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真如電影《華爾街之狼》里那麼荒淫無度么?

和《華爾街之狼》裡面一樣,上班時候吸毒,在辦公室xxoo,應召女郎在交易所魚貫出入?之前我在網上提問過,得到的竟然都是肯定回答。甚至有自稱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說只是掙的沒電影里多,但其他方面都差不多。感覺三觀盡毀,所以我還是不敢相信,求知乎給我一個負責任的答案。


(原文我曾發表於證券日報專欄)

作為一個曾經在華爾街混跡過多年的人,自認為在國人中對華爾街還是有比較深的認識。看完這個電影后感想很多,就像世界各地包括紐約人對這電影的評價都是褒貶不一,我的感想也有些複雜,華爾街的「狼性」本來就是其存在的基石。


你要問我電影拍得有幾成真實,我覺得八成以上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真的,尤其對人物生活的描寫和刻畫的確在華爾街有共性,我也認識很多類似的人,這部電影本來就是真人真事改編,主角喬丹和公司Stratton Oakmont連名字都是真的(即使傳記電影中也很少用真名),的確用用直接的方式反映了華爾街很真實的一面;但同時,我也會告訴你真實的華爾街不是這樣的,這電影有很多局限性,無法代表和概括整個華爾街,除了商業電影需要走極端搶眼球的本質需求,還有主角的背景和故事的局限性。我想用親身經歷客觀的說說我所看到的和體驗的真實華爾街,既不想讓大家過度否定,也不想讓大家過度神往,畢竟沒人能幾句話把這個神秘的既讓人愛又讓人恨的世界金融中心說清楚。其實影片根本說的不是正宗的wall street(頂級金融機構), 頂多算main street(普通金融機構、比如商業銀行和這種小中介證券公司)的事兒,但我覺得還是蠻有意思的一部片子,足夠讓人去思考一些東西。

「金錢、性與毒品」感覺是貫穿整個影片的主線,也是影片的賣點,尤其是對性和毒品的大膽描寫,是以前任何描寫華爾街的影片所沒有的,可能很多人覺得誇張,我反而覺得很真實。這三個詞的確是華爾街業餘八卦最常出現的,而且的確是人們的興奮點。金錢不用說,這是華爾街的源動力,也是這個物慾橫流的金融中心的最重要標尺,我們稍後討論。先說搶眼球的,看了這片,大家都會好奇性和毒品真的有那麼誇張嗎,華爾街的精英們真的那麼需要這兩樣用來充滿空虛的東西?我的答案是「yes, and no」。開篇,主角導師說的手淫,我知道的確很多華爾街的白人哥們為了平衡亢奮和壓力都在上班時間干過,而且好多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干過。華爾街茶餘飯後八卦也的確經常會聊到的就是前幾天誰又和誰睡了,某個MD(部門董事總經理)和秘書去停車場「休息」了xx分鐘,某個「mattress床墊女」在一個月內又滾倒了幾十個帥哥,某個公司的會議室牆上的某個斑記是某兩人的傑作之類非常露骨而搞笑的話題。但是這種八卦還真心不是國內討論這種事情那麼猥瑣的感覺,更多是笑笑放鬆心情,而且大多數時候這些性都不是某種交易或者強迫行為。至於毒品,就我所知那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80、90年代可能盛行,現在這些高智商人群裡面還真的不多見了,畢竟大學期間都玩過了,反而我認識的紐約的公務員和大跨國公司員工吸毒的比較多(可能工作比較無趣真心空虛吧)。


正如開片中主角喬丹的職業導師所說,華爾街人手上每天經手的資金量小則百萬計大則億萬級別,一旦出錯後果不堪設想(案例很多),壓力非常之大。很多精英在這個全球超高智商最雲集,競爭最激烈的地方,而且華爾街推崇的Up or out,還有白人男性主導的狼性氛圍,非普通大眾所能忍受,因為心理問題夭折(比如前段時間自殺的Nikita Guo)或者心理變態的案例很多。要在華爾街生存甚至飛黃騰達,必須要懂得平衡,而這種平衡並非普通人說的內心寧靜,因為在華爾街不可能有真正的寧靜,只有相對的平衡。要進入華爾街,你要學會的第一個詞就是「Aggressive急功近利」,你需要變成一頭非常具進攻性的積極主動的狼!凡事都要主動,搶在別人前面,從不掩飾你的慾望,積極努力,絕不放棄,正如影片主角說的never take no for an answer。

華爾街為什麼這麼推崇這種推銷員式的氛圍?因為華爾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賣場,華爾街賣的是」希望」!因為所有金融產品歸根結底都是賣的預期,優秀的推銷員最容易在這裡成功。那這一切和性於毒品有什麼關係呢?如果說賣一隻筆還算有實體,那賣比空氣還虛無的「希望」可能正常人會覺得可笑,但華爾街這麼一百多年就靠賣」希望」成為了世界經濟的中心,能賣掉「希望」的人其思維活躍度不是一般人可比。


華爾街常用的一個詞叫energy level, 我不準確翻譯為「亢奮度」,華爾街的人要保持的超快超高思維靈活度,亢奮度也必須高,大部分華爾街我認識的人都是屬於長期極度亢奮「hyper」類型的人,華爾街女性平時稍好但進攻性其實比男人還強,而且絕大部分華爾街的人在百忙中都是堅持天天鍛煉,就是為了保持這種亢奮度。就這樣一群天天處於亢奮狀態的人,對於性的需求強於正常人也不足為其,就好像四年一度的奧運會也是全球妓女大聚會一樣。招妓在華爾街用於娛樂高級客戶或變相賄賂還是比較常見,中高層開男性朋友們的私密party偶爾也會叫來玩花樣,狼群嘛都是群居動物,華爾街很推崇的團隊精神是有原因的。至於初級員工,在曼哈頓這個世界超模和美女雲集的地方,下班去酒吧把妹get laid是非常正常的。

我個人認為,影片中那種誇張的公開性行為或許在那個年代真存在,現在肯定不會這麼公開,而且現在的華爾街都是名校畢業的,表面是絕對冠冕堂皇的,不可能做出表面太過分的事,但我想說的是:這些長期處於亢奮狀態的人有這種需求,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好多人認為strip club就是去買春,錯,但凡有點自尊的老美都愛說never pay for sex,叫stripper是為了好玩。還有一點,我還認為,對於性或者更低級的毒品有巨大需求的人還都是處於沒有接受到智商挑戰的人群,更多是底層員工,華爾街大部分最成功的人對這兩樣東西都是沒有太多興趣的。一旦有了更高層的興奮點,性也就微不足道了。

至於毒品,大麻不算啊,我感覺華爾街人和大部分美國人一樣在大學本科時期都嘗試過,好多人也給我講過他們大學是嗑藥嗨了的各種搞笑故事,但上班後大家都不沾了,因為他們發現了比毒品更讓人high的東西——金融。客觀講,我覺得,一是現在大家都想多活幾年,二是現在毒品純度太高不如以前容易戒,三是大家都改為堅持運動和周末酒精的新配方讓自己保持嗨。華爾街的產品和交易複雜程度也比以前大有提高,大家每天思維處於的亢奮狀態已經不再需要毒品了,搞成一個deal的感覺肯定是如電影《華爾街》所說better than sex。我曾經就有種感覺,生活在華爾街的人本來就沒有清醒的時候,要在這裡成功的人和西海岸的技術宅們一樣都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裡面。


從金錢的角度,我再說說為什麼這部影片不能代表整個華爾街,這個二三十年前的故事更不能說明現在的華爾街。大家都知道在華爾街錢幾乎是衡量一切的標準,華爾街人對錢的直白追求從來沒有掩飾過。純粹從錢的角度講,影片的主角和他的公司Stratton Oakmont在紐約金融圈只能算是小角色,根本不算main street,即使當時街上的人肯定也不待見他的。主角Jordan最終被判刑時法院判定他一共騙了投資者2億美元的血汗錢,影片中Steve Madden的IPO通過老鼠倉也只賺了2千萬美元而已,這在當時的確屬於天文數字,但在華爾街也只是小雨一場,比比邁多夫的500億美元旁氏騙局簡直連零頭都不夠。影片主角Jordan起家就是從華爾街看不起的垃圾股、粉單和場外交易券(相當於國內現在的新三板)經紀起家的,他的公司Stratton Oakmont很長一段時間也是位於長島的窮人區,而且就連影片自己也說通過Steve Madden的IPO,他們才算「進入」了主流,雖然Stratton Oakmont該公司在80和90年代的確是最大的場外交易公司且幾乎壟斷垃圾股交易,但也和主板的巨無霸公司的規模差距很大的。所以整個影片描寫的本身就是一個特殊年代(87年股災後的主板股票市場平淡)的一個特殊商業模式(欺騙式推銷垃圾股)的一幫特殊人群(沒有良好教育的一幫烏合之眾),除了影片本身對於華爾街氛圍和人物的描寫外,這部影片本身和真實的華爾街還是有巨大差距的,其實說的更本都不是華爾街的事兒,準確說是華爾街外圍。就好像現在說新三板,其實和中國股市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真實的華爾街是怎樣呢?如果一個詞形容就是「蜂忙」,所有人都像打了亢奮劑的不知疲憊的小蜜蜂在忙碌著,通過把「希望」銷售給他人來構築自己的「希望」。而且大家都像蜜蜂一樣,忙到不要命的程度,華爾街的敬業和效率真是舉世無雙的,在此我必須表現我由衷的欽佩。


舉幾個身邊真實的例子吧,我的一個職業導師,以前是某一流大投行的MD,為了趕在某個截止日前給客戶一套完整的收購方案,親自帶團隊連著一周加班,最後一天完成pitch deck項目方案書後半夜3點穿中央公園走路回旁邊的公寓,結果公園裡燈不夠亮被車撞斷了腿,在病床上吊著還在每天繼續指揮團隊改方案幫助客戶完成了收購;第二個例子,我去面試某一流大投行時,進門發現一個MD親自面試我讓我倍感榮幸,當我眉飛色舞的給他講自己的故事時,我就眼睜睜看著他強行想睜大眼睛,但是幾句話後他眼睛閉上,就這麼睡著了!;第三個例子,就是我自己,當年為了趕某個項目方案書和團隊24小時連續作戰沒合眼,第二天一早在高興得上傳方案書後,我開車送團隊們回家路上我們整車人包括我都睡著了,不用說,撞車了,車報廢,所幸人都沒事。這些絕非個例,在華爾街這太常見了,可能不懂的人都覺得,我們都是工作狂而已,或者都是為了錢,但我想說的是這種頂級智商的挑戰才是最具誘惑力的,華爾街之所以引導世界的經濟脈搏,不單是因為錢都集中在這裡,而是因為這裡的確有一大群世界最聰明的頭腦和最激勵的競爭。華爾街的金融創新速度和領先程度,以及對於各種數學、計算機、金融等各領域最新的學術理論的運用非一般人能想像,但這種沒有束縛的強大到無人能及的強勢群體集合的副作用會不會如08年的次貸危機一樣再次爆發。

(我看評論中好多人對金融的理解僅限於中國的股市,基金和銀行……我只能說中國的金融體系複雜程度只有華爾街的5%,各種金融工具和衍生產品我們國內基本都沒有,華爾街通過金融對抗國家和顛覆政權不是一兩次了,其中學哲學的索羅斯最著名。最近20年美國名校畢業的數學系和計算機天才基本都在華爾街的各對沖基金)

另外,這部影片的故事基本也都是真人真事,男主角Jordan真人真姓真背景不說了,當年給他第二任老婆Nadine Caridi買的那艘超豪華遊艇的確也是按老婆名字命名叫Nadine,船本來是1961年為Coco Chanel定製的,後來也的確毀在了從義大利到摩納哥的暴風雨中。主角的原形服刑22個月後出獄靠出書和演講以及銷售培訓,這幾年又賺了幾百萬美元,電影火了以後他也來了中國吸金。


都說藝術是生活的升華,注意不是誇張,生活遠比藝術誇張。


這就要從頭說起了……
你本身應該沒有炒過股吧,也沒怎麼窮過。
美股單日沒有漲跌停,換句話講,一天之內可以一貧如洗,也可以一天翻一兩倍。
沒辦法,這東西比賭博還過癮。
這幾個月內的大事件,GTAT破產,當日跌了97%。
FXCM因為瑞士央行突然宣布瑞士法郎和歐元脫鉤,狂跌不止,跌了90%多。
第二天的波動上漲基本都超過100%。
真要是虧錢的人,我都不敢算他們能虧多少。。。
你要是做這門生意,你的神經不抽筋,我只能說你是個聖人。
反正我這幾年已經被折磨的睡不好覺了。
賺的又多又快,更睡不好覺。
太刺激了,錢賺得很快,人活得就特別虛妄。

再說了,美國這地方本身,就有所謂的社會天花板。
人的出身幾乎決定了一切。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
所謂的美國夢,那是給普通人塑造的。
有吃有喝有穿有房子有汽車,那就滿足了。
但是,題主你所以為的華爾街高管,那種所謂精英中的精英。
他們等於是生在帝王家。以上所有答案里所講的那些,高知識分子,精英,那一圈人。
從祖父的祖父輩起,那就是英國殖民地原本的莊園主,後來變成了新建城市的地主,再後來變成了發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財的軍工廠主,再後來養了幾個血統純正的孩子,再後來這幾個孩子在家庭的安排下進名校念書,再出來做事,順理成章的找個漂亮女人,再生幾個孩子。
倘若我活得不那麼掙扎,我也可以很洒脫的做道德楷模。
父母把你的生活路鋪的如此之順,堂而皇之的成為社會頂尖,誰能不願意呢?

華爾街之狼的這幫主角的生活背景,那是什麼?
曾經都被追債,躲債,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受盡窮困的苦,以受人白眼為樂。
天天除了苦中作樂,又能幹什麼呢?
人活著就是為了苦中作樂么?那是弱者的特權。
華爾街之狼的台詞,句句都是直擊人心,「我曾經窮過,我曾經也富過,如果你讓我選一次,我TMD每一次都會選富下去!!!」

在華爾街這種雍容華貴的地方,還搞自主創業???
你不夠瘋,你連活都活不下去。
也就像電影里搞高壓推銷的這幫人,才能活得下去吧。

高盛在08年捅的婁子夠大了,按中國慣例,抄家滅族,殺你一萬次都不夠了。
還不是殺雞儆猴,隨便抓幾個人之後就算了?別人年終獎該發繼續發,拿秤砣分錢,多實在啊?

華爾街之狼這部電影,是告訴你,華爾街的中低層是如何合理的犯罪騙人的。
這叫做法律的漏洞。
說穿了,就是教人們怎麼說謊吹牛,如何高規格高標準的去騙人,去推銷。
說難聽點,那就是傳銷。
不過傳銷賣的東西是股票罷了。賣股票,那是在推銷未來,那可不是騙人。

只要你滿足於在華爾街混的職位,每年拿拿薪水,被人呼來喝去,你自然不會那麼瘋。
但是只要你活在美國,還想有點出息,開著保時捷,穿著阿瑪尼,每年冬天去南邊度假,夏天跑去山上滑雪。
那你就必須永不滿足。
華爾街之狼,我只能說那是冰山一角。
人人都為錢痴狂。這就是商業帝國。
至於你說的什麼,xxoo,escort,我只能說你還是太年輕了。
試著往發財的路上走吧。
你理念中的社會,自律,自我犧牲,楷模,道德律令,這些東西,都沒有那一張紅票子來的說服力強。
沒有一個能給你鋪路的父母,那就在做好人,工薪階層的路上走一輩子。
不要想太多,因為你也做不到。
那種美國精英式的生活,說穿了,也不是人過的日子。
你哪天能一年賺幾千萬美金,輕鬆的很,你要是還能提出這種問題了。
我只能說你是何不食肉糜,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族子弟了。。。
可惜我們都是泥腿子啊哈哈- -
前幾十年一不小心把有錢人全部殺光,燒光,搶光了。
噢,對不起,那叫做社會改造T.T

最後,只能祝你成功了。

要是沒記錯,以前某本破書上有句話,大概是這樣:
道德是彈性的,法律是硬性的。道德更寬泛,法律更具體。道德可以違背一點點,法律卻一點都不行。這是什麼?這是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啊文盲們。
社會契約論,在中國行得通?是誰與誰的誰誰誰,一定下契約就永不反悔,忠實執行下去了?
你大概是要把我笑死。
在中國,道德和法律曾經都是硬性到可怕的。
道德或許還能饒一條狗命,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一輩子受人白眼,那是最輕的了。
法律?法律最輕的就是坐牢,稍重是死罪,再重點是受刑後處死,最重是連坐,抄家滅族。
明白了什麼是道德,什麼是法律了嘛?
東西方的道德和法律概念一混淆,孩子們就傻眼了,呆掉了。
說好的認真讀書呢???!!!
雖然偏題了,但這句話的重點是,全部傻孩子們全信了。
學過數學的邏輯論嘛?一旦假設的條件錯誤,之後的一切推論那都是空中樓閣。
再想想所謂的普世價值觀,我真的是要笑死了。
真替中華的老祖宗們不值。
僅僅是笑一笑。


唉,我仰慕的當年的一位學霸女同學,在牆街都坦然3P了。


經濟老師原來在jp morgan

他的答案是70% correct


在這個問題上有必要區分一下,坐收資本壟斷租的食利者和埋頭算賬的金融民工。


吸毒,招妓算什麼?我前老闆強迫自己老婆跟客戶上床然後自己加入4p才算新聞吧?請搜索Sage Kelly。。。。


我不在Wall Street我不敢說是否誇張。不過我朋友有去Wall Street的。每次聽他們講那邊的生活都必須喝酒才聽得下去。這部片兒就算誇張了,沒誇張多少。


首樓點贊,玩過指數,商品,外匯,衍生品,就會知道,和交易的大起大落帶來的緊張和刺激比起來,性和毒品真的弱爆了


華爾街美女實習生感慨難出頭 轉行拍色情片(組圖)
2015-01-18
美國一名投資公司的實習生,難抵工作繁重苦悶且薪水微薄,決定轉行當色情片演員,盼在另類行業中闖出名堂。
哀嘆自己缺少政治手腕

Paige Jennings
23 歲的詹寧斯(Paige Jennings)畢業於佛羅里達大學,渴望成為金融分析師,並獲資產管理公司Lazard僱用為實習生,但工作實況卻令她叫苦連天。詹寧斯說,雖然自己 喜歡金融分析,也喜歡思考,但發現自己並沒有在金融業出人頭地所需要的政治手腕,而且每天坐在桌前工作8小時以上的生活令人了無生氣,於是決意另尋出路。

公司廁所拍裸照為排遣苦悶

Paige Jennings

Paige Jennings
詹寧斯最初使用假名韋恩,發布在公司洗手間內自拍的裸照,抗衡工作苦悶,及後更自行離職,參加拉斯韋加斯一間成人影片公司舉片的真人秀比賽。她下月將與其他男女競爭色情電影拍攝合約及100萬美元獎金,現時已有經紀公司與她接洽。
她對放棄金融事業不感後悔,也深知不可能回頭,聲言「如果我留在金融業被別人胡搞10年,我寧願藉由胡搞登上名人堂」。


說點身邊的事情。

1。某投行開會。一群人圍著圓桌跟老闆電視會議,老闆正在電視上講話的時候,其中一個分析師叫了一個小姐進來,當場開干,大家都很淡定。

2. 跟教授喝酒,剛喝完第一杯威士忌,老師說他有某個高檔strip club的free pass,邀我一起去玩。。。

3. 每次喝酒都問我有沒有大麻,有沒有pain killer,據說止疼葯加啤酒里特別high。。。

匿了。


我就想知道華爾街真如電影《美國精神病人》一樣精神病嗎


能夠在平地就看到的風景為什麼要爬100米的高樓去看?


PS:本人回答時該問題幾乎白板狀態,隨便一答,未料隨口一答獲得了不少支持,也引來個別人的質疑,多處地方表述不妥,已修改,完善。順帶一說,我不在任何投行工作,事實上我還沒開始正式工作。生活圈也不在花街方圓內,同時我也沒有在回答里表達自己是內部人士或親歷者,請部分人不要主觀臆斷,耳濡目染也是信息源之一

————————————
電影固然有誇張成分,藝術作品不拿那最搶眼的1%來做文章,誰看那些剩下99%的朝九晚五的生活。好萊塢拿花街做文章不是頭一回了,歷史上最經典,也是個人較喜歡的一部就是邁克爾-道格拉斯的《華爾街》,個人感覺不比華爾街之狼差,比起小李子演的股票經紀人,道格拉斯的角色才更有mogul的味道,Belford從頭至尾給人感覺就是一個遊離余法律邊緣的暴發戶(雖然現實中就是),在現實中Belford那種人絕對不是花街的主流。《鍋爐房》據說也不錯,但還沒看過,有人說比花街狼來得寫實。
表現的內容其實都接近,無非是控訴那些金融界的貪婪和陰險。從80年代開始證券行業泡沫開始關於金融界的印象一直不佳,必然現實中沒有電影里表現的那麼誇張,那麼露骨,招妓濫用藥物是存在的,其實在這部電影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媒體,例如Bloomberg之類爆料過花街的金融人士那些生活作風問題,只是其他傳媒的力量估計遠不如一部成功的電影來得強烈。同時要指出,那些大的銀行內部部門都非常多,包括本人IT部分,華人學生很多去實習或工作不少進的是去搞Tech,而不是IBD或ST之類的,而且大的投行和其他公司一樣分小組,業餘生活怎麼樣很大程度取決於你的Teammate如何,如果你的組員甚至直屬的上級都是一幫nerd(IT企業比較常見),那就別想著晚上怎麼快活了。花街的投行由於地緣關係等原因,比起西岸的一堆IT公司在業餘生活方面要「豐富」點也正常(還有哪兒比紐約能夠在單位面積內找到更多的社會資源?),據不可靠消息也有人說投行人也喜歡IT公司較為寬鬆人性化的構架和企業文化,表示不得而知。
建議你可以去看一部紀錄片,Inside Job,翻譯成《監守自盜》,裡頭就有表露那些金融大亨招妓吸可卡因,揮霍無度等等醜惡現象。而且官商勾結厲害。當然,這裡要注意一點,這是08年前光景好的時候,現在的花街已經不復當年。
另外沒必要毀三觀,那些高層的金融大碗按照老話來說就是資本家,再往低的走,也是金融工作者,而不是社會工作者。更不是聖徒聖母,套用一句我從一群較早在哈佛讀MBA的華人寫的書里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我們是來商院讀MBA的,目的就是賺錢稱為成功的商人,如果你想的只是怎麼幫助這個社會的弱者,那你應該去河對岸的肯尼迪政治學院」(該書作者包括易趣網的創始人邵亦波,譚海音,具體該話上下文已經忘了,並且該話為轉述,和原文會有出入)。作為一幫資本家,堅決走著資本主義路線才是符合常理,那固然老馬所抨擊問題也會發生在他們身上,難不成你要讓他們接認可共產主義的那套理念?
(最後一句話原為調侃,希望知乎的政治學者們別就這句話來辯論,本人不接觸政治多年,更沒興趣討論這些上綱上線空泛的東西)
——————————————————
最後補充一下,從原文到修改後的文字所描述的都是在北美這個大環境,所以也請一些國內的同胞不要拿著國內的一些現狀來說事,在國內抽大麻就足矣近拘留所了,在美國不來點cock你就別說自己吸毒過,當然我相信美國所有正常工作的正常人都不會像電影里小李子一樣把藥片當巧克力豆一樣吃


推薦閱讀《誠信的背後》,這本書是作者弗蘭克·帕特諾伊根據自己在華爾街從事衍生品交易的真實經歷所寫。看完絕對令你震驚。


「電影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VICE精選節目 邊緣人 真正的華爾街之狼


為什麼不信?
拿澳村這個鄉下地方來說。
大麻雖說是禁止的毒品。私下很容易買的到。酒吧。ktv。當然你是打乖乖牌的一直不知道也是有可能的。
妓女? 這裡有正規有牌妓院和無牌妓院。可以用google搜索到一大批。報紙上可以登妓院廣告。所以招幾個來公司玩沒什麼想不通的。只要老闆也在一起玩。
性? 眼緣對了不敢說第一次就上。第二次有意向一定就可以了。想不想的事了
還有什麼? 這裡的人可不認識雷鋒。上班就是為了賺錢。是否犯法和你是否有良性或道德高一毛錢關係都沒。

澳村都這樣。大紐約你當他們是吃素的啊。他們是吃肉的啊


不是金融業,不過有從事這個的朋友,僅說國內,有沒有在工作場所開干不清楚,不過要說平時的私生活那可真是太精彩了,炮友情人外圍一個都不能少,至於和時尚產業交集的,和娛樂產業交集的那個精彩啊……

劇組裡有的人每到一個組都隨身帶著一包情趣工具的我會亂說么……某些藝考生在藝校的故事我會亂說么……

當然了,各行各業都有好人壞人,盲目洗地和盲目抹黑我都反對,只能說只要是有錢有權的地方,不乏桃色事件,人類的慾望就是這樣的,這些東西也不是盲目批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外,各位獨善其身就好了,這個世界多幾個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別人的人就會美好一些

至於毒品這種事情,不需要特別有錢且工作壓力大的行業吧?大把夜店都挺泛濫的了,那些說沒有的人到底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啊


有些人永遠無法理解別人的生活狀態,沒法正面面對人最本能的慾望


推薦閱讀:

朱長虹是誰?如何評價他在華爾街的工作成果?
華爾街的實習生工作是怎樣的?
在紐約曼哈頓上班是怎樣一種體驗?
電影《華爾街》中,關於 "Greed is good" 的說法有問題嗎?

TAG:電影 | 人文 | 華爾街 | 金融 | 華爾街之狼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