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星夜》好在哪裡?
說來慚愧,真正意識到梵高的偉大是在自己得了精神疾病以後。雖然以前去過好幾個收錄了梵高作品的博物館,卻沒有感受到強烈的衝擊。直到後來得了嚴重的抑鬱症,每天需要吃藥才有感觸。有一個夏天的晚上吃完某種安定情緒的藥物後產生了幻覺,當我看到窗外稀疏的星星時,星星就像《星空》中的一樣旋轉跳躍起來,甚至湧向我。第一時間我想到了梵高,感動得留下了眼淚,由於吃藥我已經很久沒有哭了。這種感覺不是悲傷也不是孤獨,而是理解。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當中總有一些孤獨的靈魂,而孤獨的靈魂也可以有強烈的共鳴,雖然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關於《星夜》: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當我畫一個太陽,我希望人們感覺它在以驚人的速度旋轉,正在發出駭人的光熱巨浪。當我畫一片麥田,我希望人們感覺到麥子正朝著它們最後的成熟和綻放努力。當我畫一棵蘋果樹,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蘋果裡面的果汁正把蘋果皮撐開,果核中的種子正在為結出果實奮進。當我畫一個男人,我就要畫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種無限的、深刻的、真實的東西,我將不再眷戀人間。——《親愛的提奧》文森特·梵高
《星夜》(The Starry Night)作者:文森特·梵高
1889年,布面油畫,尺寸 73 cm × 92 cm
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MoMA)
《星夜》作為表現性的後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畫面左側奇奇怪怪的黑色植物是什麼?
許多不了解梵高的朋友都會很好奇,《星夜》中畫面左側的黑色物體究竟是什麼?答案是:一棵樹,一棵絲柏樹。
《麥田裡的絲柏樹》(A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1889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絲柏是梵高在聖雷米時最喜歡的樹木,他在這裡畫的很多畫都包含絲柏,在這幾幅畫里,他用深藍、翠綠、祖母綠來描繪絲柏,每一棵絲柏都像衝天的火焰,與眾不同。在天朝絲柏樹到處都可以見到,是城市綠化帶中最常見的植物,以後在路邊看到絲柏的時候可以告訴朋友,這就是星夜裡面的樹!
梵高的「星夜三元素」?
梵高最重要的風格成形,就在他旅居法國南部城市阿爾勒(Arles)期間。當他因癲癇發作進了聖雷米的療養院後,他的畫作開始出現漩渦紋及火焰般向上燃燒的線條,《星空下的絲柏路》即是梵高這個時期畫作的典型代表。
《星空下的絲柏路》(Road with Cypress and Star)1890年,荷蘭克勒勒-米勒博物館
此畫與著名的「星夜」擁有同樣的元素:新月、繁星與絲柏,而這些全是梵高想像中的虛構,是他受到高更影響「用想像力創作」的集大成之作。
最早的星夜畫《星夜》?
除了《星夜》和《夜晚露天咖啡座》以外,梵高最早的一幅星夜主題的畫是1888年創作的著名油畫《羅納河上的星夜》,這幅畫取材於阿爾勒的羅納河上的夜景,現藏於法國巴黎的奧塞美術館。
「Starry Starry Night」為梵高而作?
「Starry starry night,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ey」。 這旋律極其優美的歌曲叫做《Vincent》,正是美國民謠歌手Don McLean在1970年為紀念梵高而作的,後來此曲被收錄在那張著名的專輯《American Pie》之中。
這首歌曲創作的靈感正來自梵高的《星夜》,整首曲子的配器就是一把木吉他旋律流暢得渾如天成,詞作也是如畫般的唯美。荷蘭的梵高紀念館長年播放此曲,陪伴梵高和他不朽的畫作。
梵高是穿越的延時攝影師?
隨著攝影器材和數碼暗房技術的發展,延時攝影作為一種新的攝影創作形式受到攝影師的熱捧。他們將相機固定在一個位置,每隔一段時間拍攝一張照片,然後使用圖片疊加技巧創作關於星空的照片。
延時合成攝影最終的成品往往效果驚人,讓人自然地想起《星夜》中的奇妙筆觸。 上圖是攝影師Vincent Brady在蒙大拿國家冰河公園拍攝的星軌,與《星夜》相比堪稱神似。
伍迪·艾倫的電影海報抄襲《星夜》?
《午夜巴黎》是伍迪·艾倫的第四十一部長片,也是伍迪·艾倫的第一部完全在巴黎拍攝的電影。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好萊塢電影編劇在巴黎的午夜時分穿越到20世紀20年代,遇到海明威、菲茨傑拉德夫婦、畢加索等黃金時代大師,甚至與與畢加索情人阿德里亞娜互生情愫的荒誕故事。整部電影充滿了懷舊主義氣息。伍迪·艾倫憑這部電影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劇本獎。
雖然伍迪·艾倫黑們對這部掉書袋的電影十分不屑,但是巴黎美麗的景色對很多影迷來說還是十分有吸引力,發生在巴黎的神秘午夜故事配合梵高的《星夜》作為海報呈現也是頗有趣味。
梵高也是哈日一族?
梵高生前非常欣賞日本浮世繪,早在安特衛普時,他就對這類藝術深表興趣,用浮世繪畫作裝飾了自己的畫室,也曾經臨摹雜誌上的浮世繪作品。《神奈川衝浪里》也許是他最喜愛的作品之一,《星夜》中天空的渦狀星雲畫風被認為參考並融入了《神奈川衝浪里》的元素。
《神奈川衝浪里》是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著名木版畫,於1832年出版,是《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它描述巨浪威脅神奈川沖(神奈川外海)的船隻,與該系列的其它作品一樣,以富士山為背景。圖中描繪的驚濤巨浪掀卷著漁船,船工們為了生存而努力抗爭的圖像,遠景是富士山。這幅作品是北齋最有名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日本美術作品之一。
《星夜》的靈感曾出現在梵高給弟弟的信中?
《親愛的提奧》(豆瓣親愛的提奧 (豆瓣))是梵高的書信體自傳,內容由梵高寫給弟弟提奧的書信,按日期編撰而成,梵高在這些通信中表達了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和創作的孤獨,聯想到他悲苦的一生,這些文字篇篇打動人心 。
筆者在書中發現了梵高創作《星夜》的靈感源頭——「我一定要畫一幅在多星的夜晚的絲柏樹。……然而我的腦子裡已經有了這幅作品:一個多星的夜晚,基督是藍色的,天使是混雜的檸檬黃色。」
星夜的愛好者版本
《星夜》可能是梵高最受喜愛的作品了,世界各地的《星夜》愛好者們創作了自己獨特版本的星空,各種歡樂。
Body Paint
梵高《星夜》與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合體版
炫彩版
暖色版
城市版
Temple版
扭腰版
哥譚市版
星戰系列
汪星人版
當然還有,無法阻擋的Hello Kitty……
幾米《星夜》
REF:
- 《親愛的提奧——梵谷自傳》,南海出版公司,2001 ?
- 《星夜》的所有愛好者版本來自豆瓣友鄰ec(H)o的相冊:?星月夜??
-------------------------------------------
最後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窮羅傑年鑒(poorroger) 么么噠
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
聲明:文章轉自@和菜頭的微信訂閱號: Bitsea
像油畫一樣美
2013-11-27 和菜頭 槽邊往事(提示:微信推出新功能,點擊文章中的圖片,即可進行下載,不要再問我單獨要圖片了)
憑藉你多年行走江湖的經驗,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張油畫對吧?錯!這是一張照片,標準的風景照。然後你會抓住我的領口,要求我解釋上面類似筆刷蘸著油彩刷出來的筆觸是怎麼一回事對吧?錯!沒有筆刷,沒有油彩,也沒有畫布。
這是一張攝影作品,用相機拍攝的日暮時分。和普通的照片相比,區別在於它並非是一張照片,反映的也不是日落的某一個瞬間,而是日落的過程。
攝影家Matt Molloy採用了微速攝影技術(time-lapse),長時間連續捕捉同一處景色,然後把得到的海量照片用電腦拼疊起來,就是你現在看到的這個效果。
所謂微速攝影意思是用極慢的速度拍攝,我們在很多廣告片和電影里看過它的效果,一般都是高天上的流雲如何飛快地掠過,一朵花如何在5秒內綻放完畢。其中的原理很容易理解:攝像機每秒拍攝24格圖片,這些圖片連續播放,就能夠動起來。那麼,如果每秒只拍一張,甚至是5分鐘才拍一張,等到播放的時候,就像對這個世界按下了快進。
Matt他用的不是攝影機,而是用照相機,但是原理一樣。不過,這裡要把微速攝影和延時曝光分清楚。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漫天都是圓弧的星空圖,那是延時曝光。把照相機的快門按下去,長時間曝光。由於星辰隨著地球自轉而緩緩划過天穹,所以會在照片上記錄下它的整個圓形軌跡。這種方式並不適合Matt,因為日暮時分天空的顏色光影變化每秒鐘都不同,如果延時曝光出來,估計只是一團模糊的光影。
利用微速攝影,圖片記錄了天空中雲彩的移動軌跡,也記錄了色彩的變化過程。看到這些照片,也許你會一下子頓悟了那些印象派大師的作品,他們如此使用自己的筆觸,究竟是為了傳遞給你什麼信息,他們當時站在畫布前究竟看到了怎樣的景色。
人類利用科技和技術手段,可以很方便地用攝像機拍攝下整個日落的過程,和你看到的完全一樣。也可以用微速攝影,凸顯出你看到但是說不出來的那種美麗光影變化。而在許多年前,那幫手裡只有筆刷和油彩的畫家,卻試圖用技藝在靜止的畫面上表達這些瑰麗的變化。
請你再看看下面梵高的這張作品,不知你是否能夠感受到他當時的所見?一下子明白他想讓你看見的是怎樣的星空?你是否會因此有一點點感動?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以看到更多Matt Molloy攝影作品。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信號】Bitsea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閱讀原文(Smeared Skies Made from Hundreds of Stacked Photographs by Matt Molloy)。
為什麼梵高會畫出《星空》呢?他的星空為什麼那些光線那麼的曲折離奇呢?
答案是:梵高是物理學家中畫畫畫得最好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梵高靠他的雙眼參透了世界上最深奧複雜的概念——紊流,他明白了移動、水流、光影的奧秘。但是他志向又不在成為一個物理學家,他一身都投向於自己所熱愛的繪畫事業,所以他就順便用自己的畫筆解釋了自己的物理觀點。
所以我要這裡高呼一聲:先知啊!!!收下我的膝蓋。
當我們這些渺小的人來回過頭來再來看這一幅畫深奧的物理學概念的時候,不得不驚呼,梵高那會不是瘋了,而是在保護自己,不然自己又成為柴垛上的另一個先烈了。
德國的物理學家海森堡曾加說:當我遇到上帝的時候,我要問他兩個問題:
為什麼相對論和紊流存在?
他相信上帝會幫他解釋第一個問題,但是到第二個問題的時候,上帝也只會攤開雙手表示無能為力,可見當時紊流是多麼不易理解的概念。
雖然說紊流用數學方法不容易描述,但是畫筆可以把他畫出來,
在印象派中很多旋轉、跳躍都基本符合,為什麼我們觀察並畫出來這麼容易呢?
我們的視覺皮質比較原生的部分是負責來判讀物體運動和和光線對比而不是顏色區分的,也就是將兩種不同顏色但同樣亮度的區域混在一起,但是視覺皮質中的另一支會區別顏色對比而不是將它們混在一起,當兩種視覺處理方式同時運作的時候,就出現印象畫派中梵高那樣的效果了——捕捉到了運動。
但是那些旋轉、跳躍要達到物理學家的水平,那只有梵高入圍了。
我們是怎麼發現梵高是一個物理學家的呢?
2004年科學家用哈勃望遠鏡發現星星周圍有漩渦狀的星雲和氣體。
於是他們想到了梵高的《星空》,這促使英國、墨西哥的科學家開始了研究,他們正好也是主要分析了《星空》——他們將這幅畫的數字版本作為原始材料,利用每個像素中的紅藍綠三種原色的組成比例,並以兩個像素之間的距離作為變數來進行分析,於是發現了《星空》中的色彩分布情況與柯爾莫哥洛夫的紊流理論所預測的模式幾乎是完全符合。
1889年文森特梵高在天半亮的時候從聖雷米療養院中的窗口中望到了太陽將要升天時的星空畫出了這幅《星空》,他當時已經因為割了自己的耳朵所以被認為是精神病了。但是他在那幅畫中用漩渦狀的雲和星空宣誓自己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畫家而且是一個先驅般的物理學家。
科學當然是美的。
科學家們在發現梵高是一位物理學家後,又開始考證。
不過這一幅:
pass.
就連這一幅:
也pass。
難道是梵高在割掉耳朵之後得到了什麼神的啟示嗎?
不過還好他畫了《星空》。
http://weixin.qq.com/r/MDgHH93EsYDOrZl8920i (二維碼自動識別)
安利一個微信公眾號:豬倌小考大部分人不是很懂藝術(我也不懂),大部分普通人對藝術品的評價千人千言,很難有統一的解讀。
但是對於《星空》,你隨便掃一眼聲稱獲得了感觸的人的評價,你會發現他們的解讀是高度統一的,有兩個辭彙以特別高的頻率出現:抑鬱、癲狂。其它圍繞著這兩個詞意大量出現的有:涌動、躁動、燃燒、寂靜等等。
這些辭彙看起來都不是很舒服。但是,假如你把這些語意當成常態,把抑鬱看成常有的事,把心底的躁動當成普通人的狀態,把壓在一池平靜湖水下的活火山看成寂靜的美景。
你就從這幅充滿了抑鬱色調的圖畫中看出了作者心底奔涌的情緒。
一幅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這是常有的事。但像《星空》這樣,很多人看,但大家能得出幾乎一致的解讀,我反正是很羨慕的。
拿這幅畫去給抑鬱症患者,精神病人,自閉症兒童看,他們肯定不會痊癒,但應該會舒服一點,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這樣覺得。把這幅畫掛在床頭,和把一幅寫實攝影掛在床頭有區別,時間久了可能就會感受到一點點,就是「我來告訴你一個不想活了的人有多熱愛生命。」
梵高的畫,直白,直接,強烈,豐沛。有故事性。我認為好的畫打動人,或者說可以產生情感共鳴。他的畫面有力量,是強烈的表達。《星空》這幅我覺得比較浪漫,流動的與靜止的,看了覺得很激越,他的筆尖有噴勃的情感。還有他的色彩,不知什麼時候起,對於高純度色彩的對比就很喜歡很敏感。喜歡什麼調性的色彩是沒有高低之分的,只是本人比較喜歡偏純的色彩,很明亮,直接。還有一個見解,畫的個性也是人的個性,我覺得梵高勇敢也直接,他在呼喊。
起先我也不理解為什麼梵高會把星空會畫成這種流動的圓形線條——星星不是都是一顆一顆,一閃一閃的么?即便梵高有癲癇和抑鬱症,為什麼偏偏畫成圓形的旋渦狀的線條,而不是直線型,放射型,波浪形?為什麼偏偏是漩渦型?
直到後來看到下面這組新聞照片,我茅塞頓開了:星空確實是旋渦狀流動的,梵高有一雙不是凡人的能擁有的雙眼和大腦,他看到了凡人不能看到的景象。
新聞鏈接:攝影師拍攝渦狀星空 與梵高《星夜》極其相似[1]- 中國日報網
2015年2月25日報道(具體拍攝日期不詳),位於懷俄明州的魔鬼塔國家紀念區(Devils Tower National Monument)。攝影師Vincent Bradys為模仿著名畫家梵高的名作《星夜》,他走遍了全美,拍攝了一組主打漩渦狀的星跡和強烈色彩對比的「星空全景圖」。他的拍攝技法十分酷炫,通過將四台裝配有魚眼鏡頭的相機固定在一個十字架上,再運用長曝光來捕捉夜空中恆星視運動的星跡。
這是攝影器材這是攝影作品
這些照片是經過N個小時(也許數天?)曝光才得到的,必須用儀器才捕捉得到
可是梵高用他的肉眼凡胎看到了
他看到了,就把她畫下來了,寫實的作品
僅此而已!
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這幾乎是超能力範疇的事情了!!
我在知乎開設了專欄:三生,三生 - 知乎專欄,歡迎前來閱讀、指點、討論,我將悉心接受。——————————————————————————————————————————
處女座出生日期為8月23日-9月22日,性格往往理智、謙虛、喜歡整潔 、追求完美,但又喜歡雞蛋裡挑骨頭,要求太高以致吹毛求疵。從明天凌晨起,一大波處女座即將來襲。
梵高
印象派畫家代表,知名精神病患者,畫作雖然用色大膽極具特色,但...當梵高大作遇上作女座
鬱金香田園處女座抓狂指數:
處女座.改一個隊伍一個顏色,多和諧。夜晚露天咖啡座
處女座抓狂指數:
處女座.改
請老闆吧桌椅排排整齊。
在亞爾的卧室
處女座抓狂指數:
處女座.改
床要靠牆擺,衣服放進衣櫥,瓶瓶罐罐放進碗櫥。
在亞爾的卧室
處女座抓狂指數:
處女座.改歪七扭八的房子無法忍受,高低不一的窗子就該炸了重建。
星夜處女座抓狂指數:
處女座.改已暈......文森特?梵高,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我對梵高的印象,只有一個詞——神經病!?QQ音樂-音樂你的生活!VincentDon McLean - 微風往事 重溫藍色點唱機這是唐?麥克萊恩演唱的民謠歌曲Vincent,邊聽邊看,希望在音樂里,有人能讀懂文森特?梵高「愛的真實」。
你可以不喜歡梵高的作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作品確實有一種魅力,讓人看過以後就會印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梵高的神經病也許是由骨子裡散發出來的,從他的畫里,你似乎能讀到他深深地憂鬱和晦暗。我猜測他的精神世界就像他的畫一樣,都是——扭曲、扭曲和扭曲。
18901890年,他在美麗的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其生命,年僅37歲。死亡方式:獵槍對準胸口崩了一下,當時命硬沒死成,兩天後疼死了。
《嘉舍醫生的肖像》 1890年1888
把時間前一年半,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不為下酒,只為造就藝術史,反正正常人是下不了手的。
《自畫像》 1889年1886
再把時間往年推兩年半,他在自殺的四年前,來到法國巴黎,也許參觀了盧浮宮,反正在藝術之都受到不少大師作品的熏陶,因此他大多數的名作都是在這人生的最後四年畫的。
回過頭,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被處女座改的畫夜晚露天咖啡座創作於1888年,收藏於科倫-米勒博物館↑暖人心扉的黃色燈光在夜色中顯得格外璀璨,就連點亮夜空的星星也沾染了這份黃色,這是梵高幻想的藝術家歡聚暢談的地方,對梵高來說,黃色象徵著光與幸福。或因為這個原因,他吞了一整罐黃色顏料......
在亞爾的卧室創作於1889年,收藏於奧塞美術館↑梵高最喜愛也是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在聖雷米精神病院期間,梵高憑記憶畫出了這幅作品。梵高用他大膽誇張的視角向當時荷蘭藝術家慣用的柔和色發起挑戰,同時也打破了講究精確與寫實的透視框架。
奧維爾教堂1890年,收藏於奧塞美術館↑佇立在小鎮高處的教堂,是當地風景中最主要的特徵,暗沉的藍天和教堂的光影表現並不合自然現象,但反映了梵高內心的意象。
星夜創作於1889年,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夜晚的星空,迴旋的雲朵,梵高流暢的筆觸和翻湧的天空暗示出他躁動不安的情緒和深受困擾的思緒。此時的梵高,已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但幻覺和夢魘仍困擾著他,病情進一步惡化。梵高也許世人無法體會到你的內心,以至於你在世的時候只賣出去了一幅作品。不知是否有人就像歌中所唱的,讀懂了你那:「因深深的思索而承受著苦悶、因賦予思想自由而所做的一切
情緒,我不懂畫畫但我看到到了很奇特的情緒
Vincent van Gogh,中文譯為「梵·高」。
本人是梵高的畫迷(不用詫異,真的喜歡),所以也來從我理解的角度解釋一下。
要談梵高的畫,就避不開談論梵高的生平。
割掉耳朵的梵高
要說梵高畫的有多好,可能在有些人眼裡並不見得。
那麼為什麼梵高又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那是因為他在藝術上的貢獻是很值得稱道的。
梵高是後印象主義畫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對藝術界影響較大的畫家之一。在僅有的短短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梵高總共創作了2000多幅作品,對於大眾來說,《星夜》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餘大眾熟悉的作品分別有《向日葵》、《自畫像》等。
印象主義畫派是19世紀最重要的藝術流派之一,其將光與色彩的科學觀念引入到繪畫中,對當時的傳統繪畫觀念無疑是一次創新。
而且,大眾熟知的《自畫像》、《向日葵》都不止一幅。
自畫像
自畫像
《星夜》創作於1889年。
梵高於1890年7月27日開槍打中自己的胸部,29日凌晨,在弟弟提奧和加歇醫生的陪伴下去世,也就是說,《星夜》是創作於梵高藝術生涯(也是他短暫的人生)的晚期。
要解釋清楚這件事,就必須回到1888年。
那時,梵高居住在巴黎,但是巴黎的快節奏生活令梵高身體上和精神上都倍感壓力,他反而更加嚮往陽光明亮、氣候溫暖、生活寧靜的法國南部鄉村,他於2月21日去往普羅旺斯的阿爾小鎮。5月搬入黃房子居住,此後陸續以地中海、麥田、人物和卧室為主題創作了大量的作品。10月20日高更前來與他同住,12月梵高和高更因為藝術理想的分歧產生了激烈的摩擦,在23日兩人大吵一架之後,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並被送往阿爾的醫院。高更則返回了巴黎。
1889年5月3日,梵高自己決定進入聖雷米的聖保羅療養院進行精神治療(此時梵高的精神狀態非常不好)。但是在療養的花園裡,梵高畫了各種植物景觀,這裡成為了他主要的繪畫場所,偶爾在醫生的監護下可以到戶外進行創作。
比如下面這幅:
Wheat Field With Reaper And Sun/《麥田裡的收割者》
《星夜》這幅作品也誕生在這段時間。
《星夜》
梵高的星空是一片靈魂動蕩的領域,在彷彿快要爆炸的星星下面是寧靜祥和的小村莊,連接地面和天空的是火焰燃燒般地司柏樹。在傳統觀念中,絲柏樹往往代表墓地和死亡,但是死亡對於梵高來說並非是不祥的和哀痛的。他曾說過:「仰望星空時我總是在想,我問自己,為什麼不把天上閃耀的星星當做法國地圖上容易到達的地點,如同我們坐火車去往塔拉斯孔或魯昂一樣,我們死後將到星星上。」
梵高將他的經歷寫信告訴弟弟提奧:「今天早上日出之前,我從我的窗戶遠眺外面的村莊很長一段時間,天空中除了一顆晨星什麼也沒有,這顆星星看起來非常大。」他所說的星星或許就是《星夜》中天空下方那顆較大的、白色的星星。另一方面,天空下的小村莊也許是畫家虛構的,教堂尖尖的塔頂讓人聯想到梵高的故鄉——荷蘭。
透過這個時期的作品其實能看出梵高雖然飽受精神和身體疾病的折磨,但是實際上還是比較陽光的,作品都是生機勃勃的,在困境中有一種向上的願望。至於一年後發生的事,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修飾過如下圖
每次看這個我都驚呆了盯著上圖中間的原點看30秒,然後看下面梵高的星空……神奇的事…
如果我跟你說:「你看,星空。」
你朝天空望去,但是不知道我看到了什麼。
於是,我畫出來,告訴你。
星空是太陽系被二維化的圖像-------------------------------------「天啊,星空!」AA失聲喊道。程心知道她說的是凡·高的《星空》,像啊,太像了。她腦海中那幅畫的記憶,與眼前的二維太陽系兒乎完美地重疊在一起。太空中充滿了巨大的星體,這星體所佔的面積甚至大於它們之間空間的面積,但星體的巨大並沒有給它們帶來實在感,它們像是時空的旋渦。宇宙中,空間的每一處微小的部分都在驚懼和瘋狂中流動著、翻滾著、顫抖著,像燃燒的火焰.卻只散發出酷寒。太陽和行星,所有的實體和存在,只是這時空亂流產生的幻象。程心現在回想起兩次看到《星空》時奇怪的感覺:畫面中星空之外的部分,那火焰般的樹,暗夜中的村莊和山脈,都呈現出明顯的透視和縱深;但上方的星空卻絲毫沒有立體感,像掛在夜空中的一幅巨畫。因為星空是二維的。他是怎麼畫出來的?
1889年的凡·高,精神第二次崩潰的凡·高,難道真的用分裂和譫妄的意識,跨越五個多世紀的時空,看到了現在?!或者反過來,他早就看到了未來,這最後審判日的景象才是他精神崩潰和自殺的真正原因?!-----------------------------《三體》說實話我喜歡《星空》很多年,但是以前一直都沒有看明白,也和別人一樣認為是畫家的表現手法。
直到前幾年我得了抑鬱症,到達了必須去精神病院吃藥的程度。
吃了葯的晚上,我問家人「怎麼家裡的燈一閃一閃的」?家人不理解。
後來我才明白,是藥物作用使得腦神經反應變慢了,其實燈光物理學講過,本來就是一閃一閃的,只不過頻率很高,人們感受不到而已。
所以,梵高的《星空》是他進入精神病院後創作的,我認為是吃藥後中樞神經反應慢了,視覺上就產生了這樣的感官。星星空以前是這個樣子的,我很小的時候就見過。
長時間盯著它看,我會哭,不知道為什麼。
小時候看不懂梵高,總覺得就那稀奇古怪的畫誰畫不出來。
長大後再看梵高,感覺他的畫有了生命。
有人說看原作筆觸能看出作者當時作畫的心情。我就是從這幅作品開始知道了筆觸,也知道了那些我看不懂的抽象畫大都在展示其他維度、或者是從其他角度看物體的成像。
你大概覺得他畫的什麼玩意兒,但如有近視的朋友不妨摘下眼鏡看看遠方,可能會稍微明白些。
如果還不明白,等你遭遇了些人生大變再看,可能又會明白些。
附上百度百科上的解釋
如百度百科所說。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幅畫表現了第四維度,也就是時間。最明顯的體現就是雲。
畫里的雲不太尋常。正常的雲是一朵朵,它卻是一個卷或者說是一個軌跡。這正是雲隨著時間在空中的漂浮軌跡。
這幅畫是有生命的(或者說是動態的),可以看到雲在飄,樹被風吹的如火焰般(不好意思,我小時候一直以為這就是火焰,以為這幅畫畫的是某個魔族居住的地方),星星忽明忽暗等等。
但最有價值的地方,我認為還是情感。
情感是很複雜的東西。所有藝術表現形式--不論音樂、畫作還是舞蹈,最終目的都是表現人類複雜的情感。
這幅畫的情感太多了,憤怒、無奈、魔怔、希望等等。如點點星光既代表梵高的壓抑也代表他心中的一點光亮(希望)。
我建議還是少看梵高吧,他的作品是非常明顯的一般海水一半火焰,大多數都是瘋狂的絕望、吶喊(瘋狂的低落過後有時又是狂喜,跟磕了葯一模一樣)。甚至在表面糊著厚厚希望的畫里,你仔細一看也是絕望(他畢竟是幾進精神病院的人)。很多畫里摻雜著他對現實的掙扎、憤怒、傷感等等(恕我詞窮)。
如果你長期研究他,估計要爆炸了,他的情感太多、碰撞太激烈。情感起伏太大,跟過山車似的。
想看懂他的畫不妨看看他的生平。比如他和高更的二三事,他和他天使投資人弟弟等等。
以上純屬個人理解,如您贊同請點贊。如不贊同,也很正常。藝術無正解,千人千個哈姆雷特,不可相爭。看過他的畫原作(但不是這幅)
其實不止這幅,他那些有類似線條的畫,實物和圖上差很遠(簡單來說實物很立體,上面會有厚重的顏料)。有患抑鬱症的知友說了看到畫的奇異感受,其實完全健康的人也能看到詭譎的畫面的。
如果你在他的畫前面站定盯著看,慢慢地這畫就好像一張紙晃動了起來(怎麼晃要看那副畫的線條,我看的那副是波浪形的)
再繼續盯著,如果你恰好想像力還不錯,會有種被吸進去畫面的感覺。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總之挺神奇的,可能和某些視覺蒙蔽有關。
再繼續盯著...我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了,畢竟他的畫很多人要看,不好意思在前面站那麼久的。回過神之後,頭有點暈。
這種感受只有看他的畫才有。
推薦閱讀:
※如何抨擊像這樣侮辱梵高的言論?
※男朋友喜歡梵高,應該送什麼禮物呢?
※梵高這類藝術家死後作品若賣出,最終獲利者是誰?是否合理?
※誰有至愛梵高的鏈接?
※梵高的《星夜》中那顆直插天空的樹象徵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