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文言文對提高小說文筆幫助大嗎?
有。文言文名作在精鍊,修辭,據典,鍊字等方面比現代文學要講究不少,多背一些文言文名作 ,寫作時偶爾插進去隻言片語,很有幫助
但也僅僅是有幫助而已。不能完全依賴文言文。會讓你對語言文字更加敏感,增強你對語言的駕馭能力。
但僅僅是在文字上的幫助而已,而文字,只是小說的載體,而不是其靈魂。
有。只有通過了文言文,才能更接近最純正的中文。語感啦,音律美啦,剋制啦,對顏色和動作的感受啦。白話文在改革的時候只能說是成功了一部分。而剩下的那部分依然需要通過文言文去抵達。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個東西是繞不過去的。
首先要知道古人寫文章,特別是在先秦,受到材料的限制不得不壓縮文本力求精華,這樣一來便把文中不必要的廢話統統去掉,剩下的就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了。
最近看了台大公開課《史記》,對這本書有了新的看法,試取幾段我讀過的,稍稍分析一下司馬遷是怎樣把史書寫的如同小說一樣精彩的。(以下見解部分源自呂世浩老師在《史記》課程中的講解)
一《留侯世家》
良嘗間從容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
對人物的描寫十分簡明僅用「衣褐」二字,但卻表明了人物的身份背景—出身不高,下層平民。但問題就在於這麼一位衣著普通的人卻主動的「至」張良所在的地方,說明他是有意而來的。再看看張良聽到命令後的反映「鄂然」「欲毆之」,這才是一個刺殺皇帝的年輕人所該擁有的血氣方剛嘛!但能把張良從普通年輕人中區分開來的便是這樣一句「彊忍」。這才是一位受到良好貴族教育的後代,不失熱血本心,卻又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因」字說明既然已經幫老父把鞋子撿了上來,何不一忍再忍,也就順便把鞋子幫老父穿了上去。「笑而去」兩個緊接的動作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讓讀者不免對這位老者心生疑惑。
而張良之所以大驚而不是像上文一樣的生氣,或許也是因為看出了這衣著普通的老者的用意所在,也正是如此,張良才會一直呆在原地等老者回來。「父去里所,復還」這裡也交代了一個背景,老者是知道張良會在原地等他的,所以才會回來和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要是普通人,恐怕早已被老者戲弄的惱怒萬分了,但張良卻一忍到底,因為他十分想知道這位老者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與老人期,後,何也?」中的「後」,暗藏了一則老者想教給張良的道理「先發制人,後發而受制於人」。最後在經歷了一系列轉折後張良得到這本奇書,然後「常習誦讀之」,習的繁體為習,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鳥數飛也」,說明了學習的過程就像鳥兒學習飛翔一樣,是需要不斷辛苦付出才會有所收穫的。
二《李斯列傳》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辭於荀卿曰:「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將西說秦王矣。」
文中說的很清楚「乃」,點名了前後文的因果關係。僅僅是因為小時候看到了兩隻老鼠在不同環境下的反映,便開始發奮圖強,不甘心於小吏的地位,而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我個人是很喜歡這一段的,或許正是這兩隻老鼠的存在改變了李斯的一生,進而改變了中原大地的歷史進程。第一次讀的時候,真是覺得玄乎,但這不是小說,這就是歷史,而這個被太史公記錄下來的微小細節,幾乎是李斯後半生所有經歷的起源。並列複句的使用「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卑賤之位,困苦之地」,大大的增強了行文的氣勢。古人寫文章求錯綜,這是今人寫文章不注意的。而「求錯綜」更易使文章富於變化,不會顯得單調,而且對偶句實用也讓文章讀起來更有音韻美。
三《張儀列傳》
張儀已學遊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曰:「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共執張儀,掠笞數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第一次讀到這一段是在班會課的時候,當時簡直是笑噴了。這個故事的高潮就在於最後一段張儀和他妻子的對話,而前面都是為這個高潮做的鋪墊。「楚亡璧」「笞張儀」都是背景,但張儀並不屈服,其實僅僅從這裡就可發現張儀具有成為一代縱橫名家的潛質,但卻不足以成為太史公筆下的「傾危之士」。但是一讀到底,確實是被張儀的那一句「足矣」所震驚。聯繫上一則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用短小的故事情節從細節加強整體人物形象的塑造。
再細讀文中的每一個字,「必」而不是「乃此盜相君之璧」,可見張儀是多麼的窮困才會給別人以這麼大的誤解,以至於其他門客是如此的肯定。「共執張儀」可見相信張儀偷盜的人數眾多,「其妻笑曰」一個受到妻子恥笑的男人形象躍然紙上,但即便如此,張儀依舊平靜的面對這一切,由此可見他的內心是多麼的強大。這一切是作者沒有明顯表示而需要我們精讀才能體會的。
再次回到題主的問題:背文言文對提高小說文筆幫助大嗎?
我的回答是:大。理由如下
1,能夠流傳至今的文言文多是經典,閱讀經典可啟發智慧。
2,文言文用字緊湊注重推敲,模仿其結構有利於小說少些廢話。
3,文言文中很多段落能為我們的寫作提供素材,比如《滕王閣序》。
4,背誦文言文可以培養語感。
5......
所以題主有空還是多背背文言文吧~~多看看也是不錯的。
沒有,除非你想寫文言文小說。
即使你想寫文言文小說,背文言文也不過基本功,離寫小說還差得很遠呢。
背誦任何文字都需要下工夫,如果覺得是為了有用而背誦,只會苦上加苦,所以,喜歡背就背吧,不要想有用沒有。我崇拜那些做無用功的人,真心的。
多背誦總是沒錯的,這樣在寫的時候才能信手拈來
但文字感染人的是它的內容而非形式 用簡單的文字卻直指人心,也是一種能力
背多了,體會深了,說話簡練,切中要害,就從鬧海直搗黃龍一樣。
看看金庸小說就知道 文言文在這個方面的重要性了。
看了N篇網路小說和網路同人之後再去看笑傲江湖,不得不承認金庸老爺子的舊學功底真是深厚。用詞和情節都可以說是「精鍊」,一個金盆洗手大會(還穿插了令狐沖坐斗田伯光,林平之拜師岳不群)就把名門正派的主要人物和人物(基本)關係搞定了。
沒有。時代在進步。白話小說講究修辭。比如她說了一句話,她是怎麼說的,她的眼神,神情,有了什麼變化,她的動作,她的心裡活動,白描式地寫,修辭性地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