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語怪力亂神」是什麼意思?
還有一種解釋與上下文有關:
「孔子不說話了,惟恐用力分散影響集中精神」。
「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兩種解釋「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兩種解釋
(2013-12-16 16:02:59)
a
href="javascript:;">轉載▼
標籤: 轉載
原文地址:「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兩種解釋作者:劉繼興
《論語·述而》有云: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一句,歷來都斷為「子不語怪、力、亂、神。」而譯為「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這似乎已成定論。
但這個傳統的解釋與上下文不能連貫。因為《論語》一書,並非雜亂無章。《述而》一章,重在記述孔子學而不厭的治學精神。讓我們來共同看看「子不語怪力亂神」出自的原文: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應是: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沒有回答出來。孔子知道後說:「你為什麼不說:他的為人,是用功學習時便忘記吃飯,以至於快樂得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即將到來。」夫子又說:「其實,我並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去求取知識的人。」說到這裡,夫子停止不說了,好像是生怕分心用力影響了凝神思考。過了一會兒,夫子才說:「如果一行人中只有三個人,那麼,其中必定有一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長處加以學習,我看到他的缺點也是我也有的,就加以改正。」
從原文的前後看,「子不語怪力亂神」七字,應該是「子不語,怪力亂神。」亦即「孔子不說話了,惟恐用力分散影響集中精神。」如此解釋,文通字順,語意連貫,符合孔子之為人,也頗符合其時的語境。
孔子的年代離現在太久遠了,由於文字含義在歷史上的變化,導致他老人家說的話言簡意賅但又頗為費解。李敖先生也曾對論語中的兩處傳統解釋提出過異議:
《論語·鄉黨第十》: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這句話里「不問馬」的「不」字,李敖解釋為「後」,也就是「先問人,後問馬」。許多讀者以為,李敖的解釋是對的,因為孔夫子如果光問人而不問馬,怎麼能體現出「愛人愛物」的聖人胸襟來?不能「愛物」,孔夫子又怎麼能稱為聖人?因而,「不」字應該被解釋成「後」字。
《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柏是長青的,不存在前凋還是後凋。因此李敖說,這個「後」字,正是「不」的意思。
孰是?孰非?欲獲其正確的答案,恐怕只有去問孔子他老人家了。(劉繼興)
謝邀。意思是孔子不談論鬼神一類的事情。
怪力亂神指的是鬼神之類的事物。孔子的核心思想都是以人為本,關注現實人生和人類社會。他反對去過分關注鬼神之類的超自然事物,因為那並不能為現世的人帶來幸福和進步,人的完善和幸福應該求諸自身,而不是寄託給鬼神。對於這一點,論語中也有其他印證,比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這樣的人文關懷在那個時代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也正是這一份人文情懷使得儒家思想時至今日仍能有強大的生命力。我們之所以常把孔子和蘇格拉底並列來談,其中一點正是因為他們二人都開創性地強調了對人本身和現實人生的終極關懷。
意思A:聯繫上下文「孔子不說話了,惟恐分心用力影響集中精神」
意思B:「孔子不屑於談論,怪、力、亂、神」。(怪、力、亂、神下文有註解)
意思C:「孔子不想談論,怪力亂神」。
意思D:「你不要去想怪力亂神」
古代沒有標點「子不語怪力亂神」可能不需要斷句標點,「怪力亂神」是應該隱喻和代指一類想法或者事情或者東西,單個拆開下文有註解。
『』子不語怪力亂神」具體什麼意思要問孔子,以下都是推測並不是事實。
————分割線————
題外話:
道德經裡面有一句,『』大器晚成『』,但在近年出土的楚國墓里的現存最古老的道德經甲本裡面是『』大器免成『,而且字數比現在版本的道德經要少,所以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可能是多出來的,雖然從原文看,去掉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一句翻譯並沒有不通順的地方,可是也說不通,論語是不會出現無用的詞語,畢竟那個時候寫書不容易。
————分割線————
1a:這裡的分心是指妄念,子不語是不想,妄念是怪力亂神,你看完恐怖片會害怕,晚上睡不熟老覺得有鬼,高考前一段時間,晚上睡不好老是會去想這件事,怪力亂神就是泛指這些事,《淮南子.說林訓》:「知者不怪」.《注》曰:「怪,惑也.」而「怪力亂神」之「力」,指力氣、力量、功夫一般是超越凡人不能做到的力量,卻不一定是「勇力」.這在《論語》中,亦非罕見.《憲問》:「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怪力亂神」中之「亂」,動詞,指擾亂、攪亂、迷惑,如《荀子.解蔽》:「酒亂其神也.」「怪力亂神」中的「神」,是指「神志」「精神」,不是一定是鬼神(主要是指影響和蒙蔽本心的東西).
2a:原句有個重要的點是葉公,葉公好龍所以在家裡畫了好多龍真龍很感動就來見葉公了,但卻把他嚇死了(還有個意思是代指,葉公喜好禮賢下士,招攬人才,但是人才來他卻沒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氣概,等真正的人才來了,葉公卻不敢用了。)
2b:范進中舉,但真當他考中了舉人卻瘋了
2c:不要想大象,當你試著不要去想大象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便是大象。就像怪力亂神,當你有個這個想法的時候想要不去想,卻首先想到怪力亂神,所以這句話重點在不語上面,不語就是一開始就不要想。(可以參考香象過河的典故)
2d:因為這樣想容易陷入一個精神怪圈,分散你的精力,就比如一次考試你沒考好,當你學習的時候就容易想上一次不好的考試成績,如此容易影響你現在學習的心態分散精力,根據原文聯繫就有了這句話的下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師……『』。首先端正態度和精神才能好好學習不容易胡思亂想。
3a:但從全文看不加「子不語怪力亂神」一句其實沒什麼既不影響原意也不影響翻譯,文意通順語意連貫,但《論語》一書並非雜亂無章更不會隨便多出來這一句.所以子不語怪力亂神肯定有他的意思但並不一定是字面上的,有的時候要看人物關係,這裡出現了葉公,他是提問者也是隱喻(葉公好龍的隱喻,此葉公非沈諸梁這個葉公,可以自行百度),子路應該是承接關係凸顯孔子,後面就有了孔子的回答。
3b:孔子一生向很多人學習過,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但是向一個只有唯一項比你強但其他什麼都不如你的人學習,你能做到么?根本不能,大家都會犯天主教所說的七宗罪之一的「驕傲」罪,也是佛家說說的」慢」,同樣的道理馬雲說和乞丐說的你會相信誰?肯定是馬雲,你絕對不會相信一個一無是處的乞丐,即使他們說的是一樣的道理,但是說了這麼多如何能做到不這樣呢?孔子已經告訴你了,「子不語怪力亂神」(在這裡」子」可能是代指「你」的意思,並非孔子,「語」可能是指心,因為有想法才有語言,想到了卻沒說話對於自己而言說不說已經沒有任何區別了),不要想那些影響你學習的東西,然後才能完全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擇不其善者而改之,這裡面的學問很大並不容易做到,但是同樣的道理佛陀孔子和天主都說過具體如何做可自行百度,只可惜師說里韓愈沒有說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句很重要的話。
3c:「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句話就和「若有見聞者,即發菩提心」一樣,有菩提心才能懂佛陀說的真正的道理一樣,有了「不語怪力亂神」才能從師求學一樣。但菩提心難發同樣『』不語怪力亂神『』也難做到(百度一下如何發菩提心就知道子不語怪力亂神是個大學問。)
3d:對於鬼神要敬而遠之(敬鬼神但可不信),君子當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為鬼神所制。這和道家的守中,佛家的斷妄念是一個道理的。儒家講究中庸之道,以人道為修行準則。儒家相信有鬼神,但不主張去追求,崇拜。正念若衰,邪念則主。道家修行是求道而非求術,是要道人們明白道術神通終究只是悟道過程中的副產品,不可沉迷。佛家也有這樣的思想,佛陀曾經說過,追求神通的人不是我的弟子,所以真佛法從不顯神通,基督教這類的顯神通也只有基督度復活這一次(好像還有撒拉路,記不清,沒怎麼好好看過聖經)。
4a: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兩度在衛國沒能推銷他的「仁政」,只好去陳國,經過宋、鄭兩地的劫難後,孔子繼司馬牛病後也相繼得病,一度昏迷.子路讓他向鬼神求禱,孔子則一向敬鬼神而遠之,堅持他的「富貴在天,生死有命」生死是自然規律,佛陀尚有滅道的時候何況人呢(參考魔王波旬對佛陀所說滅道末法時代)。
4b:春秋之世,西周以來的一系列古法、禮儀都被打破,整個華夏大地陷入長時間的戰亂,在那些想參與爭霸的諸侯當中,很多人為了證明天子君權的旁落,為了證明自己的霸業,經常搞出些怪異之事,並崇尚武力爭霸,許多諸侯國出現大量的叛亂、爭權奪利之事,諸侯們也不再崇尚禮儀,而是對鬼神之事非常感興趣,這些被稱為禮崩樂壞,比如活人陪葬,孔子在論語中罵過兩次人其中一個就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用陶俑代替活人陪葬和活人陪葬沒有什麼差別,都是怪力亂神,要斷子絕孫的,對於中國文化來說這罵的相當狠,像怪力亂神的事情很多,比如陳勝吳廣起義用魚中書裝神弄鬼,黃巾軍的張角用《太平經》裝神弄鬼,還有近代義和團的刀槍不入,洪秀全認上帝做爸爸這類的,所以孔子不屑於談論。
總結一下,「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句的學問太大不是一句話能說完的,畢竟語言有局限性並不是萬能的,有些道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像「學而時習之不亦乎」這句話就有三種意思
1:「學過了,然後按一定時間去實踐它,不也很愉悅嗎?」
2:長長抽時間複習,溫故而知新不也是很愉悅么?
3:這個時指時機,或者時間,在特定的時間裡以前學過的一些不明白的道理突然明白了,不是很愉悅么?大家上學的時候肯定有過這樣的時候。
- 「子不語怪力亂神」一句。歷來都斷為「子不語怪、力、亂、神。」而譯為「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這似乎已成定論。其實頗有可議。
傳統的解釋與上下文不能連貫。以筆者愚見,《論語》一書,並非雜亂無章。《述而》一章,重在記述孔子學而不厭的治學精神。從「葉公問孔子」至「其不善者而改之
」,原文應是一段: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應是: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沒有回答出來。孔子知道後說:「你為什麼不說:他的為人,是用功學習時便忘記吃飯,以至於快樂得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即將到來。」夫子又說:「其實,我並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去求取知識的人。」說到這裡,夫子停止不說了,好像是生怕分心用力影響了凝神思考。過了一會兒,夫子才說:「如果一行人中只有三個人,那麼,其中必定有一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長處加以學習,我看到他的缺點也是我也有的,就加以改正。」
如此解釋,文通字順,語意連貫,符合孔子之為人。而不應該講這段文字分成各自獨立並無關聯的四段話。
《論語》中,多有記載說話人動作表情語句的例證,「子不語」就是其中之一。《論語》誠然是語錄體。但是重在記言的同時,也以極為簡潔的詞語記述說話人的動作表情。這在《論語》中並非罕見。《八佾》記弟子向孔子「問褅之說」(亦即請教褅祭知識)時,「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指其掌」,就是記述孔子說話的動作神態。因此,當孔子與子路談論學而不厭的治學精神時,沉思不語,以「子不語」概括,並非特例。
「怪力亂神」之「怪」,此為動詞,而非名詞,意謂責怪、疑惑、惟恐。《淮南子.說林訓》:「知者不怪」。《注》曰:「怪,惑也。」而「怪力亂神」之「力」,指力氣、力量、功夫,是名詞,卻不是「勇力」。這在《論語》中,亦非罕見。《憲問》:「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怪力亂神」中之「亂」,動詞,指擾亂、攪亂、迷惑,如《荀子.解蔽》:「酒亂其神也。」「怪力亂神」中的「神」,是指「神志」「精神」,不是鬼神。《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淮南子.原道訓》:「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應者何也?神失其守也。」都是把「神」解釋為「精神」而非「鬼神」的。
要之,筆者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七字,應該是「子不語,怪力亂神。」亦即「孔子不說話了,惟恐用力分散影響集中精神。」
古代沒有標點符號所以,這句話是 子不語怪力亂神 ,我可以理解為子不語怪力,亂神。也可以是,子不語,怪力亂神。也可以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所以,如果是自己理解,自己學習,那麼你覺得那樣斷句對,你就可以哪樣斷句,誰也不是孔子,誰也不是孔子的親傳弟子,所以沒有誰對誰錯,只是有人學識精深,大家就覺得他翻譯的對,但是我不是孔子,我不清楚。作為普通人,咱們又不求流芳百世。讀古文也是自娛自樂,按自己的性子讀就是了,自己覺得對就是對的,何必糾結。那些在身邊指手畫腳的人,我就想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子不語,怪力亂神」一般譯為「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甚至由此推論出儒家信仰無神論。
我總覺得不準確,偶然在網上看到這篇文章「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兩種解釋。
文章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應譯為「孔子不說話了,惟恐用力分散影響集中精神。」
我卻覺得「怪」譯作「唯恐」依然勉強。
「子不語,怪力亂神」是從學生角度來描述孔子的,學生怎麼會知道孔子不說話是因為惟恐用力分散影響集中精神呢?
我大膽想像了一下,孔子說到這裡停頓了片刻,是因為他看到了什麼。
聯繫下文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認為孔子應該看到屋子外面走過了幾個人。而孔子的學生們正在認真聽講,並沒有察覺到外面的情形,只是觀察到老師的面部表情變化。學生們感到困惑,不知道老師心裏面在想什麼,因此用「怪力亂神」來形容老師的沉默。
綜上所述,我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應譯為「老師沉默了,似乎有一種奇異的力量擾亂了他的心神」。
後面是一個關於孔子和葉公的小故事,從這個小故事似乎可以看出為什麼會有一種奇異的力量擾亂了他的心神。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子路〉)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們這個社會裏,老百姓的思想、性格都很直爽,不狡詐。
一個父親偷了別人的羊,他的兒子會挺身而出,作證人。
孔子聽了他這幾句話,答復說,我們那邊社會的情形,與你們這裡就這不同了。如果兒子做錯事,當然父親為了親情,會為兒子隱瞞一點;父親做錯了事,兒子也當然替父親隱瞞一番,這是人情之常。也許你看來這樣不夠誠實,不夠直爽,可是所謂直的道理也就自然在其中了。
子不語怪力亂神。子不語,不是孔子不說話了,而是沒有說過怪力亂神之類的話。怪力亂神應該是指沒有道理的,歸於迷信,超自然能力、鬼神之類的說法。
反駁一種說法,就是【孔子不說話了,惟恐用力分散集中精神】, 有知乎用戶給出了這個鏈接 「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兩種解釋 就是主張孔子不說話的意思,說【從原文的前後看,「子不語怪力亂神」七字,應該是「子不語,怪力亂神。」亦即「孔子不說話了,惟恐用力分散影響集中精神。」如此解釋,文通字順,語意連貫,符合孔子之為人,也頗符合其時的語境。】,感到好笑的是文通字順語意連貫的評論,據我看來,【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個子曰一個子不語,是並列的關係,三個子曰直接引述孔子的話,一個子不語則是回憶總結,都是在說孔子的為人,語意是不連貫的,就像我們評價一個人,說他會唱歌、會寫詩、會游泳一樣,哪裡有什麼連貫可言,你倒猜猜在會游泳這一評價後面,他還會什麼?
個人剖析:這句話斷句是「子不語怪力、亂神」,「怪」、「亂」是形容詞做定語,「力」、「神」是名詞。
個人闡釋: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孔子不談論奇怪的力量、亂七八糟的神靈」。為什麼不談論,因為孔子不知道他們的道理,不懂他們內在的邏輯。因為不懂,所以孔子感覺他們怪、亂,所以在這句話里說他們怪、亂。這句話也可以說「我不談論我不懂的力量、神靈」。那時候怪力是什麼?我猜是陰陽五行。那時候神靈什麼?我猜就是當時老百姓信的一些人格神。這兩類東西在論語中確實都沒有涉及。明顯是在描寫當時孔子的狀態:不說話,走神了。如此而已,後世惑於孔子至偉,偏愛而釋之,可笑可笑,偉人就不走神兒了嗎?前後句明顯意思並不連貫,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孔子思維跑偏之故也。哈哈
子不語,他不是不信啊。
——by xiucai lv
子不語,怪力亂神。
另一種看法:
孔聖人不說話了(子不語),一些怪異的言行或行為(怪力)會擾亂(亂)人們的心神(神)而使其心存疑惑和不安。
好比出現某個不好事件,當沒有權威的、可信的調查結果的時候,往往謠言或擾亂心神的言論及行為甚囂塵上,人們群眾會表現疑惑、不安或恐慌。推薦閱讀:
※「廿年劍化,一旦珠還,遙稔知不足齋主人,應不禁掀髯一粲也。」是什麼意思?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什麼意思?
※大學後必須會背的古文,出口就會讓人覺得有文化那種?
TAG: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