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有沒有寄人籬下的經歷,它對你的性格形成和現在的影響?


從小就沒有跟爸媽一起生活過,小學時跟姥姥姥爺住,那是一生里最輕鬆快樂的時光,初中高中住校,周末假期去我二姨家。
童年算快樂,所以性格上沒有什麼大的缺陷;慢慢大了之後,在二姨家,因為是外來人,所以什麼活兒都搶著干,所以算勤快。
寄人籬下幾乎二十年,帶給我受益的一方面是,勤快,包容,上進(因為想儘快擺脫當時的現狀),比較堅韌(因為太多的問題沒有人幫你解決),不易怒。不好的一方面是,脆弱,沒有安全感,不太敢表達自己。


我從小就寄人籬下,馬上寄了快二十年了。他們有的對我好,有的對我超級差,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是人格分裂,脾氣會很暴躁,有時候會很任性,對塑造性格影響還是挺大的,以後我的孩子一定不要讓他經歷我一樣的事情


有一定要自己買房子的執念。


先說好的方面吧,就是更知道感恩,別人對自己的好,不會認為理所當然,會對這個世界的善意更敏感。這樣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別人可能會覺得你太客氣,有一種疏離感。
不好的地方,沒有安全感,敏感多疑,久而久之很容易沉浸自己的世界裡。在跟別人相處時,也會被感受到,這也是我現在正在努力克服的。
最後說一句,做父母的最好不要給自己的孩子一段寄人籬下的經歷,你不知道那會在一個孩子的性格形成階段留下怎樣的痕迹……


從小爸媽就不在身邊,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到了上學的年紀,就去了市裡面上學,剛開始是在學校住,從五年級開始到小姨家住,我也忘了那個時候為什麼要到小姨家住。小姨和姨父其實對我都很好,把我當親生女兒看的,小姨是老師,對我在學習上的要求有點嚴格,姨父待我更是特別好特別好。但是有些事情是他們待我再好也無法改變的,畢竟不是自己家,不是自己的父母,很多感受我一輩子都忘不掉的。小姨家的房子是老房子,不是單元樓,姨父的父母和他們一起住,然後姨父的姐姐嫁得近,經常回來。姨父的姐姐很討厭我,準確的說是很討厭我們一家,因為她看不起農村人。姨父的這位姐姐曾經跟姨父的媽媽說早就說不要娶一個農村來的,把家裡一群都帶來了。這句話我是從小姨和外婆的聊天中聽來的。還有,有一次和小姨還有表弟(就是小姨的兒子)一起上街,然後表弟想吃一個東西,小姨打算買的時候表弟又說不要了,小姨就問他為什麼不要了,表弟說了一句話我沒聽到,但是我聽到小姨說姨媽都給錢我們了的,姐姐用的都是姨媽給的錢。然後表弟才要那個吃的東西,自那以後,只要是出去,要買什麼東西吃我從來都不要。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出人頭地。那個時候我很想上大學,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不寄人籬下了。可是。上了大學每次回家還是在小姨家呆著,呆幾天才會回去自己家和外公外婆一起住。小姨他們都說希望我將來留在這個城市工作,但是我一直都說我不要,我也一直在努力不留在家鄉,我知道,如果我留在這裡,以後還會經常到小姨家住。我不想這樣,好在我明年就畢業了,這麼多年的寄人籬下也將要徹底結束。

寄人籬下,讓我特別能忍,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不滿意都能忍。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未來有很多確切的目標,我一定要擁有自己的房子。不能讓我的孩子過我過過的這種生活。


1.沒有安全感。沒有家的概念。茫茫人海卻不知該到哪裡去。
2.不懂得怎樣愛別人。
3.即堅強又脆弱。
4.極端心理。


初中和高一為了更好一點的教育質量,一直和姨姨一家住在市裡。一直覺得沒什麼不自在,他們就是我的父母我也是他們的大女兒。
大一的時候,高中同學聚會叫我去,我答應了。可是姨父開車急著回老家,說:小孩子有什麼好聚的。
等到大二的時候我上高中的妹妹要和初中同學聚會了,他們就在市裡又住了幾天等妹妹玩兒夠了才走。
這時才體會到區別。

年紀越大越能感受到寄人籬下帶來的問題:特別敏感,生怕自己做的事兒說的話惹到別人不開心。


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沒有自己的家。後果就是難以敞開胸懷接納別人。


寄人籬下遭遇家庭冷暴力,至今都無法走出陰影。


07年寄人籬下3年,我家庭算比較優越,but 為了讀書某些問題 寄宿在外地親戚家(高知識分子),然後開始了從未有過的日子,我寄養的家庭父親每個月給3000左右的費用給親戚,後來親戚買房,父親也出資**萬。按理說 不白吃白喝你的,何苦為難孩子。
【飯沒有第二碗;水不敢開熱水;冬天浴霸不敢開;重慶42度的夏天有空調不能開,抱著凍成冰的農夫山泉入睡,被單被打濕會被說;
睡了一年沙發,晚上起夜上廁所第二天會被說噪音; 肉吃多了會叫我不要挑菜;
他們有個女兒玩電腦後我可以玩,但是電腦慢了卡了是我的錯,後來一年沒有碰過電腦,我站旁邊看她女兒玩,她女兒會白眼我;】
【那次咳嗽了,病了蠻久吃飯的時候沒忍住,咳了幾下,她揚起下巴很難以形容的說「不知道要捂住嘴嗎。不衛生,咳嗽不能小聲點」原話如此,我當時嗯了一聲,快速吃晚飯,說我要下去散步,下樓就哭了。】
【後來父親出資一半給他們買房,他們給了我一間卧室,有空調依然以家裡電閘要跳為由不給開;父親給我買了電腦,兩年沒聯網,有次一個堂哥想幫我聯網,阿姨衝進來,怒吼很著急的吼「不要給她聯她不會用,要弄壞」】
【洗澡掉頭髮沒清理乾淨會當著你的面,邊清理邊說我頭髮太多,後來我避免家裡洗澡。 甚至拉屎都會跑到小區外面的公廁。】
【後來我冷水洗臉洗手,有時候沒注意 地上滴水,真的是幾滴,叔叔會邊清理 邊很小聲的說「地上全是水」】
後來高中結束 大學才算結束這樣的日子。
以前會在想是不是自己太敏感,現在回想起來,一個家庭是否真心接納你,你其實能感覺到。 特別是親戚 不會說太過分的話,看似再好好說 其實字字帶刺。有的親戚雖然文化程度不高 ,像凶自己孩子一樣凶你,但生活中處處你都能感覺到 他們真的為你擔心真的為你好為你生氣為你開心,感謝我姨媽。而有的家庭看似高文化高學歷,明明一些話可以私下和你講,卻要當著所有人的面跟你說。 好像在教育你,而他們的子女做什麼都是對的,你小心翼翼 呼吸大了都是錯的。
-----------------要說影響,就是變得更自主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變得更自我 ,長大後在也不掩飾喜惡,說話簡單粗暴不需要躲躲藏藏,壞處就是害怕別人欺負,會去預判和臆想別人是否這樣做是在對自己有成見。 最好的好處就是更愛自己父母。
處事上也有變化,雖然很直接 但也會避開一些不愉快的語句,有時候會下意識看臉色,然後猛然想起 自己其實..不用看人臉色。


不請自來。
因為村裡沒有小學5年級,09年到姑姑家寄宿。小時候的我很呆,經常放學回到姑姑家就是把作業寫完然後吃飯看電視洗澡睡覺,也不做家務,沒有一點寄人籬下的感覺。他們也不會要求我必須幹嘛幹嘛的,簡直把我當親生兒子一樣看待。姑姑家的表妹倒是很妒忌我,說我才是親生的,她才是寄宿的。想想那時候可能是我最美好的時光。
文不對題請見諒。


從十餘歲父母去世寄居在舅舅農村家已經七八年了,年齡漸長越發覺隔閡越大。在長久的相處中發現了深深地不平等與利用。學會了把委屈痛苦深深藏在心裡,學會了在獨立自強不息。但是卻幾乎失去了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步入社會後理智與現實如同我拿起解剖生活的手術刀,本質上質疑一切親密關係。還是要努力拿起自己的人生,不能讓原生家庭給我帶來怯懦,卑微。努力自己創造建立自己的新圈子,痛苦倘若不能給人帶來強大,還有什麼價值意義呢?


不請自來型。

答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曾寄人籬下近十年。

這樣的經歷導致我,極度敏感又自卑,還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

現在就是不論是去哪個親戚朋友家短住幾天就覺得是特別麻煩人家,甚至是跟父母住一起也會有麻煩他們了的感覺。

倒是只有在學校住集體宿舍的時候,才有家一般的舒適感和安全感。

馬上要畢業找工作了,希望儘快有屬於自己的小窩,不求多大溫馨就好。


與我有八年交情的同學說,你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敏感多疑。我說也正是你的活潑開朗吸引了我。
我有八年寄人籬下的經歷,住在我的姑姑家,那時候爸媽還有姑父去了北京做生意,老爸老媽屬於在北京常住,所以很長時間裡,我最高興的是就是能跟著姑父去北京住兩天,因為不在父母身邊,不能任性,沒有應有的關愛,相聚成奢侈。
那時候環境對我的影響我自己並沒有覺查出來,也許因為還好身邊有一些至好的朋友,他們的生活就與我不同了,而且他們很多都活潑開朗,後來的我在總結我自己時說道,很慶幸他們在,很慶幸老天給了我一個拯救自己的機會。
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影響越來越顯現出來,我甚至出現抑鬱症的病症,凡事一定會想的很多,有的還會有受迫害傾向,除了最開始認識的幾個人,對別人總會有戒心,種種自然表現出的行為讓我自己都感到詫異,但是還好,我明白原因,也接受現實。
還記得幾句記憶深刻的話,和幾個深刻的畫面。
1初一,一次去北京,因為地滑,我騎自行車摔斷了整個右手,爸爸帶我去了正骨,然後連夜回到涿州的姑姑家,拿一些衣物,我吊著繃帶進門就被姑姑一頓罵,不知道她為什麼生氣,那時我很難受,爸爸也沒有辦法說什麼,後來他跟我說,心很涼。
2姑父和爸媽是合夥做生意,親戚關係在,仍然敵不過利益,後來媽對我說,你姑姑有一句話我記一輩子:掙錢掙錢掙錢,都他媽給人家掙了。我很傷心。在後來,我聽到說,分家的時候,姑父說我在他家住這麼長時間,花費也要算你們自己的。
~~~~~~~~~~~~~~~~~~~~~~

當後來我放下戒心跟好友暢談時:
「我真不知道,我自己這種性格對自己是好還是壞,獨,多疑,多慮,我很獨立,是,我自己在那房自己住了兩年,可誰他媽知道一天天我是怎麼過來的,你沒事看看我寫的一篇篇日誌,一篇篇充滿黑暗,充滿負能量,我打出去人家都說看不懂,真的。多疑,想的多, 我跟你們說過吧,我真想改,我他媽都改了多少年了我,改不過來啊。」(抽泣………………)
「也只有你們能接受我了,我前任,說我戾氣太重,我很明白,我也在掙扎,真的是在掙扎」
「說真的啊,我在一個人最受影響的年紀經歷這些,我怪誰都沒用,我原諒我爸媽,我也原諒我姑(已逝),我還能怪誰呢,算了算了別聽我說了,我喝多了,喝多了。」
………………………………………………………………………………………

希望,每個經歷過的朋友,好好的,原諒,寬恕


和男朋友分手後,我想了很久,我錯在哪裡?

因為意外懷孕,他看上去很期待這個孩子,我也很喜歡小孩,所以我們打算結婚了。

我提出要有房子才結婚。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執念哪來的,但是根深蒂固。

他家裡的人很少和我溝通,而且兩次見他家人我們都是在鬧彆扭。

他說,你總是這麼不懂事。

我覺得他父母大概不太喜歡我。很少聯繫,即使是我懷孕那會兒也只是象徵性的打了個電話。

本來還在想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但是剛才看到一句話:一個家庭是否真心接納你,你其實能感覺到。

小時候我爸媽為了讓我接受更好的教育,把我送到了縣城裡的外婆家。

同樣是血脈相連,但我怎麼都看不懂外婆對外孫女與孫女的區別。

總是聽別人說外婆怎樣好,怎樣疼愛外孫,可是我從來都理解不了。

表親、舅舅如何親昵,我也無從感受。

很多人都說,寄人籬下的孩子喜歡獨處,我不知道自己是有什麼問題。

我有很多朋友,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其他,一旦被討厭了會千方百計的解釋找原因,近乎一種討好。

雖然是這樣,但是其實很涼薄吧,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幾乎沒有幾個人的面孔和名字能記住,同學之誼,甚是寡淡。

很多時候很矛盾,渴望卻戒備,接納卻遠離。一切都不是真的,做什麼都小心翼翼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

後來工作了,在別人眼裡,我獨立而包容,耐心極好。會很圓滑的說話和措辭,人際關係還是很不錯。只是有些敏感,不必要的事情反而會投入過多心力。但凡涉及到人際交往中的矛盾,承受力有點弱的過分,很容易歇斯底里而崩潰。

之前他們都說過的,我也很認同的一點,直接copy原話:「更知道感恩,別人對自己的好,不會認為理所當然,會對這個世界的善意更敏感。這樣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別人可能會覺得你太客氣,有一種疏離感。」

家庭觀念淡薄,但是很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家。父母離婚後,和父親也不親昵(印象中似乎就沒有很親昵的時光),到哪裡也不會想家,剛上大學的時候,晚上經常聽到有女孩子因為想家而在走廊哭,說實話,即使我過去安慰,也未必真心懂她們的傷心事,只不過是覺得不能坐視不管。

哦,對了,多管閑事,每次看到有人落單或者被欺負,總是想拉他一把。不知道這個習慣是哪來的。明明應該是真心淡薄的人,看上去總是一幅熱心腸,也不懂為什麼。

好像越說越遠了。最後的結果是孩子沒要,去做手術那天很淡定,一直到手術台上打了麻藥還是有些麻木。但是當我被推出手術台清醒了,卻哭的歇斯底里,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哭什麼,就是一種悲傷的情緒蔓延到整個身體,然後就哭的稀里嘩啦。


4歲的時候離開父母,被年輕還沒成家的小姨帶著在外住了一年,6歲回家上學。9歲又離開父母,住到120里外的小姨家上學。小姨和姨夫對我還不錯,但是也受過很多委屈。比如表妹可以欺負我,我不能還擊;小姨和姨夫經常吵架,大打出手,我會遭殃;有時候姨夫會趕我走;小姨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遷怒我。寒暑假回到父母家,和姐姐弟弟吵架的時候,他們也會說你走吧,這兒不是你的家。
  小學畢業後,初中、高中、大學就一直住校,直到後來有了自己的家。小學的時候在學校很要強,在家裡很隱忍,很少說話,凡事自己解決,很少得到別人的主動關心。這種敏感,在踏入社會前比較明顯,在家和在學校真的判若兩人。現在越來越發現,確實沒有歸屬感,缺乏安全感,比較敏感,即使成家了,還是只想有個自己的小窩,一個人享受獨處時光。好處是獨立、不依賴,出門再久不想家;受了委屈,不太會反擊,隱忍。
  現在續寫。
  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外向,性格開朗,心態很好。最近一年,抑鬱的時候很多,持續情緒低落。可能和感情空虛有關。自己覺得重要的人,真的很少,能不和別人聯繫盡量不聯繫,即便是父母手足,也是出於責任。前些年和愛人感情很好,現在時日久了,雙方的溝通也有了問題。愛的時候,全心投入,對方就是全部;受傷的時候,又想徹底了斷,極端心理。
  總結一下:人到中年,心理問題越來越凸顯。沒有安全感,內心越來越封閉,覺得自己很堅強,其實很脆弱。

——————————————
加一些細節。
  小學三年級,我9歲,轉到縣城上學,住小姨家。我家在山區,離縣城120里地。第一次去的時候,我媽帶著我坐了兩個多小時的公交車,把我送到小姨家,我小姨當時在上班,她們倆連面都沒見,我媽把我放下就匆匆走了。我4歲的時候小姨帶著我住了一年,6歲回家上學,之後再也沒見過面。現在還清楚地記著,我坐在院子里,看著3歲的表妹跑來跑去,無助地等著小姨下班回來。我姨夫先回的家,我都不認識是誰。
  我在老家學習很好,一直是全校區第一名,平時很能說。住到我姨家後,很快不愛說話了。在學校反而很外向,有同學嘲笑我是山裡娃,我就強勢回擊。剛轉學時成績下降,但很快又追上去了,也是前幾名,在老師面前也很能說。但是一回家,就閉口不言了。
  幫忙幹活兒是常事兒。小學四年級的夏天,一個周末,我幫忙做午飯,人小,端不動湯鍋,把鍋里的湯灑進了爐子里,蒸汽竄上來,把我一雙手燒得滿是鈴鐺,持續了整個夏天燙傷才好。
  我姨夫從小是隨軍家屬,在北京出生,全國各地長大,說普通話,生活比較講究,在家只打掃衛生,不幹重活。家裡很多重活都是小姨干,我就成了小姨的幫手。
  四年級的冬天,我每天早晨5點起床,和小姨一起拉著平板車,去他們廠子里拉不用的劈柴回家,她在前邊拉,我在後面推,遇到上坡的時候,整個人都貼上去,用胸膛頂著車。晚上小姨在院子里用鐵絲編雞籠,我就在旁邊用鉗子絞鐵絲。剛放暑假,我姨叫上我,早晨4點多就去地里拾麥子,然後到了8點她去上班,我留在地里接著拾,中午她下班了一起回家。有一天我上吐下瀉,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吐完接著拾,堅持到中午小姨下班,才知道是中暑了。
  上了初中,雖然住校了,周末還是去小姨家。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小姨分了地,農活就是她和我的了。夜裡帶著我去澆地,到早晨趕不上上學,耽誤兩節課。澆完地連飯也顧不上吃,踩著一腳泥就去上學了。老師問怎麼前兩節不來上課,我看著腳上的泥說,家裡有點事兒,好在老師沒有當眾多問。初三畢業,當時考中專是大事兒,那時學校已經不讓住宿了。中考第二天,我中午在小姨家睡過了,醒來一看,已經開考了,心裡那個著急啊。我姨夫罵我:因為你要考試,昨天都沒讓你去澆地,你居然還睡過!我顧不上說話,騎著小姨的大自行車就往學校趕,路上車子還掉了鏈子,好在遇到一位老師的妻子,把她的車子讓給我,我奔到學校,直接找校長,校長真好,讓我在前面跑,他在樓下沖著上面的監考老師喊:讓她進去!就這樣,遲到40分鐘後,我進了考場,那天很緊張,什麼也顧不上了,只想快點做完,居然超常發揮,除了最後一道8分題沒時間了沒做,其他都順利答完,120分滿分的化學,考了97分。
  我大姨家在省會,我小姨家在縣城,我媽在山區老家。大概還是小學四年級,我大姨到我小姨家,臨走的時候給了我4歲的表妹20塊錢,這在當時不是小數目。我就站在旁邊,她看了我一眼,說我帶的錢不多了,就不給你了。我說我有錢,不用給我。當時沒多想,但是對這件事兒印象深刻。多年後想起,才發現相比起一個遠離父母寄人籬下的學生,在父母身邊的4歲的孩子是不需要花錢的,長輩的行事也算特色。
  大姨常去小姨家,給表妹買過書包、鉛筆盒、玩具、衣服什麼的,但是從來沒給過我東西。有一次,已經是初中了,大姨走後,桌子上有一瓶化妝品。小姨問我:這是誰的?我說不是我的,應該是大姨給你的吧。她居然笑著對我說:是你大姨給我的,我試探試探你。我默默地走開了。但是我反應慢,當時也沒多想。
  我小學五年級胸部開始發育,初一來了初潮,在當時算髮育早的女孩,本來不太懂,但是有一次和我媽、小姨一起洗澡,聽我小姨問我媽:她怎麼發育這麼早?才知道自己有點特殊。有一次在老家,我姐出門,我要跟著,她不讓,自己在前面騎車子走,我在後面追著跑。我姐回頭惡狠狠而嫌棄地對我喊了一句:別跑了,難看死了!我瞬間呆在原地,才知道發育是一件很丟人的事兒。
  所以,來初潮的時候,不敢給任何人說。當時是暑假,就在我家。我不停地上廁所,晚上偷偷去廚房用涼水洗下身,染了血的內褲自己藏起來偷偷洗。就這樣居然瞞了我媽和我姐三天。第三天上廁所剛出來,我媽進去了,看到了血跡,嚴厲地問我是不是來月經了,我才低著頭,像犯了大錯一樣承認。她罵了我一句,然後去給我買來衛生用品,現在已經記不清罵什麼了,總之是罵了一句。

————————————
  現在看到這些,覺得有點受傷。但是當時比較小,慢熱,也不想太多。雖然在家不怎麼說話,在學校一直很開朗,甚至很外向。所有同學朋友也都覺得我是外向、開朗活潑型性格。雖然心情不好的時候也一個人躲著哭過,但是只要在人前,我就藏起傷口,笑嘻嘻地面對大家,而且也很照顧別人,該自己付出的一點也不少。只是年紀越大,越不愛說話,越不想和人交往,越封閉內心。


自我出生後,被奶奶嫌棄是個女孩,第三天她說要麼把我送人要麼把我搞死,外婆聽說之後二話不說就把我帶走了,自此開始了我的寄居生活,六歲之前我覺得我在舅舅家生活的蠻幸福的,有個慈祥溫柔的外婆,有個帶我玩帶我瘋的表哥(大我六歲),當然這只是六歲之前,我尚未發現這個我天天奔來竄去的地方不是我自己家的時候。
六歲那年我被奶奶接回家上幼兒園。我也是那時候才知道我有奶奶,有爸爸媽媽,有一個大我六歲的漂亮姐姐,也就是那時候,清清楚楚的理解了舅舅家並非自己家(現在想想蠻尷尬的其實)。
奶奶很兇,動不動就打我,我記得我最怕的就是她積攢在花瓶里的枯樹枝,她出門散步碰到稱手的枝條都會拿回家擱進花瓶里,等到我惹怒她的時候她就會拿那些早已準備好的樹枝抽打我,對於這一點我是蠻無奈的,一個老奶奶是有多憎恨我才無時無刻都在尋找能夠讓我疼的哭爹喊娘的樹枝?
幸好這樣的生活並沒有維持多久,八歲那年,也就是在家裡生活了兩年後,我奶奶以身體不好,不能照顧兩個孩子為理由,把我送去了舅舅家。
這一次我沒有感受到任何幸福。。。外婆雖然疼愛我,但表哥才是她親孫子,而且是唯一的孫子,她再疼愛我,也遠不如她愛護表哥。不過那時候我尚且年幼並不知道這些,只是覺得外婆不疼我,哥哥也只會給我臉色看,舅舅拿我當空氣,舅媽拿我當丫鬟。
如果就只是這樣,那也挺好。
可惜。。。寄人籬下的生活似乎開始了黑暗歷程。哥哥進入了青春期,對於我這個妹妹,一會兒笑嘻嘻,一會兒陰沉沉,我始終膽戰心驚,生怕惹他不高興,我怕他對站門口恍然的我破口大罵,甚至趕我出去。他再不會任我在他房間里跑來跑去亂翻他的書,他會把我鎖在門外,他會給我一個冷漠的眼神,把我想撒嬌的想法凍死在腦子裡。
哥哥不陪我玩,我學會了自己玩,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房子里亂跑,和自己幻想的朋友說話——如果不是太過渴望朋友,我也不會遇到那個自己一生的恥辱吧?只不過這是後話。
我似乎覺得有些不一樣,我再也不敢亂碰一些東西了,例如客廳的電視,例如哥哥的自行車,例如茶几上擺放的各種物品,我不敢亂碰,我怕我一旦碰了,他們會覺得我是個小偷,在偷他們的東西;吃飯的時候再不敢剩飯,再不敢多吃,再不敢吃那些好菜,我怕他們說我不知好歹,我怕他們說我是貪吃。。。其實,我好像是怕他們嫌棄我,把我丟回那個冷漠的家
我才八九歲的年紀,我小心翼翼的生活,小心翼翼的說話。
我記得我很難有一身新衣服,我總是在深秋的時候穿著涼拖鞋急呼呼的跑回去吃飯,秋天的風吹起落葉拍打我的腳丫,很冷,我一直畏寒,就像七八歲還在涼秋穿著涼拖鞋瞎跑,也沒人給我一雙棉鞋一樣的冷。我總是穿著不合身的衣服看著別的孩子香香軟軟的衣服,我不羨慕,我覺得我不可能有,我只覺得這是我自己的命,人家有爸媽,你有啥?不過你有爸媽的其實,只是那時候跟沒有有什麼區別呢?
第一次對媽媽有印象,是三年級的時候,好像是冬天,不過她來的那天太陽很暖,我看到一個眼熟的女人拎著一個購物袋愈走愈近,她好眼熟,好像是我媽,可惜我不敢認,也不相信那是我媽。
我媽媽會來看我?別天真了
我記得她那次來給我帶了一雙小皮鞋,鞋底很厚的那種,在那個時候特別時髦的。
簡直受寵若驚好么。
自那一次之後,她再也沒來過了。。。我就知道,她不過心血來潮,想起了還有一個女兒在這個陰暗森冷的地方而已。
我覺得我那時候特別的無助,自己家冷漠且疏離,有個惡毒的老奶奶老是打我罵我,而舅舅家除了外婆沒有人待見我。我記得有一年寒假晚上,快過年了,我站在大門前,望著眼前沒有邊際的黑暗很想就此走進去再也不回來,我想離家出走,離這些會吃人的地方遠遠的,越遠越好,可我是個懦弱無能的小屁孩,我能去哪,一晚上的時間都不夠我走出那個村子的。
在外婆家就這樣生活了四年,我十二歲了。再次被接回了自己家……說了這麼多好像離題了,而我也已經不想再回憶下去。我回家住已經五年了,這五年我成長成一個大姑娘了,也經歷了我這一生都不願觸及的疼痛,追根究底,無非就是寄人籬下的生活給我帶來的,如今的我,敏感多疑,極其渴望親情卻又從來不信任,至於我的父母和姐姐,這五年我怎麼傷人的話我都對他們說過,我會直截了當的告跟他們講「你們一家子聊吧我就不陪著了」這種話,我極其厭惡和媽媽睡同一張床,我厭惡他們慈愛的樣子,我討厭他們說我不懂事,我憎恨他們
我從來就沒指望融入那個家,無論從前還是現在,亦或是以後。或許以後我會和他們談笑風生其樂融融,可是以前的種種都在提醒我,親情是一種不可靠而且隨時可以摒棄的廉價感情


12到15歲上初中的時候

自從寄住在別人家之後,被親戚認為越來越懂事且比較靠譜,但是變得冷漠且會應景去刻意討好別人。
我也不知道寄住在別人家中對自己影響有多大,但是我覺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善意越來越敏感。


寄宿家庭住過,後來一直害怕有人在安靜的時候敲門,如果敲門聲音很大的話,我會很害怕,然後暴怒。也會很在意別人的生活細節,也怕自己給別人添麻煩,討厭住在任何人的家裡,除非是我自己的家,產權上是我的名字,因為怕被別人趕出來自己無法理直氣壯的反抗,很討厭別人過於干涉我的心情,只要方法不對有點粗魯我就會放棄和這個人交往,很討厭老移民,如果現在他們跟我抬杠我會暴怒然後反擊,最後就是誰也,誰也不可以划出我的生活範圍和自由的邊界,誰也不可以,我不切一切代價會去保衛自己的利益。


比誰都會看眼色
說好聽了是超級善解人意
畢竟要討好主人的歡心
不然一不留神就會被掃地出門

另外就是找不到歸屬感

但人生嘛 一切經歷都是財富


PS:如今是寄人籬下第四年了
還有一個月就終於可以獨立出去啦


推薦閱讀:

怎麼才能讓自己發自內心地喜歡自己?
負能量是更理智嗎?
現代生活對人最大的約束是什麼?
有什麼以食物為題材的電影推薦么?
都27了,一次戀愛都沒談過,這麼失敗的人生該怎麼改變?

TAG:心理學 | 人生 | 個人成長 | 性格 | 性格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