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唐之前的皇帝多被後世稱 X 帝,而唐及之後的皇帝多被稱 X 宗?


唐以前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稱宗,只有功績高的才會有,比如西漢只有五個皇帝有宗廟,太祖、太宗,世宗,中宗,高宗;所以大多以謚號來稱呼皇帝。唐以後是個皇帝都建宗廟了,所以每個都是宗了,而謚號不再是一個字了(一個字表現不出皇帝的牛逼,清朝皇帝謚號一般都十幾二十幾個字),就沒法叫*帝了,就常用宗來稱呼了。


全搞錯了。說這個問題之前,要搞清楚古代帝王的幾個號,廟號、尊號、年號、謚號。
這一塊的確比較亂,各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微創新,但是大體都差不多。
lz的問題是把謚號和廟號弄混了。

  1. 祖和宗才可以放到一起說,比如高祖,太宗,這是指皇帝的廟號死後進宗廟的時候才有的。以前是天子七廟規,天子七廟,三昭三穆,中間就是這個祖,加起來就是7。宗廟制度是周開始的,天子7諸侯5。基本規律就是開國為祖,守成為宗,基本是1祖+n宗的模式,不過,元明清三朝都是有多個祖,元朝忽必烈和鐵木真,清朝更狠,三個祖,主要就是說有些人太牛逼了,雖然不是開國,但是也得給個祖,比如康熙這種大牛逼。祖宗。。。祖宗就是這樣來的,再往後,皇帝死了都想進去,就不限制7常委了,所以唐以後,就都有這個廟號了。
  2. xx帝,這個是死了之後後人給皇帝的謚號,用於評價皇帝一生的功過是非。謚號是有一個範圍,有本書,從其中挑謚號,可以表揚(也就是美謚,如武帝、文帝之類的),也可以批評(惡謚,比如紂王的紂就是批評,殺戮無辜,隋煬帝也是),還有另外一種,是可憐這些死皇帝的,比如漢朝的獻帝啊,另外,溥儀雖然沒有給謚號,但是婉容死後多年,後人給婉容的謚號是孝恪愍皇后,所以溥儀的謚號也是可憐的,愍(皇后死了謚號是隨死皇帝的,然後加個孝字,例如孝庄)。有些謚號是比較複雜的,加了很多吹牛逼的話,例如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這是唐玄宗,核心是明,所以,唐明皇嘛,一般就可以說,是,玄宗明皇帝,廟號+謚號。另外,有些大臣也可以上謚號,例如諸葛,就是忠武,還有曾文正公什麼的,都是。多說一句,秦始皇琢磨吧,「子議父,臣議君」,哥死了,你們來評價,滾犢子,就把這個廢了,漢朝又給恢復了。
  3. 還有就是年號,比如康熙元年什麼的,光緒xxx年什麼的都是年號。這個就是皇帝自己搞啦,現在日本其實還是xx天皇xx年,也是年號,台灣民國xx年,也算吧。
  4. 最後就是尊號了,尊號基本是皇帝啊皇后啊這些大牛們在世的時候可以稱呼的一個稱號,這個可以不避諱,極盡吹牛逼拍馬屁的能力,一般都好多好多字,例如慈禧,我查了一下才記得,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煩的一比。不過明朝清朝皇帝為了裝謙虛逼,一般不給自己加尊號,尊號基本都加給皇太后,拍馬屁+表孝心什麼的,就特么唐朝皇帝愛玩這個。

基本上,看古代皇帝,這幾個號就差不多了,其中,尊號用的比較少。


因為唐人把謚號系統給玩壞了,一加好多字,徹底破壞了謚號的莊重神聖,在這方面唐朝還不如十六國時期的那些五胡政權呢,劉淵謚號光文皇帝,和光武皇帝相區別,復興「漢朝」,但是沒有一統天下等等。

三個階段,先秦兩漢稱謚號,隋唐稱廟號,明清稱年號。

誒,思路奔放了,三清寬恕。

你比如說,本朝謚號軍事家(武),就是規定好了三十六個,多了就亂套了。政治家(文)也有限額,無產階級戰士(孝)等等。

我真的沒睡醒什麼都不知道。。咕嚕。


史學界似乎是從舊唐書開始出現這種簡稱的不同。
在《舊唐書》第一篇本紀第一《高祖》就開始使用高祖指代李淵,而用太宗指代繼位後的李世民。之後的本紀中基本上用廟號來稱呼本篇所描述的皇帝,而在此前的史書中一般都用「帝」來指代本篇所描述的皇帝。

中國古代禮法制度是非常嚴苛的,所謂「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和戰爭是國家的頭等大事。
我們或多或少都見過墓碑,甚至現在比較少見的靈位牌位,碑正面一般會刻上死者的稱謂,而背面一般是生平事迹。普通人家的死者稱謂,一般比較簡單,比如考、妣等。皇帝家就比較講究,要有謚號。謚號的作用就是「蓋棺定論」,給已經去世的前任皇帝一個公允的評價。因此基本上每一個不是末代帝王的皇帝都會有謚號。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這裡的文、景、武就是謚號,當然漢代的每一任皇帝的謚號前面都會帶一個孝字,也就是全稱應該是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這樣的。後人簡稱為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政治制度越來越走向專制集中制,皇帝漸漸擁有了獨一無二的權力,連史官都不敢「亂寫」,特別是到了唐代皇帝連起居注都能拿過去修改指定標準稿,可見謚號的評論功能必然消亡。從唐代開始,謚號逐漸失去了評論的功能,同時也變得越來越長了。漢代的時候畢竟前面只有秦一個王朝(並且秦朝禁止謚號),因此孝文、孝景就夠了。那後世的皇帝就不想重複了,於是謚號越來越長,到滿清的時候一個謚號能夠長達23、25個字,根本別想一口氣念下來。所以後來就不用謚號了。

不用謚號,就開始用廟號。廟號和謚號不同,是另一套系統。
和現代人直接上陵園掃墓不同,古時候比較正式的祭祀一般在祠堂。皇帝家也有祠堂,就是太廟。
皇帝家從第一任皇帝(一般是開國始祖追封的)開始,牌位都會供奉在太廟裡,接受子孫拜祭。但是肯定不是每個祖宗都是一視同仁的,有的祖宗比較牛,比如開國始祖,一般都會單獨拿出來祭拜,念叨兩句老祖宗保佑;而一些比較普通的祖宗,比如那些被追封的、跟現任皇帝血緣最遠的,就會被收攏到一塊兒,統一祭拜意思一下就行了。單獨拿出來祭拜的,都有自己的小灶,一般是單獨的大殿;而拿出來統一祭拜的,就都統一存放到後面的偏殿去了。和尚廟裡面每個殿都有各自的名字,比如大雄寶殿啦,比如觀音堂啦之類。太廟裡面每個殿也都有各自的名字,就是廟號。廟號是跟祭祀的牌位有關的,比如開國始祖一般廟號就是太祖,而那些統一祭拜的就是祧廟。
廟一般都是事先建好的,多少個大殿都有數,不許擴建的。因此不可能所有的皇帝都單獨給個大殿祭祀,因此早期的廟號給的很謹慎。只有足夠牛的皇帝才配有廟號,比如漢文帝就是太宗,漢武帝就是世宗,而兩者之間的孝景帝就沒有廟號。
但是從唐代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唐代不僅開始加長謚號,還開始給每個皇帝加廟號。以前只有牛X的皇帝才能享受廟號,現在只要當過皇帝就有廟號。這樣就使得使用廟號稱呼皇帝成為可能。於是在史書中李淵就被稱為唐高祖,李世民就被稱之為唐太宗。高祖、太宗等等就是廟號。
和謚號不同,廟號沒法加長。唐肅宗可以給老爹唐玄宗加上「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這樣長達九個字的謚號,卻只能加「玄宗」這樣兩個字的廟號,因此廟號就取代了謚號,成為了皇帝的簡稱。

到了明朝又發生了變化。從漢武帝開始使用年號開始,中國就有了特殊的年代記錄方法。這種方法比較麻煩,因為常常一個皇帝就要用掉好幾個年號,今年有官員說某地出了個祥瑞,就改個吉祥喜慶的年號;明年有個地方上報說發生了重大災情,就改個更吉祥的年號來沖沖喜。因此,年號十分繁瑣。
但是到了明朝,從太祖朱元璋開始,每個皇帝只能使用一個年號。年號是兩個字的,比三個字的廟號更加簡潔,並且更加貼近於民間。老百姓才不知道皇帝祭拜祖宗的時候,大殿的牌匾上寫的是啥廟號呢,他們只關心銅錢上鑄的年號。因此,明清兩朝皇帝用年號稱呼的比較多。比如大家都知道正德帝胡鬧,但是說明武宗知道的人就少了;比如大家都知道乾隆,但是說清高宗就比較少人知道了。


廟號,謚號,年號的區別排名第一的答案已經給出了,比較準確。
我們所謂的「封建王朝廟號謚號制度「大致起於漢代,整個制度有嚴格的禮法規定,這點可以參考百科的」廟號「以及」謚號「詞條——個人十分喜歡中國古典的謚號或是廟號嚴謹和(隨意)齊飛的規則。從功能上說,廟號和謚號都是具有評判功過的作用,所以混用起來也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從規則上說,廟號是有嚴格的宗廟血統支撐的,嫡系和旁系的宗廟地位差距太大,這也就給後面廣用謚號埋下了一定伏筆。
按照題主的要求,回答分成兩部分。唐以前說說漢晉,唐朝後面主要說幾個大朝代。
漢代廟號很少,差不多一半的皇帝一開始壓根就沒廟號(後期的很多廟號都是繼任者們補的),所以乾脆大家都叫謚號了。
而晉代的廟號和漢代大致相同,前期也是非常遵循禮法的,但是沒有那麼嚴格,基本上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應該一直都叫廟號了,但是到了晉代後期,兵荒馬亂,五胡亂華,自己都顧不好,也就更顧不上宗廟了,到了南北朝那些個短命王朝們更是愈演愈烈,打成一鍋粥,在那個」流通頻繁「的年份里,謚號的作用遠遠大於廟號,而且更方便;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從南北朝開始,大家當皇帝的方式是越來越多樣化了,很多皇帝屬於」庶出「,加上外戚篡權等各種情況,叫廟號會有很多很尷尬的情況,所以還是謚號用途廣泛。這種情況到隋煬帝位置。
從唐代開始,稱呼就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簡單說,就是前面大家提到的一句話,謚號太長了,形象的說就是通貨膨脹,謚號不值錢了。但是不怪前幾個皇帝,(高祖李淵始謚太武皇帝,李世民則謚文,都是很正常的),問題出在我們大名鼎鼎的」武則天「身上,是的就是她。
公元674年的8月,李治和武后共同推出了追尊先人的活動。分別被加尊為「神堯皇帝」、「文武聖皇帝」,從這裡開始,整個李唐家就不要好了,一代喊的比一代凶,後來唐玄宗又加尊他們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整個風格影響了一代代帝王,取謚號這件事就變成玩鬧了,反正只要好詞兒就加就是了,這個謚號有多搞笑呢,朱由檢(就是崇禎)那吊樣子也能叫個敦仁懋孝烈皇帝,基本上唐代以後的朝代也延續了這個蛇精病的風格,包括我們現在喊年號為主的清朝,乾隆皇帝的謚號叫「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我反正念了3遍沒念下來,其他的就不多提了。但是廟號不一樣,不能隨便加碼,而且褒貶明確,所以廟號倖存,並且成為後來的皇帝們主要的記憶點。
補充兩個點,說一個關於廟號的特別例子,「明成祖」.
"成"這個字本來是不存在在廟號裡面的,明成祖最早的廟號根據「一祖一宗」的原則定的是太宗,但是到了朱厚熜(嘉靖皇帝,明世宗)的時候,由於嘉靖繼位是由於正德皇帝沒有兒子,而他不但想讓自己沒當過皇帝的親爹當皇帝(參看大禮儀之爭),還想讓他進太廟(真·孝順兒子),但是因為「天子九廟」(宗廟裡只能有9代,除了太祖皇帝「永世不祧」以外,滿幾代就要拿幾個關係最遠的先輩到別的地方去祭祀),嘉靖正好是第九代,所以必須祧一個出去,但是又不敢把朱棣這種牛逼哄哄的祖先給拿到側室去,所以只能給朱棣改了一個帶祖的廟號,然後踢了朱高熾,把自己和親爹一起放進了總廟裡。所以朱棣就從太宗變成了獨一無二的成祖了。
另一個是清朝的皇帝大家喜歡叫年號,其實廟號倒是都有,但是老百姓不好記,想找個好記得很久了。而年號以前也一直都有,但是總有個別不安分的皇帝喜歡改,或是因為歷史原因有兩個年號,所以也不能用。從明朝中後期開始,一個皇帝基本都只有一個年號了,用年號來指代皇帝也不會出問題了,所以年號就逐步成為記憶皇帝的主要方式了。
——————————
第一次在知乎寫這麼老長的東西。為自己感動一下,睡覺去。


唐以前的皇帝所稱的XX帝,一般用的是謚號或是謚號略加變化而來,比如劉邦謚號高皇帝,史稱漢高祖,劉徹謚號孝武皇帝,史稱漢武帝,楊堅謚號文皇帝,史稱隋文帝,等等。
唐以後的皇帝所稱的XX宗,乃是帝王的廟號。
為什麼稱呼唐以前的皇帝慣用謚號,稱呼唐以後的皇帝慣用廟號呢?
因為自唐以後,皇帝的謚號越來越長。
比如唐太宗謚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而唐高宗之後的大多數皇帝謚號都在四字以上。
明王朝皇帝謚號為21字或17字。
清王朝皇帝謚號為21字或23字或25字。
如此一來,用廟號稱呼唐以後的皇帝就顯得省力了。


一朋友突兀的問我,慈禧死後的謚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是什麼意思啊?時刻片頃答:偉太光榮正確的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永垂不朽!


補充一個,清朝皇帝在位期間不換年號,所以習慣用年號稱呼皇帝,譬如康熙、乾隆


漢朝稱如漢文帝,漢武帝之類的,是因為漢朝皇帝的謚號很簡單,就是孝文,孝武就兩個字,撐起來方便,後世如明朝皇帝的謚號都是十幾個字怎麼稱呼,那只有稱呼廟號了,也就是什麼祖,什麼宗之類的,如唐高祖,唐太宗之類的,明清之前一個皇帝可能有好多年號,明清之後皇帝只有一個年號,稱呼起來方便所以明清時期都是稱年號,如嘉靖,康熙之類的。本朝的時候稱呼已故皇帝可能各種稱呼都有,如稱呼嘉靖皇帝,世廟之類的


某某帝是謚號,皇帝死後後人對先皇生平的總結,某某宗是廟號,是皇室宗廟的位分,廟號在唐代以前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有的、非得是有大功績,大作為得君主如漢武帝這類,開國皇帝一般都稱作某某祖,祖宗祖宗嘛,因此唐代之前大多稱謚號,這謚號裡面多有褒貶之意,如隋煬帝,這個煬可不是什麼好意思啊。。亡國之君的話有的就連謚號都沒有,就叫什麼李後主,陳後主的。。
唐代時,貞觀之治,國力空前,帝王浮誇之風漸起,特別是唐玄宗李隆基,給他爸爸爺爺改謚號,從1個字變成了很多字,叫謚號太長、叫的累。。而且唐代帝王可以說人人都有廟號了,於是開始稱廟號,連亡國之君都有了。。。
再到明清,朱元璋規定一皇帝只用一個年號,比如洪武,萬曆,清朝的康熙,雍正。。這些是年號,以前皇帝常換年號,有時候皇帝自己都記不清了。明清只用一年號之後,大家更好記了。(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明英宗,因為土木堡之變,被抓走後逃回來,換了個新年號,可能自己覺得丟人吧呵呵)

總的來說就是謚號廟號年號什麼的,怎麼叫方便怎麼來啦


沒用這麼一說,xx宗是廟號,xx帝是年號。乾隆帝,乾隆是年號,廟號高宗


某帝、某祖、某宗,謂之廟號,這是在這些皇帝死後,其子孫定下的祭祀紀念時用的稱號,不是現代人胡亂叫的,而帝號從嬴政自稱始皇帝開始用,原本指天帝,所以非有大功績者不能配用,所以歷代敢稱帝號的 極少,而稱祖的基本上都是一個王朝的奠基者,如漢高祖,唐高祖,例外的是康熙稱清聖祖,那也是以他突出的文治武功為依據的,而大部分後來的守成君主都冠以某宗,既是尊稱,又不僭越


推薦閱讀: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書中,草料場的「常例」能有多少好處?
歷史和現實中有哪些理想主義或者情懷願景是好的,但是後來卻把人害得不淺?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謚號 | 中國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