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素質教育給學生帶來的壓力遠大於現行的應試教育?


只要考試製度不改,教育制度再怎麼改都是扯淡。
但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說,考試製度,特別是高考制度,萬萬改不得。想起一句話,沒有了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因為你乎精神小資眼裡,素質教育等於兼顧少讀書,好就業,高工資,然而這對於普通人是不可能的。


手機怒答。
首先,非常贊同費寒冬的「素質教育是對家長,而不是對學生。」
講個故事吧,高中的時候不愛學習,成天逃學翹課,在一次校外械鬥事件後,學校果斷換了班主任,新來的班主任每天都著長袖,無論多熱的天都是。

我們剛開始說他不正常,要風度不要溫度,而後有一次深夜飲酒,他紅著臉脫掉衣服,身後滿背握著青龍偃月刀的關二爺,引得我們一陣驚呼。

他哽咽著和我們說關雲長的一聲,話至關羽敗走麥城後堅決不降時泣不成聲,哭得撕心裂肺。從那以後,我們喜歡同他一起喝酒,他說紋身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用來提醒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他讓我們去記課本上的東西,缺告訴我們那些不算是對的,對錯要我們自己判斷。畢業當年,他留下一副書字,「敢為天下先」,從此成為校訓。


好像有些跑題。

在我們的認知里,素質教育就是如同國外一般輕鬆而少得不能再少的功課,永無止境的遊戲和高中再去學著初中的東西。而網路上百科對素質教育的概念模糊而不盡相同,我覺得不是國內對教育的大方向錯誤,而是我們對素質教育的認知錯誤。

在大人口基數的大環境背景下,我們當然不可能像所謂的國外那樣進行「輕鬆而簡單」的教育,而人才選拔標準也太過單一和難以突破。

可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真的衝突嗎?

曾在人才招聘現場見過人生百態,各高校合學歷各種各樣的「人才」齊聚一堂,帶著眼鏡打著領帶,渾身上下無不表現出「我是知識分子」,卻仍有人插隊,推搡,甚至在公共場合抽煙,出言不遜。

很難想像吧,這些人可是從大學裡走出來的。

學校培養了人才,卻沒有培養出素質。確實,應試製服仍是窮人打破階級固化最低成本也是最公平的方式。

想起一個故事,環衛工人在街上工作,一旁的一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說「瞧,你如果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會和他一樣。」
路對面的一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說:「看,你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素質教育不應是針對性的培養孩子的能力,全心去想著孩子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應該教會孩子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觀念,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敬畏社會和尊重一切。

這本應該是一個孩子在學習任何一切技能前就應該學會的東西,而在國內的大背景下,卻顛倒了順序。

素質教育的體制沒有錯,是我們理解錯了素質教育。

最後,如果高老師您能看到學生的回答,學生想借著這裡和您說一句謝謝。


要學習國外的素質教育,是值得認可的,只是國外一個教師只帶幾個學生,而國內人口基數那麼大,一個老師帶50多60個學生,想要達到國外一樣的素質教育談何容易,不立足國情,領導不真正走到教育路上實踐一下,國家不知道教師有多累


一個還沒出國的出國黨
這兩年的真-素質教育體驗,真的是要累死,作為一個曾經應試教育階段被天天吐槽的死學霸被素質教育虐成了學渣,因為真的難啊!

應試教育就像是走套路,你把題都刷了課都聽了作業都做了重難點都背完了,考試再難總不可能給你一張百分之九十都超綱的卷子。所以老師提難度只能花式挖坑,刷多點題坑掉多了你也就不再掉了,最多正考遇到一兩道你死我死大家死,當然數學壓軸這種東西屬於非人類=_=

好了到素質教育,老師難學生也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標準考試要考,活動義工也要做,素質教育的就像應試教育的知識副本給你加個涵蓋宇宙的全能疊加包啊(╯°□°)╯︵ ┻━┻
每年都有說招生官黑幕偏心的,因為這種不可量化的玩意比分數抽象多了好嗎?你告訴我書法滿級和鋼琴滿級哪個比較厲害,敬老院護工和環保大使哪個比較有愛心=_=
我多才多藝保護環境熱愛小動物但我是個文盲,和我科技知識過硬奧賽金獎但我有點反社會,都是要被質疑的。全A顯得沒潛力,全B又太垃圾,最好有個良好的人品和家庭環境,吸收四面八方的正能量,要用盡渾身解數展現我是一個努力向上的好青年,還有實習證明我活學活用吃苦耐勞ˊ_&>ˋ
如果說應試教育是一條線拉長度
那素質教育就是在三維四維裡面野蠻生長啊(╯°Д°)╯︵ /(.□ . )
你說拉個比較難


這不是必然的應有之意嗎?

素質教育要求的就是學生不光會考試的素質,還會其他的技能。

原有競爭要求不變,要求的多了,怎麼可能輕鬆?


問為什麼之前,先問是不是。

現行的應試教育對學生的壓力還不大?
感覺不大的,那是因為已經混合了素質教育的成分。

之所以有的素質教育給人感覺上壓力大,那是因為選拔標準不透明,就像美帝那樣。
要是跟中國的自主招生一樣,還是白紙黑字考試,哪來那麼多的破事。

其實,真的想搞素質教育,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學校方面,嚴格控制在校的基本學習(上課活動自習)和作業時間。不過,至於培優,競賽之類的,學生自願參加的,可以不管。
第二,考試方面,考試的內容讓學校基本不能靠耗時間壓榨學生來提升成績。


一個劃重點,一個不劃。


素質教育適合中產教育,富人教育。
應試教育只適合窮人教育。
壓倒素質教育的只有體制和貧困。
把素質的拓展作為高附加值。籃球,足球,體育,音樂,文學,藝術,科學,實驗。
這些東西是隨著經濟水平而遞增遞減的。
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還是有龐大的貧困地區。
在廣大的四五線小城市,農村,不發達地區這裡有低產收入者。
低收入者有什麼?
他們為了最基本的養家糊口已經要東奔西跑了。
素質教育,能給他們收取高昂的費用,恐怕一個校服,交個保險都能輿論濤濤了。
你只有縮減。小學校操場是土路,籃球場殘破,沒有課外活動,怕家長鬧事,也不敢領學生郊遊,沒有圖書館。
沒有更多的選擇,
只有一個試卷,
考的好,家長讓你上,考不好,上技校,要麼打工。
你說大多數地區還是貧困的話怎麼素質教育。


克里希那穆提 的這段話非常的優美,所以我再次引用了一遍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問過自己受教育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學習各種科目?為什麼參加考試,和同學比得分高低?所謂的教育究竟含有什麼意義?它涵蓋了什麼?這實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不只是為學生質疑這個問題,同時也跟父母、老師以及所有熱愛地球的人們,共同來探究這個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通過競爭來受教育?難道受教育只是為了通過幾項考試,得到一份工作?還是為我們在年輕時奠定基礎,以便了解人生的整個過程?獲得一份工作來維持生計是必要的,然而這就是一切了嗎?難道我們受教育就是為了這個目的?顯然,生命並不只是一份工作和職業而已,生命是極為廣闊而深奧的,它是一個偉大的謎,在這個浩瀚的領域中,我們更有幸生為人類。如果我們活著只是為了謀生,我們就失去了生命的整個重點。去了解生命本身,比只是準備考試、精通數學、物理或其他科目要重要多了。

所以,不論我們是老師還是學生,我們是否應該捫心自問為何教育他人或受教?生命到底是什麼?難道生命不奇妙嗎?飛鳥、花朵、翠木、藍天、星辰、河流、游魚……這一切都是生命。生命是貧窮的、富足的;生命是群體、種族、國家之間永不停歇的戰役;生命是靜思冥想;生命是所謂的宗教;同時它也是心靈中微妙的、隱藏的東西,包括羨妒、野心、激情、恐懼、成就及憂慮等等。這所有的一切以及更多的事物都是生命,然而我們通常只準備了解生命的一個小角落。

我們通過一些考試,找到一份工作,結婚,生子,然後就越活越像一部機器。我們依然對生命恐懼、焦慮,因此幫助我們了解人生的整個過程,難道不是教育的目的?還是,教育只為我們謀職或找一份最好的工作而奠基?

我們長大成人以後會怎麼樣?你是否問過自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最大的可能是你會結婚,在你還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時,可能你已經是父親或母親了,然後你會被一份工作綁住,或是被廚房綁住,你就在這其中漸漸衰萎。這難道就是你所有的生命了嗎?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應不應該問自己?如果你有一個富裕的家庭,那麼你已經確定自己將來會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因為你的父親也許會提供你一份舒適的工作。

顯然,除非教育能幫助你了解廣大生命的所有精微面——它驚人的美、它的哀愁及歡樂,否則教育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你也許會得到學位,得到一連串的頭銜,得到非常好的工作,然後呢?如果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你的頭腦變得遲鈍、衰竭、愚蠢,那麼生命的目的又是什麼?所以當你年輕時,你是不是應該弄清楚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教育的真正意義,難道不是培養你的智慧,借著它找出所有問題的答案?你知道智慧是什麼嗎?它是一種無限的包容力,允許你自由地思想;沒有恐懼,沒有公式,然後你才能發現什麼是真實的、正確的事物。

為了表達我對這句話的見解和感想,於是我仿照它改寫了一段話,這不是抄襲。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問過自己拉屎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拉屎?為什麼要拉各種各樣的屎?為什麼要讓大便穿過肛門,看著它自由落體?所謂的排泄究竟含有什麼意義?它涵蓋了什麼?這實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不只是為學生質疑這個問題,同時也跟父母、老師以及所有熱愛地球的人們,共同來探究這個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通過肛門來排泄?難道排泄只是為了讓大便通過肛門,看著它墜入下水道?還是為我們在拉屎時奠定基礎,以便了解人生的整個過程? 通過排泄來維持生計是必要的,然而這就是一切了嗎?難道我們拉屎就是為了這個目的?顯然,生命並不只是代謝和排泄而已,生命是極為廣闊而深奧的,它是一個偉大的謎,在這個浩瀚的領域中,我們更有幸生為人類。如果我們活著只是為了排泄,我們就失去了生命的整個重點。去了解生命本身,比只是拉屎,竄稀,便秘,治療痔瘡要重要多了。

所以,不論我們是便秘者還是竄稀者,我們是否應該捫心自問為何便秘或竄稀?生命到底是什麼?難道生命不奇妙嗎?飛鳥、花朵、翠木、藍天、星辰、河流、游魚……這一切都是生命。生命是貧窮的、富足的;生命是群體、種族、國家之間永不停歇的戰役;生命是靜思冥想;生命是所謂的宗教;同時它也是心靈中微妙的、隱藏的東西,包括羨妒、野心、激情、恐懼、成就及憂慮等等。這所有的一切以及更多的事物都是生命,然而我們通常只準備了解生命的一個小角落。

我們通過排便, 排除了身體的廢物,然後繼續進食,再產生廢物,然後就越活越像一部機器。我們依然對生命恐懼、焦慮,因此幫助我們了解人生的整個過程,難道不是拉屎的目的?還是,拉屎只為我們生存或更好的生活而奠基?

我們擦完屁股以後會怎麼樣?你是否問過自己擦完屁股以後想做什麼?最大的可能是你會吃飯,在你還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時,可能你已經吃飽了,然後你會被一份食物綁住,或是被消化綁住,你就在這其中漸漸衰萎。這難道就是你所有的生命了嗎?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應不應該問自己?如果你有一個健康的腸道,那麼你已經確定自己不會遭受便秘和竄稀之苦,因為你的身體會給你提供一份美好的排泄經歷。

顯然,除非拉屎能幫助你了解廣大生命的所有精微面——它驚人的美、它的哀愁及歡樂,否則拉屎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你也許會得到健康,得到排便之後的舒暢,得到繼續進食的可能,然後呢?如果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你的頭腦變得遲鈍、衰竭、愚蠢,那麼生命的目的又是什麼?所以當你年輕時,你是不是應該弄清楚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拉屎的真正意義,難道不是培養你的智慧,借著它找出所有問題的答案?你知道智慧是什麼嗎?它是一種無限的包容力,允許你自由地思想;沒有便秘,沒有竄稀,然後你才能發現什麼是真實的、正確的事物。


有些很奇怪很矛盾的點
父母小學時候是單休日,只有周日休息。他們學好語文數學就行了。
我小學時候是雙休日,七點上學,除了學好語文數學還要學好英語。
後來小學生要八點上學,聽說要學好數學語文英語還有科學。
素質教育又要減負,要學的科目變多了,學校學習的時間變少了,可是課時量還是要完成的。。。
學校又增加各種興趣課堂,又要"每天鍛煉一小時"。
即使不考慮課外要不要補課,就學校內部的情況而言,怎麼想也會越來越累吧。。。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問過自己受教育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學習各種科目?為什麼參加考試,和同學比得分高低?所謂的教育究竟含有什麼意義?它涵蓋了什麼?這實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不只是為學生質疑這個問題,同時也跟父母、老師以及所有熱愛地球的人們,共同來探究這個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通過競爭來受教育?難道受教育只是為了通過幾項考試,得到一份工作?還是為我們在年輕時奠定基礎,以便了解人生的整個過程?獲得一份工作來維持生計是必要的,然而這就是一切了嗎?難道我們受教育就是為了這個目的?顯然,生命並不只是一份工作和職業而已,生命是極為廣闊而深奧的,它是一個偉大的謎,在這個浩瀚的領域中,我們更有幸生為人類。如果我們活著只是為了謀生,我們就失去了生命的整個重點。去了解生命本身,比只是準備考試、精通數學、物理或其他科目要重要多了。

所以,不論我們是老師還是學生,我們是否應該捫心自問為何教育他人或受教?生命到底是什麼?難道生命不奇妙嗎?飛鳥、花朵、翠木、藍天、星辰、河流、游魚……這一切都是生命。生命是貧窮的、富足的;生命是群體、種族、國家之間永不停歇的戰役;生命是靜思冥想;生命是所謂的宗教;同時它也是心靈中微妙的、隱藏的東西,包括羨妒、野心、激情、恐懼、成就及憂慮等等。這所有的一切以及更多的事物都是生命,然而我們通常只準備了解生命的一個小角落。

我們通過一些考試,找到一份工作,結婚,生子,然後就越活越像一部機器。我們依然對生命恐懼、焦慮,因此幫助我們了解人生的整個過程,難道不是教育的目的?還是,教育只為我們謀職或找一份最好的工作而奠基?

我們長大成人以後會怎麼樣?你是否問過自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最大的可能是你會結婚,在你還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時,可能你已經是父親或母親了,然後你會被一份工作綁住,或是被廚房綁住,你就在這其中漸漸衰萎。這難道就是你所有的生命了嗎?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應不應該問自己?如果你有一個富裕的家庭,那麼你已經確定自己將來會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因為你的父親也許會提供你一份舒適的工作。

顯然,除非教育能幫助你了解廣大生命的所有精微面——它驚人的美、它的哀愁及歡樂,否則教育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你也許會得到學位,得到一連串的頭銜,得到非常好的工作,然後呢?如果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你的頭腦變得遲鈍、衰竭、愚蠢,那麼生命的目的又是什麼?所以當你年輕時,你是不是應該弄清楚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教育的真正意義,難道不是培養你的智慧,借著它找出所有問題的答案?你知道智慧是什麼嗎?它是一種無限的包容力,允許你自由地思想;沒有恐懼,沒有公式,然後你才能發現什麼是真實的、正確的事物。

---克里希那穆提
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只是基於功利主義是不夠的。。


械腰!!!!!!
教育是現實世界的模擬活動,現實是壓力處處存在,為什麼教育活動不能有壓力?
壓力是客觀存在的。
素質教育概念不清晰,應試教育也是,我不喜歡這樣來區分教育。

學習有壓力正常,關鍵要看這種壓力是否合理!
中國大部分中小學生承擔著不必要的壓力,卻沒有正視真正需要的壓力!

我看好美國的教育制度,而不是美國的素質教育。
但,在中國,教育是政治問題,很多制度改革我們想得到,卻做不到,因為這不是你我說了有用的。

所以,從制度上變革中國的教育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政治制度有變革。

這是我們改變不了的教育環境,唯有靠每個家長,每個學生自己的覺悟!


因為素質教育不僅要費時費力,還要砸錢。學鋼琴,學畫畫,學跳舞,學武術乃至學奧數,哪個不要錢?以前應試教育只要讀好書會考試就行了,現在五花八門的,沒路子,沒錢,一個一窮二白的學生怎麼比別人強呢?


素質教育只能存在於想像,學校如果素質,騰出時間來拓展其他方面,一旦考試排名落後,家長和學生就會責備學校差,形成惡性循環,該校生源質量下降....有時感覺家長也矛盾。任何一個家長為孩子選擇都是好學校,可是好學校的最基本標準就是升學率,既然你費盡心思到這樣的學校又為啥要指望所謂的素質教育


把在@費寒冬 答案小的諸多評論整理一下單獨做一個回答,以下為正文:

因為目前的素質教育多數都為低水平的素質教育,即只學到了減少學生的課業壓力而沒有同時跟上先進的文化教育,以至於學生學習的效率不變但是學習時間卻大大減少了,現行的考試製度是根據應試教育來設定的,因此這種低水平的素質教育就不如應試教育了,學生要想提高成績當然要在課外為自己加量,所以壓力更大!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對立統一的,當實行低水平的素質教育時因為佔用了實行應試教育的時間,所以表現的對立性多一些。
但是素質教育就像內功一樣是基礎,而應試教育就像外功招式一樣是表現方法。好的素質教育在經過短時間的應試套路輔導後會得到與純粹應試教育相同的卷面分數以及比應試教育好的多的課外能力。拿英語來說,如果學生從小就有英語環境,閱讀大量的英文原著或報刊再加上頻繁的英文對話訓練之後只需簡單的應試訓練,這名學生完全有機會達到甚至超越那些每天靠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磨練出來的同齡人!所以高水平的素質教育就與應試教育展現出了更多的統一性。
我可以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南京外國語學校,記得有一年的新聞報道了其畢業屆只有二十餘人需要參加高考,其餘人多為出國和保送,而南外就以管理鬆弛而聞名遐邇。第二個我舉成都七中,我的一位七中畢業的朋友就曾跟我提到他們的課業壓力非常小,家長與老師管得也不嚴,但是他們學校畢業生的一本率可以高達百分之九十。雖然這與本身生源過硬不無關係,但是也肯定有七中教學水平較高的因素。
與以上兩個學校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以管理嚴格甚至是殘酷而著稱的衡水中學了,江蘇省的一本率與河北省大致相等,二者都高於四川省的一本率,也就是說江蘇與四川的高考壓力與河北大致相等甚至更高,兩所蘇川高中畢業生的走向甚至還要高于衡水中學,那麼這兩所蘇川高中與衡水中學的差距就應當是受到了教學水平的直接影響。事實也該是如此,名不見經傳的衡水市的教育經費怎麼可能比得上寧蓉這類副省級的二線城市。
素質教育實際上是把壓力轉嫁到了老師和家長身上,老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長作為在學齡前長期陪伴在學生周圍的人,家傳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我認為如果要按重要性排序的話,家傳第一,師授第二,自修只能排第三,畢竟在孩子六七歲上小學之前,他的修養秉性已經有了最初的定型,即便是入學後,在大學前家長與孩子仍然以超過老師的密度頻繁接觸!
另外,這類高水平的素質教育只能各家庭自願選擇,而無法做到學校推廣,因為即便是發達地區學校也難以為所有學生配備如此豐富的教育資源,相應的能承受得起這類高水平素質教育的家庭,其家庭背景肯定至少是中產。
畢竟教育就是要燒錢的!


我覺得現在中國的基礎教育不管換什麼叫法,其中心思想依舊圍繞「知識點」為目標的教育體系。
我認為更好的基礎教育更應該是探索型的,這裡的探索不僅僅包括對獲取知識的探索,也是對人際交流,資源整合能力的訓練。拚命的去過於要求掌握某個知識點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翻看現在小學科學課本,雖然看似有很多動手探究試驗,依舊是圍繞某個知識點而設計的,如果把教育的目的僅僅是獲得某一些知識,在我認為無疑是失敗的。而且裡面的內容知識非常之多,我在想如果把課本的內容不要框的這麼死,只給出幾個大概方向,然後學生自己選擇某一個有興趣的方向,組成若干組,弱化老師授課的效果,主要起引導的作用。
這樣在基礎教育階段就用社會運作的雛形,這樣的學生會不會獲得更好的素質呢?


我沒有當過老師,這也只是我在工作中接觸到的一些事有感而發。如有不對還請指教。
希望有從事這方面研究能來談談。


家長失去所謂標準去衡量孩子發展的水平,日夜擔心不如人


哪那麼多廢話。鼓勵私立教育,但不改高考。

補習班有的是辦法既不學衡水,又能考的好。


把一篇舊文貼上來,雖然有點文不對題。
~~~~~~~~~~~
羅振宇在《羅輯思維》中談高考時舉過一個例子,他在中國傳媒大學讀書時,有次學校舉行一場拍賣會,不知是那個搗蛋的學生拍買了一本破舊的教材,結果場下的觀眾都配合著叫價,你五塊我八塊,你十塊我二十,一本毫無價值的舊教材價格被越拍越高。
這本「舊教材」就是高考,每個人都像傻逼一樣去爭第一爭狀元,從來不睜眼看看自己所追求的是什麼,從來不睜眼看看自己所處的是怎樣的時代,只知道大家都在爭,我也要爭。
最後,一群人花費大代價爭了一本「舊教材」。
考試有兩個目的,一是檢查學生對學到知識的掌握程度,查缺補漏;二是為了篩選人才。教育資源總共就那麼多,誰能佔用誰不能佔用?季羨林就只有一個,誰能聽他講課誰不能聽他講課?北大隻招一萬人,誰能去誰不能去?這一切都需要一個標準,標準就是高考,不管你爸是不是李剛,只要你能考高分,你就能上北大。不管你油畫畫的有多好,高考沒通過,你就不能上美院!公平嗎?不公平嗎?
2012年三公經費支出9000億人民幣,教育支出才6000多個億,教育資源的稀少嚴重扭曲了中國教育,學習不是為了知識,而是為了考試,考試不是為了檢查學習情況,而是為了分出優劣。優劣能分出嗎?錢偉長考清華時物理是接近零分的,最後卻成了著名的物理學家。臧克家的數學一塌糊塗,不妨礙他成為優秀的詩人。陳丹青考英語時,在試卷上寫道「我是農村的,沒有學過英語」。陳景潤生活不能自理,但不會阻擋他去摘取數學王冠上的明珠。當你在路上設關卡定標準時,對在這標準之外擁有才能的人就是迫害,尤其是我們必須經過這條路時。
高考改革的思路一直在分科不分科、各科分值多少之間徘徊。最重要的恰恰被忽略了。在中學生和老師看來,高考就是指揮棒啊。山東高考增設一科基本能力,本意是好的,希望拓廣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愛好。結果哪?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我要在背英語背累了之後還要在背基本能力!只要你考,他就不會跟著自己的興趣走,只會你考什麼我背什麼。高考又走入死循環,還徒增考生壓力,最後山東省宣布廢除基本能力考試。你宣布高考考音樂,無數莘莘學子去練習拉小提琴,還怎麼能產生像梵高一樣的天才?你宣布高考考美術,無數莘莘學子去練習油畫,即使有久石讓一樣的天才也被逼瘋了。你不可能定下一個完美的標準,即使定得下,也不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才,畢竟貝多芬不會畫畫。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只要當那些形形色色的標準不存在時,教育才能真正回歸本質~~提升人的知識水平道德素養。我們才可以獨立地生活,依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依靠外界人為規定的標準。
你會問,標準都完全廢除,可能嗎?我們要廢除的是一個設在我們必經之路上的標準,你對經濟感興趣,你可以去考經濟師,可以不去考會計師;你對從政感興趣,可以去考公務員,可以不去考律師資格證。但是高考不一樣,在以前,高考是人生髮展的唯一途徑,是人登上社會金字塔頂的唯一通道。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沒有你選擇的餘地,要廢除的是這樣的標準。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我說高考是唯一途徑時是用的過去式,是的,高考是人登上社會金字塔頂的唯一通道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現在是互聯網時代,無數人還像跟著叫價的傻子一樣不肯睜眼看看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社會金字塔結構變得扁平化,向上的通道也不只有一條了。你長得漂亮可能會出名,如奶茶妹妹;你長得丑也可能出名,如鳳姐,總之一條,這個時代拒絕平庸,只要你有能力,有長處,你就能成功,而這個能力,這個長處是由你自己證明給別人看的,而不在是由外界定下的標準評判的。所以說,互聯網已經相當程度地廢了那些標準。
互聯網無限稀釋放大教育資源。現在的我們,不必要考上哈佛,就可以在家中聽桑德爾教授給我們講《公正》;沒必要親自聽張維迎們講課,只要看他們的博客,就可以學習他們的思想了解他們的觀點;不用去北大的圖書館,因為互聯網早就把圖書共享了出來。同時,互聯網又給我們提供無數向上的途徑。你對法律感興趣,完全可以不參加高考,在網上自學,然後考律師證,寫文章,發表到博客上,慢慢積累名氣,你就會有成功。你對股市感興趣,參加什麼高考,天天看盤去啊,慢慢做起,最次,整天寫個股評,也能混口飯吃。
高考,準確地說是當下整個中國的教育制度,只能培養出庸才,而在互聯網時代,平庸的人是沒有出路的。


推薦閱讀:

看完泰國人吐槽國人在機場退稅插隊的視頻心裡難受?
英國小朋友開始用中國數學教材!是不是該反思近些年的快樂教育(素質教育)了?
在山西大同一中就讀是什麼體驗?
假如能夠重回華附時光,你最想做什麼?
看電影時候,身邊的人一直說話該怎麼辦?

TAG:教育 | 社會 | 素質教育 | 應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