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宜昌市《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致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
「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這是黨中央立足國情,遵循規律,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總量與結構、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關係到中華民族世代繁衍和子孫後代健康幸福。
多年來,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廣大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帶頭宣傳,模範執行計劃生育;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積極支持計劃生育;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取得了輝煌成就。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資源、環境壓力有效緩解,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事實證明,實行計劃生育符合我國國情和省情市情,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是強國富民安天下的偉大事業。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市人口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全市呈現超低生育水平,平均每個婦女生育的子女數不足 1 人。如果這種現象持續下去,會給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家庭幸福帶來極大風險和危害,直接後果就是獨生子女家庭風險加劇、人口老齡化、勞動力資源短缺和城市化進程滯後,進而影響勞動生產率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為紮實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市委、市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已經決定採取一系列具體措施,如開展二孩生育全程免費服務;進一步延長產假,建立免費婚檢、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假期制度;合理規劃和配置公共服務資源,擴大嬰幼保育和教育容量;加大醫療保健機構婦產科、兒科服務供給,加強對高齡孕產婦和不孕不育人群的服務指導等,竭力滿足群眾需要。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是關係宜昌大城建設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我們要求市直機關、事業單位的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特別是各級幹部,要站在關心國家前途,對人民利益和子孫後代幸福負責的高度,透徹了解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重大意義,用實際行動帶頭響應黨中央號召。年輕的同志要從我做起,年老的同志要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子女。每個同志都要成為宣傳員。要深入宣傳計劃生育的巨大成績,宣傳新時期計劃生育工作新形勢、新任務和新特點,宣傳生育兩個子女的好處和一個子女的風險,激發群眾特別是育齡婦女對生育二孩的認同感,引導群眾負責任、有計劃地生育第二個子女。要採取各種措施發動群眾,積極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促進家庭幸福和諧。
如果對於宜昌的計生歷史有過了解,相信並不會對這封公開信表示驚訝。
一方面,即如公開信中所示,目前宜昌呈現超低生育水平,平均每個婦女生育的子女
數不足1人;另一方面,宜昌的長陽、五峰兩縣,分別於2003年和2004年就推出了普遍二孩政策的試點,並沒有出現預想中的生育率反彈。2015年,亦有來自宜昌的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宜昌試點全面放開二孩生育。
▲9月18日,宜昌衛計委網站掛出一封紅頭文件公開信,呼籲公職人員生二孩,目前該公開信已刪除。
但是,宜昌公開信,很容易讓人想起1980年代,為鼓勵「一胎化」而發出的公開信。正是有著上述歷史背景,現在發紅頭文件呼籲二孩生育,又讓人生出一種現實的荒誕感。
不難看出,宜昌衛計委以紅頭文件的方式,呼籲和鼓勵生育二孩,是對人口生育現狀的順應與先行試點普遍二孩經驗的回應。但實質效果,恐不容高估。
鼓勵二孩生育不能迷戀紅頭文件
從不少國家的案例來看,社會生育率的提升並非易事,比限制生育率要難得多。典型如日本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勵生育措施,卻至今未走出低生育率陷阱。這既與人
口發展的自然規律有關,也與社會生育觀念的轉變和生養成本的提升有直接聯繫。換言之,要提升社會生育意願,僅僅呼籲是遠遠不夠的,也不是發紅頭文件就能解決的。
宜昌的人口生育形勢,其實並不具備特殊性,而是可以說,是當前我國低生育率現狀的縮影。不管採納何種統計口徑,我國當前的整體人
口生育率,都遠低於正常人口更替所需要的水平。很可能,未來發出類似公開信的,宜昌並非是唯一一個。而隱含在其中的一條主線則應該得到更大範圍和更高層面的回應,即中國的計生政策亟待更鮮明的從限制生育到鼓勵生育的轉變。
而問題的複雜性還在於,誠如專家所言,今天社會超低生育率的形成,
還並非簡單是生育政策限制的結果。這決定了鼓勵生育,若僅僅只是對計生政策松閘,效果將很有限。推進計生部門的服務轉型,對生育行為進行正名,提升社會福利保障水平,都應有系統性的優化。而鼓勵生育,更不容只局限於「小氣候」和特定群體。因為社會生育觀念和行為的轉變從來就非孤立的,它必須基於整個社會生
育權利與福利保障水平的提升。與宜昌發公開信鼓勵生育二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一些地方還尚未認識到低生育率對社會的負面影響,計生服務和全面二孩政策
的配套措施都仍待加強,甚至出現過學校要求教師必須排隊懷孕的現象。
從限制生育到鼓勵生育,不該僅僅是態度的轉變,更應是治理理念的升華。要將控制型的計劃思維,導向對於生育權利和人口發展的服務思維,不能迷戀於紅頭文件的力量和作用,化解社會的生育焦慮,需要實實在在的鼓勵舉措。
用紅頭文件發公開信合適嗎?
紅頭文件是什麼?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的定義是:行政法規、規章以外的,各級政府和政府部門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又稱「行政規範性文件」。
長期以來,我國並沒有關於「紅頭文件」管理的具體法律法規,「紅頭文件」的制定狀況混亂。此外,「紅頭文件」被任性濫用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存在「違法現象」。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表示,他並不認可這種做法。「這個紅頭文件有點奇葩,提高生育意願有很多方式,發紅頭文件方式有點作秀」。
汪玉凱認為,育齡夫婦考慮生二孩涉及很多原因,很多夫婦是在權衡利弊後作出的決定。「不是說發一個紅頭文件,他們就要馬上生二孩。這個文件只能起到號召的作用,生育意願並不以發文者的主觀意志來決定」。
他認為,紅頭文件通常是有政策指向性的,也有很強的政策界限。這不能在施政過程中想發就發,如果濫用紅頭文件,其權威性就會大打折扣。此外,發布紅頭文件應該有一定的流程和程序,不應該腦袋一拍就發個文件。
汪玉凱說,倡議生二孩不太適合用紅頭文件來實現,這不是很嚴肅。宣傳國家政策有很多種方式,讓黨員和團員帶頭生二孩,於情於理都說不通。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新京報官方微信號 微信ID:bjnews_xjb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引入傳銷思維,解決「全面兩孩政策」推廣問題》
除非,宜昌市公開宣布:生二胎可以拿雙倍退休金,生三胎可以拿三倍退休金……
否則任何理性家庭都不會冒著階級跌落的風險跑去多生的。養老保險說白了就是這邊年輕人交稅,那邊老頭子拿錢。說白了就是一個養老大鍋飯。中國人吃了幾十年大鍋飯了,還不知道怎麼吃大鍋飯最能佔便宜嗎?當然是少生多拿了。
目前政策下,現在你家生的多則你家後代交的稅也多,可是你老了又不多拿,那不等於被其他獨生子女家庭割羊毛嘛。
人家一胎家庭本來就可以集中全家財力給一個後代輸血,老了還能割你家羊毛,我們的遊戲平衡性很差。
這麼破壞遊戲平衡性的地方都不改的話,顯然誰生二胎誰傻x,上次十八大的版本對二孩的buff政策還不夠,下次更新版本該打補丁了。
其實根本不用規定生二胎可以拿雙倍退休金生三胎可以拿三倍退休金這麼誇張…… 按照中國人你爭我搶的尿性,只要規定生二胎可以拿1.1倍退休金,生三胎可以拿1.2倍退休金,如此類推,估計大家就爭先恐後搶著生了
「生育特區」30年思與錄 一位鄉鎮計生幹部眼中的翼城「二孩實驗」
_上海
_光明網30年前,王永亮還是一位剛從學校畢業、分配到縣科協的小伙兒。那時的翼城縣「破了天荒」,在全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大地上佔了一小塊苗圃,插上標牌,上面寫著:生育特區。
要知道,1982年計劃生育被定為基本國策的時候,我國人口已經超過10億,現實國情使計劃生育刻不容緩。
全國各地似乎並無例外。無論城鎮還是鄉村,每個角落都能發現「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的類似標語。然而,幾年後人們聽說在晉南的翼城縣,有位專家在搞用「晚婚晚育加間隔」取代「一胎化」的「人口實驗」時,驚愕無比。
王永亮後來才知道,這位專家就是時任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的梁中堂。他認為「二胎制」也能控制人口增長,建議在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基礎上,農村男女青年比國家法定結婚年齡推遲3年結婚生育者,可以在婦女30歲左右時生育第二胎。
1985年,山西省翼城縣「二孩實驗」試點伊始,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外媒關心的是,這個距離中國政治中心北京800公里的「秘密人口實驗地」是否會發生生育巨變。
奇怪的是,人口增長並無失控,實驗結果在第5年就達到了梁中堂之前的推行15年的設想。1997年,王永亮被調到翼城縣王莊鄉管理計劃生育工作時,隨便抽一本行政村的生育情況記錄本,都能發現人口自然增長率一路下降,其中有的年份還出現了負增長。
尤其是200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法》施行後的十年間,翼城縣的人口增長率遠低於整個山西省和全國;30年里全縣近70%的行政村沒有政策外多孩生育;人口老齡化比往後推遲了至少5年;並把出生人口性別比控制得「接近完美」。
翼城的「二孩實驗」政策是經過中央批准的,執行起來比較嚴格。然而允許二孩的翼城在「計生數據」上遠比其他「一胎化」的地方出彩,其中必有原因。
如今,翼城「二孩實驗」持續了30餘年後,在國家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時自然終止。依然擔任王莊鄉「計生副鄉長」的王永亮,感慨萬千。外來考察團說,「翼城就是不一樣」
1997年被調到王莊鄉的王永亮,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從一名科技工作者轉到從事被當地人戲謔為「催糧催款刮宮流產」的計生工作。
不理解。
這段時間,正好又是計劃生育工作抓得正嚴的時候。作為計生幹部,王永亮既要負責相關法律宣傳,還要配合縣裡計生服務站發放避孕用具和督促上環等。
有的村民滿嘴怨言:「我不要孩子,能不能不開這一刀?」實際上,很多人不管想不想生,都想「躲」「逃」「推」。
鄉里辛安村有個「計生軟釘子戶」,每次工作人員去「家訪」的時候都說服從規定,結果計生員一走就躲了。村裡計生員沒辦法,只好搬出王永亮一同前去,惹得「釘子戶」指著計生員鼻子罵,還擺出兩條理由:結紮後會耽誤幹活;孩子和老人沒法照應。王永亮當場保證:「只要服從政策規定,我們讓計生員幫你乾地里的活兒,衣服都可以幫你洗。」連續跑了5次,「釘子戶」實在不好意思,只好作罷。
而這只是個例。
相對來說,「晚婚晚育加間隔」讓農民能「合法」多生一胎,加上幹部跑得勤,老百姓默默接受了。
王永亮每天早上出門時,妻子、孩子還沒起,晚上回來時又都睡了……「別人家的爸爸」成了王永亮的比較對象。上學的兒子問「爸爸為什麼一次都沒來接過我」時,王永亮說不出話,只有「不爭氣地掉眼淚」。
妻子則「冷對抗」,王永亮有時回家連飯都吃不上,還要自己洗衣服。在家裡,70多歲、常年患病的老母親還要幫忙照應。王永亮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每年「計生紅旗單位」的獎狀拿回家。
當時翼城縣計生一線,王永亮只是一個縮影。
「翼城縣人口實驗成果突出,一線計生員和計生幹部功不可沒!」這是熟悉翼城計生工作的人給出的評價。
王永亮謙虛平和,提到此處都把功勞推到了「翼城政策」本身。
允許生二孩的政策迴避了「一胎化」引起的各種矛盾。很難想像,在農村只許生一胎會製造多少摩擦。
同一批次試點的縣市,除了翼城還有其它12個,但在試點數據上翼城一枝獨秀。靠的就是幹部和群眾相互理解。鄰近縣市、外省的參觀團考察後感覺「翼城就是不一樣」。
翼城縣計劃生育委員會會長吳寶堂說,這個不一樣,除了實驗政策本身,最大的區別就是幹群關係融洽。
翼城120個村,外來考察團可以隨便進、隨便問,完全不設防。「計生戰」里的「敵人」,成了老百姓最信服的人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黨員幹部」。計生工作,對老百姓說起來是私事,王永亮卻認為是公事。
為什麼?當年的計生工作,從縣裡到村裡,後來發展到「一把手」親自抓,每個村都配備計生服務專員,作為黨員幹部,首當其衝。
王莊鄉鄭庄村的郭振海家就是被計生的對象,由於生二胎時妻子年齡未到規定年紀,面臨罰款。常年在外的郭振海有一次回到家中才聽妻子說起被強制罰款的事,越想越氣,想找計生幹部說理去。然而,當時分管計生的幹部,正是父親曾經的同事和好友。郭振海想不通。
如今郭振海已經被選為村主任,這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講情面,工作就沒法兒做了。黨員幹部,從村裡開始到縣裡,是計生工作開展的第一批,也是嚴格執行的第一批。
等到自己親戚生孩子的時候,王永亮心裡一緊,怕他們來找自己開後門。果然,侄子生了兩個小孩後不願讓媳婦上環,偷偷摸摸找來了。王永亮喝道:村裡人都看著呢,你不服從,別人都會跟在後面罵我了!
侄兒無奈,讓媳婦第一個上服務車,進鎮里上環。其他人無話可說,跟著依次上了車。
吳寶堂當年在計生局辦公室工作的時候,就有姑姑、姨娘家的孩子分別來找過自己。一句話回絕。其後又有親戚朋友來,想沾點光,也遭拒絕。消息傳開,再往後就沒人來找了,「大家都知道根本沒戲!」
老百姓都瞪著眼睛看你呢。吳寶堂家裡四姊妹,都帶頭只生一個小孩。
記者問起村裡的人才知道,大多數「遵守紀律」的村民,都是看黨員幹部帶頭才跟著做。
當年的計生幹部,現在在村裡都很吃香。走訪村戶,還沒進門村民就出來迎接,熱情招待。
聽王永亮說,翼城當年轟轟烈烈的計生工作,「硬碰硬」的案例很少,比起其它縣市,反倒把村民和幹部的關係搞得更好了。
在王莊鄉所有的26個行政村村民選舉中,當時從事計生的一線工作人員,全部當選為村幹部,有的計生員還被推選為市人大代表。
「計生戰」里的「敵人」最後都成了老百姓最信服的人。對村裡人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養老
無論縣城街頭巷尾,還是農村田間地頭,隨便拉住一人問,三十年試點政策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一時半會兒,沒人說得清楚。
有人說,政策是政府定的,怕只有領導的好處。常年蹲守一線的王永亮不贊同。
二孩政策,對村裡人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養老。農村的家庭,父母一旦年老就幾乎完全依靠子女,如遭遇不測成了失獨家庭,老人大多會對生活絕望,兩個孩子的養老風險和負擔顯然比一個孩子小些、輕些;而二孩生育間隔拉開了,讓當時很多處於貧困狀態的家庭鬆一口氣,育齡婦女的身體也有一個恢復期。
王莊鄉孝義村的秦翠蘭(化名)家是個招親家庭,生了一個女兒後,父母嫌家裡沒男孩,催著生二胎。計生員也犯愁,不知道怎麼才能說服。
秦翠蘭當時只有25歲,丈夫在礦上挖礦,辛苦又危險,加上母親有心臟病,緊接著生二胎對家庭是個拖累,如果罰款,更讓家裡雪上加霜。
王永亮想到一個一舉兩得的辦法。
「大的長大一點後,夠年齡你再要,這段時間裡把自己身子調養好,把孩子好好撫養,我聯繫鎮里要些蘋果樹苗,免費拿給你。」先多賺點錢,條件足了再要二胎,王永亮把致富的路子都想好了,秦翠蘭一家沒話說。
果樹坑還沒打好,鄉里樹苗就運來了。5年掛果,等到秦翠蘭30歲生二胎時,女兒上學了,蘋果也悄然掛上枝頭。4畝蘋果園,一年凈收2萬元錢。秦翠蘭邀請王永亮一行去家裡吃蘋果。
後來,只要符合生育政策,王永亮還會千方百計聯繫蘆筍、養豬等種養殖技術。若是辦磚廠,鄉里還提供貸款。
上世紀80年代,農村的土地分分合合,農民收入也不穩定。
年過五旬的衛克誠,現在守著八九畝地、170頭豬和一大片櫻桃、核桃園,好不快活。
想當年,衛克誠與25歲生完一胎的媳婦約定,響應縣裡號召,30歲再生二胎。
其實,在農村,誰不想接著把孩子生了,「一併帶大」。但那幾年還沒分家,姊妹五個,一起住在窯洞里,苦不堪言。
衛克誠出去蓋房做苦力,一天掙幾元錢;女人在家帶孩子,有時候沒吃的了,乾脆回娘家,一住就是半年。後來幾年,生活好轉了,衛克誠才想起還可以要一個孩子。兩個養老,畢竟容易些。
在當時的中國廣大鄉村,如果接連著把孩子生了,一時間多兩張嘴吃飯,很多家庭要節衣縮食,孩子也帶不好。王永亮碰到過幾戶不按政策不聽勸解的家庭,現在他們仍然住在村頭的老窯洞里,後悔不已。
從數據統計上看,翼城實驗最大的亮點是出生性別比平衡。
吳寶堂在縣計生協會工作中的體會是:容許生二孩,人們就不選擇生育了。這是個微妙的變化——「一胎化」下,如果第一胎懷了女孩,很有可能會被流產,男孩出生率往往就高於女孩。允許二孩,老百姓心理上覺得有很大的機會湊個一男一女,無形中就平衡了出生性別比。「實驗啟示」: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規律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開始實施。經歷過30餘年實驗的翼城,終於再次融入全國一盤棋,不再特殊,卻像小河流入大海一樣,反而更舒服更自由了。
王永亮說他底子淺,總結不出什麼東西來。但可以用工作經歷來說事。
1986年到1991年,王永亮在縣科協進行農業新技術普及和新品種引用。現在還依稀記得,在東庄村帶領老百姓搞栽培實驗,披星戴月。後來又發展蘆筍種植,從美國進口300元一桶的種子,「只要能致富,不惜成本」。
1991年到1992年,王永亮被調任縣交通局縣鄉公路建設辦公室。白天跟領導督查公路建設,晚上回家寫材料。有的老路坡陡彎急,亟需改建,不免有時要動老百姓的房子,阻力不少,但最後也全部把工作做通了。
1997年,從隆化鎮科技副鄉長的職位下來,轉任王莊鄉計生副鄉長至今,王永亮更是經歷了19年之久的基層計生時光。
所有的工作經歷提醒自己:凡是符合老百姓利益的政策,只要工作做到位了,就會得到他們的擁護。計劃生育政策也不例外。
王永亮也還記得,學者梁中堂曾經說翼城縣的試點是一個企圖推行與當時政府主管部門不同主張的生育政策,它能夠產生是一個偶然。原因是,政策至少從當時翼城各方面因素來看,符合人口發展的規律。
政策的好處在哪兒?老百姓很難說清楚,但是決策者要心知肚明。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教授譚克儉,是翼城「二孩實驗」的見證人和研究者。他說,人口的發展複雜,但有一定的規律。計劃生育政策如果不符合規律,人們還是會想辦法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生或者不生。就如現在經濟水平下,不少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也是人口發展的必然。
王永亮也去周邊的縣市了解過,翼城「二孩實驗」增長的人口和很多「一胎化」縣市差別並不大,說明他們很多人衝破政策,也生了許多二孩。最大的差別是,相對一孩政策,翼城多出的是「計劃內」的,而別的地方是「計劃外」的。可是,同樣是「多生」,翼城人罰款較少或者不罰,干群之間尖銳的矛盾避免了很多,群眾少受了精神壓力和經濟損失,幹部推動工作也容易很多。
這大概就是一位基層計生工作者所能總結的「實驗啟示」。
而翼城實驗的「始作俑者」梁中堂更是直言不諱,老百姓既不因為政府的政策嚴緊而少生,也不會因其寬鬆而多生。「翼城還會繼續成為實驗地嗎?」
30年,對於王永亮來說,翼城「二孩實驗」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當地老百姓也逐漸淡忘。直到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後,人們才後知後覺。
「效果不錯」「變化顯著」,這是包括當年中央領導在內的視察者對翼城實驗的評價,幾乎所有的人都說可以試著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然後最終也無人當即拍板。人口問題的複雜性,從中窺見幾分。
譚克儉說,當時如果全面推廣翼城做法,結果也是難以預估的。翼城能夠控制人口,很大程度在於以梁中堂為代表的專家、學者和幹部的力爭和堅持推行。
眼下,「王永亮們」一直思考的問題是,幾十年實驗,沒有結果,翼城何去何從?翼城還會繼續成為實驗地嗎?
2015年夏秋之交,翼城研判形勢,決定將30年實驗總結成一個課題。當時有激烈的討論:作為試點,翼城多年來為國家調整生育政策充當了樣本。能否在國家放開前,申請一個「自主生育特區」,繼續為國家調整人口生育做實驗,大膽往前走上一步?
用報告起草者、翼城縣原計生局副局長李克聰的話來說,看來,翼城對「實驗」上癮了!
王永亮說,翼城需要的這種「虛榮感」,大概來自「二孩實驗」確實帶來了不少好處。
然而,譚克儉認為申請被批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未來一段時間,翼城人口發展不會有大起伏,會融入國家大局。
或許,再過30年,翼城曾經出現過的「驚心動魄」終將波瀾不驚。
「……用實際行動帶頭響應黨中央號召。年輕的同志要從我做起,年老的同志要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子女……」
真沒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以後婆婆媽媽公公爸爸的勸生逼生可能還有政策法規的依據。人家說活得久了真是什麼鬼都能見到,我才活了26歲,就能見到那麼多鬼。
宜昌是湖北省計劃生育最為嚴格的地區之一,作為中部少有的人口凈流入(外來人口>流出人口)地市,十幾年前就是「四百萬父老鄉親」,如今也只是「415萬父老鄉親」,這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這麼多年過去,人口數量可謂是原地踏步,而如果不考慮外來人口,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口數量可能已經在下降了。
此封紅頭文件坦承了宜昌目前生育率不足1的極為嚴重的現狀,之前看人口學家的一些雜談,生育率不足1的地方主要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但因外地人的不斷流入,整體而言還看得過去。但宜昌就麻煩了,如果比吹牛水平我相信宜昌已經是「宇宙特大特強特優特美城市」了,但實際就只有呵呵了。生育率不足1什麼概念,如果繼續這樣下去,30年之後人口銳減一半,還是高度老齡化、空心化的,這還能叫城市么?
怎麼評價呢?當初是你要學習隔壁德國玩一票否決的,現在,再繼續一票否決唄,換個方式而已。
我是來貼圖的,蛤蛤!
這裡割一割----------------------------------------------------------
。。。。。
So
結論是:生與不生,你都是被計劃的。。。
不管是一胎還是兩孩,都是國家計劃生育的一部分。我是堅決反對的。只是想知道那些支持計劃生育的人是不是贊成,能不能用實際行動來表明自己支持?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更難呀。
從紅頭文件牽牛扒房,到紅頭文件鼓勵生二孩,只是短短几年時間,卻讓人有滄海桑田之感。
令人錯愕的不是政策斗轉之快,而是官方措辭的自相矛盾。所謂既要「宣傳計劃生育的巨大成績」,又要宣傳「生育兩個子女的好處」——如此既想又想的表述,何異於左右手互博?
當初為了推行計劃生育,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如今為了推行多生孩子,會不會無所不用其極?
我不預測,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們的底線有多低。中央政策是解除限制,地方措施就是懟到上限。我都鬧不清這到底算響應還是抬杠。
貴州女子為孩上學被迫上節育環
答案已更新,見最後。
---------------------------------------------
1. 當初計劃生育,並不一定是錯的。
2. 現在鼓勵生育,也並沒錯。
錯的是:
1. 轉變的節點,已經太晚。
2. 當初計劃生育的很多手段,過於粗暴。
那麼經驗和教訓是:
1. 如果一定需要通過政府手段調節生育,那麼應當使用經濟鼓勵等柔性手段,而不是行政強制剝奪人民的權利。特別是應當解除大家生育的後顧之憂。比如房產問題,比如教育問題,比如養老問題 等。
2. 從社會角度來說,最佳生育數量是多少,要早做規劃,早做宣傳和安排,不要等到太晚了,錯過黃金時候了,忽然來個一百八十度的急轉彎。
--------------------------------------------------------------
根據在評論中的一些討論答覆,更新一下答案。
1、關於當初計劃生育是否錯誤的問題。我的說法是「不一定有錯」,而不是「沒錯」。正是關於這個問題人口學上有爭論,這裡我無意下定論。但是我個人傾向於認為有一定合理性。現在生育率的低迷不能用來否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育率的爆炸。不同的歷史條件,應當採用不同的政策。政策的變化,不一定是因為當初錯了,可能只是因為情境和條件變了。
2. 關於專業和民主的分工的問題。
這個問題有沒有風險,風險多大? ——這是專業人士的工作
知道風險了,怎麼取捨?——這是民主的工作
一個好的體制應當專業的歸專業,民主的歸民主。
平心而論,雖然現在遠沒有完美,但是終歸有所進步。
當年三峽、高鐵包括計劃生育,專業的討論與民主的討論恐怕都不夠充分。而近期關於粒子對撞擊的專業討論,是一個好的發展。只是不知道之後的民主程序,能否體現出應有的功能。
這句話話糙理不糙。人總有惰性,當權力可以粗暴任性時,自然就會選用最粗暴的方法。所以應當給當權者加上更多的限制,讓他們不得不選用更恰當的方法。比如像現在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條例》,正在制定努力過程中的《行政程序條例》,各地的關於地方行政程序的條例,都是限制這種粗暴的努力。希望這種努力能夠不斷前進。
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有生之年就能見到計劃生育的惡果。宜昌作為執行計劃生育最好的地區之一,現在的人口形勢簡直是雪崩。而宜昌只是一個開始,像這樣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支持計劃生育的人們,現在國家就要計劃著讓你們多生了,大家說吼不吼啊?就問你們資詞不資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夫妻雙方有生育的自由。
另,有人會說這只是公開信,「倡導」而已,並不是強制,我只想說你們畢竟是圖樣,對地方政府的作風了解太少。不信走著瞧,不生育二胎的適齡公職人員馬上會在工作晉陞方面遇到各種各樣的限制,這種手段在幾十年前已經上演過一次了。
還有,生育權屬於基本人權吧?還要不要臉了,公職人員挖了你家祖墳了還是怎麼著,想怎麼糟踐就怎麼糟踐?怎麼不讓公職人員的工資福利也起個帶頭作用?連個辦婚禮都要限制桌數的奇葩地方「倡導」生育,黑色幽默
是這樣?
生不生是個人家庭自己的事情,是超脫公權力之外的,公權力能做的,應該是通過福利待遇等措施,來讓社會形成「生了小孩自己生活水平也不會下降」「甚至還有好處」的觀念。政府鼓勵生育,應該從用加強保障來提高生孩子的信心,而不是通過要求長輩、領導監督子女、下屬生小孩。結合三十多年前倡導公職人員帶頭限制生育的那個紅頭文件來看:
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有點想笑。
最好笑的是,好像這一紙紅頭文件,就把那些在限制生育年代作出了重大犧牲的人們變成了活生生的笑話。而這前後,只過了三十年。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這是計劃的一部分。
謝 @塗樣 大V邀
分這麼三個部分來考慮這個問題吧。
一、國家宏觀利益 二、個人生育自由
一、從國家宏觀利益的角度考慮,我一直認為計生在當年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在我以前的回答里體現過
未來如何做才能抵消因為過去的一胎制帶來的某些不良後果呢?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當年的計劃生育的背景是國家並沒有那麼多的工作崗位,所以無法獲得工作崗位的人會成為社會的、國家的、人民的負擔,會拖慢甚至拖垮所有人的發展。
總有人嘲笑30年政策就大掉頭了。但是不考慮這30年客觀環境的變化就去簡單地嘲笑,這種嘲笑是淺薄的也是毫無意義的。
下面是30餘年來我國的GDP和人均GDP曲線圖
在開始實施一胎制的1980年,這兩個數據分別是
雖然說物價有變化,可是人均GDP460元的生活,現在的的人看來必然是不可想像的。
所以說,只要還指望國家發展,還要考慮點長遠計劃,就不得不走這種殘酷的路線。你不忍主動殘酷自然有客觀規律把殘酷扣到你頭上來,這樣的時候下不去手只能說是婦人之仁。
到了30年後政策轉向,是因為客觀情況都變化了,國家有了新的問題。
但是政策轉向並不表示我們的勞動崗位已經過剩了!與人口相比,勞動崗位還缺很多呢,扶不起的精準扶貧就是證明。
如何看待央視播出的「十八洞村精準扶貧」這一新聞中的現象?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我們的勞動崗位依然是缺乏的,只是過去商品出口平推歐美的擴張勢頭已經到頭了,而且國際經濟也在萎縮,所以才先有深挖內需,後有供給側改革,都是想在當前外部經濟戰逐漸平衡的狀況下,再深挖就業崗位。
而政策轉向要對應的新問題是,人口結構的問題。人口出生率的拐點在1989年左右,自那以後持續下降。綜合國力的發展固然重要,但是曾經的勞動人民,退休了也得養活啊。儘管從社會不穩定因素的角度來考慮,退休老頭比無業青年戰鬥力差多了,但是當年可以讓無業青年別出生,現在卻沒法叫退休老頭立刻死去。
就像我在某個問題下的回答,二胎的生育權是相對的權利,生命權發展權是絕對的權利。
然後再評價一下這兩年的政策轉向為生育鼓勵。
其實並不是全方位的鼓勵,正如我在【未來如何做才能抵消因為過去的一胎制帶來的某些不良後果呢?】問題下的回答中強調的,一胎政策更希望限制的是沒有充分養育能力的人群少生;同樣,鼓勵生育也是鼓勵有充分養育能力的人多生。但是吧,結果總是反的,無奈。
就如題目中的例子,倡議的是公務員們、財政供養人員們生生不息。也就是叫中產們補人口了。無產們、揭不開鍋的人們,還是好好歇著吧。
但是政策又不能搞階級歧視,要下個文說「拖人均GDP後腿的一胎制,超過人均GDP的生倆,年入4w刀的隨便生」,那還不瘋了。
所以其實推政策的人也很無奈,不敢用力過度,各種細節處又老是有形手調控失靈。但是為了長遠利益這些事又不得不做。
政策轉向毫無疑問是慢了。但是這種滯後性似乎是難以避免的。當初開放單獨二孩以為丟了個大炸彈,結果卻是個啞雷。郭嘉嚇得臉都綠了,火急火燎地開放二孩。
誰喜歡被打臉啊。要不是為了長遠發展,管他洪水滔天。德國女人都被難民騷擾成那樣了還沒見政策轉向呢。
二、個人生育自由
毫無疑問,限制生育自由是不對的。
但是生育並不是那種「不會對他人造成影響」的自由。就好像看片不犯法,傳播才犯法。
所以說生育自由本來就只是一種相對的自由。那麼這種自由的邊界就需要現代政治機器去權衡博弈。
始終認為發展才是最大的人權。
徘徊在貧困中所遭遇的惡也絲毫不會比強制引產更少、更仁慈。
所以我認為當年的一胎制雖然是侵犯了生育自由,但是這種選擇是必要的。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不會願意選擇一個有生育自由但是人均GDP2000刀的未來。(印度2014年人均GDP為1630刀)
現在國家沒條件也沒意願搞強制二胎了。捧著強制二胎的段子意淫也實在沒什麼必要。
個人主義是集體主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集體主義為集體謀求的成功與幸福,最終是供(每一個)個人享受的。每一個個人的感受,才是集體主義最初的目的和最終的歸宿。
但我們國家是在這種集體主義中發展起來的。國家創造的財富是有限的,為了謀求未來的發展,必須不斷地、高額地投資。投資要高,消費就只能被壓縮;壓縮了消費,人民大眾能享用的物資就少。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卯著勁求發展,才終於有了今天的繁榮景象。
集體主義的壓迫和綁架固然令人厭惡,可是我中華民族選擇了集體主義這是有其歷史根源的。即使在當下,集體主義也有其深厚的群眾基礎。每個人都仍在享受著集體主義帶來的好處。你我總不能自家辦紅白喜事就集體主義開道,要給別人隨份子了就高掛「個人主義」免戰牌吧。
如何看待「為了部隊、為了工作,犧牲自己家庭是正確的」這種價值觀?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最後是兩學一做時間:
治貧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別是要注重山區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這樣將來他們的發展就完全不同。義務教育一定要搞好,讓孩子們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
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係不會根本改變,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
第二天,宜昌房價應聲而漲~
政府真要是下了決心,應當採取如下措施:
- 對不願生二胎的婦女強制授精,領導幹部要帶頭對其授精,保證優生優育;
- 對堅持要流產的婦女,計生人員要限制其人身自由,不準走出社區一步;
- 計生人員應在醫院婦產科蹲守,處級以下幹部家屬不準流產;
- 放寬強姦等犯罪的量刑,允許服刑人員在生育低潮期返鄉;
- 村頭巷尾張貼計生標語:「鼓勵三胎,普及二胎、消滅一胎」,「該生不生,上吊給繩;該孕不孕,喝葯給瓶」。
- 對不願生育二胎的家庭徵收社會撫養費,因為夫妻二人老後,需要社會撫養;
- 對不願生二胎的公職人員,單位說服無效後,應作開除處理;
- 免費為育齡婦女摘取節育環,發放催情藥品;
- 加強婚前檢查,做過結紮等無生育能力的男性,不得結婚;
- 醫院遇到難產婦女時,應優先保證孩子順利降生。
只要新一代的計生人員拿出老一輩80%的幹勁來,就一定能保證我國生育目標順利實現。
推薦閱讀:
TAG:計劃生育 | 宜昌市 | 生育政策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共青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