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需要跟帖寫得完全一樣么?
謝謝大家詳細的解答,我補充說明一下。這個問題主要是我最近在臨魏碑時遇到的。魏碑我不太會欣賞,感覺字形歪扭,不知道怎麼臨,從中學習什麼。再想到其他字體的學習,是不是需要先臨得字形完全一樣,然後才能有所體會,有所收穫。
謝 @反轉地球兄邀。
這個問題,我倒真可以說點玄虛的。
如禪宗講,若說佛有所說法,是為謗佛;若說佛無所說法,是為謗經。如何解?
論像,不如複印;論不像,辜負了臨帖兩字。如何解?
所以像不像的,不那麼解,其實還是寫得太少,卻想得太多。
題主知道最初我們製作高精密的儀器電器嗎?仿製。拆開外殼,裡面的機構、線路、元器件。別說元件不敢改,放在哪個位置都不敢隨意改變。哪怕哪裡多了一個暫時不知道有什麼用的線頭,也都留著,照搬。為甚麼?因為你不了解他,不知道哪個細節可以觸發什麼效果。等吃透了,喔,這個線頭是多餘的,拿掉,那條線路走的不夠經濟,咱們改一改,都是這樣。
臨帖,就是因為初學的無知,才必須那樣做。做了以後,才敢不像。但這個不像,卻一定有所依傍,稱為不像之像。樣式不同,功能一致。這類不像之像經常出在成熟書家的筆下,比如臨蘭亭,這一筆不像,但他用米字或者顏字的處理方法代替,這就是不像之像。
做不到不像之像,就必須按照原貼,這是遏制隨意書寫的有效方法,不使人齣戲或跳脫。
見過人家開密碼櫃嗎?滴滴滴按幾個數字,進去了。你也去隨意按幾個數,地瓜開門土豆開門,不靈的,進不去。後來知道要密碼,只有按2333才可以,你就一直按2333進。最後又發現原來密碼可以改的,設置好,隨便四個數字都可以。不就是這樣嗎。
但最初誰會問那種問題,為什麼非要我按2333,我就要按2444。可以啊,那你按啊,按歸按,進不去就是了。
不會改密碼的階段,人家讓你怎麼做,你照著做就是了,空談誤國,少年難得。
以上。謝邀。。。
如果能完全一樣,也只有複印機才能辦到。
臨帖的目的,在於學習前人書寫方法。這種書寫方法,不僅指表現化的筆畫形態,結構特徵,還有深一層次的精神的表達。所以,不同階段的臨帖,有其不同的具體目標和要求。
最初的階段臨帖,主要學習原帖中筆畫的基本書寫方法,掌握其起筆、運筆和收筆的特點;
繼而,學習整字間架結構的特點;
這個階段,對於每個單字而言,要求做到儘可能的形似,盡量還原原帖中的筆畫關係。即將原帖的筆畫特點和結構特點基本表達準確即可。
之後是全篇摹寫,主要學習整篇的布局方法,幾所謂大章法的把控。單字與單字之間,行列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以及整體上視覺的疏密關係是學習的要點。也是需要做到形似。
完成了上面的步驟,一篇字帖才算完成初步的學習。再下去,就要學習內在的東西了,即精神氣質的表達。這個東西太過抽象,這裡不易說清。等你到了這一步,自己去悟吧。總之到了這個階段,形似不是很重要,關鍵是神似。
無論形似,還是神似,都不是「完全一樣」,而是需要有自己的理解與體會貫注其中。「完全一樣」,只能是複印的結果,這於臨帖學習而言,也全無意義。字寫的好無非就是指字形體好以及氣質佳
帖能教你如何去將自己的性情運用寫出來字
不是完全機械的去複印
所謂見字如見人 也大概這個道理
對於楷書和行書來說,最好臨摹得完全一樣,無論大小,筆畫,細節,字和字的間距等。尤其是經典的手札。臨得所謂神似的不一定是高手,臨得一模一樣的就絕對是高手。
臨摹偶爾試過重影,重影就是把字和字帖疊一起的時候完全重合。
除此之外,還要求背臨。放大背臨和縮小背臨。
別以為臨摹得完全一樣是沒有意義的,幾乎所有古代的大書法家都做過這樣的事。
首先拋出我的觀點吧:
初學者要完全一樣不可能
高水平要完全一樣沒必要
而且,就是讓原作者來,也不可能複製一模一樣。
個人認為臨一個帖最終要做到什麼呢?
背臨,然後做到具體的那一筆哪個字的樣子雖然可能不太一樣,但是一看:哇!這就是被臨摹者的作品的感覺,就如同請出原作者再來寫一遍一樣。
這就說明完全把原帖的各種書法要素領悟到了。
這就達到了一個目的,運用原作的風格進行創作,這就是從臨摹到創作的基本轉換,即所謂的「入帖」到「出帖」。
很淺顯明白的道理,書家自己重寫一份能完全一樣嗎?
----------------------------
2016.12.13更新
評論區有說這樣回答過於籠統,容易產生誤導,希望能展開說明一下。
首先,我不反對臨帖。但我反對完全以形似為目的的臨帖,以及用形似來衡量一個書家的書法水準,比如評論區中提到的趙孟頫。
以上是蘭亭八柱中的前三,加上趙孟頫定武臨本。王羲之的蘭亭真跡已經看不到了,從這些後世書家的臨摹本當中可以看出,這些頂級的書法家,臨摹也是各有面目。
臨摹的目的,不是像,而是學。要求臨的像模像樣,本身並沒有錯,但只追求像,未免把臨摹看的過於簡單了。過於追求「像」,很容易走向的誤區就是畫字。
上方的圓圈,是碑刻難以表現墨跡的地方(可能是風化,也可能是刻工)。下方的豎鉤,是墨跡很難做到碑刻的樣子。為了求形似,某些書家可能就會採取一些類似跪筆彈鋒類的「筆法」。
實際上,臨摹的目的不在於像與不像,而在於你學什麼。一個帖子放在面前,要做的不是埋起頭去臨,不管三七二十一隻求寫的像,那和寫實繪畫有什麼區別?——沒有貶低繪畫的意思。
當你在初學時,寫的不像很正常,但只要學到了東西,那就是有益的。當你學得想學的東西以後,寫的像也好,不像也罷,都是成功的。所以我認為,臨帖不要刻意求像,也不要刻意求不像,像與不像本來就不是核心問題。
把關注點放在像與不像上,只是偷懶罷了,不是懶於動手,而是懶于思考。哦,寫的不像,那裡寫長這裡寫短,得改,僅此而已。
回到題主的問題當中,魏碑我不太會欣賞,感覺字形歪扭,不知道怎麼臨,從中學習什麼。
當然,不否定在臨帖的深入過程中,欣賞能力和思考能力可以隨之加強,但我認為首先得有個前提是你有一個基本的目的性。而不是人云亦云,別人說魏碑好,所以我得學。不能欣賞沒有關係,可以多看看,多想想,等知道自己想學什麼的時候,再去考慮臨帖的問題。一輩子看不懂,想不明白,就不臨了唄。王羲之沒學魏碑,不一樣成書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學書法,從來沒有說少了哪本帖子,或少了哪派書學就成不了。
當然,可能有些朋友又要噴我了,你又不是書聖。-_-b
是不是需要先臨得字形完全一樣,然後才能有所體會,有所收穫。
所以我的回答:不是。
唐太宗說,吾學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唯學其根骨,而形勢自生焉。
李世民是歷代帝王里的書法大家,我覺得他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比如你學瘦金體,學其根骨,就是學到如蘭花柳葉一般的筆法,還有中宮收緊的法則。不要學其形勢,就是不必寫所有的「芳」都要跟原貼一樣歪,不要徽宗在這筆寫粗,你就也必須這麼粗。
最後要達到什麼效果呢?太宗還有一句話「心與神會,同乎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也!」
學他的筆法,學他的結體和法則,當你熟練掌握了他的法則,你能從心所欲不逾矩。心與神會,下筆隨便寫一個字都是神似了
反對所有說不用一樣的回答。真不懂他們腦子裡怎麼想的。
型都沒能臨的似呢,你給我神似一個看看,牛逼死了。
臨帖的目的就是為了和帖子一摸一樣,越像越好,練習的就是對整個帖的字形結構把握,章法的把握。
不用一摸一樣的那個叫創作。想自己創作,先保證能一樣了再說。
我不知道樓主所謂的「一樣」具體指什麼?
是形一樣?還是神一樣?
可以看一下流傳下來《蘭亭序》的三個版本,從字形細節去比較,都不一樣,不能「左手合右手「,但這三個版本所表現的神韻精神是統一的。
這是我國慶臨寫一幅蘭亭序,粗一看似乎和原貼有點像,但細看就能發現和原帖相關十萬八千里。其實我臨蘭亭也不過個把禮禮拜而已,如果再給我幾個月或者幾年時間,我相信完全能和原貼臨得一樣,但,這樣書法真得能和原貼相媲美嗎?或者說它的精神和神韻能達到原帖的高度嗎?
非也!!!!
書法藝術的神韻和精神肯定不能是數月或數年就能達到的,因為它不僅僅在書法本身,它還包含了書法之外的許多東西。修養、人格、知識、閱歷、經歷、情感等等。
所以,對於樓主的所說的」一樣「,」一樣「究竟指得是什麼?
對於初學者,臨帖當然是要追求儘可能的像原帖的。如此才能更好的體會筆法,章法布局。
那些說不用像的,然後拿出一些大書法家的臨帖來講道理。
首先你要想,大書法家已經是成名了的,並且已經形成自己的書體風格了。
你會傻傻的認為他要把原帖臨像了是臨不了嗎?
與其說是那臨帖,不如說是在臨的基礎的再次創作。
上面有人提到董其昌的 "臨帖貴在似,貴在不似" 。
我個人的理解就像是笑傲江湖的「無招勝有招」,或者是畢卡索畫牛。
你首先要先學招,再化有招為無招。
而不是明明是功力不到家臨得不像,然後借口說並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想。
個人看法就是臨帖你首先要追求形似,到達一定功力後,棄形似卻能保持了原貼的神韻,
甚至是寫貼子外的字也能保有所臨字的神韻在,那就算出家了。
不死不活,死去活來,好高騖遠,死眉塌眼。
這個問題要兩方面看——
首先,臨帖的目的是什麼?
是理解字型的肩架結構,是學會運筆規律,包括下筆的輕重緩急、運筆的起轉收合,以及對字型藝術美感的認知。
怎樣才能學到這些知識點?
通過臨帖儘可能明白、體會並掌握它們。
所以,初學書法的人,臨帖要儘可能與臨本相一致。
這也是書法初學者會被老師要求先「描紅」。而在「描紅」之前,還有起步階段的「雙勾填字」,雙勾了字型後,不能重複下筆,而是要盡量一筆下去填滿雙勾字體。整個學習階段都是在完全模仿臨本的情況下學習。
那麼,為什麼要這樣「死學」呢?
因為書法的各樣規矩都是前人總結出來的,字型的肩架結構與美感以及書寫方式與技巧,都已經成為一個完整的藝術體系,已不再需要後人重新去建立新的書寫秩序。
所以既然要學書法,就要進入這個體系,了解並熟練掌握這些基本規律,之後才能寫出有章法有美感的書法作品。
到成熟階段後,就有機會以個人的文化修養及審美標準去發展出一個有個人特色的書法藝術風格。書法以「怪」著稱的大書法家也都是在有了堅實書法基礎後尋找並建立個人的書法藝術道路,如蘇軾、米芾等。
因此,在條件允許下,總要採用正規運筆方式,規規矩矩去學。只有在打好了紮實的基礎之後,發展出個人風格才會更容易且有價值。
然而,
臨帖真的能和臨本一模一樣么?
其實很難。
因為紙墨筆硯以及書寫者都不是臨本作者,我們在臨帖時不管多麼認真,下筆總會與臨本作者當時書寫的狀態有所區別,因此想要達到完全一樣,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真正要臨帖,學習者所要做到的「一致」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與臨本完全一樣」,而是吃透臨本中作者書寫的方式、筆畫的走勢、字體的結構,最重要是,理解字型的藝術美感。這些知識點才是學習者需要儘可能達到與臨本一致的核心要素。
因此,我們在臨帖過程中,只要是正規的下筆方式,其實很難做到與臨本完全一樣。
有些初學者會為了和臨本一樣而描摹筆畫,這樣做就失去了臨帖的作用與意義。之前提到的雙勾描紅,本質就是為了避免學生描摹,下筆務必一次到位,如果不到位絕不可以重複描摹,而是重新另寫,這樣才能切實地理解每一筆畫的起落與走勢。任何一個有責任心的書法教師都不會讓學生在臨帖中為了達到與臨本一模一樣而描摹筆畫。
那如果寫得不一致怎麼辦呢?
沒有關係,重點是努力去理解每一筆中所包含的全部知識點。以及,這一次臨的不夠好,就重新再臨一次,以理解書法規律為最終目標。
我們真正臨帖學習過程中,並不是以「與臨本一模一樣」為學習目標,而是以「理解臨本的運筆方式與藝術美感」為目標,儘可能「與臨本一樣」只是一個學習的手段,因為只有在儘可能一致的情況下,才能逐漸去理解臨本作者書寫時的手感與藝術追求,了解作者的書法藝術認知體系。
即,
「與臨本一致」不是臨帖的目標,而是臨帖的學習手段。
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以上
2016-10-06
臨帖是書家終生的必修課,是規我行為是磨礪過程。
臨帖首先要忠於原貼,所以臨帖之前先仔細讀貼,比如:
看起筆處,看清露鋒、藏鋒
看駐筆處,看清如何收筆
看轉折處,看清方筆、圓筆
看字的各部分關係,看清疏密與停勻
看字的整體,看清正側與大小比例
盡量吃透之後下筆,老老實實臨帖,過程中務必力求臨得像,越像越好!一字一字過關!
臨的像不像是檢驗自身書法功底的唯一標準!臨都臨不像,你學到什麼東西?創作中怎麼用?未曾入貼又何談出貼?
不要自欺欺人說意臨,少談創作體會!臨帖做到「神似」就夠了,就像一樓說的,用筆的停頓,結構的把握,內在精神的傳達(不同性格不同狀態寫的字也會很不一樣),這才是臨帖應該注意的東西。
曾經見過有人初學書法,為了做到和摹本一模一樣,竟然會去修飾每一筆筆畫,這就是完全本末倒置,為了像而臨,學不到東西的。個人認為最好一樣。
學習書法如同在一條路上行進。臨摹他人的字帖,就如同一個初會走路的兒童在一條陌生的路上行進,那些在成人看來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是需要兒童一點點認識的。比如路面的凹凸程度,決定我們抬多高的腿,腳落地時用多大的力。面對一個水坑是繞過去還是有能力一步跨過去。
同理學習書法的時候更多是練習熟悉能力,在不斷的熟悉過程中體會凌駕的能力。在不斷的臨摹過程中包括自己的手腕的運力,包括對字的整體結構的認識等逐漸變得不再生硬。開始去發現字的美感在哪裡,藝術感在哪裡。
其實書法最後的境界也就是隨心所欲,可以做到不為教條所限制,但卻不脫離書法應有的法。但是在這之前需要遵守這些教條,只有完全理解他之後才能去超越他,在法這張網上任意闖蕩。
當然要儘可能的和原帖一樣,只有學的一模一樣之後,才會明白你所學的大師字體的全部,然後才是自己的體會和發揮——你學都沒學像,怎麼奢談其他。
書法學習,是一個傳承的過程,是傳承中的變革。臨帖而不求一樣,那和自己單練橫平豎直有什麼區別?最後寫出來的無非是自己覺得好看的江湖體。
看到有個知友回答,說只求神似,這是大謬:沒有一開始的形似,怎麼會有後來的神似?帖子多好看就寫多好看,帖子寫多難看就寫多難看。
瀉藥(??????)
要我說,魏碑還是臨感覺吧...其他書體臨得極其像為練一個功夫,魏碑大部分其實是完全是臨感覺ヽ(′ー`)不知道你臨的是哪個
我倒覺得先打好篆隸行的基礎再寫魏碑吧,畢竟水太深了(′?_?`)
你要是真能寫的完全一樣,你就不用臨帖了。
完全一樣是不可能的 ,一樣只是個追求。取上得中,取中得下而已。想要馬虎了事,最後反饋的成果也只會是馬虎的。
推薦閱讀:
※距離上次提問也有些時日,期間斷斷續續在練習,現在是這個水平,請先生指教。?
※練習書法的意義何在?
※初三幾乎無國畫基礎,現在開始學晚嗎?
※推薦本靈飛經的鋼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