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這幾年為何發生巨額虧損,為何在虧損的同時還有能力四處收購?


這可以部分歸因為會計問題。索尼多年來的很多決策是不合理的,造成在消費電子市場陷入被動,但是整體看並非那麼嚇人。我們看索尼的財報,虧損慘重,但是仔細分析就發現,其中另有原因。
一、首先就是日元升值(單獨去年並不多,大概500億日元,但匯率變化是累加的),國內通常很少有大量海外資產的情況,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日本企業不然,索尼總收入的7成多來自海外,資產也有大量是海外的(比如收購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所以有這麼個奇怪的問題。就是之前索尼用日元以當時的匯率兌換成美元購買的海外資產,實質上是美國或者歐元等貨幣的,但索尼是日本公司,這樣那部分資產在賬目上仍要記做日元。而現在,日元比那個時候升值了40%左右(和2007年相比),這樣摺合成日元就有巨大的差值,在會計上,這種資產縮水統統要記做虧損,其實和經營沒有半點關係,只是匯率因素罷了。
二、構造改革費用(去年550億日元)和資產減記(去年1600億日元)。這是企業對經營困難的部門進行資產減損的費用(或者資產減損的準備金),也就是說現在我覺得是個累贅,不要這部分資產了,這樣不按照之前計劃周期來攤提,所有資產價值縮水,這個縮水值記為虧損,可能還要支付給員工退休金和一次性解僱費用。比如索尼和三星的合資公司S-LCD,去年索尼把所持的一半股份賣給了三星,減損額高達600億日元,可是索尼卻獲得了很多資金,對索尼來說,把難以取得收益的資產減價換為資金是非常合理的做法,雖然索尼當年的投資確實是失敗的,此外還有索愛的330億日元。
三、股市低迷,索尼持有的一些股票下跌,按照日本的規定,跌幅超過40%時,那麼跌去的資產就要被記做賬上的虧損額。
四、索尼每年大量的研發開支,去年為4300億日元,另外折舊費3200億日元,另外去年有3000億日元的設備投資,當然這些是企業維持經營不可缺少的。
五、非完全子公司的部分利潤不能歸母公司股東所有,這部分140億日元。
六、311大地震給索尼的直接損失為70億日元。
七、法人稅,這部分去年3150億日元,因為去年美英等國子公司的遞延稅金很多,索尼的法人稅偏高,長期的穩定值是1000億日元水平。

我們最後看到索尼去年凈虧損高達4570億日元,的確非常驚人,但與公司經營相關部分根本不會虧損,產生虧損的是資產減記、匯率勘定和遞延法人稅等會計因素。去掉這塊,索尼不會虧損,但也不會盈利很多,大概1385億日元,索尼同期的收入是65000億日元。
換言之,索尼的虧損產生於對此前設備投資的超預期減值和匯率變化在賬目上的調整。
這種虧損並非惡性虧損,比如我購買了10000元的設備,如果能為我創造利潤,比如每年3000元,這部分設備使用10年,所以分為10年折舊,每年1000元。一年後,理論上每年的凈利潤都是3000-1000=2000元,這樣10年後我的預期總利潤為10*2000=20000元,有賺頭。可是我用了1年,發現市場萎縮,銷路不佳,利潤僅為1000元,這樣扣除1000元的折舊費,那麼我今年就沒有利潤。此時我覺得沒有賺頭,考慮賣掉設備,當然舊設備只能便宜賣了,以前的折舊計劃失效。比如我以5000元賣掉,這樣就產生了9000-5000=4000元的資產減記,那麼我今年虧損了4000元。這部分虧損雖然很大,但我獲得了5000+1000=6000元的現金,如果繼續按現狀經營,維持10年零利潤,那我一分錢也得不到啊,所以為什麼不自認投資失敗,把6000元現金拿到手上呢?所以所謂的虧損不過是見大事不妙,對之前的投資認賠罷了,這樣對公司是最有利的,因為這6000元現金還能用於投資。
在此之外,我們還考慮去掉研發費用、折舊和設備投資(上記 四、),這塊的總額達到10500億日元,如果能把這三塊壓縮,也就是說經營效率能更高,免去賺不到錢的開支,索尼的盈利能力是有提升空間的。
最後,之所以會發生投資失敗,也是因為競爭對手實力強大,但是就索尼所處行業來看,除了蘋果、三星等少數企業以外,盈利能力都一般。也正是這種過於強大的對手的存在,導致了其他廠商疲於應付,索尼在產品線上高不成低不就,和中國廠商比價格不佔優,和美韓廠商比吸引力不足。

至於收購,索尼早年風光是還是攢下了不少錢的,現在現金及可立即兌換現金的證券總額為13500億日元,幾百億日元的收購只要是為了將來發展,也算不上什麼。我們看索尼最輝煌的時候(2000年)凈資產為23500億日元,現在為24000億日元,考慮到日元大幅升值導致的海外資產摺合成日元縮水的情況,實際上是增加了不少的。
索尼最近也在變賣非核心資產,比如把化學部門賣給了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獲得了572億日元的現金。此外索尼也有意把美國總部大樓賣掉。事實上,大公司的總部大樓並沒有太大用處,象徵性意義比較強,一般得不到良好利用,公司也不需要這麼大的位置辦公。


沒看過sony的報表,純屬推測:
虧損可能是大額折舊引起的,或者是大量費用化的RD支出,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可能對利潤產生巨大影響,比如某些高新技術企業採用加速折舊,賬面利潤不好看,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
與其看Sony是否虧損,還不如關注它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我想Sony的現金流一定不會差,只要有健康的現金流支撐,就能持續投資。


SONY商業帝國不僅僅是靠手機科技上,

在世界的音樂和電影版權上用有無敵的話語權。

還有SONY PlayStation遊戲機,在WiiXbox的牽制下,依然很厲害,

一個公司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收購他人這是很好的。

例如我們的蘋果公司,他就是通過不斷鞏固中央集權制,加大自己綜合能力,他的蘋果地圖,蘋果拍照,蘋果攝影,蘋果的運動數據,等等,都是一種很好的表現。

至於SONY在手機衰敗,電腦轉讓,這些是定位導致的,索尼大法,我們學習


因為。索尼不止是「索尼」。
就像 三菱不止是「三菱」一樣。


這幾年騷尼虧損大頭SCE 去年已經實現差不多300億日元的盈利(這還真不是很多)
這幾年因為水果 三爽的崛起讓騷尼過的不那麼好 年年赤字
那些虧損的錢我更覺得是對未來的一種技術積累(這個月騷尼的頭戴顯示器就要出了)
我都覺得騷尼過的沒國人想的那麼差


推薦閱讀:

iPhone用戶怎麼切換到索尼xperia手機?
索尼 α6000 有哪些鏡頭推薦?
為什麼好多買(千元以下)耳機的人評價的時候總是會和蘋果耳機比?

TAG:經濟 | 商業 | 索尼Sony | 會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