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和孫悟空各自對佛法的悟的程度?

《西遊記》中九九八十一難的最後一難,取得真經後師徒被扔進水裡佛經濕透,後來有一頁佛經被八戒撕破,唐僧自責沒有看管好佛經。
這時悟空說:「嘿嘿,師傅,不妨事,天地本不全,經文殘缺也應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為也。」
唐三藏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繼續前行了。
印象裡面都是唐僧作為渡人者在教化徒弟們,剛才看到這一段覺得孫悟空對萬物之理的領悟也有高深於唐僧的地方。
有一點是那個時候唐僧和悟空已經取到真經各自成佛了,那麼同樣是佛這兩個人各自對佛法的領悟又是什麼程度的呢?


謝邀,孫悟空的佛性一直都比唐僧高,悟性也高。

書中也有說明,在書中第二回,提到祖師登壇講道,孫悟空在旁聽聞,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只因他聽到師父妙音,喜不自勝。
這是單獨說悟空悟性好的,

書中還有一處,是在第四十三回,黑水河,行者和唐僧講演多心經,行者說唐僧忘了一句,解釋了一番,唐僧聽了之後也算是明白了過來,此為行者向唐僧解惑。
此處是做比較。

所以啊,孫悟空比唐僧明白多了。


西遊記第一回,描述菩提祖師的詩詞是這樣寫的: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很明顯,這是說菩提祖師是佛門高人,尤其是第一句的形容詞,是大覺金仙。這個名詞是專門用來指佛的,沒有第二個含義。也就是說,菩提祖師,是一尊佛。

---------------------------------------------------------------

西遊記第二回,關於菩提祖師教授孫悟空長生妙法的描述:

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
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台賞明月。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
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里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最後一句,功完隨作佛和仙,也就是說,這門妙法實際包含了佛法,學成功之後就可以當佛了。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孫悟空的佛法理論水平,其實已經達到了佛的層次,只是尚未學以致用,而且他心思未定,導致被菩提祖師趕出門外,所以還當不了佛。
但比起學小乘佛法出身,師門僅僅是普通僧人層次的唐僧來說,孫悟空的理論水平自然更加高明許多,唐僧受其點化也是理所應當。

--------------------------------------------------------------
在原著中,其實也沒有什麼唐僧教化徒弟的說法,這幾個徒弟的任務不是跟唐僧學佛,而是
【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節選自西遊記第八回)

只有神通廣大的妖魔,才有資格跟唐僧當徒弟,他們的任務當然不是學佛,而是當保鏢。唐僧是沒有那個本事,也基本沒有干過教化徒弟的事情。


猴子的形象借鑒了禪宗集大成者六祖慧能


自然是孫悟空比唐僧高出許多了,在佛法方面,一直是孫悟空在教唐僧。

不過,孫悟空在佛法上的造詣,還是得益於浮屠山烏巢禪師傳授的《心經》。

三藏再拜,請問西天大雷音寺還在那裡。禪師道:「遠哩,遠哩!只是路多虎豹難行。」三藏殷勤致意,再問:「路途果有多遠?」禪師道:「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卻只是魔瘴難消。我有《多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三藏拜伏於地懇求,那禪師遂口誦傳之。經云: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寂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勸。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時唐朝法師本有根源,耳聞一遍《多心經》,即能記憶,至今傳世。此乃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

之後,悟空在佛法方面對唐僧多有提攜。

一、萬壽山,悟空教唐僧須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三藏在馬上歡喜道:「徒弟,我一向西來,經歷許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險峻之處,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若是相近雷音不遠路,我們好整肅端嚴見世尊。」
行者笑道:「早哩,早哩!正好不得到哩!」沙僧道:「師兄,我們到雷音有多少遠?」
行者道:「十萬八千里,十停中還不曾走了一停哩。」
八戒道:「哥啊,要走幾年才得到?」行者道:「這些路,若論二位賢弟,便十來日也可到;若論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還見日色;若論師父走,莫想,莫想!」
唐僧道:「悟空,你說得幾時方可到?」
行者道:「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沙僧道:「師兄,此間雖不是雷音,觀此景緻,必有個好人居止。」
行者道:「此言卻當。這裡決無邪祟,一定是個聖僧仙輩之鄉,我們遊玩慢行。」不題。

二、平頂山,悟空教唐僧須心無掛礙,掃除心上垢,洗凈耳邊塵。

師徒們正行賞間,又見一山擋路。
唐僧道:「徒弟們仔細,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擋。」
行者道:「師父,出家人莫說在家話。你記得那烏巢和尚的《心經》雲心無掛礙,無掛礙,方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之言?但只是掃除心上垢,洗凈耳邊塵。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你莫生憂慮,但有老孫,就是塌下天來,可保無事。怕什麼虎狼!

長老勒回馬道:我——
當年奉旨出長安,只憶西來拜佛顏。舍利國中金象彩,浮屠塔里玉毫斑。
尋窮天下無名水,歷遍人間不到山。逐逐煙波重迭迭,幾時能彀此身閑?
行者聞說,笑呵呵道:「師要身閑,有何難事?若功成之後,萬緣都罷,諸法皆空。那時節,自然而然,卻不是身閑也?」
長老聞言,只得樂以忘憂。

三、寶林寺,悟空教唐僧須溫養二八(二八應為二月八月,即冬轉春,夏轉秋之時節),九九成功,那時節,見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

唐僧舉步出門小解,只見明月當天,叫:「徒弟。」行者、八戒,沙僧都出來侍立。因感這月清光皎潔,玉宇深沉,真是一輪高照,大地分明,對月懷歸,口佔一首古風長篇。詩云:

皓魄當空寶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瓊樓玉宇清光滿,冰鑒銀盤爽氣旋。

萬里此時同皎潔,一年今夜最明鮮。渾如霜餅離滄海,卻似冰輪掛碧天。

別館寒窗孤客悶,山村野店老翁眠。乍臨漢苑驚秋鬢,才到秦樓促晚奩。

庾亮有詩傳晉史,袁宏不寐泛江船。光浮杯麵寒無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處處窗軒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今宵靜玩來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園?」

行者聞言,近前答曰:「師父啊,你只知月色光華,心懷故里,更不知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規繩也。月至三十日,陽魂之金散盡,陰魄之水盈輪,故純黑而無光,乃曰晦。此時與日相交,在晦朔兩日之間,感陽光而有孕。至初三日一陽現,初八日二陽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繩,故曰上弦。至今十五日,三陽備足,是以團圓,故曰望。至十六日一陰生,二十二日二陰生,此時魂中魄半,其平如繩,故曰下弦。至三十日三陰備足,亦當晦。此乃先天采煉之意。我等若能溫養二八,九九成功,那時節,見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詩曰:

前弦之後後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

採得歸來爐里煉,志心功果即西天。

那長老聽說,一時解悟,明徹真言,滿心歡喜,稱謝了悟空。

沙僧在旁笑道:師兄此言雖當,只說的是弦前屬陽,弦後屬陰,陰中陽半,得水之金;更不道:

水火相攙各有緣,全憑土母配如然。

三家同會無爭競,水在長江月在天。

那長老聞得,亦開茅塞。正是理明一竅通千竅,說破無生即是仙。


八戒上前扯住長老道:師父,莫聽亂講,誤了睡覺。這月啊:

缺之不久又團圓,似我生來不十全。吃飯嫌我肚子大,拿碗又說有粘涎。

他都伶俐修來福,我自痴愚積下緣。我說你取經還滿三途業,擺尾搖頭直上天!


三藏道:「也罷,徒弟們走路辛苦,先去睡下,等我把這卷經來念一念。」行者道:「師父差了,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小時的經文,那本不熟?卻又領了唐王旨意,上西天見佛,求取大乘真典。如今功未完成,佛未得見,經未曾取,你念的是那捲經兒?」三藏道:「我自出長安,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時的經文恐怕生了。幸今夜得閑,等我溫習溫習。」

四、黑水河,悟空教唐僧須祛褪六賊(眼耳鼻舌身意),方能三三行滿,經取功成。

行經一個多月,忽聽得水聲振耳,三藏大驚道:「徒弟呀,又是那裡水聲?」
行者笑道:「你這老師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們一同四眾,偏你聽見什麼水聲。你把那《多心經》又忘了也?」
唐僧道:「多心經乃浮屠山烏巢禪師口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個字。我當時耳傳,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那句兒?」
行者道:「老師父,你忘了『無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謂之祛褪六賊。你如今為求經,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捨身,要齋吃動舌,喜香甜嗅鼻,聞聲音驚耳,睹事物凝眸,招來這六賊紛紛,怎生得西天見佛?」
三藏聞言,默然沉慮道:徒弟啊,我——
一自當年別聖君,奔波晝夜甚殷勤。芒鞋踏破山頭霧,竹笠沖開嶺上雲。
夜靜猿啼殊可嘆,月明鳥噪不堪聞。何時滿足三三行,得取如來妙法文?
行者聽畢,忍不住鼓掌大笑道:「這師父原來只是思鄉難息!若要那三三行滿,有何難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八戒回頭道:「哥啊,若照依這般魔障凶高,就走上一千年也不得成功!」
沙僧道:「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鈍腮,不要惹大哥熱擦。且只捱肩磨擔,終須有日成功也。」

五、小雷音寺,悟空言說山高難接天,天不滿西北。

師徒們也自尋芳踏翠,緩隨馬步,正行之間,忽見一座高山,遠望著與天相接。
三藏揚鞭指道:「悟空,那座山也不知有多少高,可便似接著青天,透沖碧漢。」
行者道:「古詩不雲,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但言山之極高,無可與他比並,豈有接天之理!」
八戒道:「若不接天,如何把昆崙山號為天柱?」
行者道:「你不知,自古天不滿西北。昆崙山在西北乾位上,故有頂天塞空之意,遂名天柱。」
沙僧笑道:「大哥把這好話兒莫與他說,他聽了去,又降別人。我們且走路,等上了那山,就知高下也。」

六、鎮海寺之前,悟空勸唐僧放心且走,莫要多憂——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

老師父緩觀山景,忽聞啼鳥之聲,又起思鄉之念。兜馬叫道:「徒弟——
我自天牌傳旨意,錦屏風下領關文。觀燈十五離東土,才與唐王天地分。
甫能龍虎風雲會,卻又師徒拗馬軍。行盡巫山峰十二,何時對子見當今?
行者道:「師父,你常以思鄉為念,全不似個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憂。古人云,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
三藏道:「徒弟,雖然說得有理,但不知西天路還在那裡哩!」
八戒道:「師父,我佛如來捨不得那三藏經,知我們要取去,想是搬了;不然,如何只管不到?」
沙僧道:「莫胡談!只管跟著大哥走。只把工夫捱他,終須有個到之之日。」

七、隱霧山,悟空教唐僧但要一片志誠,雷音只在跟下——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正歡喜處,忽見一座高山阻路。
唐僧勒馬道:「徒弟們,你看這面前山勢崔巍,切須仔細!」
行者笑道:「放心,放心!保你無事!」
三藏道:「休言無事。我看那山峰挺立,遠遠的有些凶氣,暴雲飛出,漸覺驚惶,滿身麻木,神思不安。」
行者笑道:「你把烏巢禪師的《多心經》早已忘了?」
三藏道:「我記得。」
行者道:「你雖記得,這有四句頌子,你卻忘了哩。」
三藏道:「那四句?」
行者道——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三藏道:「徒弟,我豈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經萬典,也只是修心。」
行者道:「不消說了。心凈孤明獨照,心存萬境皆清。差錯些兒成惰懈,千年萬載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誠,雷音只在跟下。似你這般恐懼驚惶,神思不安,大道遠矣,雷音亦遠矣。且莫胡疑,隨我去。」
那長老聞言,心神頓爽,萬慮皆休。

八、給孤園之前,也算是全書的尾聲了。悟空以【無言語】解得【真心經】,令唐僧贊服。

忽一日,見座高山,唐僧又悚懼道:「徒弟,那前面山嶺峻峭,是必小心!」
行者笑道:「這邊路上將近佛地,斷乎無甚妖邪,師父放懷勿慮。」
唐僧道:「徒弟,雖然佛地不遠。但前日那寺僧說,到天竺國都下有二千里,還不知是有多少路哩。」
行者道:「師父,你好是又把烏巢禪師《心經》忘記了也?」
三藏道:「《般若心經》是我隨身衣缽。自那烏巢禪師教後,那一日不念,那一時得忘?顛倒也念得來,怎會忘得!」
行者道:「師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師父解得。
三藏說:「猴頭!怎又說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
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
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聲。
旁邊笑倒一個八戒,喜壞一個沙僧,說道:「嘴臉!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裡禪和子,聽過講經,那裡應佛僧,也曾見過說法?弄虛頭,找架子,說什麼曉得,解得!怎麼就不作聲?聽講!請解!」
沙僧說:「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長話,哄師父走路。他曉得弄棒罷了,他那裡曉得講經!」
三藏道:「悟能悟凈,休要亂說,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

九、通天河,就是題主在描述所說,悟空點出天地不全之理。

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經沾住了幾卷,遂將經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經不全,曬經石上猶有字跡。
三藏懊悔道:「是我們怠慢了,不曾看顧得!」
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
師徒們果收拾畢,同陳澄赴庄。

故而,《西遊記》實在是一本修心的書。



就看看孫悟空大概八百年前在菩提老祖那裡學習的時候,可是通過思考人生哲學宇宙大道領悟了長生的。。。然後又經歷了人生大起大落,思想境界和生活歷練比唐僧不知道高哪裡去了


佛家將就四大皆空,悟空者悟空也。


四大皆空
悟空


我家悟空對佛法的態度,其實土地老兒已經給出了最高的評價了,好吃沒錢酒,偏打老年人啊。你們所有的強行解釋都是無效的。


孫悟空的第一任師傅是菩提祖師,先不管是道家還是佛家都是悟性極高的能人。有這樣的師傅先行教化在先,就好有內力的。


推薦閱讀: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到達西天取經,在傳經文時佛的兩個弟子要禮物,作者這是在表達一個什麼意思?
《西遊記》中唐僧對女兒國國王是否真的動過情?

TAG:西遊記書籍 | 孫悟空 | 唐三藏唐僧 | 西遊記1986電視劇 | 西遊記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