)的月亮”。由此“今人不见古时月”并无不当。

这整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就是以人的古今与月的古今做对比,说明古人今人不断更迭,而月仍旧不变守候。几句诗里咏月亘古如斯的同时也带有对生命渺小易逝的感叹。跟后一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可谓环环相扣(“人”对比“月”)。

实际上,上述提及的两句诗里主要对比组合是“人”和“月”,以及“今人”、“今月”、“古人”、“古时月”,而非“今人”、“古人”与“月”。我想题主会认为此句矛盾是因为以上述第三者的角度出发了,将“月”作一个整体看待才觉得不解。

另外一提,如果按题主思路,改成“今人可见古时月”配合后句“今月曾经照古人”反而就在表达主旨上略逊一筹了。

“今人可见古时月”(也就是拿“今人”、“古人”与“月”做对比出发点)配合整句诗与上下文,顶多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一句重述,跟原句比起来还少了一分层次感。


这两句诗的意思都知道,但是初看确实矛盾
仔细看了下后半句,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时候今月已经不是今月,而是古月了。


为什么不用量子力学去看待


要不要给你解释下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区别?前者随性、情感化、妄想,后者逻辑、客观、事实~~
只是简单概括,入哪门用哪门的思考方式~


推薦閱讀:

如何取一個「民國風」的名字?
是否真的存在天才?
什麼是逆向民族主義?
如何用一句詩或詞來評價李煜??
為什麼中國把全球首家孔子學院開在韓國?

TAG:文化 | 文学 | 文言文 | 诗歌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