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是否可以增加適量繁體字的瞭解和學習?

本人認為可以適當的在義務教育階段增加繁體字的學習,畢竟繁體字是60年前的東西,是本民族的東西,從漢代到現代,文獻資料皆用傳統漢字,對於文化的傳承起了重要作用,沒有必要如此諱莫如深避而不學吧。。。
所以本人認為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可適量增加繁體字的瞭解和學習

(ps,傳統漢字等於甲骨文、臺灣憂鬱烏龜、親不見愛無心等例子請不要來低級黑,抖機靈,免得貽笑大方)


我說一句閑話。九十年代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級中學語文課本第一冊的附錄里就有簡化字總表。

我看這種做法就很好,為學生提供學習繁體字的材料,有興趣者自學嘛!現在的語文課本乾貨太少了。

瞧瞧以前這課本厚度,都能趕上現在的本科課本。現在語文教材里知識性的東西太少了。

高中各科知識基本上都是本科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真正需要關心的問題是高中語文中應該介紹基礎的文字學知識和漢字文化圈的概念,這樣做才是真正有利於繼承漢字文化,只看繁體字就浮於表面了。

我認為繁體字的內容要放就應該放在高中課本上,義務教育不適合。同時不要作為考試內容。


請去掉「適量」二字。

以及:當然可以。


支持在初中小學生字表後括注繁體字,考試不考


簡體字有利於普通大眾文化的傳播和學習。本人也支持可適當增加繁體字的學習,在高中和大學階段開設這類的相關課程。保留文化精華還是很重要的。


我認為可以在文言文教育中使用繁體~
文言文原文用繁體,作答允許用簡體
因為簡體字在簡化過程中合併了同音字,如果用繁體可以更容易區分
並且文言文本身就是與繁體相適應,歸屬於傳統文化一類的
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有時可能只會有繁體的文言文獻,用繁體文言教學,更容易適應。這是因為,平常我們能看懂繁體,有結合上下文理解的因素,可是在文言中這個因素就不那麼管用了。。如果用繁體文言教學,就可以提高依照文言文上下文辯識的能力。

大學文言文應該就是繁體了吧。。因為不是文科的所以不清楚,不過王力的《古代漢語》確實是繁體的~


需要的人自然會主動去學,不需要的人也會耳濡目染,達到會認的水平。
如果你要是說以研究古代文獻,學習漢族傳統經典為目的,那麼現在通行(包括大陸,港台和日本)的繁體字中存在很多錯字,需要糾正。
我覺得真的想要教繁體字 那麼請推行一套正字法,把那些錯字都改過來。
常見的錯字有:
1.左右「阝」旁,這個旁在左為「阜」在右為「邑」,在這些字中的意思很清楚,不可混淆。
2.胖, 表示「肥胖」之意正確的寫法為「肨」,「胖」應當用於「心廣體胖」的意思。
3.的, 正確的寫法是「旳」,這種類型的都是把「日」誤做「白」,比如「學習」之習。
4.並,正確的寫法是竝,並是偷懶的簡化。
5.個,正確的寫法是箇。
6.「卝型頭」誤作「艹頭」,敬的左側應是茍。
7.衆,應為眾。
8.濫用「奄」
9.「仌」寫為「冫」還給後者起名叫兩點水。如冰,應作「仌/仌+水」。
還有很多錯字,希望有文字學方面的人能整理出來。


我們這代人,學繁體字主要是兩個途徑。

第一,遊戲。

第二,影視。

我認為隨著遊戲簡中翻譯的普及,甚至說大部分人已經適應玩原版遊戲之後,我兒子這輩學繁體字的一個重要途徑肯定是沒了。

影視方面就更別說了。

不過我倒不擔心我兒子這輩不認識繁體字,我覺得中文有一個特點,觸類旁通吧。


沒必要。用不著、不想學繁體的人大有人在。想學的,閑暇時間抄一抄維基中文,識記一簡多繁字表,兩周即通。生僻字除外。繁簡字形差異並不大,並非拉丁文比阿拉伯文或者梵文比蒙古文這種程度的差別。


大多數大陸人不用特別學習繁體字都能看得懂繁體字,只是不會寫。而且有什麼學會寫繁體字的必要呢?


本人表示看繁體字沒有任何壓力,甚至書寫毫無壓力。無師自通。


廣東人表示看繁體字毫無壓力。。。
個人認為認識繁體字很有必要,否則會有文化的斷裂感,不也不利與港澳台的交流。但是我覺得學會讀繁體字是一個頗為簡單的過程,不需要上升到在義務教育推廣的程度,可以通過別的渠道推廣。
最後我也認為簡體字和拼音在國際上肯定會取代繁體和注音的。


無所謂避而不學,是人的精力有限,沒有必要什麼都往義務教育里塞。中國人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認識夠用的繁體字。


說實話 繁體字看的眼睛疼


我上學未學過繁體字,但是會看絕大多數繁體字。
除了極少數繁體字我需要學習才可以看懂,例如彙、蒐。
因此……


本來是不想再編輯這個答案的,不過看到這個問題突然火了,而這個答案下也出現了一些評論,我決定還是再多說一點。
先上一個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05991/answer/145971954

這是某位答主在壞漢字這個問題下的一個回答,其中有句話我非常贊同:語文就只是語文,他真能影響的也只是語文。同樣,繁體字與簡體字都是漢字,它們所能影響的,更多的也只是文字。
知乎上有很多文字研究者,對於類似的問題也提過自己的看法。作為一個每天都要與繁體字打交道卻並非文字研究者的人,我的角度並不是那麼專業。但需要明確的是,在中國大陸的義務教育階段,是不學漢字造字法的。也就是說,簡體字字形合理與否,並不影響義務階段的教學。民國時期覺得漢字難寫才會導致中國落後,可事實卻並非如此。再難寫的繁體字,從小教下來,習慣了也就覺得不難了。再不合理的簡體字,讓從小學下來,也就看不出什麼不合理來了。二簡字之所以受到抵制,是因為大家都習慣了一簡,並不是二簡字多麼不合理。
之所以認為沒有必要,單純是因為在大陸簡體字占絕對優勢。如果說義務教育階段要學繁體字,那麼問題就是,學到什麼程度為好?如果是單純認識字音字形,那還不如不學,參考簡繁一對多。如果要深入去講一下字意,那麼還不如不學簡體字。這樣一來,繁體與簡體都無意中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地位。對於學生來說,也是無所適從。因為繁體明顯分的更細,但簡體卻是日常用字。在這種情況下,多數學生就學了一個很尷尬的知識點。有人說只教不考試,實際上就算是考試了,這些繁體字,對於大部分平時根本用不到的學生來說算什麼?冷知識嗎?
並不。考慮到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接受能力與學習能力,加之大陸簡體字絕對佔優的形勢,最起碼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繁體字沒有必要。
怎麼才叫有必要呢?除非是哪天政策一變,不用簡體漢字了,那麼繁體字有了土壤,自然就會再次復甦。
————————————————————————
謝邀。
沒必要。
中國大陸通用簡體字。在此之外,新加坡、馬來西亞也使用簡體漢字。隨著中國大陸向其他國家移民增多,勢必可見,以後在全世界範圍內,簡體漢字將成為世界華人圈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曾經使用繁體漢字的港澳台地區也會去認識簡體漢字,最起碼能做到寫繁識簡。
大陸地區對於繁體字的態度是寫簡認繁,寫簡體字,繁體字能認識就行。實際上這個態度太過幻想了,沒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寫簡認繁也就只能停留在認識字音與字形上,甚至連字意都搞不清楚。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兒行千里母擔憂的里,寫成繁體是哪個?還是這個裡,因為這個裡就是個計量單位,與表示裡面的裏不是一個字。如果沒有一定的古文基礎,很有可能就有人把裏當成里(表示計量單位)的繁體。這種例子我就見過,還是學過繁體字的學生。
這就涉及到當初簡化漢字時候的一些事情。簡化漢字時把一些同音異義的字合併了,合併後讀音相同,但字意卻增加了。所以,簡體字對繁體字的關係,應該是一對多的關係,一個簡體字,對應到繁體字中,能有多個繁體字。比如後,簡體字中是皇帝的妃子與方向的意思,對應到繁體字中則是後(皇帝的妃子)與後(表示方位)。曾經有位名人給人題字,想寫某某皇后,結果寫成了某某皇後,一時間傳為笑柄。
明白了這點,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不必要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繁體字了。如果在義務教育階段教授繁體字,那麼在學習簡體字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搞明白繁簡的對應關係,增加學生負擔。考慮到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條件,教授繁體字會擾亂之前教授簡體字的效果,而且學生也未見得就能理解的了繁簡的對應關係。並且,簡體字是大陸規範用字,在簡體字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繁體字無用武之處,學生所學的知識很快就會忘掉。再學還要增加成本。拿我來說,由於長時間不寫不接觸繁體,很多時候寫繁體時也會有提筆忘字的時候。比如說飢餓與饑荒,在簡體中這兩個飢是一個字,但在繁體中這是兩個字:飢餓,饑荒。如果學生在學了飢個字後,再學飢、饑,增加學習負擔不說,由於大陸常用的是飢這個字,學生長期不用飢、饑,不久也就忘了。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這就像孔乙己知道回的四種寫法一樣,常用的是回,普通人知道其他三種寫法就十分沒必要。(之所以說不恰當,是因為四個回是同義異體的關係,而飢、饑是同音異義的關係,只是在大陸普遍使用簡體字的情況下,飢、飢、饑三字在普通人看來差別不大。)
繁體字的用武之處在於相關專業人員用其做研究,比如文字研究者,歷史研究者等等。總之,在大陸通行簡體字的情況下,繁體字沒有使用根基,因此沒必要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繁體字。如果對繁體字感興趣,可以在具備一定知識基礎後考取相關專業或者自學。繁體字不會消失,但也不會像簡體字那樣得到推廣。


確實很有必要,認識繁體字看古書,看現代的繁體字書都有好處。
有簡化字做基礎,繁體字學起來並不難。絕大多數是邊旁部首的變化。學幾節課就能應付絕大多數的應用了,何樂而不為?


對當前文字體系適當修改,替換部分過於簡化的漢字,可以跟華語地區共同修訂。


我想問下台灣現在還考八股文嗎

義務教育是人才選擇的工具。它把各個社會階層里奮發向上,能坐得住、下苦功夫的人挑選出來,保持這個社會的活力和公平。這是義務教育在當前中國社會的真實作用。


中國歷史上文字改革進行過很多次,要說用繁體字才能繼承傳統,那我們現在不還在使用甲骨文?

中國的文字改革,都是在漢字系統內做出適應時代的調整,後來的字體能完整繼承之前字體所承載的思想,這就夠了。說白了,甲金篆隸楷,都是書寫的形式,背後所承載的思想,那些經過歲月淘洗沉澱的文言文,才是中華文化千年不墜的根本。現代社會並沒有要求要能讀刻本古籍,傳承文化,在義務教育階段,增加文言文的比例才是正途。

就像台灣,雖然學習繁體字,卻縮減文言的比例,認為唐宋八大家是宣揚封建思想而摒棄不學,專選一些台灣本土名不見經傳的小文人以及日本的漢學家所寫的文章,繁體字寫得再好,除了裝逼,對傳承文化能有什麼作用呢。


不應該。

形式和儀式並不是中華文明的精髓,因此簡體字對中華文明的延續並沒有傷害,沒有必要開歷史的倒車,此為其一。

一小部分人的愛好不能成為大部分人的負擔,此為其二。

中國人民在哪中華正統就在那兒,當下的人民群眾才是文明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沒必要去比形式上誰更仿古誰更復古,此為其三。

最後一點,大家都用的段子有時候很低級,有時候卻能反映一些事實,這得分辨地去看,比如憂鬱的台灣烏龜就是一個很妙的段子,


推薦閱讀:

把資治通鑒文言文版讀完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辦公室,用古文怎麼表達比較恰當?盡量是一個字!?
《赤壁賦》里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出門遊玩時從一座清代的牌坊上面抄下來的,求斷句和翻譯?
為什麼直到離開學校後,才發現當年厭惡的文言文真的很美?

TAG:文言文 | 語文 | 語文教育 | 義務教育 | 簡繁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