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前期拍攝用綠色或藍色幕布?
http://www.56.com/u29/v_Njg4ODg3OTQ.html源起這個視頻。為什麼是綠色?我記得阿凡達是藍色好像~這方面具體是怎麼做的?
綠色和藍色的原理都是一樣的(請參考@竹葉青 的答案)。理論上任何單一顏色的背景都可以,不過綠藍這兩種顏色在日常生活中和膚色相差最遠,而且一般的衣服配色中也很少出現這兩種顏色。
以綠或藍為背景,方便後期摳像時乾淨地去除背景色彩,同時不損害主體的色彩表現。(電影級別的圖像處理中仍然採用藍綠背景,是可以先做簡單的預處理,然後再精細修圖。還是能有效降低工作量和運算量的。)
綠幕或者藍幕摳像屬於色鍵摳像(Chroma key,在像AE或者nuke這種合成軟體一般叫Color key),是用於視頻摳像的一種方式,如果是單幀的靜態圖當然不會沒事找事玩綠幕啦,這種方式確實有它不精確的地方,比如你穿白衣服站綠幕前面會被反射的超級綠,後期很難修,再比如拍完需要大規模較色,像keylight這種著名的摳像插件都是要有自動顏色矯正功能的,但是想想電影一秒24幀(而且目前有更多的趨勢……),這種摳像方式其實是非常降低成本的,當然大製作電影基本都喜歡逐幀roto(就是像photoshop一張一張的路徑摳圖那樣)。
關於為什麼要用綠色或者藍色的問題,首先要知道,只要跟電這詞沾邊的東西用的都是加色三原色RGB,即是紅、綠、藍。數字摳像實際上是做個篩選,舉個非常簡單粗暴的例子:
一張2x1圖有兩個像素點,用(R,G,B)表示顏色,分別是綠色的(0,1,0),和淺灰色的(0.6,0.6,0.6),把G&>=0.9的點的alpha值調為0(簡單的講就是把它摳掉),然後留下那個灰色的點,綠幕摳像就是吧這個演算法複雜化N萬遍再重複執行N萬遍。
所以想想如果用灰色,或者其他不純的顏色來摳像會怎麼樣,選擇把R,G,B都&>=0.6摳掉?(這裡不用等號是因為讓拍出來背景顏色完全統一是非常不現實的,你只能選擇消掉一個顏色區間。)那麼結果就是所有淺色的顏色都沒有了,如果放個人在那估計被摳就剩半邊臉了。這就是為什麼要用純色摳像的原因,因為它好算。
至於為什麼不用紅色摳像的原因是……人皮膚的R值比較高,紅會把人也摳掉的,當然你要摳一個慘綠慘綠的熒光棒也可以用紅色啦。
關於藍色和綠色,藍色在很久很久以前就開始被人做摳像背景色了,一個是因為它是人皮膚的反色,再有就是當年電影還都是膠片的時候藍色層的成像更好,進入數字時代後綠色就開始興起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公式是L(亮度)=0.3R+0.6G+0.1B(大概是這個數),就是說綠色比其他倆都要亮,數字成像更好,也更容易從畫面上被分離。當然藍幕還在流行,也會繼續流行下去,比如你要拍個植物毒藤女綠燈俠什麼的總不能用綠色來摳吧。
實際上色鍵摳像所有顏色都是可行的,主要是看你拍什麼,綠色和藍色只是最常用的顏色而已。
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oma_key
這是因為摳像的時候需要除去的色彩要適合設備的需求。感光原件是按RGB三色來設計的,同理傳輸信號和處理設備也是如此。模擬設備時代都是用硬體來進行色彩的處理,通過硬體處理兩個混合起來的色度要比單純的處理一個色度難度要大的多。所以選用綠或者蘭來做摳像背景,其實紅的也可以的,但是人的皮膚色彩中有紅色,見過拍靜物什麼的用紅色背景的。在數字時代理論上任何色彩都可以,只要這個背景的的色度是均勻的。
什麼顏色都行,不管用什麼顏色都是為了方便後期。藍色和綠色是為了避免和物體的顏色一樣,比如人的皮膚上就很容易找到紅色和黃色,其他非三原色的顏色都是由這些顏色混合的,所以也一般不選擇。我見過用白色和黑色的,因為最後成品的背景就是純白(比如蘋果公司的新產品的那些視頻)或黑色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