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美國很多東西看起來很low或者沒有美感和質感?

相關問題:是什麼讓我國很多東西看起來很low或者沒有美感和質感? - 社會 - 知乎

作為一個起步較早,工業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什麽讓美國的許多東西看起來這麼low?

城市街道:

店鋪:

平面設計:

日用品:

時尚:

以上是一些在美國隨處可見的例子,很好奇經濟同樣發達的歐洲和日本地區是否也存在大量看起來這麼low的東西。


從題圖來看,原因太簡單:

【美國設計貴】--所以很多地方乾脆不設計,隨便弄,看得懂就行。

舉個例子:幾年前在officemax有一次去打樣,文件尺寸大了一點,店員幫我改了一下輸出尺寸,receipt上就赫然多了$20名為graphic design的收費。(就是拉了一下滑鼠......不是我不尊重拉滑鼠,我自己也是設計,可這拉一下尺寸真的就是沒有技術含量的舉手之勞)

正經項目只說專業相關的:logo一兩千刀起,海報500刀一張起。這些都是地攤價--對比也就是個列印店水準。

一般設計工作室人工費是60刀/小時。網頁設計更貴。

優秀的設計更貴,一張海報幾千刀一個logo幾萬刀。(同理室內設計,其他設計

一般小商業,不可能有那麼高的預算花在設計上,有個小几千的預算在設計上就不錯了,找便宜的設計工作室或者freelancer給簡單弄一弄(也不會拿著最便宜的價格去要求做「熱情簡約高大上」的設計)

所以這樣的效果很正常...有一些是沒有經過設計,自己弄的。還有一些是特有年代風格比如那些明信片,或者種族審美比如美甲風格,還有節日風格

----------------
從經濟政治文化各種分析,說的就好像美國人真不喜歡美一樣... 題主你找的每一張圖我都有更多的反例...

城市/街道

店鋪/門面

fashion

平面設計

包括美甲

(手機發圖好費勁

-------------
btw題主你找的這些圖實在是...基本就是沒怎麼裝修隨便弄一弄,比如沙縣小吃的地方,還有那張homecoming都是高中生... 所以:是的,全世界不管哪裡都有沒經過設計的地方,不管歐洲日本還是哪兒,這樣的東西哪兒都有

--------------
這個問題下今天突然這麼多人點贊應該是被某大v翻了牌子...誠惶誠恐....

補充一點:美國設計師掙的一般,比如30刀/小時,但是一個設計公司/工作室肯定還有很多開銷,還要掙錢,比如一個項目要兩個設計師再加上七七八八的開銷光成本就要100+一小時了,所以設計貴不代表設計師很賺錢


你所指這些都是平民小店平民餐館啊,講究的是實惠經濟。搞的很精緻成本必然上去。


對於追求享受追求氛圍的人,自然有些更精緻的地方給他們去。如果去一些高檔餐館或者商店,裝修服務什麼的也會高檔起來。

美國在全球經濟確實領先,但是也沒有強到什麼地方都很講究的程度。是不是題主對美國以前有不太切實際的想像啊?

不過美國人整體來說確實不太講究,穿衣服吃飯總體來說確實不夠精緻,地攤貨和快餐各種用的飛起,甚至好多明星也都這樣。美國人真正燒錢的地方在於給自己的愛好,各種器材什麼的燒的特厲害。

我覺得美國一個非常厲害,也是體現其經濟力量的地方,是其全國範圍內很好的基礎建設。除了特別村特別玉米地、或者幾大大城市這種地方,其他美國普通的城鎮,都差不太多。路修的四通八達,高速路到處都有而且基本免費。公共場所到處都有中央空調,廁所大多都很乾凈。這些看不到或者不起眼的地方,到處都是錢啊。

比大城市,國內北上廣深真的有不輸世界任何大城市的繁華。但是四線城市及以下,這基礎建設的發達程度,那差距真不是一點半點。

也許美國人天生自帶土氣,覺得這樣子就行了也不太講究更多。轉而把錢花在了不同的地方。



這兩天內這條回答收到了上百個贊真是受寵若驚,謝謝大家的讚賞和支持!同時很多知友在評論區也對這條回答的不足之處多有指點,這裡也謝謝這些意見。
如正文第一句話所述,對於整個問題來說,這條回答只算是展開了其中一項元素,說不上標準答案。總內容的有限還請見諒,而如果這一點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或啟發真是再好不過。
而在撰寫這條回答的時候,確實在時間不足的壓力下,我沒能在素材選取和邏輯措辭等方面保持一如既往的嚴謹度。這點我會儘快修改、完善,以求不愧對那麼多朋友的贊同與感謝。
最後就認真答題的態度這一點來說,我認為這裡是沒有問題的,歡迎大家繼續提出意見。

———————————————————— 1.27更新

收入很重要、審美很重要、傳統很重要,但是密度也很重要。

舉幾處位於南加州的社區為例子展示一下
1. 收入在加州偏低的越南移民社區Little Saigon

算是題主提及的城市建築和街道設計的典型,除了建築整潔一些,在設計上實在是沒有什麼美感。Little Saigon所在的Westminster人口密度偏低,加上收入也不高,街道是這個樣子。
2. 收入在加州也算中上的新興富裕城市Irvine的Culver Plaza

Irvine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無序擴張、超級街區、田園城市這樣的規劃概念都能在這找到痕迹。不過總的來說,就算收入偏高,密度不夠,街道的感覺也就這個樣子了。
3. Huntington Beach的新購物中心Pacific City (概念圖)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Huntington Beach收入比Irvine只低不高,地理位置也非常接近,社區規劃密度一高,光禿禿的店面就變成了紅花綠樹、人來人往的休閑社區。這可不low啊。

放大到不同的城市街道,也有類似的對比
1. 這是洛杉磯

這是洛杉磯近郊低密度區域的俯瞰,山雞村的綽號就是由此而來。
2. 這是洛杉磯

這是在洛杉磯,典型的郊區中產住宅區。房子挺大的,但是設計來講,其實沒有特別出眾。
3. 然而這也是洛杉磯

文藝小清新電影500 days of summer中的公園,位於Downtown LA的angle knoll小火車一旁。建築密度一高,搭配行道樹、行人、長椅,就算略顯陳舊、整座城市的設計感都好了不少。

再看一些「不low,有質感」的地方
1. 京都清水寺二年坂

街道整潔,路徑偏窄,建築密集,再加上這些民房或多或少的古風情調,氣氛就襯託了出來。
2. 在倫敦從特拉法甲廣場眺望大本鐘

類似的,人口、建築密度都偏高,空間留白少,加上傳統建築的點綴,美感增強了不少。
3. 芝加哥河兩岸

就算在美國、就算現代建築佔主導,密度一高,城市空間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總的來說
入門了解現代美國社會,有兩個概念非常關鍵 -
一是貧富差距。這裡再次推薦紀錄片Inequality for all,在a站有視頻。
(不平等的時代 Inequality for All(2013)【中字】)
這點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國富裕社區可以富麗堂皇地羨煞他國富人、中等以下社區卻簡直不像發達國家,以及題主所展示的平民消費產品為什麼設計感較差。
二是無序蔓延。英文里叫sprawl,指的是二戰後由於小汽車的發展,城市無序擴張並形成大量低密度市區。過程大概是這樣 -

二戰後私家車科技發展 + 二戰後美國家庭收入空前提高 ——&>


看起來只是城市規劃領域的問題,其實它影響遠大於此,簡單舉例-
1. 美國人民的肥胖率及健身文化。在小汽車社會,不主動去gym就很少有機會鍛煉。因此在美國,不去gym而變成大胖子,和常去gym愛上健身要比其他國家常見。
2. 美國居高不下的人均碳排放。這點也很容易理解,公共交通用相對較少的燃料和排放運輸乘客,小汽車則剛好相反。美國頗高的人均碳排放,部分也是由於依賴小汽車交通、
3. 美國很多地區較差的街區設計感。正如這題上面提到的,題主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也與很多地方因低密度而缺乏有效設計和管理有關。


不黑不吹,正而八經來答題。

總體來說,美國人的確是不太講究美感的。題主貼的圖除了第一張有些誇張外其餘基本就是美國生活日常的樣子。

究其原因,是因為在美國人的觀念里,一切以簡單易用為主。美國人崇尚的是四個字:

實用主義

東西不太追求美感但設計很科學,質量好且易用度高。


歷史角度:
相比較於歐洲和中國,美國整體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晚,大部分完成於1929經濟大蕭條後期,因此在建築風格上沒有經歷過追求美感的歷史時期。城市房屋和街道看起來也就沒有厚重的歷史感。由於美國是個移民國家,歷史上各種族民族之間相互融合,再加上短暫的兩百年歷史,所以也沒有流傳下來統一的文化審美和風格。

地理角度:
美國人口數量僅為中國的1/5,但國土面積和中國相等,且不像中國人口都集中在東部,美國人口分布相對平均和分散,因此人口密度很低,很難形成有特色的建築群。導致大家都追求簡易夠用,而不會花過多成本在外觀上。也是因為地理原因和人口分散,全美國從冬到西的城市規劃都一模一樣,基本沒有地方特色的美食(靠近南邊的食物還是受墨西哥影響)。

經濟角度:
美國社會經濟結構是典型的橄欖型構成,即中產階級佔據社會主導。他們其實不太有閑錢。大多數中產階級家庭都在承受很大的經濟壓力:子女教育(高昂的大學費用),各種保險,各種稅費,車貸房貸等等。以至於他們很多家庭的收入剛好能夠維持日常開支,很難有結餘去追求錦上添花的審美追求。高性價比就成了他們的最愛。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的製造業快銷業和食品行業已經形成幾大巨頭控制著大部分的市場,而資本的逐利性就導致他們在全國投放相同設計的門店和產品,因此很難形成特色。

文化角度:
接觸過美國人的應該都能感受到美國人是世界上最有自信的種族了。由於長期霸佔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人骨子裡面自帶迷之優越感。所以他們打心底里就不需要通過高檔的衣著服飾去「炫耀」自己的身份。同時社會中也沒有通過衣著配飾車子等外在展現自己所處社會階層的文化習慣。年輕人的愛好基本就是體育運動健身戶外電動等等,很少有追求時尚的。因此他們覺得穿的暖和就行,車子破點兒但能開就行,反正也不需要跟誰攀比。最重要的是,美國社會尊重的是人人平等,別人不會通過外在去judge一個人。


先寫到這裡,歡迎評論里補充~


美國那幫清教徒低俗的審美品味。


1. 規模化與標準化

美國當年短期內的崛起,要讓當時近一億世界各地奔著美國夢亡命而來的人們,吃飽穿暖有車有房,靠的就是福特起頭的大規模標準化工業生產,所以把一切不必要的慢工細活都淘汰了,把所有地方特色的細節都抹殺了。

反觀歐洲產品,無法在政治上迅速形成大型統一市場,只得在偏鄉一隅磨他的水牛皮,即便是降低成本餵飽大眾的包豪斯,似乎都假模假式,所以各種商品都蠻有特點,蠻精緻,充滿藝術感。

好壞參半

2. 另一個因素是殖民化

歐洲居民移民美國,一下子從開化之地進入了未開化之地,民風會被迫變得彪悍粗魯踏實自為,所謂美國風格,多數就是他們非常自豪的殖民地風格,這也是好壞參半。

反正我自己更喜歡歐洲的假模假式和優雅精緻,美國女孩那種一關門就扒皮帶扒褲子的豪爽,總覺得無法長期過日子,評論區有網友說她還會換輪胎,是啊,也喜歡換妻。

3. 南美影響不容小覷

美國的半壁江山是從西班牙殖民地手裡奪來的,雖然美國人骨子裡跟我一樣崇拜法國的優雅精緻,卻不得不接受粗粗糙糙的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巴西等等這些南美的風格。

西班牙葡萄牙原本不過是歐洲的偏鄉,跟摩爾人鬥了500年,來不及細化自己,就一頭扎到了美洲。殖民嘛,就是複雜問題簡單化、更接近自然、更多向本地部落取經,這都是不得已的。

於是加州有所謂的Mission風格,什麼玩意兒啊,無非是大尺寸手工木工,內牆抹灰漿,房梁直接暴露,不就是對優雅的反動嘛,相當於在性生活里,對愛情膩味了之後,射女神滿臉精液,打屁股罵髒話的反動玩兒法嘛,倒真刺激。

這不,好的學著難,壞的學得容易。

綜上所述,就是沒啥文化,但啥是文化,似乎就是吃飽了撐的整出來的哩個兒愣。


我不覺得這些LOW
但我有一點實在想不通,為什麼總有人把西方一些很普通很平民化的東西看得很高大上?
我就見過國內有小清新可以把fish and chips吃出逼格來,簡直可怕
還有人明明沒那個文化底子,卻總覺得看美國隊長或者星戰逼格高,或者裝作很了解???
我不是在詆毀這2個作品,我只是覺得正常情況下,絕大部分中國人應該不太好理解這些作品
畢竟文化氛圍不同
----------------
嗨呀隨手一答居然這麼多評論,嚇壞我了。真的只是隨手一答啊,最開始都以為這題主釣魚的,怎麼這種問題都問。再補充點回答吧
1.如果fish and chips的例子不好理解,那我換成兩個家常菜----西紅柿炒蛋和炒土豆絲。
這兩道菜確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玩意,但你能說LOW嗎?
再腦補一下,假如一個老外跑到家常菜館點了這兩道菜,然後拍照發微博還配上一段逼格滿滿的文字,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同樣的道理,題主發的這些東西也是很平民化的東西,至於是不是LOW那就見仁見智了。我個人覺得用LOW來形容是明顯的貶義,很常見很普通並不代表就是LOW吧?
2.電影的例子可能扯遠了,我也沒說這兩部電影逼格高或者逼格低,或者說不能把這兩部電影當爆米花電影看,沒有任何這個意思。
答主不爽的是這類「影迷」
-----------
這還可以政治敏感????


瀉藥。

如果說,中國大陸很多東西看起來很 low 或者沒有質感是因為決定日常體現公眾審美的宣傳品之類的東西的人缺乏審美教育的話,美國可以說是民族性裡面透露出的一股子 「土味兒」 。當然美國也有很好的設計師,也有很不錯的設計學校。但我們要首先明確一點,美國設計最被稱道的一點是 「商業設計」 ,也就是說,美國人做設計是首先看商業價值,也就是消費者的審美取向。

然而,美國雖然有良好的審美教育,可惜的是美國主要的消費市場里的消費者(中產階級)大多不都是接受良好高等教育者,而這部分人本身身上美國人的紅脖子民族性格又很濃厚(大家都知道,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其實早先大都是歐洲混不下去了才去的)。

這種民族審美,喜歡的就是大氣,硬派,實用甚至粗俗,跟舊大陸完全不是一個套路。比如說中國的傳統審美觀里雖然民間也喜歡大紅大紫的這種東西,但對於清新脫俗的雅也是能審美的。略微誇張地說,一般的美國人不是不能認識雅,但對他們而言肯定心裡總覺得彆扭缺點什麼。就是這種大眾審美取向加上傳統中的商業設計傳統,導致了美國的很多東西看起來很 low 或者沒有美感和質感。不過或許你會比較喜歡同樣來自美國並在美國流行了一陣子的 「未來主義」 ,簡直是美國人民整體審美水平最高的一個時期了,因為什麼呢?因為美國人登月了,導致大家都很憧憬未來的生活,於是乎設計師們終於有機會用更藝術美觀的形式來設計產品,大量的流線型的設計產品出來了,曾經活躍的未來主義在那個年代又蓬勃起來,當然,之後還有 POP 風格等的湧現。不過那都是在那兩個特定年代才噴薄的。

當然就現在而言有人大概會說 Apple 就做的很美觀精緻,MXXB,Apple 早期是和 Frog 合作,而 Frog 總部在德國,而現在的設計總監是特么英國人,Jobs 本人則是個嬉皮士出身。而且,矽谷那種地方,典型的精英主義氛圍,和美國的絕大多數地區在審美水平上還是很有區別的,尤其是紅脖子的鄉野和城鎮工薪階層和黑人進行對比。

仿照之前我寫的 「為什麼說中國大陸很多設計很low」(原文鏈接:知乎專欄舉個栗子。

如果說中國大陸的國民神車是 「五菱宏光」 ,那麼美國也沒好到哪裡去,國民神車是 「福特猛禽」 。

這車絕對的大氣,粗狂且豪邁,但如果說真的是很符合當今的汽車主流審美嗎?我覺得未必(雖然我也很喜歡猛禽)。方方正正,線條明顯,而且作為皮卡受限於功能要求,底盤也不能做低,還要保障車內部空間明顯在外觀上比起 SUV 之類的要先天不足,明顯的缺乏律動感。再加上美帝紅脖子群眾的愛國主義魔改,更顯土氣。

而且類似的在美系豪華車裡面,我一直都不是很喜歡克萊斯勒那種正正方方的設計,而且其進氣格柵真的好大。

說到底,美國人民就是喜歡這種我們看來的土味兒,咱們又能咋地呢?

最後,本文將稍晚同步於個人知乎專欄 「設計·大字報」 ,且會有關於我更擅長的海報設計相關哦。


首先,這張照片拍的很Low。

其次,個人感覺美國很多地方不是什麼高樓大廈,看起來似乎也很普通,但是進去乾淨安靜,尤其是洗手間,完全不low。題目說明中的圖片大概就是。

最後,任何國家都有low的地方,美國的貧民窟有時候也挺髒亂差。當然,總體上還是乾淨整潔的。


都舊了,想想北京的地鐵(舊)還有廣州的地鐵(新)。


一個國家的普遍審美能力與這個國家的大眾文化程度有密切相關性。


一個國家的絕對設計水平與這個國家的頂尖人才數量和產業發達程度有密切關係。


美國是個兩級分化嚴重的國家。美國本身聚集著眾多大師級高手,從時裝家居平面到工業設計都有。當然,這是近三十年以來逐漸增加累積的。

然而,作為一個年輕的國家,短短兩百多年歷史,主體國民基礎是來自歐洲的貧民教徒,不斷加入的第一代移民多數也是背井離鄉的來尋求更好的機會。

文藝復興以來的美學最高成就在歐洲,數百年由貴族群體逐漸向下向外擴散,因此歐洲的中產階級對藝術的品味和要求普遍較高。

美國則在過往的十九二十世紀中全力完成其社會財富的累積。美國社會廣大人民對於美的眼光和標準還沒有建立起來。

文明向更高的精神層面的提升是在階級富裕穩定的數代以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最頂級的藝術往往都是由貴族支持完成的。人文藝術,哲學思想,理論研究,這些領域在一個社會所受到重視和禮遇程度,可以了解出這個國家的真正持續發展能力。

美國社會的審美能力是在持續上升的,畢竟財富已經經過了數代的累積,精英群體與資本世家不斷擴大。當然,美國的分化在於,這個國家還有很大數量的群體的受教育程度很低,並且缺乏提升通道。他們對美的認知水平還停留在財富的外在話展現,比如對金色的熱愛,對價格高的材質的堆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眾的普遍審美水平與社會文明的連續性關係很大,每一次的政權動蕩,通過戰爭改朝換代都會對文化產生巨大的破壞。新一茬的人上台,前朝數百年的藝術文化累積基本歸零,從頭再來。因此中國雖然有著數千年的文化文明,延續的是以文字形式流傳的思想,而繪畫音樂戲劇和工藝方面基本都是一次次的毀滅殆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社會大眾審美令人捉急。


個人感覺,美國人很多比較粗枝大葉…做功夫沒有那麼細緻…所以就感覺缺乏美感…
所以變成個性,自由,你覺得不美,肯定還是有人覺得美…


如果對照國內同等級別

這邊的GrillBar比國內的成都美食沙縣小吃逼格還高點

F150 Sierra Silverado Ram比國內的輕型皮卡高不知道哪裡去

要啥自行車?


先說說衣食住行吧。

首先是衣服,以休閑為主。老美很喜歡穿衛衣,戴帽子,但不一定掛根很粗的金項鏈。在西裝革履的英國人看來,老美這幫low逼,就是爛泥扶不上牆。年輕人真心不關心時尚,一年四季運動裝。大冬天的穿T恤短褲也是讓答主醉了。和國內一批從小學初中就開始研究服裝品牌的學生相比,不知道差了多少個等級。

食物。老美吃的東西就是漢堡披薩炸雞薯條,還有牛排。當然了,牛排餐廳也是需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去吃的,一般是周末或者節假日改善生活的。這在法式大餐和中餐面前,簡直就low爆了。

住的話,其實美國因為面積大人少,所以不愁沒有土地,而且土地不是國家的,人民有永久居住權。但是老美很不會享受生活,基本上蓋個大平層,再圈個院子,就是家了。這要換做國人,恨不得蓋三層還不夠,而且自己土地越大越好。這就是價值觀的差異。而且一般來說,中產階級是不怎麼好好裝修房子的,除非是特別有錢的,當然那也就不是中產階級了。

再說行。走到哪都開車,哪怕走路3分鐘,老美也不願意走,傻子才不開車去呢!舉個例子,美國的超市一般都非常大,基本上都備有電動推車,原本是給胖的走不動路的人、老人或者殘疾人準備的,那玩意可方便了,開著小車車就在超市裡購物了,現在嘛,小年輕也會開著跑,反正不用走路多省事。

不過,我要說的不是這個,我想說的是美國有那麼大的汽車保有量,但是什麼車賣的最好呢?二手車。美國的二手車市場大得驚人,馬路上到處可見掛著臨時牌照的二手車,因為便宜啊,前面一輛壞了或者不喜歡就賣掉重新買二手車啊。很多老美年輕人第一輛車都是破舊的二手車,性價比高,而且油也便宜,答主這邊油價大約穩定在1加侖2美元左右。與此同時,國內的年輕人第一輛車還是以新車為主吧。

除了衣食住行,還有音樂等等。不像歐洲國家的歌劇,說唱在美國更為流行,也是被黑人給帶的。這個很接地氣,老美是個人都會隨時來一句「喲喲切克鬧」,在歐洲人眼裡也很底層吧。

我們都知道美國曾經是個超級移民國家,也是個歷史很短的國家,但同時也是非常有錢的國家。

中國現在整天向西方國家吹噓什麼?是文化底蘊。這東西是數百年日積月累的,就像紳士文化一樣,而最初來到美國土地上的人都比較隨意,於是休閑風日益盛行。

歷史上的大移民也讓美國成了各民族的大雜燴,於是好的不好的一股腦來了。白人以前老歧視黑人,是因為黑人小孩課上老調皮搗蛋,帶壞白人小孩;是因為黑人不愛教育,總想走捷徑成功,比如搞音樂搞球類運動;是因為黑人素質確實低,而且屢教不改……當然現在只敢心裡歧視了,但是骨子裡的驕傲是不會磨滅的。不管怎樣,黑人的「low逼文化」進來了。

而美國階層的結構也決定了美國人的消費飲食習慣。中產階級非常龐大,看似也算混的不錯,但其實他們的生活很拮据。基本上靠不停的借貸還貸生活,他們還要買各種各樣高昂的保險,孩子的教育也是大頭。所以老美無論是買車還是裝飾房子,都以實用為主。很有趣的現象是,買好車的基本大都是老年人,馬路上你經常能看到白髮蒼蒼的大爺大媽開著敞篷車兜風。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美國一直都是世界經濟的領跑者。所以他們只有鄙視別人的資格,而沒有被人鄙視的感覺,因此老美覺得沒必要腆著臉去貼其他的所謂高逼格文化或習俗,這是國家強大所帶來的超級自信。希望天朝也能儘早迎來這一天。


那你說說為什麼你用蘋果手機吧!!


這要看你說的是窮人的美國還是精英的美國了。

認真來說,我個人看法,美感這種東西,一靠設計,二靠保養,三靠信仰加持,信

設計優秀的東西很多,但缺乏保養也不行。比如國內的不少小區,設計上其實不錯,但保養實在糟糕,污漬、隨意的改造、到處都是的小廣告、粗放的周邊環境,安藤忠雄和貝聿銘來了也沒轍。


設計醜陋,保養一般的東西,靠信仰加持也可以頗具美感。比如T-34坦克,扁腦袋,粗糙的線條,沒有虎式坦克的威風八面,也沒有T-28多炮塔的機械美感,但T-34如今已然成為了一種象徵蘇維埃紅色鐵流的暴力美學符號。

美國的東西,也差不多。

在歐洲老貴族們的眼裡,美國人是暴發戶,是鄉巴佬。

牛仔褲,別看現在流行,不就是礦工們穿的工裝褲嘛。low不low?你放到19世紀末的歐洲去,穿著禮服的貴族們肯定都覺得low,但現在呢,牛仔褲早就大行天下了。而且很多人還要買專門做舊、水洗、破洞的牛仔褲,甚至不能洗牛仔褲,美其名曰「養牛」,故意搞成一副「髒兮兮破破爛爛」的樣子,這就是信仰加持。

包括hiphop音樂,最初只是黑人區里地下音樂,流行在某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混混們的口中,而且充斥著粗口,甚至不如喊麥文雅……low不low?要我說肯定low,但現在呢?

脫離信仰加持而談美感,是不行的。

現在的知乎用戶啊,
腦子裡都裝的二極體,
沒有多位數字處理能力,
只能處理正和負,
當然,
主要的錯誤在於歷史和語文老師上課時候打飛機


美國的歷史與文化的底蘊與深厚上,真不如老牌歐洲國家。
僅以小便利店以及服飾店的櫥窗與店面陳列為例,美國的就不如歐洲國家的細膩與精緻。
不過好多美劇中,老美還相當看不上英國人的拿腔裝調呢。


這個我必須回答,是美國人對房子的品味!

我看美劇一直都搞不明白為什麼美國人喜歡把房間弄的那麼小。明明美國的地盤那麼大,房子那麼大,房間還弄的那麼小。小就不用說了,還特么往房間里塞滿東西,然後粉刷的花花綠綠的,讓整個房子看起來信息熵很高。

我就不明白了,美國人既然什麼都喜歡大的,為什麼房間不做的大一點,弄一個寬敞明亮的大廳,潔白的牆壁,清澈透明的落地長窗,青白色的燈光,就像機場或醫院那樣漂亮?


題主你憑什麼就那幾張照片和平面臨設計就說美國很多東西很low?以偏概全和以點帶面都是low和沒文化的表現


推薦閱讀:

請問這種形狀是如何生成的?
有哪些比較好的視覺設計教程分享一下呢?
大三了,想去面阿里的視覺設計實習,請問應該怎麼做~?

TAG:藝術 | 生活 | 設計 | 文化 | 視覺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