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相較於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很多人更容易成為班得瑞、久石讓這類輕音樂的受眾?


真煩,題目又被改了。原題目如下:

為何許多流傳幾百年的古典音樂不如班得瑞、久石讓等當代音樂來得打動一般人?

————以下為回答————

因為你是一般人啊。

你聽到的大部分古典音樂,都不是寫給一般人聽的,即便是在幾百年前。它們的受眾是皇室、教會、貴族,是有錢養樂隊的那幫人,社會的top 5%。要具備欣賞這些音樂的能力,不光要有錢,更要有時間精力,去進行音樂審美訓練。

當時給一般人聽的,是信天游小白菜,歐洲就是兩隻老虎之類的童謠。久石讓班得瑞確實比它們好聽


對於純粹以欣賞音樂為目的的聽眾來說,音樂大致有兩種:娛樂性音樂,和審美性音樂。娛樂性音樂,顧名思義,最大目的就是為聽眾提供一種娛樂。所以,本質上來說,娛樂性音樂的創作者需要去迎合觀眾的需求。而作為把音樂當做娛樂(放鬆身心等目的)的聽眾,音樂就會偏向於用大部分沒有受過音樂教育和專業音樂熏陶的普通人能夠聽得懂、旋律流暢、和聲簡潔和諧又容易引起情感共鳴的方式去寫作。

而對於審美性音樂來說,創作者的目的不是為了迎合觀眾,而是需要觀眾去接受和理解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和表現形式及手段。所以,樂曲會傾向於更加複雜、更加個人化。作為聽眾,也需要一定深度的音樂素養或者專業知識,或者說,要跟作曲家有一定的音樂知識或者音樂感受力的重疊,才能去欣賞這類音樂。簡而言之,這類音樂的目的不是娛樂,而是一種藝術審美行為。

概括一下就是說:前者是作曲家迎合聽眾,作品具有娛樂意義,所以音樂必然更加易於在大眾中流傳;後者是聽眾迎合作曲家,作品具有審美意義,所以必然更加小眾一點。兩種音樂,功能不同,風格不同,針對的聽眾群體也不同,各有各的意義。所以也不能單純用流傳範圍和聽眾數量去衡量哪種更好。


因為幾百年前的作曲家都是為當時的聽眾寫作,怎麼可能考慮到現代的聽眾


古典這個東西,非要整個門檻,一般人心理上就會排斥~
實際上古典音樂早已潛移默化到大眾中去了~
少年們成天哼唱著「我不想我不想長大」,
有幾個知道這個旋律是來自Mozart的四十號交響曲?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三年後的更新

這是當年的知乎首答,回頭看過著實有些粗糙。細枝末節的內容不作改動,但當時對現代嚴肅音樂的看法太過偏頗,故此標註。

20世紀嚴肅音樂

20世紀音樂史從單線變成多線的轉折點,爵士樂興起,流行音樂開始被單列出來,乃至現在無數風格無數流派開花結果。然而嚴肅音樂藝術的本質並沒變化,只因為調性音樂已然玩的太透,部分音樂家們轉而去嘗試新的和聲體系和聲音組合技法而已。對於這些新的「套路」,作為聽慣了幾百年傳承下來的調性體系的普通人來講,耳朵不好接受是很正常的事情。

以及,藝術的本質是超越邊界(beyond the edge)。

以上。

--------------------------------------------------------------------------------------------------------------------------

首先,
音樂是聲音(還有寂靜)的某種排列組合, 一般人(現代人)喜歡的音樂不論古典還是輕音樂都要符合人的聽覺規律. 現在的輕音樂不論是和聲, 和弦走勢還是旋律基本都會迎合這個大前提(詳情請谷歌和聲學和泛音學).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 當代的音樂, 不論是流行還是輕音樂,都會反覆的強調某一段"好聽"的旋律,這段旋律一般不超過八個小節或者八個和弦變化, 通俗地說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 或者先引入然後用高潮強調.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 古典音樂(樓主所指的我猜基本都是浪漫主義時期)很少這麼做(雖然當時的作曲家也是用一段旋律發展, 但是和現代方法並不太一樣). 比如歡樂頌, 四個樂章20多分鐘長, 大家耳熟能詳的只有那麼一小段, 這一小段完整的旋律從前到後就這麼一次, 現代人除非有特殊癖好或者專業訓練, 基本不會耐著性子聽完.

浪漫主義古典,
關於古典音樂的寫作方式, 上面提到了和現代音樂有不同. 浪漫主義時期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其實是在用聲音這種語言表達內心世界, 結果就是上面提到了, 作品並不像現代音樂這麼"穩", 而是基本處於"用聲音描繪場景/心境/感情"的神遊狀態, 旋律說走就走說停就停, 和聲各種移調外加大小調切換, 好聽的段落一閃而逝, 再加上相對現代音樂較長, 著實需要"靜下心來思索著聽".

反觀古典主義時期, 巴赫,海頓,(維瓦爾第)
這時候的音樂貌似被現代人記住(並且接受,不是只知大名)的反而更多. 原因在於: 1. 對位法嚴格, 通俗地說就是聲音好聽, 和聲優美. 2, 主旋律明晰並且有重複. 3, 不長. 這個時期的音樂基本可以說是推導出來的, 結果就是嚴格滿足了聲學規律, 聽上去更悅耳. 不必太勞神就能抓住要點.

(n年前的觀點,這段可以劃掉了)
20世紀新古典,
只能說呵呵.......... 除了德彪西(個人最愛)部分馬勒和尼伯龍根的指環其他一律太高端接受不了.......這時候的音樂開始了反人類的進程, 我的個人意見是作曲家們太過於求變求新, 太過於追求內心的東西而忽略了聲音本身的和諧. 當然, 這可能是小生水平太低接受不了天才們的內心世界.

現代音樂和產業,
現代音樂自然是要迎合現代人的口味, 更注重旋律, 和聲, 節奏. 現代作曲家們在這些的基礎上描繪感情. 再加上隨著時代的進步技術的發展, 聲音工程, 錄音, 電子樂的崛起, 我們對聲音的接受能力也在被潛移默化的改變著. 比方說現代人很少有機會聽到動態範圍很大(就是弱音聲音超小強音聲音超大)的音樂了, 因為為了滿足商業上的需求, 工程師們對聲音的處理很多(剛才的例子, compressor), 在細節上讓聲音更"容易接受", 而這些處理很多並不滿足對古典音樂聲效的美化, 反而是毀壞. 所以這種改變明顯影響到我們對古典音樂的欣賞力和接受力. 除非去聽現場, 否則一般的記錄媒介和播放設備很難讓大家感受到當年作曲家們在聲音處理上的美感.

總結,
基本要點還是在聽覺上, 有一個很著名的討論關於音樂的美到底是聲音本身還是音樂背後作曲家的情感. 這問題對大家來說基本都是前者, 雖然現代輕音樂也有個歡快啊 悲傷啊, 但這太泛泛了. 大家潛意識裡還是追求的聲音上的和諧.

旋律美
朗朗上口

易識別

完了.

寫的太多難免有疏漏, 各位大神, 請指正.


我覺得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更能打、動、人

打--讓群眾打起來。

動--讓大媽們動起來。


現有的回答都很有意思,我來提供兩個補充:

  1. 無可否定的是,現代普通人對古典音樂的看法就跟看中文文言文一樣的,屬於「不明覺厲」。這其中自然有「你什麼都好,但是你老了」的緣故,也有古典音樂自身比較「含蓄」(缺乏歌詞),「不夠直接」的屬性的作用,還有某些群體有意無意地拔高古典音樂以致於與群眾脫節的因素在內。撇開這些不談,古典音樂確實對聆聽者有一些小小的要求,比如耐心,3-5分鐘的選段還是很少的,大部分完整的樂曲還是需要10分鐘甚至1個小時來完成的。保持那麼長時間的注意力來接受一段比較複雜的樂曲,與大部分人對「聽歌」的需求是背道而馳的。所謂班得瑞久石讓這類曲子其實或多或少是現代流行樂的「無詞版」 - 我不懂樂理,僅從一個聽者的角度來說,總覺得這類曲子聽著輕鬆,往往有明確的旋律,固定的節奏,而且往往比較「安靜」,適合放鬆,那麼相比強弱快慢一直變化的交響樂、鋼協提協來說,可能更符合更多人的需求。其實很多編排簡單、旋律清晰的「古典」樂曲還是很受歡迎的,比如巴赫最出名的某詠嘆調,老貝的鋼琴奏鳴曲,但勃一四樂章那種數器齊奏的雄偉可能就不會太受歡迎,因為「聽起來累」。
  2. 器材/現場經歷似乎是很多人入門古典的原因,包括我自己。至少比較一般的耳機聽樂器稍多一點的曲子就確實捉急吧。聽了半天卻發現完全抓不到點的感覺實在是不好受。

你爬上500米的山峰, 可以一覽500米處的風景.
你爬山8000米的山峰, 可以一覽8000米處的風景.
為什麼更多人容易成為登頂500米山峰的登山者? 雖然他們會說, 8000米處的風景, 好像比500米處的也沒好看到哪裡去嘛.


為什麼相較於班得瑞、久石讓,很多人更容易成為流行歌曲的受眾?
為什麼相較於邁克爾傑克遜,很多人更容易成為小蘋果的受眾?
為什麼相較於end of the world組曲,很多人更容易成為天空之城的受眾?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看金庸古龍而不喜歡讀哲學


個人認為欣賞古典音樂是一個需要訓練的過程,任何在音樂史上留名的作曲家都是有一套自己的語言和自己的體系的,你需要反覆去聽,理解作曲家的語言,理解他的一套系統,才能知道他的作品的美。而班得瑞久石讓們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的作品簡單短小,旋律優美,這就足夠吸引一般人了,比如那首爛俗的《天空之城》,我想沒有任何人」聽不懂「吧。
很少有人第一次聽就聽得懂勃拉姆斯,馬勒,布魯克納。對於專業人士來說,聽」懂「古典音樂需要對總譜進行大量的分析工作。對於一般愛好者而言,想要聽」懂「一部作品,需要做的功課仍然是很多的,比如了解作品背景,了解作曲家生平和他們的音樂理念,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有耐心聽完它們,因為古典音樂一般要遠比班得瑞和久石讓的音樂長的多的多,馬勒和布魯克納這兩位交響史上的巨人,他們得作品長度基本都在一個小時以上。但你喜歡上之後,就不會嫌它長了。就我自己來說,比起其他音樂,只有古典音樂才能讓我聽到熱淚盈眶,靈魂震顫。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第四樂章卡拉揚版長約17分鐘,對於一般人來說已經完全忍不了了,十七分鐘?簡直令人昏昏欲睡!
但是對我這種勃拉姆斯迷來說,這個樂章實在是太美好,我聽的時候幾乎希望它永遠不要完結。再比如切利比達克版的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第三樂章長達32分鐘,但是那緩慢,莊重,悲憫,空靈而富有神性的敘述足以讓你發自內心地相信上帝的存在,昨晚一個人在實驗室戴上耳機聽的時候我的眼淚流了出來。我覺得沒有任何久石讓或者班得瑞之類的音樂能做到這一點。
題主不妨靜下心來多聽一些古典音樂,耐著性子做些功課,我想就不會再糾結聽不聽的」懂「,能否打動「一般人」之類的問題了。


為什麼看郭敬明的比看莎士比亞的多呢?為什麼看來自星星的你的人比看羅恩格林的人多呢?為什麼游自由泳蛙泳的人比游蝶泳的人多呢?
很多人只是喜歡錶面的感官體驗而已,你要和他探討深層問題他也就顧左右而言他了。
不過要是有人一輩子只看莎士比亞只聽貝多芬勃拉姆斯,他活著該多累啊。


哇哦聽古典音樂的人好高貴哦聽過音樂會的人簡直就是天神下凡只可膜拜不可接近我都要被你們5%人類精英的低調奢華有內涵的氣場嚇尿了呢么么噠,優越黨們這下你們滿意了嗎╮(╯▽╰)╭
作為一個從小練琴聽過無數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鋼琴交響古典爵士音樂會並且一直被周圍人公認樂感還可以的人我表示我就是喜歡跑步的時候聽我愛你啊你愛我么么噠的搖滾樂,聽久石讓專輯可以聽到流淚,心情好了也很沉醉於古典樂,你來咬我啊~~結合了古典樂技法的交響樂大師久石讓就被高貴的古典樂愛好者吊起來刷連擊了,果然不會附庸風雅就是沒法變高貴呢╮(╯▽╰)╭沒錯其實我也是來秀優越的→_→
得票第一的那位,看什麼看,說的就是你


因為不懂啊
—————————————————我從5歲開始彈鋼琴 。
被按著彈了5年才開始接受古典音樂但還是覺得周杰倫的歌比較好聽。也更願意彈理查德克萊德曼。
10年才開始主動找各種古典音樂聽 但還是覺得貝多芬莫扎特那些耳熟能詳的曲子比較好聽。
12年 也就是現在。我才可以欣賞十二平均率,貝多芬晚期作品,甚至廣受贊語拉赫馬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也才剛剛接觸。不是說這些曲子有多高級 但他們無一不需要一定的鑒賞力。我天生愚鈍,用了12年才慢慢理解和欣賞當年覺得「難聽」的那一部分。
古典音樂除非天生喜歡,都還是需要有一定學習或者持續不斷的聽的經歷才能欣賞。有學習經歷,天生喜歡的人畢竟少數,所以通俗音樂受眾比古典音樂多。

以上是個人觀點,還望各位指正。


感覺古典音樂被過分的拔高了。古典的倒是曲高和寡,但是一定比別的音樂更高貴更好聽嗎,不見得吧。感覺以上種種答案玷污了音樂的精神。音樂不是帝國,哪有什麼貴族乞丐,音樂如果要比喻的話像是宇宙之類的廣博比較好一些。


不覺得是這樣,古典音樂現在聽起來也是打動人心的,並且久石讓本人也是深諳古典音樂的內涵才創作出現在的作品的。恐怕只是你還沒有欣賞出古典音樂的魅力所在。


就像大多數人不愛讀莎士比亞和魯迅而喜歡讀斗破蒼穹一樣。
古典音樂首先需要比較高的素養,不精通的很難理解,本人學了十幾年提琴,但聽肖邦的曲子還是完全無感。。
古典音樂有些曲子是炫技型的,比如帕格尼尼的隨想曲,我小時候初學小提琴的時候老爸就給我買了cd,當時覺得這什麼破玩意真難聽,遠不如中國曲子好聽,什麼梁祝牧歌啥的多好聽。等後來自己練過了帕格尼尼後再聽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它給你的感覺不是「哇,真好聽!」,而是「哇,真牛逼!」。
相比之下久石讓班得瑞的曲子更簡單,容易讓人接受。經常是一些優美的旋律重複幾次。聽這些音樂,不用很費腦子就可以獲得愉悅,所以在人群中更受歡迎。
古典音樂也用很多這種很好接受的作品啊,比如一些小品像各種小步舞曲,還有藍色多瑙河之類的市面上比較好賣的。


改題目了 如果不在這裡貼出原題的話 耍流氓的就是我有木有
為何許多流傳幾百年的古典音樂不如班得瑞、久石讓等當代音樂來得打動一般人?
================================================
因為古典音樂註定不是給一般人聽的啊
況且這個帶有點結論性的提問題主是否認真去斟酌過 若沒有 那就是耍流氓啊有木有
若已知結論是古典音樂只能打動少數人 那麼即使是相對古典來說 能打動一般人的還有很多音樂啊 在此為什麼要拿班得瑞久石讓來做對比 感覺題主有找認同感的嫌疑
能打動一般人的音樂有成人抒情啊 熱血搖滾啊 動次打次傷不起啊有木有
有些小學生聽到學習雷鋒好榜樣被打動就變身紅領巾扶老奶奶過馬路了有木有


就好比是可樂和茶吧。
可樂喝著爽,實際益處並不大。
茶,得細細品。沒有品茶素養的人,喝了只會覺得難喝,苦。但,會品茶的人,就知道。

大半夜的,突然想喝茶。。。


那只是因為你周圍的人偏向於聽輕音樂而不是整個群體偏向於聽輕音樂……


推薦閱讀:

目前《洋蔥》誰的版本演繹得最好?
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水平什麼樣?
周杰倫的鋼琴水平怎麼樣?
為什麼古典音樂是現場效果更好,而流行音樂是唱片效果更好呢?
如何評價「音樂民科」?

TAG:古典音樂 | 流行音樂 | 音樂欣賞 | 久石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