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YY一下如果戊戌變法成功了中國會怎樣?
如果戊戌變法徹底成功,中國走上現代君主立憲的道路,現在的社會面貌會如何?會不會跟英國、日本差不多?
說心裡話,本人一直認為,儒釋道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國人,其實更適合搞君主立憲。因為沒有一個統一宗教的中國人,其實是需要一個精神領袖的,這個人就是皇帝。皇帝會給我們這個民族帶來凝聚力的,他就是我們文化在現實中的代言人。
大家看看現在的國人,傳統文化一點影子都沒有了,而西方文化的精髓又沒學到位,土不土洋不洋,沒有追求沒有信仰…
好了,關於文化和信仰不想展開了,這些寫篇論文也掰扯不清。
謝謝邀請
首先,嗯,中國現在是有一個比較統一的宗教的...
這個就不展開了,昨天剛被管理員ban了一次...
之後再開題主的腦洞,如果那場針對君主制(包括君主立憲)的轟轟烈烈的革命沒爆發的話,那個社會中最讓我無法容忍的一點就是人權尤其女權的缺失。
如果那些對於儒家的禮教大清洗式的駁斥沒有出現的話,現在的女人還在裹小腳,還在三從四德,還不能上學,出嫁之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能離婚,丈夫死後只能守寡,不能自由戀愛,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上桌吃飯,從事著自己不願意做的工作,每天在家辛勤地勞動還要被各種道德綁架。
與此同時人權的缺失更為嚴重,我們每個人都是我們父母的所有物,必須對父母絕對服從,必須對家族中的傻逼親戚畢恭畢敬,嚴格按照輩分執行規則以及等等。
你以為會變成英國那樣?
不可能的,歐洲的人權鬥爭從清朝剛建立那會就已經在火熱進行中了,各種大大小小的革命推翻復辟循環往複進行了無數次,意識形態早就跟原來一點都不一樣了。如果中國當初沒經歷那次巨大的變革,以儒教為主流思想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話,上面我說的那些就是板上釘釘的現實。
除去人權的部分還有許多其他的坑,比如階級固化。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期就是大規模階級變動的末期以及階級固化的初期,如果我們在20世紀初期就實現了君主立憲的話,穩定了100年到現在,階級固化肯定達到了歷史的最高點。窮人的子孫永遠都是窮人,中產階級的子孫永遠都是中產階級,統治階級的子孫永遠都是統治階級,這種變化僅在我生活的這21年里都如此明顯,我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天津最好的學校,我小學的時候班裡窮的富的都有,中學的時候全班都是小康及以上,到了高中,班長坐在我旁邊,我就得以看到我們班每個同學的家庭狀況,已經全是中產階級甚至更高,父母幾乎全是律師、醫生、海關、公務員、商人、軍官、教授這類人等。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情況只會愈演愈烈,而且別忘了,這只是階級固化的開端,只是十年的成果,不久後你家孩子剛進入小學時就會發現周圍的人和自己的社會階級一樣,而如果從1900年開始算起,上升通道肯定早就被統治階級封鎖得死死地了,哪像現在這樣,什麼人都能上大學。(沒有歧視的意思,單純討論事實)
假設從1900年開始算起,至少在階級固化方面我們確實跟英國和日本一樣。
我們看看英國電視劇中怎麼說的。說話的人是英國的內閣秘書,標準的統治階級:
同樣的在日本:
中國的階級固化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中國的儒家思想中就是帶著階級的,佛教和道教亦然,連擺在檯面上的謊話都沒有,連一個讓人們奮力實現的目標都沒有。
在階級固化這一點上我們確實趕英超日了。
第二點,君主立憲本身的政體問題:
在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我闡明了我對君主立憲制的看法,清末立憲為什麼失敗?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 清朝,即君主立憲不可能在如此廣袤的國土下存在,因為多民族多文化等問題導致這種制度下的國家不能長存,極容易分崩離析。所以我們看到國土廣袤的國家除了中國幾乎都是聯邦制,同時大英帝國也在極盛後迅速分崩離析,曾經的屬地與自己的關係也改名為英聯邦。
所以說君主立憲並沒有題主你想像得這麼好,而所謂的精神領袖也並不一定要是皇帝,你看現在屁民們不也有他們的精神領袖嗎,而且這個精神領袖幹得還挺好的。至於你說的代表文化,我不認為滿清或者其他哪個皇帝就能代表中國文化了,中國文化不同於日本英國那樣的小國家,中國文化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雜糅體,體量與英國和日本文化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你要找這麼個代表人物還真不好找。
以上
————————————————————————————————————————
針對 @小強在這個答案下的一系列評論進行回復:
國內確實跟你想像得一樣黑,但是外國的月亮也沒你想像得這麼圓,外國媒體之所以什麼都敢說是因為外國媒體服從的是資本而不是政治,外國媒體敢罵政府但是自己的東家幹了什麼壞事他絕對不會說一個字。而且那邊的政府也是可以對媒體施壓的,很簡單,減除你們的經費,增加你們的稅務,或者給主編什麼的封個爵,讓媒體改口並不比中國難到哪裡去。
另外的,其他朝代的階級固化根本就不是你想像得這麼簡單,你說的統治階級很重視人才的選拔制度實際上也沒你想像得那麼好,有些家庭連書都買不起,有些家庭的孩子考上了童生連去考舉人的路費都沒有,更別提進北京考試了,其中的成本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並不代表不存在。特別地,你提到了寒門,所謂的寒門,是指跟豪門比起來算寒門,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別把寒門跟底層劃等號,明朝幾百年的歷史裡,真正的底層爬到了統治階級(不算太監)的就海瑞一個人,其他的人你去翻他的傳記都不是窮人。
順便看了看你其他的評論,果然,你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並且自己的邏輯並不自洽。所謂的你相信大自然將人進化成兩性是為了讓男女互補,只是你相信而已,這就好比那個「皇帝一定用金鋤頭」一樣的笑話,從自然將人類分為兩性並不能直接地推出互補這樣的自然的意志,你沒有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我還可以說大自然設定兩個性別是喜歡2這個數字呢。
再有,為什麼自然給我們的我們就一定要接受呢?為什麼大自然給我們的暗示我們就一定要服從呢?大自然還允許我們殺人呢,它也沒有降天罰下來,難道殺人也是對的?我們是人類啊,我們要按照自己的意志生存啊,我們一直在改造著自然和我們的自身啊,大自然把我們分成這樣的性別並不代表他是對的啊!他這麼做和這件事是對的沒有任何關係。
其實就算是三從四德約束下的封建社會,我也有些懷疑,其實很多大事,有可能都是由一些女人在床上決定的吧?!
這句話是我最不能容忍的,什麼叫在床上決定?女人憑什麼要在床上決定問題?女人憑什麼不能站在議會的演講台上,坐在政府的辦公室里解決問題,她們是腦子缺一塊還是只有生殖器?她們參與社會的方式就這麼被你局限在了床上了?我對你這種病入膏肓的人真的是無話可說。
最後的最後,我發現你連標點都不會用,通篇的感嘆號,你也知道自己的話沒說服力要靠標點來湊是吧。————————————————————————————————————————
看了題主自己的回答,我大概明白了,這就是奴才想找個好主子嘛!
不管國情,不管每種制度對應的弊端,只要主子對自己好就行了。
你這樣可以,我也懶得關心,可是你把這個國家所有人全帶上了可就大大地不對了,為了避免以後在知乎上看見你,我決定拉黑你,拜拜了您嘞。
土耳其蘇丹馬哈茂德二世、阿卜杜。哈米德、埃及國王默罕默德。阿里、衣索比亞的海爾。塞拉西二世……都曾經大權獨攬,銳意改革,積極引進先進技術,然並卵。
真正要乾的是,建立新的統治秩序,新的文化,新的經濟結構。
光緒變法,決不是為了做一個垂拱而治的立憲虛君,他要做的是中國的彼得大帝,先得集權。
但是他權力的來源,依靠的力量是滿洲貴族、漢人士紳,這些都不可能是現代化的推進力量。
如果戊戌變法真成功了,估計今天的世界地圖上就沒有中國這個國家了……
中共會和蘇共更加接近,這裡說的是更加接近,不是不會完全沒有衝突。 當然中國有點工業,對於中共更好,毛主席也還是毛主席,只不過可能從做肥皂開始。。。。
嘿,題主歷史成績是不是不太好啊,假如戊戌變法成功了君主立憲會怎麼樣,二十年後袁世凱不是已經告訴你了嗎?
愛新覺羅氏恐成最大贏家!!
會不會跟英國,日本差不多
抱歉,那就太糟糕了,我們的眼裡有且只有美國
yy這個詞是美化的想像,但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出戊戌變法成功了我們的結果能比現在號多少,所以無法yy
而且事實上在民族情緒越來越高漲,世界格局即將發生大變化的清末,就算開了金手指,讓它暫時成功,也不過是勉強維持,再把紙糊的破房子修補幾十年而已。
但仍要壽終正寢,仍必有大亂。
數百年錯路走下來,叢生的積弊,你覺得靠一個·改良就能糊弄過去?
年輕人還是要再學習一個
講君主立憲才是正途在現代到是有不少史學家如此說,但是不要忘記,戊戌變法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歷史上的巧合,而是一種必然趨勢,就是老佛爺爆病身亡,維新派也不一定能掌權,能掌權,帝國主義國家也會壓你,總之,失敗是歷史必然,除非有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巧合,這是無法扭轉的。
而無法發生的事情發生後會怎樣,自然也無從談起了。
這個在當時的社會就不會成功,就算表面上成功了本質上也不會有什麼質的變化。左右一個國家的是人,才不是什麼體制。所謂體制只不過是這幫人拿出來給人看的
明面上的遊戲規則。人不變,體制變了也沒用,頂多是換個換玩兒法。除非在不傷及國之命脈的前提下你把當時所有的統治階級都換掉,或者統治階級真的意識到自
己的利益受到威脅主動變更了思想,否則怎麼也不行。
比路易十六做虛位君主還慘吧大概
其次就是社會變革這方面,估計就來的沒那麼快了,日本後面趨於保守就是這原因,到二戰後美國對其進行國家改造才加快變革速度。英國由於每次循序漸進的改進都很早而且都很有步驟,所以問題不大……
君主立憲政體初現,軍閥混戰還是會出現,然後課本會加上一句,我國進行過(君主立憲),資產階級共和和封建專政政體的試驗後,毅然走上了社會主義的光明大道。
那我寧願袁大頭成功
我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康梁之二人屬於剛剛考上的進士,沒有從過政事,他所謂的變法就相當於今天的憤青(無歧視之看法)看待國家之事一樣,而且公車上書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他們不懂當時的統治者心中對於所謂江山社稷之控制。
第二,當時的大清屬於儒家的天下,儒家思想可謂是根生地固,要按照他們的看法以儒家思想為主流創造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那也毫無意義,三從四德各種毒瘤思想還是沒有清除,大清還是那個大清。
第三,他們去支持一個手無縛雞之力,而且一沒權二沒勢力三沒錢的光緒,卻不去給當時的慈禧說說好話;說句不好聽的,他們倆就是煞筆。
所以,戊戌變法非偶然,是必然之事。
底層人民生活,應該更像印度吧。
別的不說,近代化很重要的一個就是民族意識的覺醒,從康雍乾就是年年鬧動亂的,再看各個回答,滿清能撐過1900已經是奇蹟了
唉,看成功的標準是什麼,是沒有阻力阻擋他們推行的話,那麼首先,因為譚嗣同等人認為中國人文盲太多不開化所以實行不了憲制,所以戊戌變法是不立憲的,這個要是都不知道就沒法繼續談了。
然後一切順利的話,變法人士會在不受制約的皇權下建立制度局,國家的行政權進一步集中,中國的集權度會增加。在當時的環境下基本不可能,但誰讓這是開腦洞時間,所以成了,皇帝隱身在制度局後面,皇權得到了加強,為了控制制度局,所以制度局的班子成員品級一定不能高,就像譚等人當時那樣,四品卿銜不能再多了,到這裡新鮮么,一點不新鮮,另一個軍機處嘛。
再說政策,那些「亂命」的具體內容沒啥好說的,本身也沒啥可行性,我們說執行力,清末困擾幾代皇帝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眼皮子底下的紫禁城的門禁把不嚴,平時各色人等甚至圖省路不想繞遠的老百姓穿門而過,幾代帝王多次斥責依然故我,不從利益集團的利益出發去設計政策,你覺得這樣的執行力能幹成啥。
但是假設它依然毫無道理的成功了。
會發生什麼呢,為推行政策必須要加強執行力,這就需要大量的公務人員,冗員進一步增加。相對於人口基數,清的公務人員人數——如果要保證一個正常近代政府最起碼的執行力的前提下——即使算上編外的(有的是在編的上千倍)也一樣是不足的,而公務人員的薪俸極低的情況一直也沒有改善。
而稅源呢,清沒有審查制度,也沒有預算制度,是一向連自己有多少錢都不知道花多少錢也不知道的主,財政收入在洋務運動前最高峰頂天也就七八千萬兩的樣子,成天拆東牆補西牆,如果要增編大批近代公務員,稅源肯定是要枯竭的,而且沒審查沒預算誰不貪,公務開支越來越大,最終也就是被自己的體量拖垮一個結果。
所以我的猜測就是,假如不換撥人的話,戊戌變法順利施行的結果就是在國家制度沒有實質變化的前提下,皇權得到加強,國家入不敷出。
但是換撥人有沒有可能在某些領域得到些進展呢,這個我認為是有可能的,比如說地方很多大員像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是主張立憲的。而一些地方士紳在理論上認為西方的議會政治是中國所謂的「三代之治」,是支持議會政治的,對於戊戌變法這些人是很失望的,認為是倒退。那換他們去有沒有可能先實現部分近代化目標呢,這個依然很難說。從清庭立憲進程中看,即使統治者拿出最大誠意去迎合地方咨議局的要求,士紳結構下被釋放出來的利益集團並不會像西方那樣自然分裂,進而演化成政黨政治,反而是會在利益訴求上報團跟中央保持分裂與不合作以謀取地方利益最大化,首先是地方反中央,然後才會細分到地域,這是士紳—官商結構的特點。
而從北洋政府的進程來看,在長期脫離政治生活下訓練出來的精英民眾,會對國家產生超越額度的政治想像,在這種想像下,民眾不會主動承擔任何政治責任,而是一切歸責於一個想像中超級強大掌管一切的「國家」,從而永遠處於焦慮和不滿下。不會對任何的變革保持比較長久的耐心。
所以我認為,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中國近代化的所有過程依然無法迴避,該犯的錯還是會犯,錯過的機遇也不太可能真實存在。
譚嗣同曾有一個改革大計:「今夫內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而寒瘠,毫無利於中國,反歲費數百萬金戍守之。地接英、俄……不如及今分賣於二國……每方里得價五十兩,已不下十萬萬。除賠償款外,所余尚多,可供變法之用矣。」(《譚嗣同全集》中的《報貝元征》)
據《書孫文正公事》中記載,孫家鼐曾問康有為:「如君策,萬端並起,無一不需經費,國家時力只有此數,何以應之?」康有為回答:「無慮,英吉利垂涎西藏而不能遽得,朝廷果肯棄此荒遠地,可得善價供新政用,不難也。」
康有為也一直秉衡著這一理念,在他的自傳《我史》中也描繪了變法的美好藍圖:「籌五六萬萬之款,以二萬萬築全國鐵路,限三年成之,練兵百萬,購鐵艦百艘,遍立各省各府縣各等各種學堂,沿海分立船塢,武備水師學堂,開銀行,行紙幣。」對於傷感情的錢呢,康有為表示:「以全國礦作抵,其有不能,則鬻([yù],賣)邊外無用之地,務在籌得此巨款。」
各大直播平台會少一些網紅。因為他們是貴族
gggggg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