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新海誠與岩井俊二的作品風格,兩者有何異同,新海誠是否有意無意在向岩井俊二的風格靠攏?
如題,新海誠憑藉「世界系」作品《星之聲》出道,但其成名作《秒速五厘米》卻非「世界系」作品,之後口碑較好的《言葉之庭》也不是,《秒五》中存在較為明顯的致敬《情書》的情節和場景,新近的世界系作品《君名》在細節構圖上致敬了《花與愛麗絲》。新海誠也曾表示視岩井俊二為榜樣,這二者在創作風格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新海誠的作品是否又有區別於岩井俊二的獨特之處?提供幾個參考論題:
1.新海誠前期作品中包含主要的兩類,以《雲之彼端》和《星之聲》為代表的世界系作品以及以《秒五》和《言葉之庭》為代表的描繪細膩情愫而又含蓄不發的純意境作品。後者是否主要受到來自岩井的影響,以及《君名》是否是新海誠兼顧了「世界系」的創作初衷和細膩的情感意境的一部平衡之作。
2.新海誠是否由此能開啟一條部分脫胎於岩井俊二的細膩風格而又不同於他的全新創作道路?
3.兩者的作品是否具有「物哀」的文化特徵,當如何解讀。
4.敬請各位知友補充,歡迎討論。
---------------------------------------------------------------
關於《秒五》是否致敬了《情書》的問題,有以下證據:
1.故事設定的相似性,兩者均糅合了單相思,距離,轉學造成的分隔,對過去的追憶等元素。區別在於《情書》更隱忍和豁然,《秒五》更頹喪和壓抑。貴樹在試圖擺脫一段記憶,藤井樹 (女)則是在挖掘一段記憶。
2.部分場景和情節的相似性:
(1)被同學惡作劇
(2)借書卡上的姓名
(3)自行車棚的邂逅和等待
(4)圖書館被風吹動的窗帘和流溢進來的光影(《情書》的標緻性鏡頭之一)
(5)光影和構圖
3.岩井俊二和新海誠的對談(Sina Visitor System),新海誠明確表示自己的作品受到岩井的深刻影響,並且也經常會在作品中向岩井致敬。
綜上所述,《秒五》對《情書》或多或少是有所致敬的,而並非是我的穿鑿,此外從《秒五》中還能看到《煙花》《四月物語》乃至《花與愛麗絲》等岩井早期作品的影子。
新海誠和岩井俊二的風格相差很大。
新海誠的細膩主要是在於畫面表現,他有很多動畫特有的手法,比如喜歡強調光影的變化。以及剪輯節奏變化很快,比如可能之前好幾個十幾秒的鏡頭,然後突然接幾個1~2秒的特寫等,這都是在動畫中非常常見的技法,但是在真人電影中不太好用。真人電影的畫面,出於拍攝條件,真的不管怎麼樣都是一種妥協的產物,難以精確控制到動畫的感覺,所以像新海誠那樣去單獨強調某種方面比如光影,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正因為如此,在拍攝與剪輯的時候要考慮的就會更多(因為拍出來的東西,比想要拍攝的東西信息量更大,所以要考慮更多綜合要素),整體影視技巧是不太相關的。他們兩個很難有可比性。
物哀在很多日本作品中都有。如果說到對悲傷情緒的表現,新海誠應該還在少年不識愁滋味,欲上層樓的階段;岩井俊二應該已經是欲說還休,天涼好個秋的階段了。
新海誠和岩井俊二都很細膩,不過一個是年輕少年人的細膩,比如,她到底喜不喜歡我?……她今天看我了。……她今天好像不太舒服,我要不要去和她說說話?……她身邊那個男人是誰?……這種感覺。
岩井俊二的細膩在《情書》裡面表現得非常明顯,有一個鏡頭是葬禮之後的車開動,車上的雪紛紛掉落,實際上是表現車已經在雪地裡面停留了很長的時間,表現這個葬禮時間之長。
所以某種程度上,新海誠把他很細膩的地方用台詞或者某些動作,表現了出來,比較直接。岩井俊二要隱忍多了。稍微吐槽一下,看片子多了,時間長了,其實更加喜歡隱忍的表現手法。比如李安也是這類。
因為中午要發新一期節目,先寫到這裡,如果有機會的話再繼續寫哈。
按照誠哥的訪談,與其說他被岩井俊二影響,不如說他被村上春樹影響的更多一些。所以也談不上什麼脫胎不脫胎。兩邊都是有著自己的創作風格的。
新海誠和岩井俊二在創作上的類似點:
1、都擅長使用畫面語言,對於青春的刻畫一流
2、兩位都不是靠劇情取勝,而是靠作品中凝練的氣氛取勝。畢竟青春片無關劇情,劇情就在我們心中,正所謂:偉大的作品都是千百萬人在夢中寫好的,借某個知名或不知名的作者之手確定細節。
新海誠和岩井俊二在創作上的差異點:
@木魚水心 說
新海誠應該還在少年不識愁滋味,欲上層樓的階段;岩井俊二應該已經是欲說還休,天涼好個秋的階段了。
我十分贊同,舉個例子。
上圖是《星之聲》中間隔8年的鐵道口(是的,秒速里火車橋段的源頭在這裡),下圖是《情書》中著名的白窗帘。都是濃縮了「愛」、「滄桑感」這兩大煽情殺器的經典場景。不同的是在這個場景出現時,作品中角色的心情:《星之聲》里男女主角正在進行詩朗誦式的大段獨白,追憶著兩人一起生活過的痕迹,和互相的思念。而《情書》里藤井樹已然看開,把過往的美好安放在心中的某一個角落。如果看過兩位監督的大部分片子就不難發現。新海誠總是喜歡展現暗戀中/失戀中的故事。岩井則是啥都能拍,《情書》明顯是個天涼好個秋的故事,不過《花與愛麗絲》還是十分欲上層樓的。
除此之外,大概是考慮到受眾群的接受度,岩井俊二在表達的自由度上高得多。遍地隱喻的《夢旅人》新海誠不是不能搞。《遙遠的世界》和《她和她的貓》證明玩文藝誠哥也能玩的起來。只不過用戶基數不同,文藝電影拍的好還有出頭之日,文藝動畫........除非直接拿個奧斯卡真沒啥出路。比如吉浦康裕,他的個人創作史就是從文藝到大眾的過程,相對文藝的《水之語》、《蒼之繭》沒啥名氣,綜合水平最高的《夏娃的時間》在傳播度上也是不夠。直到相對大眾的《顛倒的帕特瑪》才算是被大眾所熟知。創作者在作品中用隱忍還是直接的表達手法,肯定也離不開這方面的考量。
最後,新海誠作品中的「世界系」和「意境」不是完全對立的。真正被新海誠交叉使用的其實是SF系的故事背景和現實系的故事背景。不計算他那些廣告短片的的話。
《被包圍的世界》:SF系
《遙遠的世界》:現實系
《她和她的貓》:現實系
《星之聲》:SF系
《雲之彼端 約定之所》:SF系
《秒速5CM》:現實系
《追星星的孩子》SF系
《言葉之庭》:現實系
《你的名字》:SF系+現實系
至於貫穿起新海誠作品的內核到底是啥,我覺得是:距離。人與人,人與世界的距離。
詳細解釋的話.........幾個月前寫過一篇文,請見此:從仰望到在一起:新海誠作品情侶關係的20年變遷 - 知乎專欄
首先回答一個問題,新海誠是否受到岩井俊二影響?是的。實錘證據除了題主發的訪談,還有就是在《你的名字。》片尾曲的名單特別鳴謝中有岩井俊二的名字。
(順便一說,排第二的三坂知繪子是誠哥老婆)
岩井俊二也給《你的名字。》寫了寄語。
接下來展開來說吧。
其實光是從《你的名字。》和《情書》的雙線敘述結構來看,兩者很像。當然,這兩者都是共同來自於一個原點,村上春樹1985年發表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該小說由兩個似乎完全不相干的故事情節組成,兩條情節交叉平行地展開。單數二十章為「冷酷仙境」,雙數二十章為「世界盡頭」。
除此之外,兩人皆在小時候收到日式科幻的影響,日本的科幻影視作品大多數出自動畫和特攝。比如岩井俊二作為60後,自然是受到70年代的《宇宙戰艦大和號》和《機動戰士高達0079》(新海誠也看過0079)的影響,他也很喜歡類似《奧特曼》這類的特攝作品,他還在自己的節目《岩井俊二的電影研究室》邀請過庵野秀明、樋口真嗣等人談談特攝片。
在岩井俊二去年的新片《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中,綾野剛飾演的安室(amuro)便是岩井俊二惡搞《高達0079》的主角阿姆羅的私貨
新海誠作為70後,更多的是受到80年代作品的影響,比如和岩井同輩好友庵野秀明監督的《藍寶石之謎》。剛好80年代,庵野秀明的同人社團DAICON在製作日本SF大會的短片獲得大成功,並且創立Gainax動畫公司,這也是早期獨立動畫人成功的例子。新海誠便是在90年代開始走上獨立動畫之路,SF也成了新海誠不可脫離的元素。
然而兩人選擇的是不一樣的道路。
岩井俊二拍攝自己的商業處女作《鬼湯》時,年紀已經接近30,處於青年和中年交接時期,少年時期離他更遠。
而新海誠在98年開始創作處女作動畫短片《被包圍的世界》是25歲。
加上,他和岩井俊二走的電影人之路不同。岩井俊二這批80年代開始活動的電影人有一大特徵是繼承日本新浪潮電影,並且在年輕有為的導演圈子裡形成更獨立、新穎的風格(這和日本舉辦的獨立電影節風潮有關,那個時代只要喜歡映像作品、有創作欲的日本青年都會拿起8mm膠片攝影機拍攝獨立電影)。他和日本新浪潮電影領導人大島渚的徒弟北野武算是同一批人。
新海誠則一畢業就浸淫在他喜歡的ACG領域裡。原本他父親安排他大學畢業去東京的建築公司工作,結果他去了那家建築公司附近的遊戲公司Falcom應聘。ACG文化在上世紀註定是一種屬於年輕人、或者有著年輕心智的中年人(御宅族)的文化。
因此,兩人看待故事的角度註定不同。岩井俊二是站在一個已經成熟的電影領域講故事,電影經過一個世紀的洗禮也成了最大眾的文化。而新海誠,除了年齡之外,御宅族文化不僅是亞文化,ACG作品更多是關於少年少女們有關(至今也如此),這也讓這種文化註定年輕。
筆者曾經分析過新海誠的作品:作家性削弱?御宅族進化?新海誠否定過去的集大成之作 - 知乎專欄(發表於筆者的知乎專欄「幻想現動研」等地方賣個廣告哈。)
筆者是這樣評論新海誠的作品的:
他似乎像抖M一樣喜愛在作品中創造這種疏離感,把最好的時光留在了少年時期、青春期。這些作品的主角都是被命運隔離,認為人很難抗拒命運,帶著一種宿命感去孤獨終生。
他的這些作品都刻意地避開了對社會的認知,這像是一種充滿孩童的期盼——我認知的身邊人(或者重視的人)就是整個世界,我從身邊的人認知了這個世界,從而從這個世界回到對自我的認知。你可以說這種認知角度是從尚未涉足社會的學生方面認知,但是同樣有這種認知的還有的就是典型的日本御宅文化。
而世界系便是刻意避免社會方面的描寫。特徵是將主角們與世界毀滅等抽象龐大的議世界觀聯繫起來。故事除了主角周圍,中間沒有夾雜太多具體的設定,整個外部社會被解構成模糊的背景。雖然牽扯到世界的命運,但故事只聚焦於渺小的男女主角之間,簡單的說就是將你與我的兩人世界,和世界毀滅的龐大設定融合,但省去外部的社會細節,是一種自我意識非常強烈的作品。孤獨是世界系的一個重要主題,因為這個角色已經獨立於這個人類社會,成為了維繫世界或俯瞰世界的存在。即使這個角色與人類社會有所接觸,但他與人們之間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遠。
即使是《秒速5厘米》,新海誠對進入社會的男女主角描寫,依舊是停留在小圈子裡,並沒有真正描寫主角和社會之間的交集。這也讓我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貴樹和明裡的感情上,最終我們因貴樹和明裡沒能走到一起而深深惋惜。(加粗段摘抄自名作之壁吧視頻組出品的【名家名作特別篇】新海誠與CoMix Wave 夢想與孤獨並擎(上),筆者也有參與文案撰寫)
簡單來說,新海誠跟專註描寫小圈子裡的故事。而不關心時事政治的學生,便是最容易形成小圈子的團體了。這也不難解釋題主題目中,新海誠和岩井俊二選取的描寫角度如此相似,因為《情書》有一條故事線正是關於學生戀愛。在我們看到的日本影視作品所描繪的學校里,有幾個地方最為隱蔽:圖書室、天台、自行車棚。圖書室是一個有著許多隱蔽空間的地方,這裡不僅常年保持安靜,而且室內空間被書架一層一層隔開,這當中隔開的不僅是空間,還有就是學生們的內心世界。有多少愛戀、純情誕生於書架背後?有看新番動畫的朋友應該也記得本季度的《月色真美》吧,女主角約男主角聊天的地方不也是圖書室么?天台自不用說,這裡也隱藏了許多課餘時間的學生秘密,在這裡打kiss泡miss家常便飯,言葉和世界也在這裡進行「最終決戰」。自行車棚是大多數學生,在下課之後必須經過的地方,這裡更多的是關於邂逅。在課室這個公共空間中,每個學生都保持自己與不同人接觸交流的警惕,放學之後自然放鬆下來,自行車棚便是卸下這個社交面具的場所,因此許多日本影視作品中,男女主角最真實的一面在這裡被對方發現,這便是美好的邂逅。新海誠也許是有在《秒速5厘米》致敬《情書》,不過這幾個情景早就成了各種青春影視作品的通用「語法」。
不同的是,岩井俊二對學生的描寫,大多數都是一種成年人對已經逝去的青春的追憶,他的作品有著許多社會環境的描寫。
用《煙花》舉例好了,該作是對剛進入青春期、宛如夏日猛獸般初始的性幻想、情竇初開的時光的追憶。《煙花》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少年與朋友打賭輸了後,自己暗戀的女孩和自己的朋友去約會去看煙花,他開始想像如果自己贏了的話,會與愛戀之人有著怎樣的結果。《煙花》剛好在今年被新房昭之、武內宣之等人改編成動畫電影,許多ACG觀眾看到動畫版海報的宣傳語「在循環往複的暑假一日中,無論多少次都會愛上你」,便以為這是一個LOOP系(輪迴系)動畫。其實不是。
LOOP系也是ACG作品的一個小支點,故事特徵表現在從過去改變未來或者創造多個世界線改變未來。《煙花》誕生在1993年,那時候LOOP系作品別說流行起來,至今這類作品也只是在ACG圈子內打轉(如果是動畫作品的話,追溯到最早的便是《福星小子劇場版2 綺麗夢中人》,1984年),所以歸類為LOOP系是不太妥當的。
《煙花》更像是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結尾畫龍點睛,主角開始懷疑起自己當年的記憶,質疑自己對自己不堪的青春進行美化。《煙花》裡面,男主角開始「時光倒流」,並於暗戀的女孩私奔,在泳池裡戲水,其中的插曲《Forever Friend》一曲讓多少觀眾魂縈夢繞。這是對少年最好的結果,但或許,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想像呢?這個故事如果站在長大後的少年回憶起這件事,並且用幻想彌補當年的遺憾的角度來看的話,也不難理解岩井俊二這類青春作品了。這便是追憶。
《情書》中,更是以長大後的藤井樹(女)對學生時代的初戀的追憶,而「另一個她」渡邊博子也隨著藤井樹去補完她那逝去的丈夫藤井樹(男)的形象,開啟了她不知道的故事。渡邊博子和藤井樹(女)性格年齡外貌相似,而藤井樹(女)和她的初戀藤井樹(男)又同名,三人的互補也完成了記憶的拼圖。
除此之外《四月物語》、《花與愛麗絲》、《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等作品也如此。
為什麼不把《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也和上述作品放在一起呢?因為這是一個現在進行時的故事,這是一個生在網路剛普及家庭的時代的學生們的故事,這不是岩井俊二的青春。同時該片也駐足於許多社會問題,比如日本最嚴重的青少年欺凌、少女援交,還有網路時代下亞文化的傳播等等。《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青少年在網路分裂出第二種人格,加上他們正處於即將步入成年這個不大不小的年紀,讓人想起了《未麻的部屋》,未麻從偶像到演員的晉陞宛如另一種成人禮。
《愛的捆綁》、《燕尾蝶》、《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聚焦的更是城市社會人的故事,更和學生無關,不如說是岩井俊二身邊的故事。《愛的捆綁》是關於城市人在壓力中漸漸「變態」、扭曲的戀愛故事;《燕尾蝶》中墮落的多元城市 円 都的社會背景是日本進入了「消失的十年」,經濟社會發展停滯;《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是數字、網路、信息、消費時代高度發達的當下,現代人無處可逃,去社會深坑尋找幸福的公路片。這些都是成年人世界下的主題。
岩井俊二並不是小確幸的代名詞。他的作品是可以黑暗的,瘋狂的,甚至有些作品很多人沒注意到這點。熟悉岩井俊二的人大概知道,寺山修司是影響他許多的現代藝術家之一。(至於寺山修司是誰,這是筆者一大私貨,大家可以了解下,不多介紹。)
新海誠的作品描寫的是學生,自然不會有著社會的另一面。當然,他近幾年的兩部作品《言葉之庭》、《你的名字。》漸漸與社會接軌。《言葉之庭》的師生戀是不被主流社會承認的,女主角雪野百香里不願意接受男主角的愛便是來自社會的壓力,加上,她和男主角有著身份上的不同,她是老師,她是一個社會人。雨中亭成了她卸下這個身份的避風港。
《你的名字。》是受到「3·11」大地震影響的電影之一。世界系的消極在這部作品中被男女主角打破,因為新時代下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成熟,開始撐起旗幟,不再遵循父母輩的軌道走。可以說,本片為年輕人提供了入世之道。世界系作品這個體系,難得和社會這個系統接軌。新海誠選擇了和大多數ACGN作品不一樣的道路。這些筆者都在專欄的文章中有論述(作家性削弱?御宅族進化?新海誠否定過去的集大成之作 - 知乎專欄),不再累敘。
以上便是岩井俊二與新海誠作品的異同。
謝邀。
新海誠和岩井俊二的個人風格其實差的挺大的,可能有致敬的地方,但是不能說是新海誠在向岩井俊二靠攏。
晚上詳細寫寫。謝邀。
新海誠和岩井俊二都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不可否認,兩人都是將人內心裡的那種孤獨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了,看了以後會非常有共鳴。
不過。其實之前我從來沒想過將他們兩個一起對比。
我覺得,新海誠,《秒速5厘米》,還有《星之聲》,《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言葉之庭》,有沒有覺得,他是特別簡單的,特別純情的,這個世界,只有17歲的戀愛。把我們不得不失去了青春的愛戀的那種不舍,無奈,遺憾,表現了出來。我們看著,就覺得那時候刻骨銘心的青春又重新體驗了一遍,那種渴求而不可得的痛會一遍一遍的撕裂自己的內心,所以你看的不是他的作品,你看的是自己的青春。所以,我覺得《你的名字。》是他送給觀眾的一種慰藉吧,即使只是在夢中,我們都想把當年的夢給圓滿了。
而岩井俊二,《情書》的確是純粹的青春的愛戀,而《花與愛麗絲》,《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我覺得,更多的表現的是人在社會中那種無奈的孤獨感,我們都被社會狠狠的拋棄過,狠狠的傷害過,只是活著都膽戰心驚,提心弔膽了,我們無助,唯一能做的只是把內心放在小盒子裡面,不讓它繼續受到傷害了,這時,命運安排了一個人陪在我們身邊,他也只是沒心沒肺的陪我們打鬧,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可就是讓人安心,好像這艘顛沛流離的小船終於找到了個港灣,也許這個港灣也是破舊不堪,可它總能讓我們得到了安寧。你說這是一見鍾情嗎,它並不是。你說這是初戀的甜馨嗎,它也不是。你說這是多麼執著多麼難忘的愛戀嗎,它更不是。可是,僅僅為了那一絲溫存,我們願意用我們的生命去交換。
以上。
新海誠的作品有借鑒和致敬岩井俊二電影的某些故事設定和鏡頭(不只新海誠,很多其他青春電影都有),風格的話應該是指講故事的能力吧,看他們兩人的作品,風格是明顯不一樣的(可以參考下一貫的港產喜劇片、動作片,相同的風格很明顯),也沒有靠攏的意思...
下面是兩個相關採訪,以供查閱:
新浪娛樂採訪新海誠:
- 新浪娛樂:在《你的名字。》結束時,好像看到向岩井俊二特别致謝的字樣,所以電影和岩井導演有什麼關聯嗎?
- 新海誠:倒也不是說讓岩井導演幫了什麼具體的忙,只是我一直都很喜歡岩井導演的電影,在畫面上受到他很強烈的影響,所以在片尾對他表示了感謝。另外,我在中國做過一個「新海誠展」,當時岩井導演特地為我寫了評語,類似我的作品是如何與現代的年輕人產生共鳴之類的內容,所以加入他的名字,也是對這份評語的一種感謝。
- 新浪娛樂:具體來講,是受到哪些岩井俊二導演作品的影響呢?
- 新海誠:在做《秒速5厘米》(以下簡稱《秒5》)的時候,就受到了岩井導演《花與愛麗絲》這部電影的影響,比如電車上的高中生,或是漫步在櫪木縣田園風光里的初高中生之類的畫面,給了我很大的影響,所以《秒5》的舞台也設定成了跟它相似的場景。
- 也算是某種巧合,在創作《你的名字。》的時候我剛好去看了《花與愛麗絲》的續篇,其實算是前日談的動畫版《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這部電影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我想《你的名字。》肯定也在無形中受到了影響。比如,瀧為了尋找三葉去了岐阜縣,還進了家拉麵店,你記得吧?要說那裡為什麼設定成拉麵而不是別的,是因為《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中,花和愛麗絲在追蹤那個喜歡的男生時也進了一家拉麵店。所以算是兩部作品的某種結合吧。
岩井俊二 X 新海誠 特別對談(岩井俊二 X 新海誠 特別對談):
- ?岩井桑一定已經看過《你的名字》了吧。
- 岩井:是的。新海世界全開,且我認為是最高的娛樂享受。
- 新海:怎麼說……我的心頭小鹿亂撞呢。
- 岩井:HAHAHAHA
- 新海:現在不是還沒有上映嘛,直到上映前都不知道會怎樣呢。雖然我覺得即使上映了也不知道會怎樣(笑)。
- 岩井:是呢。作為製作方,因為是把各種各樣的拼圖拼起來那樣被各種各樣太多的資料環繞,說是麻痹了吧,完全不明白做出來什麼樣的東西,這種情況也經常會有呢(笑)。
- 新海:不過畢竟是動畫片嘛,(與成品)幾乎沒有變化的設計圖在分鏡的階段就已經成型了的緣故,在那時就已經考慮很多了。「這裡大概會這麼想吧」、「這時候觀眾們會產生怎樣的感想」之類的,一邊考慮這些一邊在做,這樣1年來一直埋頭在繪畫中,已經什麼都不知道了(笑)。
- 岩井:HAHAHAHA。或許真的是這樣呢。在做細微處的失誤、錯誤調整的過程中真的就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了呢。
- 新海:是的呢。這回,正好2年前向東寶提交了《你的名字》的企劃書。在畫分鏡的過程中《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上映了,給我留下了強烈的印象,很清晰地影響了這次的作品。
- 岩井:啊,是這樣嗎?
- 新海:坐在巴士上,瀧君在正中間,奧寺前輩和司這樣……之類的。這是原原本本用了真人版《花與愛麗絲》的角度(笑)。
- 岩井:啊,那個構圖我多多少少感覺到了——是致敬嗎?
- 新海:是的。
- 岩井:啊,好高興啊。
- 新海:還有我覺得必須要告訴您的是,在製作過程中一直在看《謎之轉校生》。不害臊地說,從這部裡面也收到非常直接的影響。最喜歡的是OP和ED,尤其是ED里行走在混亂的人流中,只有主角是慢動作回頭這個。
- 岩井:啊,那裡很棒呢。那是長澤雅彥導演的啊。
- 新海:啊,是這樣啊。特別是,ED里所有往後走的學生中,只有一個人站住向著這邊回頭,讓我的心臟突然漏跳了一拍的感覺。
- 岩井:那真的是很棒呢。
- 新海:哎,非常棒。因為這樣,這次的《你的名字》雖然有OP,那裡瀧和三葉在人群中回顧的鏡頭,完全是照搬《謎之轉校生》呢(笑)。
- 岩井:哎,好高興哪。
- 新海:還有一處(笑)。特別是去飛騨尋找三葉的情景,長澤桑配的奧寺前輩和瀧君和叫做司的孩子三個人,坐上新幹線去飛騨、吃了拉麵,之類的。這對我來說,要不要把《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中的一些樂趣放到自己的電影裡面來呢,抱著這樣的想法才寫下了(這些情節)呢。
- 岩井:啊,這樣啊。那麼拉麵也多多少少成為一種致敬了呢(笑)。
- 新海:是的呢(笑)。還有,三個人都分別點了「高山拉麵」、「高山拉麵」、「高山拉麵」,這也是受了在《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裡面,黑木桑飾演的女性一直重複「阿拉阿拉,阿拉阿拉愛麗絲桑」這樣同樣的詞句的影響呢,總覺得只是這樣就好好玩啊。一直以來我的作品裡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想要試著重複同樣的詞句,是這樣的想法呢。
- 岩井:啊,原來是這樣。
- 新海:MA,算是在相當多的地方都被(岩井桑的作品)鼓勵了呢,如果這次對談不說(就沒有意義了呢),我是這麼想的(笑)。
- 岩井:沒有沒有,請不停地用吧(笑)。真人和動畫相互致敬什麼的,真是很好呢。真人電影之間,或者動畫電影之間,很難做到這樣呢(笑)。被當成剽竊也會很困擾啊。
- 新海:是這樣呢。
- 岩井:所以呢,真人和動畫之間的交流真的是很好呢。另外這次,(電影中)也包含了喜劇的要素對吧。
- 新海:是的。我認為這也是受了《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的影響呢。
- ?新海桑,一直以來在作品中並沒有多少包含多少笑話、幽默之類的元素呢。
- 新海:我覺得這次多多少少能夠輕易加進去了呢。一直以來塑造人物性格就已經很累了,所以並沒有能夠達到稍微開一點玩笑、讓這個人變得更討喜這樣的程度,這樣的事情也許是有的呢。
- ?這樣想來,岩井導演的作品中融入的笑話、幽默,在並沒有減損作品整體的嚴肅性的前提下存在的技巧,究竟是……
- 新海:是這樣呢。真是非常有趣呢。比如說《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裡面,黑木桑飾演的七海桑不是與經紀人的恆吉桑就關於如何搬運真白在談判嘛,這裡為何如此好笑呢(笑)。
- 岩井:HAHAHAHA。那裡有關於真白很輕的伏筆呢。
- 新海:是的。所以其實雖然有點悲傷,但變成了非常有趣的場景呢。
- 岩井:從完全相反的角度進入的感覺呢。
- 新海:另外還有名字的「安室行舛」之類的(笑)。
- ?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啊,讓人有如此不可思議的感覺呢(笑)。
- 新海:為什麼是GUNDAM呢(笑)?
- 岩井:最初其實是其他的名字,在哪裡說了「AMURO出發了!」,然後就決定用DUNDAM梗了(笑)。和クラムボン、瑞普·凡·溫克爾之類的網名比起來,與「ランパラル」的相性意外的好(笑)。
- 新海:是的,確實從有迴響的角度來說是這樣呢。
- ?這類梗會不會減損原本的故事性,之類的問題是否考慮過呢?《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裡面出現的計程車司機叫做「牛腸桑」,《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裡面牛腸桑也出場了呢。「牛腸」,從字面來看好有衝擊力啊(笑)。
- 新海:牛腸桑,一直有出場呢(笑)。
- 岩井:是呢是呢(笑)。所以,我在做的,其實大概基本上就是喜劇啊。
- ?是有這樣的感覺呢。
- 岩井:哎。大概在基調里就是喜劇吧。因為太過喜劇了就變成嚴肅主題的情況也有,意外的,如果作為喜劇成立了那麼作為現實也就成立了。反過來也可以說,如果沒有現實感的話,喜劇也就不成立了。所以我覺得,是否有喜劇性,能否陸續放出笑料,也許是關係著世界觀是否成立的尺度呢。
- ?是這樣啊。
- 岩井:不管怎樣製作方都會有過於深刻的時候,比如說《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就是這樣,有時候會變得不知所云。這種環境中,其實也無所謂非要那麼深刻啊,這樣的(想法也會有)。不能更普通的活著嗎?這樣的疑問也是有的(笑)。所以,即便是《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在我自己看來也是按照喜劇的標準來製作的。這樣意外地延伸出去,即使到了非常認真的地方也能掰回來,之類的。有一種在這樣的方向上探索的感覺呢。MA,我覺得在《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還是有很多好笑的場景出現的。所以作為作者,有些不謹慎的地方或者說故意搞怪的地方,有一種正好在摸索平衡點的感覺呢。所以我很喜歡太宰治的文章啊。雖然很認真,但稍微有些開玩笑,稍微有些蔑視人生的地方呢(笑)。
- 新海:是的呢。但是今天能遇到岩井桑,所以又時隔許久把《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找出來看了,看完的感受……果然還是有些許苦澀的感覺呢。
- 岩井:HAHAHAHA。
- 新海:但是,果然我深切的感受到,特別是在20歲、30歲的時候想看的還是《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這樣的故事呢。這樣說來,「果然自己真的還想要製作能夠喚起這樣的感受的作品呢」,與這樣的想法又有些許不同。看這樣的故事雖然很需要勇氣,如果沒有幾年的空白也不敢看。但是……那其中發生的各種事情——僅僅是同班同學在車站前說話,不知為何內心變得非常煩躁、苦澀的那種心情,就是現在自己在製作動畫片的原因。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我認為自己決定做動畫的原點就是岩井桑製作的作品。
- ?是這樣啊。
- 新海:因為那種心情太強烈了,所以一直稍微有點害怕岩井桑的電影呢(笑)。也許還想再一次嘗試感受到那樣的心情也說不定呢。但果然還是(喜歡)像《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那樣,單純的可愛、放心、慢慢湧現出來的感情。不用像《莉莉周》那樣可怕也是好的。
新海誠和岩井俊二的風格其實還是比較容易區分的吧。如果說兩者相近,也就是對於畫面的處理,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都非常的細膩。兩人主要的領域也不一樣,一個以動畫電影為主,一個以拍片為主。岩井俊二的作品相對來說更燒腦,論作品的質量,個人意見岩井俊二略高於新海誠,可能也因為領域不同,畢竟動畫的表達和影片的表達有著很明顯的區別。說說我一個不愛動腦的朋友說的一句話:「看他們兩個的作品都想睡覺。」滿滿的後現代感。
岩井俊二是岩井俊二
新海誠是只是新海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