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伍爾芙為什麼自殺?


生命的歷程是被生命消亡這一事實所主宰的。死亡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自始至終存在的可能性。而生命的歷程後半部分所面臨的壓倒一切的挑戰是:要在繼續存在中找到生命的意義。


這是在伍爾夫作品《海浪》中表現出來的生命觀。伍爾夫通過這部作品討論生命的歷程與形態。

1941年這次自殺不是伍爾夫第一次自殺,在之前漫長的日子裡,她也曾嘗試過自殺,一方面自然有精神疾病的困擾,另一方面,不得不說是她對死亡的認知。


林德爾·戈登在傳記里是這麼表述的,死者總是比任何活著的人更徹底地要求佔有弗吉尼亞·伍爾夫,在某種意義上說,她始終準備著加入到他們當中去。這對於她正如對於賽普蒂默斯·沃倫·史密斯一樣,乃是一種激動心靈的挑戰。(《弗吉尼亞·伍爾夫——一個作家的生命歷程》)


並且,在伍爾夫的小說人物中,對死亡顯示出了這麼一種認知:「既然我們的幻想,即我們所顯現的形體,比起我們那不可見的、廣為彌散的另一部分來說是短暫易逝的,那麼不可見的部分就可能存活下去,附著於這個人或那個人身上重現,甚至在死後出沒於某些地方、也許——也許。」(《達洛衛夫人》)

我相信她對於生命的這些看法是主宰她死亡的最重要的因素。她把死亡當做一個擁抱。


而1941年3月28日那次投河,不是一次突發的行為。3月18日弗吉尼亞就進行了嘗試。那天倫納德看見她一身濕漉漉的回來,問她幹嘛去了。她說自己失足掉下了一個水溝。倫納德沒有多問。那時倫納德並沒有發現那張留給他著名的紙條。但那封信卻是是已經早就寫好了的。


最後伍爾夫選擇了投河這種富有意味的方式死去。這可能是一個早已註定的結局。即便她會游泳,她還是強迫自己溺水了。


除了生命觀之外,她痛苦的精神疾病也是誘因。但她的書信編輯者卻指出,當她自溺的時候,並沒有發瘋。她是在害怕不可治療的瘋狂。她是在刻意的、不顧一切地尋求那些很容易就能控制她的死者們的感情。


而在她生命歷程中去世的重要的女人們——她的母親,她的姐姐,或許也在某種意義上將女性籠罩上了黑暗與死亡的色彩——在她的小說中,女性確實或多或少存在著這一層陰影。


同時,日益失控的戰爭壓迫著她的神經,她在倫敦的兩處房子遭受炸毀,這是一種非常低沉的氛圍。甚至在1940年,倫納德就建議她自殺。而自殺這個想法從1938年久困擾著倫納德了。並且,伍爾夫是個無可救藥的和平主義者。


當時,她在創作《幕間》。這部小說也給了她巨大的痛苦和焦慮。她覺得這是一本「徹頭徹尾毫無價值的書」。這不是一種她完成一本書的通常反應。更糟糕的是,她相信自己喪失了對語言的所有掌控力。這些種種在她親人和密友的事後回憶中,都成為了不幸的蛛絲馬跡。


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天才的逝去,我們扼腕。而對於弗吉尼亞來說,卻並非是一件絕對的壞事。如她所願,她最終通過自殺,跨越了時間障礙,擁抱過去。


《海浪》的最後幾句話作為了她的墓志銘:我要縱身向你撲去,我永不認輸,也永不屈服,哦,死亡!


伍爾夫葬在羅德麥爾的花園裡。是的。飛蛾已翻過身去,極其優雅體面,而且毫無怨怒地躺在這裡。


In March of 1941, Woolf left a suicide note behind for her husband and sister before drowning herself in a nearby river.


這個世界對於女人,一直浮於表面,別人從不會真正的進入你的精神世界。獲得愛慕比獲得尊重簡單,獲得尊重,又比獲得理解簡單。他們總覺得女人需要的無非是物質和精神,精神無非就是關心和體諒,於是他們覺得自己做的很好,噓寒問暖,協同家務,已經是極致的愛。若你不快樂,一定是因為疾病,若你想要死,一定要拉住你,讓你活下去。

可你知道不是的。

從生活中擊潰你的,從來就不會是什麼大事,不是破產,不是病危,不是妻離子散,它們會讓你站起來,繼續抗爭。真正擊潰你的是那一點點小事。讓你徹底放棄抵抗。

我相信,伍爾夫也是如此。

伍爾夫的氣質和川端康成非常類似,我至今都覺得,《睡美人》才是他的最高傑作,因為裡面有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很曖昧,很朦朧,能隱約的看見,卻無法碰觸,它是無法求索的瑰寶,亦是一種無奈,和一種必然的絕望。

電影《時時刻刻》里,勞拉把失敗的蛋糕扔進了垃圾桶,天真的孩子問她,這不是很簡單嗎。她微笑著贊同,然後繼續做新的蛋糕的時候,我感覺我好像也碎了。

要說這部電影有什麼力量,那就是在一點一滴上擊潰了我。它把每一個女人拉扯起來,讓她們看見,真實的生活背後,被隱藏的是什麼一種東西。

好像一切都很完美,不用操心物質,一切井井有條,丈夫疼愛有加,孩子乖巧懂事,但她為什麼想死,她為什麼不能安安靜靜的享受生活,為什麼非要死人呢。更糟糕的是,她沒有死,那個替她死去的人是兒子。

「為什麼非要死人呢」,伍爾夫的姐姐這樣問她。她說,「好吧,那她就不用死了,但是一定要有人死。」結果那個人就是她自己。

有的作者讓角色替自己死去,有的則相反。伍爾夫選擇了後者。

這是一種尊嚴,一種慷概,一種堪稱慈悲的情懷。她們都是這樣,溫柔的對待別人,好像一片落葉,一隻死鳥,都值得自己落淚,但對自己卻如同草芥。

她可以對自己好一點的,因為對於我來說,她也是別人。但是我無法對自己如此。有時候我覺得,好像痛苦才是自己應得的,是我自己選擇了這個世界,那麼代價也要自己承擔。如果我覺得快樂,反而是一種過錯。這種情緒伴隨我的成長,我甚至不知它從哪來。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第一世界煩惱,但當你沉迷於酒精和毒品,沉迷於自虐和自殘,這就不再是了。伍爾夫無法保證自己會不會失去尊嚴和體面,她是如此恐懼。難道有人能對這樣的她說,這是無病呻吟的痛苦嗎。

前些天和友人聊天,我想起了一件塵封已久的小事。那時我才初中,有一個周末,全家相約去爬山,前一天我特意買了麵包果醬,裝在書包里,想要按想像中的野餐。到了中午要吃飯的時候,母親告訴我,她忘記帶我的書包了,所以中午我們可以去吃別的。——但是我就沒有麵包了,我就不能野餐了,我明明計劃好了,明明叮囑你帶了——母親回擊,你可以不交待我自己帶啊。我崩潰了的大喊可是你答應我了的。母親又說,對不起還不行嗎,我們可以去吃點別的。

但是這不是我的計劃,我明明計劃好了是野餐的。當時我的頭腦里不斷的出現【我明明】三個字,結果當然是受到家人的斥責,敗興而歸。我讓我最愛的外公生氣了,也讓原本暴躁的母親又訓斥了一頓,還讓難得陪我們一起的父親也感覺不可理喻。但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結果,我明明計劃好了大家一起歡樂的野餐的場面。這不是我計劃中的結果。

很奇怪的是,至今想到這件事,這種極端的情緒依舊在我的整個身體里翻騰,它還是可以讓我對一切心生絕望,因為我知道,沒有人會真正理解這種情緒,沒人會理解我。他們都會覺得,沒有麵包,吃別的就好了,這次不行,下次總有機會。

可是我討厭下一次。我就要這一次。

這種情緒,在《到燈塔去》里,有了完美的展現。所以我讀這本書時,就好想看見了年少的自己,她還是不斷的因為這件事痛苦,好像永遠都走不出來。這就是一件很小的事,小到不會對任何人產生影響,但是擊潰了她自己,她永遠無法釋懷。

所以對於伍爾夫,我有一種強烈的憐憫,卡夫卡說她【用一隻手抵擋命運的侵襲,用另一隻手匆匆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東西】,因為她知道自己沒有多少時間。畢竟她可以選擇自己何時死去,這是一種尊嚴。

ps:附上一個深度解讀伍爾夫的視頻:Sina Visitor System 【雙語】為什麼要讀伍爾夫


我知道你一直努力做得很好,而且你已儘力了。
你並不理解我,就像其他人一樣。雖然你一直以你的方式儘力對我好。但我並不怪你。
我感謝你的存在。
我想,我活著,對於你,對大家,對身邊的人,大概都是一種拖累吧。
而死亡對我來說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並非是生命的結束。人終歸是要融到自然中去的。

以上。


March 28, 1941: Virginia Woolf』s Suicide Letter and Its Cruel Misinterpretation in the Media


伍爾夫自殺是二戰時期,所以當時她自殺消息跟自殺信出來了以後有些人說她太脆弱了,受不了二戰時倫敦被轟炸跟各種戰時的苦難。他的丈夫當時說伍爾夫不是受不了再次經歷戰爭,而是她的精神方面疾病發作,然後不想拖累丈夫再次照顧她,所以自殺了。有人說這其實是很理性的自殺。她信件提到她知道自己又病發了,不能閱讀,不能寫作,不能集中注意力,開始聽見其他聲音。這些癥狀對以閱讀寫作而生的人是很致命的,比奪取她的生命還難受。還有一個前提是伍爾夫一直給精神病困擾,一時好一時壞的。


有人說伍爾夫是懦弱,文藝青年病。我不同意。一個一直在瘋狂邊緣掙扎的人肯定比一般人有更堅強的內心。


以上貼出來的鏈接大概說伍爾夫的自殺跟二戰無關,我也不同意。二戰是讓很多知識分子感到對現代文明絕對絕望的事件,伍爾夫肯定多多少少自我強化了那種絕望。我想她不想重複經歷一戰那種戰後重建,重獲希望,然後又歷史重演,演變成三戰這樣的經歷。mrs. dollaway一個主題就是一戰的trauma。


有人解讀說她是理智的自殺。我想到以前看過一句話說「人最理智的時候,往往是別無選擇的時候」。我想她理智的自殺是這樣的情況吧。


她到底為什麼自殺還是看個人解讀吧。我個人覺得有個人原因也要看自殺的時代背景。如果真的想要深入探討,要了解更多二戰的背景。也可以對比其他戰後自殺的作家,例如jean amery (還專門寫過自殺的沉思錄), levi primo這些。


伍爾芙的母親在伍爾芙15歲時突然離世,給她造成很大影響,此後使她經歷幾次精神崩潰;其次,童年兄長性侵留下心理上的創傷;再次,作為20世紀初的西方作家尤其是英國作家,工業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對當時的西方文明傳統帶來摧毀性的影響,田園式的鄉村由於工業發展迅速萎縮,社會矛盾激化,戰爭更是帶來人們精神和肉體的雙重災難。悲觀,絕望,末日理論等等盛行,在當時很多作家作品中有所體現。艾略特的長詩「荒原」是典型代表。而且從一戰後英國失去世界第一霸主的地位,英國人傳統優越感和國家自信力遭到重創。一個敏感的知識分子看到文明的毀滅,對未來徹底絕望,再加自身精神病症加重最終使她選擇了自殺。
她是我最喜歡的西方作家之一,她本身和她的作品一樣使人著迷。英國文學史老師告訴我們,研究伍爾芙的關鍵詞包括女權主義,意識流,同性戀和抑鬱症。每個時期的文學史上都會有一些代表性的leading figures,20世紀初的人類歷史和文學史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那個時期的見證者們自然值得後人好好欣賞研究。


活著的痛苦。


電影《時時刻刻》里,有一個場景,烤蛋糕的那個家庭主婦坐在馬桶上失聲哭,丈夫敲門問怎麼了,她捂著嘴說沒事,對這個印象特別深,當時體會不到,後來的某一時刻就突然體會到了。


內心世界豐富於現實世界,現實世界愈發顯得貧瘠,不如去湖底找找看有沒有自己要的生命答案,至於死亡,也被抽象成了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微小的一個符號。我想伍爾芙沒有把它看得很重,起碼沒有我們所看到的那麼重。


如果你是一個天真爛漫整日幻想的小少女

生活在一個有七個兄弟姐妹的家庭

先後失去母親,父親

幾位哥哥在你幼年時反覆地強暴虐待你

然後

唯獨你的一個姐姐,照顧你,愛護你,在你最需要溫暖的時候,給予你渴望的一切。

就這樣,畸形的你,愛上了你的姐姐。

然後有一天,你愛的姐姐嫁給了一個陌生的男人

你恨那個男人

於是你嘗試地去勾搭他

來破壞姐姐的婚姻

你的恨是畸形的

如同你的愛一樣

彷彿愛從未來過,因為你感受不到愛。

一封情書,讓你找到了久違的愛情

等了太久,黎明終於來了

你的心,早已枯萎

他傾聽你寫在紙上的哭聲

而你

只有在他面前敢於哭泣

但你的心,早已枯萎

愛 來得太遲

--------------------------------------------------------------------------------------

附上

倫納德給伍爾芙的情書摘抄

「我自私,嫉妒,殘酷,好色,愛說謊而且或許更為糟糕。因此,我曾告誡自己永遠不要結婚。這主要是因為,我想,我覺得和一個不如我的女人在一起,我無法控制我的這些惡習,而且她的自卑和馴服會逐漸地使我更加變本加厲……正因為你不是那種女性,就把這種危險無限的減少了。也許你就象你自己說的那樣,有虛榮心,以自我為中心,不忠實,然而,它們和你的其他品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你是多麼聰明,及至,美麗,坦率。此外,我們畢竟都喜歡對方,我們喜歡同樣的東西和同樣的人物,我們都很有才氣,最重要的還有我們所共同理解的那種真實,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

以及 弗吉尼亞·伍爾夫的情書

致倫納德·伍爾夫

1941年 3月 28日

最親的:

我確信我又要瘋了。我感到我們不可能再經受住又一個可怕的精神崩潰時期。而這一次,我再也不會復原了。我開始耳鳴,思想不能集中。因此,我將要採取一個似乎是最為恰當的行動。你已經儘可能給了我最大的幸福。你已經在各方面做到了一個人所能做到的一切。直到這個可怕的疾病來臨,再也沒有兩個人會比我們更為幸福。我再也支持不下去了。我知道我正在浪費你的生命,如果沒有我,你就可以工作。我知道你願意工作。你瞧,我甚至不能在信中恰當地表達我的意思。我也不能閱讀。我想要說,是你給了我一生的幸福。你對我體貼人微、百般忍耐,簡直是好得令人難以置信。我要說——人人都知道這件事。如果有人能夠挽救我的話,那就一定是你。我已失去了一切,但我仍然深信你的善良。我再也不能浪費你的生命了。

我想,再也沒有兩個人會比我們更幸福的了。

也是她的絕筆信


文藝惹的禍。

文藝藝術青年/學術青年難得見到善終的。

(文藝的比學術的理性訓練少,更容易陷入常見的困境,學術的理性能力強可能會陷入少見的深處的困境里),

伍爾夫的自殺跟很多文藝青年的是同一個自殺。

其實這個問題該切換成,為什麼這個群體的人幸福感總是很少呢?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總是分析的。好像深處、以及其所意味的孤獨、區別、分別心等等能給他們要尋求的東西以保證。

---
前兩天看到馬克思孩子對他們共同生活的一些記錄,無比恐怖。


伍爾芙有嚴重的躁鬱症和抑鬱症,在她留給丈夫的兩封遺書中,第一封里寫道:


「我感到我一定又要發狂了。我覺得我們無法再一次經歷那種可怕的時刻。而且這一次我也不會再痊癒。我開始聽見種種幻聲,我心神無法集中。因此我就要採取那種看來算是最恰當的行動。」

數天後,她又寫了一封遺書,再次把自己的死歸咎於精神失常:

「我最親愛的:
我想告訴你,你給了我無比的快樂。沒有人比你為我付出的更多。請相信我的話。
可是我知道自己不可能渡過這次難關:我在浪費你的生命。這都是瘋狂害的。任何人說什麼都說服不了我。你可以繼續工作,沒有我,你會過得更好。瞧,我連這封信都快寫不出來了,這表明我的看法是正確的。我只想說,在生病之前,我們過得非常快樂。這都要歸功於你。再沒有人能像你那麼好,從我們第一天相遇到現在。每個人都知道我們是美滿的一對。

你的維吉尼亞

你會幫忙銷毀我所有的作品嗎?」

然後伍爾芙在衣袋裡裝滿沉重是石頭,走入河裡。

仔細研究自殺者的生活,以此為依據解讀他們自殺的原因是很吸引人的。自殺的原因很複雜,沒有什麼單一的疾病或事件會導致自殺,也沒有人完全知道自殺背後的動機,能搜尋到蛛絲馬跡就不錯了。精神疾病的始終存在會輕易致人死命。


(來自《生命逝如斯》第二篇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第三章自殺的心理)


超脫自己的,幸福別人的,兩全其美的,抉擇


因為死亡是解脫。


所謂自殺,也不過是一種救贖。


生命不是安排,是追求
剩女也瘋狂
2017,5,27
剛寫公眾號時,有個人微信我:很羨慕你,可以到處走
實不相瞞,加我的人,我聽得最多的話,就是羨慕我

那一年多在旅行,不賺錢你們聽了後還羨慕嗎?
不過現在好了,我一天能賺1美金,偶爾能賺5美金,託了公眾號的福。
然後逗大學妹子,然後我每天吃飯不超過這個錢,所以沒有死啊。

哈哈哈哈哈

加我的人問:多大了
實話是國內實在不敢說出年紀,壓力太大了
國外路上碰到的人,我從來很自豪的報年紀,很自豪。那潛台詞是,對!姐就這麼大!姐!一個人!背包!一年!游!你們這些國家。怎滴?
哼哼
聽的人嘴巴就大了

聽得最多的是誇獎,woo,jane,你充滿了能量.你太棒了。
我哪裡哪裡有朋友,你可以去住。

嗯嗯
似乎老外們很容易被我的精神打動
一個瘦弱的來自東方的,遙遠的,中國女人,不遠萬里,來到我的地盤,什麼精神?
共產主義國際精神
太不容易了,你看上去很單薄,好的,我要請你吃東西!讓我老媽做,讓我老婆做。

以上純屬yy

但國內,打死不說年紀
一說被人噴,被歧視,於是我回:剩女
對方問:25歲?
我一口老血吐出來
!what?中國剩女年紀到了25了?不是30嗎?
不好,暴露年紀了
不過!我只會比你們想的老。


不過不過
拉美,印第安妹子15,16歲就有倆娃了
拉丁妹子25就結婚了
所以,這是有共性的

美國,一個70歲的老頭,跟我說,我女友blablabla,跟她女友電話時,還要我也跟她打招呼。
我當時簡直震驚了,他說,唯一不離婚的辦法就是不結婚
我又震驚了

開放,不是一般的開放
自由,非一般的自由。


實話是,我喜歡和拉美的原住民一起
他們更本真
拉丁人,工業化了,於是,歐美的那套學的不地道,本土的質樸可愛又全丟了,
四不像

今晚,唱披頭士
有什麼比吶喊著唱
你所要的只是愛
錢,不能給我買來愛
不要讓我失望
你說是,我說不是
生命太短了,沒有時間


我一聽就會燃
然後朋友在一邊饒舌,我也跟著歐耶歐耶的配音

我喜歡的就是這樣
打地鋪洗冷水澡又怎樣

墨西哥時,四個瘋子,關在車裡狂吼這些歌,我們開著車去火山

我還記得我和那對男的一起去火山,視頻里,我開心得死地說,yeah,lets rock走起!搞起的意思


以這句話結尾
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賞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義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也要盡情感受這種沒有答案的人生。——弗吉尼亞·伍爾夫

不愧是自殺了的女作家寫的
生命在於追求
不需要問意義,老了時讓你思考意義的時間多的是,現在急什麼

熱鬧的晚上也好
一個人露營的晚上也是好的

唯喧囂不屬於我


寫作的女人危險。


伍爾芙不止一次自殺過。這個在《時時刻刻》里也可以從台詞里體現出來。
個人覺得,她自殺更多的是難以忍受病痛的折磨。

有一本詳細的傳記可供參考,不知道現在還買不買得到。


自殺的原因與健康相關,如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同時也受行為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影響,是中醫犯罪學的研究範疇。


你再怎麼分析,自殺者,大多數不是因為意義的缺失、存在的虛無而死,而是因為個人境遇的不順、痛苦。
放到這兒,我雖然具體對伍爾夫 不了解,但我同樣也可以分析,她的死,最大的原因在於她的病與個人經歷,而非她的所謂文藝與思想。試想,她想從未有精神病、從小生活幸福,她會自殺嗎?
基因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單靠思想就讓人主動放棄生命,這很難!

再有說搞文藝的多自殺,但事實上,自殺者中,抗文藝的比例有多大?如果自殺者中多是非文藝的,那說明他根本就是偽命題。


推薦閱讀:

自殺是一種權利么?
假如自殺變得極為容易也沒有痛苦,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作為一個有精神障礙的人,你不願意自殺最重要的理由是什麼?

TAG:作家 | 文學 | 自殺 | 抑鬱症 | 弗吉妮婭·伍爾芙VirginiaWoo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