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能為父母的健康做點什麼?
今天看了一個帖子中國真的有很多窮人嗎? - 匿名用戶的回答 ,有感而問。先說說我家的情況,我爸愛抽煙,每天感覺能達到一包,我媽前幾年腰間盤突出,現在好了,我家在農村,家裡的收入可以約等於我的收入。現在二老健健康康的,但是未來的事情很難確定,以我現在的收入來看,不太可能扛得住未來不確定的支出,想問一下,為了他們的健康,也為了自己能減輕一些未來的負擔,現在可以做些什麼?
更新在前面,
真的非常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及很多熱心的知友發來的信息及思路。
我本身不是學醫的,很多事情並不太了解,此次求助確實收到了非常多好的建議。
- 做基因檢測
- 整理好病例資料發到專業的醫學論壇
- 用英文發到quora和國外的醫學論壇
- 國內大陸如果沒辦法,要考慮香港、台灣和國外的醫院了
- 關注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
1.2.3.我會近期就做的,基因檢測、MRI、血常規、生化、肝功能、銅藍蛋白都已經在準備做了,出結果後,我會在各平台都一併整理附上的。
受目前的精力和經濟所限,4.5.將是個很漫長的道路,希望國外的朋友能提供一些信息。
感謝熱心的 @小單發來私信說已經翻譯好,幫我發到了quora上了
https://www.quora.com/Can-my-mothers-dystonia-be-curable?
我剛剛註冊,完完全全的小透明,沒辦法和在知乎上一樣邀請人來答。
若有quora大V請關注一下,或者邀請相關醫生來回答,謝謝了。
---------------以下是原答案---------------- 我懇請大家耐心看完這個答案,並救救我媽媽。 這不是募捐,我只是需要信息來源,只需要您的一個贊同讓更多人看到,也許治好過此病的人就在您的「關注者」列表裡。 請各位醫生幫忙看一下這是什麼病症,哪裡有好的治療方案? - 醫學(問題已關閉)
為了方便作答,我新開的一個提問,請大家在那個問題下幫我邀請有過相關經驗的醫生或者患者來作答,謝謝了。
- 關於病情的介紹
病情視頻:病情視頻
病史:我媽媽是1961年出生,
在1990年左右只是頭部稍稍往一側歪,幅度不大
大概在2006年,頭部開始往各個方向都有點晃動,
在2007年時候由於我大學退學,導致的她情緒起伏太大,病情更加加重,有過身體僵硬無法動彈的情況,還患了抑鬱症。
今年她54歲,如視頻所示,全身都不能自主控制,手腳、軀幹全部大幅度抖動,背部肌肉、頸部肌肉僵硬。只有在睡著的時候才不動。
只是肢體上的不自主運動,精神、智力、言語上都是很正常的。
治療史:我帶我媽媽去各醫院的神經內科治療過,包括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天壇醫院、上海華山醫院、上海國際醫院、瑞金醫院、瀋陽軍區醫院,西安一個類似病的專科醫院。
這些醫院實力在國內都是靠前的,但是依然沒有一個確診說法,我只能認為是種罕見病,不是癲癇也不是帕金森,也和漸凍症癥狀不完全符合。
吃的藥物也多是治療神經類疾病的藥物,如安坦、美多芭、硫必利、巴氯芬、左洛復等。
在協和也注射肉毒素治療過,但也只能維持三周的時間。
在陝西專科醫院做過肌肉切斷手術。
以下是在上海醫院的病歷,在此診斷為「肌張力障礙」。
補上其他檢查結果
@王六
有點像亨丁頓舞蹈症,這個病遺傳,你最好也查查。
在北京治療時,協和並沒有確診病名,有些類似的病人說是這個病的。
我姥姥不像她這麼嚴重,我舅舅和姨只在情緒特別激動的時候才會稍微顯現。
我在協和也留了血樣,半年後給的通知,說我並沒有遺傳的跡象。
也有說是痙攣性斜頸病,說法不一,我也自己了解了一下這些病,都有很多相似點。
目前的治療狀況:這次在上海三家醫院看完後,醫生的說法基本統一。無法根治,只能通過藥物控制,藥物能起作用已屬不易,先吃藥以觀後效。
現在一個多月了,有所緩解,但依然很嚴重。
@SHARA YU
我在YouTube上看到很多肌張力障礙(dystonia)是做deep brain surgery(不太會翻譯)恢復的。
這個是腦起搏器,醫生說,治療帕金森還可以,肌張力障礙效果不樂觀。
國內有名的神經內科醫院基本都看了,很多知友們提到的湘雅醫院,宣武醫院,上海精神衛生中心,打算下次帶她再去看看。
收到了非常多好心的網友發來的信息,在此一併感謝了,很多人提到的去國外的平台諮詢,甚至直接去國外醫治,這是將來的路了。目前條件所限,這個過程也許會很漫長。
- 關於此病的痛苦
我媽媽是農民,一般的苦和累都不會說出來,但這病太折磨人了。
有時候家裡來人,看到我媽媽這樣都會說「你這樣看著都累啊,太遭罪了。」
此病雖不致命,卻是非常人所能忍受的。
只要早上睡醒睜開眼,就是視頻里的那個狀態,每天十幾個小時,身體一刻不得安寧。
吃飯會夾不住菜掉在桌上地上,手抖動得拿不住筷子,頭抖動的吃飯時候只能靠著牆,長年累月下來,頭部後面的頭髮都磨沒了,哪怕靠牆的時候都是戴著帽子的。
行走一百米就要停下來兩次靠著樹歇一會。
每天無時不刻的抖動,加上吃飯很困難,她身體越來越消瘦,170CM,只有不到80斤。
她是真的熬不住了,才在12年我回家的時候,試探地和我說「亮,你是大學生,懂的比我們多,要不看看能不能在網路上尋求些幫助。」
- 在此求助的初衷
我媽媽和我說那句話的時候,我聽了非常慚愧,我也見過有些病人通過媒體,可以得到募捐救治,但我媽媽的病情不一樣,並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已經不知道該去哪裡治了。
我也在微博人人上發過類似的諮詢,但人微言輕並沒有得到關注和反饋。
自覺在知乎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分享,雖沒文采,但也算用心,所以想在此平台再求助一次。
之前我從來都沒在答案里求過贊求過粉,更沒有給大V發私信求點贊過。
這算是我唯一夾帶私貨的答案,但我沒辦法等到自己有足夠關注者的時候,也等不到能賺很多錢的時候再來做這些事了,這世上大概唯有治病和盡孝不能等了。
所以這次我給好多大V發了私信求點贊,只要能救我媽媽,不要說私信求贊,就是跪下我都願意。
在此對打擾各位大V表示歉意,對點贊和私信太多而沒看到我的各位大V都表示鄭重的感謝。
若因精力有限沒能給您寫私信,也請不要介懷,也請幫我這個忙。
如果有醫生朋友也請在評論里@他們一下。
如果有有效信息,我以後還會在此答案下及評論里跟進的,也便幫助有同樣困惱的人。
- 我的個人信息
我想懇請見多識廣的知友們能給我提供一點這方面的信息,有相關信息的懇求發到我私信和郵箱jhawking@163.com,我願意以我最大的誠意表達感謝。而且以後也會繼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除了在知乎上,在現實里我也在盡自己所能貢獻自己的價值,和幫助身邊的人。
我說這些只是想說自己並非在單方面索取,希望大家可以幫幫我,救救我媽媽,我用的是「救救」這個詞。
這個病大家看了應該也大致能感受到有多折磨人,而我媽媽這樣已經二十年了。
我因為不懂事,大學退學過,否則正常畢業的話,我早都可以賺錢孝敬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爸媽了。
然而在我復讀考到第二個大學後,大一到大三這三年,奶奶爺爺姥爺都相繼去世了,他們都沒等到我賺錢孝敬他們呢,姥姥身體也不好,媽媽的病情更是加重到這種情況,我真的好害怕。
評論里也有位類似病症母親的知友,我們把最壞的脾氣都給了最親的人,我只希望現在努力挽回還不算晚。
我想如果能夠得到足夠的信息,或許可以遇到治好過此病的人。
所以懇請大家務必點個贊同,我明白每個贊同都會引發裂變反應,所以每一個贊同都是我的一個希望,懇請大家不要吝惜動動手點個贊同。
我也清楚治病救命該去醫院問診,不該在網上討論病情。此次求助也只是因為不知道該去哪裡治療了,如果能徵集到確切信息,還是會去醫院的。
最後還是懇請各位給我點個贊同,讓更多人看到,我僅僅是想得到有關的信息,姜小亮在此謝謝大家了!
為了避免求贊嫌疑,我匿名的,如果您有信息,發郵件可以,私信也可以, @姜小亮
1. 大病體檢
體檢在中國這兩年很流行,職工體檢,黨派內部體檢,入職體檢,婦檢,名目各種各樣,甚至對於高端人群提供每年全身核磁共振等燒錢的檢查——這些在家庭醫生為主要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西方是非常少見的情況,個人覺得這是中國非常領先也是落後的一點,西方很少在沒有疾病癥狀的時候去做癌症指標,全身CT/核磁共振等,通常是因為循證醫學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此類篩查可以減少死亡率或者疾病進程。不過如果不從一個公共衛生的角度,光從一個子女的角度,我覺得每年做點體格檢查,抽點血,做個超聲,拍個胸片還是有一定的安心和篩查作用的。主要可以篩查一些常見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以便早日開始治療並調整生活方式
在西方國家比較成功有循證支持的癌症篩查有以下幾個(不完全名單)
1. 巴氏塗片,女性應在有性生活開始或者成年之後開始每年做篩查宮頸癌
2. 乳腺自檢 +/- 鉬靶 +/-超聲
3. 大便隱血測試,四十歲以上應開始每年篩查肛腸癌,有家族史的應更早,五十歲開始應該每1到2年做一次腸鏡
4. 前列腺檢查,40歲以上開始每年做PSA和肛門指檢
2. 小病篩查
小病我個人的定義就是影響生活質量但是長期不會威脅生命的疾病,一般都是注意生活方式以防止疾病進程,經常檢查了解什麼時候需要進一步治療,例如骨性關節炎,老年性眼疾(黃斑疾病,遠視散光等)以及聽力問題
3. 保險
中國對於健康保險的產業仍然處於萌芽階段,老百姓依然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醫保,農保等進行醫療保險,而且保險並非強制,造成很多人看病傾家蕩產,也造就了很多悲劇
個人的看法是對於家人最好的照顧就是給他們他們購買好的醫療保險,平時存入一滴水,難時擁有太平洋(和某保險公司無利益聯繫,純粹喜歡他們這句廣告語),家人的生命是無比可貴的,不要因為省小錢花大錢還不一定有好的結果
4. 養生
作為一個西醫,還是整天切切切的外科醫生這部分我可能能寫的不是很多,不過這個標題「養生」已經包含了大多數其實是常識的東西——多運動,少喝酒,不要抽煙,多吃營養低糖低脂肪低鹽的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粗糧,少吃紅肉等等等等
此處省略部分我交給知乎上的中醫大儒了
5. 疫苗
中國的疫苗這幾年是真正走上正軌了,除了HPV,孩子的例行疫苗種類已經幾乎和發達國家接軌了,就剩疫苗安全的問題了
成年人的疫苗來說的話,英國和澳洲都建議每年都打流感疫苗,65歲以上打肺炎鏈球菌疫苗,70歲以上打帶狀皰疹疫苗
6. 醫療記錄保存
作為澳洲公立系統醫生我們的工作每天都會有很多調查病人過去做過的輔助檢查的工作,比如病人在我院發現腫瘤,上個月在其他醫院做過CT,我們想知道那個時候報告的結果,不想重複做有輻射的CT,也想知道如果要做手術病人的心臟功能手術風險怎麼樣——他可能去年在其他州的一個私立心臟診所做過一個心超,需要請求該診所傳真報告回我院,一來一去時間和效率都耽誤很多。
澳洲今年開始使用了全國範圍內的電子醫療記錄系統,每個人都可以在政府的醫療記錄網站用醫保卡註冊,查詢近期的處方,出入院記錄,影像和化驗報告,定點的醫院和診所都可以通過醫保卡號碼自動對這個網站輸入信息,用戶可以全權控制有誰可以看到你的醫療記錄。作為一個醫生,見到一個即使是昏迷的病人,也可以很輕鬆的通過他的證件查到他的雲端的電子醫療記錄,了解他的病史,看過哪些醫生,有過什麼診斷,做過哪些檢查,結果如何——這個系統即將給醫療帶來革命,極高的提升醫療效率和安全。
在中國因為沒有基礎設施支持醫療信息管理,病人們普遍醫療知識非常匱乏,又是一個醫院一本病曆本,醫院間互相不認化驗和影像,作為子女,管理父母的醫療記錄就成了非常重要的職責,這裡可以做的可以包括整理所有病曆本,掃描所有影像,化驗報告,處方電子存檔,儲存於雲端以備不時之需,以及製作,整理,總結癥狀和治療變化的時間線
現在也有很多app已經開始重視這方面的功能,大家可以查詢下一一嘗試,篩選合適的
7. 用藥安全
自己作為一個家裡擁有兩位90歲老人的子女,用藥安全讓我煩透了心,他們各自吃著接近10種葯,有中藥也有西藥,眼睛看不清也不識字,只能通過藥片的形狀來分辨,更不知道哪種葯是吃什麼病,剩下幾粒,什麼時候需要再去配。吃藥的依從性也是差的可以:沒有癥狀就不吃,有癥狀就多吃,當真把看過各種用藥不安全行為後果的我嚇得夠嗆。
這個問題我建議所有有福氣在長輩身邊服侍的年輕人一定要擔起長輩用藥安全的責任,用網路了解每一種葯的名字,為什麼用,怎麼用,有什麼副作用,保持一張經常更新的藥單,每次帶長輩看病時帶好。吃藥,停葯都必須要遵醫囑,不可以擅自進行。經常看看藥盒里還剩多少葯,如果沒有了親自去配。如果有依從性問題提早使用傻瓜藥盒幫助安全用藥,同時建議使用現在廣為開發的各種用藥安全APP幫助家人管理藥品
8. 交一個醫生朋友
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個醫生朋友,這不是指功利性的去交這個朋友,而是有緣認識,通過你的尊重來贏得他們的尊重——他們可以給你和你的家人很多有用的建議,回答你的問題並在危急時刻幫助你和你的家人
從今天開始尊重醫生的勞動成果,理解醫生的辛勞,因為他們真的是疾病到來時唯一可以和命運過過招的人。
在這裡給丁香網的來問醫生做個廣告,上面有很多優秀的同行前輩可以給你提供很多專業的建議,丁香的品牌值得信賴,收費也不貴(這裡表示我沒有收受丁香網的廣告費,不過等過了10年我牛逼了歡迎來這個平台找我看病)
來問醫生_健康與疾病問題
9. 早早的獲得預立醫囑
Advance directive預立醫囑是華人世界最近10年才開始萌芽的一個東西,西方世界已經存在良久,指的是一個人當自己發生任何醫療狀況時(疾病晚期,心臟停跳,永久植物人,昏迷,輸血等),可以事先在身體健康頭腦清楚之時選擇好自己偏好的治療方式。
比較常見的情況就是不予心肺復甦的決定(Do not resusitate/ Not for resusitate)——這個存在的原因就是一般老年人心臟停跳心肺復甦存活率極低,且復甦過程極其痛苦,對目擊的家屬也會造成極大精神創傷
因為華人文化差異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能夠捨命一搏,拼那萬分之一的可能,恨不得選擇放棄就是子女不孝,常常造成人財兩失,人沒救回來,又毀掉了剩下來的家人的生計
寫到這一點並不是建議所有人的家人都去做放棄的決定,而是讓所有家人都能提前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晚期治療方式,有尊嚴的活著,也能有尊嚴的死去,不管這個決定是捨命一搏,還是適時放棄
--------------------------------
希望夜班碎片時間敲出來的這些文字對大家有幫助,願所有耐心看完這麼長的一篇文章的人都能闔家安康,不需要找我們醫生看病朋友,你問的誠懇,我也誠懇地跟你分享我的經驗,未必適用,可供參考。
首先,當我們真的想為父母的健康做點什麼的時候,其實應該分為兩部分: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大部分人關注的,其實往往是身體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
很多人關心父母,其實和男生關心女孩的萬能金句——多喝點熱水一樣,不能說不好,但不到位。
先說身體健康。
1,
你提到父親愛抽煙,每天一包……事實上大多數人的父親都愛抽煙,而大多數人的作法往往是勸誡,其中女孩頻率會多一些,可是,說句糙的……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你說句「老爸,少抽點煙啦」,他就真的會少抽么?
你上某寶買個戒煙神器,他就真的會戒么?
能做到這些,當然是好的,但如果是真心想為父母做點什麼,而不是安慰自己:瞧,雖然我不在父母身邊,但我畢竟也是個孝順孩子呢……那麼,其實我們可以做的更好。
抽煙有害健康,這印在煙盒上的,但還有句話叫兩害相權取其輕。
如果老爸是麻將愛好者,你能想像他的幾位牌友都吞雲吐霧,快活似神仙,而他憋著不抽煙的那種難受么?就好像高中住校時周末通宵,一排兄弟挑完CS,都準備好衛生紙開始看片子了,你的電腦卻卡得網頁都開不了,又尷尬又焦急,這時候,旁邊一哥們說,來,咱們一塊看,幾人能抵擋這種誘惑和邀請?
當牌友遞來煙時,哪個老爸能有魄力拒絕?
所以,有關父親抽煙一事,我認為無論勸戒還是勸少吸,都應該認真考慮一下老爸所處的環境,然後再制訂相關策略。
比如我父親,一天兩包。
我找了吸煙危害的文章,我知道他不愛看,所以自己看後,挑重點在和他喝酒的時候說,還找了很噁心的肺圖給他看,還玩笑說你再這麼吸可能就抱不上孫子了啊……但這些都沒起到效果,他天天打牌,又是好面子的人,大家都吸,他沒法不吸,然後,我便由他去了,因為這是他的選擇,我覺得即使身為兒子,即使是為他好,也應該尊重他的選擇。
但我會每隔一年,就麻煩他去做一次身體檢查,你知道的,小地方,會做身體檢查的,除了有錢人就是當官的,老百姓沒這個概念,也沒那閑錢。
說到這兒,忽然想起李尋歡對阿飛說的話,他為什麼喜歡阿飛,就因為阿飛是第一個看見他喝酒咳嗽還吐血,卻沒有勸他別喝了的人。
有時候,你真的懂他,比你對他好要更暖人心。
2,
為父母上好醫療保險,有能力的買一些商業醫療保險,這樣當他們患病時,彼此負擔都少一些。
很多父母是寧願捱到死,也不願意看著兒女花大錢給他們治病的,當有保險時,他們會比較捨得一些,某些時候,甚至可以利用他們見識少,進行一定哄騙,比如明明保險只報銷60%,有些項目還是不報的,你可以說保險會報銷到85%,你最近又幹嘛幹嘛賺了蠻可觀的錢。
當然,定期的高規格體檢是必不可少的,高規格視當地情況而定,總之就是,至少要比那種入職糊弄人的體檢要好,一些針對中老年人的功能性體檢,最好做一下。
3,
盡量灌輸給他們一些簡單易行的健康常識,糾正他們的誤區。
比如我們家鄉,大部分中老年人喜歡吃腌的菜(就是致癌榜上的那種),有些甚至圖便宜,用亞硝酸鹽來腌制……這就是不能妥協的東西了,必須讓父母明白,這樣做是不對的,實在想腌一些,也應該買好鹽。
還有吃接近變質的剩飯,去菜市上淘質差便宜蔬菜,買品質不好的水果這種,有些時候,並不是物質條件不夠,而是老一輩過來的人習慣了,這些應該多次反覆的強調,讓他們改掉壞習慣。
比如我近兩年,每隔兩三個月,都會回家住一個月。
我在家時,會大量買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量大到我們根本吃不完,以至於總是得拿一部分去送給鄰居或親戚,我這麼做,只是想向父母傳遞一個概念,雖然兒子沒有賺大錢,但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的錢是足夠的,我們不必像過去那樣了,我們應該保持健康,因為我們能擁有更漂亮的未來。
另外,我在北京時,也常常會直接網購一些新鮮質優的,當地不常見的水果,優質黑木耳,海帶之類的東西回去。
這比直接給他們寄錢好,寄錢給他們,他們還是捨不得花,攢在銀行里,直接寄東西,他們不吃就要壞掉,也就從權了。
最後強調一點:通過對保健品認真周密的了解後,我從好多年前就開始,一件保健品也沒給爸媽買過,尤其是那些膠囊,深海魚油,螺旋藻之類!
4,
儘可能讓他們能有比較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吃喝睡坐,最好有一些運動,散步晨練,跑跑步什麼的,除非他們生活在北京。
這個就不展開細說了,網上一搜都有。
像我的話,老媽心寬體胖,電話里叫他吃過飯去散個步,她指定應一聲,然後繼續懶在躺椅上打瞌睡,小時候我蒙她,現在她蒙我,天道輪迴啊。
不過我一回家,她就要慘了,晚飯後我會拖著她溜彎,同時拖上二姨,慢慢的,隊伍壯大,小區里好多人形成了習慣,晚飯後會在大門口集結溜彎……就沒我什麼事兒了。
再說說心理健康。
1,
說實話,我不太能理解那些上了大學,除了打電話要錢,三五個月才給家裡打個電話的人。
也不太能理解有了老婆孩子就把爹媽放在第二等級的人。
先貼一首歌詞吧,大家都會唱的。
《常回家看看》
找點空閑 找點時間領著孩子 常回家看看
帶上笑容 帶上祝願 陪同愛人 常回家看看
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 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
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總操心就問個平平安安
每月給爸媽打個電話,打點生活費,我覺得這是身為兒女的基本義務,能做到這點,已是蠻好,但還不夠好。
我是每天給家裡打一個電話的,好多年都這樣,而且一點都不困難,一點毅力也不需要,真的。電話有長有短,多的十幾分鐘,少的一兩分鐘,有可能就是等上菜的幾分鐘,就可以扯幾句了。
重要的不是聊什麼,也不是有沒有得聊,而是你拔出一個電話,那邊鈴聲響了。
在過去困難的日子裡,爸媽常常吵架,我打電話很好的緩和了家庭矛盾,一般情形是這樣的:
我給老媽打電話,她就抱怨老爸,說到半路,老爸發現不對啊,老媽一點都不客觀啊,不就是忘了買蔥嘛,你就整個大新聞,向兒子告狀,把我批判一番。
於是搶過來發出嚴正聲明,說你不講理也要按照基本法嘛,你這麼說是要負責任滴。
老媽自然狡辯,老爸堂堂男子漢,怎能揉這沙子,於是兩人開始擺事實,講道理……老夫老妻了,講著講著,氣就順過來了,蛤蛤一笑,這事兒就過去了。
現在生活好許多,吵架很少見了,不過例行的鬥嘴,還是天天上演的,吵吵鬧鬧,恩恩愛愛,有時候還真是叫人傻傻分不清楚。
2,
讓父母對你的生活和計劃有參與感。
為什麼父母總是抱怨,孩子大了,翅膀硬了,脾氣橫了。
因為啊,原來那個吃老娘奶,還咬得老娘乳頭痛的小不點,竟然不聽老娘的話了,這還不可恨,可恨的是,吃了別人的奶後,竟然去聽別人的話!
有時候,並不需要聽從父母給你建議,也不是事事都要跟他們彙報,但有些事情,你完全可以說給他們聽,讓他們參與進來,哪怕是個旁觀者也好。
比如,你是校籃球隊成員,明天要進行一場重要的比賽,打個電話讓爸媽知道下,他們會牽掛你,會鼓勵你,也會為你驕傲,心裡舒坦了,毛病自然少。
再比如,你將要在兩個工作間做出選擇,你心裡已經有了決定,但仍然可以和父母商量下,聊啊聊,聊啊聊,最後,爺仨一塊拍板定了,還是你心裡的那個決定,但卻可以讓爸媽開心許多,瞧,咱倆個老傢伙沒有不中用啊,女兒工作的事兒,還是能提點建議嘛。
對於年邁的父母,有時候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是難以改善的,但你仍然有好多法子,可以讓他們開懷一笑,欣慰驕傲,忽略了疼痛,感覺到支持,心中更有力量。
3,
說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就是當我們想對父母的健康做點什麼的時候,往往很需要另一半的理解和配合,否則……
看到有人說男人如果結了婚還老想著爸媽,妻子可能會介意,有點像鳳凰男。
其實我並不是很懂鳳凰男什麼意思,當初也就是當個網路熱詞看的,剛在知乎搜了下鳳凰男的話題,有些東西,我不太能理解。
妻子對丈夫而言,當然是無比重要的,假如我心中有個天秤,妻子和父母的份量會差不多重。
但不會更重。
事實上,假如有種男人,是我看不起的,就是跟姑娘交往沒幾天,就把姑娘當成人生中最重要的存在,爹媽都顧不上了。
(姑娘們,千萬別驕傲地以為這是你魅力大,其實啊,更可能是他正渴著,而且非同小渴,這種人,你很難保證,他不會在嘗到一個新口味時,利索地顧不上你)
至於一些比如我和你媽誰重要啊,掉水救誰之類的蠢問題,前女友偶爾也會開玩笑的問出來。
事實上,我完全可以很幽默風趣的給她扯一些抖機靈的回答,然後順理成章來一個啪啪啪,但我從來不。
我會告訴她,從小到大近三十年里,每一天,我媽都把她最好最好的東西給我了,她對我付出了所有,沒有保留過,並且還會好下去。
而我們才認識幾個月而已,親愛的,這個問題,你問早了點。
一個精英的誕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 張兆傑的回答
剛好有個知友在問我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下。
老年人容易受到一些慢性疾病方面的困擾,比如高血壓、高血脂、慢性關節疼痛、心理問題等。現在又是獨生子女居多,很多都背井離鄉,對老人缺乏照顧,大家也都想為家裡面的老人家做點事情。我就來總結幾點:
1.如果真心想減輕未來的負擔,要好好賺錢,為父母做好現在應該做的。
我在醫院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也見過很多只有花高額費用做手術大概率下能康復的病人,因為家裡出不起這個錢,醫生也只能幹看著,什麼都做不了。
國家醫保也算給力,但對一些要用到進-葯的病例,根本不給報,所以買份商業保險是有必要的。最好趁著父母年紀不算特別大,還比較健康的時候就下手,千萬不要等到父母年紀大了身體變差了才來後悔。商業保險這一塊我不熟,大家自己找資料就好,免得說我賣廣告。
爸媽身體健康這件事,不能全靠醫生,更多的是靠老人自己和作為子女的我們。
2.作為子女,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好好照顧父母,改變父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父母輩的一些想法真的需要改變,比如過分節約,容易相信別人(藥販子)等等。
(1)一定告訴父母不要信沒有牌照的人。父母老了,思維跟不上,很容易被忽悠過去,有時候經不住誘惑,買一堆有的沒的保健品,很多都是地下小作坊出來的三無產品,吃了沒事已經是萬幸,出事了真是經不起折騰啊。另外要讓父母注意免費量血壓、體檢和查血的那一批路邊擺攤的人,很多就是搞個活動專門騙老年人的,還有那種送個小禮物,直接拉老人去聽講座,最後買一堆沒用的保健品回來。過分的是,有一些賣保健器材的不良商販,一個破玩意幾萬到十幾萬都敢賣,其實只買了個心理作用。爸媽年紀大了,閑的時間很多,特容易和其他老太太老大爺聚在一起閑聊,不是你家買了這,就是他家買了那。說來說去,父母也就被帶跑了,抱著「姐妹兒有的,我也要試試」的心態正好掉進圈套。所以平時要多和父母交流這類事,了解他們的需求,他們的想法。
(2)另外,老一輩總有些改不掉的習慣,比如抽煙喝酒,這時候就要注意老人的一些習慣,留意這些習慣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很多人不知道吃藥了不能喝酒,因為可能會發生雙硫侖樣反應,像每天都必須喝上幾口的老一輩,子女需要隨時提醒不要吃藥之後喝酒。簡單說下雙硫侖樣反應,「雙硫侖樣反應」,又被稱為「戒酒硫樣反應」。是指在服用了抗菌類藥物後,如果繼續飲用或接觸含乙醇(酒精)的飲料、藥物或食品,會引起體內「乙醛蓄積」的葯源性急症。這種反應一般在15~30分鐘內發生,癥狀主要是面部發熱、皮膚潮紅、眼結膜充血、頭頸部血管劇烈搏動或搏動性頭痛、頭暈,嚴重的話會出現噁心、嘔吐、出汗、口乾、胸痛、心跳加快、血壓下降、視覺模糊和呼吸困難等,老年人、兒童、心腦血管病及對乙醇敏感者反應更為嚴重。
(3)還有一些生活細節方面也要注意。比如夏天年輕人喜歡開空調,如果是和父母住一起,空調度數適當調高一點。
3.生活習慣的細節是預防疾病的基礎,但難免有一些突發情況,這也要事前做好預防。
家裡面有老人的話需要有一些備用藥物。
我聽過一些父母在家忽然就出事了,沒來得及送醫院就……所以備一些急用的葯、保命的葯是有必要的,老年人常見的有中風、腦出血和心臟病,準備好這幾個葯,還要用對葯。
我覺得中藥是有可取之處的,我認同一些特別有效的中藥,之前我回答過一個有關中藥的問題,有需要可以看一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0216/answer/138970466。
除了急發病情,部分老年人還會受慢性病的影響。
高血壓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人年紀越大越容易出現高血壓的癥狀,高血壓又會引起的很多併發症,很多老年人只能靠長期服藥緩解高血壓的問題,一般帶老年人到醫院檢查,醫院會留意血壓的問題,開一些降血壓的葯。
另外,「人老腿先老,腿老在關節」,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關節問題。比如有些老年人膝關節不好,疼的時候無法上下樓。有時候走路或活動就會發出咔咔的響聲。根據《全國城鎮居民關節健康大調查》,全國有52.5%的人正被關節疾病困擾,並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其中像膝關節、腰椎、頸椎、肘關節是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的關節部位。關節病痛的根本原因其實是氨糖在減少。氨糖主要存在於關節軟骨和結締組織中,可以潤滑、保護關節。但因為氨糖從我們30歲開始逐漸減少,而且不能自我生成。當潤滑的氨糖少了,關節軟骨不斷被磨損,骨骼直接摩擦就會讓關節疼痛。
中老年骨密度不夠,身體自我修補能力下降,再加上吸收能力比不上年輕時候,骨骼營養得不到及時補充,普遍都有退行性關節損傷。所以及時補充氨糖對父母的關節健康很有幫助。
4.以上都是從身體健康來講,那父母的心理健康呢?
父母經歷過幾十年的人生考驗,心理變得更加成熟,看起來似乎經得起各種考驗。我們又通常認為退休後的老年生活沒什麼壓力,心理問題應該不常見。這裡就暫且不說國內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度和心理行業的現狀了。我只能說,每一個做子女的都需要留意父母的心理健康。一般來說,父母上了年紀,有兩個主要原因會影響心理健康:
(1)死亡帶來的恐懼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的過程,相比年輕人,老年人對死亡的感受更加深刻。尤其是目睹身邊親人、朋友的離世,更會加大老年人對死亡的恐懼,鬱結於心成為心理問題。
(2)生活重心的改變
進入老年,不僅身體健康狀況下降,生活的各方面都在發生變化,老年人需要適應由此帶來的生活重心的改變。一些老年人在工作時儘管勞累,但生活充實,精神飽滿,一旦退休在家,因為沒事可做,容易亂想,時間長了心情會抑鬱。這也是廣場舞在中老年群體中非常流行的原因之一。
所以作為子女,除了關注父母的身體健康外,還應當注重父母的心理健康。平時多抽出時間陪陪父母,與父母多些溝通,安排好父母的晚年生活。
其他回答提到了多打電話,這點是對於和父母異地的比較好的溝通方式,也可以教教父母用微信,多和父母視頻,讓父母能夠看看自己的樣子,畢竟視覺上的直觀感受要比隔著手機只能聽見聲音來得更親切。
最後,補充一點,因為我平時喜歡旅行,父母也喜歡,所以時間允許的情況,我會帶著父母出去散心。多接觸大自然。多接觸新的環境和人,父母的心胸不會因為久居一隅越來越小,反而是越活越年輕,有些事比我都想得開。哈哈哈,這點我不得不佩服。
總之,父母健康比什麼都好,能為他們做的一定要現在就做,有句話我每次想起來都是一種提醒:世界上最大的悲哀便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有些事現在不做,就真的這輩子都做不了了。祝願所有父母都能頤養天年。
另外還可以帶父母來旅遊啊,來我麗江的客棧玩啊看了一下答案,很多人都提到了帶父母做健康體檢這件事,這一點確實非常非常重要,是必做項目!然而健康體檢的常規項目真的能完全滿足我們篩查重大疾病的目的么?大家都知道,健康體檢中很重要也很常規的一個環節是做超聲和拍胸片。胸片正常真的能代表你的肺內沒有癌灶?腹部超聲正常真的能代表肝膽胰脾腎沒有惡性佔位?婦科超聲正常真的代表你的子宮卵巢完全正常?如果不能,那我們該做些什麼能提高篩查的準確性呢?
作為一個影像科大夫,我很想從健康體檢中涉及的影像篩查部分出發,與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希望能對大家更好的維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提供一點小小的幫助和啟發。
一、胸片正常是不能除外肺癌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胸片僅是一張平面投照出來的照片,在胸片投照的視野里,不僅有鎖骨、肋骨、胸骨、肩胛骨等骨性組織與正常的肺野重合,還有心臟、大血管、食管等縱膈內組織與正常的肺野重合,還有雙側乳腺組織及乳頭會與一部分肺野重合。如果病灶不小心長在上述重合區,則在胸片上不易被發現,容易漏診。此外,肺內的血管束走形,在胸片上也是一種二維的呈現,因此有的時候會分不清胸片上發現的小結節是血管橫截面的投影還是肺內的結節。
胸片漏診肺癌的實例並不少見,前一段時間就有這麼一件,在我們影像界鬧出過一些風波。
至於這起漏診風波的是非曲折、體檢方到底負多發責任等問題,不在這裡做討論,僅陳述一個事實。
基於這樣的情況,我個人的建議是,可以每年帶父母做一次胸部低劑量CT。低劑量CT其實是早期肺癌篩查最合適的手段。首先CT是三維斷層成像,通俗的說,你的肺在CT上是以3-5mm為單位切出的許多個斷層圖像,並且還可以橫著切、豎著切、斜著切,避免的骨頭和心臟大血管與肺組織的重疊成像,可以完完全全看清肺的本真。這種情況下,可以發現一些胸片不易發現的小病灶,在早期不能確診是否為肺癌的情況下,可以有目的的利用短期複查CT進行觀察,看病灶是否有短期倍增的跡象,從而對病灶的良惡性進行初步的判斷,並制定下一步的診療方案。有的人擔心CT的輻射,低劑量CT的輻射是很小的,另外原則上一年做CT不超過2次是沒有確定性危害的。
那做胸片還有意思么?有意思。胸片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肺部疾病篩查手段,在臨床上應用也最為廣泛,對肺炎、肺結核、液氣胸等情況作出較好的診斷,也可以及時發現肺野內的一些可疑的病灶,從而提示病人進行進一步的檢查確診,且耗時短,輻射劑量小。
第二,腹部超聲正常是不能除外肝膽胰脾腎惡性病變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超聲超聲,實際上就是超聲波么,是利用體內不同組織的回聲差異來成像的一種檢查技術。那,好巧不巧,這個病灶的回聲就是跟周圍正常組織一樣,怎麼辦!那就查不出來了啊,那就會漏診啊。
所以,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在體檢時超聲檢查無異常,但是確實腹部有些不適的癥狀,千萬別輕易放過了。還是建議做一個腹部CT或MR。做CT的話,腹部CT一定要做增強CT,平掃CT也很可能會漏診一些大毛病。因為有些惡性病灶,在密度上跟正常的組織就是差別很小,這個時候平掃的腹部CT是檢不出來病灶的,但是增強CT可以通過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強化程度的差異,來顯現病灶。
說個真實病例。我們醫院一個大夫的愛人,感覺腰部不適,查了超聲沒有發現異常,建議進一步CT檢查了。於是她來我們科做了一個平掃CT就走了。幸運的是,她在離開我們科的路上遇著了我們主任,正好認識,兩人就攀談了幾句。主任問來做CT所謂何事,答:腰部不適。又問做的平掃CT還是增強CT,答平掃CT。遂被我科主任拖回去加做了增強CT,結果一看,是個腎癌。如果不是及時做了增強CT,這個病人很可能就被耽誤,所幸,發現的及時保住了性命。
第三,婦科超聲正常不能除外子宮和附件惡性腫瘤。
為什麼?上面說了超聲的原理,這裡還要提到一個超聲的局限性(超聲表示很無辜),婦科檢查查子宮和雙側附件通常是需要憋尿的,因為需要靠膀胱把子宮和附件頂起來,同時增加對比度來更好的顯示子宮和附件。但是盆腔這個位置,除了有膀胱、子宮、附件之外,還有走形迂曲複雜的腸管,腸管里通常有氣體也有液體還會有糞便,這些都會對超聲探測形成回聲干擾,從而影響超聲檢查的準確性。
那想查清楚子宮附件這塊該怎麼辦呢,我建議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女性每年做一次盆腔MR檢查,平掃就行。MR是目前對軟組織解析度最高的影像檢查手段,其不僅與CT一樣,成像具有三維性、斷層性,針對不同類型的病變更有許多不同的特異性成像序列,因此對於盆腔疾病的診斷最準確的就是MR檢查了,而且MR檢查也是沒有輻射的。
再說個真實的病例。我院一位退休老大夫,因發現腰腹似乎變粗了,來做了個篩查式的盆腔MR。結果出來,讓我們全科大跌眼鏡:雙側卵巢癌伴腹膜多發轉移灶,腹水形成。這位老大夫此前沒有任何不適,精神、體重、食慾、睡眠完全正常,半年前體檢婦科超聲只報出盆腔積液,別的什麼也沒有。我這裡不能確定半年前的超聲是否有漏報,因為超聲留檔的圖像很少也很不全面,沒法回過頭再去評判。但是我認為,至少不能除外漏診的可能吧。癌症的發展也是有過程的,等到這位老大夫來做MR時已經癌細胞已經轉移的滿肚子都是了,也許半年前,某一側卵巢是有些異常的,至少這細微的異常,在超聲是發現不了或者很難發現的。所以真的是蠻可惜的,做完MR後不久她做了一次根治手術,但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很快就去世了。
說了這麼多吧,其實就是希望大家在對待健康的時候謹慎再謹慎,千萬不要放過了細節,一定要多查查多想想,別忽視了小的信號,而釀成終身遺憾。
最後再說兩點吧,其一是要為超聲檢查正名。上述我說了兩個病例,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超聲檢查的局限性,但是並不是、也不能因此否定超聲技術。每一項檢查技術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局限的領域,比如說超聲膽囊息肉、膽囊腺肌症、脂肪肝、胰腺炎、心臟功能、心瓣膜病等領域就優於CT、MR,是最佳檢查手段。又比如我說MR是對軟組織解析度最佳的檢查手段,但是MR對於一些鈣化的檢出及骨頭病變的檢出,就很不在行了,這些還是CT比較優秀。因此,不同疾病,要學會選擇正確的檢查方法,這樣能大大提高疾病的檢出率。
其二,我不知道在健康篩查時選擇利用CT、MR的手段篩查,會不會有人覺得我過度醫療了。我承認自己對疾病這塊是比較敏感和緊張,尤其是涉及到我家人的健康,我更是如驚弓之鳥,總是報著一種寧可做過,不可錯過的心在找疾病,直到所有的結果告訴我,確實找不到毛病,我心裡可能才會放心。因為平時看到的不幸確實太多了,總是免不了想太多,唉,這確實也是我的苦惱。而且我知道我有不少學醫的同學也跟我一樣,因為疾病譜比普通人廣,一有些小疼小癢就會想很多。同時,因為見過許多不幸,更加深了我為自己家庭健康站崗放哨的責任感,總希望自己作為醫生能切實的為家人的健康貢獻實實在在的力量。基於上述原因吧,我承認確實有的時候我會過度醫療,但是我實在控制不住啊。
最後,祝所有看到這篇回答的夥伴們,也祝福我自己,全家平安、健康!!
——————————————不要臉的分界線——————————————————
知乎新人,愛看劇愛八卦愛歷史愛文學的醫生,知乎回答主要是影視八卦以及醫學類的(目前還沒回答過歷史和文學的,感覺積澱不夠深啊!),如果各位大佬覺得答主答的還行,求點贊,求關注~靴靴靴靴!(捂臉~)微博:@薇帝_VD 公眾號:yourmissmiss 公眾號不定時推送單身優質女青年,紅娘勝率100%(淡然的微笑)
補充下口腔健康方面。
很多人都記得自己長智齒時的痛苦,也明白牙齒不好的那幾天生活質量有多差,卻忽略了父母的口腔健康,認為老掉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錯了!
當人類到了一定年紀後,牙齦會跟著老化萎縮,對牙槽骨輸送營養的能力也會日趨下降,牙槽骨隨之萎縮變短,在口腔醫學中被稱之為「骨吸收現象」,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
劃重點:骨吸收並不足以使「水土流失」到牙齒脫落的地步,老年人掉牙也不是自然規律,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牙周病、齲齒等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牙齒健康的標準做過定義,8020,即 80 歲的老人至少應有 20 顆功能牙。
所以,無論是人到中年,或者年近古稀,只要少於 20 顆功能牙,都說明是不健康的。
很多上一輩的人長期不重視牙齒問題,還認為老掉牙是正常現象,掉了牙後不選擇修復,導致更多的牙齒缺失,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才會有這麼慘烈的數據:我國 60 歲以上老人缺牙率高達 90%,全口無牙者約 20%,缺牙鑲復率僅 18%,生活和健康質量堪憂。
年齡不是牙齒脫落的罪魁禍首,牙周病才是。
根據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全人群牙周健康率僅為 14%。
但很多人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牙周並不健康,因為牙周炎發展進程緩慢,可長達十餘年或數十年,直到牙齒脫落。
- 輕度牙周病
初期癥狀不明顯、易被人忽視,表現為刷牙時牙齦出血,或吃東西牙齦出血。
這其實是牙周菌斑堆積,長期刺激牙齦導致的,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完全可以遏制其惡化。
- 中度牙周病
表現為牙齦經常出血,伴有口腔異味兒,牙齦有時有明顯疼痛,牙齦開始出現萎縮的跡象。
- 重度牙周病
表現為牙齦萎縮,牙齒鬆動。良好的牙周健康是牙齒穩固生存的重要條件,炎症長期存在會動搖牙齒穩固的根基,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發生牙齒脫落的悲劇。
牙齦萎縮是不可逆轉的,即使經過牙周治療,也無法再恢復到初始的健康狀態。
如果已經患上牙周病,千萬別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才能及時止損。
牙周病的預防
- 衛生習慣
防止牙周疾病最好的方式是提前預防,平時做好口腔清潔工作,比如每日都要正確刷牙、堅持使用牙線,如果父母嫌麻煩,可以購買電動牙刷和沖牙器。
還要定期檢查牙齒,在檢查的過程中,醫生會查看牙齦的顏色、形狀、質地等情況以確定是否存在牙周疾病。
- 定期洗牙
洗牙是給口腔做一次徹底清潔,能清除掉長期堆積在牙周的菌斑,以及刷不掉的軟垢、殘留,是去除齦上菌斑和牙石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牙周疾病的基礎治療方法,每個人都應該定期潔牙,每半年到一年一次。
- 遠離煙草
戒煙,無需贅述。
- 及時治療
再說一次:牙齦萎縮是不可逆轉的,即使經過牙周治療,也無法再恢復到初始的健康狀態,如果已經患上牙周病,千萬別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才能及時止損!
經過治療後,除了平時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外,一定要定期進行複查,以及把之前使用的舊牙刷及時換掉,上面還殘留有大量致病菌斑。
-----------------------------
一則有趣的招聘啟事
基本上許多病早期被發現和晚期被發現是天壤之別。
拿出你的一些錢,讓你的父母至少每年做一次體檢,最好一年兩次。
因為這樣至少不會突然覺得哪裡不舒服了,得到檢查結果直接就是XX晚期了。
1,電動牙刷。(牙齒是健康之本,電動牙刷非常重要)對電動牙刷有保留意見的朋友可以忽略這一條
2,濾水器。不相信濾水器的朋友可以無視。(每日都用的上)把木筷子換成不鏽鋼筷子(不喜歡金屬筷子的可以略過)買某一個牌子的韓貨不粘鍋,真的不粘,清洗輕鬆。
3,給家裡裝暖氣片和中央空調,每個月的水電費你綁定了交。(一定叫他們不要節約,恆溫對壽命有幫助,老年人不要再鍛煉他們的耐受能力了)
4,每年帶父母體檢。(有病今早發現,有目的性的科學解決)
5,經常買營養健康的食品(此處特指非「保養品」,而是五穀雜糧 紅棗等營養 健康的食品)我都是定期買食品淘寶直接郵寄到家裡。(還有大米和水果,因為比較重,捨不得他們拎,我都是買5斤一箱的水果,份量不大比較新鮮)
6,常常跟他們宣傳一些養生知識。哪些是忽悠人的,哪些是靠譜的大家自行判斷。(我有買智能手機給他們,一步步交他們使用,慢慢引導,今年他們已經會上知乎和其它網站以及app了,有好的資訊我都會微信轉給他們,有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是魚和漁都給他們。)
7,這點也很重要但是大家常忽略,注意跟他們精神交流,身心健康是一體的。按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陪伴他們的時間很重要。
8,給他們報團旅遊。(還是身心愉快乃長壽之本,報團時注意,要找行程比較不緊密的深度游,0購物)
最後感悟下,我30歲,收入一般,平時節約,連買10塊錢的東西也會猶豫下,愛不需要壕。
因為有愛的驅使,我更加努力的賺錢和研究合理使用有限的閑錢,更認真的去打理我的世界。
再次感悟,已婚已育之後,我發現正真的愛是無私的,不但不計回報,甚至都為對方的自私而感到開心,如果父母能自私的愛自己對我來說是一種安心和幸福。
比如說,不要求他們幫忙帶我的孩子,不但不要求而為還開導他們不要受到周圍人輿論的壓力,老人沒有責任去幫助子女撫養第三代。他們對我的責任已盡,不要有心理負擔。
再再次感悟,這不代表愚孝,自己的生活也要有自己的態度。
更:(有朋友提出可以買保險。大家自行衡量)- 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範圍和報銷比例均較少,尤其是當需要一些特殊器材(如骨科的人工關節、內固定材料,心內科的支架、起搏器等)時,報銷比例更低,可能需自付50%-80%等。因此,如果沒有職工醫保或者城鎮居民醫保,遇到大病可能會吃不消。建議能辦前面兩個保險就盡量辦,辦不了還是需要買一些商業保險,但是商業保險需注意保險覆蓋的範圍,保險公司要求多,很tricky,謹慎!
- 家中備電子血壓計,體溫計,通過監測體溫,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初步監測健康情況,農村家庭常常忽略這些,摸一摸覺得不燙就是不發燒,覺得頭不昏就沒有高血壓,但是長期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真等到有腦出血、冠心病的時候就遲了。同理,如果體檢發現血糖高了,建議備血糖儀,不高就不必了。部分腫瘤也可在最初表現為長期低熱或者其他表現。
- 家中常備常用藥物。外用的包紮,對關節炎、腰椎問題的外用藥;口服藥則針對家裡人的基礎健康問題了,常備的感冒藥,控制血壓,胃藥等。
- 定期體檢。大醫院都有體檢套餐,項目範圍還算廣,深度不夠,但主要起篩查作用。建議至少1年體檢一次,如有發現其他問題,需增加體檢頻率。早發現早治療。
- 加強對家裡人的健康宣教,尤其是對於及時看病這一認識要反覆強化,農村的老年人經常等到扛不住了才去看病,那種時候一般問題都大了。
- 建議戒煙,並增加運動習慣,不一定就得跑了,飯後散散步也好,減少糖尿病、冠心病等風險。
- 常回家看看。不回去也多打電話。(我自己都需要反省這一條o(╯□╰)o)
陪伴。
很認真地說,給他們買高端醫療保險。
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不打算推薦任何保險。說來說去也就那麼幾個,有心的可以自己去了解對比一下。
----------很多人要我私信推薦,自己google一下高端醫療保險或者在知乎搜一下都能出來不少結果。自己對比看看價格看看coverage不是什麼難事吧。
- 體檢: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家族史、生活習慣等選擇合適的體檢。1-2次/年。
- 保險:不要總是覺得還早。畢竟健康相關的保險總是越早買越(便宜)好的,受益也越久。
- 養生:這是最難的。根據父母的認知水平幫助他們養成盡量健康的生活習慣。盡自己所能的改掉父母那一代所謂一點不舒服忍忍就過去了一類的陋習,讓他們了解到自己的健康對於這個家庭,對於自己的兒女是多重要。
當然,最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就從你想到這件事起,就行動起來。
關注一下微信公眾賬號「中老年健康」,丁香醫生系列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14GPl3XE7yiQrTH099TF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中老年:
http://weixin.qq.com/r/ZUzx6WvEkDbvrS_K9xl3 (二維碼自動識別)
內容值得放心
保險+定期體檢+正確的養生和治病觀念..
父母如果做到了自然好,如果有一點做不到的話,做子女就一定要幫助父母做到,編一首打油詩就是: 平時買保險,定期做體檢,得病遵醫囑,養生不折騰.
以上經驗稱為血的教訓毫不為過,這都是我媽和她病友們和大病多年鬥爭得來的,同意樓上的觀點,商業保險加上定期體檢真的是父母晚年的保護神. 我們家工薪家庭,父母平時工作很忙,也不怎麼注重保養身體,體檢也只有單位的體檢,但經過我母親三年前鬼門關中走了半圈,我們家的養生治病觀念有了很大改觀.
曾經有不少人包括我在內總以為有醫保,就是工資條內扣的那些不就夠了嗎?三年前的事情教育了,醫保無法完全替代商業保險,正是商業保險中提供了比原來的醫保範圍內更靈活的治療和用藥範圍,對於大病來說也許就是多了這一點靈活性,可能就挽救了一條命.
記得我上初中時,我的小姨下崗後後在保險公司做推銷員,收入全靠提成,我媽當時為了支持我小姨的工作,給她和我爸都買了較高保費的醫療保險.說實話,當時覺得挺不值的,自己本身有醫保,又不一定用的上,簡直是給保險公司白送錢,還不如直接把錢給我小姨.但我媽還是堅持下來,每年投保.我媽文化程度不高,可能我小姨安利了她很多保險知識,理財主要除了存銀行就是買各種保險,即使是後來我小姨又找到工作,我媽還是堅持給全家買醫療保險.結果真到狼來的那天,的確幫了大忙.讓我媽得到了比目前收入水平高一檔的治療方案.也就是說,大病當前,能讓我爸媽少一點為錢發愁,而是全力治病,真是雪中送炭了.
三年前,我們家經歷了類似中國真的有很多窮人嗎? - 匿名用戶的回答, 的情況,
當時覺得很後悔,如果早點檢查出來我母親就不用受這麼多罪了,治病這事和&<扁鵲見蔡桓公&>一樣,早發現早治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不要等到晚期了再去賭命.人到中年開始就應該定期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的體檢發現指標超標要及早重視不要等著得病了再去治.
我的母親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晚期.切除腫瘤後需要放化療治療,癌症病人很多都倒在放化療這一過程中,因為副作用極大.化療藥物中有一種副作用較小,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吃流質食物,脫髮癥狀也輕一些,但痛苦程度沒有任何減輕,而且價格不菲.但是這種葯不是在醫保範圍內的,但是很多患者都是選了醫保範圍內另一種化療藥物.我們家選擇了那種副作用較小的.我媽終於挺過了那一關,事後我爸說,雖然好處就多了這麼兩點,但也能救一條命.一個是生理上,能吃點東西,哪怕是粥,也能提供些營養,增強抵抗力.另一個是心理上,頭髮沒掉光,這讓我媽認為自己的病情不嚴重,這關能夠闖過去.
我母親在治病過程中認識了很多病友,也講了很多他們治療的故事,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錢在治療過程中的確很重要,但正確的觀念也非常重要.有的病友還真不是缺錢,中老年人健康很多還是需要正三觀.有以下幾類真的要小心,除了要在生活上關心,更要在觀念上給予引導.
1.中藥黨VS西藥黨: 如果說身體健康的話也就睜隻眼閉隻眼吧,都進了病房了不聽醫生的治療方案,而堅持自己的所謂的偏方秘方,一類堅持吃偏方(這裡沒有任何黑中醫的意思,他們是"偏方黨",根本不是正規的中醫開出的藥方,有些藥引子給人一種玄幻小說的感覺),另一類估計是西藥黨,各種吃在治療期間收到的或者是自己買的保健品,各種藥片補品一起上.
2.愚昧的信仰的:有的病友把生命的希望託付給某大師,佛祖,活佛,上帝等等而不是醫生,還有人在生病期間燒了很多頭香(注意是頭香,只要999),請大師念經什麼的,請上帝寬恕罪行.還有的人放生(蛇,據說靈性高,越毒越好?如果 放點魚鳥什麼的我就不吐槽了),以期待一命換一命.安慰劑效應終不能代替全面的診療方案.
讓人痛心的是,以上這兩類人都選擇了醫保範圍內的那種高副作用的葯,說實話,他們如果把錢花在刀刃上,用一些副作用小點的葯,再加上安慰劑效應(不管是信念還是信仰)應該就能闖過那一關.陪他們去運動,而不是叫他們去運動。
陪他們清淡飲食,而不是叫他們清淡飲食。
陪他們過「六一」,因為「返老還童」是常有的事……
第一,買醫保;第二,每年定期體檢。
農村老人的話,讓他戒煙或者讓她不要幹活是不切實際的,而且也容易心理出問題。因此抽不妨抽好煙,用過濾,適當減少抽煙之數,多做一些擴胸類的運動鍛煉增強肺順應性。母親的話建議買個腰圍保護一下,這樣不至於突出太厲害壓迫到神經。
國內對口腔健康的標準是到了80歲仍然有20顆健康的牙齒。
其實國內有90%的人口腔意識都是不達標的,尤其是我們父母一輩,到了50、60歲牙齒已經壞了一半,甚至不足20顆。
所以如果你真的關心父母的健康,與其說花大量的金錢買保養品,還不如多花點心思和時間多關注一下他們的口腔問題。
爸媽時不時會牙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老百姓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事實上,牙疼就是一種病!一種病!一種病!(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造成牙疼的原因有很多,像是急性牙髓炎、急性牙周炎、牙周膿腫、智齒冠周炎、食物嵌塞等。總之,出現牙疼癥狀別掉以輕心,及時看牙醫。
爸媽牙齦紅腫,刷牙經常出血怎麼辦?
牙齦出血,這是患有牙齦炎的主要自覺癥狀,多在刷牙或咬硬物時發生。除了出血以外,牙齦炎的表現還有紅腫和脹痛。
一定不要輕視這個情況,儘早治療,繼續放任不管下去很容易出現牙周炎,甚至引起牙齒鬆動。日常清潔一定要注意,早晚用巴氏刷牙法刷牙、清潔牙齦溝,並在飯後配合牙線清潔,每半年洗一次牙。
爸媽牙齒提前鬆動怎麼辦?有沒有什麼辦法改善?
其實沒有提前鬆動的說法,如果牙齒保養得當,老了不鬆動掉牙也是完全可能的!
大部分中老年人牙齒鬆動掉落的罪魁禍首就是——牙周炎。如果長期不注重口腔衛生,牙齒表面會產生大量的牙結石,從而引發牙周炎。表現為牙齦出血、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最後可能導致牙齒鬆動脫落。
需要進行正規的牙周治療,並注意日常口腔衛生清潔,半年洗一次牙。
爸媽缺了兩顆牙怎麼辦?要去做假牙還是種植?
優先考慮種牙。種植牙是目前修復口腔功能最理想的假牙,有「人類第三副牙齒」的美譽,與傳統假牙相比,種植牙更牢固美觀,而且結實耐用。
它的咀嚼功能大大優於其它假牙,而且又很強的固位和穩定性,就像真牙一樣「紮根」在口腔里,讓爸媽像沒有掉牙一樣吃嘛嘛香。
爸媽牙齒錯亂不齊,有必要去戴牙套做矯正嗎?
如果牙周情況允許,建議矯正。其實矯正不止是對美觀的考慮,更多還是為了健康。牙齒錯亂不齊會使口腔清潔變得困難、容易出現牙周疾病。
不正確的咬合還會給面部關節造成極大的負擔。輕微的,會有臉部歪斜、肩膀酸、偏頭痛、腰痛等不良反應;嚴重的,關節幾近磨損,最終將失去咀嚼功能。
如何清潔假牙?
每天早晚刷牙時,都需要摘下假牙,並用軟毛牙刷清潔乾淨。必要的時候,可以買假牙清潔片浸泡清潔。另外假牙是有一定使用壽命的,到期了需要更換製作新的,保證假牙的效果和衛生情況。條件允許的話,建議做種植牙,代替不方便的假牙。
日常口腔護理要注意什麼?
每天至少早晚刷牙兩次,並且飯後配合使用牙線。每半年洗一次牙,每一年都做一次口腔健康檢查。
並且有口腔問題及時解決。我們的原則是:能通過補牙治療的,就不要等到做根管治療;能通過根管治療解決的,就不要拖著等到需要拔牙;能種牙解決的,就不要空著等到旁邊的牙都倒了!
很早就關注這個問題了,抽空答一下。(職業關係,從風險與保險的角度談一談)
父母有哪些特點?
1、風險大:上了年紀的人,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在消退,相較於年輕人,他們患病的風險更大。
2、意外發生率高:除了身體機能外,老年人對外界事物的反映也呈現衰退,
3、收入幾乎為零(領取退休金的少數群體除外)
4、保障單一(有社保,新農合或城鎮社保)
基本可以概括為:疾病發生率高,大多依附社保。
保障缺失意味著作為子女,我們要為父母補上充足的保障。
為什麼我們要為父母買保險?看了這幾點,你就知道了。
1、喜歡返還型(沒生病錢還回來,多好的事),關於這一點真的不想再多說了,作為子女,你們記得告訴父母,返錢的保險就別買了。
2、習慣抱團買保險。(我剛買了一份保險,可好了,生病有人管、老了還能領養老金,你也買一份吧)你一定有個這樣的王阿姨,如果沒有,王叔叔肯定是有的吧。
3、認為保險是萬能的(治病、養老還能領分紅),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保險不是萬能的,沒有保險是萬萬不能的」
可總結為父母具有保險意識,有購買慾望,但對保險的認知還停留在原始階段,比如愛返還、更愛分紅。
可見,絕大多數父母並不具備購買保險的辨識能力。如果可以,篩選一下父母買的保險產品,如果剛購買不久可以找到替換的保險產品,建議及時止損。
接下來就是文章乾貨部分了,為了父母的健康,我們要為他們選購保險。
====乾貨====
50至60歲的父母,正處於風險高發年齡,任何一種保險對於他們而言都有意義,但有意義不代表適合購買。在告知「父母需要什麼保險?」這個問題前,先熟記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
父母買保險有哪些注意事項?
1、出險概率高,此時購買重疾險,非常有可能出現保額保費倒掛現象(所交保費總額與保額持平)。
2、購買健康險特別是重疾險,健康告知會更加嚴格,很多保險公司會要求投保人去指定機構體檢,如果不符合投保要求是沒辦法購買保險的。
3、保額也有限制,很多保險公司根據投保人的投保年齡會在保額上給予嚴格限制。不僅如此,很多保險產品已經向50至60歲的老年人關上了大門。(不在投保年齡區間)
大家可將1、2化作重點,熟記。
應該為父母買什麼保險?
1、意外險
目前很多意外險產品的投保年齡已放開至60周歲、65周歲,這個保險的門檻極低,是為父母入手的第一款保險產品。
2、醫療險
從投保年齡來看,50至60歲的老年人在健康險的選擇上,已經沒什麼主動性,尤其是重疾險,大多會要求體檢,體檢後大多會拒保,身體上的小問題也會在投保時被拿著放大鏡看,投保難度可見一斑。但醫療險的出現,對於這一群體來說多了一個選擇。
50歲購買100萬保額的**尊享e生醫療險,保費為799元/年。
50歲購買300萬保額的**安醫療險,保費為1004元/年。
可能很多人會說,醫療險不保證續保,而且有1W的年免賠額,請問,在重疾險失去主動購買權的條件下,你還有更好的選擇嗎?另外,雖然醫療險不保證續保,但如果在保障期內出險,作用立竿見影。
3、防癌險
如果父母年齡已經超過60周歲,而你又糾結於醫療險的續保問題,那麼防癌險也是一個選擇。防癌險允許三高人群購買,門檻比醫療險又低了,但是它賠付的只能是癌症,老年群體高發的心腦血管疾病不在保障範圍內,就是比較常見的「腦中風」「冠心病」「心肌梗塞」都不在保障範圍內。
以上基本就是「現在能為父母的健康做點什麼」的概括性解答了。
這裡再說幾句題外話
1、每年帶父母去體檢一次
2、如果父母身體還算健康,每年帶父母出去旅遊一次
3、為自己買份定期壽險,家庭支柱倒下,父母也能老有所依(當然,我希望這份保險永遠用不到)
善於分析保險/理財產品的創業小白,目前創業做【智能保險師】,同名APP及公眾號均已上線,歡迎與我溝通探討。想了解保險、理財知識,移步我的知乎:北斗星 - 知乎
學醫。
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致表示,家裡有個學醫的真是太好~(≧▽≦)/~
我自己覺得,高票回答中什麼genetic test實在不靠譜的太邪乎。
我是學醫的,我覺得現在我為父母健康能做的其實最簡單。記錄。
就對於血壓和血糖來說。
記錄父母早上幾點起床,起床後血壓多少血糖多少,飯前飯後血糖變化,早晚血壓差的變化,太多太多你可以做的東西。
你要知道如果有高血壓的話越早採取降壓治療他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低。
你可以帶他們沒事兒走走,稍微離遠點觀察他們走路時是否協調,你可以通過跟他們聊天去判斷他們是否有阿爾茨海默前兆。你可以通過觀察他們勞動時呼吸去大致判斷他們的心肺功能。你可以通過觀察他們體重的變化去預判他們是否有患相關疾病的風險。你作為兒女,能做的太多太多。
在聊聊其他的,你可以通過觀察與觸摸父母的手指甲了解到他們是否缺鈣。你可以通過簡單的查體檢測出他們的身體狀況。真的太多太多。
推薦閱讀:
※瘦人如何健康的增重?
※躺在床上沒睡著的這段時間對睡眠這項活動來說有意義嗎?
※為什麼有人睡 8 小時還覺得不夠,而有些人僅睡幾小時也能精神抖擻?
※備孕多年終於懷孕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游泳結束後應該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