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Jude》與《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之間是否有聯繫?布拉格之春前後的社會背景是怎樣的?


你可以看下NHK拍的紀錄片《嗨,裘德和自由的故事》,很好的片子,裡面有詳細解釋。

1.《Hey Jude》原本是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為約翰·列儂與前妻Cynthia的兒子寫的一首歌。1968年夏天,John Lennon開始和小野洋子同居了,他與前妻Cynthia的婚姻也到了崩潰的邊緣。Paul一直非常喜愛John Lennon的兒子Julian,他擔心大人之間的婚姻變故會對一個小孩子帶來心理上的陰影。在車裡為Julian寫下了這首Hey Jude (Hey,Julian),可當時的Julian並不知道。直到二十年後,Julian才明白這首歌是寫給自己的。他一直很喜愛爸爸的這個朋友,像一個叔叔一樣的Paul。

2.捷克著名歌手瑪爾塔·庫碧索娃(Marta Kubi?ová)後進行改編,於1968年出版(正是布拉格之春)。本來披頭士是作為西方資產階級的東西在社會主義是收到官方打壓的(我們應該不陌生吧),而且瑪爾塔改編後的歌詞:「 "Hey,Jude,甜言蜜語雖然動聽,事實卻並非如此。在所有押韻歌詞的背後,都有弦外之音,在對我們傾訴。人生如此美好,人生如此殘酷..."被認為是映射蘇共對捷克的鎮壓,歌手瑪爾塔被傳訊審問,之後禁唱。

3.瑪爾塔和哈維爾是好友,哈維爾曾在她的mv里跑龍套,哈維爾被捕後,瑪爾塔應民運青年要求,成了地下民主運動的領導人,哈維爾出獄後她辭去此職。1989年年底,在天鵝絨革命勝利後的捷克斯洛伐克,到處都能聽到披頭士的名曲"嗨 裘德"(Hey Jude),此歌成了象徵不服強權,自由之歌。

4.根據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改編的電影《布拉格之戀》女主人公在廣場上攝影的場面,背景音樂就是這首歌。小說背景也就是布拉格之春前後。


5.布拉格之春是1968年1月5日開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國內的一場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運動,說直白點就是,在杜布切克領導下的自由化民主化,這場運動直到當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才告終。

6.另外,送你杜布切克的一句話:你可以摧毀花朵,但你不能阻擋春天


樓上答得完整啦~想說一點,捷克本身的民主意識就已成型,所以才能有布拉格之春和天鵝絨革命。當時因為斯大林解放了捷克,人們認為他是英雄,所以一開始才接受斯大林的領導。後來人們發現事實很殘酷,開始反抗。現在想想,也許正是因為這樣,蘇聯解體後大家走了不同的路,兩國才沒什麼外交關係吧。


推薦閱讀:

TAG:米蘭·昆德拉 | 捷克 | HeyJude單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