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日常交談用書面語言文言文還是類似今天白話文?
看先秦的連續劇、電影等,古人(當然了,演出來的)說話都是白話文,就像現在的普通話一樣,還是用文言文說呢?或者是水滸傳上邊的對話句子?
比如:楊志尋思道:「卻是恁地好?只有祖上留下這口寶刀,從來跟著洒家,如今事急無措,只得拿去街上貨賣得千百貫錢鈔,好做盤纏,投往他處安身。」當日將了寶刀,插了草標兒,上市去賣,走到馬行街內,立了兩個時辰,並無一個人問。將立到晌午時分,轉來到天漢州橋熱鬧處去賣。楊志立未久,只見兩邊的人都跑入河 下巷內去躲。楊志看時,只見都亂攛,口裡說道:「快躲了!大蟲來也!」楊志道:「好作怪!這等一片錦城池,卻那得大蟲來!」當下立住腳看時,只見遠遠地黑凜凜一大漢,吃得半醉,一步一撞將來。楊志看那人時,形貌生得粗陋。但見……
引王力先生一段話,漢語史稿
就先秦來說,詩經的國風就是民間口語文學的記載;論語也可能是孔門弟子所記錄下來的當時的口語。當然,其他還有許多接近口語的作品,例如易經的彖辭和象辭就有許多俗諺在內。直到漢代,許多作品還是接近口語的。史記漢書裡面有很生動的描寫,也大多數用的是活生生的口語。劉知幾史通中所批判的「年老口中無齒」,也正是忠實地反映口語的地方。魏晉的文章也和口語距離不遠(如抱朴子)。自從南北朝駢文盛行以後,書面語和口語才分了家。在這時期中,只有世說新語,顏氏家訓等少數散文作品是接近口語的,其他還有一些零篇,如任昉的奏彈劉整等。
從漢以後的情況看來,詩歌往往比散文更接近口語。古詩十九首就很淺白通俗。六朝的民歌,在駢文盛行的同時,更是漢語史的主要根據。唐文和唐詩相比,接近口語的程度相差太遠了。到了宋代,找口語不要向詩中找,而應該向詞中找;到了元代,找口語不要向詞中找,而應該向曲中找。
唐代的變文,宋元的話本,明清的小說,都是漢語史的極端寶貴的材料。隋唐以後佛教的語錄,宋以後儒家的語錄,也都可以參考。
朱元璋原話(朝鮮人官方記載的外交記錄):
"我這裡有幾個孩兒恁高麗有根腳好人家女孩兒與將來教做親。"
高麗史137卷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朱棣原話:
「去年你這裡進將去的女子每(們),胖的胖,麻的麻,矮的矮,都不甚好。只看你國王敬心重的上頭,封妃的封妃,封美人的封美人,封昭容的封昭容,都封了也。」
朝鮮史書記錄:明皇帝的朝鮮妃嬪
可見明朝初年的口語,還是皇上說的,似乎就已經和現在的日常語言差不多了。
再看1796年太上皇愛新覺羅弘曆的口語(這還是來自於《朝鮮實錄》),那可以說就是現在的白話口語表達了:
太上皇使閣老和珅宣旨曰:「朕雖然歸政,大事還是我辦。你們回國,問國王平安。道路遼遠,不必差人來謝恩。 」
http://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045-199712029.pdf
對照想一下,外語(起碼英文)也是這樣:幾百年前的語言,和現在的差不多。這是1722年的英文,而且是判決書、作者是英國當時的首席法官John Pratt,應該可以說是相當的書面語了,但論淺白程度,現在的中國高中生應該都能看懂:"The plaintiff being a chimney sweeper』s boy found a jewel and carried it to the defendant』s shop (who was a goldsmith) to know what it was, and delivered it into the hands of the apprentice..."
Armory v. Delamirie, 1 Strange 505, 93 Eng. Rep. 664 (K.B.1722).
The Chimney Sweep Boy and the Goldsmith: the Ancient Origins of the Doctrine of Spoliation
文言只用於書面,白話用於口頭交流。
「白話」並不是恆久不變的,每一時代有每一時代的白話。
所以你問的古代人用今天的白話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古代人用他們那個時代的白話來交談。
一開始(哪個一開始呢,現在知道至少到司馬遷時代是這樣)言文一致,也就是說他們怎麼說就怎麼寫。所以要看那時候人們怎麼說話就去背誦史記吧。插一句,史記號稱無韻之離騷,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書面語的基礎,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後來,書面語基本維持不變,甚至是賦體興起之後書面語更加花哨,但口頭語開始發生變化,怎麼變呢,怎麼簡單怎麼變唄,所以顯然是慢慢地言文分離了(這個魯迅有考證的),這裡面也有很多活化石顯示出言文怎麼分離的,那就是歷朝歷代人的筆記作品,文人筆記中有的傾向文言自然也有的傾向口語啦,詩詞曲也有很多口語化元素。
分啊分啊分啊,後來捏,在文言文的王國之外,就有了口頭文體作品,比如宗教變文、俗講、說書的、戲劇、小說,也就是說如果想看唐宋以降的口頭語,也不是看不到,你找那時候的小說、變文、話本就行吶。
然後,呵呵,就是1840年的《中英南京條約》啦,從這個條約里可以知道那時候的官方語法,至於書面語,已經跟今天差不多啦,部分今天的名詞缺席而已。
先秦兩漢時期文獻基本都是和口語一致的。對比就看出來,先秦和兩漢的語法、用詞有明顯差異,反映了語言的演變。南北朝的時期,語言進一步演變了,人們閱讀古文獻發現和口語明顯不同了,但當時人們沒有意識到語言是演變的,就認為古文獻是另一種文體,開始模仿先秦和兩漢的語法用詞來寫文章。唐代的文白就差異明顯,完全分離為兩種不同的文章,唐代有文言寫的文章,也有白話寫的文章。其實文言的用詞和語法其實是混雜了先秦和兩漢兩個時期的成分,一般人區別不開。不過後世模仿文言文水平有高有低,文學大家模仿的很好。而日常公文,雖然也是文言文,但混雜了很多口語,尤其是明清時期的日常公文,很多半文不白的。
歐洲也是一樣,有許多牛人寫拉丁語寫的很高。但也有許多日常的拉丁文,是明顯的法語或德語色彩的,只是把辭彙替換成拉丁語,然後用一下拉丁文的變位變格,但並非地道的拉丁語。
清末民初的時候,社會上言文脫節的現象還是很普遍的,書寫是文言文,說話是白話。孫中山先生曾留下兩段錄音,一個粵語版的,一個普通話版的,內容都一樣,或許從孫中山先生的這段演講中,我們可以領略一下古代(雖然是民國時期了,但是好歹還是文言文盛行的時期)人們日常說話的風采。
國父孫中山原聲錄音(普通話)
http://baidu.ku6.com/watch/03279177540550973908.html(粵語)
我外公去世的前一年,他躺在床上,覺得疼,說了一句話:吾行勿消哉!(我受不了了)
我很吃驚外公僅僅識字,連正經的小學也沒讀過,怎麼會說文言文,我把疑慮告訴外婆和母親,她們覺得很正常,說:說話就是這麼說的。
外公是紹興人,小時候來到上海,可能在病痛彌留之際,又回到了兒時的方言。
我想告訴你,我的方言口語和水滸上幾乎完全相同
先秦文言一致,後口語演化,書面卻仍沿用先秦文體,即「文言分離」。
古人用古代的白話文,古代的白話對於文言水平不行的現代人而言,也接近於文言。
一般來說以漢朝為界,口語與文言逐漸分離。
說的都是口語,當然跟現在的白話是有一點區別的,古代都知道,平民百姓和官員、貴族是有很大差距的,因為家庭環境,大多數都可以受到教育,他們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使得他們為了表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書寫時用了不用於白話的文字,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就有了幾乎完全不同於口語的書面語,而且漢字的發明本就是形聲,象形,經過幾次大的改革和漢字簡化,就有了現在我們很難懂的文言文。
推薦閱讀:
※這種圖怎麼讀,這裡的一個個峰值說明了什麼呢?
※哪一種語言里的「雪」這個詞最好聽?
※有哪些因為方言導致的誤會?
※《清平調》這首歌,好妹妹樂隊唱錯了嗎?
※哪一句日常用的英語很簡單但是格調和品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