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老人都是幾十年的老煙鬼,但是也是很長壽?

家鄉很多老人從小沒有健康意識,十來歲開始吸煙,到現在八十多歲了,沒戒煙,但是身體看起來還很硬朗,難道和他們年輕經常種田,有強壯的體魄有關?


先簡單解釋一下「病因」。病因這東西說說其實挺簡單,就是得病的原因,但要想獲得其實很難。你怎麼能證明某個事件就是原因?要證明A是B病的病因,就是要證明有了A事件,就會得B病,而去除了A事件,B病就可以治癒。因為人生理心理和環境的複雜性,這種病因一般是很難得到的。一般提到病因,說的最多的就是細菌感染和抗生素。現在,對於一些炎症是有明確病因的,就是某些細菌的感染,只要這些細菌突破了你的防線,成功感染了你的身體,你就會得這種炎症。而抗生素可以殺滅這些細菌,然後你的病就好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病因和針對病因治療的例子。所以說,細菌感染和抗生素的發現是醫學上非常偉大的貢獻。但是很遺憾,這種例子太少了。更多的疾病是病因不明的,那麼治療上也就沒有一個絕對的方案,你可以這樣可以那樣,但沒有哪樣是絕對好的。如果都能像細菌感染一樣,明確了病因,又有有效的對因治療方法的話,就不用選擇了,直接用上敏感抗生素就行了,藥到病除。
雖然很多疾病病因不清楚,但是我們並沒有停止尋找病因的努力,於是發現了一些疾病的「危險因素」。前面說了,病因A-&>B的指向性很強,但是危險因素就不是那麼強了。比方說,A是B病的危險因素,C不是B病的危險因素,那就說明A和B病的關係比C和B病的關係更大,但是只要A還不是B病的病因,你就不能認為有了A就一定會得B病。其實,就算是明確一個危險因素也是很困難的事情。你先要有統計學的依據,證明兩者相關;【這方面統計的問題我試著在另一個問題里回答過: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88147/answer/13260465】然後你還要設計實驗證明兩者的因果關係(是A事件造成了B病,還是B病引發了A事件);然後你還要有醫學的理論依據說明其內在機制。【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證明青蛙的耳朵長在腿上的實驗:你對著青蛙喊:蹦!它蹦了;你把青蛙腿切掉,然後喊:蹦!它不蹦。於是你證明青蛙的耳朵長在腿上。這就是缺乏理論依據闡述內在機制的實驗,沒法證明實驗的合理性】

解釋了上面的這一些,可以說說吸煙的問題了。現在已經證明,吸煙是很多疾病的危險因素。比如肺部疾病(像慢阻肺,吸煙、感染、粉塵污染等就是這類疾病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心血管疾病,多種癌症等等。但是,像我前面說的,吸煙是這些疾病的危險因素,但是不代表吸煙就一定會引發這些疾病,你吸煙了,但是沒有得這些疾病也是可能的。lz問題里提到,家鄉的老人八十多歲不戒煙,身體還很硬朗,說明這些人雖然吸煙了,但是並沒有得那些高危的疾病,這很正常。就好像很多人長期生存在有粉塵污染的環境里,也沒有得慢阻肺。但是,如果你統計有粉塵污染和沒有粉塵污染兩種環境下的人,會發現有污染的得慢阻肺的比例會增高。有可能lz家鄉得了那些病的人沒活到八十歲就死了,於是沒有引起lz的注意,而且可能那些沒活到八十的是更多數,而你看到八十歲沒戒煙的只是少數,如果用這些少數的情況來代表總體,那就是選擇偏倚了。

最後說一句:吸煙有害健康。


曾經看到一句話,叫做:Gene is the gun, environment pulls the trigger. 抽煙可以增加罹患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因為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是易感人群。如果這些人本來就不易感,那麼再抽煙也不會有多大損害的。
證明任何事情都有一條原則,就是孤證不立,特例是不能拿來做證據的,它既證明不了什麼,也無法證偽什麼。


吸煙有沒有害健康,姑且不論。現在告訴你一個曾經吸煙17年,而後已經戒煙7年整的人的感受:戒了煙之後,你會在很多方面發生變化:
1、超級厭惡煙味,戒煙之後,我拒絕一切人在我的辦公室和車子里吸煙,聞煙味會出現噁心、頭暈感覺;
2、戒煙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出現咳痰,黑痰,再以後,吸氣兒通了;
3、還有一個癥狀沒有了,原來早晨每天刷牙會嘔,現在也沒有了;
未完待續。我要準備晚飯去了,難得在家吃飯,呵呵


上面所有的樓主,我非常非常想知道的一個統計數據是:到底美國有多少肺癌病人?中國又有多少?理論上,中國工業導致的粉塵環境,以及中國煙民比例幾乎無庸置疑的全球第一,因此中國肺癌病人的比例理應象人口一樣,至少是美國的4倍,不大達到5倍,都不能表現中國的吸煙比例和粉塵。中國肺癌病人應該至少是澳大利亞的60-70倍以上,才能反應人口總數,不達到100倍,都不好意思說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空氣差別,更不說中國的吸煙比例高達澳大利亞3倍左右的水平。如果澳洲每年新增1萬肺癌,那麼中國至少每年新增100萬肺癌患者,如果美國每年新增20萬肺癌患者,中國同樣也應該至少每年新增100萬肺癌患者。但據網上不可靠數據,中國每年新增肺癌50-60萬人。據此計算,是美國的3倍,是澳洲的60倍。另據相對可靠數據,全球每年新增120萬肺癌患者,發達國家佔比50%。我想說的結論很清楚了,用吸煙和不吸煙人群來做肺癌概率對比,本來應該可靠的,但卻無法解釋我上述數據和邏輯上的問題。求解?


不長壽的人都死了,你沒看到。


因為不長壽的你都已經看不到了


抽煙有害健康的的結論是通過統計學方法得出的,比如:
1000個吸煙者有10個罹患肺癌,
1000個不吸煙者只有1個罹患肺癌,
通過卡方檢驗證明有統計學意義,則吸煙可增加患病風險.

因為人的壽命與身體素質,遺傳,環境,生活習慣等有關,個例不能說明問題.


很多,很少,很快,很慢,是主觀感受的量度詞語。

舉個例子,假設某個病,發病後兩個月,治療生還率90%,不治療自愈率為50%。

假設你現在所在的地區有一萬個人確認感染且治療了。有1萬個人確認感染但是還沒治療。你看到受過治療的人死了100個,那麼你主觀感受也許會是,有100個人接受治療都死了。當你描述出來,就變成了「很多接受治療的人都死了」。然後你看到沒受過治療的人,有5000個看著好好的,也許你主觀感受是,有5000個沒接受治療的人都活著,但你描述出來就變成了,「很多不接受治療的人都活著。」

這個假設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這也是很多病患把一個早早發現的疾病活活拖到晚期的原因。再加上整天有某些醫藥單位營銷工作者宣揚西藥副作用大,很多人因為無法直觀感受概率,就會不自覺的認為:很多人治了還不是死了,很多人不治反而活著。然後選擇一些並不能確定有正向影響的方法,比如「食療養生」,狂補「鹿茸人蔘」等,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不說,還……。

你這個情況你覺得是不是很像呢?你看到了「一個」80歲的老煙鬼。然後覺得「很多」長壽老人都是老煙鬼。事實上也許這只是極少一部分罷了。東南亞大量種植鴉片的農場里老人自己也吸毒,也有80多歲牙都沒了每天撮上兩口的。


因為不長壽的你都看不到了。
倖存者偏差嘛


本來你可以活到100歲,因為抽煙只活到了80歲,相對一般人群你已經算是長壽,可抽煙抽掉的20年又有誰知道呢?


不管有沒有害,我反感能上癮的東西。


你應該這樣想,爺爺要吸煙,爸爸要吸煙,而到了你自己卻不吸煙了,那豈不是斷了你家的香火嗎?孩子


從前有個人天天抽煙,最後被車撞死了。我覺得就是這個原因


現在對抽煙導致肺癌的研究都已經深入到基因層面了:

英國劍橋Sanger實驗室的一幫牛人把肺癌的所有DNA序列測了出來,再和正常細胞序列做了對比,找到了22910個基因突變。他們估算了一下,平均每15根香煙即可導致一個突變,其中大部分當然都是中性的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3/n7278/full/nature08629.html

具體到個人,那就得牽扯到人生而不平等這個事實了:或許他天生基因好,修復能力強,即使接觸到致癌因素,照樣不發生惡性突變。你如果覺得你也有這種好基因,大可以去抽煙。

另外,抽煙不止是肺癌的誘因,還對身體其它方面有不良影響,那些活了七八十歲的老人如果不抽煙會不會活更久?或者會不會以更好的身體狀態活七八十歲?


並不是說抽煙就會讓人早死,而是抽煙會增加得病的風險,導致人生病的因素很多,這些老煙鬼在其他方面有優勢,比方說基因好,所以儘管常抽煙,照樣能長壽,但是,對於同樣一個人,不抽煙比抽煙要活得健康


點蚊香比吸煙對健康的危害還大。。。
劣質蚊香會產生有毒氣體,若室內通風不良,很可能使人慢性中毒,產生鼻黏膜炎症、喉部不適、頭暈、頭痛等癥狀。
  較之於正規產品,劣質蚊香的殺蟲劑多是DDT與六六六,而非低毒高效的(擬)除蟲菊酯類。這些成分殺蟲效果更強,卻可能使人中毒。在上世紀80年代前,大多蚊香製品都是以DDT、六六六等禁用殺蟲劑為原料,其加工輔料也含有有害物質(如砷化物、苯並芘等),對人體健康危害甚大。如今仍有某些不法廠商為了牟利還在使用這些物質。


吸煙有害健康是通過統計調查等方法證明的。比如看吸煙的1000人,和不吸煙的1000人,吸煙人群的肺癌機率大很多,平均壽命短。但不是說每個吸煙組的人都比不吸煙組的人短。對於個體,每人都不一樣,但總的來說逃不出大的規律。或許你家鄉吸煙長壽的人,如果不吸煙,會更長壽。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吸菸和吸毒,本質上都一回事。


我從不吸煙,也很厭惡別人在密閉的公共場合吸煙(不包括專門的吸煙室)。
人有一種選擇性偏見,包括傾向於觀察那些特殊的個別事例,卻忽視那些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多數事例,這大概是LZ來問這個問題的原因吧。換言之,儘管有一些人吸煙能夠很長壽,但是更多的人吸煙早逝,不過你沒有去觀察這些人而已。


不長壽的都去世了你看不到了(好吧我在抖機靈請摺疊我


推薦閱讀:

聊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的故事?
《生活大爆炸》里 Penny、Howard 和 Raj 分別缺席的是哪一集?
喝速溶咖啡上癮了,每天都要喝一包到一包半(雀巢1+2的13g那種),該怎麼辦?

TAG:健康 | 生活 | 生活習慣 | 吸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