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呂布為什麼被描寫成人品有問題,他來自什麼背景?

既然長得那麼帥,武功那麼高強,為何不做個頂天立地大英雄,而搞成三姓家奴,是不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還是呂布的性格弱點造成的?


其實三國時期改換主公的人很多,但是呂布絕對是最特別的一個,正因為他與眾不同,所以「三姓家奴」這頂帽子自然非他莫屬。

1.呂布的叛變原因太過勢利。三國時期改換門廳一般是三種情況:一是為了遠大的抱負。比如荀彧、郭嘉捨棄袁紹而投曹操,是因為認為袁紹的性格不能成就大事或不受重用,跟著他不能實現自己匡扶天下的志向。這種情況下,叛逃人具有道德制高點,因為和主公本來兩不相欠,輔佐他是為了共同成就大業,既然跟這個主公做不到這點,那換一個就很正常。二是為了安全避禍。比如張郃、高覽捨棄袁紹投奔曹操,是因為袁紹聽信讒言,再跟著他就是殺身之禍了,所以叛逃;或者像夏侯霸這樣,本身和魏國王室屬於割不斷的關係,司馬家既然架空了魏帝,自己根本不存在能被包容的可能,所以只好逃離。這種情況下,叛逃人具有道理上的正當性,因為自己沒有犯錯誤,卻跟著原主公命都要沒有了,這憑什麼不能換主公呢?三是因為客觀原因實在無奈。比如黃權叛變劉備去曹魏。這根本不是黃權的責任,本來人家勸諫你不要征吳,自己非不聽;打仗失敗一逃,把江北的黃權部弄成孤軍了;黃權與其被正在敵對的東吳俘虜,還不如投降現階段和平相處的曹魏呢。這種情況下,叛逃人自己無責,純粹天災人禍,值得同情。
而呂布的兩次叛變都缺乏這種正當的理由。叛變丁原,只因為董卓的財寶(按照演義說法再加一匹好馬);叛變董卓,因為跟人家婢女瓜葛(演義裡面安排個絕色美女倒還真拔高他了)。丁原、董卓本身都重用也信任呂布,呂布跟著他們既能實現自身抱負(不過他也沒啥抱負),也沒有任何禍害,更沒有無法對抗的外因,卻僅僅因為金錢美人就賣主求榮,這自然缺乏正當性。所以,呂布的叛變就被人不齒了。

2.呂布叛變的方式太過激。買賣不成仁義在,三國時期的叛變,除非因為主公跟自己有仇,否則即便離開,也都是溫和的方式分手。大多也就是隻身離開;像關羽這樣,離開曹操時候還玩點封金掛印這樣的場面配合曹丞相作作秀;即便火爆的孫策,離開總是對他不講信義的袁術,也保持相當尊重,直到對方干出稱帝這種實在天理不容的事才明確斷絕關係。畢竟按照當時的價值觀,主公給你發揮的舞台,給你衣食富貴,是對你有恩的,只要這個恩還在,就是分手,也得念乎舊情。而呂布則不然,丁原、董卓也都無比信任呂布,對他委以重任,也算是有恩於他的,但叛變的時候可沒有絲毫感情,都是手起刀落,直接要了性命。這種行為自然缺乏道德底線。

3.呂布的價值觀與身份不符。作為下屬時候呂布的所作所為不符合當時正確的價值觀不必說了。從征兗州開始,呂布自己真正成為一個主公了。但他的很多覺悟並不是一個主公應有的覺悟,而是一個匹夫率性而為的做法。比如很多人拿他到了最後關鍵時候的關注妻女和劉備的一打敗逃跑就丟老婆相比,誠然,作為一個普通百姓的話,呂布遠比劉備有人情味,但作為一方諸侯來說,呂布的行為簡直是兒戲!一方諸侯,身上寄託的是一干謀士們的理想、一幫將士們的富貴和一方百姓們的身家,自己的那點家長里短與這些相比根本不足道,如果遇事先考慮的是妻兒老小,那是一種本末倒置,是一介武夫的行為。做主公做成一介武夫,自然要被人鄙視;反過來說,這種完全不合格的主公,最終必然覆滅,覆滅之後,自己的妻女也只能是他人的奴婢,最終還是誰也保護不了。

綜合來看,呂布空有一身驍勇,但其素質不過就是一介匹夫,關注的就是珠寶美女、自己的老婆孩子。這樣的人只應該做一個小小的市井人物,但是其軍事才能及生逢的時代又使得他不可能僅僅是一個小人物,所以顯得其能力與其素質極其不符。當他身居高位時候,依然沒有任何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而是凡事率性而為,想怎樣就怎樣,最終使得除了高順外幾乎一切人都拋棄了他。因此,呂布空有英雄之軀,卻無英雄之志,亦無英雄之德,最終落得悲慘下場,被時代拋棄,是一種必然結果,也正是這樣,他被後人嘲笑,被認為人品有問題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若以人品而論,呂布雖然說不上好,但是也絕說不上差。以玄德公的經歷,相較呂布,還真不好說誰更無節操,何況呂布誅殺董卓,於所謂炎漢有功,既沒有對漢室懷有二心,更沒有稱帝,那麼呂布到底為什麼混到這般田地?
呂布的問題,在於他沒有混進圈子。
三國是一個什麼時代?黃仁宇說,是一個由「學閥而軍閥」的時代,換言之,這是一個學霸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弔詭在於,學霸通常更容易成為軍閥。什麼人更有可能成為學霸呢,這是一個知識壟斷的時代,通常世家子弟才能成為學霸。曹操家雖然是寒門,但好歹是官宦子弟,弱冠舉孝廉,二十多歲就在洛陽城用大粗棒子把官二代們的屁股打開了花,劉備皇族後裔的身份雖然可疑,又是學渣,但大儒盧植的門生可是響噹噹的硬招牌,再不濟還有幾個好同學,孫堅身份也不高,但祖上也是歷代為官,自己好歹也是國家公務人員,更何況這三位都有討伐黃巾的履歷。
至於劉表,陶謙、袁紹,袁術,劉表本身就是大學霸,袁家兄弟是學霸的子弟,陶謙也是茂才,大家都是一個圈子的,所以袁紹創業,就有韓馥上趕著跪舔。
而反觀呂布,他雖然有過擔任主簿的經歷,想來也應該不至於滿腹草莽,然而,終其一生,他一直沒有擺脫武人的標籤,弓馬驍武的形象始終揮之不去。這或許能有些軍心,然而漢末的天下,是掌握在世家手裡的。王允、張邈、袁術,甚至陳宮、陳珪陳登父子,都是把呂布當成可以利用的利器,我想這應該反映了名士圈子對呂布的態度。
以他的能力和背景,他應該做一個職業經理人,然而他悲劇的選擇了創業,創業是你這樣的人應該做的嗎?那是給四世三公的孩子們做的。

呂布的慘痛經歷告訴我們,混不進圈子就什麼都錯,有理想就更不對了。


首發微信平台:霍老爺的小木屋(ddz_233)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給你一個大盜賊的視界


開頭先引陳壽在三國志魏書中對呂布的評價

評曰: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這裡我認為在今天來看這樣的評價是恰當的但又有些爭議,人和國都是以利益為第一要素來考慮而且不要臉的,但凡事都只看眼前利益真的是太過短視,也太過貪心。

不管是後漢書、三國志還是演義,都能看出呂布這個人少謀略沒心眼兒,比方說他和袁術結親這事。

術欲結布為援,乃為子索布女,布許之。術遣使韓胤以僭號議告布,並求迎婦。沛相陳珪恐術、布成婚,則徐、揚合從,將為國難,於是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贊國政,威靈命世,將征四海,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圖太山之安。今與術結婚,受天下不義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追還絕婚,械送韓胤,梟首許市。
《三國志魏書七》

陳珪設計破壞呂布和袁術的結親,簡直簡單到不行,直接說「曹操大腿粗,將軍您還是別抱袁術了」。後來兒子陳登又大搖大擺去找曹操商量怎麼裡應外合害呂布,不光如此順便還從曹操那兒給自己整來兩千石的俸祿,呂布當然很生氣說我是指望你去給我跑下來個徐州牧,結果官沒下來你自己倒是發財了?並且要砍死對方,陳登不急不忙的說:「登見曹公言:待將軍譬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養鷹,饑則為用,飽則揚去。其言如此。」

大意大家都懂,就是說曹公他想要磨一磨你個小妖精,一下子對你太好的話你就不喜歡他了~

實際上陳登早就跟曹操合謀好要弄死呂布了,這次陳登出使就是拜託曹操儘快動手的......

所以說對喜歡的人千萬別玩什麼心眼兒,趁著還喜歡的時候能對人家多好就對人家多好,誰知道什麼時候倆人就疏遠了呢,至少別給自己留......不能再說了我要哭了。

扯遠了...接著說呂布他居然就這麼接受了!覺得可能真是曹操想要吊一弔人家胃口呢~這不是傻是啥= =

這還是呂布有生以來難得的一兩次「放棄眼前利益去尋找更大的利益」,結果還不如那個見肉就吃的原則呢。

這就是呂布被人詬病的原因,節操和野狗一樣(殺丁原、殺董卓、背叛劉備、背叛袁術、跪求曹操饒命),計謀差,同時氣量也不大,在後漢書中有他貪小便宜並且不肯接受高順逆耳忠言的情節,位於列傳六十五,在此不表。

所以說呂布在演義中被塑造成這種形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認為史書上記載的呂布可能和現實還是有所不同,他要是那麼蠢的話估計也沒法成為一方諸侯,畢竟殺丁原刺董卓這些事都不會是簡簡單單的跑過去手起刀落那麼容易。

我心目中的呂布,大概是一個有小聰明而無大智慧、武功高超、剛愎自用、英雄氣短的一個武將。

這和火鳳燎原里的形象是接近的,在火鳳里就是因為太貪心太急功近利,才讓戰神隕落在白門樓上。


呂布的人品確實不好,不是後人有意黑他,而且長得也未必帥。不過我認為他的名聲那麼差,並不完全是因為「三姓家奴」

首先先說長得帥,在演義里呂布是器宇軒昂,但在歷史上並無記載。有人拿「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作證據,實際上是理解錯誤。《三國志》原文是這樣的:

燕精兵萬餘,騎數千。布有良馬曰赤兔。曹瞞傳曰: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陳,遂破燕軍。

這段話里突出的是赤兔是良馬,也就是說是「人中有(驍將)呂布,馬中有(良駒)赤兔」,並不是指的呂布英俊。把赤兔理解為對馬樣貌的讚美是錯誤的,赤兔只是一個名字

呂布的「三姓家奴」是他人品不好、反覆難養的證據之一,但這並不是他被諸侯厭惡的原因。事實上,刺殺董卓帶給呂布的政治資本是要高於帶給他的壞處的。董卓死後,「長安士庶咸相慶賀,諸阿附卓者皆下獄死」,可以想見這事是多麼大快人心。而呂布自己也加官進爵,「(王)允以布為(奮威)〔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共秉朝政。」這時的呂布頗為風光,也算是有功之臣了。而真正毀了他的,還是他的性格、人品。

長安戰敗後,呂布出逃,投奔袁術。他是怎麼做的呢?「布自以殺卓為術報讎,欲以德之。」是的,本應是他求別人,卻要讓別人感激他的恩德。結果:「術惡其反覆,拒而不受。」

然後他又北投袁紹,共同進攻張燕,呂布立功,本是好事,結果他要求增兵,還放縱劫掠:「求益兵眾,將士鈔掠,紹患忌之。」沒辦法,再次跑路。

在偷襲曹操、又被曹操擊潰後,他投奔了劉備,結果趁劉備東征袁術的時候偷襲下邳,把劉備趕走了。

順便一提,很多人可能都沒意識到呂布把劉備害得多慘,所以也理解不了為什麼劉備不幫呂布說話。劉備的前半生給人的印象就是漂泊四方、一事無成,但在呂布來之前,劉備憑著南征北戰以及陶謙的託付已經成為徐州牧,在諸侯之中有一席之地。袁術來擊劉備時與他陷入了僵持,也就是說劉備有實力阻擋袁術,而呂布的背叛使一切化為泡影。

有一句玩笑話:先主四失妻子,劉備的前半生就概括完了。而這一切就始於這次背叛,如果沒有呂布,劉備說不定可以立足北方,提前開始霸業。但是丟了後方,劉備就變得無家可歸,被袁術擊敗。

備軍在廣陵,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欲還小沛,遂使吏請降布。

劉備從一方諸侯變得「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比喪家犬還狼狽,迫不得已回身投降呂布。他會對呂布收留他感激涕零么?

術欲結布為援,乃為子索布女,布許之。術遣使韓胤以僭號議告布,並求迎婦。沛相陳珪恐術、布成婚,則徐、揚合從,將為國難,於是往說布曰;「......」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追還絕婚械送韓胤,梟首許市。珪欲使子登詣太祖,布不肯遣。會使者至,拜布左將軍布大喜,即聽登往,並令奉章謝恩。

登見太祖,因陳布勇而無計,輕於去就,宜早圖之。

始,布因登求徐州牧,登還,布怒,拔戟斫幾曰:「卿父勸吾協同曹公,絕婚公路;今吾所求無一獲,而卿父子並顯重,為卿所賣耳!卿為吾言,其說云何?」登不為動容,徐喻之曰;「登見曹公言:『待將軍譬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養鷹,飢則為用,飽則揚去。』其言如此。」布意乃解。

袁術要和他聯姻,他答應了。女兒都上路了,他聽了別人一席話,就把女兒追回來,把人家使者殺了。陳珪讓兒子見曹操,他不讓,人家封他左將軍,他立刻高興的把陳登派了出去。陳登被封官,他卻沒得到徐州牧,竟然氣的拔戟要陳登給個說法。

術怒,與韓暹、楊奉等連勢,遣大將張勳攻布。

布用珪策,遣人說暹、奉,使與己并力共擊術軍,軍資所有,悉許暹、奉。於是暹、奉從之,勛大破敗。

建安三年,布復叛為術,遣高順攻劉備於沛,破之。

布遣人求救於術,(術)自將千餘騎出戰,敗走,還保城,不敢出。術亦不能救。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黨,但信諸將。諸將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太祖塹圍之三月,上下離心,其將侯成、宋憲、魏續縛陳宮,將其眾降。

......我已經無語了......

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

看看呂布這一生,多少次與袁術聯合又背叛袁術,多少次聯合劉備又攻擊劉備,最後竟然還要說「是兒最叵信者」.....連劉備恨他都看不出來么!

呂布的驍勇之名天下皆知,可是最終還是「每戰多敗」,他的性格、人品短板已經影響到他的優點發揮了。有人說他混不進圈子,這樣的性格,這種做派,誰又敢和他結盟呢?


關於呂布的問題,我回答過這個為什麼三國第一猛將是呂布? - 蘇沉船的回答

但還不是很全面的解讀呂布這位同學的強大。黑呂布的人都是嫉妒呂布人品好,武功高,還長得帥(雖然從沒史書記載過他帥)。反對 @趙乾同學把呂布黑得成唯利是圖的一介匹夫。

呂布其人在亂世中生存,既兇惡,也講人情,很多時候他是太天真了,才鬥不過曹操、劉備、李傕這些壞人。

董卓剛進京的時候加速剷除宦官,他的身份在當時很具有正面性,丁原跟董卓相爭說明是大逆不道。丁原和董卓一樣都是被何進招入洛陽誅殺宦官的,所以丁原完全是嫉妒董卓佔據先機,想和董卓爭權。丁原進京的時候還火燒孟津,根本不是什麼好人。當時的呂布仍舊年輕,認不清誰好誰好,但丁原這人不怎麼好,那董卓又以朝廷大臣的身份拉攏自己,呂布投靠董卓可謂順理成章。

可是呂布投靠董卓後並沒有和三國演義一樣把呂布當成大將。當時的李傕、郭汜、胡軫、徐榮都是董卓麾下一等一的大將,而呂布竟然只能做董卓的貼身侍衛。董卓性格又不好,動不動就拿短戟扔呂布,要不是呂布身法好早死了無數次了。最可惡的是董卓讓呂布做胡軫這個沒什麼才能人物的部將,任由他胡亂差遣呂布。呂布氣不過,就在胡軫和孫堅交戰之時擾亂胡軫軍營,令胡軫大敗。

這一點呂布肯定是故意的,呂布心向於匡扶漢室,故意卧底在董卓麾下忍辱負重。因此孫堅後來追擊到洛陽,呂布再度假意敗給了孫堅。董卓是一個武功高強的淫賊,他身材肥大,雙臂有力,騎射又好,呂布真不一定打得過董卓。所以呂布一直在找機會,他從董卓的侍婢下手,打算聯合董卓的侍婢謀殺董卓。後來又聯合了王允、楊贊等人。

那一天他們以皇帝的名義召董卓進宮,呂布派出自己麾下高手使秦誼、陳衛、李黑等人偽裝成宮中的侍衛,呂布還把自己的神兵利器方天畫戟給他們使用,自己卻使用普通的長矛。等董卓一到宮門,他們就譴責董卓不忠不義,李黑使用方天畫戟去插董卓,還有人叉董卓的馬,但董卓神功蓋世,輕易傷不到,呂布手持長矛一擊將董卓殺死。若非呂布的埋伏天衣無縫,根本殺不死董卓這個國賊。

呂布忍辱負重這麼久,就是為了殺董卓。可是王允又怎麼對呂布?王允是太原名門,瞧不起呂布這種普通出身的人,雖然把呂布封為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可實際上還是把呂布當做勇夫劍客看待。

如果這時的王允將呂布視作一位共圖大事的搭檔,不會這麼輕易的被李傕、郭汜擊敗。王允雖然誅殺了董卓,也殘害忠良,一代大儒蔡邕就這麼被王允所殺。對董卓的舊部也不採取拉攏的政策,態度過於強硬,招致禍害。有人勸王允派出平定黃巾之亂的皇甫嵩去收編董卓的部隊,王允堅決反對,這皇甫嵩可是被稱為韓信的男人,一樣不受王允重視。呂布與王允在一起又如何能夠得志?

至於兵敗於李傕、郭汜,真是因為他們實在太強了,連當初的孫堅都十分顧忌這兩人,但郭汜和呂布單挑時還是被呂布所創,賈詡一定就是故意讓郭汜去吸引呂布注意力,然後派兵偷襲呂布才贏了。呂布雖然敗走,但還把董卓的人頭系在馬鞍上,令那些逆賊不能夠安葬董卓。

王粲的《英雄記》記載呂布的實際頗多,說明呂布是英雄的概念在當時已經很流行。

「袁術遣將紀靈率步騎三萬攻劉備。呂布遣人招備,並請靈等饗飲,謂靈曰:「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乃令植戟於營門,彎弓曰:「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中者當解兵,不中留決鬥。」布一發中戟支,遂罷兵。

布後又與暹、奉二軍向壽春,水陸並進,所過虜略。到鍾離,大獲而還。既渡淮北,留書與術曰:「足下恃軍強盛,常言猛將武士,欲相吞滅,每抑止之耳。布雖無勇,虎步淮南,一時之間,足下鼠竄壽春,無出頭者。猛將武士,為悉何在?足下喜為大言以誣天下,天下之言安可盡誣?古者兵交,使在其間,造策者非布先唱也,相去不遠可復相聞。」布渡畢,術自將步騎五千揚兵淮上,布騎皆於水北大咳笑之而還。時有東海蕭建為琅邪相,治莒,保城自守,不與布通。布與建書曰:「天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諸將自還相攻,莫肯念國。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餘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來共爭天東南之地。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君如自遂以為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也!昔樂毅攻齊,呼吸下齊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有田單故也。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可取布書與智者詳共議之。」建得書,即遣主簿齎上禮,貢良馬五匹。建尋為臧霸所襲破,得建資實。布聞之,自將步騎向莒。高順諫曰:「將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顧盼,遠近自然畏服,不宜輕自出軍,如或不捷,損名非小。」布不從。霸畏布引還抄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還下邳。霸後復與布和。」

看看名門望族的袁術與呂布交手,完全被呂布玩弄於鼓掌之中,隔水嘲笑,呂布實在很有英雄的氣概。不像張飛就知道在長板橋亂吼,說不出呂布那等挖苦諷刺的狀語。

琅邪相蕭建不肯順從呂布,呂布不以武力欺之,寫信表達自己想要西迎接皇帝,匡扶漢室的大志,對諸侯互相攻擊十分痛心。呂布苦口婆心勸說蕭建,引用樂毅、田單的故事,也說明呂布是知書識禮之人。可恨的是反覆無常的泰山賊臧霸搶劫了琅邪,破壞了呂布對和平的期望。

呂布引兵攻到臧霸城前,臧霸龜縮在城上亂射毒箭,呂布本著一顆和平之心,不忍強攻,於是引兵撤退,不然以飛將呂布的箭術,分分鐘把城上那些人射死。

「布謂太祖曰:「布待諸將厚也,諸將臨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愛諸將婦,何以為厚?」布默然。」

世人都知道曹操是人妻控,對張綉之嫂,秦宜祿之妻都被曹操所奪。曹操有什麼資格諷刺呂布愛自己部將的老婆?呂布對曹操不知廉恥的諷刺都無語了。況且,呂布作為領導,對部下辛苦操勞很體諒,因此連他們的家人也十分關心,這到底有什麼不對?魏續、侯成、宋憲那些人就是忘恩負義。

縱觀三國的呂布,他是一位有情有義,有匡扶漢室大志的英雄。奈何亂世之中那些人都勾心鬥角,狡猾狡猾滴!如呂布這樣有赤子之心的人難以立足,這不是呂布的錯,是時代的錯。


政治、軍隊是講圈子的,即使放在清末乃至現代,也是如此。呂布是一個孤獨的軍閥,孤獨的將軍;自丁原死,并州系敗落,就再不會有落腳之地了,除非自立門戶。其最大的腦殘就是刺殺丁原。
呂布生於五原(內蒙古包頭),起於并州(山西北部),這兩個地方是一體的,類似千多年後走西口,也是這個地緣。當時北方戰鬥力強的力量有三個區域,西北地區西涼(董卓馬超為代表,羌及邊民),東北地區幽州系(公孫瓚,劉虞等,烏桓突騎及邊民),正北方并州系(匈奴余部及其他少數民族及邊民)。三個地方雖都是少數民族,但生活習慣、士兵戰鬥模式、部隊編製都有較大區別,更別提和中原地區的區別了。呂布是并州系的核心力量,丁原死後三國時期的并州系就沒再登上過中心舞台,五胡亂華後才重新崛起。作為一隻有戰鬥力的力量,呂布在同為邊關勢力的董卓手下都要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擠(不是同一系的),在袁紹(河北冀州系)、曹操(河南兗州系及後來青州兵)、劉備(後來建成的荊州為主體)等中原系列下更難找到位置。除非像張遼一樣處在下一個層級,自降身份小心翼翼勤勤懇懇毫無怨言,也不一定能善終,因為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并州系的代言人,不像張遼,只是將軍甲。
所以,呂布是找不到自己落腳點的;所謂叛,只有頭腦糊塗,叛了丁原,後來都是不得已為之。自己不具備領袖才幹,偏偏被歷史推上了領袖的位置;他只是一個將軍,靠著個人才能(不止武力)和并州軍的戰鬥力,左衝右突,流串中原若干年,最終敗落。
-----------續---------
對呂布問題有參考價值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劉備一個是馬超。
劉備同樣起身草莽,同樣不斷叛逃。起家公孫瓚、後歸袁紹、後歸陶謙卻據了徐州、歸了曹操卻與馬騰董承等人圖曹操、歸了劉表卻最終佔了荊州、歸了劉璋卻最終佔了益州。不要提演義里每次都很悲情的有原因,事實就是事實,事實就是數次的鳩佔了鵲巢。劉備成功關鍵就是很成功編了皇叔的故事,進而躋身於有身份的階層,而且是很正統的身份,這點讓曹家終生羨慕不已;只有到這個階層,社會上才有人認可,在前景上才有了與曹袁並列的可能;然後才是競爭個人能力智商武力的階段。呂布顯然思想達不到這個層次,不止呂布,同時代哪有一個武人、哪有一個出身非上流文人成事的例子;但也就這個時代開始,曹操開始禮賢下士,呂布之流們開始奮爭,並且劉備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續---------
馬超是想說一個領袖投靠的類比。
馬超作為西涼的領袖,被曹操擊潰後,先是南依張魯,被反覆猜忌甚至暗殺;都是派系爭鬥的結果,強龍與地頭蛇的關係,與呂布類似。後來走投無路投靠劉備,劉備這方面確實高明(相比張魯誅除異己而非利用之,也或許自己有感觸吧),也有馬超在西涼影響力實在大的原因。馬超的結局是駐守西北,利用個人影響力懾服西涼。作為漢室爵位比劉備還高的首領,在蜀漢只是劉備稱帝時帶頭署名勸進(因為名望爵位無人可比,勸進時諸葛亮大概連前十都沒進),用了漢朝的名頭而已。之後馬超也並無他事,也進不了「中央」,並且在兩年之後鬱郁去世。不過總算是善終了,也感謝劉備,也感謝西涼勢力在那百年中始終神一樣的存在。後來馬岱勢力存在多年,是這個事的延續,有點像呂布投降後張遼可能的結局。再後來同樣來自西涼的姜維坐上高位,卻始終進不了劉禪的核心,被排擠屯田,並在最後絕望殉國,文才武略以及道德品質當然沒得說,但結局卻無可奈何的悲壯。
大的時代背景下,個人之間的文才武功其實差距沒那麼大,更多是他背後的更宏大的背景因素,有人利用好了,成就個人功績;利用不好了,便是失敗的例子。個人技巧只是一方面。
類似的事,除非像劉備上級一樣主動駕馭協調,馬超下級一樣自安天命,落個富家翁的結局,後輩勉力躋身上層。其他,大都是個爭鬥的結局,你死我活。


閑話刪去,先說結論:呂布不是「被描寫成」人品有問題,而是他人品本身就是有問題。
至於洗白成神馬不帶緊箍咒的孫悟空,神馬有勇有謀長得帥,我只想說,洗洗睡吧

1. 有勇有謀的呂布

既然有人拿《英雄記》說事兒,好吧那我們看看怎麼寫高順的。

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英雄記》


八百陷陣營之魂的高順,一片赤膽忠心,戰功赫赫,陷陣之至,有死無生。可「有勇有謀」的呂布削其兵權,將陷陣營全部交給自己「親信」魏續,算什麼?到了臨了打仗的時候知道魏續是戰5渣,又把高順拉出來賣命,算什麼?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都不明白的」大英雄「,也真是醉了。某答案說,「黑呂布的人都是嫉妒呂布人品好,武功高,還長得帥」。恩,人品真好,腦子更好。長得帥不帥不知道,臉皮倒是厚的很。

以及,「慧眼識人」的呂將軍,把陷陣營從高順手裡奪過來交給的魏續,是什麼人呢?

太祖塹圍之三月,上下離心,其將侯成、宋憲、魏續縛陳宮,將其眾降。——《三國志·呂布傳》

呵呵呵。真可謂老鄉見老鄉,背後捅一槍啊。


2. 呂布與貂蟬
那些YY呂布跟貂蟬凄美愛情故事的同學,洗洗睡吧。
你可知貂蟬是什麼人?

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糧道。布妻謂曰:「將軍自出斷曹公糧道是也。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願將軍諦計之,無為宮等所誤也。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布得妻言,愁悶不能自決。——《英雄志》

說句馬後炮的話,呂布麾下武將,真稱得上忠心不二的,也就張遼跟高順,謀臣也只有陳宮一個獨自撐著場面。然後貂蟬就這麼一番話,把呂布左膀右臂給砍了光光了,而令人咋舌之處在於,呂布還真信了……貂蟬自己作死害死了呂布(順帶害死高順和陳宮),還真是凄美絕倫啊!美女一番話的分量,能夠勝過多年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高順,外加嘔心瀝血苦心經營的軍師陳宮……呂大英雄,萌萌噠。

貂蟬不是一心想弄死呂布,那就真的是嘴碎又沒分寸,這種除了臉好看之外,事事拖後腿的姑娘,跟呂布這種小人在一起,還真是絕配。
P.S. 正史確實沒有給出呂布的妻子是誰,so,未必是貂蟬。不過這個鍋就讓貂蟬背好了……
---
待續


要知道史書是史書,小說是小說。小說里只要沒有太過歪曲事實,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至少呂布在小說里的名聲完全可以被羅貫中手裡的筆桿左右。

試想萬一呂布真的歸順了曹操幫他打天下,那威脅該有多大?以小說里的描寫,當時的關羽張飛根本不具備和呂布爭鋒的實力,這還是關羽「溫酒斬華雄」之後,老劉這必然是權衡再三才會明著當一回真小人。沒軍事實力的蕭何輕易就能騙殺韓信,曹操還能拿呂布沒辦法不成?四世三公,坐擁九州里四州的袁紹都讓曹操摁死啊。
身為漢室皇叔,你在寄人籬下的時候還在託名漢相為實為漢賊的曹公考慮,這份胸懷實在讓我慚愧。如果我是劉備,有機會給曹操陣營埋下一個定時炸彈的話,我肯定是義不容辭的,更何況呂布對他名義上還有轅門射戟的救命之恩。
幸虧託孤的時候諸葛亮哭著跪下了,如果真的是託孤在明刀斧手在暗,我可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只是不知道羅貫中該把諸葛亮怎麼描寫成一個陰險小人了。

用三姓家奴偷換概念來幫老劉在這裡洗白,聰明的做法。
能一碼歸一碼說嗎?反丁原可能是他追求名利,但他殺董卓真的是為國除害啊,這你也覺得他不是人?用這個邏輯來寫老劉,那三國還能看?

羅貫中不這麼寫呂布,劉備就成了偽君子,他不得不這麼寫。
就像「首先你是一個中國人」一樣,「首先劉備是一個正人君子,然後才有三國演義」。


1、出身;2、所處陣營;3、在其生平為人所知的時間段的所作所為。

出身來講,「驍武給并州」類似評價的還有張楊和張遼,外加此三人的籍貫(呂布五原人,張楊雲中人,張遼雁門人,均屬并州),可以輕易得出此三人屬於漢代徵召軍人條件之一的「六郡良家子」之列,根據三人在丁原麾下的職務,應該還屬於并州豪族(張遼所屬聶氏家族,應不貧弱),至於呂布的職務,《三國志》和《後漢書》皆說是「主簿」,這是個類似文官性質的屬吏(謝評論中指正),記得不知道誰據此就推出呂布有相當文化修養云云,但個人以為此「主簿」為「司馬」之誤,《後漢紀》提到呂布時說他是丁原部曲司馬,司馬主軍,呂布很可能是張楊、張遼等丁原私人性質武裝的軍事主管,且跟二張關係不錯,否則張楊不可能致死還在維護之,而外出募兵的張遼在丁原被殺後回京也仍然投奔了取代丁原成為并州武人集團領袖的呂布。呂的出身大致如此:職業軍人,為當時稱為「天下權勇」的并州軍人(另一支是董卓的涼州軍人)一分子。在遊俠遍野、門閥革鼎的漢末,呂布顯然為世人歸類到前者。

在陣營方面,呂的初始陣營是并州武人集團,卻悍然清洗本集團領袖丁原後取而代之,並隨即加入已經控制了權力核心的涼州武人集團,自然要引人側目,再往後地叛董、遊離於群雄之間直到與陳宮、張邈的兗州士人結盟,呂布和他的部下實質上仍然是并州武人集團,但并州回不去、同袍不足以庇佑,缺乏穩定根據地是致命傷,所謂散兵游勇。直到再次叛劉備奪取徐州大部控制權,才算有了一個真正的旗號、根據地。

所作所為當然是各種背棄,無論對方是上司還是盟友,可以肯定針對劉備的行為最受社會輿論指責,須知此時劉備已有美名在外(比如受孔融所託援救陶謙),而呂布的背棄顯然是授人話柄的重要罪責。

如果你的朋友當中有個出身地方豪強、平素恃勇濫兵、處事朝令夕改、為人不記恩惠的人,你不會覺得他人品有問題?


因為每次別人約呂布,呂布都說:布曰


看看同時期的其他成功人士,袁紹、曹操是中央官員家庭;孫權是地方實權派出身;愛哭的劉皇叔雖然早年家境不佳,但他人生的拐點在於取得「皇叔」稱號之後。
三國里,你能不能成功,除了自身實能力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能不能的「民心」,這個「民心」不是指老百姓的民心,而是這個社會統治階層主體的「民心」。當時的統治階層主體是士人,通俗來講就是地主階層。他們有錢、有人、有勢力,如果不能得到他們的認同,讓他們覺得你是「自己人」,那終歸只能「呵呵」。
再看看呂布,他有什麼?什麼都沒有,只有他的武力,和與他實力極不匹配的野心,如果他甘願當統治階層的一條「狗」,那我想今天呂布的形象一定不是這樣。可當「人」發現「狗」不想當狗了,當做人了,那對不起,你只能被亂棍打死了,並且搞臭你,告訴後面的「狗」:好好當狗,有肉吃!不然,哼哼!


很簡單,來列個單子好了:

丁原: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
董卓: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
袁紹:紹恐還為己害,遣壯士夜掩殺布,不獲。事露,布走河內……
袁術:布自以殺卓為術報讎,欲以德之。術惡其反覆,拒而不受。……術怒,與韓暹、楊奉等連勢,遣大將張勳攻布
曹操:太祖初使宮將兵留屯東郡,遂以其眾東迎布為兗州牧,據濮陽。郡縣皆應,唯鄄城、東阿、范為太祖守。太祖引軍還,與布戰於濮陽,太祖軍不利,相持百餘日。
劉備:備東擊術,布襲取下邳,備還歸布。

呂布接觸過的所有【有統一天下的前景的】諸侯,全都是不是被他殺,就是有要殺他的動機。
一個人得罪圈子裡一兩個人那可能是對方的問題或者是誤會,一個人把圈子裡大佬得罪個遍那是誰的問題?
所以「為什麼被描寫成人品有問題」?
直接答案:因為他人品本來就有問題。

擴展兩點:
1、他的人品為什麼不為大家所接受?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今內蒙包頭市)在當時算是出身相當低的,觀念當中或許對於中原比較看重的仁義禮智信那一套(至少表面上看重)實在是不夠,性格當中可能還保持著「野蠻」的原始人性。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一在於人能夠為了長遠利益而放棄眼前利益,此所謂人性之一。然而呂布一生所有的事情都能扣在「惟利是視」這四個字上(這就不展開講了),真的就如同陳登的比方,養虎還是養鷹不重要,反正給他肉他就往哪湊,不愛多想。
咱先把誰對誰錯放一邊,你要是生活中有這麼個人,你能待見他么?
然而呂布的更大問題不是出身不好初始技能點點錯,而是點錯了還根本不改。
人事即政治,政治場上你讓人家不爽了就是你的錯,只要他對你有用,他就是看你長那樣就來氣,那你也得去整容。
曹操、劉備都年輕過,都犯過錯誤,但是人家摔一個跟頭就能長一次記性,這次輸你下次備不住就能贏你。呂布呢,一而再再而三地絆倒在自己性格弱點上,政治信用早已被自己揮霍得一乾二淨。
他不滅誰滅。
【曹操、劉備、孫權、袁紹、袁術、公孫瓚、馬騰、劉表、劉璋、呂布】這些人算是「有實力奪取天下的潛力股」問題不大吧。
董卓掛掉之後群雄割據,有實力奪取天下的潛力股當中,他是第一個滅的。還是那句話,做得最好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也許因為時運不濟他當不了第一——但是他絕對不會當倒數第一。當了倒數第一那一定是自身有問題。

2、演義為什麼要大書特書一下他的人品不好?
同樣也是因為他最容易描寫。
演義作為小說,總得表達作者(們)的一些觀點,他不可能幹巴巴地講X怎麼斗贏了Y,完全符合歷史的結果是根本沒人聽得進去。它得在事情當中貫穿生活中的道理,聽眾聽著聽著「唔,就是這麼回事」(參考郭德綱說水滸中間冒出來一句「列位,得罪君子別得罪小人啊」,觀眾「mmmmm~」的場景)。
呂布簡直是個活靶子在這。如前所說,對於一般人而言,任誰生活中碰上個天天朝三暮四變著法琢磨著從你手裡騙東西得主兒都煩,這形象你安曹操安劉備身上都不合適,這倆一個是主角一個成功了你故事根本沒法圓。那安誰呢,恰巧呂布跟曹操和劉備過節都不小,還是被滅了的,行,就他了。而且基本上編都不用編,他乾的事本來就不咋地,稍微潤色一下就行了。
這樣聽眾回家是啥感覺?
「做人要厚道啊,呂布本事那麼大,就因為太貪,落得這麼個下場。」——人,不管自己厚道不厚道,總是喜歡跟厚道的人打交道。
跟觀眾產生了共鳴,觀眾自然下次還來。


火鳳燎原就把他yy得非常爽了,不是要考證歷史的話,可以去過過癮,嘿嘿


漢末群雄中很喜歡呂布,有野心,有實力,有勇有謀,而且會求饒,會背叛,很有人味。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種美譽不可能安放在一個沒頭腦的人身上,歷史上呂布是個聰明人,不聰明怎麼做三姓家奴~? 也需會偏題,但是我還是要寫寫呂布這一生。

1.呂布因為對抗少數民族出彩,被并州刺史丁原看上,給了個主薄,文職,小官。之後,呂布在大將軍何進和丁原的交易中獲利,陞官執金吾,成功成為影響歷史的人。

2.呂布殺丁原投董卓,再合謀王允成功刺殺董卓之後,任職奮武將軍,持假節,行三公禮,封溫侯,與王允同掌國家朝政,如果不是賈詡獻計,西涼軍叛變,呂布王允集團會是國家實際掌權人。

3.長安淪陷,呂布東出武關,只有數百騎(一說數十)并州軍隨之突圍而出,先投張揚後投袁紹,打破黑山軍張燕、擊敗公孫瓚與張燕聯軍,在冀州招兵買馬,被袁紹所忌。帶騎八佰,兵丁三千脫離袁紹,藉助士族力量,一舉奪下曹操的兗州(興平元年194),全州歸降,唯有有鄄城、范縣、東阿縣三城沒動搖,曹操勢力差點就玩完了
PS:空城計是曹操對呂布使用的,(興平二年(195年)春,兗州爭奪戰役,諸葛沒玩過空城計。另外袁紹差30壯漢刺殺呂布,呂布用計逃之夭夭。

4.呂布得兗州大部之後,士族門閥歸順,而直屬兵力太少,世家兵力不堪調用,兵力與曹操東征軍相差懸殊,雖然濮陽之戰大勝,可是沒有殺死曹操,失去了獲勝的最後機會,在興平二年夏,呂布集結所有軍隊(萬餘人)出東緡攻曹操,戰敗,定陶被曹操奪回,帶甲六千撤往徐州,雖然輸了,但是將兗州門閥家族和自己綁在一起,兵力得到了保存。 兗州戰役一年鏖戰以呂布敗走徐州結束。
PS:兗州之爭時呂布曾向劉備求援,期盼兩軍彙集,共擊曹操,劉備已陶謙新亡為由拒絕。

5.呂布東投劉備,借劉關攻袁術之時,驅逐張飛,奪下邳,後奪徐州全境,留徐州門戶沛縣給劉備糜竺駐軍(糜竺奴客萬人,以自家奴客錢財充實劉備軍馬,眼光毒辣,投資成功~),後袁術攻劉備,紀靈號10W兵馬,攻沛縣,呂布調解退兵。

6.建安二年(197年)袁術攻呂布,兵馬五萬步騎,分七路伐呂布,徐州門閥觀望,不肯幫助呂步,呂布直屬兵力只有兗州兵叄仟,匹馬四百,呂布策反韓暹、楊奉,在下邳一舉剿滅張勳橋蕤,驅使韓暹、楊奉帶少量兵馬燒毀劉備駐地(借刀殺人),楊奉韓暹被殺,數萬人馬歸呂布,呂布合兵攻袁術至江淮,江北被呂布掠奪一空,揚州劉繇當機立斷反攻袁術....袁術實力暴跌,淪為二流。
PS:歷史上揚州軍閥劉繇是漢末少有的正直,正面,正能量的人物,有興趣可以去百度一下。

7.劉備在小沛帶甲萬人,呂布看著自個,也就兩三萬人,不爽,攻打劉備,高順猛揍夏侯惇,劉備率眾投奔曹(198九月)操, 建安三年(198年冬)曹劉聯軍浩浩蕩蕩攻伐呂布,十月,曹操攻下彭城,屠城。陳登為首的徐州士族率領各地郡兵投降曹操,成為帶路先鋒,圍困下邳。十一月,張楊欲救呂布出兵東市,被楊丑暗殺,呂布成為孤軍。十二月,郭嘉決泗、沂水灌城,直至次年二月(建安四年,199.二月) 呂布下城投降,求饒無用,梟首。

其實呂布一生都在以少戰多。。呂布不是英雄,他只是一個沒有被神話的政客,和軍事家而已。


人品就是有問題,別說什麼三性家奴是因為他有夢想。能正常點么,你有夢想你跳槽可以,你有夢想你跳槽,搞黃自己公司當投名狀不叫人品有問題?


做臣下,背叛已經不可饒恕了,況且還弒主,還是跟一個殺一個,這麼干誰還帶你玩?連愛才的曹操回憶起丁原,董卓都猶豫了。
做主公,實在是,不說了,我吐一會先


呂奉先的職業生涯是不斷跳槽的生涯,也是反覆無常的生涯。呂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最初勇猛有武藝在并州刺史丁原處擔任騎都尉,後在洛陽,董卓誘使其殺掉丁原,並平調其為騎都尉,但兩人結為父子(官沒升,多了乾爹)。後司徒王允又誘使其殺董卓,任命其為奮武將軍,此時晉陞為溫侯,但只維持了六十天就被李傕等人趕出長安。溫侯只帶數百人投袁術,袁術不幹,改投袁紹。和袁紹一起打敗張燕後,奉先要求擴張軍隊且縱容手下搶劫掠奪,兩人互相猜忌,溫侯再次上路去投張楊。後張邈聽從陳宮意見挖角呂布做兗州牧,意圖背叛曹操,奈何兩年內曹操就打敗了呂布,呂布往東再投劉備,並趁劉備向東攻打袁術之時反客為主偷襲佔取下邳(真箇無恥),劉備只好回來歸附呂布。此時奉先自稱徐州刺史並把劉皇叔安排在小沛。接下來袁術派紀靈領軍三萬攻打劉皇叔,呂布擔憂自己被包圍,親自帶隊至小沛西南一里處和紀靈談判,併當眾說劉備是自己的弟弟(「玄德,布弟也。弟為諸君所困,故來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然後,著名的「轅門射戟」就出現了,憑著這一手,紀靈居然就退兵了!特么居然就這麼兵了!你有沒有問過曹丞相的意見?就被一次射箭表演給嚇住了?事實證明才藝表演還是很重要的,三萬大軍啊!整整三個標準師,說不玩兒就不玩兒了。接下來的事情更是匪夷所思,這時候袁術不但不再打呂布,還打算讓自己的兒子娶呂布的女兒,結為親家,還是那句,才藝表演太重要,看看人家老趙。奈何,沛相陳珪擔心二人聯合成為國家災難(不懂),於是從中作梗對布說:「曹公奉迎天子,輔贊國政,威靈命世,將征四海,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圖太山之安。今與術結婚,受天下不義之名,必有累卵之危。」這時候呂刺史也是腦子進水了,嫁個女兒還上升到國家安全的角度了,然後回想起過去袁術不肯收留自己,居然硬生生把送到半路的女兒截回來,然後將袁術的求婚使者韓胤送曹操殺了(兩國交戰都不斬來使,人還是來和親的)。曹操拜呂布左將軍,陳珪趁機讓兒子陳登隨使者去見曹操,對丞相說:「布勇而無計,輕於去就,宜早圖之。」丞相回答:「布,浪子野心,誠難久養,非卿莫能究其情也。」然後呂布讓陳登向曹操索要徐州牧的官職的事情,陳登隻字未提,回去後呂布大怒:「卿父勸吾協同曹公,絕婚公路;今吾所求無一獲,而卿父子並顯重(陳珪加工資兩千石,陳登升職為廣陵太守),為卿所賣耳!卿為吾言,其說云何?」(還好意思說,犧牲女兒幸福結果啥都沒得到)。然後陳登用類似「要啥自行車」的理由就忽悠過去了:「登見曹公言:『待將軍譬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養鷹,飢則為用,飽則揚去。」然後呢,然後布意乃解。

袁術大怒,可以理解,我派人去提親,你不答應就算了,還把提親的人殺了,士可殺不可辱,於是聯合韓暹、楊奉攻打呂布。呂將軍慌了,忙問陳珪腫么辦?陳珪說他們只是臨時湊一起的,不能維持長久,離間拆散即可。然後呂布用陳珪計策策反了韓暹和楊奉,答應打贏袁術後戰利品歸他們,就這樣袁術的手下張勳大敗。然後,建安三年,匪夷所思的事情又出現了。呂布再次腦子進水,反叛幫助袁術打劉備(自己的乾弟弟),看到這裡,我也是醉了,我已經搞不清楚我們呂將軍到底想幹嘛了,幫著自己不要的親家打自己的乾弟弟?這個時候,曹丞相出手了,估計也是和袁術一樣氣壞了,派夏侯惇援救劉備,但被高順擊退,然後丞相親征,發信要求呂布投降,呂布打算投降,陳宮等人想法阻撓,呂布慌了,向不要的親家袁術求救(要真救了才奇怪),然後電影裡面常出現的眾叛親離到來,然後著名的「白門樓」事件發生了。奉先被活捉,還滿懷深情地對丞相說:「縛太急,小緩之。」,丞相說:「縛虎不得不急也。」(還真看得起他),這時候呂將軍又拋出了橄欖枝(節操呢):「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意思是丞相你掌步兵,騎兵交給我來負責,天下就不難平定了,真當我們曹丞相是傻的。)丞相沒有說話,還面露疑色,這時候乾弟弟劉備說了句:「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曹公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奉先就這樣反覆無常還能活到白門樓之時也算個奇蹟了,其人無需多予評價,只舉另一人對比之:「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騎。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劉備老婆孩子都不要跑路了,子龍不要命都給你揀回來了,高下立見。


劉備追隨的人更多,但是劉備不主動弒主

基本上是因為呂布的性格弱點,總被人當槍使。


人品這東西,是對人的思維精神特徵進行物質化的詞語產物,虛無縹緲得很。

無非是呂布其人言行前前後後的反差出人意料不在常理常態之中,違背旁人的期望與信任,進而憤恨以黑之。

呂布被黑成如斯,是臉譜化、動機誅心式傳統厚黑學等思想與文風的產物。

儒家思想與厚黑學恰恰是一體兩面,今人對於臉譜化、動機誅心和厚黑學應該批判之。

「我年紀越大,就越覺得那些心理陰暗、一肚子心計、滿腦子陰謀論的人,是因為智力不夠。這和我小時候的認識是大致相反的。儘管存在個體差異,但是整體上,足夠聰明的,進化得更好的人群,通常會傾向於選擇公平、正義,更容易具有坦誠、善良的品質。」


總得來說,

是的,三國演義小說黑呂布到如斯地步,多半不是因為作者智商不夠,就是作者認為讀者智商不夠用,才應該、也才敢於寫出臉譜化的呂布形象以饗讀者。


剛開始認丁原當乾爹,被董卓一忽悠,把丁原做了。

然後認董卓做乾爹,被王允一忽悠,又把董卓給做了。


推薦閱讀:

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現在下落如何?
如何評價禰衡?
如果你是劉備,你會在關羽被殺之後東進伐吳嗎?
如果曹雪芹寫《三國演義》會怎樣?
如果小說《三國演義》中呂布跟了曹操,曹操能有效地調遣呂布嗎?小說情節的形勢會不會因此改變?

TAG:小說人物 | 三國演義書籍 | 呂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