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作曲技法角度,哪國國歌是你心目中寫得最好的?
-------------------------------更新--------------------------
我看了一下回答,似乎有人誤解了我的意思。其實我在提問的時候就想到了這種情況,我本來想用「哪國國歌是寫得最好的」這樣的描述,可後來想了想改成了「你心目中的」。所以我的意思不是說"要回答出題主滿意的答案還要去一首首聽各國國歌,不得不說題主為難人有一套",而是如果看官恰逢對多國國歌有所研究,希望能在這個問題下留下寶貴的回答。
再來解釋一下我為什麼要問這樣一個問題。這之前我恰好發現了Naxos發行的一個世界各國國歌的錄音系列,便突發奇想:國歌可謂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接觸到的音樂,那是否有人對各國國歌有所研究?希望他能從專業角度表達一下看法。
我先吐個槽。之前有個問題是關於義勇軍進行曲的,問大家喜不喜歡。我說從作曲技法角度,義勇軍進行曲其實是一首很平庸的曲子。結果下面有很多人罵我,說這個曲子不能從作曲技法角度,怎麼可以從作曲技法角度云云。那麼這一題,問題問的就是」從作曲技法角度「,那麼我的這個回答,從作曲技法角度來分析,總不會再有人罵我了吧?(心裡怕怕的)。
從作曲技法角度來分析,我聽過並且相對較熟悉的國歌中,顯然俄羅斯國歌是最好的。從任何角度分析,它都可以稱得上是歌曲寫作的黃金範例。以下是我的一些理由。
首先,第一句的和聲就非常的容易打動人。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前兩小節是I-iii-IV-I。為什麼這種和弦鏈接很好呢?兩個原因,第一:避免了T-PD-D的模式化的和聲進行,所以有新意;第二:用一個小三和弦插在兩個大三和弦中間,使得和聲色彩瞬間軟化,這樣的和弦連接,在音樂情緒上是非常容易出效果的。之前看到有一個知乎問題,問」為什麼我一個中國人,聽到俄國國歌會激動得流淚?「的確,這首國歌對人的情緒的挑逗做得非常成功,和聲上的這種在大調中偶爾插入一個三級小三和弦的用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樣的用法,第二行第二小節以及第三行第二小節都有。
再看第一行最後兩個半小節,還有比這個更燃的旋律線條嗎?顯然這一句上行也是讓人激動不已的成功寫法。
第二行前兩小節的這個短樂句,是第一行第一個短樂句的重複,相當於A和A"的關係,但是第二行的最高音在E上,比第一行的最高音C高了三度,所以相當於把音樂情緒又提高了一點。前面兩句的structual line,就是一個C-D-E嘛,這不就是一句一句在把情緒往上推么,而且推得又流暢又自然。
第三行最後兩小節和第四行前兩小節可以看做一個模進(當然,有的理論認為模進至少要發生兩次。那如果這樣的話,你把這裡理解成模仿也可以。這都是小問題)。這個模進在和聲上恰好也是兩個大三和弦進行到兩個小三和弦,也是明亮到憂傷的硬-軟對比,所以,情緒化體驗和開頭那一句也是差不多的。而且,很有趣的一點是:這個模進的和聲連接,正好形成了那個I-V-vi-iii的進行,再往下走,D大調卡農都能唱出來了╮(╯_╰)╭我的意思是說,能把經典的和聲放到模進里去,也是很巧妙的。
再往後看,第三行的第4、5小節這裡,出現了全曲的最高音F,也就是全曲的高潮。學過歌曲作法或者基本的voice leading的童鞋應該都知道,一個曲子的最高音,最好只出現一次(或者只在一句中出現),因為出現多了,高潮感也就沒有了。經過前面C-D-E的積累,這裡到達全曲最高音,也是音樂最激動的地方。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從音樂結構上來講,如果將高潮安排在黃金分割點上,被普遍認為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構建音樂結構的方式。而這個曲子的高潮,也差不多就在這個黃金分割點,所以,整首曲子唱下來,感覺就是,情緒積累得恰到好處的時候,高潮就到了。非常舒服。所以,這個曲子的structural line的前面一半也就是C-D-E-F,也是符合規則並且非常流暢的。
最後說下最後這一句。最後這一句也是上揚的寫法,所以會讓唱的人的情緒停留在一個激動的狀態中,不會冷卻下來。為什麼我說義勇軍進行曲是相對平庸的呢?結尾也是一個原因,你一方面拚命讓人要在很強的力度上唱出很激昂的情緒,又是強音記號又是感嘆號,一方面把音高放在全曲最低音上,這你讓誰唱出來也彆扭啊。感覺是讓你搬個大石頭,你卯足了勁搬起來發現是棉花做的,想使勁使不上。
除此之外,台灣的國旗歌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歌曲欣賞角度來講,這首歌寫得也非常好,唯一讓我感到略微遺憾的就是最後一句下行下來了,前面積累的情緒全都給泄掉了。當然我不是說這樣寫不好,我意思是說,如果讓我寫,這種類型的作品,我可能會考慮用上行的方法結束最後一句。
以上是我的一點小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其實還是想借這個分析說明一個道理:音樂寫得好,還是要靠系統的寫作理論和技法的支持的。很多人覺得寫歌不用專業地學習,就是靠對音樂的熱愛、豐富的內心情感以及靈感,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最後,不要問我樂譜中的小正太是啥意思,我也不知道,我網上隨便下載的一個樂譜,懶得抹掉了。
這麼多人都離題了,知乎現在這麼水?都說了從作曲技法來看,你們得分析呀,還有個哥們更牛隻寫歌詞,這離題都離到西伯利亞去了,不是你覺得哪首好聽!!!兄弟們,小學語文都沒過關?
----------------------------------------
當茨威格在《人類星光閃耀時》寫過一夜的天才,就是創作馬賽曲的魯熱.德.利爾,他除了《馬賽曲》之外再也沒有其他有名的作品了,也有可能沒有其他創作了,甚至他只是小提琴手,只是在一次聚會中,貴族犯了一個面對音樂專業很多人都會問的問題你學音樂的吧,那你一定會唱歌吧?不不不,他問你能給我們寫首歌唄?他竟然說沒問題。這個連鋼琴譜都不太會寫的小提琴手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創作出我們今天聽到的《馬賽曲》
他非常不容易做了個同主音大小調的轉調。音樂一開始激昂,給人啟示因為這個動機非常好記,g大調轉g小調,變得抒情,猶豫,兒女情長,又回到g大調,re re! 強調屬音有一種大家合唱的氣勢,好像在說我們大家一起團結起來,vive la France !法蘭西萬歲!我完全不聽歌詞的感受。你們可以去聽聽看聽完有一種你也是法蘭西人的感覺。畢竟平等博愛自由的社會價值觀。
分享Mireille Mathieu的單曲《馬賽曲》http://music.163.com/song/28138607/ (@網易雲音樂)
歌詞還是挺暴力的。
貼一下包括聯合國歌在內的各個國家的國歌
個人最喜歡聯合國的和奧地利的...
奧地利國歌是莫扎特寫的...然後b站版本是多聲部合唱...,織體豐富,聽著很有感染力和救贖力
鏈接: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5637146
蘇聯國歌暨俄羅斯聯邦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
@圭多達萊佐在技術面上的分析已經很詳細了。
從非技術角度看,這首國歌的情感內涵既慷慨激昂,又保有一種俄羅斯文化中特有的憂鬱感。將國歌的內涵和文化聯繫得如此緊密,此國歌更勝一籌。
此曲的誕生也有一段小插曲,甚至差一點沒能成為國歌,這涉及到曲作者亞歷山德羅夫,以及肖斯塔科維奇、哈恰圖良、斯大林,有興趣可以搜一搜。
已故音樂理論泰斗錢仁康先生曾編過一本各國國歌的賞析書《新編世界國歌博覽》,也可買來一看。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北京交響樂團把所有參加國的國歌都錄了一遍,好像還發行了激光唱片,改天有時間好好聽一聽,發現更好聽的我再來補充。
(??????)哈哈哈當然是我大西貝柳絲的finlandia
美國與中國還有法國,頭幾個小節同樣地抓人
這不是欺負人么。。。德意志的國歌是海頓寫的皇帝四重奏啊……
當然奧地利被德國搶了國歌以後換了一個莫扎特的康塔塔,但是康塔塔這東西做國歌我總覺得怪怪的……太軟了,國歌還是需要有打斷效果啊,這點我朝的出類拔萃,任誰聽到也要先楞一下。
理論上不同時代的作品之間很難比,如果看同時代橫向對比的話,莫扎特地位實在是太高了……
謝邀!
我年輕作曲水平沒有非常高超的時候也曾覺得聶耳作曲水平似乎很一般,多聲部都不會寫,還不如我。
隨著我學識與能力的提高,對全世界任何音樂都沒有困惑、達到了很高的高度後,這才對聶耳的創作有了更多的認識,聶耳的創作閃爍天才的靈光,創作的曲調富有民間氣息與民族風味,符合大眾的審美,又結合時代的特徵。
世界各國國歌中《義勇軍進行曲》作曲技術還真的是屬於最高層級的。
國歌的音樂結構十分嚴謹,藝術性很高,它的結構是這樣的:全曲37小節,前奏(6小節),第一段可以看做:8+5+4的結構,第二段3句:3(1+1+1)+5(2+2+1)+6(2+1+1+1+1/2)。充分利用樂句規模的不平衡與變化形成結構性的基礎衝擊力。
這與尋常的方整結構有明顯不同,靈活中體現了一種動態均衡。
作品基本部分有一個結構壓縮的明顯趨勢,8—5—4—3—2—1,好像一個被逐漸壓緊的彈簧,積累著向外爆發的張力,使得音樂內在的緊張度不斷積累,形成一種不可遏制的力量。
有的理論家認為這首作品是一段,採用了數列結構,也很有見地。(見童忠良:論《義勇軍進行曲》的數列結構)作品巧妙配合了詩作,利用了黃金分割的比例,如:3/5與14/23都接近黃金分割比例。這樣靈活的結構具有散文詩一樣的張弛。
說完結構看看音高運動,四度上行號召音調構成的動機,有力沉鬱,隨後的級進將這個空隙填充。
第二個樂節從主和弦三音發展,是個裝飾的大三和弦分解音調,引申了核心動機,結束在下行導音上。
第三個樂節仍舊是和弦分解音調為骨幹,但節奏,進行方向都產生了對比,
第四個樂節號角音調更為明顯強烈,結尾巧妙再現了核心動機,開放終止。
四個樂節構成的樂段為起承轉合的關係,靈活透脫,沒有一句重複,卻句句不離主題,發展層次清晰整飭,妙然天成
第二個樂段節奏氣息拉長,附點音符節奏的使用,抑揚格的動機進一步被發展後展開揚抑格的材料,形成作品的高潮。
結束的部分更是神來之筆,如譜例所示:
這裡並沒有幼稚的讓音高向上發展,而是一反激昂高亢的常規,一反上行發展求得激昂的簡單做法,在中低音區重複核心動機,形象表達出中國人堅持抗戰的那種沉著、憤懣、悲壯與頑強不屈的意志。
音調雖然分解和弦音調為主,但結合了五聲性音調,既有民族氣息又有外來音樂特徵,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的現實。
作品的節奏設計同樣精彩,就先不分析了。
《義勇軍進行曲》雖然是群眾歌曲,能把藝術性與通俗性巧妙結合最難能可貴。
《義勇軍進行曲》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935年(民國24年)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聶耳當年寫作的是只有簡單伴奏的主旋律譜,由賀綠汀請當時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擔任樂隊指揮的蘇聯作曲家阿龍·阿甫夏洛莫夫配器,不久就成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這首歌在抗日戰爭時期已經很流行,曾被戴安瀾將軍任師長的國民革命軍第五軍200師定為該師軍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1982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其正式定為國歌,2004年3月寫入憲法。
好的藝術作品如果分精品、妙品、神品、逸品四個等級的話,像《馬賽曲》《俄羅斯國歌》等作曲技術也不錯,但還屬於妙品,精品,都有很濃的匠氣,《義勇軍進行曲》是神品,妙然天成。
下圖是我參加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在上海音樂廳拍到的聶耳手稿:
作者:李如春博士
鏈接:從專業的角度來看,《義勇軍進行曲》的編曲水平如何? - 李如春博士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對國歌略知一二。好聽的國歌不少,但這首國歌不僅好聽,還比較小眾,就說一說吧。
新加坡國歌《Majulah Singapora》
Mari kita rakyat Singapura
Sama-sama menuju bahagia
Cita-cita kita yang mulia
Berjaya Singapura.
Marilah kita bersatu
Dengan semangat yang baru
Semua kita berseru
Majulah Singapura
Majulah Singapura.
Marilah kita bersatu
Dengan semangat yang baru
Semua kita berseru
Majulah Singapura
Majulah Singapura!
(馬來語。據說是因為當初不想得罪馬來西亞...)
歌曲為四四拍。2000年五月,新加坡政府特意把國歌從G大調降F大調。旋律非常激昂,可能是因為作於1958年,當時的民族主義情緒很高漲。前面的女聲獨唱和後面的合唱也構成鮮明的對比,強調了後半段團結、前進的主題。
我喜歡蘇聯的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尤其是柳拜改變的版本,大家可以去聽聽看。
還有一個,唐朝樂隊的國際歌,也很不錯。
說起來,君が代確實是在激昂的國歌曲目中獨具一格。
波浪一般的結構是其最具吸引力的特點。歌曲漸進式的發展、逐漸增強的旋律和句末收縮的音調整體形成了波浪式的遞進效果。聽君が代時,在北陸的沙灘上坐聽海浪拍打在翡翠海岸上,很容易產生強大的共鳴,將大海、樂曲與命運聯繫在一起。
此外,整體上,君が代呈現了悠遠永久的旋律特點,與歌詞中由石化岩,岩上生苔的景象交相輝映,意境極為深遠,似人世間不盡的苦難與試練,卻反而將千代之間的悠久遼闊的景色在短短須臾一氣呵成,吞吐之間已是滄海桑田,彷彿一副圖畫,森林生長茂密而一觸就破,不禁讓聽者感嘆起生命的短暫和閱歷的短淺。
事實上,君が代倒數第二句(巌となりで)的氣勢有所減弱。但是,這一減弱並不影響全曲的格調。相反,就像海浪一樣,在一度減弱到只能打濕腳底後,一陣比觀者還要高聳的大浪便將襲來。末句(苔の産すまで)是全曲的終章,也是全曲的最高潮。在前句的頓挫後,意猶未盡的氣勢依託驟然揚起的曲調猛然衝出,在悠久的時間中又潛藏著無限的生機,猶如岩石上生長的青苔一般,在毫無生機的土地上也能破殼而出,帶著對世間種種飛逝事物的憤怒,如同人類命運和兩棲類動物一般,生生不息,萬世不竭。
我覺得鞏金甌寫的挺不錯的
俄國和德國的。
很多國家的國歌像哀樂,真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小眾一點的:烏克蘭、希臘、哈薩克(是正經的不是波拉特那首,儘管波拉特那首從作曲角度也是好曲子)、伊拉克
獨立公投以49.4%支持50.6%反對胎死腹中的魁北克「國歌」
Hymne National du Québec - Gens du pays
《國旗歌》算一號不?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胄,東亞稱雄。
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
光我民族,促進大同。
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
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我的祖國沃爾塔瓦河。
以色列國歌應該算得上。
蘇聯的國歌、不攻自破的聯盟
Hatikvah-以色列國歌-希望
網易雲音樂
東德國歌《從廢墟中崛起》
推薦閱讀:
※請問巴赫平均律下冊中的#C大調前奏曲(BWV872)的和聲怎麼分析?
※不同的調是否具有獨立色彩?作曲時如何選擇用什麼調?
※古典音樂後面的op.xx是什麼意思?
※既然和弦是從對位和復調發展出來的,學校為何不先教復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