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西區音樂劇和百老匯音樂劇有什麼不同之處?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想了解的,前年去了百老匯,上周又剛從西區回來,基本上都是去看各種音樂劇,加上跟當地的從業人員聊。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有更多的牛人來補充。


首先,從市場和創作的角度來講,這兩個地方基本上代表了音樂劇創作的最高水準和最成熟的市場典範。但要說不同,也還是有很多的。


80年代紐約一家叫Mutual
Benefit的基金在調研後認為在西區開發新的音樂劇要比在百老匯便宜得多,風險也要小很多。主要原因有三,第一,西區有相對的成本優勢;第二,西區的評論界要更分散,比如在當時西區有20多家主流的媒體在評論界有話語權,而紐約只有3家,換句話說,如果這3家都不喜歡你的作品,基本上就死定了,因此在西區,評論界對觀眾購票的影響要小得多;第三,英國的劇場受眾更成熟,從小就有觀劇的習慣。

Mutual Benefit基於這樣一些調研結果,投資了他們在西區的第一個劇,麥金托什的《悲慘世界》,跟麥金托什和RSC各佔1/3的投資額,當然投資權益有很大不同,這是後話。這裡說一個小插曲,1985年10月當這個劇在西區的Barbican
Theater首演之後,西區的主流媒體在首演第二天就紛紛發表了評論,雖然媒體數量眾多,但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差評。以致於老麥第二天就召集了投資人開會,問大家是不是想要收回投資,而且正開著會,韋伯就打來的電話說評論太差,幾乎不可能讓《悲慘世界》去原先預定好的韋伯的Palace
Theater駐場演出。(有點跑題了,只是想說,好作品的誕生真是一把辛酸淚呢~)


後來他們又參與了《劇院魅影》,《西貢小姐》,《富麗秀》等作品的投資和這些作品在紐約的上演。


基本上整個80年代和90年代是被紐約媒體稱之為「英國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時代。因為成功的路徑幾乎都是把西區的作品拿到紐約上演,反過來則很難。但也有例外,比如92年的托尼獎最佳音樂劇《為你瘋狂》就成功地在西區落地,並一舉獲得了93年的奧利弗獎。


在那之後,隨著英鎊對美元的日漸強勢,以及紐約本土創作的優秀劇目越來越多,這樣的格局也在不斷發生改變。《金牌製作人》在西區的大獲成功讓西區人大呼,是不是「美國入侵」(American
Invasion)的時代到了?而隨著《火腿騎士》《壞女巫》,包括近幾年的《摩門經》,《曾經》等音樂劇的進入,著實讓西區人開始坐立不安了起來。

其次,百老匯跟西區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是創作環境的不同。百老匯之外有外百老匯甚至外外百老匯,這種結構的好處在於有源源不斷的創作血液流入,比如百老匯音樂劇《Q大道》就是從外百老匯一路殺進百老匯並且奪得了托尼獎最佳音樂劇獎的。而西區基本上就只有西區的40多個劇場,而這些劇場又是由韋伯,麥金托什和ATG三家公司把控,一個新的劇能不能上線,基本上由劇場方說了算,這一點近些年非常受媒體和創作界詬病。而近幾年很多的大火的劇,比如《瑪蒂爾達》的出品方也是RSC,大公司往往追求大投入大產出,為了儘可能降低風險,作品也多改編於成熟的小說或者電影。比如前面提到的《瑪蒂爾達》,比如《查理和巧克力的工廠》,比如《舞動人生》。創作者的積極性受到了很大的制約。當然針對這樣的情況,也有像Musical
Theater Network,Mercury
Musical Development等機構以及大大小小的戲劇節在鼓勵新的音樂劇作品的誕生,老麥之後也有新的一批年輕的製作人在快速成長起來。(總之問題多多但前途是光明滴~)


最後,關於作品本身,不論是從西區到百老匯還是反過來,都會根據當地的語言(即便都是英文,英語和美語的表達還是有很多差異的)和文化做相應的調整,比如《Q大道》到了西區,就把劇中人物Gary
Coleman(美國的過氣童星)換成了一個英國的過氣演員,並由男演員來扮演,由七幕人生出品的中文版中也有相應的本地化處理(此處為廣告植入,咔咔~)。又比如《瑪蒂爾達》在百老匯上演前就由西區原班主創跟百老匯的主創團隊一起討論將劇中很多英式表達改為美式表達,據說Tim Minchin還為此專門做了一些小的再創作。這些都是為了適應當地的市場和文化做得相應的改動,入鄉隨俗嘛~


從觀眾的角度來看,百老匯的音樂劇好像更商業化,注重娛樂性。西區音樂劇更偏重戲劇衝突和藝術性?(經過補充得出結論——好像兩地都是非常商業化,不過內容風格給人感覺不同。)

現在的百老匯音樂劇是從20世紀初期紐約中產階級的休閑娛樂——富麗秀、Berlesque之類的中小型歌舞表演發展而來,因為要賺錢嘛,製作人都是挖空心思怎麼吸引觀眾。最開始的歌舞表演都很直白,就是舞女穿著華麗的衣服走秀、pose、露大腿,後來加入結構完整的配樂和簡單的情節,才有了音樂劇的樣子,比如標誌性的早期音樂劇Showboat (我還沒看過。。。)

接下來20、30年代爵士樂流行,所以那個時期的音樂劇多是踢踏舞和爵士風格的歌曲,故事都很直白,歌曲以抒情為主,沒有敘事性,典型作品就是Cole Porter的Anything Goes這種喜劇. 也有些是把現成的Gershwin、Porter、Irvin Berlin的歌曲串燒起來的。本質上還是歌舞娛樂。

後來美國的電影業開始蓬勃了!大屏幕講故事更容易呀!觀眾都跑去電影院了!這可還行!於是製作人決定要增加音樂劇的戲劇性和感染力!跟電影業鬥爭到底!所以音樂劇的情節更加豐富,歌曲能夠推動故事發展,人物形象也開始鮮明起來,貌似有一些電影改編的音樂劇吧,代表作品我不記得了。。。

再後來40、50年代的作品開始專註與人們群眾的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情節更加迂迴,音樂結構也更宏大,加入很多合唱、群舞,比如Rogers Hammerstein II 的 Oklahoma!/ Carousel 這種反映美國南部的田園生活;The King I / South Pacific 這種反映民族衝突、二戰故事等等。

後來觀眾品味又上升啦,光講講故事不行呀,還是不如看電影呀,戲劇需要反思!反思人性!於是Sondheim出現啦。他的作品的戲劇衝突更強烈,而且不再那麼平鋪直敘,結局也不怎麼歡樂,畢竟悲劇、正劇更能深入人心、引發思考嘛,歌曲成為塑造人物、激發情感的關鍵,歌詞寓意更加豐富。但是他曲高和寡,有些作品叫好不叫座。。。

這個時候一大波英國音樂劇殺將出來!其實英國人逼格都很高呀,一上來就是名著改編、現代芭蕾、人性與藝術性的掙扎、戰爭遺孤和人性掙扎什麼的(。。)但是最吸引美國觀眾的在於,高額投資帶來的龐大卡司、超華麗的服裝和布景和大型樂隊,這就是傳說中的Mega-Musical...熱愛Spectacular的美國觀眾都給跪了,於是美國作曲家也開始搞Mega-Musical...像Jeckyll Hyde這種。。。但是好像不太成功誒(。。。)

再後來,音樂劇也開始關注社會問題,好比70年代的Chicago, 1998年關於移民衝突的Ragtime,2003年的Avenue Q. 然後社會也更開放了吧,還有La Cage這種關注同性群體的、Hairspray這種討論種族和階級矛盾、實現個人價值的。

然後21世紀到來,電影業也特別發達了,互聯網也崛起了,人民的娛樂太豐富。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觀眾群的組成變得多樣,不僅僅是受過教育的白人中產階級中年夫婦為主了(。。。)所以也不能專註於單一的白人文化了。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音樂劇!情節要曲折、旋律要抓人、歌詞要深刻、視覺要震撼、還得有普世價值觀、好tm難啊!少數好劇Spamalot,Spiring Awakening、Book of Mormon 這種做到了,但是並非所有投資人都這麼有心搞藝術,所以迎合關注口味就是制勝關鍵!於是就出現了改編童話系列、改編電影系列、改變話劇系列、流行歌曲串燒系列、舞台花哨、特別搞笑系列,搞定兒童就搞定父母、搞定遊客就搞定票房。新劇前赴後繼,熱鬧非凡。。。看看近兩年的新劇你就知道了。

——當前的百老匯音樂劇大概就是這樣。。。一句話總結,觀眾口味決定音樂劇水平,商業需求推動音樂劇發展。。。極度的資本主義商業化發展的結果就是,即便是非盈利性的戲劇也是投資人自己籌錢製作的,更別說盈利性的戲劇了。所以為了收回成本,票特貴。

------
我對西區劇了解不多。從劇目上看,改編名著的多,經典劇長期駐演,復排多,新劇來得不是特別迅猛?

但是安德魯·韋伯這種特別愛狗血的作曲家卻是個代表人物,怎麼破。。西區的Mamma Mia!也是老歌串燒成狗血劇情,Ghost也是改變電影,而且據說今年的Charlie the chocolate factory也開始走寬街的腦殘花哨路線啦。好像倫敦西區和百老匯越來越像了誒。

&>&>&> 把Phil的補充放進來&>&>&>

韋伯為什麼要做音樂劇?小時候受了美國的Rogers Hammerstein組合的影響。而RH組合是美國音樂劇的「黃金時代」的主力軍,《俄克拉荷馬》、《音樂之聲》、《南太平洋》、《彼得潘》、《花鼓歌》、《國王與我》、《花姑娘》等這些經典著名劇目都是他們的作品,在倫敦西區也是經常拿出來演的。《悲慘世界》的詞作者鮑勃利也是受到美國古典音樂大師伯恩斯坦的《西區故事》的感染而立志要做音樂劇的。

而且實際上韋伯的作品的商業化程度比美國的音樂劇更高。他是真正把音樂劇推向商業化的主力手。比如《劇院魅影》,其故事本身並沒有多少深度和吸引力,但是韋伯的團隊用美妙的音樂旋律和魔幻綺麗的舞台特效,把這部戲打造成為舉世聞名的經典之作。

英國還有兩部經典的Jukebox音樂劇:《媽媽咪呀!》和《我們一起搖滾》(We Will Rock You),就更是商業化程度相當高的作品了。

實際上大部分當代音樂劇,如《劇院魅影》、《悲慘世界》、《媽媽咪呀!》(皆首演於倫敦西區)、《摩門經》、《女巫傳奇》、《芝加哥》等(都首演於紐約百老匯),都在兩地演出過,甚至同時有兩個駐場班底。所以實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

好像的確如此,就連flop都是一樣,西區有《真愛不死》,我百老匯有《蜘蛛俠》。。。

這個兩地駐演結構,更是淡化了區別。。。從製作地區上來說,音樂風格是挺不一樣的,但是自從Once這部英國音樂電影在百老匯搬上舞台之後,兩地風格也愈發統一了。。。

但是據說英國政府有節操,發錢支持戲劇文化發展,西區票價就沒那麼貴。

所以本質上的區別是票價。(。。。)

大概這跟製作環境也有區別吧
-----------------------------------------------------------------------------
以上內容是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瞎扯的。沒有什麼專業考證。筆者只是個觀眾。。。


最大的區別,票價!
西區就一句話,便宜!
「日常」兩個字,在西區那才是名副其實的日常!音樂劇是給老百姓看的,就像平常看電影一樣。更接地氣。


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只是演出地點不同,部分劇目會兩地各有些差異,但也主要是市場策略而已,比如一些角色的音域、服裝、舞美的細節處理上,並非實質差異。


忍不住想到英式口音和美式口語的區別(咦?到底有神馬關係捏。。。)估計逼格和喜好都脫不開干係。。。

百老匯還真沒什麼了解,倫敦西區還是相當喜歡的。。說來CHICAGO也是巡迴來演過兩次了,超性感,恩不媚俗的感覺真不錯。。


特意去找了西區現在正上的劇目

所以同樣是西區,劇目也有高下之分。。每天去LEICESTER SQUARE的各種BOX OFFICE看看票價和排隊情況就行了,地鐵公交廣告片也能看看人氣啊,當然一般做廣告的都是新劇或者快結束的劇,不可否認廣告對於混個臉熟還是很有好處的。比如STEPOHEN WARD最近就是地鐵各種鋪天蓋地,DIRTY DANCE是因為月底就結束了當然會去別的城市巡演,像WE WILL ROCK YOU,BILLY ELLIOT,THRILLER這種我在倫敦呆了三年都是長盛不衰的。。那悲慘世界啊劇院魅影這種就更不用說了,去年上了電影之後現在周五周六根本別想買到折扣票原價也只能買到二樓最後面的位子。

說到折扣票,看看39STEPS這種就是整天買一送一半價十鎊票促銷也不知道有木有人看,

還有很多劇目都是電影舞台劇互相改編互相提升人氣,而且英國的演員很多都挺喜歡上舞台,,前有哈利波特小男孩演完人們紛紛感嘆長殘了,過幾天羅恩也要上場SHOW新髮型了,,最近倫敦最火的應該是裘德洛演的亨利五世(好吧臉盲傷不起),,然後還有Tom Hiddleston演的CORIOLANUS,

莎翁名劇啊2。8最後一場,不過各大電影院都有LIVE版本的放映,1.30之後估計效果太好又有太多人擠不進現場於是果斷又安可了一場12號的,

我正準備訂票,真怕晚了電影院的安可都搶不到


名字
長度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音樂劇 | 百老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