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學教育是否嚴重畸形?

陳丹青說,現在的教育把一個孩子最寶貴的時間、智慧和想像力都放在最荒謬,最罪惡的事——考試上。大家怎麼看?


中國目前來說,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還遠遠不夠。考試,在很多時候,並不是起到一個考核學習成果的作用,而是起到一個篩選人才的作用。

只有把大量的人都淘汰掉,才能把有限的資源非配給能把這些資源發揮出最佳效果的人(也就是素質最高的)。

由於教育資源的分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社會經濟地位,因此毫無疑問,大部分人都會儘可能爭取更好的教育資源,那麼,自然就會把很大的精力放在考試上。

老實說,這是一個比美國的推薦制度更公平的制度。問題只出在考核內容是否真的能反映一個人的智識水平,以及考核的素質方向是否真的對後續的專業發展有意義。

這方面是近年來受詬病比較多的,比如,古漢語專業是不是非要考英語?這就是個嚴重的問題。

這當然是一些仍然需要探討的問題。但是,利用考試來淘汰/篩選,我認為是合適的。

————————————————————————————————————

那麼再說陳丹青提出的問題。

他這樣說,主要是不滿藝術類的招生考核標準。

藝術也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東西。藝術領域的才華,是很難用標準化考試來衡量的。因此各個學校才要在標準化考試之外進行藝術考試。

陳丹青個人認為優秀的苗子,很可能在其他老師那裡就會被淘汰,或者因為智識水平一般而被淘汰。這對於藝術人士來說,顯然是難以忍受的。

但是,僅僅依靠導師個人喜好來進行招生也是不妥的。高等教育資源是有限的。導師按個人喜好招生,無法避免因金錢或其他利益而招錄較差學生、放棄好的學生的事情。

如果導師自己在社會上自行招生,自負盈虧,自己發文憑,自然沒人管。但是學生的培養費用有一部分是政府支付,文憑以相關學校的名譽為擔保。那麼顯然,導師不可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

至於具體的大學教育,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革。

至少有一點,就是應該增大對助教的工資投入,建立完善的助教制度。

很多人提到的「成天逃課、抄作業,最後期末突擊,結果什麼都沒學到」的問題,其實就是助教缺位導致的。

美國大學的一門課會根據學生數量來配備一定比例的助教。助教的主要工作就是改作業、答疑。助教主要是研究生,也有一小部分是高年級本科生。學校給助教發工資。相當於勤工儉學。當然,對於研究生,這個工資相比於勞動時間來說,是稍高的,這樣可以維持學生的生計,讓研究生不必繼續拿家裡的錢。

由於有了助教,教授就可以布置大量的作業、隨堂測驗等。助教會隨後批改作業、測驗。(考試一般是教師自己改)

整門課的成績最終由所有作業、測驗、考試加權綜合得到。最後分數很大程度上是平時成就決定的,期末開始成績往往只佔20-40%,有的甚至只佔10%。還有的課(一般是研究生課程),甚至沒有期末考試,而採用報告的形式。

如果沒有助教,教師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批改作業、答疑。這樣教師就會傾向於不布置作業或布置非常簡單、便於批改的題目。這些作業很難起到考核作用,那麼期末考試必然要比較難,而且佔據該門課成績的主要部分。這也就導致了我國大學目前一系列學風問題。

進一步講,助教主要工作就是批改作業,就可以批改得很細緻,容易發現抄襲。這樣才能給與及時的懲處。如果都是教師去改,誰有那個心思去查抄襲呢?教師自己還有別的很多事情。


大學教育的本質

(任何未經本人同意轉載視為侵權,自負法律後果。)

聲明:看過我寫過的文章的讀者可能都知道,我是一個觀點特別多元的人,有眾多同時存在我腦中的觀點是立場截然不同、看似水火不容卻是能邏輯自洽的,主要應用在不同場合。我在寫某一篇特定的文章的時候為了追求最大的表達效果會不惜將一件事物的某一面用最極端的表達方式描述出來,而同時我也完全清楚該事物的其他面,只不過我這裡沒提到而已;所謂觀點片面的指責,基本上完全並不適用於我。

本文裡面涉及的經驗方法,事實上對即將度過大學四年的本科生更加適用;對於研究生和即將成為研究生的人而言,本科時代的事情早已成了過眼的煙雲,至多做做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其中講到的所有道理想必大家都早已基本上理解,對未來的求學和職業生涯並無什麼幫助。

另外,由於時代格局的快速變化,許多經驗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會慢慢的失去效力、和新出現的事實不符,所以我也想儘快的把這篇文章發出來,固定下全文的基調,也避免自己以後再產生別的想法,避免後見之明。

在本文的開頭,我想首先全文引用《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生存手冊》序以及第一節的一些精彩內容:

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四年生活中,我目睹和經歷了太多的荒謬,太多的錯誤,太多的茫然,太多的無奈,太多的失敗.自詡為天之驕子的高中畢業 生,站在大學的門檻上,有時竟會顯得像低齡兒童一樣幼稚. 年輕的同學們還為自己那充滿無限可能的青春而沾沾自喜,卻不曾意識到,一生僅此一張的白紙,絕不可以隨意地塗抹.本書希望能為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並在具體政策上,提供各種切實可行的建議, 幫助同學裡那一部分有志青年完善自我,實現內心的追求. 回首四年大學時光,我一直保有一種強烈的對科學知識的虔誠.這份虔誠迫使我重新思考每天那本應"司空見慣"的生活;這份虔誠讓我站出來, 以我認為正確的方式貫徹自己的追求.

各位同學們,在本書的開始,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大家一個消息。國內絕大部分大學的本科教學,不是瀕臨崩潰,而是早已崩潰。在此,我無意爭論是否復旦、中科大、或者清華、北大是否比我們崩潰的更少一些——這種爭論是沒有意義的。我只是看到了無數充滿求知慾、激情、與年輕夢想的同學們,將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滿希望與信任地交給大學來塑造。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在當今流水線式的教育體制下,我們就像廉價的零件一樣被生產出來。因為數量巨大,沒人會對每一個人的教學質量負責。


領導不會為你負責。對於一個爭做世界一流大學的研究型學校,管好科研,管好實驗室才是當務之急。相比之下,本科生教學顯得無利可圖。教授也不會為你負責。拉到足夠的經費發表足夠的論文,滿足學院要求才是生存大計。要說管學生,也肯定先要管好自己實驗室的碩士博士,而非那一百多人大課堂里的某個本科生。就算是科研任務不太重的一些任課教師,他們也不會為你負責——學不懂?那是因為你智力低,要麼就是自己底下不用功。為什麼跟你一個班上的某某某同學,人家就能懂?誠然,就算是老師上課說孟加拉語,一個班上也非常有可能冒出一兩個翻翻書看看圖就能學到八九不離十的同學(或者根本就是以前學過)。真正在課堂上口傳心授的教學,其質量是不會有人過問的。教學評估會考察實驗報告式是否格,出勤率是否夠,但是絕對不會考察上百人的班上到底有幾個聽懂了的。


試想一下,每個學院每個系有成百上千的學生,每人有著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目標、不同的知識背景、不同的接受力,我們怎麼可能去指望一個統一的「教學培養計劃」強制應用在每個人頭上的時候,能夠產生效果?好比說食堂師傅炒一大鍋菜給上千人吃,我敢說我分到的那盤,不是炒糊就肯定得夾生。


所謂「教學培養計劃」,其科學性必須經過教育權威的論證。然而現實中塞給我們的推薦課表,卻讓人失望。且不深究選修課的分類、學分、畢業條件每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使得不少同學畢業前夕競相奔走;甚至連兩門相依賴課程的教學先後順序都搞錯過,這樣的教學培養計劃,實在讓人難以信任。


而對於具體課程,教學大綱的陳舊程度也令人嘆為觀止。當然,以「教學經驗」的名義,十年用同一本教科書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我們可以容忍教學大綱里有一些廣受詬病的古典殘留物(例如《線性代數》中的Cramer法解方程)。但我們無法容忍對於一門只有幾十年歷史的新興學科,我們的教科書竟然可以只涉及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新技術」!這樣的課程,之所以能夠存在並延續下去,從根本上講是因人設課——開設相應課程是為了不讓部分教師下崗。這也無怪國外有華裔學者實在看不下去了,拍案疾呼道:「中國大學,怎麼那麼盛產活化石?!」。

進了大學,同學們可以很快就明顯地發現大學與中學的不同。大學的老師們已經不再是手把手給大家灌輸知識,要求大家一點點全部都掌握;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係,也很明顯發生了微妙的轉變,這都是剛上大學的學生們一下子意識不到,而後面慢慢必然會體悟到的事實,其中所需要的思想上的轉變,對於學生適應大學生活而言又是至關重要的。


在中小學,教書和保證學生成績就是中小學教師唯一的責任,而中小學的學生們多半是不情願學習、被家長和社會逼迫著每天完成例行的任務,在上課之後還有作業、考試,老師會不斷逼迫和催促學生們交差。特別是在較低的年級,大多數人的狀態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聽到學校在感情上就會產生抵觸和消極情緒。在這種環境裡面,極少有看到在大學裡面(以及部分高中的高年級)同學們(這些人和之前提到的中小學學生都是不同時期的同一伙人)普遍自願學習,瘋狂拼搏到了常常到了忘我的程度,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的催促和監督的情況。


而我們其實很清楚的是,學習本來就是自己的事情;老師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倘若自己不主動的學習,一味等待老師的講解和灌輸,那學習的效果必然是非常差的,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任何學習的效果。(參見采銅的主動學習文章怎樣看待 12 個月內自學完成 4 年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的 33 門課程的 Scott H. Young 所謂的超速學習理論和方法(費曼技巧)以及背後「Get More from Life」的理念? - 學習方法,以及自己整理的正確學習腦圖2013-5-7學習方法研究_Scott Young)

在這樣的環境裡面,中小學的老師名義上雖是教師,事實上主要是起到一個保姆的作用(特別是在較低的年級),主要的作用在於維持一個上課的形式、維持紀律、秩序,帶著大家一步一步前進。這一點如果做過中小學家教的人恐怕都會深有體會(我自己沒有做過真正的家教,但是我能間接感受到這一點,家長們請家教主要是請一個人來看著自己的孩子學習,主要起到一個監督而其實不是教學的作用,有時候就是自己坐在一旁什麼事也不幹看著小孩自習而已,這也其實是所謂的教育的本質需求點所在,主要需求在於一個監督、幫助忙碌缺乏閑暇的家長看管小孩的作用,而不是一個尋求引導和教學的過程,因為我想大多數的家教是不可能做到這點,不僅大多數沒這個能力、也不願意將自己的經驗心得傾囊相授,這麼做也是會違反家教自己的利益的,因為萬一真的花了很大功夫傾囊相授、小孩成長得很快,學會了自主學習之後(不要小看教育爆炸的威力,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是難以置信的),家教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他自己都可以輕易學習,特別是在這個發達的互聯網時代,根本用不著家教插手,如果家教真的一次性給了他最好的所有資源的話),家教等於授人以漁之後就這樣斷了自己來之不易的財路,所以還不如敷衍敷衍,才能財源廣進)。所以說中小學家教的本質更像是一個保姆而非教師,這也是為什麼基本上沒有聽說大學生請家教的情況,因為到了大學這一切的定位情況統統都改變了。


到了大學裡面,學生事實已經和老師不再有什麼利益上的聯繫了,上課就是一個維持本科教育流程存在以及滿足學生和大眾對大學作用想像的一個形式而已。學校規定了一個本科生必須上的一些課程,然後老師按照流程敷衍的完成教學任務,由於全部都是老師自己設計課程、出題打分而沒有一個統一的應試指揮棒,學生的學習表現完全不能構成對老師造成任何利益上的牽扯,所以事實上沒有任何刺激因素能讓老師費心費力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如果讓學生主觀給老師打分來評價的話更不可取,因為這樣老師會傾向于越來越放水,教得水、給分高,學生也很樂意選這些水課來拉高自己的GPA,最後造成大學師生在教學活動上心照不宣的集體腐敗從而造成大學教育的衰敗,而事實上這在中外各個大學特別是美國的私立大學已經是一個明顯的趨勢,GPA的通脹情況一年一年愈演愈烈了),學生也逐漸明白了上課對於自己也不過是維持一個學生的身份、取得一個象徵著專業能力水平的GPA成績而已(GPA水平和真正學會的知識、掌握的技能實際水平往往有很大出入),真正想要學習知識還得自己花時間在課下去在各個方面學習和努力。因此學生也逐漸學會了各種應付大學的種種機制的手段和技巧,通過高分通過的考試展示出自己學會了這門知識的表象,假裝自己在大學有非常努力的學習(不管事實上是否真的如此,都是一種維持表象的手段),巧妙的在維持各方面體面成績的同時又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的未來尋找出路。


這也造成了大學裡面的一個荒謬的現實,為了維持大學的存在,學生和政府花了一堆錢,而事實上每個人結果都在搞形式主義,學生假裝學習,老師假裝教學,實際上他們真正在意的都不是這個,聰明的學生早就知道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是什麼,然後偷偷自己學,老師也知道,然後主要精力都在干自己的事情,也只和那些懂行的學生合作進行科研和各種項目。

以下段落是我2014年6月7日所寫,不是最近寫的,因而可能有思路分岔、表達重複的地方:

從來大學的第一天起你就應該明白這樣一個簡單而殘酷的事實:大學根本就不是什麼教書育人的地方。教授們的主業和操心的永遠是科研項目和他們的碩士博士,給本科生上課永遠只是個再次要不過的應付了事的副業,他們打心眼裡瞧不起他們教的東西和他們教的人,覺得實在是簡單得不行,幼稚得不行,所以他們也不會在這上面貢獻太多心力。學院和教授們永遠只會不斷地拿課程、作業、考試和科研項目各種deadline往學生們的頭上砸,把其中的大部分砸得鼻青臉腫,砸得沒有還手之力,砸得大多數人喪失了對學習的熱情,而基本不提供任何幫助,全憑學生們為了學分績而拚命的自己掙扎,正如王垠在《Cornell感受》中所說,你要是問教務主任學習上的一些困難,犯了一些錯誤如何補救,他只會冷冷的向你學習成績怎麼樣?期中考考的多少?考不好是你自己活該,我愛出什麼題出什麼題,期末考再考好就是了。然後快速走開,甚至背後還給你小鞋穿(正是我在曾在某大牌教授課上遭到的待遇)。你要是想搞明白一些表面上故弄玄虛的證明和範式到底怎麼回事,教授們也大多都心懷鬼胎然後給你一個官方而無用的解釋,讓你要非常努力,然後你自己研究半天才會發現原來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都被藏起來了,寫的並不明顯,甚至乾脆在證明中被刻意掩飾起來了,作者費盡心思想出一個漂亮的證明正是為了掩飾他們是怎麼真正想出這個問題的解法的。


但是總會有那麼一批人頑強的在這樣的待遇下活下來,然後成為優秀的本科生,於是他們才從這裡面選拔好苗子、指導他們做科研、給他們獎學金、給他們寫推薦信等等。

事實證明這對於學校、教授來說是一種非常方便省事的辦法,根本不需要什麼功夫就能「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學生(事實上他們中的幾乎所有人一開始也都是這麼過來的)於是這樣的方法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下去,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最「合理」的辦法。


當然我不否認有很多熱心教學、認真負責的老師存在,事實上教我的大部分老師都是非常熱情、認真、負責的,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內他們會儘力完成他們的任務,但是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中外所有大學裡面一個系統性的情況,是由於大學的這個體製造成的這個必然結局,是一個無奈的現實的妥協情況,不是某些老師有師德、願意教學就能改變的情況。事實上我碰到的大多數老師都是非常願意指導學生的,並且沒有一個人拒絕過我的問題。但是我也從中發現了從教授的邏輯來說,他是沒有義務為你解答問題、提供建議的,僅僅是出於自己興趣和面子偶爾幫你一下,一旦事情過於麻煩,他就可以完全不理會,和他們個人真正有關的只是那些科研項目。上課這個形式,不管在教授還是學生看來其實都是個非常雞肋的體制,學生上課大多不聽,稱上課是「花錢買deadline自學」,教授未必會儘力傳授出自己平生所學,往往只會應付了事、照本宣科,只不過礙於學校制度的限制不得不浪費時間來做上課這樣的毫無意義的事情。當然對於學校來說維持這個制度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如果沒有這個制度本科生就很難有培養的日常常規,很難按照一定進度學習,教師們也會某種程度的鬆懈,所以雖然這個體制有很多荒謬之處,但起到的效果總比沒有好。

大學教育的本質,根本就不是一個教書育人的柏拉圖式的學園,而事實上是一個殘酷的競技場。大學教育的本質就是如要教你游泳,不管你到底準備好了沒有,直接一把把你推進游泳池,還給你丟石頭(王垠,《Cornell感受》,《我為什麼離開 Cornell》) 迫使你自己在掙扎中找到游泳的辦法,游出一條生路;而事實恰恰證明這樣才是非常有效的教育和選拔方式,能夠自己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游出來的都是真正的人才;而且真正的人才尤其是真正的數學家沒有哪個不是自己掙扎著游出來的,都是他們自己就能學習到很高層次並且能夠找到合適的導師的,真正的數學家永遠不需要別人指導,他們從一進大學開始就知道如何正確的學習、應該尋找和利用什麼資源來學習,並且自己就會對最適合自己的導師找上門來。(這裡也是引用,是一個數學界的大牛導師說的,找了半天記不得原來的話了,沒找到出處。)而更名牌的大學本質上就是把你推進更恐怖的激流和驚濤駭浪中還不斷地給你扔大石頭,逼迫你更快的學會游泳、更快的向前游,否則等待你的就是殘酷的淘汰。


國外大學其實也是如此(王垠,《Cornell感受》),甚至國外大學比國內大學還要應試教育,在學期內一個一個quiz,test和due洶湧而來,幾乎可以榨乾你的一切時間,逼得你不得不全身心的投入應對這些殘酷的挑戰,相比國內大學的所謂應試教育來說,完完全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相關資料摘錄:學長W文章、王垠文章,到國外讀大學的人的困惑)

以下是我一位非常欣賞的大學學長,半年前剛從美國南部的一所頂級大學CS-MS畢業入職矽谷的一家世界頂級互聯網公司的學長W以前寫過的文章摘錄:

出國之前,身邊的人包括我自己都痛恨中國的應試教育。而這一年半的研究生學習,讓我覺得美國的教育也是非常徹底的應試教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每一門課(太水的課除外)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測試、作業/項目、期中期末考試,頻繁的課程作業甚至一周一截止。更要命的是,每一份作業都是計入期末總分的,如果不能連貫地完成整個學期的任務,而希望期中/期末突擊一下就能拿高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一般期中+期末也就佔了40%的分數。


同樣是應試教育,我覺得中美最大的區別在於教學方案的用心程度和測試的頻繁程度與覆蓋面,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用心的方案才能給出詳細而合理的測試內容與頻率,而高頻率的測試需要有用心的方案來保證它們的有效性。包括出分速度、對重判請求的處理、代碼檢測等等,都要求教師和他的助手們有持續的時間與精力。

我的一個在美國TOP20的私立精英大學讀CS本科的好友,現在西雅圖一家著名的科技公司工作,他也對我表達了類似的感受。

大概是:

我問:」你最初入大學的時候對自己的大學是感到驚喜還是失望?現在覺得呢?」

對方回答:

最初的感覺還挺不錯的,跟預期差別不大吧,可能更偏向驚喜吧,但現在的話感覺好坑。

剛來美國大學可能還會覺得嗯我很自由我可以學我自己想學的東西豐富自己;可是看周圍的留學生,不管什麼專業都累成狗,學到後面 反而覺得不喜歡大學,覺得有點像國內的高中。也許是因為學cs。

感覺要被搞瘋了,不知道是從小受教育帶到這裡的習慣的原因,還是因為這裡的常態確實就是這樣的。總之還是感覺自己還是在機械化地學習;這裡大部分的課跟之前的中學教育沒兩樣,就是給你灌知識,沒有激發你的創造力。而且現在是自學的時代了。
最近越來越感覺被課壓榨的整個人都要壞掉了。感覺工作比上學輕鬆多了,工作之後,下班回家就沒事了,上學的話每天還要寫作業。感覺在工作了之後就不想去上學了。

以下是王垠《Cornell感受》的節選:

來了 Cornell 已經一年半,也可以說一下對這裡教育的感想了。我的感覺可能是錯的,或者局限於我的專業或者學院。不過總的感覺就是,像 Cornell 這種學校的教育其實很大部分是商業性的應試教育,而外國研究生基本上是用來騙本科生錢的廉價勞動力。本科生能學到的真東西,相對於他們交的學費,真是很少。巨大的作業和應試壓力,其實已經剝奪了學生思考的自由。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目的,不過是為了一紙文憑。而大學,就是用一個模具批量製造勞動力的工廠。

王垠《我為什麼離開 Cornell》

離開 Cornell 之後,看到有人在 facebook 上成立了一個「Cornell 痛恨者協會」。其中一個人寫到:

Cornell 說要教你游泳,就把你推進池塘里,任憑你撲騰掙扎。等你快撲騰到岸邊的時候,它忽然拿起一塊大石頭砸在你頭上,然後繼續等著你上岸。當你再次接近岸邊的時候,它又拿起一個榔頭敲在你頭上,這樣你就可以死了,可是 Cornell 仍然繼續等著你游上岸邊……」

可見國外的這些頂級大學也完全都是如此,特別是理工科專業恐怕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想必別的專業本質上也不會有太大區別。對於CMU而言,有這樣一句話,【Life in CMU is hard, but no more after you finish school】。不過,這的確是國外頂級精英大學保持其畢業生強大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同時可以發現的是他們的不畢業率也很高,尤其是在一些「硬」的學科,比如數學、物理、工程、計算機,非得是真正有實力、有興趣才能堅持在這些系裡面學到畢業,想矇混過關的人不僅拿不到高分,甚至想通過、畢業都是非常困難的,於是這些水人他們都紛紛在低年級就知難而退了,學生的自主選擇與學校的高門檻嚴標準雙向選擇,也就形成了一個非常有效的篩選機制,使得這些院系的畢業生大多都是合格而優秀的,符合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實際需求,儘管畢業生數目相對於新生顯示出的淘汰率可能可以說是驚人的高。


既然國外大學同樣也是如此,甚至越名牌越精英的大學可能越是如此,那麼這就說明——這難道是世界上所有大學共同探索出來的一個合理模式嗎?難道大學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就是一個任由學生自生自滅、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競技場而不是真正教育的場所?如果不是這樣,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看到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採取更合理的模式?美國本科的一些所謂文理學院LAC以及很多實行小班教學的大U教學的實際效果真的就像它們自己標榜的那樣,上小課真的就比大課效果好很多嗎?換而言之,教育的真正有效手段,難道真的是上課嗎?


我認為,前半部分的回答,的確是的。後半部分,最有效的手段是上課?顯然不是。我已經臨近大學畢業了,大家也都是讀過大學的人,其實恐怕都很明白,上課當然只不過是一個形式而已;在我的本科院系,上的所有專業課,以我的親身體驗來說,上課沒有一個不是在照著PPT或者書念的,就算不是這樣也是把已有的內容重新講一遍而已,真看不出來和自己看書有什麼區別,乃至由於講的速度太慢、講話以及板書結構不太清楚往往效果還不如自己看書。就算老師真的在上課的時候偶爾有什麼靈光一現講了一些啟迪,這些東西難道就不能編纂成冊,讓學生自主學習,非得浪費每周幾個小時的時間去面對面的上課?上課,只不過是維持這一教育系統的一個形式而已。大學,尤其是大多數的名牌大學,其事實上的主要任務在於進行科研活動,這也是它們無一例外地都叫做「研究型大學」的原因。事實上一所非研究型大學,也沒有任何人會把這樣的大學看作是一所頂級大學,哪怕其教學做得再好;也似乎並不存在這樣的嘗試,試圖把一所非研究型大學辦成世界頂級大學。從二戰幾十年以來諸世界頂級大學經過探索和演化形成了當今以研究型大學為主的相對穩定的格局,是必然有其內在原因的。也就是說,一所頂級大學,必然是注重科研,而不注重教學,而且都讓來到這裡面的世界上最優秀的學生群體僅僅保留一個上課的形式,然後用實質性的考試來測量和選拔他們,而真正教育和學習的重任,事實上主要都由他們自己來完成。


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大學教育的真相:它暗示了事實上大學階段的學習,乃至所有階段的學習,對於一個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完整成熟的人來說,在現代的信息世界,本質上本來就不應該通過上課傳道授業的方式來完成,而應該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通過自主探索利用互聯網和其他平台的種種資源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並且自己給自己制定計劃、評價進度和結果的。而且制定和維護大學規則的過來人們,其實也都是用類似的方式走過來的,他們完全清楚要達到他們那樣的學術層次,最核心本質方法肯定不是表面規則的這一套,主要還是得靠自己背後額外多下的各種苦功,大學的環境只不過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一個輔助和屏蔽干擾的作用而已。(真實的例子:我們院這級有人發郵件問老師「作業題目都不會做怎麼辦啊」,老師直接在公郵裡面回了一句「哈哈,我教你們一個辦法,你們去看復旦出的《偏微分方程習題集》」(意思是上面有答案,你們不會就抄吧,反正我也不管你們。。)。我的想法是其實抄襲也是一種學習的有效方式啊,不會只好先抄抄模仿一下,抄多了自然就會了,可是這種隱性的知識只能自己去悟出來,根本沒人會公開這樣講的


而在大學事實上的學習裡面,一個得力負責的助教和真誠熱心的學長學姐,能夠起到的幫助作用比經驗豐富的教授導師恐怕還要大得多;導師礙於身份的限制,不可能真正給學生們傳授真正特別有幫助的人生經驗(因為這往往是和老師群體的利益相矛盾,會對大學的定位和存在的必要性構成一定挑戰,乃至有些是灰色、黑色的人生經驗;所以有時候部分年輕老師會除外,他們看到了和自己太相近的學生群體,有時候真的不忍心看到他們就這樣在一片無知的荒野中迷茫和沉淪,在自己掙脫了牢籠和枷鎖之後會忍不住上前拉他們一把,其實這對自己並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利;而年長的老師們就熟悉安於自己既得利益者的身份,一言一行都是要符合這樣的身份的利益要求,他們的行為相比位卑言輕的年輕老師來說也會對更多的人造成更大的影響,當然不會做出違反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群體和單位利益的事情,學生在他們身上也就更難得到實質性的幫助;當然永遠都會有例外,但是我在此希望說明的是造成這樣的格局的根本原因是系統性的、是這個體制不可避免的撕扯人性和良知的一個陰暗面,以至於造成這種雙輸而非合作共贏的結局、甚至也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因為根本就沒有合適的解決這一問題的制度,很可能,它是內生於大學本質的,是大學這個事物存在的原罪,乃至是一切教育系統存在的原罪)

事實上,這的確才是正確的答案,因為任何形式的學習,事實上都得靠自己來完成(甚至有可能真正教育的效果自己看書或者MOOC比真正的大學課堂效果還要好不少)。在實際的項目(無論是課程提供的還是工作等)中往往比書本的理論學習和做一些遠離實際的玩具項目更容易鍛煉實際的能力,絆腳石乃是進身之階,只有在克服這樣一道又一道的足夠危險足夠複雜的真實世界的挑戰之後成長起來的才是足夠強大的人。


很可能,教育系統真正存在的意義,絕對不是教育,而是主要起到了一個選拔的作用。(高中尤其如此,參見知乎相關帖子關於高中的真正作用的論述。《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看,高中是個把人分類的機器 - 知乎日報》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看,高中是個把人分類的機器)社會和教育系統中的每個個體和單位,正是在這樣的緘默無聲卻又實際存在的機制中遵守遊戲規則的約束,按照規定的方法來play the game,努力推動這個系統的運轉,並且從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學生們因此能夠按部就班地獲得社會的資格認可,順利開啟職業生涯,完成身份的轉變,公司能夠招到符合需求的人才,大學作為一個成功的中介機構,能夠從中大獲其益,名利雙收,不僅能起到凝聚認同感、吸引社會資金(大學校友、公司捐贈等)、獲得實際可觀的經濟報酬作用,並能夠把在這些途徑中盈利的資金投入它們真正關心的事業(科研)中。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想必大家對於大學教育的本質已經有了徹底的認識了。我不否認大學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對人生道路的決定性意義。事實上大學的四年學習對我起到了翻天覆地的作用,甚至對我的影響比我之前受到的十幾年教育的總和都要大得多;但只有能夠深刻認識到大學教育的本質、並且能夠按照自己的規劃和目標設計最適合自己的成長道路,充分利用大學本科四年這相對空閑、無憂無慮的最能夠靜下來心來學習的時光,主宰自己的大學生活,才能使得這段時光發揮應有的巨大價值,對於自己的人生道路而言真正起到奠基性的決定作用。(大學對於人生道路最重要意義可以說就在於有這樣幾年有正當名頭的空閑時間讓自己能夠專註在學習區的成長。而在工作之後大部分的情況下老闆只會讓你呆在舒適區,讓你完成你本來就會的熟練工作,而不太可能讓你去嘗試那些你原來並不能handle住的新任務,因為這等於是要讓公司為你目前的能力上的欠缺付出可能是很高昂的學習成本,很少會有公司特別是小公司願意這麼做等待那麼長的時間來培養新人,因此往往進公司的起點高度直接決定了整個職業生涯的發展上限。)

充分認識了現實之後,我們應該怎麼做?如果你尚且還在大學的中途甚至起點,你的本科白紙上還留有相當的空間等待塗抹,那麼,你比相比於已經老去的我們,還可以更認真的把握人生的這一機會:

知乎回答:名校和普通學校最大的差別在哪呢?如何克服這種差別?

引用一句《上海交大生存手冊》http://its.caltech.edu/~xhou/m

國內絕大部分大學的本科教學,不是瀕臨崩潰,而是早已崩潰。在此,我無意爭論是否復旦、中科大,或者清華、北大是否比我們崩潰的更少一些——這種爭論是沒有意義的。

不要仰視那些所謂「名校」的學生,他們比你接受的教育好不了多少。如果非說有什麼差別,他們的主動性好一點,生產自救積極一點。

所以不管你在什麼學校,趕緊生產自救是正途

所以從來大學的第一天起,就應該懂得開始【自救】。生產自救的方法龐雜繁多,並不是我這篇文章的主旨,況且這個話題是一個大得多的話題,它的浩瀚程度,簡直都足以囊括人生的全部;顯然我也無法包含這麼多需要的內容,而且每個人的道路也不盡相同,時代也在不斷變化,只能依靠每個人的智慧和熱情為自己選擇最佳的資源和最適合的道路。

但每個人都需要的,也是大學教育作用中最經常被反覆提及的,那就是通識教育了。和很多大學特別是國外私立大學自我標榜的並不同,在我看來,最好最實用、最切合每個人實際、最能提升人的整體檔次特別是心智水平的通識教育,其實是自己上知乎、上各種MOOC,以及利用各種強大的互聯網工具自主學習,發現更大更自由、真誠的世界。我看知乎的對自己的幫助可以說遠大於看一切什麼書籍(專業領域也很有幫助,雖然我不否認科班對專業教育的作用)。這個話題也被談論得很多了,要展開來細講的話又將是一場無盡的征途,在這裡我就再不展開了,相信這一點的提示足以幫到很多人,足以供他們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各種資源了。

必讀自救方法:
survival guide for undergraduate(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生存手冊)早讀早醒悟!我和我女友在大三下(2014年5月5日)才偶然在知乎上發現這一手冊,簡直極其後悔自己沒有大一的時候就能看到,大一隻看到了些什麼北大飛躍手冊;這裡面的經驗如果能早些看到,大學前期的時光斷然不會過成原來那個樣子,也絕對能少走很多的彎路。上面的種種經驗,無一不是我和女友親身經歷了大學的大部分摸爬滾打甚至付出了血淋淋的教訓才能領悟到的,都是我們極其認同的重要經驗。可惜總是要到自己經歷過才知道,時間已經浪費了,再也不能挽回了。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我們只能在親身經歷過後盡量得出一些對人生大部分的事情都具有普適性意義的經驗和思考方法,努力在未來的道路(儘管已經不太相同)上走得更好,不要再重演以往的錯誤,再次落入同樣的陷坑中。而大學篇章尚待書寫的年輕人們,如果你們真有這樣的志向,希望你們可以好好地吸取前輩們的教訓,通過學習他人的經驗來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在每一個重要的人生選擇關口上謹慎明智的對待,把握住這人生僅有的最美好的大學四年本科時光。


最後,我想用這句話來結束這篇文章,來自於廣受讚譽的周筠老師出版的《我是一隻IT小小鳥》,二十多位共同作者們用自己的成長故事,告訴在校的師弟師妹們:

「青春太寶貴,千萬別浪費;要想不浪費,萬事早準備。」

附錄:一些特別優質的相關資源鏈接: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生存手冊鏈接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生存手冊.pdf

知乎徐強的大學生攻略《如何做你所愛》如何做你所愛 - 知乎專欄(主要聚焦在學習方法)

知乎GS的寫給大學生知乎收藏夾:寫給大學生看的 - 收藏夾

知乎秋葉的《寫給大學生》系列05-寫給大學生的信

@maggie 整理的知乎在大學話題下沉澱的精彩回答總結。 大學四年應當如何度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任何未經本人同意轉載視為侵權,自負法律後果。)


是的。中國的大學教育的確嚴重畸形。如果自己不認真學習、實踐、尋找、體會,那麼你的大學幾乎等於浪費時間。

另外,中國的大學的考試幾乎沒有什麼罪惡(如果說,期末考試複習一周就能過的教育就是畸形 的,那麼我國高中的教育模式豈不是好得翻天了。那真的很嚴格,很不輕鬆。如果大學還要用考試來逼著學生學習的話,額,,,,這個,,我覺得這種大學不上也罷,也罷,因為這只是將目前的大學氛圍雪上加霜而已。。。。。囧。),因為幾乎沒有幾個學生是在乎這個考試的,不信,你可以隨便走進哪所大學去問學生,你覺得大學裡的考試給你壓力大嗎?我相信百分之95的學生會說,不大。
不在乎這個考試,並不是因為其他的,而是因為不感興趣,並且知道能夠通過考試。
個人覺得中國的大學罪惡的地方是一切以行政為中心,大學的學術氛圍不濃厚,行政氛圍太盛了。
有黨組織、有行政組織、有學生會、有班級組織、這一切都是圍繞黨、政在展開。
當然由於這些機構的活動會設置相應的「好處」和「懲罰」,所以大家即使不願意參加,但是參加的人數還是眾多。
而什麼興趣小組啊、什麼讀書會啊,好像沒什麼影響哦,沒有行政的支持,這些小機構能活就不容易了。。
再加上中國的大學新生從高中蹦到大學之後根本不知道要在大學裡面得到什麼,學到什麼,只是受到中國社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看見一點實際的好處就想往裡面鑽,比如說看見入黨機會想要,於是加入黨政機構,看家學生會部長是個官,於是又加入,看見輔導員能夠內定某某獎項,所以就在輔導員面前卑躬屈膝,等等。。。。
這個方面,簡直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著重談談大學教育:大學的教育也是圍繞行政展開的,老師評級、完成任務、學生有學分什麼的,哎呀,反正不是讓興趣得到發揮,讓天賦得到發展。
所以:這個教育是失敗的,是嚴重畸形的。


大學教育確實畸形了,但這並不是大學的錯,是我們整個教育體系畸形了。

但教育體系畸形了,也並非教育體系的錯,而是我們整個社會畸形了。


現在這個社會,已經畸形到,如果你說:「我想做一個作家。」其他人不是鼓勵你,而是面帶微笑的在心裡暗暗嘲笑你的地步。


這就是畸形,唯成功論,就是這個畸形的社會的價值觀。如果沒有這個畸形的價值觀,就不會有這個畸形的社會,就不會有畸形的教育體系,就不會有畸形的大學教育。

好了,現在回頭看看你自己,你是不是這個畸形社會的組成者之一?


丹青老師明擺著就是生他的那個博士班入學考試要考政治和外語的氣,連帶覺得專業美術教育的課程安排不妥和美術高考門檻問題而已。說的挺誇張的,其實也只能針對他所能見到的那一隅談談他自己的經驗和意見。

瀉藥啊~本人沒在國內上過大學,更是沒資格來談國內大學教育了。不過我覺得留學生是個很值得研究的群體,因為他們在國內接受了高中或大學教育之後再來到外國接受教育,看留學生就好像在檢驗外國教育是不是符合中國國情一樣一樣的。

羅馬美院近兩年來了浩浩蕩蕩的中國留學生群體。多數在國內受過本科教育的同學表示義大利美院的考試太難了。每天就是為了考試忙得暈頭轉向的。本院老師覺得中國學生素質不太高,只會畫畫,沒什麼想法。沒想法這事兒可以責怪教育制度么?如果說高中教育使得人定型了,那麼就追溯到初中,不行追溯到小學。

我手邊就有幾個例子,我有幾個同學剛學會漢語書寫,就來義大利讀了小學或者初中一直接受外國教育的他們沒創造力的照樣沒創造力。為什麼?是天賦問題?!我覺得不是。我認為個人的大學教育成果必須符合個人的需求。接受同樣的大學教育而獲得不同的教育成果與這個人看待大學教育的態度有關。所以與其說大學教育畸形,不如說人的態度畸形了。


1.考試這個事情,老師怕學生過不了,學生倒不太關心,這是什麼世道;
2.老師喜歡在考前給劃重點;
3.有些試卷竟然是去年用過的;有些甚至是用了幾年從來沒有變過的;
4.輔導員都是黨員;
5.老師上課竟然要點名;
6.學完一個學期後,一本課本都沒有看完的人大有所在;


Education is what survives when what has benn learnt has been forgotten.(當所學的東西都忘掉後,剩下的就是教育)

首先談一談大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在良奈爾大學門口懸掛著這樣一句話;「走進這裡,你會更加博學和智慧;而走出這裡,你會對社會和人類更有價值和意義。」
大學教育應該是全面而系統的教育,在於這種教育會使人更能把握自己的方向,能夠靈活應對各種遭遇的困難。
它能夠讓你發現你自己,並且成為你自己!
從人格的角度講,應該包括健全的人格、獨立的思考,對生活的熱愛、對自己和他人以及自然的愛和責任、面對挑戰的勇氣;從能力的角度講,應該包括自主學習的能力,獨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創新的能力。
正是這些剩下的東西,才是決定一個人一生是否幸福的關鍵,才能夠對人的一生都起到積極的作用。而中國的大學在「剩下」的方面是明顯不足的!

中國大學教育的現狀是怎麼樣的呢?
大學教育可以提高人們的知識水平,但這種理論性的知識,常常是以犧牲個人的活力和自由意志為代價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這種教育不但會使個人的實際能力和心智發展得不到提高,還會使人自身的潛能被扼殺。而將大學教育僅僅視為一種獲取工作的渠道,這種認識是低級而淺薄的職業觀和教育觀,它沒有考慮到大學教育對個人性格發展的影響,也沒有考慮到學習經歷對一個人成長過程的影響。

大學教育培養的目標是什麼呢?
請先看中國高校培養目標的幾個例子
武漢大學:培養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創造、創新、創業」型複合人才。

中南民族大學:培養基礎厚、口徑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華東師範大學:堅持以國家和社會需要為導向,為現代化建設和教育事業發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哈爾濱工業大學:培養具有優良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具有寬厚的基礎理論與先進合理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與創業精神;具有發明創造與工程實踐能力;愛國敬業、上進務實、身心健康的有競爭力的精英型人才和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

天津工業大學:全面培養和造就基礎紮實、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中國石油大學:以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為重點,造就具有遠大抱負和國際視野,「厚基礎、寬專業、強能力、高素質」的高級專門人才。

以上各類型高校的培養目標,都努力兼顧專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同時納入高等教育新的趨勢,比如國際視野、創新能力等維度,致力於培養既精又專的人才。然而高校似乎忽視了一個現實性的困難,即高校的學習年限基本在3~5年,如何在如此有限的時間裡培養出既精又專的人才?如此一來,可以說高校的培養目標兼顧有餘,但對培養何種類型的人才卻是定位不明的。

再請看美國三所不同類型大學的培養目標。
麻省理工學院 研究性大學 培養造就工業、政府、教育部門領導人才
密歇根大學 本部屬於研究型大學,其他校區為教學研究型或教學型 培養具有廣泛適應性的人才
科羅拉多大學 教學型大學 提高學生在機構領域的職業技巧
(資料來源:古天龍,魏銀霞,磨玉峰.教學型高校培養目標定位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9)

大學教育提供的是什麼呢?
牛校牛在哪裡/劉瑜

我在哈佛做一年博士後,這一年,除了領錢,基本也沒有什麼別的任務。為了防止自己整天縮在家裡,把薄薄的那一沓錢翻來覆去地數,我決定去旁聽幾門課。

  那天我去學校我所在的機構,跟機構里的秘書表達了此意。她非常乾脆地說,沒問題啊,只要教授同意,都可以呀。我問,有沒有一個什麼社科方面的課程清單,我看看有什麼課可選。我問的時候,想像的是幾頁紙,可以站那順手翻完。結果說時遲那時快,柔弱的女秘書突然掏出一個龐然大物,向我遞過來,我伸手一接,胳膊差點因為不堪重負而當場脫臼。

  定睛一看,這本1000多頁的玩意的封面上,赫然印著幾行字:

  Courses of Instruction 2006-2007

  Harvard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arvard Colleg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s.

  就是說,僅僅就本科和文理學院的課程表及課程的簡單介紹(一般3-5行的介紹),哈佛就一口氣列了1000多頁。我估計,把哈佛全校的課程名單一一排列出來,是不是得繞上赤道一周兩周啊。

  以前在哥大聽課,我就覺得自己已經見過世面了。現在,捧著這個龐然大物,我有種金輪法王突然路遇蕭峰的悲涼感,過去六年建立起來的牛校感當即化作片片飛屑,隨風而逝。

  端著它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仔細研讀起來。如同一個飢餓無比的人,捧著一個寫滿了各種山珍海味的菜單,邊咽著口水邊往下讀。讀到最後,就是《廊橋遺夢》裡面女主角遇上男主角的感覺,之前和丈夫風平浪靜的婚姻,原來都是不算數的,這才是真正偉大的愛情。

  當然,讓我產生偉大愛情的,不僅僅是哈佛所提供的課程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課程之人性化。

  國內的媒體,時不時地就會把「大學精神」這個話題拿出來討論一下。基本上大家都會達成一個共識:大學不是職業培訓機構,大學精神不應當僅僅是訓練工作技能的精神。據說,大學應該熏陶的,是一種人文精神。

  雖然「人文」這兩個字,因為靠「文人」兩個字太近,已經臭大街了,我覺得,大家還是應該再給它一次機會。

  哈佛大學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學,當然是因為它最有錢,然後用這些錢買了最先進的設備和雇了最牛的教授。但是同時,也是因為它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而這一精神,最集中地體現在它的「核心課程」上(哥大也有,但是跟哈佛比,是小巫見大巫)。

  所謂「核心課程」,就是學校提供給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礎課,學生必須從中選出幾門作為必修課。這些基礎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進入知識的細枝末節之前,能夠對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個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這樣當他置身於自己的專業時,能夠知道自己所學習的,不過是一個巨大有機體裡面的一個毛細血管。

  摘抄一段關於「核心課程」的說明: 「The philosophy of the Core Curriculum rests on the conviction that every Harvard graduate should be broadly educated, as well as trained in a particular academic specialty or concentration. It assumes that students need some guidance in achieving this goal, and that the faculty has an obligation to direct them toward the knowledge, intellectual skills, and habits of thought that are the hallmarks of educated men and women.」

  哈佛的「核心課程」分成七個板塊:Foreign Cultures; Historical Study; Literature and Arts; Moral Reasoning; Quantitative Reasoning; Science; Social Analysis. 拿Moral Reasoning這個板塊做為例子,所給的課程包括:

  1。民主與平等

  2。正義

  3。國際關係與倫理

  4。倫理學中的基本問題

  5。儒家人文主義

  6。有神論與道德觀念

  7。自我,自由與存在

  8。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隸制

  9。社會反抗的道德基礎

  10。共和政府的理論與實踐

  11。比較宗教論理

  12。傳統中國的倫理和政治理論

  13。古代與中世紀政治哲學史

  14。現代政治哲學史

  拿科學這個板塊來說,所給課程包括:

  1。光與物質的性質

  2。空氣

  3。宇宙中的物質

  4。觀察太陽與恆星

  5。時間

  6。愛因斯坦革命

  7。環境的風險與災難

  8。現實中的物理

  9。Cosmic connections

  10. 音樂和聲音的物理學

  11。看不見的世界:科技與公共政策

  12。能源、環境與工業發展

  13。Life as a Planetary Phenomenon

  其它的板塊,就不列了,太長。基本上,「核心課程」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在開始研究樹木之前,能夠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夠把這個森林地圖印在大腦上,以後走到再細小的道路上,也不會迷路。

  我再列一些「本科新生研討會」的課程(freshman seminar)――這個freshman seminar是什麼宗旨,什麼來頭,我不大清楚,但是有些課程名稱開得非常誘人,因為名單太長,我只列上那些我感興趣的課程――也就是如果我有三頭六臂會去旁聽的課程。

  1。人的進化

  2。翅膀的進化

  3。細菌的歷史

  4。銀河與宇宙

  5。象棋與數學

  6。疾病的話語

  7。DNA簡史

  8。美國的兒童醫療衛生政策

  9。應然:道德判斷的本質

  10。火星上的水

  11。醫藥公司與全球健康

  12。傳染病對歷史的影響

  13。非洲的艾滋病

  14。關於意識的科學研究

  15。什麼是大學,它的目的是什麼?

  16。俄羅斯小說中的愛情

  17。懷疑主義與知識

  18。一個社區的研究

  19。基督教與美

  20。怎樣欣賞畫

  21。浮士德

  22。黑人作家筆下的白人

  23。香蕉的文化歷史

  24。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25。蘇格拉底及其批評者

  26。怎樣讀中國的詩歌

  27。互聯網與法律

  28。美國的70年代

  29。The American Creed: Exceptionalism and Nationalism.

  30。語言與政治

  31。信任與民主

  32。美國的總統選舉

  33。60年代的青春文化

  34。盜版

  35。全球變暖與公共政策

  36。當代印度

  37。公共健康與不平等

  38。公墓的歷史

  39。人權

  40。政治演講與美國的民主

  41。「犯罪」的概念

  42。現代歐洲國家的民族主義

  43。煙草的歷史

  44。酷刑與現代法律

  45。大腦的測量:心理學實驗的興起

  你看,隨便這麼一列,就有45個。對於一個求知慾很強的人來說,這些課程簡直就是一場饕餮之宴,舉著筷子,不知從何下手。

  不知道清華北大,能給那些剛剛背井離鄉的18歲孩子,開出上述45門課中的幾門。

  我相信,大學精神的本質,並不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深奧,而恰恰是恢復人類的天真。

  天真的人,才會無窮無盡地追問關於這個世界的道理。關於自然、關於社會。大學要造就的,正是達爾文的天真。愛因斯坦的天真。黑格爾的天真。顧準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顧的「獃子氣」。

  「成熟的人」永遠是在告訴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變的。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領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務主義引起的短視,來到星空之下,整個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數學、物理、生物、心理,象星星一樣在深藍的天空中閃耀,大人們手把手地告訴兒童,那個星叫什麼星,它離我們有多遠,它又為什麼在那裡。

  前兩天讀王璐小友的文章,其中有句話說的挺好玩,說到國內某現象,他說:兩個連大學都算不上的什麼機構,竟然為自己還算不算一流大學而辯得臉紅脖子粗。

  這事我沒怎麼跟蹤,所以也不太清楚。好像是香港幾個大學挖了幾個高考狀元走,清華北大就開始捶胸頓足,覺得自己不再「一流」。這種捶胸頓足有點滑稽,彷彿宋祖德為自己不再是一線男星而痛心疾首。其實,清華北大的確應該捶胸頓足,但不該是為了幾個高考狀元,而應當是為自己與天真的距離。

對比而言中國大學教育提供就差多了,
大多就是「技能」加馬列價值觀的教育,做不到為它的學生提供一個認識世界和自由的思考的平台!不再是求知的殿堂,它做到了「把技校的功能強加到大學身上」!

一個束縛的教育體制加上官僚管理的大學生態,添上點「馬列真理」的灌輸,再加上這個浮躁,價值單一的社會。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大學教育能夠不畸形嗎!


只要大學生們不要擁有一顆畸形的心就行了——正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想到一句話:真正的教育,是能為孩子們提供離開學校後,他們還能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


想起一個故事來,說是一個畫家畫了一幅畫,放在外面讓別人圈出不好的地方來,結果畫上圈出了無數的地方。那畫家頓時悲觀不已。 後來他在別人的提醒下,又把畫放在外面,讓別人圈出畫的好的地方,結果畫上也是被圈出無數的地方。

我們的大學教育確實有它畸形的地方,但是它也有它好的地方。像@馬嘯說的考試太水了,課程水是一個問題,但這在另一方面又給了大量的自由時間,能讓我們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題主提出這個問題是個好的開端,但是這個問題並沒有太多的建設性的意義。只是一種吐糟,除了宣洩情緒沒太大意思。應該更多地去問,什麼才算是好的大學教育,我怎麼樣才能在這種 所謂畸形的大學教育下提高與發展自己。

現在信息那麼發達,網路的公開課也不少,是不是可以去試著感受一下其他的國家的大學教育呢?(不知道題主是不是在中國上大學)

最後,環境永遠是我們難以改變的,那些真正能做成事的人,總是像大禹治水那樣,順勢而為,因勢利導。跟系統作對是很累的,人的精力實在有限,那些既能改變系統,又能做成事的人少之又少。 我覺得 知道 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試著借著系統幫助自己實現目標才是王道。


現在中國大學,學生的分數完全由授課老師決定,這是最畸形的一點。


感覺自己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表示一下,我還是一個大三的學生(在廣東某重點)高校,曾也一度地認為大學教育畸形或者說讀大學無用,不過在大三這一年,我有了另外一種想法,就是現在大學教育不一定畸形,畸形的是現在的大學生。
以下只是個人的見解,有不對的地方,懇請指出與包涵。我認為,求知慾旺盛的人,會想盡一切辦法來獲取自己想弄懂的知識;不想學和被迫著來說人,即使資源再豐富也好,也會有著一千個不學習的理由。

======談一下自己對現在的大學的理解==========
以我就讀這所高校來看,學校的資源還是相當之豐富的,館藏圖書還是相當豐富的。以下是我校圖書館的一些狀況:

至2008年底,圖書館三校區館文獻資源總量達437.8萬冊(紙本文獻資源305.8萬冊,有中外文期刊、圖書、多媒體資源等各類資料庫77個,電子文獻資源折算紙本文獻資源合132萬冊),生均136.3冊/人;圖書館二校區館,文獻資源總量達392.8萬冊(紙本文獻資源260.8萬冊,購置有中外文期刊、圖書、多媒體資源等各類資料庫77個,電子文獻資源折算紙本文獻資源合132萬冊),生均156.5冊/人;圖書館05年以來每年新購紙本文獻資源生均超過7冊/人。本館還自行建設了「館藏中外文圖書、期刊目錄資料庫」、「本校博碩士論文全文資料庫」、「教學參考書資料庫」、「本校專家學者資料庫」、「教育信息資料庫」、「教育與發展心理學資料庫」、「多媒體系列資源庫」等20個特色數字資源庫,逐漸形成了綜合性、師範性、地方性,並具有古籍豐富、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等兼備、文字類資源與多媒體類資源互補的資源特點。

補充說明一下,學校一共有三個校區。

當中計算機,我並沒有一個準確的估計,不過平時上課,實驗之類的,都是是使用計算機,包括各種物理、生物的實驗室,不敢說實驗室充足有餘,不過卻可以滿足上課需要和學生的課餘實驗之需。

對於老師,弱弱地問一下,基本上能在大學教書的老師,起碼都有講師的級別吧??更不要說其他更牛的博士,雙博士之類的。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些老師都是冒牌的,或者說其上課質量渣渣的,令人昏昏欲睡等等,冒牌我不敢說,不過講師的實力就是說比你知道的多一點,可以勝任給你教學,可能其教學方式有待改進。但反過來說,作為一個學生,自己的學習態度是不是本身就有問題??自小開始學習,我們不也是接觸過各種不同的老師,當遇到一個表達不太好的老師時,當時的我們又是如何處理的??為了學好這個科目,我們還不是想辦法的去理解老師的思路,跟進老師的教學方式??為什麼到了大學我們就不可以這樣做了??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爭議,會認為中國應該學國外那樣因材施教,用五十種方法去教一個學生,而不是用一種方法去教五十學生。談到這裡就不免吐槽一下,可能不真實,只是推測。個人認為,在國外同樣也存在著大班教學,既然是大班教學,也就沒有因材施教而言。所謂的因材施教,應該是針對個別特別聰明的人,或者具有某一項天賦或者障礙的人,這個在中國同樣是有的,只要你是特別聰明的,在大學同樣會有專門的導師。所以說,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普通人,不清楚自己是否具有某一項天賦,還是乖乖地去努力學習,也許老師的教學的方式不是很好,不過不影響你的自學與課後跟老師探討。

另外,說一下,學校每個月都會補充過百的新書,遺憾的是,新書放在那裡,借閱的人卻少的可憐。同時,學校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學習平台和競賽,不過參與其中的卻占不到10%。別去抱怨某某圖書館的資源就是稀缺,現在網路如此開發,想搜哪一類資料是搜索不到的??更有著各種有名公開課,如此豐富的資源,為什麼就不去尋找??還是那句話,如果你真的是想學這個知識,你總會有辦法。

=========畸形的大學生活============
可以說, 現在的大學生活真的很精彩,有著各色各樣的活動等待我們參與。可讀過大學的人應該都有一種感覺,有很多人整天就是醉心於這些活動而忙得沒有時間去學習,也免不來的有人會因因為戀愛、遊戲等荒廢了學業。也許會有人認為,有些人擅長社交或管理,參與更多的人活動,有助於自己更好地走進社會,而不忘記補上一句,大學教的東西都基礎,學不學好問題都不大。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作為求學之人(指所有人),都應該 有一種態度,別人能順利將你領進門,就應該感天謝地;自己沒學好,不要埋怨別人講得太基礎。更何況的是,現在的大學生連這些簡簡單單的知識,都學不會(六十分的一大堆)。

至於是說到各色各樣的社團和活動,個人的態度是:我們的角色是學生,首要任務應該是學好習,再去參加各種活動。即使你認為打好交道才是最重要的,也應該去學好習,因為知識的視野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最後談一下個人,前兩年一直在跟著學校的步伐走,總感覺學無趣味。不過自從參加了各種競賽之後,我改觀了,大學的精彩是靠個人去創造的,絕不是被安排來的。現在在一個團隊里跟學做一個網站平台,各種知識量和難度,很是讓人興奮與無奈,因為自己不太懂。可為了能夠在留在這個團隊了,我只能惡補各種的基礎知識,收穫還是蠻大的。

大學的精彩需要靠自己去創造。去留意吧,只要你用心,總會發現一樣讓你覺得不讀大學就是一種遺憾的事情。大學並不畸形,畸形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態度。


我試著抽象一把,看看能不能提供一些有助於深入思考的觀點。
先說答案:畸形,肯定的。
我們所認知的大學和國內的青年託管機構不是一種東西,只是過渡時期的特殊產物,硬要說起來也只能算是中國特色的大學了(笑)。

到底大家嚮往什麼樣的大學?最近知乎上有個問題:大家理想中的大學應該是怎樣的? - 電影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總體來說,大家都是不滿意目前的大學教育的,對大學該有的精神、做法都有各種提及,不過吐槽的內容偏多。我吐了個槽,寫著寫著洋洋洒洒歪了樓,乾脆把答案改了貼過來。

一、大學的目的
不同人的所追求的人生是不同的,他們在大學裡想得到的東西也是不同的。有的人研究學術,有的人追求安穩度日,有的人苦營官場,有的人勤於經商,三觀不同而已。
如果每個人只是分析自己需要的具體措施,也必定是各執一詞,沒有結果的。大學不是為了把所有人都培育成一種人,因此應該提供適當的引導與豐富的資源,讓學生自由選擇成長的方向。但是,很可惜國內大部分的學生並沒有什麼選擇。

所以,到底大學的目的是什麼?
我的觀點是:大學,或者教育,根本目的是,獨立思考,發現自我,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那種人。
一所好的大學,應該要致力於提供你相應的機會幫助你、鼓勵你成為自己。
獨立、自由,這些人性所嚮往和追求的東西,必然會出現在對大學的訴求中,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而教授、課程、考核方式、學生活動、校園環境、學習資源等等這些條件,都只是手段而已。

二、現今大學的現狀
倘若一所大學,給了你相反的東西的時候,你會怎麼想?如此大學對整個社會長期帶來的影響能有多負面,更是無法估量。
試舉一例,國內屌絲文化的成因,大學宿舍的環境不知佔了幾成?想想中學時期努力奮鬥的陽光少年,變成大學宿舍里的摳腳大漢,對比實在讓人唏噓。

詳細的展開論述暫且按下不表,但是目的不正確,不異於南轅北撤。做得越多,效果越差。
這些年我們受到的教育,都是工具導向性的——做共和國的螺絲釘。灌輸概念與為主,用頻繁的考核檢驗成果,忽視人的成長。
彼時國情如此,政策導向,加之後來教育的政策拍腦袋而上,思想陳舊,基層教育管理又嚴重失格,在可以順勢而上的年代做了逆向動作,最終嚴重落後於世界的正常水平。

再加上中國人多,學生也多,主管部門怠政心情更重。反正,你不來總會有人來。
今年的學生里沒有好的產出,那就明年再招新的。收了錢,把學生關起來,搞擴建,拚命宣傳,除了不願意做實質性的教學改進,學校願意做一切有助於拉高分數線的舉措。

這一切會變成惡性循環。如果沒有從制度和戰略上改進現有的教育體系,這個問題會隨著人口結構改變以及適齡學生數量的下降累積成為更大的問題。

教育是關乎國家未來的大事。我曾經為此痛心疾首過,也試圖做一些努力。後來發現,國內有更多人在思考這個問題,也在做體制內或者體制外的努力。結果不盡人意,我們只好靜觀其變了。
南方科大如何才能不重蹈深圳大學覆轍
立人鄉村圖書館

(圖片來源於網路,節選部分,侵刪)

知易行難,諸君勉之。

————————————————題外話,可略過————————————————————

這個年代處在特殊的歷史階段,事關政治,我們也做不了太多。但是,教育代表中華民族的未來,也與每個人的未來直接相關,每個人都無法忽視。

我小時候,也是因為看到網上一張圖片才開始關注起這個問題。一位退休的老教師,站在人來人往的學校大門前,舉著一塊牌子:學生不該成為學校牟利的工具。

老人的堅守,是顆種在我心裡的種子。


說得好像沒有考試很多人就會把他們的」最寶貴的時間、智慧和想像力「利用好一樣。
其實現實反而是,真正能利用好這些東西的人,應付現在大學那種水考試不在話下。就看人家屑不屑不應付而已。

現在大學是畸形,但跟題主的描述沒什麼關係。
畸形的原因贊同 @徐馳 的觀點。


謝邀。

搜索了一下,發現這個問題是源於三年前對藝術高考的評論,然後再藉機擴展到整體教育上,而且此言論也受到諸多人的反對,
「你了解大學教育嗎?」 王勝利郭北平抨擊陳丹青
陳丹青再談教育 對「藝考」進行解讀

拿這種斷章取義的話來對整個教育進行抨擊就不合理了。

再說了,單就在這個問題上,他也沒有提出任何改進的建議,只是在批評而已。這種東西其實沒什麼好說的。


請百度:哈佛 考試 作弊。
哈佛去年開除一百多個,沒考試么?
呵呵。


越來越有種感受,大學的階級已經逐漸形成穩固的狀態,絕大多數高校很難再往上擠了。

中國的大學上千所,絕大多數學校已經固步自封。大家都明白,無論怎麼努力都很難超過清北,能爭的或許只有第三了。差一點的學校無論怎麼努力都很難擠進上一層的學校圈子。這不僅僅是因為資源、政策,還有生源、地域、歷史等等原因造成的。再加上領導也是在不停地換,一天一個政策。

展目遠望,看到的只是一片絕望。這讓人怎麼努力?


當你辛辛苦苦、誠誠懇懇、畢恭畢敬地學習,每次實驗積极參加,課後作業認真獨立完成。
而有一部分人大學四年渾渾噩噩、混吃等死,作業考試基本靠抄,上課實驗基本都翹。

等到期末考試結束,一看成績:你70,那部分人68.。。。分數確實比你低,2分

2分的優勢就不再是優越感,滿滿的全都是諷刺!


就我自己的經歷吧。

我是一個三流學校的學生,參加了一年學生會以後就離開了。

大二時候,我已經可以從老生的角度看待一些學校問題。首先對上課的無奈,聽課的人 壓根沒有。學習氣氛極差,只要應付考試,考前複習基本會把答案包括在內。
然後是對學生組織的失望。學生組織有著不錯的辦事能力,但是在思維上已經官僚化,跟著共青團的腳步,在幾個老師的帶領下,脫離學生群體,所組織的活動極力討好學生,但學生參與度極低。
我曾以普通學生的身份,組織舉辦了一場模仿Ted的講座,還遭到某些老師的嘲諷。成功舉辦後,得到院長肯定。隨後某些老師態度大變,承諾會將其傳承。在我離校後卻不了了之,他們繼續載歌載舞,忙著排練晚會。
大學最大的問題,我覺得在於大學是誰的大學。


最近10年左右,
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了,
因為隨著大學擴招,
上大學的門檻越來越低。

大學生的水平越來越低,
大學的水平也越來越低了。

1998年:錄取108萬人,報考人數為320萬,錄取率為34%.
2012年:錄取685萬人 考生915萬。錄取比例75%.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 大學擴招 大學擴招_百度百科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德國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經如此說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人們適應傳統的世界,不是著眼於實用性的知識和技能,而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培養他們自我學習的主動性,抽象的歸納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們在目前無法預料的種種未來局勢中,自我做出有意義的選擇。教育是以人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價值的體現。
我覺得這是對教育最好的詮釋。
中國的教育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教育的矛盾很多,考試只是其中一個方面,現在的教育是過於看重考試了,但也不能把考試一棒子打死,試問如果沒有高考的話能有幾個貧困山區的孩子能讀清華北大,看看公務員考試就知道了,有幾個山區的孩子能考得上,我們現在的教育缺乏一整套完善的提高學生素質的培養體系和考核標準,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受制於現在的國情,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但仍需從長計議,任何休克式的療法只能更加苦了正在成長中的孩子。
大學的教育另當別論,大學教育已不屬於義務教育的範疇,試問現在整體的大學教育水平都低下嗎,我依然相信北大清華出來的學生依舊有很高的素質,國家不斷擴招學生,各種學校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宏觀上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問題,同是也必然造成大學教學水平的低下,生在中國酒要面臨中國的問題,是每個大學生不可逃避的,擁抱現實,接受變化,努力培養自己生存的技能,才是當代大學生最應該去做的。


推薦閱讀:

學士服背後畫點什麼好?要有氣場,有亮點,有水平,可少量改裝
一般優秀的大學生會約炮嗎 ?
如何看待武漢理工大學我辰啊跳樓事件?
遊戲與成長有必然的聯繫嗎,有沒有必要戒掉遊戲?

TAG:教育 | 大學 | 大學教育 | 中國大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