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各個種類之間有無高低貴賤之分?譬如古典就比流行高貴,rap就是low逼玩的云云?
某個提問下的回答的評論區有言論「rap和rock and roll就是很low」,是這樣的嗎?我個人覺得每個樂種都有優秀和糟糕的作品,但是樂種之間是否存在高下呢?
ps.題主的看法是音樂有優有劣但樂種無高下之別,希望得到其他見解和專業角度的分析謝謝辣!
pss.題主也業餘玩樂器,古典的確比流行難度高很多,所以對之前自己所認為的樂種無高下這點有點懷疑(黑人問號臉)不過我想目前第一的回答可以解決我的疑惑,謝謝大家的解答,費心了(〃?ω?)
psss.題主真的沒有引戰的意思辣!請不要曲解我的意思!這樣子我會感到難過(?′ω`?)
借用某位答主的回答,我之所以對此感到疑惑也有一方面是因為古典來源上層社會民謠流行rap來源平民。認真讀了各位的回答我現在大概覺得樂種之間應該也是存在高下的但是絕對沒有貴賤一說,音樂作品之間當然還是分好壞的,要不然實在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有人說問出這樣的問題對音樂肯定一無所知,其實的確是這樣子的辣,我對專業性的音樂知識幾乎一無所知。之前只是默默聽歌,因為我個人口味很雜,古典後搖dreampop歌劇搖滾民謠暗潮新世紀中國古曲戲劇全都愛聽,從來沒想過什麼高低貴賤之類的事情,直到看到那幾條評論_(:3」∠)_總之我覺得聽音樂是一件很純粹的事情,畢竟聽的是音樂,不是日益膨脹的優越感。鄙見如此,與大家討論是我的榮幸_(:3」∠)_
本來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今晚的Live,看到這個題目忍不住來說兩句。
預警:本答案帶有強烈的主觀臆證以及政治不正確。
基本上,我是比較贊同高票答案所言,音樂的種類(genre)沒有貴賤之分,但音樂品質存在高下。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很多事物不存在橫向比較,不是因為橫向比較不正確,而是橫向因為標準不同而無法比較———香蕉和橙子不可比較,但佛羅里達產區橙肯定比我家院子里種出來那種叫做橙子但吃一口酸的想撞牆的鬼東西好吃。
從這個角度來看,音樂的種類的確不存在貴賤之分。
但另一個客觀事實是:
1. 不同音樂種類的主要受眾人群不同
2. 儘管盧梭和《獨立宣言》等各種西方政治正確的標準都說人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但西方經濟學又承認人類社會存在階級;而單看「階級」這個詞,顧名思義,就說明人的社會地位是有高下之分的。
假裝這裡有數據。(今天沒時間找,明天我找找之後也許更新)
但就算沒有數據,我們來玩一個小小的思維遊戲吧。
我來描述一個電影場景,你讀完了之後閉上眼睛,想想假如此時有BGM,應該是什麼。
(一)
精緻而富麗堂皇的宴會廳,遠遠可聽觥籌交錯的聲響。七八個灰白頭髮的中年白人男性圍坐在一張寬敞的桌子上,桌上散放著有法國紅酒、乳酪和葡萄,男人們的手裡拿著古巴雪茄。他們神色嚴肅的交談了一陣,開始一個個露出了狡猾的笑容,起身握手,空氣中有一股陰謀和金錢的味道。
(二)
高智商殺人狂魔在進行最後的準備,他戴上白色橡膠手套,小心的調試著精密儀器,然後帶著一絲詭笑走出了公寓,在人群中行進,最後走向了華盛頓特區賓夕法尼亞大道盡頭那處白色的房子...
(三)
一個自由職業喜歡寫詩的女孩,在從巴黎到布拉格的火車上讀著一本赫拉巴爾的書。這是一次背上行囊便瀟洒啟程的肆意出走,是一次對枯燥生活的暢快逃離。女孩思考著人生的前路,此時一位翩翩紳士在她對面落座。「這真是一本不錯的書」,男人說道,「介意我小小叨擾你的閱讀嗎?或者我可以等你讀完它;噢是的,我可以等,沒有比這更美的景色了。」
(四)
兩個衣著破舊的黑人小伙正走在一處破敗的政府廉租住宅區的小路上;地面上滿是垃圾,不過他們滿不在意,穿藍色起球毛衣的小夥子還用他髒兮兮的球鞋一路踢著一個癟掉的塑料瓶。「喲,你可別再踢了!你再踢一腳,我就把你的頭擰下來。」另一個穿綠色棒球衫的小伙惱怒的說。不過藍衣服的小夥子絲毫沒有被這個威脅嚇倒,「嘿,你要是有這個力氣,還不如買把槍去搶搶華人區。」
好吧,反正在我的刻板印象里,(一)應該是鋼琴奏鳴曲和歌劇一類的音樂,(二)是華爾茲或者弦樂密集的古典音樂,(三)是bossa nova、爵士、民謠一類,或者法國香頌,(四)很顯然是rap了。
我這並不是說音樂種類有高低貴賤之分(歌劇高,rap低),而是:
-每個音樂種類都會有一個核心收聽人群
-核心收聽人群的階級有所不同
-久而久之,社會會對每一種音樂存在一個刻板印象(即所謂貴賤之分)
(-有的人錯誤的以為,改變自己收聽的音樂種類,就可以改變社會對自己的階級認同)
最後括弧里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來說,包包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按照政治正確的說法,包包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品質好壞之分。
據我個人的經驗,一個Prada上萬的殺手包並不比某些二線品牌幾千元的殺手包款式差、做工差,但有很多工薪階層的姑娘願意吃土半年買一個。為什麼呢?
不管是音樂還是消費,這種通過選擇種類而尋找階級認同感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但並不代表這是正確的(政治正確或事實正確),有時還會非常可笑。
(這段在知乎答案里刪掉了。是我表達有問題,還是有人理解有問題,還是我吐槽有人裝逼,結果一大群他的同類就前赴後繼的來裝個續集給我看?)
所以說到底,音樂種類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事實);但是,人往往會基於一個種類的主流受眾,而形成對音樂種類的刻板印象(事實)。這個邏輯順著是通的,但逆著並不成立———改變自己收聽的音樂種類,並不會改變社會對自己階級存在的認知。所以最後的最後,不管音樂種類是否存在貴賤之分,聽自己喜歡聽的就好了。我才不會告訴你,有次我走進我老闆(某領域泰斗級教授)辦公室,發現他在聽blurred lines還跟著扭扭扭呢。
貼一下我之前的這個答案:為什麼流行音樂被認為是通俗的,藝術價值不高的?音樂的高雅性和藝術性體現在哪裡? - 半璧的回答
下面是原文:
這篇文章大概可以用周海宏的《有關「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審美價值問題的分析》完全解答:
多年來,在音樂界一直存在著對「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之間審美價值大小的議論。然而大量推崇「高雅音樂」的言論往往並不是建立在冷靜與堅實的理性分析基礎上的。不從原理上闡明審美價值判斷的依據,就不能令人信服地說明為什麼「高雅音樂」比通俗音樂的審美價值高,因而這種價值判斷的傾向也就不會得到人們普遍的認同。
從美學原理上看,審美價值判斷是高度主觀性的,主體感覺的適宜性是審美價值判斷的核心依據,在審美活動中,「青菜羅卜各有所愛」是普遍存在著的客觀事實。那麼審美價值判斷的主觀性原理與人們傾向於認為「高雅音樂」的審美價值高於通俗音樂的社會現實之間是什麼關係?這是一個現實生活中急需回答的問題。然而它卻一直是一個很少有人問津的音樂美學問題。
一、概念的梳理——「高雅音樂」的所指
「高雅音樂」的概念最初被提出來的時候,乃是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與「通俗音樂」(即「流行音樂」與「輕音樂」的統稱)相區分。然而在日常語義的理解中,這個概念的所指,卻與使用者的實際所指有差異。
作為與「通俗音樂」相對的音樂類別的概念,通常也有人用「嚴肅音樂」、「古典音樂」、「經典音樂」來稱呼它。但是「高雅」、「嚴肅」、「古典」、「經典」這四個概念中的每個概念都不能涵蓋人們實際上所指的這個音樂類別的全部作品。因為,在這個音樂類別中,既有「高雅」概念本身所不能包含的粗野、陰鬱、邪惡、兇險、刺激、恐怖、滑稽、可笑……也有「嚴肅」二字本身所沒有傳達出來的輕鬆、明快、溫柔、甜蜜、清新、秀麗……還包括「古典」、「經典」二詞所限定的時間範圍之外的優秀的現代與當代音樂作品。
但是為了論述的方便,我們還是用加了引號的「高雅音樂」一詞來稱謂我們實際所指的音樂類別。
二、審美知覺能力發展的特徵及「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的形態差異及二者受眾群體差異的原因分析
首先要指出的是,音樂作品藝術質量的好、壞不是「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之間的本質差異。兩類音樂作品審美價值的大小及其恆久性不是二者之間的根本差異。「古典音樂」、「嚴肅音樂」中也有大量的作品是失敗的,並且是很快即被遺忘的。用偉大的經典音樂作品與隨時湧現的通俗音樂新作品進行審美價值的比較,在學術上是不嚴謹的。
決定「高雅」與「通俗」的關鍵是一個音樂心理學的問題——人的審美聽知覺能力發展的問題。這是「通俗音樂」之所以「通俗」——易於為大眾所接受,而「高雅音樂」之所以「不通俗」——需要具有較高修養的人才能欣賞的根本原因。
1.人類審美知覺能力發展的一般特徵
正如人的肌肉力量與思維能力一樣,人的感知能力並非與生俱來,它有一個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在味覺與視覺中均有體現。
從味覺上看,味覺能力不太發達的人比較喜歡味道單純、明確、甜的食品;反之,能力發達的人則喜歡味道豐富、細膩、不那麼甜的食品。這從小孩喜歡喝軟飲料,不喜歡喝酒類飲料,而大人則對甜飲料不感興趣,卻對酒類樂此不疲就能夠看出來。
從視覺上看,視覺能力不太發達的人喜歡簡單、明確、色彩明艷的畫面;反之,能力發達的人則喜歡豐富、細膩、微妙的畫面。這從商店中兒童用品與成人用品的顏色差異及年畫、農民畫與油畫、水墨畫的欣賞群體差別就能夠看出來。
從聽覺上看,總體來說,聽知覺能力不太發達的人喜歡簡單、鮮明、柔和、協和的音響;反之,能力發達的人則相對喜歡複雜、細膩、刺激、緊張的音響。
我們可以把這種差異,概括為聽覺材料的聽覺適宜性、知覺鮮明性與結構複雜性的不同。這三點正是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在音響形態上的差異。
從聽覺適宜性上看,人的感覺對外界刺激有先天的選擇傾向性。比如,中等的音高、力度、速度與協和的聲音是人類聽覺天然能夠適應的音響。從人的主觀感受上,這樣的聲音使人產生鬆弛、自然的體驗。
與之相對,超出人類天然適宜性範圍的音響,如過高、過低,過強、過弱,過慢、過快,過於緊張,則使人產生聽知覺難以把握及內心體驗的不適。需要多年聽覺經驗的積累,甚至是必要的指導、訓練,人才能夠獲得對這種音響的聽知覺把握力與內心體驗的適應能力。
從知覺鮮明性上看,聽覺經驗較少的人,當音響有較大對比性的差別時,他才能產生明確的知覺把握感;而聽覺經驗較多的人,則對細微的音響差別即可以產生鮮明的知覺把握。知覺的鮮明性是審美感的前提,沒有鮮明的知覺把握,是不能產生良好的審美體驗的。
從音高上看,一個聽覺能力發展水平不高的人,只有很大的音高差別才能引起他的鮮明感受,比如兒歌的音調中,大量的都是三度以上的音程;而類似於戈達的《船歌》中持續的半音反覆,在一個兒童的聽覺感受中是很不鮮明的,因此也不為兒童所喜愛。有些嚴肅音樂的旋律中包含很多半音關係的音程,旋律在很小的音域範圍內徘徊——如肖邦的《葬禮進行曲》的開始,這樣的音樂對於不很敏感的人來說,會覺得模糊而沉悶。
聽覺材料的結構複雜性表現在各個方面:
從音高上看,調式音的數量決定了音高及音程關係的複雜性,比如五聲調式的旋律就比七聲調式的旋律在聽覺上要簡單。簡單性使得聽覺把握與音樂記憶都比較容易。而一條同時包含了12個不同音高的旋律(現代音樂的明顯特徵就是用音的數量要比傳統音樂多得多),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難把握,也很難記憶。較多的轉調、頻繁的離調對聽覺來說也增加了複雜性。
從力度上,力度範圍廣與力度變化細膩增加了力度體驗的複雜性。
節奏的複雜性表現在超越律動規則的程度。通俗音樂,特別是流行音樂中一個標籤性特徵,就是包含著非常突出的循環重複的打擊樂節奏型。這種特別容易被知覺到的節奏律動,可以使聽者立即發現音樂音響中的結構秩序。而「高雅音樂」的很多作品往往包含了更多的節奏律動的變化,特別是在一些抒情性的作品中,往往要打破與迴避鮮明的機械性節奏。「高雅音樂」中節奏的秩序往往表現在節拍律動的循環上,而很少如流行音樂那樣存在著突出的、長時間循環重複的節奏型。
結構層次的複雜性是引起聽知覺複雜性特別重要的原因。從僅僅是一條單旋律,到旋律下面加一個伴奏,再到幾條旋律疊加在一起,就是結構層次複雜性變化的體現。對於人的聽知覺注意力來說,對多層麵線索的把握力,要比對單一層麵線索的把握難得多。這與人的注意分配及注意保持的能力有關。音響結構的層次越簡單,對聽覺注意能力的要求就越低,也就越容易被人們所把握;反之,同時對多個聲音事件保持注意,則對人的聽知覺注意能力要求高得多。高水平的聽覺注意分配與保持的能力往往是需要經驗積累與訓練才能夠獲得的。
2.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形態上的差異 了解了這些人類聽覺感受能力的發展特點,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的差異也就明確了。通俗音樂:
從形態結構上看:它往往形態較為簡單,音高使用不多,且多在人類最容易聽的音區範圍內;音樂的發展變化較少,沒有很多的轉調,特別是缺少頻繁快速的離調;節奏相對單純,大量的作品存在著循環重複的機械性節奏型;力度變化不很複雜,力度的幅度小,較少極端力度的對比變化;音響結構的層次少,未經訓練的一般聽者,也能夠很清晰地分辨出來旋律與伴奏的層次。
這樣的音樂往往具備聽覺的感官美的特徵,對聽眾的聽覺耐受性與注意力的專註程度要求很低。由於不要求聽者有較高的聽知覺把握能力,因此它容易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特別是聽覺經驗不是很多的人。由於聽覺經驗與年齡有很大關係,這就是為什麼年輕人更多地喜歡這樣的音樂;反之,這個群體也就往往不喜歡對他們的聽覺來說太複雜的作品——「高雅音樂」中比較複雜的作品。「高雅音樂」:
從音響形態結構上看:它比較多樣,既有相對比較簡單的,也有極為複雜的。從總體上看,「高雅音樂」使用的音高較多,發展變化較多,往往包含著轉調、離調等複雜的音樂發展手法;節奏的律動相對變化較多,幾乎不採用機械重複的節奏型;力度變化較複雜、細膩、幅度大,有些作品中存在著極端力度的對比變化;有些作品的結構層次很多,包含著較複雜的復調性因素,即使音樂經驗很多的聽者,也很難一次同時注意到音樂音響結構的全貌——這是這類音樂比較「耐聽」的重要原因。
「高雅音樂」中比較嚴肅的作品往往對聽眾的聽覺耐受性要求較高,也要求聽者對音樂的音響結構具備較高的聽知覺把握能力,還要求聽者在欣賞的時候較為專註。這些都對人的聽覺審美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高雅音樂」中比較通俗的作品往往在形態上具備通俗音樂的特徵,但是在某些方面可能又比通俗音樂的形態複雜一些。比如一些古典作曲家的圓舞曲,因其具有突出的重複性的三拍子節拍律動,這對人的聽知覺來說是很容易把握的,因此也就容易為人們所接受。這是古典音樂中圓舞曲特別顯得通俗的重要原因。在「高雅音樂」作品中,約翰·斯特勞斯的作品的聽眾很多,是與其音樂作品的形態特徵分不開的。反之,同樣屬於圓舞曲的體裁,拉威爾的《圓舞曲》就因作品中的其它音響要素過於複雜而難以為一般聽眾所接受。此例可以證明,決定一個作品通俗與否的關鍵因素在於音響形態的「聽覺適宜性」、「知覺鮮明性」與「結構複雜性」。
3.二者受眾群體差異的原因
由於人的審美能力總是從頭培養的,因此,從個體審美能力發展進程的分布來看,總是能力越高,人群越小,相應的,從總體上看,越是複雜的藝術作品其受眾群體也就越小。
審美能力的發展是與經驗直接相關的,而經驗是與年齡高相關的。因此,從總體分布上,審美能力強的人相對偏向年齡較大的群體是可以理解的;反之,形態相對簡單的藝術產品往往會擁有較大的受眾群體,並且這個群體會以年輕人為主,這也是很自然的。
同理,年輕人會對過於複雜的「高雅音樂」難以接受;而「高雅音樂」愛好者也往往會嫌通俗音樂過於簡單、單調而不喜歡聽,特別是無法全神貫注地欣賞通俗音樂。
人類審美聽知覺能力發展的進程是造成「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擁有不同受眾群體差異的根本原因。
我們可以用一個日常生活中很準確的例子來形容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之間的差異——軟飲料與酒。通俗音樂好比是軟飲料,「高雅音樂」好比是酒。
軟飲料,口味很甜,但是各種飲料之間的味道差不多;而酒類則從低度的米酒、甜葡萄酒,到干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中國白酒……種類與口味繁多。
軟飲料味道簡單,甜酸而已,品之乏味;好酒則味道醇厚,細細品之,耐人尋味。
軟飲料除了口味之快外別無它物;而酒則口味之外,帶給人精神世界深處的變化。
軟飲料味道明確,容易接受,人生下來就能夠飲用,所以廣為年齡較低的人喜愛,但是很少有人終身地強烈熱愛某種軟飲料;而烈酒味道複雜,強烈刺激,人生之初難以接受,需要很長時間味覺經驗的培養才能享受其美,可一旦喜愛,則會終身樂此不疲,甚至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三、關於音樂的內容深度問題
音樂通過聯覺對應關係來實現對聽覺之外對象的表現。音樂表現對象的明確性取決於聯覺對應關係的持續與穩定性(見《音樂與其表現的世界》,周海宏,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當音樂的音響與某種對象形成持續而穩定的聯覺對應關係時,就有可能在聽者的頭腦中激起對這一對象的聯想,進而激發更為複雜的經驗與觀念的捲入,從而使音樂表現的內容深化了。因此音樂表現內容的深度是與它激起聯想的複雜度有關的。
通俗音樂不僅形態簡單,更由於其對審美功能的核心追求是給人以單純的聽覺感官愉悅與帶給人良好、輕鬆的心情。因此在作品創作之初,就不刻意追求音樂音響的組織安排與某種外界的對象形成良好的聯覺對應關係,從而這樣的音響引起的聯覺反應也就不能充分地喚起聽者的聯想。這就決定了通俗音樂難以使人產生深度的內容理解活動。
反之,不少「高雅音樂」作品,從創作初衷上,其審美目的就不是定位在帶給人聽覺的感官愉悅,而是表現人類更深層的內心感受與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這樣的作品往往在直觀上沒有聽覺感官的愉悅,它們給人以更為豐富與多樣的感性體驗,其中可能有強烈的刺激、情緒的宣洩,或深沉的情感體驗。出於表現內容的需要,這類音樂作品的音響所引起的聯覺反應,也往往較容易引起充分的聯想活動,從而使人對作品產生深度內容理解活動。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高雅音樂」都存在著深刻的思想內涵與深沉的情感表現,但是我們卻可以說,從總體來說,與通俗音樂相比,它帶給人更多的此類內容表現的體驗。這是二者之間表現內容方面的差異。
四、「高雅音樂」為什麼是「高」的——音樂審美價值判斷的基本原理1.審美價值判斷的基本依據——個體主觀性
價值是事物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價值論的音樂美學探討,王次炤,《音樂研究》,1986,2)。審美價值就是事物滿足主體審美需要的屬性。我們必須承認的是,需要必然是主體自身的需要,因此一個對象是否有價值,也就取決於它是否能夠滿足主體的需要。這就決定了,價值判斷的標尺乃是主體的需要。審美價值判斷是個人主觀性的,它是由主體依據個人感受需要的適宜性決定的,而非是外界客觀的。
由這一原理出發,在審美活動中,似乎每個人都有一把標準不同的尺子,那麼就必然不能進行審美價值高低的比較,自然也就得不出「高雅音樂」的審美價值高於通俗音樂的結論。實際上,許多通俗音樂的愛好者,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認識基礎,否定通俗音樂審美價值不如「高雅音樂」的觀點。
2.審美價值判斷的群體普適性原則——感性的有序與豐富
但是在社會生活中,藝術作為一種社會產品,其審美價值判斷的個體主觀性,僅僅是影響審美價值判斷的一個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因素。還有其它因素影響著審美價值的判斷。
審美價值判斷的第二個特徵是「群體普適性」:作為一個物種,人類存在著共同的生理與心理屬性。這些生理與心理的屬性,決定了人的審美心理活動是有規律的,存在著對於廣泛群體都普遍適用的審美原則。正是這些普適的審美原則,使得個體的審美價值判斷表現出某種共同性,這種個體主觀的審美價值判斷的共同性傾向,就構成了在社會上處於支配與主導地位的審美價值判斷傾向。當人們需要對藝術作品給出社會群體的價值判斷時,多數人的態度就是價值判斷標準。這就是人們通過統計得票的多少來決定藝術比賽名次的原因。
美感的本質在於「感性的有序與豐富性」(宋瑾,2002年。見《音樂美學教程》,張前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60頁)。美的事物包含著兩個基本的屬性:對人的感性體驗來說,它既是有序的又是豐富的。前者是美的必要條件,後者是美的充分條件。在人的感性體驗中,雜亂無章的對象是不能進入藝術作品的範疇中的,美的對象,必須具有感性的有序性;但是僅僅有序是不夠的,作為美的對象,在有序的同時,它還必須是豐富的。鐘錶的滴噠聲是高度有序的,但是它太單一,難以使人產生美感;八音盒的聲音是清脆、悅耳的,但是因其過於單調,也難以成為好的音樂藝術作品。
在有序的前提下,隨著豐富性的增加,人們對作品審美價值的判斷也在提升。感性的有序使一個對象進入了審美價值判斷的範圍內,而豐富性的程度,則決定了它在審美價值判斷的標尺上的高度。
由於體驗的豐富性是與形態的複雜性直接對應的,因此從以上美學原理出發可以推論,對於同等藝術質量的作品來說,在人們的審美價值判斷中,相對簡單的作品的審美價值低於相對複雜的作品。
從美的本質要求豐富性這一層面上,我們可以明白,通俗音樂作為一個音樂類別,從總體上看,其形態相對簡單,這是其總體上審美價值低於「高雅音樂」的重要原因。當然我們也不否定,一個非常優秀的通俗音樂作品的審美價值會高於一個較差的「高雅音樂」作品;但是作為一個音樂藝術的類別,人們對其審美價值的總體評價低於「高雅音樂」,這是有著美學原理層面上的原因的。
3.審美價值判斷的社會功能層面要求——社會功能作用
藝術作品的功能,不僅僅是給個人以感官的美感體驗,還具備影響社會的功能。
從社會群體的需要出發,一個藝術品的社會功能的大小,決定了其社會價值判斷的高低,這是價值的社會規定性。由此可以推論,一個對社會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作品,其作用越大,在人們的判斷中價值越高。
從這個層面來看,通俗音樂因其主要是給人以聽覺感官的愉悅,而極少更深刻的思想內容,所以難以更進一步地影響欣賞者,從而也就較少具備影響社會的功能。這就使得它作為一個門類,從總體上價值低於「高雅音樂」。
4.審美價值判斷的社會主導性影響——向審美能力發展水平高傾斜
藝術作品是藝術家活動的產品。藝術家是一種社會職業的群體。在一個行業中,從業者往往都是此行業所要求的能力較強的人,並且是能力越強的人越有可能處於該行業的支配性社會地位。
當感性能力強的藝術家處於支配性社會地位時,就會把對人的感性能力要求高的藝術品設立為價值高的作品。
這種具有社會導向性的「價值規定」是合理的。這是因為,人類總是希望自己的能力向著更高的方向發展。一個健康發展的社會是需要這樣的社會主導性的。這就是為什麼,即便通俗音樂可以創造巨大的藝術產品消費價值,但是,主流社會對其審美價值的判斷並不高,特別是在藝術行業專家的判斷中更是如此。
作為社會主導性的力量,應該盡量把審美價值判斷的標準向「高雅藝術」傾斜,這是符合人類社會自身發展的要求的。
五、我們對通俗音樂應採取的態度
從原則上講,只要歌詞中不包含明顯有害於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危害社會和諧發展的內容,就不應該阻止它——因為聽通俗音樂本身是一種聽覺的感受方式、習慣與需要。從小培養聽的需要,具備聽的感受能力與方式、習慣,是音樂審美活動最重要的基礎!缺少了這個基礎,一切音樂審美教育都是徒勞的。音樂審美的教育完全可以從這一基礎上出發,從比較甜美、輕鬆,聽覺上易接受的作品開始逐漸讓青少年接受「高雅音樂」。隨著一個人聽覺感受能力的發展,其接受與喜愛「高雅音樂」僅僅是時間、年齡與偏好的問題。
從本質上說,音樂藝術是聽覺的審美消費品。一個健康、發達、文明的社會應該能夠滿足所有人群的消費需要——只要它是有益健康的。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之間應該是共存、伴生、互相幫襯與支持的關係。這就好像美食的世界豐富多彩,軟飲料與烈性酒、洋酒、啤酒相安無事,各司其責,滿足人們味覺的審美需求一樣。參考文獻:
音樂價值觀念談,傅沉坦,《人民音樂》,1985,2
論音樂價值的構成與判斷,居其宏,《中國音樂學》,1986,1
價值論的音樂美學探討,王次炤,《音樂研究》,1986,2
大眾音樂價值考析,曾遂今,《中國音樂學》,1993,3
美育的價值取向問題,修海林,《音樂研究》,1996,4
音樂價值三議,羅小平,《中國音樂學》,1997,2作者簡介:
周海宏,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投《人民音樂》
音樂類別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音樂是有好壞之分的。唱pop有MJ這樣的,也有Justin Biber這樣的;有的rap像詩一樣美,有的三句不離女人、錢和毒品;唱民謠的有Bob Dylan這樣的,也有馬頔這樣的;Miles Davis、Charles Mingus那是爵士樂,國內那種號稱「獨具白人醇厚聲線」的也是爵士樂。就像人種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每個人種中都少不了聖人和敗類。承認有敗類存在不是裝逼,叫囂著對聖人敗類要一視同仁的才是裝逼。
P.S. 想知道「獨具白人醇厚聲線「的人究竟是誰的同志們請百度「獨具白人醇厚聲線」,真不是黑,人家自己就是這麼宣傳的呀呀呀。
P.P.S "獨具白人醇厚聲線」是個梗,我覺得我上一條備註已經說清楚了。還不明白的,勞您大駕百度一下,是用百度這種逗逼搜索引擎才能查出來的逗逼信息。rap只是一種藝術形式,而它low不low並不取決於形式,取決於內容。
你能說西原健一郎,Nujabes的製作low?
你能說Immortal Technique,Black Thought的作詞low?
你能說Kendrick Lamar,Guru的flow low?
誠然,搞rap的的確並不缺tyga,Rick Ross之流;他們的作品的確可以定義low,卻不能定義rap反對目前幾乎所有的高票答案。
相同形式不同內容的作品有優劣之分,這被很多高票答案奉若圭臬,而且理由看似充分,殊不知曾經在音樂形式上的創新和嘗試也有千千萬,一樣有的大獲成功,有得很快被人遺忘。
音樂形式之間當然是有高下之分的。音樂形式是一種內容的載體,評價它的好壞應當主要依據它是否能夠很好的呈現內容上。好的音樂形式一定能夠給予音樂表現更加豐富的空間、一定能承載更多的情感與內容。之所以古典音樂能讓人覺得它好於流行樂或Rap,本質上就在於此。古典音樂的範式給了音樂內容非常廣闊的發揮空間——由簡單到複雜、由快樂到悲傷、由和諧到不和諧。什麼樣的作品都能找得到、什麼樣的和聲、什麼樣的寫法幾乎都無所不包。也正因為如此,古典音樂的範式下才會出現這麼多偉大的作品。而流行和rap大量同質化,和聲就那幾個套路、rap的節奏也就那幾種變化,讓人很難認同它們是足夠好的東西。
但問題是,太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好壞並不意味著貴賤。這就好比公司總經理和掏糞工這兩種工作,我覺得普通人的職業選擇一般都不會是後者,但你能說它們有貴賤之分嗎?認為古典音樂比流行音樂高貴,就好比當上了總經理就瞧不起掏糞工一樣。更何況很多掏糞工僅僅是與總經理有一面之緣,就開始到處吹逼,實在可恥。就如題主po出的幾個人,在我看來,真是low得很。
謝邀,大概所有藝術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只要有人喜歡和欣賞,那麼他就是尊貴,貶低別人所愛之物是很沒教養的
音樂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但有些人就是很low。
歌聽的太少,想的太多
有高低貴賤。
但是,高不一定貴,低不一定賤。
不光音樂,文學,電影,美術,不都是這樣么。
二泉映月,阿炳都破落成那樣了,原版錄音質量都差成那樣了,它依舊打動人心。AV你就算拍得特唯美,各種高科技通通用上,它也登不上大雅之堂。
不邀自來
搖滾樂在我看來恰恰是不low的,其中的一部分代表了音樂人對世界的思考。
其實當然古典樂迷爵士樂迷有點優越感很正常,畢竟國內音樂氛圍也是有點鼓吹小眾等於牛逼。但是你要是非扯著嗓子喊不聽爵士不聽古典你就是low,你會被揍死的我跟你說。
音樂形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搖滾圈子裡也分黑安深紫飛艇這樣的dalao和某些我不想提起名字的SB。
當然了,土嗨和喊麥是真的low,low到爆,他們不算音樂。看完了答案,倆字「服了」
音樂拿流派,確實沒高低貴賤。但是上升到個別樂隊或者人,真的有。
為什麼你們都覺得郭敬明的《爵跡》比張藝謀的《活著》差
就不覺得音樂和這個不是同理呢?????
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前提是別把那些垃圾喊麥當成音樂
先大概做個審題,題目用了五個字詞描述某種音樂種類,在回答問題之前對這五種描述進行定義:
高:優秀的
低:低劣的
貴:高貴的,有一定的財富與權力,受過良好教育
賤:草根的,平民的,沒有話語權,不建議解釋為底層人士
low:品味low,沒品位,沒格調,沒逼格,下里巴人
此外根據前面的回答,高和低還可能有其他附加意義,列舉幾種可能的解釋,這些解釋之間沒有關聯性:
高:技術含量高,影響深遠的根源音樂,經過時間檢驗的
低:技術含量低,對後世沒有影響的音樂,被時間淘汰的
在這個解釋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回答:音樂的各個種類之間,是分高低貴賤的。但高低和貴賤是否掛鉤?不一定高貴的也可以是低劣的,平民的音樂也可以是優秀的。
布魯斯音樂,誕生於美國密西西比三角洲,是黑人結合從非洲帶來的音樂文化所創造出的憂鬱的音樂種類。毫無疑問,這是草根的音樂,但也是優秀的音樂。布魯斯音樂直接影響了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搖滾的誕生,七十年代布魯斯搖滾、迷幻搖滾與硬搖滾從布魯斯中汲取新鮮的創作靈感,八十年代重金屬的也是從七十年代這些風格演變而來。我們所熟知的Eric Clapton被譽為白人中最能演奏出黑人味道的的布魯斯藝人。自芝加哥布魯斯紅遍美國後,無數白人追捧、效仿黑人彈奏出硬朗穩健、至臻至善的布魯斯音樂,但聽眾卻不領情,總覺得差了些火候,有的是因為個人習慣流連於炫技而讓紮根於泥土的布魯斯顯得輕浮,有的則因為幾個技術細節領悟得不徹底而產生大相徑庭的效果。至此,我認為布魯斯的優秀體現在經過時間檢驗(後人的模仿與追捧)和影響力深遠。至於技術含量,追溯到布魯斯的誕生,布魯斯音階,Robert Johnson的Boogie Bassline,都是一些原創的東西,民間原創能夠流傳下來,至少能夠保證它是受歡迎的、悅耳的或者革新的,因此這些技術也都可以算作有高技術含量。
接下來分析古典音樂,先參考
古典音樂真的是從前的流行音樂嗎? - 音樂
我們現在所說的西方古典音樂,是宗教音樂不斷發展的產物,西方古時候的流行音樂,是世俗音樂。
因為比較古典音樂和布魯斯音樂是不公平的,我們能聽到的前者已經經過了時間的篩選,相對來說是優秀的,技術含量高的,影響深遠的。而布魯斯音樂還未曾經歷超過百年或者更久的檢驗,我們無從知曉結果。比較能夠肯定的是,古時候的世俗音樂,要麼沒有傳承而失傳,要麼草灰蛇線般一路隱隱地影響到了今天,要麼被官方記錄或者收錄,得以被後人所了解。受到古典音樂影響的爵士樂,無論是對聽眾還是從業者(演奏者)都有很高的音樂素養要求,那麼爵士樂可以認為也是一個開了掛的種類,如果說古典音樂有時間的幫助,那麼爵士樂有入門門檻的幫助,這兩個風格下創作的音樂優不優秀不好說,但一定不差。
回應一下問題附帶圖片上的評論:
1.諾貝爾獎頒給音樂就low了——這個low或許是沒品位的意思?畢竟鮑勃迪倫屬於流行音樂的範疇,準確一點應該是沒「格調」。但首先諾貝爾獎不是精英階層的狂歡,也不是某類人群裝逼的指南,它在歷史上遺漏了很多名家,也不影響名家之所以名家,我個人更傾向於諾獎是一種介紹性質的獎項,它最大的意義在於將更多文學推薦給大眾。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的獲獎理由是她對這個時代苦難與勇氣的寫作,她的紀實文學寫的是事實、歷史和人間,不像辛波斯卡一樣受到文藝青年(非褒非貶)的喜愛,依然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意義上,迪倫和她有異曲同工之妙。以上足以證明諾貝爾文學獎本來就不是以low不low作為評價標準。如果說low的意思是劣質,同意,諾獎不可能頒給《小時代》,而鮑勃迪倫的音樂絕對不是劣質的。
2.Rap和rock n roll很low——以偏概全,是有low的,不代表沒有佳作。這位網友可能只是站在該音樂下限的角度評價。
3.…——我聽迪倫的時候真沒說過這些歌low
4.不在音樂廳演奏能叫藝術?——我認為藝術是私人的,所謂公眾的藝術其實是對藝術的傳播範圍的一種描述,參考藝術是更為私人性的還是更為大眾性的? - 生活
照這個理論,相聲根本不應該上春晚,只能在天橋上擺個小攤聽聽
一直對我的一個建築老師說的話記憶猶新:「審美是沒有對錯的,但是審美是有高低的。」反正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對。至於知乎很多說「藝術無高低」或者之類的話,我覺得這只是一種用來哄審美低下的人的政治正確,就好像為了不顯得歧視黑人,所以不說黑人智商普遍偏低這件事一樣...
然而審美高低之分不是跟種類之分重合的。我認為種類之間確實有著高雅和通俗之分,我一般聽的就是民謠和金屬這樣的通俗音樂,平時也可以隨口哼個小調啊彈個口弦啊啥的,而歌劇和交響樂這種得去音樂廳正襟危坐才能欣賞的高雅音樂我就很少能欣賞,中國的古琴啥的我也不太能欣賞,我周圍很多人也說這些音樂欣賞不來。但是就題材來說,高雅的音樂類型和通俗的音樂類型各自都有體現人文關懷志存高遠的,也有沒啥營養純粹打情罵俏的(我見識短就不舉例了);從技術來說,高雅的音樂類型和通俗的音樂類型都有神級的和超難聽的...不過有些高雅的音樂類型比因為流傳時間長,保存下來的倒基本都是好聽和體現作者技術的了,拿新創作的通俗音樂來比實在是不公平..
.
不過還有一個需要考慮的地方就是,高雅的音樂類型因為主要是服務有文化的階級的,所以需要先把技術練好,題材也要選的漂亮一些,才能登上大雅之堂,而通俗的音樂類型因為主要是服務底層群眾的,所以題材就要選的淺顯和喜聞樂見一些,而且有些沒什麼技術的二流子也混進來了...結果就導致,有的音樂類型就是需要更高的審美能力才能欣賞,而有的音樂類型就是包含了很多low的作品(只是說包含了很多,搖滾和說唱當然是重災區,但是好的樂隊和歌手當然是有)...但是現在社會越來越多元化,階級之間的界限也模糊了,音樂類型的高雅和通俗也越來越不分明了,比如說交響金屬,金屬歌劇,金屬音樂劇這種東西就出現了。
另外我覺得,承認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就是通俗音樂沒啥不合適的,沒必要為了怕顯得自己low而把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強行貼金或者急著說「XX不是真正的XX」...而且,也沒必要為了顯示自己政治正確強行把鳳凰傳奇說得多麼高大上,或者急著說「我這麼高端的人也聽鳳凰傳奇」...反正我是不聽鳳凰傳奇,即使是交響版的也覺得不咋地。
╮(╯▽╰)╭覺得自己總想把一件事說全面,結果就說了半天廢話不同風格之間沒有貴賤之分,但同類有水平和技藝的高低之分。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人與人之間有智商和體能的差距,但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美聲的瞧不起流行
流行的瞧不起民謠
民謠的瞧不起說唱
說唱誰TM都瞧不起
網上看到的
其實我覺得這和美食一樣,你昨天吃一頓滿漢全席,今天吃一頓烤包子,你可以說你覺得滿漢全席比烤包子好吃賣相也更華麗balabala。
但是如果你跑到網上或者一堆人面前非得說滿漢全席比包子高貴吃包子的都是low逼,那你就是個傻x了。
刺激人耳蝸的音樂是低賤的,刺激人腦的音樂是高貴的。和流派無關。
種類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種類里,有高低貴賤之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