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朝時廣東人還很愛吃辣(茱萸),而現在卻養成了不吃辣的習慣?
12-07
如題,雖說茱萸胡椒之類和辣椒不一樣,但都是辛辣類的。宋朝時廣東人可是以吃辣著稱,但到了現在為什麼不流行吃辣了呢
我猜是跟經濟發展有關,廣東沿海從宋朝貿易發展以來就一直呈上升趨勢,到清朝一口通商時代已經是非常富裕了,作為反例,粵北山區也是吃辣的,翻看中國版圖可以發覺經濟發達地區的人都不怎麼吃辣。就算在四川省,成都人吃辣的程度也會比川南的人低,而且越是有錢的人,吃辣的能力也越差,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口味慢慢變淡,若干年過去四川人也不吃辣了也是很正常的。
事實上四川人以前也不是吃辣的,現代川菜的起源時間非常短,現代川菜的醞釀時間是1861年,定型時間在1906年以後了,因為辣椒還沒傳到中國,以前四川人吃甜、吃咸,因為四川甘蔗產量高,江浙也吃甜,吃甜在古代就是富裕的象徵,吃咸是四川井鹽產量高。這種飲食習慣至今還保留著一部分,成都人口味就比川南川東的更愛甜少辣。據西南財經大學一經濟專家的說法是,太平天國運動導致四川井鹽價格暴漲,所以以前靠著四川吃井鹽的地區後來統統改吃辣了,這個口味轉換時間幾乎是伴隨著中國傳統農業區的沒落的時期,這個作為一個反例,似乎也能說明社會經濟對飲食習慣的影響。
不過我更看好我們東北邊鄰居的差別,同一個文化種族,不同的經濟發展情況,會讓這兩個地區的飲食習慣出現多少區別……雖然韓國開始富裕到現在,第一代人還沒有去世,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飲食習慣已經開始出現差異了,韓國人開始往偏甜方面走得越來越遠,而且在製作醬汁時候也會往裡面加獼猴桃汁檸檬汁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了,就如同我國一二線城市家庭廚房中的外國調味品也開始逐漸普及一個道理,朝鮮嘛,基本就有啥吃啥啦。
據我所知,不新鮮的食材喜歡加鹽加辣來掩蓋味道(不針對四川湖南重慶,單說這種處理方式),而廣東食鮮。
另:如果你吃慣了鮮真的就不愛辣了。(東北菜湖南菜廣東菜,資深談不上,只是都生活過一段時間,廣東的鮮真是讓人流連忘返,跟辣相比擁有返璞歸真的美。
應該是因為雖然統稱都是香辛調味料但成分還是有點不同吧。
本人不吃辣 但一點胡椒可以接受,大概胡椒辣度比辣椒低。
還有大蒜生吃也是辣的,我不吃辣椒但卻可以生吃大蒜,蔥啊薑啊的的沒問題。大蒜的辣味只是一下,而且很容易消除,但辣椒的辣會停留很久,嘴唇紅腫,鼻水狂流,水都喝兩升還去不掉,故,應該是有所差別的。
我的分析:1.廣東三大族群,大部分族譜記載都是宋朝或以後才南下的,現在的廣東人佔據主導的基本都是這一批人。2.東南亞人也喜歡酸辣,他們的河流也是從雲貴高原下來的,水質應該和兩廣差不多吧?
大概和「湖廣填四川」有關?瞎猜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