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互联网背景下,有哪些引人思考的艺术作品是将参与者作为其中的影响变量的?
抱歉,之前问的不精确;
案例:
黑镜 第三季 全网公敌 (豆瓣)想了解更多作品,探讨的只是人性,当然不局限于对科技互联网的讽刺。
相关问题:
如何评价《Black Mirror》(黑镜)第三季第六集《Hated in the Nation》?
大数据对艺术有什么影响?
当代艺术中有没有对互联网社会讽刺的作品? - 艺术家 - 知乎
删了半天邀请我回答的问题……看到这个问题,谢谢 @了不起的苏小姐邀请,可惜我没有苏姐姐这么大的耐心,花那么多时间提供优质的内容
回到题目本身,说实话,太多了。
首先,这是关于一个网络艺术的话题,或者说“后网络艺术”。另一个相关回答里有一些不错的答案当代艺术中有没有对互联网社会讽刺的作品? - 艺术家 - 知乎,包括中文网络上有一些对所谓“后网络时代”艺术家的有限资料,但系统的研究和思考不知道有没有来得及在中文世界里展开,其实前两年,2014年在UCCA就做过了《后网络时代》的大型展览,在西方世界,这个称呼甚至已经有点“过时”,毕竟是个消费廉价标签的时代。互联网历史标记的是,2006年艺术家及策展人Marisa Olson提出的这个称谓(“后——”什么玩意儿的,说实话,在学术界早就不值钱了,但孔子说过,想成名,要搞事,很多和这个名词相关的展览和事情都是这位姑奶奶搞的)。
列举几个艺术家,用来说明问题。当然,问题其实将范围缩小到了需考虑到观者的参与性,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参与者的影响变量,又提出互动性的问题,互动在数字艺术里又有专门一小块儿,也涉及到老派的参与式“关系美学”,可以拿出来的内容很多,不瞎逼逼讨论了。
Aaron Koblin于2006年创作的《The sheep Market》, 采取面向集体的态度,通过Mturk(亚马逊一个线上委托服务)发出了“画一只朝左的绵羊”的任务,画一只羊可以得到0.02美金的酬劳,于是乎,艺术家通过网络收集到了10000只羊,在网上展出,其后他将其中一些做成了邮票来卖,引发出版权等一系列讨论,至于关于作品参与者-作品生产者-版权-互联网个体劳动力商业化-互联网文化生产行为等等问题,留给大家聊着玩儿吧。
至于这样类似的通过互联网委托他人进行创作的,再举个例子,艺术家Clement Valla也是通过Mturk,委托他人按照他的要求(画下你窗户的风景,再加个后现代建筑之流)进行绘画,而后交给他人临摹,创作出来的作品再交与下一人临摹,直到图像面目全非(像极了传画或者传字游戏,可见,创作的动因和内核随情境自适应)。
EVA AND FRANCO MATTES,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双人组,早些年出名的作品是在second life里模拟了许多当代艺术史上著名的行为作品,而考虑到观者的变量——或者观者的反应便成为了艺术家考量的目标,类似的作品有2010年的《No fun》,艺术家在直播平台上模拟自杀,来观察网友们对此的反应,2003年的《Life Sharing》则是将艺术家组合的私人信息,甚至银行相关文件都公布在网络上,项目后期观者还可以通过GPS网络接口知道艺术家们的具体位置,艺术家们并没有需要赋予观众可以反应的能,而是试图呈现某种自然的状态,像这样的作品就太多了,不过多介绍。
在这个例子里,以及在另一个帖子里 @Vivian Darkbloom提到的曹斐2015年的《Strangers》,这些类似的艺术作品里,参与者也就是观众保留了原初的意义,个体透过网络展现的差异成为艺术家关注的目标,观者被当作观者同时也是被观者。
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大类别则是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已经被反复提起的女艺术家Amalia Ulman通过社交应用Instagram创作的《Excellences et perfections》,另一个也是在Instagram上完成的作品《High Retention, Slow Delivery》的创作方式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一定不陌生,这是荷兰艺术家Constant Dullaart创作于2014年的作品,具体内容是,艺术家花了5000美金购买了250万假ins粉丝,并将这些“指标”们分配给了一些与艺术世界相关的人士们的账号,于是一种网络世界中依据“追随者”数量来衡量某些领域艺术家影响力的“规则”被悄然打破,纯粹数字的堆叠在非物理空间中是否带来了最为方便衡量的价值体系?虽然这件作品并没有将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存在考虑在创作动因中,但其依据社交网络“群体性”而构建,试图扰乱来自真实世界在虚拟空间中投射的举动,在说明相关问题时是很有效的。
我一度怀疑这件作品的动因来自于艺术家曾经的“中国经验”,显然这位艺术家深谙中国老乡们的办事手段,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DullTech?, neoliberal hardware lulz
可以想见的还有另一类比较流行的创作方式,利用网页进行简单互动的艺术作品,在网络艺术发展的初期,“网页”作为首要的创作“媒介”,没少被当时的艺术家们开发,比较著名的比如,女艺术家Olia Lialina早在1995年的作品《My Boyfriend Came Back from the War》,便用基础的HTML元素来进行电影叙事尝试。回到“互动”,举个比较新的例子,艺术家Jonas Lund2016年的作品《Fair Warning》,邀请观众来回答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数量超过300个,问题涉及色彩偏好、政治倾向、情绪控制以及艺术世界的最新趋势等。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些像这几年google流行推出的“小游戏”,通过一系列涉及搜索大数据的选择来了解互联网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数据收集和使用时的价值和品味倾向,比方google会问你,你觉得2016年搜索过“波多野结衣”关键词的次数更多还是搜索“朴槿惠”的次数更多呢?好好想想,没这么简单,不过答案别问我,问google。思考题:传统的调查问卷形式在互联网时代是否还有新的价值?衡量艺术价值的客观方法会否在未来被大数据实现?
这样的简单的交互例子还有很多,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交互形式都会产生艺术,就像“根茎”(RHIZOME)常常宣称的,两台连接的设备间,就会产生艺术。于是乎,早期的形式如同邮件、HTML网页、简单的程序脚本都诞生了不少此类型的艺术作品,譬如说,昨天我还看见一个艺术家在网上写可以由观众阅读进行剧情选择的小说,不过,忘了叫什么了,没关系,这样类似的“游戏”,很多艺术家都在网站上乐此不疲,比如至今还比较活跃的咱们的老伙计JODI、Vuk ?osi?等,可爱的我再给链接:Vuk Cosic,至于早期一些形式更为简单的网络艺术,随便翻阅一本讲解INTERT ART的书籍都会有大量介绍。
在之前就说过这次不讨论“互动”作品,但即便在互联网艺术中,这也是最为常见的形式之一。即便这里不进行展开,但“专业互动”型艺术家如Rafael Lozano-Hemmer也是值得研究的,另一个并非一定出现在“网络”范畴中但不容忽略的形式——电子游戏。不可否认,商业游戏在拓展“虚拟影像”与“互动”方面,对于当代艺术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且不说文化层面各种符号的入侵,甚至其产品一直走在大众技术讨论的风口浪尖,例如现如今还-他-妈-没-火-过-劲-儿的VR技术。有自己编程做小游戏的艺术家,也有像火遍全球的Rafman大叔用游戏做视频,也有像Angela Washko直接在大型网络在线游戏《魔兽世界》里完成的——当然也是符合题主说的,即网络又参与的原则。
最后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别,随着VR,AR等技术的兴起,连手机游戏都能让宅男们热情饱满地上街了,虚拟世界与物理时空的思考自然也不会被当代艺术家们错过,艺术家Aram Bartholl创作于2010年的作品《Dead Drops》,简而言之艺术家在真实世界里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用混凝土将一个空的仅存放有一份简单申明的U盘安置在了墙上,而后,艺术家在网站上公布了这些地址的真实GPS信息,任何一个带着有USB接口电脑前往的参与者都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U盘,与别人交换点什么、一个文本、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什么都可以。让艺术家没想到的是,后来这个以5个地址在纽约地区开始的项目引发了网友们巨大的热情,直到2015年5月,网站上已经有了超过1520个地址。
So,简单概括了在网络艺术中几种将观众也就是参与者考虑为变量的创作形式和一些艺术家,网络艺术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手段和把式都太多了,但从创作内核上而言,变化来去也是那些东西。记得暑假看展时看到的一个作品,是一个中国艺术家做的,大意是与直播网红合作,网红听从艺术家的指令布置直播现场以及按照艺术家指令来跟网友观众互动,整得七零八乱物欲横流的女主播身上貌似还写着“欲望的化身”等字眼,而后,女主播与艺术家在采取回应上有了冲突……等等,虽说我不记得这个艺术家的名字,不过倒是让我确实想起另一件作品,2001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的DARnet (Digital Art research networks)小组与一些艺术家合作进行了一场名为“Secret Agent”的行为表演项目,一个名叫Karen Black的女演员被要求扮演一名“特工”,通过小型设备被小组“控制”,她需要按照小组的要求参加一场“会议”,并按照小组的指令来“表演”:回答问题,做出反应,而不让会议中的其他参与者发现,这名聪明的女特工很快掌握了要领,但随着会议的进行,小组发现特工开始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采取行动……你们说,这难道不是一回事?
最后,本来想总结一下,但是,因为我很懒注* 原题目大意为有哪些作品将参与者作为其中影响变量,没有强调互联网背景。所以看起来本回答可能文不对题了。关于互联网背景的作品我之后去看一下有没有相关的作品,在此先跟题主说抱歉没有提供你想得到的答案。以下为原答案。
--------
有很多。抛砖引玉一下,期望出现个比较好的回答系统的说说这个事情。如果有错还望指正,非专业学习艺术史,因为我现在在写激浪派的论文但是想拖延一下就来答个题....
题主提到的“将观众也作为其中影响变量”在当代艺术里一般被称为“viewer participation”,对于这个的重视大致从late 1950s、early1960s开始的,那时正好是战后艺术家们想要摆脱以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尤其Jackson Pollock)、开始探索新的艺术的时候。从此时兴起的艺术流派有波普艺术(pop art)、极简主义(minimalism),激浪派(Fluxus),偶发艺术(Happenings)等等。
其实以上说到的艺术流派都或多或少有考虑viewer participation。之前也说了他们想要摆脱以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像波洛克的作品就没有考虑viewer participation,而是将一个作品的美学价值从最终product逐渐转移向创造作品的过程。所以在带着批判性眼光看波洛克的同时这些艺术家发现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举个例子的话,比如极简主义。Robert Morris的Untitled(L beams)(1965).
以Robert Morris为代表的极简主义理念之一,是要加入观众的参与。比如这个‘雕塑’。这三个L beams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以不同的形态摆放在同一空间内,通过这个方式Robert Morris想要邀请观众走入现场,空间移动的同时观众看到的雕塑的样子是不同的。
有个想法比较类似的作品来自于Richard Serra。我忘了作品名叫什么,暂时叫他一块板儿吧...不想查了
恩就是这么一块金属板儿。我觉得能更好的demonstrate上面Robert Morris的想法。这块板特别薄,忘了他用了什么办法反正竟然就让他立在那儿了。你想象你在进入展厅看这个作品的时候,正面第一眼看到的是很大的一块板。然鹅,这个展厅设计成如果你要从展厅里过去你必须得从板旁边过去,也就是说你对于这块板的perception是从一块大的板儿-》越来越小越来越细-》一根线-》又开始变大。大概是这样一种体验。我个人觉得挺神奇的。下面这个图是Richard Serra的其他作品。
除去让观众空间上的参与作品以外,还有各种比较神奇的,比如John Cage的4"33""。
这个piece比较有名。大概意思就是Cage坐在钢琴前面坐了4"33"".....什么也没弹。然鹅,虽然这听起来是在唬人但是重要的不是artist弹了什么,而是在这个演奏(...)过程中观众的声音。在4"33""钢琴的绝对安静下让人re-focus的是观众的声音。观众的声音反而组成了作品。顺带一说,Cage的想法影响了后面好多艺术家,比如偶发艺术Allan Kaprow,激浪派比如Dick Higgins和George Brecht。Cage提倡的一个理念是将偶然的元素(chance)带入作品,这个在之后激浪派艺术家的event scores中得到了大量运用。
说到激浪派想到小野洋子的切片(cut piece)也是个很好的viewer participation的例子。或者说其实这种performative art都是需要加入viewer的因素的....
小野洋子是激浪派艺术家。当时的这个表演是邀请观众上台每个人剪下一小块她的衣服。
Btw, John Cage以及他影响的一批艺术家比如偶发艺术和激浪派等等,对于viewer participation的重视很有可能是因为受影响于哲学家John Dewey的Art as Experience。&<-来自我的论文thesis
再说一个,马塞尔杜尚的étant donnés(1946-1966)
图一是被看到的内容,然而要看到这个作品只能从图二的门上的一个小孔里看进去才能看到。这因此形成了一个非常私人的experience。不同于一幅画被摆放在博物馆的墙上,观众瞥一眼就能看到,这个作品邀请你必须从小孔里看进去,看到里面的内容。整个观感体验因为观众观看形式的改变而同样改变了,如果没有观众的体验那么这个作品就没有完整的达到他所有想表达的意思。
补充一个 Feliz Gonzalez-torres的Untitled (Portrait of Ross in L.A.) (1991)
一个Cuban-born American artist。看到下面的回答里有人提到了这个作品,简单介绍一下。作品是一堆糖,用来纪念他因艾滋病去世的男朋友。糖总重175lb,与他男朋友生前的体重相等。艺术家邀请观众们从糖堆中拿糖带走,个人认为是代表着生命的消逝。然而同时,博物馆每天都会对糖堆进行补充,因此另一方面又有生命的循环的意味。================================
如果有误还望指正,让我多学习学习
原问题已修改,此条答案不再适用。
-----------------------------------------------
原回答: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Rhythm 0, 1974 (作品:韵律0)
在&<韵律0&>中,玛丽娜经历了人生中最惊险的一幕。她在房间贴出告示,准许观众随意挑选桌上的72种物件与艺术家进行强迫性身体接触。在这72件物品中,有玫瑰、蜂蜜等令人愉快的东西,也有剪刀、匕首、十字弓,灌肠器等危险性的器具,其中甚至有一把装有一颗子弹的手枪。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玛丽娜把自己麻醉後静坐,让观众掌握所有权力。
这个表演历时6小时,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发现玛丽娜真的对任何举动都毫无抵抗时,便渐渐大胆行使起了他们被赋予的权力,艺术家的衣服被全部剪碎,有人在她身上划下伤口,有人将玫瑰猛然刺入到她腹中,有位观众甚至拿起那上了一颗子弹的手枪,放入她的嘴里,意欲扣下扳机——这是艺术家最接近死亡的时刻, 直到另一位观众惊恐不已地将手枪夺走。在施暴的过程中,艺术家眼中渐渐充盈了泪水,心中充满了恐惧,然而她的身体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她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真的可以对我做任何事情。
麻醉结束後,玛丽娜从椅子上站起, 带著累累伤痕, 双目含泪, 她缓缓走向观众, 用目光对他们进行无声的控诉。 面对艺术家那愤怒悲伤的眼睛, 现场观众反倒恐惧了起来, 他们纷纷後退, 然後开始四散逃跑,以逃离艺术家真实的控诉。
玛丽娜在後来的访谈中说道: 「这次经历令我发现, 如果你将全部决定权交诸公众, 那麼你离死也就不远了。
搅拌器中的金鱼
- Artist: Marco Evaristti
- Title: Helena
- Media: Moulinex Optiblend 2000 electric blenders, live goldfish, and water
- Dimensions: ten blenders set up on a small table
装在电动搅拌器中的活金鱼,观众可以选择按下按钮,金鱼就会被搅成碎末。在展览中真的有观众按下按键。曾因虐待动物引发争议,后来证明搅拌器的功率足以在一瞬间杀死金鱼,所以鱼感觉不到痛苦,不算虐待动物。但是把一个生命的生杀大权交与观众,并且看着金鱼在自己面前被搅碎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冲击也是蛮大的。
来源:
网站:
http://challengersofart.blogspot.co.uk/2014/07/marco-evaristti-helena.html?m=1
书:《丑闻艺术博物馆》
还有安迪沃霍尔的银云,不知道算不算
摄于北京798……
年轻的时候去俄罗斯某城市参观一座东正教教堂,朋友向我介绍:你看墙上悬挂的圣象,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欣赏,耶稣的眼睛都是正视你的。
不知道这个例子算不算。
如果把行为艺术也称为艺术的话,大体上有很多。
另,乌斯托克音乐节就是典型的参与艺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