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誰唱《牡丹亭》唱的最好?


無所謂最好了,多聽多看,你就知道了。
張繼青 出名較早,也影響很多人,但我個人覺得她的唱法並不是正宗的,味道不對,過猶不及。記得她應工是正旦吧。


話說自覺以我對崑曲的了解沒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但還是想湊上來說一句,當年第一次聽到張繼青老師的 牡丹亭,整個人都獃滯了,那時我對崑曲的理解還僅僅是華服麗妝,窈窕淑女,古典雅緻等等看上去很美的形容詞,但是張老師一開口,真的唱到人心裡去。忘了她的年紀,身材,畢竟歲月並不饒人,這些外在與妙齡的單雯是不能比,可是她站在那,也沒著戲服,只是唱一段遊園,我便只覺這就是杜麗娘,穿越千古,姍姍而來。


在世的人里,杜麗娘(閨門旦)應該非張繼青莫屬。
我看過青春版早期演出的DVD,感覺沈豐英唱腔欠佳。後來又現場看了青春版第100場,已經頗有造詣了。


顯然是張繼青


我在知乎開設了專欄:三生,三生 - 知乎專欄,歡迎前來閱讀、指點、討論,我將悉心接受。———————————————————————————————————————————
光 陰 不 老依然如花美眷

前些天,不靠譜小姐路過上海大劇院,赫然看見大師版崑曲《牡丹亭》的演出信息,腦中不禁出現這樣的一句話: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只要我們有心不錯過,便依然可以看見盛世華年的良辰美景。這一次的重逢,並未久別,而這一次的相逢之後,再相見又待何時?

「 湯顯祖《牡丹亭》 」這六個字幾乎是所有崑曲觀眾對於崑曲最初的記憶;柳夢梅、杜麗娘這兩個人物幾乎承載了崑曲觀眾對於美好愛情的最深的期許。《牡丹亭》作為中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通過杜麗娘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為情而死,為情復生」的主題則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的解放。湯顯祖在該劇《題詞》中有言:
「如杜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一曲《牡丹亭》

是文辭的饗宴,是生死的穿越,是至情至性、纏綿穠麗……
面對這樣一部經典,當然有不同的舞台呈現版本,有的講求年輕纏綿、有的講求師生傳承,有的講求另類別緻,但是無論哪個版本都不會比今天我們所要關注的「大師版」更值得珍藏。

2014年冬天,北京天橋劇院,18位崑曲大師,一部《牡丹亭》,近千位來自世界各地觀眾,組成了當今崑曲舞台上最星光閃耀、最令人難忘的一次演出。18位國寶級老藝術家年紀最大的76歲,年紀最小的也已經年逾六十,他們在舞台上演繹了半世紀、演繹了一甲子,《牡丹亭》對他們來說已經是融入血液中的三個字,但是這一次「久別重逢」的演出不僅感動了觀眾,也將他們的名字鐫刻在在崑曲的石碑上。

連續兩晚的演出,7位杜麗娘4位柳夢梅,各具風采。
《遊園》中的杜麗娘由沈世華老師飾演,沈老師久違舞台但是她身上的閨秀氣質卻是讓觀眾覺得這位古稀之年的老太太依然是初見良辰美景、春色如許的杜麗娘,她展現出了屬於崑曲的美——儀態內斂、姿容淡雅。

《遊園》沈世華
《驚夢》中華文漪老師飾演的杜麗娘、岳美緹老師飾演的柳夢梅,在觀眾眼中也像「驚夢」一般美好,一個是璨若明珠、如花美眷;一個是風流倜儻、丰神俊朗,歲月彷彿並未在他們身上留下什麼,若是有時光的痕迹,也不過是將他們雕琢的越發的從容、優雅。

《驚夢》華文漪、岳美緹
《尋夢》、《冥判》兩折由梁谷音老師飾演,梁老師最擅長的其實並不是秀雅的杜麗娘,她更適合那些充滿爭議的女性角色,但是梁老師卻挑起了頗具難度的《尋夢》,繁複的身段,唱念具重,她唱出了最撩人春色是今年,也唱出杜麗娘的生死相戀。

《冥判》梁谷音
《寫真》由王奉梅老師飾演,杜麗娘自畫肖像將滿腔情思畫於圖中題於詩中,而王老師扮相雅緻端莊,唱念更別具一股風情,將幽蘭清韻展現得淋漓盡致。

《寫真》王奉梅
《離魂》唱的是杜麗娘的哀情、唱的是杜麗娘的不舍,在76歲高齡的張繼青老師口中我們更感受到了什麼叫「甚西風吹夢無蹤,人去難逢」的悲情,一步一畫,定格的是舞台上的風采,更定格了杜麗娘的青春和哀情。

《離魂》張繼青
《拾畫》的柳夢梅由石小梅老師飾演,清冷庄正的氣質,與岳美緹老師的「俊」不同,同為女小生她身上則更多一點「秀」,清秀、靈秀、逸秀,冷到骨子裡,也秀到骨子裡。而到了《叫畫》則有了明顯的風格反差,汪世瑜老師的柳夢梅更多了溫度,多了一份疏狂的洒脫。

《拾畫》石小梅
《幽會》的一組藝術家是配合默契的蔡正仁老師、張洵澎老師,兩位老師從學生時期由俞振飛、言慧珠兩位大師親授,從青春少年演到華已生,一折戲搭檔了一甲子,到今天依然是最明亮美艷的杜麗娘和儒雅書卷的柳夢梅。

《幽會》蔡正仁

《幽會》張洵澎最後一折《婚走》由京昆名家楊春霞老師飾演,她是觀眾熟悉的柯湘,也是舞台上蓮步款款端麗清雅的杜麗娘。

《婚走》楊春霞大師版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師友同好間的一次約會,一次相聚,把這一次相聚都當成是時光的犒賞,因為無論曾見過還是未見過,在我們未老之時,依然能看見他們在舞台上演繹《牡丹亭》便是一種最大的幸福。牡丹亭畔三生路,似水流年過,光陰未老,依然如花美眷……


個人最喜歡張繼青,唱腔圓潤軟糯,清悠綿長。覺得她的聲音最能演繹「水磨調」的意蘊。沈豐英扮相美於嗓音,單雯師從張繼青,有軟糯悠揚的味道,很多人說她太嗲,少了典雅,但我確實被她唱遊園時那一聲嬌啼給酥到了。。


張繼青呀,華岳呀,石小梅呀都有人說過了。不過《牡丹亭》篇幅大,演的人多,總有遺珠。胡亂說說。
1、孔愛萍的《尋夢》。《尋夢》太長,很難把曲子唱全,然而孔阿姨的《尋夢》可算得上纏綿痴絕,內里邏輯貫穿的非常好。《尋夢》這麼一折長長的(幾乎)獨角戲,竟然也可以唱的起起伏伏。
2、張靜嫻的《牡丹亭》算不上她最好的代表作,可是有兩支曲子,我聽過之後,久久難忘。一個是《驚夢·綿搭絮》就是「雨香雲片,才到夢兒邊」那支,軟的人不要不要的。另一個是《尋夢·懶畫眉》「春心無處不飛懸」,有一個小腔,特別好聽。
3、石小梅的《拾畫》,岳美緹的《叫畫》。前者清冷高拔,後者溫柔入骨。
4、我特別特別喜歡省昆的《幽媾》、《冥誓》兩折。這兩折編排的好,幾乎能做到戲保人了。
至於說演員,好的就太多。從老一輩的言慧珠、張繼青、華文漪,到新出來的羅晨雪、邵天帥,都有動人心魂的演出。柳夢梅同理。多年前在蘭苑聽戲,張爭耀的《拾叫》,連著唱了小一個小時,舞台上熱,出汗把戲服都打濕了,可是全情投入,嗓子又通透,也是唱的很好很好的。


很多人喜歡單雯,羅晨雪、施夏明……多少有他們年輕貌美的成分在。這點沒什麼好抨擊,至少很多人通過他們了解並喜愛崑曲,崑曲也因為他們得以傳承乃至發揚廣大。雖然確實,這很容易流於華而不實。


石小梅老師的拾叫!!!!
石老師的嗓音和扮相都是偏冷清的英俊,拾叫尤其是拾畫那場,則見風月暗消磨一出聲簡直讓人想落下淚來。
華,岳的驚夢!!!眉眼之間都是滿滿的溫柔。柳夢梅杜麗娘的第一眼相看儼然也無非如此吧。


講真 我覺得梅蘭芳和俞振飛1960年版的《牡丹亭》最好 雖年代久遠 畫質模糊 但真的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從梅蘭芳的遊園驚夢裡看梅對牡丹亭的理解,發現也具有一定的繼承性和創新性,雖是只和張繼青版相差二十年,但受困於當時的拍攝設備和技術,並且現存影像資料早已經過N次轉碼壓縮變得不忍觀看了,但還是力推梅蘭芳的《遊園驚夢》,我心中的杜麗娘第一人


俞振飛言慧珠行麽……


我是單雯腦殘粉。


沈豐英啊


張繼青聲音不錯
魏春榮扮相身段不錯
彩蛋:以前看《走向共和》第一集西太后唱得很有味道


民國八十一年,華文漪由美來台,淒幻迷離的眼神揭開《牡丹亭》當代風華的序
幕,十餘年來崑劇春色復甦,杜麗娘成為舞台上最熱門的人物。

飾演杜麗娘的成功表演家,以張繼青、華文漪、王奉梅為代表,三人各以不同的
特色形塑湯顯祖筆下的人物。華文漪以跌宕風流之姿展示浪漫的極致,張繼青則
以深沉之音詮釋由壓抑逆折反撲而出的熾熱心境,同為天籟,其音各異,前者可
比李白,後者一如杜甫;而另一位代表王奉梅,盤旋深沉略遜於張繼青,神采飛
揚稍不如華文漪,但有李白之才、杜甫之功,兩難兼具,極為難得。華文漪最迷
人處在眼神的恍惚迷濛,唱到「雨絲風片,煙波畫船」時,凝眸遙望,似可穿越
時空,準確詮釋心靈自在徜徉的意境。張繼青則以力透紙背的聲音與堅實的演唱
功力,和曲文的多重意涵達成深度結合。她的吐字沉著有力,行腔卻一氣流轉,
字頭字腹字尾的析解,在渾灝的腔調轉折間,抹去了崚嶒的稜角,乍聽空靈似水
,實則其下另有一層深沉厚實的基底,一聲聲彷若來自心靈底層的呼喚,既沉鬱
又超逸。

摘自牡丹滿亭 蛺蝶穿花【王安祈】

自己多聽吧,我最愛王奉梅

巾生的話 汪世瑜或石小梅,岳帥我比較喜歡她的潘必正


聽了很多版本,還是感覺趙群的最好


張繼青奶奶的牡丹亭最好。當然,我入坑是因為羅晨雪的驚夢,入坑未必是最好的,但在青年演員里算非常不錯的了。聽過雯美人的……只能說我不太合適聽她的嗓音……小生喜歡黎安和翁佳慧。


張繼青和單雯都超好聽啊。


答這個題目的時候正在聽,梅蘭芳,俞振飛主演,楊春霞,蔡正仁配像,真的是白聽不厭,百看不厭


推薦閱讀:

TAG:崑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