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富士 X-T2無反相機?

發佈於2016年7月7日的富士X-T2無反相機是富士X-T系列的第二代旗艦,官方售價1600美元


2016年9月8日晚上收到店家發來的微信——X-T2到了,趕緊來拿。當時正在國外,那心急火燎得兩天晚上都沒睡好。

9月10日飛機一落地,興沖沖地跑到店裡拿下了久等的腹肌X-T2,當天便發了一條朋友圈——「終究還是為情懷買單了!」

當時用了一個月就在無忌和404 not found臉書上發表了使用心得,對於知乎還是緩一緩……緩到現在已經是用了半年多,當下同時擁有它和佳能5D4。說一個用了這麼久的感受:終於有了使用起來與日系專業級別單反一樣好用的無反相機了!

話說我也算是器材黨了——窮,器材黨。比起經常在微博上秀的動不動就是「阿爾帕」、「飛思彎」、「徠卡M10」的大哥們,我就是個窮人。首先回顧一下我曾經敗過的器材——直接從可換鏡頭相機開始吧,畢竟真正的發燒是從它們蔓延的……07年開始工作,天天熟讀各種測評文章、各種YY、各種省吃儉用存錢……滿腦子只記得當時色影無忌上面的一句話:「尼康造型特別man!是男人就用尼康!」於是乎第一台機器便是尼康的D300,鏡頭前前後後入過騰龍17-50/2.8、尼克爾35/1.8、尼克爾105/2.8、16-85/3.5-5.6。發燒友嘛,就是技術不怎麼樣,盡想器材去了;照片沒拍多少,盡裝逼去了。僅僅一年半吧,便換成了當時紅極一時的D700,那滿足感、那手感、那重量、那全副鏡頭的價格……跟著老師拍婚禮、帶著姑娘拍寫真(那時真的太黃了)、扛著全套去西藏!各種鏡頭交替使用,尼克爾24-70/2.8、尼克爾70-200/2.8、尼克爾85/1.4D、尼克爾50/1.4D、蔡司100/2 zf.2、尼克爾16-35/4、尼克爾50/1.4G,也是在那段時間逐漸沒有了處女情結,完全接受二手鏡頭了。記得當時在珠峰大本營拍完珠峰,回去看著震撼的珠峰,一點一點的放大……我去,1200W像素太少了,機會難得的景物就這樣被浪費了!!2013年初,毅然決然賣D700入D800,可惜當時已經被全套器材負重行軍掏空的我開始對重量和體積有了看法,再加上大法家出了新的全畫幅微單……於是……哎呀……就……哎……尼康再見。大法A7機身、偽蔡司24-70/4、大法70-200/4、蔡司50/2 ZE、蔡司100/2 ZF.2、徠卡28/2.8R、上述三種卡口的KIPON轉接環,大法用著也真不錯,唯一就是對它家當時只有壓縮Raw有點意見,還是器材黨嘛,技術不夠器材來湊,這段時間就是各種拍朋友的淘寶小件樣片,經過一年的蜜月期,發現EVF刷新太慢、電池不耐用,開始想念舊情人——單鏡反光相機。那毫無時滯的光學取景器、那一顆電池堅挺一整天的持久、那飽滿的手感和令人呼吸急促的重量、那啪啪啪的快門聲……過了裝逼的年齡、沒有了裝逼資金的後裝逼時代,我想到了「物以致用」四個字,方便好用才是王道啊!於是乎各種考察試用,牙膏廠入門全畫幅6D進入我的攝影包,除了對焦點少、連拍慢外,真是好機器啊!牙膏24-70/2.8II、牙膏85/1.8、繼續持有蔡司50/2 ZE、牙膏100/2.8L、牙膏70-200/4、牙膏70-200/2.8相繼投入使用,嚴寒、酷暑……大雨、沙漠……耶路撒冷、溫哥華……各種拍、各種耐操、各種不出問題……

然後,該言歸正傳了,現在我繼續回到腹肌上面,去年年初,借了朋友的富士X-E1玩兒,突發奇想的準備用事實說話,證明一下全畫幅相機的優越性。桌上擺了一個小物件,上腳架、相同光圈(F8)、相同焦距(當然富士是用的等效焦距,X-E1用的富士龍35/1.4、6D用的蔡司50/2 ZE)、相同的快門速度、相同的ISO(ISO200),啪啪啪完畢後導入ACR里一對比,頓時就不淡定了,100%放大後怎麼1600W像素的aps-c畫幅的X-E1的合焦部分比6D更清晰?What a fxxk!Are you kidding me? 對於我這樣的水平也說不出來什麼專業技術用語,那就最簡單的兩個字——清晰!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的全畫幅真是肉啊!後來有調整光圈,前前後後對比了幾次,結果依然如此,後面繼續試用了幾天,那體積、那重量、那文藝的造型、那慢如蝸牛的對焦速度,從此給我埋下了「富士不可小覷卻不盡完善」的伏筆……(後來有了X-T2後,到不存在網站FB上與台灣的人像大師黑面老師交流,他說這種清晰度主要是跟有無低通濾鏡有關,少了低通濾鏡後的成像質量,放大100%後,那每一粒像素都感覺很實在!)

器材黨最關心的必然是器材嘛,越是對手頭的器材不滿意,那越是私下各種考察其它器材,用著新器材的時候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在啪啪啪」,每天三次以上的刷新「相機入魔」、「Fujirumor」,只怪佳能不更新,而富士卻把N年沒更新的X-Pro2系列很是時候的拿出來,那文藝、那情懷、那廣告……16年7月的一個早晨,出佳變富,拿下了X-Pro2,同時56/1.2、16-55/2.8、50-140/2.8先後收入囊中,除了50-140/2.8外,一機兩鏡每天都隨身攜帶,隨手就是各種啪啪啪,相機一帥拍照慾望就出來了,就差貼個可樂標,當然兩個月過去了,也發現了不少在我看來無法容忍的問題,什麼各種按鍵誤操作、暴力使用發燙自動關機、電子取景器放大倍率太小……器材黨嘛,自己的問題是技術差,全面把問題推給器材。但又想著九月底要去南疆旅行,看著手裡不盡人意的器材,錢包里的人民幣又開始跳動了,當即摸出電話給商家打了過去,我需要最新的X-T2+雞血手柄!!!信仰的威力是無窮的,於是就出現開篇的前兩段文字。

在熟悉了半個月後,帶著富士X-T2和三支鏡頭,登機前往祖國西段的喀什噶爾。平均每天五百張左右的拍攝,最多能達到一天九百張,真心的感受就是——終於有了使用起來跟單反一樣好用的無反相機了!

我不是專家,我就我的使用感受說說:

成像質量——真棒,是我使用過的相機裡面最好的,按照我這樣的「數毛黨」的話說:經得起放大!(包括現在用的5D4,100%放大不如X-T2。)

ISO高感——自己感覺就是跟前一台佳能6D相似,貌似還要好用半檔,至少我用到3200完全能夠接受,一個「數毛黨」的接受,你懂的。

EVF電子取景器——那就是享受啊!我不管你放大倍率多大、刷新率多快,當我把眼睛放上取景器時我就濕了……激動地流眼淚啊!然後背後的翻轉取景屏真好用,低角度豎拍舒服!

操控按鍵——我不敢說比佳能尼康舒服,但比X-Pro2更科學,不容易誤操作,話說回來,畢竟二者使用定位有別,X-Pro系列造型更帥。

對焦——準確性就不說,對焦模塊集成在cmos上面,理論上沒有誤差啊親!速度上面的感受,用起來跟以前的單反一樣棒,就像那個啥的厚度一樣,0.02和0.03我是感覺不到的,對焦就是夠用好用!

連拍——太快了,NC旗艦機的感覺,我平時用得少,當然技術指標越強越好,花了錢心裡舒服。

「雞血手柄」——太重、太丑。然後?就是因為使用了腹肌的豎拍手柄成癮,讓我暗下決心以後有錢了一定要買NC家的旗艦機,太好用了好嗎!甚至在一個富士用戶和富士公司都在的微信群里建議以後升級機型,希望有直接把豎拍手柄集成的機身上,就像NC家的旗艦機一樣。

寬容度——對不起,水平有限,這個感受不出來,一般大光比環境就包圍曝光了,有了這樣牛逼的EVF電子取景器還能曝光錯誤也真是牛逼。

色彩——對不起,用的Raw,都是ACW的功勞,膠片模擬都浪費了,除非手機發朋友圈快速出圖。(以前在無忌上發使用心得,被無忌傳統噴子一陣狂噴後期調色照片,但至少我在無忌上沒看到幾個拍的好的啊,反倒是在不存在的網站FB上,發照片引得對岸同胞頻頻點贊留言,都是中國人怎麼差距這麼大?)

還是上圖吧,技術不佳,求輕拍。


富士想做個多刻度撥輪的復古感幹活機器~但是總感覺訂單不高~成本下不來的樣子~比參數索尼的6300不差你~比顏值么~我喜歡沒用,有XT1了~說穿了~對體積有一定要求的~喜歡復古感想要全金屬機身~喜歡規格參數漂亮又不希望中端單反除了中央對焦點外其他點那些比較不可靠的純相位對焦精度的~市面上能選的還真不多~要畫質么就是7R2~要全面就是72~不喜歡簡潔設計~要復古喜歡刻度撥輪又要爆發力夠用的~我覺得市面就這麼一台~它算是打差異細分的險棋吧~因為產量~因為價格~更因為不是一線品牌產品


買了一台x pro 2當備用機,主力機5D4和A7R2。結果用著用著X Pro 2就成主力機了,有點扯


挺好的,萬把來塊錢的相機而已。
非富士粉,當做備機玩玩不錯,畢竟富士龍鏡頭放在那
其他人已經從器材本身解析得挺充分

有些回答真讓我長見識了:

沒手柄連拍速度8fps,有手柄11fps
看看在cmos技術上同一代的索尼a6300,直接連拍速度就11fps了。。。
網上有人猜測XT2是為了續航的緣故才在非手柄模式下對性能有削弱
然而我查了一下續航,XT2 340張,A6300 400張。。。
而且性能上XT2+手柄 是約等於 A6300的。。。。

所以我嚴重猜測富士這個手柄BOOST,是基於閹割XT2本身的性能來的
就是為了賣個手柄多賺一次錢
富士這商業策略,我真是醉了。。

呵呵請看大法家殘幅鏡頭,攝影(好吧不說那麼高端)拍照≠強行要求性價比,鏡頭機身要互相配合。逢說無反,不了解需求,必言「大法好大法好」煩不煩?
別跟我說轉接,那麼麻煩我還不如用回重一點的單反算了。
如果真要求性價比,6300的錢足夠買多少斤蘋果了,還能強身健體呢笑

根據目前XT2的情況看,屏幕會比a6300好一些,但是對焦,畫質,視頻基本無法超越a6300,所以購買XT2需要繳納約5000-6000元的智商稅。

特別想對這位朋友說:人家都不嫌你窮,你跳出來說人家傻。。
「窮人」(注意不是說財富)的思維方式就是,「我花了錢,我要份大量足我要有最好的參數,不給我我就罵你們花高價的是智商稅」,畢竟我們還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真的挺同情這位朋友
當然建議這位朋友連6300都不用買了,買個鍵盤都足夠啦

還有,別說什麼信仰情懷。拜託,就真的是,只是一部器材而已啊!
到底有多自卑,才會覺得花了一兩萬,就是有情懷,就是有信仰?
攝影,富士用得真是順手,開心,不累,我很滿足了,非要扣上情懷智商稅等字眼,何苦
當然對你們索尼粉來說,情懷信仰一直都挺高貴的呵呵
一兩萬,哪怕真是一兩個月工資,在廣州踮踮腳就能拿到
逢說富士,必有「性價比黨」祭出索尼大法
如果這些人覺得殘幅賣一兩萬真是喪心病狂,那對不起,這機子,真的不是為這種「性價比黨」準備的


首先給個吐槽和事實澄清:我不知道為何 翔宇情 這種發布不負責任的回答的用戶會被「邀請」回答問題。

首先他的回答是極其不負責任地轉發他人的一個類似嘲諷的 weibo。其次,這條微博給出的這個表是錯誤的。我認為這條錯誤的信息其實給富士的產品造成了很壞的影響,ET 本人需要站出來道歉。

下面做個澄清。ET 表中給出的數據其實沒錯,但是沒錯並不代表就是對的!真實的情況如下(來自富士官方頁面 FUJIFILM X-T2:增能豎拍電池手柄(另購)):

(表格中數據有誤,紅字應該才是對的)

即,boost mode 最重要的前兩點(對焦速度,EVF 刷新率)並不需要手柄的支持,就能在機內直接開啟使用。而其他改進(拍攝間隔縮短,快門時滯等)才是真正由手柄帶來的功能。這點也在其他試用體驗中有提到:(dpreivew 試用 Elevating X-Trans? Fujifilm X-T2 First Impressions Review: Digital Photography Review):

The camera"s Boost mode is the default setting for the down arrow on the four-way controller. It speeds up the camera"s autofocus (which Fujifilm measures as decreasing focus time from 0.08 sec to 0.06) and increases the refresh rate of the electronic viewfinder from 60fps to 100fps. This change of viewfinder mode also reduces false color in the display.


With the battery grip attached, the Boost mode gains further benefits: shortened interval between shots, a reduction in shutter lag, shortened viewfinder blackout and, most significantly, an increase in maximum shooting rate from 8fps to 11fps.

因此結論很簡單,手柄不是必須,請留意網上的為了黑而黑的富士黑,尤其是某些利益相關的人的言論。富士有很多黑點,但是這次你黑錯了地方。

---

回到問題本身,雖然本次從 X-T1 到 2 對焦速度沒有升級,但是其他方面的改變是很明顯的,dpreview 或者 thecamerastoreTV 都給出了大概的描述。總體而言改進大於變革:

1 - 2400 相對 1600 萬像素差別很大。請自己去 dpreview 的資料庫對比;

2 - 體積稍微變大,握持感稍微提升,我想這個是符合 T 系列本身偏專業的定位的;

3 - 機能的提升,相信這次連續、區域對焦、跟焦相比一代有提升,等上市具體測評。

4 - 富士一直被詬病的視頻,這次有很大提升(加入 4k 100Mbps 以及 F-LOG),但是相信還是比不上松下索尼,但聊勝於無對嗎?同時富士的膠片模擬可以直接套用到視頻,相信很多人會喜歡。畢竟拍照後專業處理 RAW 的用戶佔比不多,而能自己去處理視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另外,本人支持富士以及奧巴做好機內 jpeg 直出,這是趨勢甚至未來。當然,對於「喜聞樂見」的高價,大家還是等等吧。

## 2016_09_28_9:27_PM_Wednesday update:

5D4 出來了,補充兩點:1 - 貌似跟 1dx2 一樣,有專門硬體晶元優化 Jpeg 直出效果(如針對鏡頭的校正)。2 - 菜單內置 RAW 格式機內轉 Jpeg。

總結:更好的 Jpeg 直出效果是相機廠商一直的追求,Sony 也想做的更好,只是做不到而已,它不是萬能;而致力讓用戶在這點更舒心的 Fujifilm 大家黑錯地方了。

對我來說,富士最大的黑點在於「戰全幅」。價錢反而不是最大的問題。另外不得不抱怨下,富士在哪裡被黑的最厲害?中國。從各種 rumor (入魔)網站,chiphell 的評論就可以看出來,黑富士是最「正義」不過的事情。我很高興依然有用戶站出來表達自己對富士的喜歡並作出分享。

利益聲明:前富士 X100 一代用戶


X-T2使用3個月,富士的品質沒有讓我失望過。

從操控上來說富士X-T2比所有微單和單反都更好用。快門速度和感光度撥盤是我的最愛。
X-T2的對焦搖桿是索尼微單系統里所沒有的,想到索尼選擇對焦點的方法有多另人討厭我就發冷汗。索尼的相機在我看來就像數據一流但是一點也不好用的機器。

機器性能上我不想拿X-T2和無反比。因為我對單反的了解比較多,使用過一段時間的佳能5D3+70-200F2.8。雖然都是5D3是全幅不過像素和畫質真的比不上X-T2,除了全幅機的虛化上要比X-T2好上一些。

連拍速度更不用說,X-T2碾壓5D3,5D3連拍6張每秒,X-T2不加手柄都能達到8張每秒。

對焦上5D3+70-200F2.8的組合比X-T2+35F2要快上那麼一點點。佳能的大三元名不虛傳。

所以我覺得X-T2性能上是完全可以媲美中端單反的。

除此之外X-T2還有單反系統所沒有的特點。輕便的機身,更小的體積,富士的膠片模擬,加上手柄後的更多可能性。另外說道增能手柄,很多人說這很雞肋是營銷策略,我倒覺得這是個很棒的產品,給X-T2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小巧迷人,也可以專業穩重。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感覺。

因為我就有這樣的經歷,本人出於愛好購買的相機,有一次公司有外來領導參觀需要跟拍,不想用單位的6D,打算用自己的X-T2跟拍,結果領導說你的相機太小,顯得不專業。氣的我中午專門回家把手柄裝了上去。又去和領導商量,領導看了裝上手柄的X-T2說你這個行頭不錯,看著比6D專業那你就用這個吧。

所以有的時候相機小並不是優點還可能是缺點,大眾對小相機的偏見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他也不會聽我告訴他別看我相機小其實很厲害。總之一看到你的傢伙就只有那麼一點大就覺得你不行不專業不重視他。這我也很無奈,不過X-T2有了手柄的確可以解決普通人對相機小不專業的偏見。加上手柄的X-T2還會因為機器太小感到不專業嗎?

(該圖出自網路)

以下是一些用35mmF2拍攝的人像

-------------------------------------------------------------------------------------

關於追焦性能,最近買了增能手柄,夜晚試了試用慢門追焦,感覺很不錯,特別是加上手柄之後的11張每秒的機械快門,光是縫紉機般的快門聲就讓我欲罷不能了。如果使用電子快門可以達到14張每秒的高速連拍。

夜晚光線很弱,相機的對焦速度都會變慢很多對追焦就會成為大部分相機的難題。但對於X-T2來說並不是難題。即使在弱光環境下X-T2的對焦性能依然迅猛。

所以我覺得X-T2性能上是完全可以媲美中端單反的


把xt1的小毛病都改正了,像是轉盤鎖之類的,搖桿對焦真的很爽,雖然肯定性能比不上大法的A7R ii,不過索尼雖然對焦快,但是選對焦點慢…
但是把A7 ii 比下去那是完全沒問題的(雖然沒上手過xt2,但是對比過xpro2和A7ii,覺得還是有發言權的)

畫質方面不用多說了,和xp2一樣,能接受半副的就能接受,不能接受的心裡一直會有檻,果斷全副吧

然後更正下有些回答的錯誤,有些boost模式的功能是不用手柄支持的,像取景器刷新頻率,用過富士的應該都知道,菜單里電源管理關閉省電模式打開高性能就行了,問過富士的人說是連拍速度需要手柄支持是因為一塊電池電流不夠,手柄打開boost模式後會加快耗電

然後個人認為索尼A系列和富士xt,xpro競爭的交集並不多,我的意見是,全副索尼(廢話),半副拍照富士,視頻索尼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半副拍照不推薦A6000/6300,是這樣的,他們的機身固然好,但是索尼並沒有好的apsc鏡頭,在同樣價格情況下,富士的組合得到的結果最好(雖然6000/6300感測器好,但是被萬年不變的1650套頭坑的不要不要的,我測試過,24w像素+1650輸給了16w像素+富士1855,當然你可以花錢買好的小藍標索尼半副頭,但是同樣價格富士能給你更好的選擇)

這裡講的東西我都是親自實驗過的,有興趣的話我以後可以單獨寫一篇對比,本人暑假在加拿大西部最大的相機連鎖店kerrisdale Cameras工作(鬍子哥的the camera store是第二大哈哈),基本在上班沒事幹的時候把所有我們賣的相機都試過一遍拍過一堆樣片,接觸過的客人也很多,覺得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系統,最後用相機的是自己,沒必要沒事和別人撕

跑題好嚴重!

好啦最後,xt2發布兩周,公司已經接到52台預定了,比預計的受歡迎(要知道預定都是提前付25%不退還定金的,對一台沒見過還要一個月才能拿到的機器一下子付500刀,是真粉啊…)

利益關係,嗯索尼富士我都賣,我也都有,自認為還是蠻客觀的,你們愛信不信吧


沒手柄連拍速度8fps,有手柄11fps
看看在cmos技術上同一代的索尼a6300,直接連拍速度就11fps了。。。
網上有人猜測XT2是為了續航的緣故才在非手柄模式下對性能有削弱
然而我查了一下續航,XT2 340張,A6300 400張。。。
而且性能上XT2+手柄 是約等於 A6300的。。。。

所以我嚴重猜測富士這個手柄BOOST,是基於閹割XT2本身的性能來的
就是為了賣個手柄多賺一次錢
富士這商業策略,我真是醉了。。


不是任何粉,也不是任何黑。


看過日本專業評測雜誌アサヒカメラ,有篇評測說,X-T2的畫質比全幅A7 II要強不少。我一開始是不大相信,但看到它們評測的是JPG我就信了。不過就算對比的是RAW,X-T2應該不會比A7 II畫質差。理論上全幅的A7 II畫質可以比X-T2好,畢竟感光元件大一倍,但是那需要上好鏡頭,而索尼的鏡頭太貴,如果算上鏡頭價格,fuji性價比不會比索尼差。

不得不說,索尼很聰明,機身很便宜,但是鏡頭非常黑。買相機畢竟後期投入主要在鏡頭。說機身性價比,索尼無敵,說總體性價比,索尼談不上。如果想靠機身就完爆其他相機品牌,也是不大可能。這也是為什麼索尼在日本無反市場一直排名靠後(補充:2016年終於擠進了第二,但跟第一的奧巴差距還是很大)。


個人還是挺喜歡X-T2的,接近全幅的畫質,甚至可以做主力相機。dpreview的評價也是非常高,在2016年所有相機里,列為最推薦高端殘幅。


其實我一直在關注便攜無反,已經在a6300和a7m2兩套解決方案里糾結很久了。。。可是 當我看到xt2的時候,我的天平向富士傾斜了。
為什麼?難道我是熱愛富士高貴冷艷氣質的傻逼?非也,老話說,買相機不談鏡頭,都是耍流氓。你們但看到這個機身無厘頭的比a6300貴了一大半,再去看看富士苦心經營的殘幅鏡頭,發現,尼瑪同樣買一套富士划算多了。就別說套頭已經是牛變的1855f2.8-4 最近又出了殘幅大三元的1655恆定f2.8 價格?只要六千塊,你沒有看錯。索尼殘幅有什麼? 狗頭就不說了,就算是蔡司的1670f4,性能還未必比得上人家的套頭,價格也要5k左右。。。有人說,索尼可以加全幅的鏡頭,g大師堆料多豪華。話是沒錯,但索尼那些素質稍微好些的全幅頭,一個比一個貴,一個比一個碩大,論體積和重量,已經不能用微單衡量,有人拿全幅牛頭幹活/創作,這我很尊重,但是出門遊山玩水,掃街隨手拍拍人文,就肯定不合適。所以從輕便/畫質/性價比三個角度綜合考慮,即便富士的機身本身面對a6300毫無性價比,作為系統卻是完勝。

另,對於不玩raw,喜歡直出的玩票朋友,富士提供了遠好於索尼的直出水準。

======================
更:形勢變化很快啊,大法居然在6300才發了半年之後就出了價格直追xt2的6500
但是,這個6500,居然集成機身五軸防抖了!
這個不得了,為什麼這麼說?
不是說索尼最大的劣勢在殘幅鏡頭群么?可是,一旦有了五軸防抖,a口殘幅上一堆性價比逆天的好鏡頭都立刻有了轉接的價值,加上6500/6300對a口轉接對焦兼容性的優化,可用性已經相當高
標變段的dt1650 f2.8 價格4k
長焦段的dt55300 價格3k內
不滿足還可以接a口全幅730,價格不過e口730g的一半,雖然對焦畫質都差一點,也是物超所值了

最後,由於答主對旅行時長焦段拍植物、動物、人物的偏愛,還是選了長焦方案更經濟的a7m2+a口730+2470f4+55f1.8的組合,對不起廣大富士粉 我太不堅定了 xd...


這有啥用,拍運動尼康佳能一堆堆的設備更成熟穩定吧。打鳥還有M43系統更輕便更長。復古來說還沒有xpro帥。這東西賣給誰呢?
不想提索尼。我是富士粉。


總體來說新意不大,並且沒有什麼特殊亮點,個人覺得的確不錯,但沒要入手。反倒是和其一起發布的電池手柄的「雞血」模式比較出彩。VPB-XT2手柄,可以使用兩塊電池,並開啟Boost(「雞血」)模式時,X-T2的對焦時間縮短25%,取景器刷新率提高66%,黑視時間縮短13%,拍攝間隔和快門時滯縮短10%,連拍速度提高37.5%。


富士粉可以,舉報大法好

他說

請問你聽說過有任何一款全幅相機是內置ND的嗎?或者,你聽說過外置ND濾鏡嗎?還有,你猜X100T鏡間快門全開快門限制是多少?

很遺憾,相比RX1的1/2000@F2,富士只有1/1000,並沒有發生你所說的厚道,而且三代都沒有改進。請問,你這是不是在打自己的臉?

A7二代系列在聽從信仰粉吐槽之後,改成了金屬卡口。

我還真的去搜了閑魚,發現沒有你這樣的描述,或者你可以搜一大堆出來給我看看?

至於智商稅,你還真別說。

UI什麼的成本高,還是研發CMOS/五軸防抖成本高?我覺得你或許是富士高端黑?大法蠢就蠢在花錢花在看不見的東西上面,看得見的東西確實馬馬虎虎。智商稅這個東西,不是說你買貴的東西就是智商稅,而是沒有自己的判斷花冤枉錢買爛貨。比如說:

那A6300幾乎是XT2售價的一半,然後不用花2000多軟妹幣去買附加手柄就可以實現11FPS的實時對焦連拍,是不是也可以吹好久?

然後你回答我,索尼是怎麼不增大電壓,不串聯電池,只使用一塊祖傳FW50電池做到11張連拍的?哦對了,如果不對焦的話可以增加到14FPS,這如果放到頂級相機上,需要幾年的研發時間?

這參數確實不太好看,不過我想問你兩個問題:1. 為什麼富士機內如此高的寫入速度,卻不讓你內錄4K F-LOG,而是一定要額外購買外錄設備?同樣的,索尼100Mbps的碼率可以內錄S-LOG。2. 什麼樣的拍攝需要你以11FPS的速度按住快門10秒以上?

這麼多年了,我沒有見過一個人用富士拍商業人像。或者說,我買過大約80萬人民幣左右的器材(只是相機和鏡頭,不算燈),可能都是假的。還是用我答案里自己的回答結束吧,希望你還能開心的像個小孩。

==========以下是原文===========

根據目前XT2的情況看,屏幕會比a6300好一些,但是對焦,畫質,視頻基本無法超越a6300,所以購買XT2需要繳納約5000-6000元的智商稅。


攝影水平達到入門以上的,基本不是索尼用戶。為什麼?

因為索尼做的不是相機,是小家電。

當攝影師隨著構圖的調整,時不時需要增加曝光補償或減少,XT2用右手食指和拇指轉動,不到半秒,拍攝過程完全不中斷,而6300……沒有5秒鐘,想也別想。

當攝影師隨著創作的需要,時不時需要改變景深,同時對快門速度進行相應調整,維持合適的曝光量,XT2用左手調整光圈環,配合右手轉動快門盤,不到1秒,拍攝過程完全不中斷,而6300……沒有5秒鐘,想也別想。

當攝影師重新構圖之後,發現對焦點位置需要微調,XT2用右手拇指撥動搖桿,不到半秒,拍攝過程完全不中斷,而6300……沒有10秒,想也別想,因為需要離開取景器,到屏幕上比劃,然後重新構圖,構圖時發現焦點還是不太對,再離開取景器,屏幕上再比劃,反覆幾次才能到位。

菜鳥別說先對焦再構圖,又不是老法師拍風景,慢條斯理搞個5分鐘,卡嚓一次快門。真拍照,一個構圖拍很多張,每次都先對焦、再構圖,那是搞笑。
也別說用LCD取景,你拍照把手伸的長長的,像長臂猿,小姑娘學攝影可以這樣,幹活用這個姿勢,還沒完就被踢走,別人1/125s能拍的片,你全糊了,非得用1/250甚至1/500才有個清楚。

當攝影師想鎖定對焦距離,考慮到最終構圖時,拍攝對象會在預設的景深範圍內,XT2按一次AFL,不到0.1秒,拍攝過程一氣呵成,而6300……根本別想。

菜鳥別說眼部追蹤AF,幾百個對焦點等等,很多拍攝對象並沒有眼睛正對著鏡頭,相機更不可能知道你需要怎樣控制焦點和景深,靠索尼決定一張照片結果,靠不住。再說,相機若能拍照,那要攝影師做什麼。

各種助理、美術指導、模特甚至客戶在爭分奪秒,而攝影師沒事就在機背上指指戳戳好半天,一張照片拍5分鐘都還沒句「有了」,任何客戶都不會相信他第二次,因為那種人看著像個水貨,問題是,即使讓富有經驗的攝影師拿著索尼,都會表現得無比蹩腳,這,是索尼的問題,設計得一灘爛泥,fps再高有個p用。

別的不說,任何一台佳能、尼康、甚至老美能達,哪個不是讓關鍵的參數可以快速調整。只有索尼,做個小家電出來,每次評測軟文一出,就各種機身接縫小、金屬手感好、logo顏色好看、高感低感測試圖,對焦點分布圖,快門速度能到幾千分之一,最高fps……這裡面哪個是決定相機能出活兒的?一個都沒有,都是鍵盤黨最愛。

大法不懂怎麼做相機,是業內眾所周知的,和索粉又無關,何必強行站台,顯得自己什麼都不懂。XT2以及XPRO2在當前來看,毫無疑問是微單系統里,最接近工作級別的機器,一萬價位要說貴,那隻能說明攝影水平沒達到工作級別,要說性價比不高,6300幫你省幾千,活幹不了,給一堆參數讓你學會四處打嘴炮,這叫性價比嗎?

回答裡面一些無腦索粉,恐怕一次富士都沒摸過,就學人嚷嚷對焦慢,還舉例《慢拍的優雅》,那個台灣傻小子寫《慢拍》是哪一年的事,XT2的對焦已經完全達到工作級別了,以任何一個索粉的能力,都無法分辨出6300和XT2的對焦速度有什麼區別,所以閉著眼睛說瞎話,看上去是黑富士,實際在秀自己的智商下限。

看待攝影器材,最忌諱是帶五毛性質,什麼機器能用,什麼不能用,很多時候隨著時間變化的,四年前的富士沒有一台工作機,這是毫無疑問的,但今天有了,你還詆毀說不能用,那叫下作。

科技進步了,不說XT2,現在就是拿佳能100D這種兩千塊的機身,合格攝影師照樣能出活兒,因為一些基本性能,達到了就是達到了,機器性能逐年提高,攝影師對相機的要求是固定的,對於很多人來說,早就是自己水平低成為主要限制,而不是相機。

但索尼,它不肯給你造相機,只願意造小家電。就像你要買個代步車,只要有四個輪子,就能開,索尼偏偏給你個兩輪,然後說它的車是V8發動機,行車電腦是彩屏,氣囊有20個。

此問題下有個答案,真是大開眼界。

「大法蠢就蠢在花錢花在看不見的東西上面,看得見的東西確實馬馬虎虎。」

告訴你,大法不是蠢,是開發投入太少,沒做出好產品,純粹利用中國人喜歡看參數的特點,走著捷徑。索粉被索尼走了捷徑,還自豪地認為是自己走了捷徑。

有點商業經驗會明白,設計出一個好產品的研發和工程成本,是遠遠高於爛產品的研發成本(即使爛產品選了一些好元件),要知道,生產物料成本如果在產品成本里佔了超過20%,只能說明產品開發階段的投入太少,所以說,堆個五軸防抖還當回事,長點兒心吧。

首先,防抖不等於不抖,那是動態平衡,一開防抖,就算上了腳架也會模糊,防抖能得到70%清晰,即使你原本抖得只剩下20%,但問題是,合格的攝影師會保證90%清晰,為什麼要被機身強行降到70%?

所以正確的做法就是機身不防抖,為需要防抖的鏡頭做防抖。

什麼鏡頭需要IS?絕對不是專家級的定焦,攝影師用定焦,自己會控制快門速度,IS只會讓畫面變模糊。需要IS的一類是菜鳥頭,一類是長變焦,看看富士、尼康、佳能怎麼做的,那才叫專業,菜鳥頭和長變焦,統統有IS設計,反觀索尼則是對相機工業一竅不通。

另外,這個五軸模塊需要多少錢,五千?三千?一千?這種DC通用的標準工業元器件,一百人民幣都不到,有必要當神供起來么…

工業標準件,每個都需要自己研發啊?還「花錢花在看不見的東西上」……大法花一百塊就感動,大法拚命壓縮研發成本,做出個「馬馬虎虎」的東西來,趕快為大法喊冤屈,蠢的那個到底是大法還是誰?

匿了,不招惹。


20170120更新
我就納了悶兒了,你們信仰粉還真是閑,建個小號來罵,罵還智商這麼低。厲害的列舉123條反駁我噴的啊,要對比評價咱就有理有據讓人性福好嗎?姿勢水平高點好嗎?我寫了這個答案就不怕被咬

對啊問xt2你們信仰粉跑來幹嘛,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怪就怪有兩個姿勢水平不高的挑起來了。
聰明的信仰粉看看就得了,器材黨交流嘛最終就是互噴,所以別來咬。咬人你也說不出個一二三,更別上來張口就是屎,更讓我覺得傻帽。

。。。。。。。。。。。。。。。。。。
原答案:
問題問的評價富士xt2,非要來一堆人扯Sony,那我今天就給你們好好八一八Sony。要比相機,,Sony那個數碼廠商能比嗎?造相機來說不就跟國內手機廠商一個尿性嗎,相機緩存上壓縮成本,a7r2支持uhs ii,沒錯,可尼瑪雷克沙2000x的卡機內寫入尼瑪就40m,這就是所謂的給你想要的參數,反正你買了你肯定得給我說好話,這就是所謂的「信仰」,還給我扯什麼「智商稅」
http://www.cameramemoryspeed.com/sony-a7r-ii/sd-card-comparison/
其他a7,寫入30多M,a6300,a6500也不說了,一個尿性

連拍後等個十幾二十秒信仰粉們可能也等習慣了,有了參數可以吹,其他細節,操控,體驗都不是問題了,反正小白們也不懂,只懂證明自己智商,情懷沒問題2333

xt2機內寫入150m左右,基本達到雷克沙2000x的性能http://alikgriffin.com/fastest-memory-cards-fujifilm-x-t2#

Sony a7塑料卡口就不消說了

rx1系列最大光圈快門限制為&<1/2000s這事,不是很好解決嗎,兩代都沒改進,這個內置nd或者換快門組件或者加電子快門都可以解決,富士x100鏡間快門+內置nd厚道得多。所以,這都不是什麼技術問題,是知道有這個缺陷,信仰粉們也在吐槽但卻偏偏我就不改進,誰叫你們信仰那麼多,能收稅一代是一代?

你們信仰粉們根本不了解去低通和高素質鏡頭對解析度提升多大。
https://youtu.be/UCpWQ93UGt0這是實拍對比xt1和a7r。

再來看看xt1「殘幅」和佳能6d全幅的對比http://bbs.suda123.com/shuma/thread-347686-1-1.html,富士搭1855解析度全程壓制佳能6d 24 70 f4,你們經常說的底大一級壓死人嗎,完全是小白忽視了鏡頭的影響有多大。

再來說說鏡頭群,你們知道鏡頭軸向色差,球差,抗眩光這些對解析度影響多大嘛?鏡頭一個素質差點,百分百放大,全幅比apsc差很正常。Sony g鏡頭素質很不錯,體積你看看,85 1.4,35 1.4,鏡頭這東西就是體積和素質正比,其他Sony鏡頭除了55 1.8都不咋低。上面的鏈接富士去低通加56 1.2,或者16 55 2.8解析度和銳度都比sony好。

這就是一個尾大不掉的數碼廠商,其他部門深陷泥潭,做cmos不錯,來勁了做做相機看看,數碼參數擺出來,在相機部門壓縮成本收取「智商稅」和「信仰稅」。

再去搜閑魚,一大堆a7系描述都是快門不過五千掉皮脫漆大法嘛你們懂的。。。

現在大法們也可以開始說:這麼多缺點我就是喜歡,我用什麼相機你管不著…

我們聊富士,是誰非要來找存在感?(啪啪啪)

再來談談大家說的富士百分百放大有些肉的原因。富士xtrans濾鏡早期解raw演算法都對顏色交界的像素處理不好,導致百分百放大會稍顯一些色塊或者鋸齒,平常看來就是不夠銳,顏色分界不夠清晰。不過現在解raw都沒這個問題了,你們可以看看這個博客,恰好以前是大法玩家叫,原名什麼阿爾法俱樂部,現在整天在吹富士了23333,信仰不給力啊
http://lensmo.com/reviews/fujifilm-xf90-zeiss-batis-85/

http://lensmo.com/reviews/real-life-test-xt2-a7rii-35mm/


這些之後才開始談談富士的操控性,做工的認真性,ui的便捷性,最後再可以看看機內色彩管理,哪一項不是認真做的,哪一項體驗不比a7好,這才是成本。一個cmos,一個五軸防抖,研發商用都很成熟的,不是主要壓縮成本的地方好伐?這個道理都懂吧?好比Mac pro和聯想電腦用的都是Intel 同款cpu,都用的三星內存顆粒,但價格也差別很大,因為這種成熟商用的oem價已經確定的,無法壓縮成本。那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買mac,因為用戶覺得其他隱性地方值更高的成本,難道要說用mac的都是收了「智商稅」?手機一樣,大家都用高通晶元,但出來價格不同,也只是其他地方壓縮成本。cmos和五軸防抖,大家都用差不多的cmos;松下,奧林巴斯現在還有什麼相機不帶五軸防抖嗎?成本已經很低,只是給不給別人用而已,專利。大法聰明的地方就在於壓縮成本的地方都是你看不見的,這些地方是真正會用相機的人才感受得到的,也是收「智商稅」的地方。 @少女心零壹

====非要比全副和殘幅,我只認同一點,全幅像場大,虛化有優勢。高感控噪的話要看單位像素麵積,同時代1600萬像素apsc控噪水平和4000萬像素全幅應該相當,除此之外都是瞎扯=====

比較相機系統的話,得綜合相機參數,性能,體驗,鏡頭素質,焦段覆蓋,操控人性化的綜合比較,不懂的就不要裝懂一言以蔽之了,我也不懂。

對,我就是明明可以花8000買個a7m2的非要去買殘幅xt2再配16 55 56 35 23被過分交了智商稅的人。算下來我智商稅被交了一個a7r2吧,23333

....….…........…………....…...….啪啪啪啪的分界線................

@張斌 尼康d700是很經典的機器吧,平常是最快5張連拍,加上手柄8張,這種手柄提升性能的方法很多單反都有,這個答主對器材也不太了解嘛。知乎搞得跟百度知道一樣,不懂都來瞎答。

評論證明這個答主真啥也不懂,還摺疊我評論23333

xt2加手柄就是機械快門連拍速度從8張每秒提升到11張每秒,鎖定對焦電子快門不加手柄也有14fps。尼康d700加手柄增加三張,對你來說這每秒三張連拍提升很簡單,要知道頂級相機幾年可能都沒法增加一張的速度,不單純是軟體的問題。涉及到增大電壓,必然需要更多的電池串聯,不是說軟體解鎖了就可以11張了。當然你又要說a6300也有11fps,那是12bit的吧?說到底連拍速度還是跟像素量,色深,畫幅,緩存,CPU相關。像素量越小,色深越小,畫幅越小,緩存越大,cpu越新,連拍速度越快。

殊不知之前頂級速度機d4都才1600萬像素呢,就為了像素讀取速度快,加上快門時滯短,加上高速的對焦模塊和晶元,才做到10fps。機械快門每秒連拍速度沒你想得那麼簡單,佳能1dxii每秒14張比尼康d5多兩張就可以吹好久,你懂嗎?富士這是實時對焦連拍加手柄到11張每秒,比尼康d5少兩張。當然沒法和頂級速度機比連拍速度和連拍對焦,這得承認。哪像你說的想提升就提升速度,還故意閹割,你逗我。

@少女心零壹 這種器材小白就別來湊熱鬧了,看你拍照不錯,來趟這渾水幹嘛呢,發揮信仰嗎?好好拍照吧

什麼叫器材黨,我也稱不上,因為窮。但至少有理有據讓人性福,斗膽才說兩句。

以上


機器不錯,同價位推薦A7M2


用了一段富士,後來換了大法A7系列,現在又想換回富士了,原因如下:
1.色彩,富士最值得稱道的地方,玩過索尼,佳能,奧巴,富士的機器之後,有比較才有結論,只能說自己真心不喜歡索尼的色彩(沒有說索尼色彩不好,只表達個人的主觀感受)在無忌的索尼板塊,貌似有人專噴索尼色彩,為避免口水,還是不妄加評論了
2.操控,富士的機身本來就主打復古便捷的操控,只要懂光圈,快門,感光度,曝光補償,測光模式,拿到富士的機器看到各個參數的實體轉盤可以直接上手了,而其他家的都是一個個無名的按鈕和轉盤,有的還要組合操作,真心不如富士方便......
而且富士主力機型二代都加入了對焦搖桿,這個是最吸引人的!
另外富士絕大多數xf鏡頭都帶光圈環,真心方便!
3.以上兩點是富士吸引我的地方,至於為什麼選XT2,主要是富士終於有了4K……
4.價格,不是土豪,等過段時間再出手吧,也可以等等雙十一。
5.至於畫質,用xpro2對比過a7的raw文件,不敢說超越,但起碼看不出差距。要說比不上全副的,也只剩虛化了吧,富士全線f1.4定焦頭,虛化程度也比不上全幅的f2的光圈,所以追求虛化糖水之類的就選全畫幅,否則富士絕對夠用了,最起碼弱光下可以保證通光量了.
6.富士最近新出的一系列f2定焦頭很有誘惑力!xf18 f2.0發布的最早,性能上不是很強,但畫質也還可以,後來的xf35 f2和最近的xf23 f2以及將來的xf50 f2都是高速三防小巧便攜的鏡頭,而且顏值也不差!從富士一系列的機身和鏡頭造型來看,它真是鐵了心要當廉價版徠卡的感覺……但是,我喜歡!
以上,是對富士的基本理解,X-T2是好機器,來日必入

最後補充一點,富士有個X系列攝影的專題網站,裡面包含了各種機身和鏡頭拍攝的各種題材,基本上X-T2是人像,紀實,運動,體育,風光,野生等領域最高水準的機型了,雖然定位低於xpro2作為次旗艦,但真心是當之無愧的旗艦!


X-T2相機,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富士的膠片顏色,並且,終於可以在4K影像里看到它了。

視頻拍攝後期調色的工作量和複雜度,遠遠超過了照片處理。如果機內直出的色彩足夠好,能免去後期調色,對我來說,吸引力還是「巨大」的。相機性能之間一毫半厘,問題不大,即便T2有強力勃起功能,我也不會在意CPU是4核還是100核。

喜歡膠片的顏色感覺,尤其喜歡富士膠片色彩。

下圖是youtube上索尼a6300和富士X-T2的視頻對比。視頻文字說明,使用了富士膠片模式(Astia)直出的4k視頻。如果真如他測試所展示的,那麼這兩台相機色彩之間的差異還是蠻大的。不用高解析度,簡單的一個視頻截圖,縮小後 也能一眼分辨出色彩過度上的好壞。

索尼a6300在高光的室外情況下,有輕微的過暴(PP1模式),高光剛好凸顯了臉部細微的缺陷。右邊,富士膠片模式(Astia)有著良好的寬容度和舒服自然的色彩過渡。我後期調色追求的,也就是這樣的顏色效果。希望這個視頻對比嚴謹,畢竟沒有真上手測試過。不過,相信富士的能力,畢竟富士膠片在色彩上是有傳統的。


富士的相機一直被說是性價比低,交智商稅什麼的。

但是我覺得富士的性價比還挺高的。

首先,一萬塊錢的機身,在佳能索尼可能只能買到最低端的全畫幅相機。

除了是全畫幅,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

一直覺得就像電腦中的神舟。。。。參數高,然後就會有一些喜歡玩弄機器,看參數就心滿意足的人追捧。當然也不能說有什麼不對。錢都是自己賺的,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沒有人可以說什麼好與不好。

就像富士用戶一樣,就是喜歡紮實的做工和精美的設計。有什麼不對嗎?相機要看起來好看,看的順眼,才願意帶出去拍。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雖然富士沒有全畫幅目前,但是除了畫幅,各項性能完全不輸給其他牌子的同價位全畫幅產品。

本身我是用的xpro2。xt2當時還沒有出,各取所需,xpro2更適合我。

話說回來,富士的膠片模擬真的值這個錢。不是說用後期弄弄就可以調出來的。

卡西歐的美顏相機都能賣六七千,就因為一個美艷。給多少不會或者懶得後期的妹子帶來了便利

富士的膠片模擬,也方便了很多像我這樣的,不會後期,或者懶得張張後期的人。

出去拍照之前選一個題材,設定一個膠片模擬,就好像膠片時代,帶著一個膠捲出門一樣。

比如今天想拍一些清新的日系的,明天想買色彩艷麗的主題。都可以根據需求設定一個膠片模擬。

這個體驗可能是別的牌子給不了的。

東西並非只有參數最重要。

用戶體驗更重要。


所有對這款機身的負面評價都可以歸咎於不是全畫幅的底,畢竟很多人只是在意cmos的大小的名字里有沒有「全」這個字。換成全畫幅,價格就算再貴5000,也不會有現在這麼多口水仗


推薦閱讀:

數碼單反是暴利產品嗎?為什麼中國沒有自己的數碼單反?
徠卡 M-system 不使用自動對焦而是堅持旁軸的原因是什麼?
近年來網路時常曝光明星大腕出軌的照片,所以想問問成為一名狗仔隊門檻高么?收入如何?

TAG:攝影器材 | 相機 | 微單相機 | 富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