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系統欣賞中國畫,應該如何入門?

幾乎零基礎的人,如何開始建立觀念?
想建立自己的中國畫知識體系,該如何入手?比如從時代,流派哪裡切入比較好?
中國有按體系分好的中國畫美術館嗎?想看國畫名家原本,要去哪看?

( 不打算自己畫,主要沒有時間學畫,僅欣賞 )


謝邀。

知乎上有一位朋友很用功,問我應該讀什麼,怎麼讀,我推薦他楊仁愷先生的《中國書畫》和鄭午昌先生的《中國畫學全史》,不敢說完全適用於入門學者,僅僅是因為我讀過,覺得這兩本作為「概述」,既廣博亦深刻,可以一品。

朋友認真讀完後再問我,還需要讀什麼書,我說可以了,咱們去看畫吧。

一個人要建立完備的書畫認知,其實就三點:讀書、看畫(書)、作畫(書)。這三點若是能夠堅持,相互勘驗,則進步神速。

那像題主也說到了,沒有時間學書學畫,那麼我們僅說說讀書和看畫。

其實讀書一事無需指導,給溺水者一根繩子,他自己就能爬上來,只是一般愛好者的學習往往沒有這樣的「求生欲」,繩子太多,反而要比較一下哪根繩子漂亮,哪根不劃手,耽誤了不少時間。所以不得不加以指導,以最快捷的方式入門。

怎麼樣最快捷呢?其實就是三個字「不放過」。任何一本中國畫書籍,其中提及的任何一幅書畫作品,網上去搜搜有沒有高清的圖片,對比著書中的觀念仔細勘驗,直到在畫中發現作者所表達的意思,才算放過。

但這裡並不是真的要放過,只是為了接續書中的思路,暫時「欠債」了而已,等到全書讀完,再把那些圖畫拿出來,筆墨、流傳、作者、寓意等等方面,根據興趣逐一「還債」,又在還債的過程中欠下新債……如此反覆,自己就可以打出一條通途。

除了讀書,我們再說看畫。看畫的最高境界是能夠「背誦」,當別人說起一幅畫的名字時,腦子裡能夠有一個高清的圖像記憶,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去博物館看到一幅畫,腦子裡會想起另一幅畫,相互比較,自得其樂。這時候便不需要書籍指導你的學習,你自己就足以自成一家,自己就可以和自己玩得很開心。

廢話了好多,先到這裡,願朋友們能有所得。


零基礎的話,我建議先看一本中國美術史,看大學的教材即可,沒記錯的話土紅色封皮。這樣可以有個大體的感受,看的同時建議網上搜搜高清圖片,另外運用好圖書館,去圖書館看畫冊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看這本書的同時可以看看李澤厚的《美的歷程》,都讀完之後,找你喜歡的畫家畫派畫論,專門去看這一路的東西,同時看看宗白華的《美學散步》各種現代人寫的美學書也可以找感興趣的來看看,比如啟功先生的《論畫》,更加勤奮的泡圖書館看畫冊,有幾套按照朝代分的畫冊,也有按照門類分的畫冊,書法繪畫造像建築什麼的(相信我,自己買太貴了,不去圖書館就先準備5萬買書吧,當然,土豪隨意),而且這個時候要跑展覽了,你想要的那種系統性科普的博物館,我還真不知道,只能建議你多留意全國的美術館、博物館的展覽了,特別是國博、中國美術館和故宮(這裡吐槽下故宮,我光看畫展門票敢不敢便宜點!)多去看真跡,然後對比一下自己從書上獲得的東西,這個時候已經基本入門了,再要提高水平,就要看個人的總和修養了。在此過程中,如果有夥伴一起努力、交流,或是有老師能提點一二則收益更大。
補充一下,其實走到一定程度後,可以動手試試,收穫會更大。


試著業餘簡單回答一下
多看美術館,多看專題展

推薦書目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畫語錄
南畫十六觀


能看懂什麼是匠氣,超越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的審美,此刻你可以說你已經能看出一幅畫好不好了。
在此之上懂一些運筆的技法,你已經是半個行家了。
最後能看懂何為少就是多,理解了什麼叫點墨不能多加,那此刻已經具備了欣賞中國畫的美術鑒賞能力了,再補上人文歷史知識就可以稱為專家了。


水魚哥對國畫的執念啊……簡直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雖然書法上多少受到一點點認可,可是,國畫才是水魚哥最最放不下的執念。

先說廢話:

傳統國畫,一般分為:人物、山水、花鳥。

照例吐槽先:

想要用通俗直白的語言講述一個浩瀚精深的藝術題材,是需要巨大的知識支持,並且還要有足夠深入的思考,網路嘴炮雖然好當,一開口就你不懂、多讀點書這種調調,才是真的嘴炮。

讀書讀到滿嘴玄之又玄的某人曰、某人云,那是搬運工。

像水魚哥這樣的嘴炮,是有技術門檻的。

——————————————————————————

先說人物畫,這是最早形成系統的中國畫。畫聖也是畫人物畫的。

吳道子(據元摹)

顧閎中

李公麟(據摹本)

唐寅

陳洪綬

蔣兆和

放了6張圖,看出來什麼規律了嗎?

1、人物畫的大師,都是畫線條的高手,這裡不是說書畫同源的意思。

而是:使用毛筆這種工具,畫線的難度特別的高,在技術上,線條可以把畫畫的人分出三六九等。

2、線條的風格是多變的,這先是分流派,然後才分高下。線條的變化多,描繪自然,技巧上需要更多的實踐和練習。

不同風格間如果技巧上並沒有太多的差異,那麼風格上,自然有受眾多少的差別。這個東西現在被各種玄之又玄的理論充斥著,說破了其實也沒什麼很不得了。就是審美的觀念和藝術的觀念是隨著時代變化的,不同的時代有各種不同的社會特徵。用這些東西短時間可以說誰更讓人喜歡,當時代變遷,這些理由也就被弱化了。

3、用色:水墨的本質是什麼?根本不關什麼墨分五色之類的技術說法。顏色的使用本身技術上沒有用線那麼深刻難學。更多的是個體對顏色的認識差異。

中國畫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裡,形成的社會哲學是中庸、不偏激。這種意識深入血脈,水墨的使用和顏色的使用,自然被熏陶得一而貫之。

這套顏色系統在技術的本質,就是減少顏色的亮度、飽和度,讓顏色不搶眼,以匹配文化的認知。

4、最後舉個蔣兆和的例子,是說近現代後,西方的繪畫理論流入,文化入侵和融合的結果,使得中國畫傳統欣賞邏輯異化,造型、色彩的權重提高了。

那在水魚哥看來,弱化線的功能,是把中國畫的水準降低了。中國畫是把三維的物象用兩維的方式描繪出來,這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加工的過程,是一個很高的門檻。重新引入3維的觀念,把二維藝術加工這個入門的步驟砍掉了,現在的中國畫入門變成了描述,入門線一下子從高數變成四則運算了。

總的來說:中國畫的欣賞,本來是一個相對高級的事情,至少必須越過用線、用色、二維這三個門檻以後,才能談欣賞,但現在不用了,眼睛沒瞎就可以評頭論足。

……………………………………………………………………………………

說完人物畫說說山水畫。

從大的概況來說,山水畫的欣賞,和人物畫基本一致,但是山水畫的系統遠比人物畫複雜。

山水畫是中國畫的重中之重,技巧之豐富、賦予的內涵之廣泛,根本不是另外兩種題材所能比擬。

用論述人物畫的方法,沒辦法論述山水畫的欣賞,雖然本質上有共同的地方。

1、大家都知道,山水畫家畫的根本不是真山真水,甚至沒有一粒沙子一滴水和真實有關係。

最初的山水畫,只是把複雜的山水簡化成塊狀物,進行組合和堆積。利用人腦的加工能力試圖騙過眼睛和大腦。

在此基礎上,畫家抽象剝離出來了一些線條和顏色的填充,更能在大腦建立山水的形象。

這時候和藝術的結合還不密切,只是一些簡單符號式的代碼。

2、如何堆積這些代碼,是山水畫作者根據自己的感受和認知來排列組合的。這裡產生了第一個門檻,類似西方藝術中對於構圖的描述。這種門檻比較低級,組合、排列的形式雖然數不勝數,但是經典的,符號人眼接受反式的組合是有限的,很容易就形成經典的組合方式。

3、在這樣的情形下,畫家開始思考符號的表現形式,開發出許許多多的不同組合符號,歷史上著名的山水畫家,基本上都是開發出某種新的符號形式。

4、但是,符號化的組合因子,如何比較高下?最後還是回到技術層面上來。技巧性越高的組合符號,越被推崇,而技巧性最高的階段,和其他繪畫題材、或者書法的表現觀念是近似的,歸根到底是毛筆畫線條的能力。填塗色塊是一種比較低的技術,所以在國畫審美中沒有太高的地位。

5、色彩的使用,邏輯和人物畫是一樣的。

上面的5點,是技術層面上的欣賞,大抵分為:

初級門檻:符號組合的合理性

中級門檻:開發出新的表現符號

高級門檻:符號的技術難度

破壞因素:沒有匹配文化觀念的用色和沒有技術含量的符號。

6、感情因素怎麼體現?

技巧雖然很難,畫家在技巧上的差別也很大,但是,總有一些人是走的比別人遠的。怎麼樣在這些人種分出高下,或者感受畫家情感?

A、不同的符號有不同的意義,但這些是表面膚淺的表型形式,並不能表現出作者有什麼深刻的見解或者感受。(比如牛毛皴、解鎖皴這些東西,並不代表什麼感情或者意義。但是它決定了技術的層次和時代特徵)

B、具象的物象,表現的感情是膚淺的。畫家採用這些具象事物表達自己的感情,屬於比較淺層的表達。比如水邊行吟、臨泉讀書這類的物象組合。這種情感就很表層。

C、畫家最高層次的表現力,是物象不帶畫家的情緒(或者沒有明顯的情緒),不同的觀眾把自己的情感代入進去。

7、隨便放兩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感受什麼呢?

1、符號的排列

2、技術的難度

3、情感的表達

這兩張圖放一起,會是有爭議的一件事情。因為從任一個角度上說,第一張都勝過第二張。但是第二張作者比第一張作者有名多了。

為什麼呢?因為第二張的作者是著名書法家,文人。真正決定性的是話語權(這種話語權是非常有邏輯的,不是說誰有權勢),而是身份認同。

…………………………………………………………………………

花鳥畫雖然很完備,不過邏輯也是一樣,就不展開了。

寫得很粗糙,因為展開來說能寫一部大塊頭著作,如果有網友決定有興趣,再交流。


首先推薦一個APP:《中華珍寶館》收錄齊全,使用方便,高清圖應有盡有,而且免費
其次如果財力雄厚,推薦購買《宋畫全集》《元畫全集》,價格不說了,挺傷人。還有的土豪必備就是日本二玄社的複製品,可以給您僅次於原作的觀看體驗與細節展示。
普通欣賞一般的臨本即可,各大書店皆可購買
最推薦的是博物館,博物館中真跡觀看體驗是任何印刷品複製品電子產品所不可比擬的。不過耗時耗力,客官量力而為。
以上是欣賞途徑方面
以下是理論方面
在我看來國畫理論分為兩個維度,一個是哲學維度,一個是技法維度。這兩種維度互相交織,互相關聯,互相應證,在一些情況下甚至互相排斥。我們對國畫理論的學習應當從這兩個維度進行展開。其他的隱藏維度是關於書法的認識,書法藝術是國畫的意識源泉,技法倉庫,哲學地基,形式燈塔;對書法的研究會對國畫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並且能夠豐富你的辭彙量。
首先你需要一本《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俞建華),這本書比較重要所以我先說了,包含極廣,基本是中國古代關於繪畫方面的文字彙總了,還有作者的評註與心得體會。這本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即包括哲學維度又包括技法維度的書了。
其次哲學維度你需要閱讀的書比較雜,以道家思想為主,輔以儒釋。比較推薦的是《道德經》《莊子》《周易》,偶爾看一些詩論啥的也許會有驚喜。現代人的話我推薦宗白華的《藝境》,在闡述中國美學特點中頗有耐人尋味之處;在美術界還有一本比較出名的《南畫十六觀》值得一看,不過晦澀的點,可以找作者其他書入入門。最近看到一本比較驚喜的《照夜白》,推薦一下。
在技法維度呢,作為一個山水畫學生,我是從陸儼少先生的《山水畫芻議》入門的,這本書很棒棒,多刷幾遍吧。構圖方面可以參考潘天壽先生的畫論,他還有一本小冊子專門講構圖,可以去買。近代畫家的畫語錄都可一看,他們偏重實踐,而且材料,工具,思維方式更符合我們習慣,帶著辯證思維去理解,會獲益良多。
有關書法的理論也可以去讀,好的帖子要多看,最好臨一臨。
還有,多看西方的繪畫史,繪畫作品,繪畫理論能夠給你絕佳的局外人視角,終日浸淫在一個語言體系中是會被同化的

最後我還是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去嘗試著畫一畫。上面所有的理論,都有其局限性,總的來說,是散亂而不系統的。為了將其統一成屬於自己的世界觀與美學體系,實踐乃是不二法門,別無他途。


建議你親自去學畫,看美術史。畫這東西你自己一點不動手,很難感受到經典作品的精微廣大。

只讀書,人云亦云;只畫畫,眼見偏狹。


推薦中國繪畫名品,賞析類的,適合入門讀


可以從「散點透視」的角度慢慢用「心」體會。


推薦閱讀:

三十歲啦 還可以從頭學習畫畫嗎?

TAG:藝術 | 美術 | 國畫 | 中國畫 | 中國美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