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電影宇宙為什麼遠遠落後於漫威電影宇宙?

DC電影改編比漫威早了30年,為什麼現在卻落後呢?


在回答「為什麼」之前,應該先回答「是不是」。


「漫威電影宇宙」第一二階段總票房超過85億美元,「DC電影宇宙」嚴格來說到現在為止只有一部《超人:鋼鐵之軀》,總票房不到7億美元,要知道5年前「漫威宇宙電影」開山之作《鋼鐵俠》全球收近6億。從票房來說,「漫威電影宇宙」起步早,早已把DC甩在身後。


從口碑上來說,更是這樣。「漫威電影宇宙」雖然也有諸如《鋼鐵俠3》這樣的「殘次品」,甚至「綠巨人」和「雷神」到現在都沒有一部像樣的單片作品。但憑藉著強大的IP管理和宣發能力,「漫威電影宇宙」如今幾乎應該成為了「超級英雄電影」的代名詞。近兩年,更是湧現了「美隊2」、「銀河護衛隊」、「復仇者聯盟2」這種現象級的商業電影。口碑和票房的雙向成功,也反哺了眾多「漫威電影宇宙」的演員。小羅伯特·唐尼、花瓶男克里斯·埃文斯、二線熟臉馬克·魯弗洛都成為了好萊塢的香餑餑。


所以,從「電影宇宙」這個概念來說,漫威的確比DC成功,而且是領先太多太多。接下來回答題主的問題:為什麼?

先看一張DC和漫威漫畫改編電影的列表圖:

這個圖中,標黃和標綠的部分是各自電影宇宙核心人物的單片或合集作品。從圖中可以看出來,「DC電影宇宙」核心人物「超人」比漫威早30年就有了自己的改編作品。既然早了近30年,為什麼DC遲遲沒有推出「正義聯盟」或者「DC宇宙」概念,而是讓漫威捷足先登了呢?這就涉及到一個重要概念:版權管理。


圖片來自:the http://geektwins.com,中文翻譯版轉自微博這裡是美國,【一張圖搞懂漫威英雄電影版權歸屬】當年漫... 來自這裡是美國


從這個圖裡,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今強大的「漫威」手中的漫畫英雄的版權情況其實非常糟糕。蜘蛛俠歸了索尼、X戰警在福克斯手裡,甚至最近大火的「死侍」也是福克斯而非漫威的。當然通過這些改編電影賺到了錢,比如蜘蛛俠,索尼拿到了8.2 億美元的票房, 而漫威從中分到了多少呢?2500萬,還是比零頭多一點的呢。作為「蜘蛛俠」IP的實際擁有者,漫威的版權出售,完全是為電影公司做嫁衣。心疼漫威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家養大的孩子,去給別人打工。


這又不得不提漫威出售版權的直接原因。上世紀90年代,美國漫畫產業出現一次衰敗,直接給漫威帶來巨大的輿論和經濟雙重壓力(中間略過1000個字),所以漫威開始變賣家產,企圖渡過難關。後來,索尼捯飭的「蜘蛛俠」大獲成功,漫威也是這時候才意識到,版權分散帶來的,可能是一個更致命的利益消耗。


這種糟糕的「版權現狀」,迫使了漫威最終決定親自改編,自己來做超級英雄電影,並通過自己的創作,迫使出售的英雄版權可以陸續回歸(漫威出售版權的模式也很奇葩,至於如何還能實現回歸,又有一個新的故事支線了)。反正,2008年漫威拍了「鋼鐵俠」,後面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

相對於把版權賣給電影公司,覺醒的漫威把所有人物放到統一的世界觀中去構建,並通過單英雄電影在結尾丟彩蛋的形式,預埋伏筆,使之能否彼此串聯,彩蛋丟啊丟,一直丟到了「復仇者聯盟」出現,至此一個大致的「漫威電影宇宙」終於有了雛形。另外,漫威把整個故事內容分散在漫畫、動畫、電影、遊戲等多個平台上,多條腿走路,目的都是共建一個英雄宇宙,對不了解整個故事的觀眾而言,從任意一端去接觸漫威,都能逐步延展並了解整個漫威宇宙的世界觀。


所以,對於題主這個問題,我認為答案其實就是四個字:「版權管理」。或者用現在流行的詞兒來說:IP管理。反觀DC,弱點盡顯,不停地走在「三部曲-重啟-三部曲」這條老路上,漫畫IP的商業價值開發不夠,也沒有充分挖掘自身強大的版權庫。試想一下,如果從「蝙蝠俠:俠影之謎」開始就由諾蘭開啟「正義聯盟」,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既然說到了「版權管理」,那我順便說一說國內的現狀。過去,國內主要走傳統的授權模式,也就是作品火了,多支線改編,例如從古龍、瓊瑤的小說改編成武俠片、言情劇,這是最傳統的作品授權;最近幾年,互聯網徹底改變所有人接觸文藝的形式,出現了的版權聯動,例如所謂的影游聯動,舉例說,花千骨,電視劇一火,手游馬上出來(實際上手游已經在電視劇開始火爆的過程中跟進研發),這中間的周期大大縮短,順便接著熱度節省營銷費用;第三種,一步到位式,就是一開始就以一個世界觀為基礎,小說、動漫、遊戲、影視作品同步上線,目前看到的實驗性案例,是產業巨頭騰訊和知名作家南派三叔推出的某IP案例。


不管那個階段,何種形式的版權管理,都會催生出一個或虛或實運轉的組織——版權委員會。如果把美國和日本的知名IP也考慮進來,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有5種不同的版權委員會機制:

版權構成:

版權運營:



版權衍生:

從對比中可以看到,版權委員會對於作品的版權管理,最終的是提供三種價值:


l
「保障作品世界觀統一」:不管以那種形式呈現,所有故事有且只有一個核心。漫威是一群超級英雄的宇宙觀,勇者大冒險是關於一群人的全球冒險,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來寫的。


l
「各取所長,專業分工」:例如火影版權委員會中,岸本負責世界觀,萬代負責手辦,東電負責影視;但類似古龍的家族式版權委員會,更多的是版權開發,其實跟內容沒有多大關係了;


l
「不同作品的快速迭代」:眼下受眾要的就是快。一個作品花5年培育受眾,再花5年改編成其它作品的文藝生產形態已經落伍。南派三叔拉著騰訊和像素軟體推出的勇者大冒險,從動畫、遊戲到小說甚至一年內全部完成。

這就是文藝的工業化。有些人可能不愛聽這個辭彙,覺得文藝加上工業化就是一堆銅臭。我認為這是一種不自覺的誤解。漫威現在的模式就是一種標準的好萊塢工業化模式,標準的敘事框架,明確梳理後的英雄定位、故事支線串聯,等等等等。而DC,也慢慢開始往這條路上去靠。順便說一嘴,我覺得他們倆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是迪士尼。


當然,漫威的後來居上的確也給了DC動力,後者已經開始了自己的「電影宇宙」規劃,突破原來的「守舊」基因。內容上,延續了暗黑風格,區隔漫威,同時也更加重視世界觀構建,試圖復興正義聯盟。


但說句實話,從超蝙這一次的效果來看,DC的步伐還是著急了點,企圖一下就吃成一個大胖子。一部超蝙,就把神奇女俠、海王、鋼骨、閃電俠全部都串聯了。未來DC的故事到底怎麼延續,「正義聯盟」是否能對抗得了「婦聯」,其實還很難說。但從趨勢上看,我相信差距是會慢慢縮小,競爭也勢必越來越激烈。不過,對於普通觀眾的你我來說,還有這最美好的事嗎?


讓我為你們講一段近八十年的歷史吧,從漫畫講到電影,從頭到尾解析DC與漫威在電影、漫畫、電視劇多個領域的廝殺,以及這些超級英雄的故事。

硝煙不斷瀰漫,漫畫里的超級英雄

對於美漫愛好者來說,2015年5月7日註定是值得紀念的一天,那天,漫威漫畫(Marvel Comics)里最著名的兩個平行宇宙相撞,一切化為烏有,這場名為「秘密戰爭」的大事件蓄謀已久,讓主世界616和終極世界1610頃刻間灰飛煙滅,僅殘留幾名超級英雄走向修改時間軸的漫漫長路,未來的漫威漫畫,是重啟新的平行宇宙,還是融合,目前還是未知數。


不知是巧合還是故意而為之,在漫威漫畫傳來如此驚天動地的消息時,他們的老對手DC漫畫也傳來一個噩耗——蝙蝠俠和小丑在一場殘忍的白刃戰之後,兩人倒下,死在了彼此身邊。這無疑也是個晴天霹靂,粉絲們對於現如今漫畫編劇們的瘋狂行為並不能完全理解,在震驚之餘,難免會提出疑問:超級英雄漫畫是怎麼一步步擁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讓人為之著魔。


這是一段很長的歷史。


超級英雄,一群穿著花花綠綠緊身服的異裝癖,穿梭在現代都市裡,用不可思議的超能力打擊犯罪,拯救世界。怎麼聽都是過分中二的設定,甚至還有點兒傻氣,當我們翻開幾十年前的漫畫書時,我們更是無法接受並不算精緻的畫風,一股粗糙感撲面而來,然而,經過八十多年的發展,超級英雄從漫畫走向電影,風靡全球,他們的奇裝異服不再中二,開始極具質感,他們的戰鬥畫面不再粗糙,開始極度震撼。


現代意義的漫畫,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在此之前,漫畫的敘述風格較為單一,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四格漫畫」。隨著1929年經濟危機和大蕭條的到來,漫畫創作迎來了一個新的可能點,讀者們對於犯罪率的上升,希望在漫畫世界裡看到無所不能打擊犯罪的漫畫。在此之後,出現了《迪克·崔西》《人猿泰山》《大力水手》等一系列的英雄漫畫。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當超級英雄降臨漫畫世界後,一場從俚俗到輝煌的現代神話正在上演。


從誕生到黃金時代


1938年,《動作漫畫》(Action Comics)創刊了,有一個人問世於其中,他胸前有著盾形S標記,穿著藍色緊身衣,披著紅披風,當然,還有日後被大家所津津樂道的內褲外穿,沒錯,他就是歷史上第一位超級英雄,超人(Superman)。

誰都沒有想到,這個看起來很搞笑的傻大個超人日後會成為代表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也是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虛擬人物之一,如果要談論超級英雄的發展史,你可以避開任何一位超級英雄,唯獨不能無視超人的存在。


令人詫異的是,創造這個知名角色的作者竟是兩個十七歲的窮小子——傑瑞?西格爾(Jerry Siegel)和喬?舒斯特(Joe Shuster),他們都是科幻迷,創作「超人」後,他們四處投稿,卻屢遭拒絕,最後被「國家漫畫公司」(DC漫畫公司的前身)所接納,美國漫畫的黃金時代,就此拉開了序幕。


這種白天是白領晚上是義警的設定極其新穎,白天他們都是普通人,和我們一樣為吃穿住行而煩惱,晚上穿上制服打擊犯罪,成為超級英雄。在引起廣泛關注後,也引發了新的思考和討論——超級英雄們到底有沒有權力打擊犯罪?


在超級英雄們看來,法律並不能制裁所有罪犯,所以必須有更強大的力量站出來,然而,誰能保證超級英雄們一定是對的,他們制裁罪犯的標準又是什麼,而超級英雄們不公開的身份又是一種隱患,如果有一天他們犯下錯誤又有誰可以制服他們?


這些討論經過數十年來的發展,一輪又一輪發酵,成為超級英雄體裁作品所無所避免的深層次討論——超級英雄們的義警行為究竟是不是正義,他們應不應該公開真實身份。這場討論在漫威漫畫2006年的大事件《內戰》(Civil War)上升到最高潮,以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為首的「自由派」和鋼鐵俠(Iron Man)為首的「親政派」展開了激烈對決,《內戰》也即將在2016年被翻拍為漫威電影宇宙第三階段的第一部電影,勢必會將這場討論的激烈程度再度升級。


隨著超人的成功,DC漫畫迎來了第二位重量級的超級英雄——蝙蝠俠(Batman)。這位白天是億萬富翁晚上是義警的超級英雄將DC漫畫再度提高了一個台階,蝙蝠俠沒有任何超能力,憑藉高智商、高科技和驚人毅力作戰,並且,他有著其他英雄所沒有的道德高標準:決不用槍,決不殺人。不殺人,對普通人來說是正常事件,對蝙蝠俠這位擁有強大力量的人來說則是一項道德標準,窮兇惡極的壞人,法律無法制裁,是殺還是不殺,這無疑又是一種人性拷問。


隨著DC漫畫擁有了超人和蝙蝠俠從而大受歡迎後,不少漫畫公司開始效仿,其中的時代漫畫(Timely Comics)成為DC漫畫的最強力對手,也就是日後的漫威漫畫。1938年到1955年被稱為超級英雄漫畫的黃金年代,由超人和蝙蝠俠引發了最初的熱潮,並且DC創造引發了先機,無數競爭者在模仿中慘敗而歸,然而漫威後來居上,創造出無數個性鮮明的著名角色。


1939年,漫威有了第一個超級英雄潛水人(Sub-Mariner),潛水人的誕生甚至比漫威公司還要早誕生半年,隨著潛水人的出現,漫威推出了火焰人(Human Torch)、天使(The Angel)等超級英雄,和DC那些人格完美的高大上英雄不一樣,這些超級英雄們並不完美,他們不被社會接納,性格極端,不諳世事,有時候的殘忍表現甚至像是反派,在複雜社會中慢慢學會成為一名英雄,承擔責任。這種並不是很英雄主義的超級英雄,在日後成為漫威漫畫的一大特點。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無論是DC還是漫威,他們都將旗下的超級英雄在漫畫中參加二戰,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漫威推出了具有特殊象徵意義的超級英雄——美國隊長。1941年3月,象徵著愛國主義和美國精神的美國隊長身穿紅白藍三色星條服裝手握盾牌登場了,他在漫畫里一次又一次痛毆著希特勒。


美國隊長本是一名瘦弱青年,為了報效國家參與超級士兵計劃,實驗成功,成為超級英雄,在戰亂年代,美國隊長成為士兵們的精神信仰,美國隊長的漫畫大賣,風靡一時。可隨著戰爭的結束,美國隊長不再受追捧,直到之後漫威漫畫616主世界的誕生,他加入了復仇者聯盟,成為聯盟的精神領袖,美國隊長的故事才再一次受人追捧。美國隊長的精神,是美漫中真正意義上的美國文化代表。

DC和漫威在黃金年代激烈競爭著,兩邊都開始完善漫畫宇宙體系,推出設定浩大的平行宇宙,DC創立了以超人和蝙蝠俠為首的正義聯盟,漫威隨後也創立以美國隊長和鋼鐵俠為首的復仇者聯盟,在黃金年代時,超級英雄受追捧程度超出常人所料。


然而物極必反,黃金年代的末期,身為心理學家的弗雷德里克?魏特漢(Fredric Wertham),寫了一本書《誘惑無辜》(Seduction of the Innocent),書中認為漫畫會導致文盲,增加犯罪率,引導青少年犯罪心理。雖然這本書的論據幾乎沒有真實數據作為支撐,然而還是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影響,漫畫開始被審查,被聲討,無數漫畫公司紛紛倒閉,只剩下DC和漫威還在苟延殘喘,黃金時代結束了。


從白銀時代到後現代


美漫發展史,可以分為五個時代,1938年到1955年的黃金時代,1956年至1970年的白銀時代,1970年至1985年的青銅時代,1986年至1999年的黑鐵時代,以及1999年至今的後現代。


隨著黃金時代的結束,超級英雄漫畫開始走下坡路,甚至走向了陌路。在漫畫根本賣不動的年代裡,DC決定塑造一個全新的閃電俠(The Flash),在閃電俠大獲成功後,DC再推出綠燈俠(Green Lantern),隨後,DC重啟了黃金時代的眾多超級英雄,將正義聯盟又一次打響。在DC迎來白銀時代時,漫威依舊在困境中風雨飄搖,1961年,讓我們記住這一年,也要記住一個人——斯塔·李(Stan Lee)。


是的,請記住這個傳奇般的人物,如今他不再創作漫畫,活躍在每一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里——只是客串。他是超越超級英雄們的存在,無視時間軸無視空間地點,在超級英雄電影里愉快得打醬油,刷刷存在感,無論是《蜘蛛俠》系列,還是《X戰警》系列,還是「漫威電影宇宙」系列,我們都能在電影的某一個鏡頭裡看見這位老頑童的客串。讓我們向他致敬。


在DC那邊正義聯盟風光無限時,斯坦·李創作了漫威第一個超級英雄戰隊——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這是一部拯救漫威的漫畫,從此,超級英雄們不再獨來獨往,從單打獨鬥開始抱團作戰,打群架和打團戰成為超級英雄們的新時尚。斯坦·李在鬱郁不得志多年後,憑藉神奇四俠打了個漂亮的翻身戰,之後斯坦·李接連推出綠巨人浩克(Hulk)、蜘蛛俠(Spider Man)、雷神托爾(Thor)、鋼鐵俠(Iron Man)、夜魔俠(Daredevil)、蟻人(Ant Man)等一系列經典角色,並且根據尼克·弗瑞為起源創作了特工組織神盾局(S.H.I.E.L.D.),這些角色讓漫威漫畫大放異彩。


不久後,一個劃時代的產物誕生了——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漫威漫畫讓美國隊長回來了,並且加入了復仇者聯盟,憑藉這一系列出彩的人物和故事,漫威終於在1968年後來居上,超越了老對手DC漫畫。


隨著白銀時代的結束,接連而來的是青銅時代,青銅時代的超級英雄漫畫開始涉及更加暗黑和爭議性的話題,例如吸毒、種族歧視、獨裁等,誕生了所謂「反英雄」形象,這種演變到了黑鐵時代更加變本加厲,標誌是1986年DC漫畫作品《守望者》和《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從此DC漫畫走向了黑暗風格,而《守望者》和《黑暗騎士》日後也被翻拍成電影,都帶來了極為深刻的人性探討,漫威漫畫在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雖然一直在銷量上和影響力上不亞於DC漫畫,但並沒有像DC一樣推出如此深刻的作品。


當青銅時代和黑鐵時代結束後,超級英雄漫畫迎來了新的可能,後現代的來臨,讓DC和漫威不斷通過大事件重啟他們的平行宇宙,好讓他們的超級英雄更加的接地氣和跟隨潮流,後現代的高科技也讓超級英雄有了新的表達方式,電影、電視劇、動畫、遊戲等周邊開發,讓超級英雄迎來新的春天,或許不再是嚴肅的態度,而是一種更酷炫甚至更吐槽的態度。

戰火連綿不休,熒屏上的超級英雄

電影,是無數人的夢,很多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事情,我們都可以在電影里實現。在如今生活里,看電影也是大多數人的日常娛樂活動之一。進入21世紀,隨著電影院和電影熒幕的不斷擴張,和3D、IMAX技術的不斷成熟,電影業又開始火爆起來。


無論談及哪種流行文化,DC和漫威這對老冤家似乎到哪都能掐起架來,即便是電影,兩方也有一種你死我活的戰爭感,激烈的競爭讓雙方戰局越來越大,從最初的漫畫,大到大熒屏到電影,小至小熒屏電視劇,雙方彼此鬥爭,火藥味十足,DC漫畫背後的華納公司和漫威漫畫背後的迪士尼公司,更是這場熒屏大戰的背後財力支撐。


談及超級英雄電影,我們不得不提到2008年的《黑暗騎士》和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這兩部電影均是當年的全球電影票房冠軍,《黑暗騎士》是DC超級英雄電影的最高票房電影,《復仇者聯盟》是漫威超級英雄電影的最高票房電影。


這兩部電影更像是兩家電影公司截然不同的價值觀,DC主打暗黑,試圖通過超級英雄探討更深層次的人性話題,漫威主打風趣,希望用有趣的故事讓觀眾開心不願讓觀眾太過沉重。我們並不能蓋棺定論,說DC一定比漫威高尚,也不能僅從票房論成敗,說漫威一定比DC成功,正是因為有這些不同基調的電影存在,由於競爭和對比才能讓我們看到更豐富多彩的電影世界。


1969年,DC漫畫被華納公司收購,開啟了上個世紀DC電影統治熒幕的時代。上世紀70年代,超人系列被搬上大熒幕,1978年的第一部《超人》大賣,讓DC樂開了花,在這九年間,一共拍了四部超人電影,和一部女超人電影。


到了80年代,DC另一位重量級超級英雄蝙蝠俠登上熒幕,這個系列一共有四部,前兩部由鬼才導演蒂姆·伯頓(Tim Burton)執導,依舊大獲成功,然後第三部換導演後反響平平,第四部《蝙蝠俠與羅賓》更是成為蝙蝠俠系列電影中的黑歷史,口碑奇差,票房超爛,這部電影的失敗,讓華納多年不敢再碰超級英雄體裁電影,而隨後的《超人歸來》、《綠燈俠》等電影的失敗,更讓華納很少碰觸此類型,直到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大獲成功,和老對手漫威的復仇者系列席捲全球,才讓華納又一次加入了超級英雄電影的紛爭。


反觀漫威,當上個世紀DC在大熒屏大展宏圖時,漫威一直沒有大舉動,還陷入了財政危機,面臨倒閉或解體的風險,期間也推出過一些難等大雅之堂的低劣作品,當20世紀末,漫威為了持續運營,將手頭的一些角色版權賣給了不少電影公司。


2000年,第一部《X戰警》的上映,便在當年收穫了2.96億美元票房,這是漫威真人電影的第一次票房高潮。之後,2002年上映的第一部《蜘蛛俠》有著非凡的意義,這部電影的成功,讓超級英雄電影在21世紀上了一個新台階,可以說,正是有了《蜘蛛俠》的成功,才會有現如今超級英雄電影轟炸電影圈的熱鬧景象。


《蜘蛛俠》在全球斬獲了8.21億美元的票房,這個驚人數字讓漫威工作室眼紅了,《X戰警》三部曲和《蜘蛛俠》三部曲的驚人票房並沒有給漫威工作室帶來多少分紅。漫威工作室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做自己的電影。


漫威工作室開始整合手頭上還殘餘的角色版權,幸運的是,復仇者聯盟的幾位創始人版權還在他們手上,從那一天起,漫威工作室就在下一步大棋。在2008年底,迪士尼以42.4億美元收購漫威,全力支持「漫威電影宇宙」,事實證明,迪士尼的眼光是精準的,「漫威電影宇宙」成為了世界上最賣座的系列電影,超越了之前的哈利波特系列。

漫威電影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席捲全球,它代表著好萊塢電影從販賣明星走向了販賣世界觀,現如今,紅火全球的電影都有著自己的浩大世界觀,例如《魔戒》、《阿凡達》、《星球大戰》、《哈利波特》等,漫威電影宇宙的龐大世界觀不同於這些奇幻魔幻電影,漫威的世界觀和我們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又有著不一樣的存在及超級英雄。


並且,以往的系列電影,採取的都是線性敘述,漫威電影宇宙採取網狀敘述,通過一部部獨立的超級英雄電影,再合併聯盟,這種前所未有的敘事手法,也讓漫威電影宇宙引領了潮流,引起眾公司跟風,打造電影宇宙。


此時的DC已經落後漫威太多,雖然DC擁有《黑暗騎士》這樣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但畢竟從大範圍上而言已遠遠被漫威甩下太多,DC之所以在具有領先優勢並擁有全部超級英雄版權的情況下輸給漫威,華納公司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為《蝙蝠俠與羅賓》和《超人歸來》這兩部巨頭作品的失敗,讓華納公司不再願意接觸超級英雄體裁,並且當時華納公司手下有兩個更為賺錢的系列——中土世界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中土世界系列用《魔戒》三部曲和《霍比特人》三部曲共拿下58.1億美元票房,哈利波特八部共拿下77億美元票房,有這兩個項目在手中,華納公司對開始賠錢的DC自然不理不顧。


隨著哈利波特和中土世界的完結,並且漫威電影宇宙席捲全球,華納終於按捺不住,推出了DC電影宇宙系列的第一部作品《超人:鋼鐵之軀》,然而這一部代表著全新起航的電影並沒有獲得太多好評,甚至有人調侃:連超人都摒棄了內褲外穿的優良傳統,你讓大家怎麼有情懷走進電影院去觀看一個笑話都沒有的電影。


漫威電影宇宙仍在一步步擴張,第二階段全部電影的大賣讓漫威更是氣勢如虹,並且,由於索尼的《超凡蜘蛛俠》系列並沒有獲得預期票房,被粉絲嘲諷的「炒飯」系列終於不能逃過被腰斬的命運,索尼開始和漫威談判,最終的結果讓粉絲們喜出望外——離開漫威世界多年的小蟲回來了,將首次出場在第三階段第一部電影《美國隊長:內戰》中,並擁有復仇者背景的蜘蛛俠獨立電影。在《復仇者聯盟:奧創時代》上映前,漫威工作室更是一口氣宣布了第三階段2016年至2019年十部電影的計劃,並且對外聲明,漫威電影宇宙已經至少規划到2028年了。


華納和DC終於沒辦法坐視不理了,隨即也宣布了DC電影宇宙第一階段十部電影的計劃,第一部便是超人大戰蝙蝠俠,話題感十足,美漫歷史上最具分量的兩位超級英雄終於同時出現在一部電影里了,美漫粉絲們等待這一天不知等了多久,即便有惡毒網友開玩笑說這是一場SB大戰(Superman VS Batman),但依舊不能抵消這部電影的重要意義。

從大熒屏廝殺至小熒屏

漫威和DC的較量不會消停,兩家公司未來的各十部電影,代表著超級英雄電影在後現代又走入一個黃金時期,然而在大熒屏兩家戰火連天時,他們並不就此滿足,將戰火延綿到小熒屏上。毫無疑問,在大熒屏硝煙四起時,兩家漫畫巨頭公司是不可能放棄小熒屏戰場的。


和在大熒屏一樣,DC依舊佔領了先機,早在上個世紀便拍攝4季《少年超人》(Superboy,上映時間1988年至1992年)和4季《超人新冒險》(The New Adventures of Superman,上映時間1993年至1997年),並在新世紀拍攝了長達10季的《超人前傳》(Smallville,上映時間2001至2011年)。2012年,DC聯手CW電視台播出《綠箭俠》(Arrow),,此後推出《康斯坦丁》(Constantine)、《哥譚》(Gotham)等超級英雄衍生美劇,並在《綠箭俠》基礎上衍生出《閃電俠》(The Flash),產生劇情聯動。


對比之下,漫威明顯在小熒屏的起步較晚,直到2013年,漫威才與ABC合作推出《神盾局特工》,這部電視劇可謂高開低走,第一集破了收視紀錄,可收視率開始節節下跌,若不是因為《美國隊長:冬日戰士》的劇情聯動讓這部劇起死回生,恐怕都難以續訂第二季。好在《神盾局特工》第二季質量回升,並在冬歇期推出衍生美劇《卡特特工》,講述神盾局的前身故事,並與《美國隊長:第一復仇者》劇情產生聯動。

漫威絕不會滿足於僅僅只拍攝這兩部美劇,在小熒屏上,漫威依舊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有一部現象級美劇名為《紙牌屋》,這部美劇的成功,讓網路劇熱潮掀起,漫威瞄準了這塊市場,和Netflix合作推出《夜魔俠》、《鐵拳》、《傑西卡·瓊斯》、《盧克·凱奇》四部超級英雄劇集,每部各13集,一掃漫威小屏幕沒有超級英雄的尷尬,並且,這四名超級英雄將集結在《捍衛者聯盟》,講述四人合作的故事,共8集。


如今《神盾局特工》已播至第三季,《卡特特工》和《夜魔俠》也已播放完第二季,《捍衛者》項目也在實施中,漫威在小熒屏上也開始有了起色。和DC不同的是,漫威所有電視劇全部和漫威電影宇宙同一世界觀,非常微妙,例如《神盾局特工》的主角菲爾·科爾森便曾在《鋼鐵俠》《雷神》《復仇者聯盟》里客串,電影角色尼克·弗瑞、瑪利亞·希爾也曾在《神盾局特工》里客串,《卡特特工》主角佩姬·卡特便是《美國隊長:第一復仇者》的女主角,《夜魔俠》里我們也可以隱約看到復仇者大廈。


DC電視劇和電影是兩個世界觀,並不會產生聯動,並且,在DC的電視劇里,也只有《綠箭俠》和《閃電俠》統一世界觀,有劇情聯動,當然,在漫威的窮追猛打下,DC自然不會就此滿足,他們宣布推出兩部新劇《明日傳奇》和《超級女孩》,《明日傳奇》更是超級英雄集結的一部大劇。


DC和漫威的競爭永遠不會停止,他們從漫畫到動畫,從電影到電視劇,從遊戲到周邊,每一個市場都有他們競爭的畫面,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競爭,才讓超級英雄電影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熱度,我們自然期待,在良心競爭下,看到更加精彩紛呈的未來。


相愛相殺,英雄們的觀念衝突

超級英雄哪家強?這個問題無非是引戰型的,DC粉和漫威粉都不會讓步,不過,都說官方逼死同人,事實上,DC和漫威曾在2003年合作推出一部漫畫——《正義聯盟VS復仇者聯盟》,這部被粉絲戲稱為「兩大漫畫巨頭攪基之作」連載於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講述兩個聯盟在一次陰謀下,兩個平行宇宙互相穿越,最開始兩大聯盟必然打了起來,滿足了粉絲們期待已久的畫面。


這無疑是看到金庸作品和古龍作品的英雄打起來一樣的震撼感,不過比拼都是點到為止,在反派陰謀敗露後,兩大團隊開始合作,群毆兩家漫畫歷史上各大boss,並且最終打敗大boss——Krona,兩個平行宇宙又回到了從前。值得吐槽的是,超人在此次戰役中,一手拿起雷神之錘,一手握著美隊盾牌,粉絲們笑稱這是「超雷人隊長」。


其實這種對比只會引發口水戰,不過比較兩家的超級英雄,還是會發現一些類似的設定,例如蝙蝠俠和鋼鐵俠、閃電俠和快銀、綠箭俠和鷹眼等類似設定人物,並且,有意思的是,兩家都有一個角色叫驚奇女士(Captain Marvel),更有趣的在於,兩家都要將驚奇女士作為電影上映。


在對比角色時,其實我更願意談到的是「宿敵」,回到本文最初,漫威平行宇宙的毀滅和蝙蝠俠與小丑的同歸於盡,比起兩家眾多角色的比拼時,我更希望談一談美國隊長與鋼鐵俠,還有蝙蝠俠與小丑。


在主世界616和終極世界1610相撞前,漫畫里有這麼一段話:「這兒原本是一片虛無,之後便有了一切,旋轉著的,燃燒著的,灰塵環繞著給予生命的太陽。然後……我們與光賽跑。一切始於光明之前,戰爭之前,也始於隕落之前。這一切的開始源於兩個人,這一切的開始源於一個理念。一切從兩個男人開始,一個曾代表生命,一個曾代表著死亡……唯有一事永存……萬物皆亡。」


這兩個男人自然指的是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和鋼鐵俠托尼·史塔克,用宿敵形容他們其實並不準確,他們最開始是戰友,一起創立了復仇者聯盟,兩人後因為理念不同開啟了內戰,內戰後經歷過一系列事件又再度並肩作戰,可到了最後,在世界全部毀滅前,老去的史蒂夫和後悔的史塔克在末日前惡戰著,唯一無法改變的是,地球依舊毀滅。

他們都是英雄,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我們並不需要急於站隊,選擇站在美國隊長這邊或者是鋼鐵俠這邊,當漫畫走過幾十年歷史後,自然會有了深度,我們閱讀超級英雄,喜歡超級英雄,是因為他們代表正義,然而有一天,兩方正義有了衝突,我們該如何抉擇。


美國隊長和鋼鐵俠的思想衝突也讓漫威漫畫有了新的意義。關於漫畫所能賦予的含義,像DC的蝙蝠俠和小丑一樣,蝙蝠俠代表著正義,小丑代表著邪惡。在DC的漫畫里,生命的最後時刻,蝙蝠俠稱小丑為「朋友」,對比美國隊長和鋼鐵俠之間的情誼,蝙蝠俠對小丑的這聲朋友更像是諷刺,可瀕臨死亡,在彌留之際說出朋友這兩個字,或許又有著更深層的含義。


蝙蝠俠和小丑的故事意味深長,歷史悠久,從漫畫到電影,這兩個角色互相成就了對方,都魅力非凡,但凡他們一起出現的故事,都代表著深層次的人性探討和陰暗面挖掘,這讓超級英雄漫畫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都得到了進一步的上升。


蝙蝠俠和小丑更像是對立面,在對立面里,他們都能在對方身上看見自己的另一面,所以這聲朋友有著殘酷意義,小丑曾經對蝙蝠俠說:「孩提時在你身上發生的那場悲劇?它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而且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生命毫無意義,不過是些隨機巧合。所以如果你覺得你會成為英雄,阻止這種事發生在別人身上,那麼我會站在小巷裡,大聲狂笑。因為誰會在意呢?反正這總會發生的。沒人能夠阻止這事。沒人能夠阻止暴力。沒人能夠阻止混亂。」


蝙蝠俠和小丑都是悲劇性的人物,蝙蝠俠成為了英雄,小丑成為了罪犯。美國隊長和鋼鐵俠都是劃時代的英雄,都嚮往著和平,只是一個理性主義,一個現實主義。DC和漫威有很多很多的角色,這兩組也只是其中的一份子,他們給人帶來的思考其實可以更加深遠。


超級英雄漫畫經過了八十多年的發展,從最開始粗糙的畫工和幼稚的故事,到如今精緻的畫面和複雜的劇情,從最開始單一英雄單一世界觀的描述,到如今聯盟作戰多個平行宇宙的龐大體系,他們所代表的並不僅僅只是供人娛樂的漫畫而已。


八十多年來,從黃金時代到走向蕭條,又歷經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到如今的後現代,超級英雄從很傻氣的形象最終真正成長為一種英雄文化,其背後包含著很多因素所在,在美國,甚至真的有不少人穿上自製的超級英雄服裝,在晚上走上街頭,打擊犯罪。


DC和漫威,他們代表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漫畫觀點,感謝這麼多年來,他們在競爭中給我們帶來的一部部作品,有好有壞,有熱血有感動,在如今超級英雄電影統治全球的現狀下,我們希望DC和漫威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類型的新電影,多年以後,當我們成家立業時,帶著孩子踏入電影院,為那些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而歡呼時,或許才能體會到,這些漫畫、電影背後所帶給我們的,意味著什麼。


附錄:關於國內出版的美漫評價


隨著超級英雄電影在全球範圍的大賣,漫威漫畫和DC漫畫的著名作品也紛紛被引進中國出版,很多大事件漫畫如DC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V字仇殺隊》、《守望者》等,漫威的《內戰》、《復仇者VS X戰警》、《奧創紀元》等,這些漫畫書紛紛在國內出版。美國漫畫有著多年歷史,其大事件難免會出現陰暗面的描寫,在出版時,這些描寫或多或少都會遭到刪減,這是無法避免的。


而多年來,國內出版對美漫的評價多半是簡單粗暴的個人英雄主義,實際上,無論是DC還是漫威里的超級英雄針對的很大部分程度的受眾都是成年人。多年來,國內出版對美漫都存在一些誤讀,認為美漫都只是給小孩子看的,在引進時,多半會引進較為幼稚的美漫,近些年來,這種現象在好轉,引進了如《內戰》、《V字仇殺隊》這類具有深層次探討的美漫,可惜從目前國內出版的評價來看,並沒有帶來國人對美漫的實質性認識改變。


不過隨著超級英雄熱,引進的美漫越來越多,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美漫迷,對於引進而言,或許短時間內可能不太會出現大規模的改變,但也會隨著受眾面越來越廣,無論是出版層面還是大眾層面都會對美漫的認識偏差開始慢慢改變。如果國內出版依舊仍僅僅打著「英雄勵志故事」的旗號,不改變低齡化的認識偏差,美漫的引進仍然會存在誤區。


漫威和DC每年都會推出大事件,如果在能夠被允許的情況下,國內出版可以同步引進,將優秀漫畫進行推廣,低質量漫畫進行回絕,在年齡廣度上進行改變,從而便能讓國內出版對美漫有著更為明確的認識和判斷。


(本文是去年5月《復仇者聯盟:奧創時代》上映期間為《北京晚報》所寫的美漫特稿)

————————

我是簡淺,寫故事的人
每晚9點59分,我都會在我的公眾號「簡族」
為你講一個故事,說一聲晚安
我在簡族等你,期待與你相遇
微信搜索公眾號:jianzu1126 關注


1對於電影宇宙的開發,漫威比DC早了5年,積攢了更多票房主力軍(在天朝)。但DC開始時很多觀眾已經對超級英雄題材有些審美疲勞了。
2漫威一個導演只負責一個小系列,不同導演有不同風格,有鋼鐵俠的霸氣總裁,雷神的魔幻+莎翁,美隊的主旋律+政治,蟻人銀護的逗比。DC現在的兩部都由扎克施耐德負責,渣導大概受了諾蘭影響就喜歡黑暗、拷問人性,國內很多人目前不喜歡這樣。後期如果不嘗試多樣化是不行的。再加上渣導本身敘事就拖沓的毛病。
所以很大程度上是渣導沒開好頭。不過DC畢竟剛起步,後面如何拭目以待。



除了 @為夢而生提到的電影宇宙運營這一點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漫威抓住了2000年前後特效技術趨於成熟的時間窗口。


很多歷史原因。

華納和DC曾多次想組建一個豐富龐大的漫畫宇宙。2006年,華納希望通過布萊恩辛格(X戰警導演)的超人歸來與諾蘭的蝙蝠俠:開戰時刻做聯動,可惜票房很不理想,但影評人口碑比今年的蝙超大戰好太多了。

2011年,華納希望馬丁坎貝爾(皇家賭場和黃金眼導演)指導的綠燈俠(由」死侍」萊恩萊諾茲飾演Hal Jordan)能夠開啟另一輪DC漫畫宇宙,可惜票房口碑雙雙撲街。

漫威經過了四年的鋪墊和布局,終於在2012年把殺手鐧亮了出來,引爆了未來超級英雄電影市場。

那部電影,叫」復仇者聯盟」。

同年七月,諾蘭的」黑暗騎士崛起」上映。雖然票房破十億,但口碑相比」黑暗騎士」並不是太好。更重要的是,DC面臨嚴峻的挑戰。

於是,在2013年,華納聘請扎克施奈德"大神」拍的片子 - 超人:鋼鐵之軀,頂著無限壓力上映了。雖然票房超過了超人歸來,但整體口碑並不理想,路人和腦殘粉齊掐架。

DC深知時間不多,於是默許施耐德將新版蝙蝠俠放進裡頭,並以兩位超級英雄大戰作為誘餌,引出正義聯盟。

最後的成品,就是」蝙超大戰:正義曙光」。看完那部片子,我無法掩蓋我的失望。

它有可能成為超級英雄電影史上萬世流芳的傳奇,但是施耐德太不會講故事了。

除了施耐德的責任之外,華納和DC多年來啃老本的不作為,以及缺乏計劃的部署,也負很大的責任。

我認為DC現在最需要的是一位屬於自己的凱文費奇(Kevin Feige,漫威電影宇宙開山鼻祖)- 一個對自己心愛的漫畫宇宙和角色非常投入,但很有縝密計劃,能給才華橫溢創作人員清晰方向的老大型人物及引路燈。

扎克施奈德不見得該滾出DCEU,但是他應該受到合理的約束。起碼華納應該讓他去合適的學府,學學如何運用自己的藝術優勢(他是油畫出身)去講一個讓人看得懂的故事。

如果是這樣的話,DCEU重回正軌指日可待。如果不是的話,我不排除華納再次重蹈覆轍的可能。假如那個時刻到來的話,對華納,對DC,對熱愛超級英雄和栩栩如生漫畫世界的你和我,都是一種心酸和悲哀。


因為這種像畫漫畫一樣拍電影的方式,「電影宇宙」的玩法就是漫威搞出來的

漫威還在電影業試水的時候,DC出了諾蘭三部曲

諾蘭三部曲從任何方面都可以調打同時代的任何超級英雄電影

在復聯1上市前也沒人敢說漫威這條路就能走得通

但當諾蘭三部曲完結,漫威MCU逐漸開花結果

DC發現「飯原來還能這麼吃啊」的時候

已經晚了

諾蘭三部曲不一定總有,也不一定受漫畫迷喜歡,DC也會搞爛如綠燈俠這樣的片子

看一部獨立的爛片會覺得是吃屎,但看了一個系列裡的一部爛片會覺得「雖然這一部很爛,但引入了OOO這個新角色,補完了XXX設定,下一部肯定會好看」

只要有復聯1美隊2這種口碑不錯的片子作為中間,整個系列的觀影體驗就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觀眾總是期待下一部。

這簡直就是犯規

所以DC也要搞電影宇宙,就算BVS梗抖的很急也要搞,不搞就真晚了

作為類型片的超級英雄電影總有進入低潮的一天,總不能讓漫威把風頭都佔了啊

其實我想說的是,我想看新版的再生俠


因為之前不管是用蝙蝠俠,超人或綠燈俠作鋪墊出正聯,還是直接脫褲子出正聯電影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成功,就算開機了也能給你取消。正好華納還有哈利波特和中土。正聯就擱置了28年′_&>`


美漫路人來單純的說一下感想
美漫在我國是03年以後才慢慢火起來的,那時候的美漫愛好者和現在一比少的可憐,一個是受眾還小(九零後),一個是國內根本沒啥動漫資源,更沒有正兒八經的電影引入,大多數人知道蝙蝠俠超人、蜘蛛俠,但是根本沒有什麼dc漫威的概念。大部分人和我的狀態差不多,八零九零後,唯一知道的就是上述提到的那三樣,再資深點兒的看過綠燈閃電綠巨人,也就到此。
不用多說,dc在我國妥妥的站上風,對於國民度來說,就算沒看過超人,「內衣外穿」的梗大家都能會心一笑。
再說回來漫威,現在大火的美隊,雷神,別說放到零幾年,就在婦聯一上映之前,大部分觀眾都是懷著看熱鬧的心態的走進電影院的,最多去之前刷刷豆瓣查一眼劇情梗概。
時至今日,昨天雷神3上映,我在的小城市爆滿,結束後三四十歲的老哥,和十來歲的娃都在饒有興緻的討論雷3該接上哪一部的劇情,討論彩蛋是暗示什麼什麼走向。
漫威通過一系列的作品,成功的把所有人拉進了漫威世界。再說回第一部的婦聯,大家在去之前是沒啥期待的,一個是不懂,一個超級英雄不懂就夠鬱悶了,何況婦聯里七八個。而且超英拯救世界,這種虛無縹緲的事兒,幼稚。只當花錢看個響。
然而漫威真是對路人太友好了!不懂?沒事!我們讓你懂啊!每個人的標籤清晰的讓你忘不了!電影明示暗示!
金髮大胸正義隊長!國旗穿身上!愛國者!
浪蕩可愛風流的史塔克!有錢有技術!
緊身衣冷漠嫵媚的寡姐!一看就是小特工!
粗曠肌肉大雷神和陰險淘氣的弟弟!都是神就對了!

並沒有臉譜化每一個角色,反而非常鮮明,正方復仇者聯盟,觀眾知道了哦雖然他們花枝招展各有目的,但是都是正義的。反方洛基和壞人們,目的就一個,要統治地球!那當然是壞的呀!
然後兩者啪啪啪開打,酣暢淋漓,笑點一波一波,最後正方勝利啦!
且慢,光是勝利這片子就有點格式化。然而漫威一轉,勝利了之後還有性格各異的復仇者呢,現在他們要搞個聯盟啦!難道你們不想看婦聯內部聯盟是啥樣?!這一幫人光是湊個麻將都會打的別有趣味哦!
大批人至此成功入坑。誰還管超英幼不幼稚!好看啊!進電影院就為笑個倆小時,給喜歡的角色打call,然後有一兩個沒事可以和朋友拿出來辯論一下的問題足矣。當然漫威並不幼稚,在一系列的鋪墊之後美隊內戰給了很好的哲學命題,自由更好,還是規則更好。
而且這個命題拋出來的時機很成熟,大家在接受了一系列超英劇情後,更能接受這個矛盾。

回過頭來講講dc,dc最大的問題是,對路人太不友好。諾蘭三部蝙蝠俠珠玉在前,本來是給dc宇宙打下來一個很好的鋪墊,給老爺拉了不少新粉,超蝙大戰上映的時機也很成功。說句實話,漫威在國內已經把超級英雄電影的路打開了,大部分人樂的進電影院買單看看漫改。
而dc雖然一直沒有什麼大新聞,可是超蝙的國民度並不低於漫威任何一個角色。超蝙我刷了兩遍,不是因為它好看,是因為身邊朋友都想看,陪人去的,結果兩次都是一臉期待進去,兩眼茫然出來。
dc你也太看得起觀眾了!
別說是路人,就連我這種略有基礎的觀眾都看不懂,黑暗的打光,語焉不詳的掃鏡頭,超蝙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凝重,然後,然後,然後他們就打起來了?!
為啥打起來啊?!
等等你在和誰打啊?!
為啥又打起來了啊?!
等等這打的是誰啊?!
等等為啥不打了?!因為你們老媽一個名字?!這麼清奇的停戰理由當我們弱智?!雖然看起來像是你們內心恍然大悟可是恍然大悟在哪兒了?!
全篇就這麼…過去了。
雖然導演一直在告訴我們,超蝙是在為「正義」打,可是觀眾根本搞不清…片子要說的「正義」是啥。這就很尷尬了。給人一口氣提不上來的感覺。
劇情斷片,導致超英性格也讓人一頭霧水,你看完這篇對於超人蝙蝠俠有啥印象?
超人:糾結又黑暗
蝙蝠俠:黑暗又糾結
至於穿著打扮,太黑了,沒印象
最後神奇女俠作為彩蛋出場,群眾們也是一片沉默,內心大概是「來了個厲害角色她是誰呀是誰呀是誰呀看起來金光閃閃真棒可是她是誰呀幹啥的…」

要不是神奇女俠電影爭氣,怕是很多人都不會在意超蝙里還出場了這麼個角色。
那可是dc三巨頭!!!

對比一下美隊內戰中的小蜘蛛或者蟻人,哎。

然後是自殺小隊
我其實是非常期待這個片的。第一,國內沒上映之前,流出來的動圖早已經刷了微博首頁,有一大堆dc粉好友的我被刷的欲罷不能,哈利太邪太美太帥了!人間尤物!光看預告片都要粉上自殺小隊!
第二,看慣了正方超英,反方超英第一次看!這麼美味的主題必須刷一波啊!
第三,相信關注這個片的朋友那段時間都在著急國內會不會過審的問題,大家的好奇心被炒得飛起。傳來國外論壇關於這片的兩極分化評論也是火上澆油,恨不得一睹為快。
可以說造勢造的飛起。
很可惜國內沒有引入,但是百度雲資源一出,立馬瘋傳(無可奈何)。
然後,自殺小隊深深滴傷害了我
劇情用一句話概括,反派聯盟打反派
也只有這麼一句話可以概括
再多的無法深究了,劇情混亂到記不清楚,沒有一條清晰的線來概括…你不能說他是個爛片…因為你看不懂。
起初我以為是百度雲刪減/我對dc角色了解的不深入。於是去找了一個資深dc粉小夥伴探討,結果我們倆聊的更是一頭霧水。
哈莉小丑感情很深嗎?看不出來為何他們相愛相殺。
這些反派很壞嗎?好像並沒有。
反派都啥性格?啥亮點?除了預告片吸粉的小丑女我也記不得了。
而小丑女性格就是個神經病。
學學洛基啊!這才是一個有血有肉反派反水的範例
精彩鏡頭?看預告片就夠了,其餘的打架就是嘩啦啦轟轟隆,而已,反派打的艱難我的內心沒有一絲波瀾,主角如炮灰。
看到後來我唯一的動力就是看哈莉的打架…灰暗電影中唯一的亮點…也不是那麼好看…對比而已


因為漫威請了懂漫畫的文藝導演來拍


實名反對@ 為夢而生 的答案

的確,題主問問為什麼之前 應該問問是不是
MCU漫威電影宇宙在商業上大幅領先DCEU DC拓展宇宙是不爭的事實,沒什麼好說的,但是,DC電影改編比漫威早了30年 這一說法是完全不成立的

為夢老師給出一個漫改電影列表,我瞄了一眼,非常不完整,根據這份列表,最早這兩家漫改電影的居然是1978年的超人?而且從1978年到199618年間Marvel居然沒有出過任何一部漫改電影?

DCMarvel漫改電影上起步的差距遠遠沒有三十年那麼久啊 我負責任地告訴你們,這個差距只有一年。對,你沒看錯,就是一年

簡淺 講了很詳細的兩家漫畫歷史,我就細講一下漫改電影的歷史吧。

實際上,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美漫超級英雄(costumed superheroes)改編電影不是DC不是Marvel的。
第一部應該是在1941年出自Fawcett ComicsAdventures of Captain Marvel,也就是驚奇隊長曆險記,那個喊一聲shazam就變身擁有超能力的小孩。長這樣

National Comics也就是DC的前身就在這一年驚奇隊長電影誕生之後,以驚奇隊長觸犯了超人的版權(同樣穿緊身衣帶斗篷擁有超能力)起訴了Fawcett Comics,因為Fawcett Comics這些年間創建了一整個驚奇家族,而且賣的比超人還好。當然DC,也就是彼時的National Comics 敗訴了。漫畫黃金時代過去後Fawcett Comics一度瀕臨破產。上世紀60年代後期 Marvel Comics也就是漫威取得了Captain Marvel (驚奇隊長)這一商標,自己創立了一個女性超級英雄系列(本質上和前面那個驚奇隊長沒有任何關聯),過兩年MCU計劃的電影就是關於她的。而DC呢則在1972年收購了原Fawcett Comics創作的驚奇隊長系列版權,但因漫威已搶注了商標 便改名為Shazam沙贊,是正義聯盟的重要一員。

然後是1943DC 不堪寂寞也出品了第一部蝙蝠俠電影

1944Marvel 第一部美國隊長
1948DC 第一部超人
…………
然後一個個我們熟悉的美漫英雄逐漸都被搬上了熒幕

當然我們還要特意提一下,這些電影主要都以影碟錄像帶出租的方式出現在人們面前而非大熒幕。
第一部有收入記錄的是1966基於電視劇改編蝙蝠俠,北美租片總收入約170萬美金

重磅來了

作為當時史上最貴的電影,擁有$55 million, 5500萬美金的預算Superman1978年席捲全美,狂掃3億美金票房,順帶帶回最佳剪輯,最佳音樂,最佳混音三個奧斯卡,另加一個 奧斯卡視覺效果特別成就獎。
3億美金的票房記錄在當時不可謂驚人,這一超級英雄電影的票房記錄要到十年後才被DC自己的蝙蝠俠打破。
後來的事大家應該差不多都知道了。

所以我不懂為夢老師以1978年的超人作為漫改電影的開始是什麼原因。
43年的老爺44年的美隊48年的超人49年的老爺羅賓50年的原子俠大戰超人51年的超人與摩爾人66年創紀錄的老爺……這些都不算了嗎?不能因為拍的爛,就全都不算了吧。

就算78年的超人太震撼開了先河,以78年的超人開始算,漫威7778年連著出了蜘蛛俠奇異博士79年兩部美隊。。。4年整整4部電視電影television films,只是因為拍的爛就不算了嗎?還有88年的《無敵浩克歸來》,90年的《無敵浩克之死》,其雷人之巨我們都是印象深刻啊

79CBS美隊兩部曲

88NBC出品的The Incredible Hulk Returns 無敵浩克歸來

90NBC出品的 The Death of the Incredible Hulk 無敵浩克之死

要是電視電影不算電影
那麼,89年 The Punisher 懲罰者(預算$9 million),90年 Captain America 美國隊長(預算$10 million,1000萬美金)這樣的大製作 也都沒停過啊

89年 The Punisher
90年 Captain America

所以我說,無論怎麼說30年的起步差距不存在的。 只能說在前面這30年內,DC的改編電影憑藉著一部超人華納兄弟建立了幾乎壟斷的絕對領先優勢,但是傻白甜不能一招鮮,一部《超人四》直接殺死了大超這個超級IP,隨後華納又用蝙蝠俠重新鞏固並擴大了這個優勢,卻沒想到一部絕世爛片《蝙蝠俠與羅賓》又封印了超級IP老爺將這個優勢徹底斷送。就此,兩個超級IP,大超塵封將近20年,老爺塵封將近10年。

進入21世紀初
手握整個DC版權Warner Bros華納兄弟
手握 Marvel版權Fox福克斯(X-men X戰警,Daredevil 超膽俠,Fantastic Four 神奇四俠……),Sony Pictures 索尼 Ghost Rider 幽靈騎士,Spiderman 蜘蛛俠…… )以及手握整個Marvel StudioWalt Disney迪斯尼
這些片商在漫改電影這一方面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
福克斯X-men上的大獲成功讓所有片商又重新躍躍欲試。其中,只有華納兄弟迪斯尼才有足夠的IP來建立所謂的電影宇宙。但是,一方面超級英雄題材必然需要大製作燒特效,只有足夠大的IP吸引足夠的人氣才能保證錢不會白燒,另一方面兩大片商手頭都握著足夠的吸金籌碼不需要冒險接觸超級英雄題材。
大IP對於華納來說,就是超人老爺這兩尊大佛,然而前面已經毀過一次了,所以重啟必須謹慎,所以他們在05年找來了諾蘭拍了開戰時刻》,06年又拍了《超人歸來》,這個時候一部Batman Begins和一部Superman Renturns呼應,加上07年《我是傳奇》裡面埋的BVS海報,其實華納是早一步有構建電影宇宙的野心的,卻沒想到超人歸來傻白甜再一度沒人買賬遭遇滑鐵盧,計劃也就擱淺了,諾蘭的三部曲自然就讓他自己拍自己的了,所以諾蘭三部曲的世界觀才會寫實性如此之強。
對於迪斯尼來說,手頭有的版權只有些小魚小蝦人氣高的IP早就讓漫威賣掉了,所以也遲遲沒有啟動。直到08年版權陸續收回之後,Marvel Studio開始嘗試開啟電影宇宙,這時候的迪斯尼還是謹慎的,謹慎到自家的公司拍的電影,發片還交給了派拉蒙,一副漫威你拍片自己玩的態度,雖然是子公司,但是帳還得分開記啊,鐵人大獲成功之後發現了玩著玩著居然玩出塊寶,婦聯才去拿回來自己發片。
這一段時間的關於版權和拍攝的問題,個人覺得王聖說的很清楚了。

如有錯誤請糾正。
先醬


漫威:打!給我打!
DC:要打嗎?打真的是正義嗎?

漫威:新技術新材料全給我用上!還要酷炫!
DC:槍比箭好用,但是用箭能讓我更好控制自己(裝逼)。

漫威:我就是xx!要簽名嗎?快買我的同款tee!
DC:大眾不用知道我是誰,他們不用讚美我,甚至可以唾棄我。

漫威:打贏啦~兄弟們去喝酒吃肉慶祝啦!
DC:勝利的代價太大了,我們不能放鬆警惕,黑暗一直在注視我們。

當然不絕對,只是電影大部分時候是這樣……

個人認為,最大的原因是DC目前的時機還不是很好


2012年,漫威鋪了半天推出的婦聯1票房15億,姥爺單扛的黑暗騎士歸來票房10.5億 。

再往前數,08年,黑暗騎士10億,鋼鐵俠1是5.6億。

1989年,蒂姆基頓版蝙蝠俠,票房4.1億,89年的4.1億,什麼概念??90年代末NBA工資帽不到1000萬美金,現在快10倍了吧??

至於第一個超級英雄的熒幕首秀,1978年,超人以5500萬的成本,拿下了3億的票房…………

這說明DC的電影只要拍得不讓人噁心,大家還是買賬的。

注意,窩們DC粉絲的要求就這麼低,你別瞎扯淡就行!!!!求你了!!!!

但是DC經常作死,拍出一些神奇的作品,比如2003年超膽俠,8000萬成本票房1.8億…………

2011年綠燈俠更狠,2.5億成本,拿到1億的票房…………

2007年的超人歸來,2.7億成本,票房3.9億…………

DC也是漫威搞了電影宇宙之後,才想起來咱最好把這些人拼在一起,起步慢了不止一點點。

DC在二次元方面,早就把漫威爆到宇宙邊際去了,現在三次元領域想要趕上,還是有點難度的。

特別是在國內,大家已經喜歡上了漫威輕鬆明快的風格,你讓國內的大佬們再去接受什麼哥特什麼黑暗,不現實呀。

好消息是,現在華納已經沒有了作死的資本,霍比特人系列拍不下去了,哈利波特基本也GG了,不拍正義聯盟,你拿頭去和迪斯尼抗衡呵呵。

人都是逼出來的嘛,當年漫威走投無路拿壓箱底的那點錢,孤注一擲拍了鋼鐵俠1,不成功則成仁,當時RDJ片酬50萬…………現在7500了吧…………


抱歉 什麼叫遠超過 因為現在dc與漫威對抗的是重啟後的 電影宇宙這個概念目前才出三部電影 第三部大陸估計還不上映 漫威已經上了十幾部了 當然會造成這種感覺 但是個人覺得dc的這幾部都是非常棒的 看清楚我說我個人 別扯什麼爛番茄或者影評人之類的


dc電影雖然開始得早,但那麼多年只桎梏於超人和蝙蝠俠,根本談不上dc電影宇宙的開發。而漫威在鋼鐵俠之前,都瀕臨破產。憑藉鋼鐵俠才起死回生。這些年更是大張旗鼓地憑藉漫威宇宙賺的盆滿缽滿,可以說是遠遠超過dc了。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華納不重視,dc早就有拍正義聯盟的計劃,可惜當年執行一半就不知為何砍了。華納前些年花了太多精力在哈利波特系列上,把dc宇宙擱在一邊。這些年dc也就黑暗騎士三部曲可以算好片,其它的感覺只是拍到哪算哪,賺一筆算一筆。根本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當華納近來看漫威賺翻了,眼紅了,開始啟動dc了,但dc的電影仍不像漫威口碑票房雙豐收。是因為華納根本就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拍電影,低頭蠻幹,渴望一口吃成胖子。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年扎克的守望者就因為片長受詬病,華納卻沒有吸取經驗,不仔細規劃。超蝙再次被片長問題牽制。最後影院版剪的不倫不類,口碑算不上好。自殺小隊從提出項目到上映,時間很短,劇本寫得匆匆忙忙。因此口碑又一次撲街。因此華納還是要慢下來,電影還說精雕細琢的好。當然dc宇宙才剛開始,萬事開頭難,希望下面可以越來越好。畢竟漫威是拍了那麼多電影才摸清了門路。


對漫畫不了解,單說電影,個人覺得,漫威電影宇宙能吸引這麼多粉絲,在於它改編於漫畫卻並不完全照搬,甚至在一定程度可以說於漫畫之外生生造了出一個系列,既讓漫畫迷可以將漫畫與電影比對考究,也照顧了很多像我這樣對漫畫不了解的人
從時間上講,DC漫畫改編電影遠比漫威早,但是比較零散,而漫威改編比較早的電影是《X戰警》《蛛蛛俠》系列,但X戰警版權在福克斯手上,蛛蛛俠在索尼手上,票房分成漫威只佔一點點,漫威自然不甘心,所以著手自己拍,手上只有復聯的名氣還算大,但籌拍開山之作《鋼鐵俠》時,很多人並不看好這個二線英雄,但出乎意料的是,這部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而後跟著《無敵浩克》《鋼2》穩紮穩打,《美隊》和《雷神》兩部並不算佳作,算是給人物作了一個基本介紹,但並不影響整體結構,到《復仇者聯盟》眾英雄集結的時候,漫威已經來了一次高潮,而DC那個時候還沒這個概念呢,把每部電影用彩蛋聯繫起來,也是漫威的高明之處,設置一點懸念,為下一部造勢,其間又推出《特工卡特》《神盾局》等劇集與電影聯動,像是中國評書的書扣,讓觀眾欲罷不能,而DC這時候只有諾蘭的《蝙蝠俠前傳》三部曲在撐場面,但觀眾們喜歡的是諾蘭,貝爾和希斯萊傑,於DC本身而言,並沒有增加多少效應,加上DC漫畫人物版權都在自家手上,在改編電影上沒有這方面的阻力,超人,蝙蝠俠不停地翻拍,重啟,讓非漫 迷難以形成一個系統的概念
電影宇宙這種模式是漫威首創,起步早就搶佔了先機,到《復聯1》的時候,早已攢夠了人氣,觀眾早已入了這個大坑,漫威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隔壁DC終於坐不住了,推出其擴展宇宙的第一部電影《超人 鋼鐵之軀》,比漫威晚了五年多,《超》的票房並不是太理想,口碑上也不如《鋼鐵俠》,從最近上映的超蝠大戰看,DC野心不小,步也邁得有點大,想在兩部電影中把這個概念建立起來,中間設置了不少支線人物,個人看來,效果不是太好。漫威可是用了六部電影才構建成一個系統,足見其誠意
漫威電影的畫面色彩相對明亮,DC的相對陰暗一點,這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我個人比較喜歡看漫威,DC的畫面太暗,看得壓抑,漫威電影中都採用真實地名,比如紐約,新墨西哥,DC用架空的,比如大都會,哥譚,基於個人喜好,漫威比較對我胃口,我看中國小說,也不太喜歡架空設定
DC相對有深度,喜歡探討人性,漫威主打熱血刺激 ,對深一點的問題淺嘗即止,這就使得一部分DC粉覺得DC比漫威逼格高出一大截,然而漫威也並不是一點深度的問題都不涉及,即將上映的《美國隊長3 內戰》就要探討超級英雄該不該被約束,但不管是哪家,觀眾群體中大多都是年輕人,而且不少人只是電影迷對漫畫了解不多,看完漫威電影可以不探討太有深度的問題,而看完DC電影不說出個一二三,你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DC粉,所以,從這幾個方面看,漫威的發展勢頭確實比DC好

一個偽MCU腦殘粉的粗淺看法,DC粉不要打我


目前來看,女性角色方面DC完勝漫威。


超級英雄抱團取暖這事漫威玩得風生水起,給每個英雄都獨立拍電影,然後造星、賣腐、同人,各種方法讓他們火起來。單論影響力,超人和蝙蝠俠的地位比漫威那幫超級英雄都高,但只有漫威能把這種以前只有geek才看的東西變成一個娛樂化的IP。

DC玩得就沒那麼溜。可能是以為超人和蝙蝠俠的形象大家已經夠熟悉了?就沒在同一個世界觀裡面再去單獨給兩位大爺齣電影。事實電影上映前大家都很期待,但是進去一看,咦?這超人這蝙蝠俠不是我認識那個啊。

所以超蝙沒復聯那麼火,就是因為DC不像漫威那麼心機,對於旗下超級英雄的玩法沒有一個完整的規劃。DC已經輸在起跑線了,想追上漫威,就需要時間和作品的積累了。

看@為夢而生上面提到了,問題的終極答案是在版權管理,這一點我很贊同。事實上,國內的版權現狀,能推出所謂「版權委員會」的,那都已經算是正規軍了,還有多少,是不停得拷貝、換殼,買個熱門的IP,按眼下最流行最賣錢的套路一改,就丟出來圈錢了。

我並不是鄙視原創者不夠珍惜自己的東西。事實上,作為一個職業編劇,我很能體會創作者的尷尬處境。每個創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被改編為更多的文藝形態,被更多人看到,但傳統的授權管理是,你東西扔出去以後,被授權方並不會真正關心IP的內容,內容只是獲取商業利益的形式(商人沒有原罪,這裡只是客觀陳述)。市場表現第一位的,所以花錢請明星、做營銷,真正在內容上的心思就會變少。

所以我滿羨慕三叔的,他能找來像素和騰訊合作,自己出任IP架構師,三家綁定,自己站在內容的上游,讓專業的合作夥伴代替他去跟資本談判(也是他自己不擅長的),而他只需要專心寫他的故事(據說是他最後的一個故事,「勇者大冒險」)

這種方式挺有趣的,一開始看上去是分頭講故事,主角都不一樣,但是每個人物都是在一個世界觀之下,在各自的圈子裡面慢慢的圈粉,等這些人物形象慢慢建立起來,就會像復聯一樣1+1大於2。而且圈粉的威力可能比你想像得還要大。想想這IP如果出大電影了,南派三叔的中年書迷會去看,旁邊坐著一個手游死忠粉小屁孩,再過去是一個二次元腐女萌妹子,他們眼中還各自認定不同的主角,撕起逼來,那場面簡直了。

扯到這有點跑題了,
我還是順著講完吧。既然說到南派三叔,很自然會想和《盜墓筆記》作一個對比。「盜筆」一開始只有小說的IP,隨著情節的開展納入更多的人物,並且慢慢講清楚他們背後的故事,而這必須要用很長時間,才能把人物之間關係、情緒累積起來。《勇者大冒險》這個新故事,不僅有小說,還有動畫、遊戲、網劇來互聯共生、多線敘事、IP成熟的時間肯定就會更短。這也是為什麼南派三叔公開在媒體場合說,自己要用三年做完盜筆十年的事。

「未完待續」


因為你問這個問題時,BVS剛上映不到一年,而MCU的代表作復仇者聯盟已經上映4年了,4自然是遠遠大於1,多了300%呢


零幾年《X戰警》和《蜘蛛俠》系列國內觀眾大概只當普通的科幻電影看了吧,但也主要靠它們逐漸積累起超級英雄電影的觀眾(同時期的《夜魔俠》《艾麗卡》等不用說了,感覺看的人不多,也不吸粉。大本躺槍。。)。

這時候拍過幾部超人和蝙蝠俠電影的華納也開始發現新式超級英雄電影的潛力,又開始拍超人(《超人歸來》)和蝙蝠俠(《俠影之謎》),結果《超人》撲街,《蝙蝠俠》又看得迷迷糊糊的。

然後從《鋼鐵俠》開始,漫威把超級英雄共享電影宇宙這個概念發揚光大了,而且走美式幽默路線,喜劇嘛討喜。超級英雄電影開始火起來。

在漫威幾部電影的發力後,華納又拍了部《綠燈俠》,《綠燈》也撲街(賤賤躺槍。。)。原本打算讓超人蝙蝠俠綠燈共享電影宇宙的計劃徹底擱淺。就由著諾蘭自由發揮《蝙蝠俠》了(黑暗騎士三部曲後兩部風格與第一部略有差異),從此dc超級英雄走上較難懂的黑暗路線。

連撲兩個頭牌超級英雄,華納也就不敢亂拍了,反正華納還有很多其他業務,也沒著急,結果超級英雄電影這個蛋糕就讓漫威搶了。

要是《超人》和《綠燈》沒撲,dc宇宙現在也早就一點一點建立起來了,不用像《蝙超》這樣一部電影這麼大信息量了,不過信息量大粉絲們高興呀,也算是另一種電影風格吧。

我覺得扎導的意思是,致敬一下原著,歡樂一下粉絲,但是並不要求路人去補。就算是零dc基礎,電影中的信息量應該會在後面幾部電影出來後互補互足,相得益彰。就像當初扎導的《守望者》和諾蘭的黑騎三部曲,看過漫畫的觀眾覺得很滿足,沒看過漫畫的觀眾也可以理解到電影的想法。只不過粉絲的狂歡影響到了路人的情緒。淡定啦,等著接下來幾部吧~XD


推薦閱讀:

《霸王別姬》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地位?
為什麼李安說「《綠巨人》我是真做烈士了」?
很多穿幫鏡頭是不是電影導演故意製造的?
好萊塢大片中第三者為什麼下場都很慘?
你怎麼評價電影《莫扎特傳》對莫扎特一角具體演法的設計?

TAG:電影 | 漫威Marvel | 美國漫畫 | DCComics | DC擴展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