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


前方劇透預警

先一句話總結:

=====

一.先說人類

1.星爵:克里斯·普拉特 Chris Pratt
經過開場20分鐘的鋪墊,迅猛龍的奶爸終於在眩光下登場(ps:聽說一開始這角色想找傑森·郭達·斯坦森斯演,但是最終還是星爵贏下了這個角色)

2.女主: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

臉盲症的大胸妹紙,你們可能不記得她是誰了,但下圖這一幕你可能會想起來

她是老版《蜘蛛俠3》皮特黑化後為了上海女友去追的那個女生。她老爸是響噹噹的傳記導演朗·霍華德,導演的作品包括《美麗心靈》《對話尼克松》《極速風流》...

3.侏羅紀世界CEO

他就是《少年派》里的老年派,土豪集團Masrani Global的掌控者,而且還會開直升機。他的集團到從約翰·哈蒙德博士,就是下面這位老爺爺(侏羅紀公園的創始人,好懷念(>﹏<)去世後,買下了建立起「侏羅紀公園」的國際基因科技公司InGen,然後重建了整個企業。

4. 科學家亨利·吳

華裔演員,真名叫黃榮亮,設定類似掃地增的角色,在93年版的《侏羅紀公園》里也出現過但我沒找到劇照也懶得找了。

===好了前面都是鋪墊,現在我們要進入重點:恐龍!==
===好累我先去吃個飯分割線===
===吃完了,繼續!=====
===話說看完《侏羅紀世界》有沒有很餓的感覺?===

二.再說恐龍

說到恐龍,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影片中大多數恐龍都是白堊紀的,和侏羅紀並沒有什麼關係哈哈哈哈哈!!。而科學家的最新發現其實恐龍身上有的都長有各種斑紋和羽毛,但是電影中的恐龍都是光溜溜長滿鱗片(然這次電影里給了解釋:他們是為了迎合遊客故意把恐龍孵化成這一個樣子的)

此外,真實的恐龍也沒有影片中的那麼大,尤其是滄龍,快趕上哥斯拉了

話說我也不是古生物專業出身的也討論不出來啥,先上名字和圖,按照存在感排序!

1.暴虐霸王龍(Indominus Rex, or D-Rex)

身為大Boss,實際是一個虛構的人造混血恐龍。但名字來自霸王龍(T-Rex),應該是霸王龍+迅猛龍基因。特徵是:高智商(簡直比正常人類還聰明),會偽裝,會隱身(通過調節身體溫度),會偷襲,能通過自殘來反追蹤,還會策反其它恐龍,總而言之就是開掛一般的存在。

8. 霸王龍 (T-Rex)
簡直就是哥斯拉的化身,小手萌萌噠,拯救人類深藏功與名(我找不到圖了誰給我一張?)

9.滄龍(Mosasaur)

本片徹底告訴我們,不在一個重量級別上,對手再牛逼也沒什麼卵用。 霸王龍和他PK感覺就像紅毒蛇大戰魔山。

10.迅猛龍(Velociraptor)

11.無齒翼龍(pteranodon)

======寫得好累,你們想到什麼我再填上 ====
======謝謝各位鼓勵,我決定添加完彩蛋致敬部分!=====

三、最後說下彩蛋!

1.第一部里霸王龍攻擊小盆友的時候男主為了讓它轉移目標使用了燃燒彈,而新一部女主為了讓霸王龍出山,也使用了這個道具

2.兩兄弟再被暴虐追殺,跳下瀑布之後推開的那一扇門就是第一部里侏羅紀公園的大廳正門。(找不到《侏羅紀世界》里的圖了你們湊合看吧)還有撿起來的那個橫幅,也是第一部里的。曾經的侏羅紀公園跟新一部的比起來還真是....挺復古的....

3.兩兄弟倆修的那輛車是第一部里的,證據就是中間後視鏡上掛的牌子,在《侏羅紀世界》也出現了。

4.而影片剛開始恐龍破蛋而出的鏡頭,第一部里也有。不過第一部里的恐龍可愛多了,新一部完全是驚悚!

===End====

===哈哈上知乎日報啦===
謝謝大家支持,如果大家都很喜歡這類內容,我可以用以前註冊過的一個公眾號【電影研究社】 (微信號:moviepro) 來繼續發掘電影里有趣的內容。你們希望我來挖掘哪些電影請評論或私信告訴我!

http://weixin.qq.com/r/N0PC2lnEzQSyrR259xYl (二維碼自動識別)


由於少數情節欠缺鋪陳,《侏羅紀世界》劇終後,觀眾普遍有三大疑問:

1、女主是如何跑贏暴虐霸王龍的?
2、片尾迅猛龍和霸王龍說了什麼?
3、結局過後要如何處理園內恐龍?

其實只要對劇情稍加改動,就可以妥善解答這三個問題。

片中男女主人公初次見面時,男主正在保養摩托車。事實上這一場景並無必要,因為在此前的馴龍段落里,男主的形象已經樹立起來了,修理摩托車對人物塑造和劇情發展影響甚微,所以我們不妨從這裡著手改動。

這一段我們可以改為:女主找男主的時候,男主正在課堂上教授四隻迅猛龍學習通用龍語。當然,作為好萊塢影片,哪怕是十幾秒的鏡頭也不能馬虎,所以我略微描述一下幻燈片的內容:

男主選用的教材,是恐龍界權威——蓋勒教授所著的《龍語從頭學:音標入門》全新加值修訂版(光碟收錄:蓋勒教授親身授課錄音,逐課點撥發音訣竅。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聽眾逾億,好評如潮。小龍人、龍子太郎、龍血武姬、龍王三太子聯袂推薦)。

教材涵蓋了最常用的龍語辭彙,有些案例鮮活生動,回味無窮:

有些案例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有些案例深入淺出、九淺一深:

由於教學視頻放在視頻網站上,播放過程中也難免廣告。這裡正好放到女主此前出演的某急支糖漿廣告,男主看到昔日的約會對象,心中不免泛起惆悵。就在此時,女主叩響房門。

這一段的改動主要有兩個作用。

第一個作用是通過急支糖漿廣告,交代了女主的過去,同時非常有力地說明了女主為什麼能在後續情節里跑贏暴虐霸王龍。我們知道,要通過人物特質而不是通過巧合來推動劇情發展,關鍵情節不能僅僅停留在「說得通」的層面,更要讓觀眾感到「他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才行。

第二個作用是消解原作劇情中的一個 BUG。片中暴虐霸王龍和迅猛龍溝通時,男主的解釋是暴虐霸王龍有迅猛龍的基因。這個解釋顯然不靠譜,男主有人類基因,也沒見他會說各國外語啊。另一方面,霸王龍並沒有迅猛龍基因,雙方在片尾又是如何用語言交流的呢?如果存在一門通用龍語課程,龍類之間的對話就有理可依、有據可循、依法治國了。

既然已經消弭了 BUG,我們接下來繼續探討霸王龍和迅猛龍究竟說了什麼。這段劇情發生在影片末尾,霸王龍機械降神,幹掉了暴虐霸王龍,和迅猛龍各述機鋒後,便轉身離去了。

按照香港電影的套路,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霸王龍:我以前沒得選擇,現在我想做一條好龍。

迅猛龍:好啊,去跟飼養員說,看他讓不讓你做好龍。

按照美國電影的套路,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霸王龍:我是你爸爸。

迅猛龍:不!!!

按照國產電影的套路,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霸王龍:我是隔壁老王霸,代號「老鬼」。

迅猛龍:同志,原來你也是潛伏在密林里的黨員?

按照法國電影的套路,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霸王龍:和我一起封在琥珀里,敢不敢?

迅猛龍:敢,因為我愛你。

按照日本電影的套路,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霸王龍:伶盜君,其實……我喜歡你很久了。

迅猛龍:霸王丸,我也對你……

不過這些台詞都缺乏鋪墊,如果承接我們之前的情節,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霸王龍:小朋友,龍語難學么?學起來開心么?遇到過什麼困難?

迅猛龍:Fus Ro Dah!

最後我們來探討一下結局問題。許多觀眾看完影片後會問:難道就這樣讓恐龍在島嶼上自身自滅了么?難道就這樣不管不問,放任自流了么?

當然不可能。作為島上僅存的實權人物,女主和男主要一起肩負恐龍的善後工作。

按照女主的性格,她應該會提議開一家炸恐龍店,從此一勞永逸。連廣告詞都是現成的:恐龍全家桶,現已加入 KFD 豪華午餐。

男主當即做出拒絕的動作,急道:紫薇你別走(好像串了……)。

男主當即做出拒絕的動作,急道:不約,叔叔我們不約(似乎也不對……)。

男主當即做出拒絕的動作,急道:女王饒命,手下留龍(這下總算對了)。

女主雙手一叉,眉頭一顰,心想這點小事你都不聽我的,以後懷孕了怎麼指望你給我買帶孕婦模式的路由器,說不定還要罵我蠢,美國男人果然不會站在太太的角度考慮問題。

男主心知不妙,忤逆了太太,回家可得靠手了,可是心裡又捨不得把恐龍全油炸了。就在這危機關頭,男主想到了唯一的萬全之法——上交國家!

全劇終。

不是很長的演職員名單。

神秘生物:我是身經百戰,吃得多了!

更多「腦洞故事板」系列回答,請點擊——
腦洞故事板合集目錄 - 任意鍵 - 知乎專欄


是時候上這張圖了...
圖片源自網路(某Q群里看到的,如有侵權請提醒刪除)


愚蠢的人創造了這個世界,而智者不得不活在其中,思考這個世界的意義。——代題記。


聊電影大神都出場了,我就來推薦一下原著小說《侏羅紀公園》。


————--電影改編的影評部分——————-

為了切題,我還是先談一談這兩部電影對原著的改編,否則影評就成了書評。

應該說,對原著內容承襲最多的,還是第一部《侏羅紀公園》,基本是沿用了小說的「考察小分隊和親友啦啦隊小島遇險」的主體情節,但在我看來,《侏羅紀世界》反而更符合原著的科幻設定。

為什麼?

首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里的恐龍(除了那個雜種龍)是一億多年前的恐龍嗎?

這個問題,大家恐怕會覺得奇怪,那難道不是恐龍嗎?好吧,當我們先看看原著的設定:

「他們現在本來就不是真的,」吳說道。「這正是我竭力要告訴你的。這地方毫無真實可言。」他無可奈何地聳了聳肩膀。他看得出來,他費了半天口舌,對方仍無法理解其中的道理。哈蒙德對技術細節從來不感興趣,而這場爭論的本質正是技術。他要怎樣才能向哈蒙德解釋清楚這個事實呢?要怎樣才能向他解釋DNA的不完整修補以及他曾經不得不填補的化學結構序列中的空白呢?他儘可能做出最好的假設,但假設畢竟是假設。「恐龍的DNA就像經過修整的舊相片一樣,基本上與原來的相同,但在某些地方已經過修補,並使它變得完整,因此||」

……

葛蘭說道,「最下方那一欄顯示的是什麽?」

「動物的發行版。最新版本是四.四或是四.叄。我們正考慮進到四.四版。」

「版本號?你是說這就像軟體一樣?新的發行版?」

「嗯,是的,」阿諾說道。「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和軟體是一樣的。當我們在DNA中發現有技術性瑕疵時,吳博士主管的實驗室就必須製作出另一種新的版本。」

想到要把活生生的動物按照軟體一樣來編號並不斷接受更新和修訂,葛蘭感到十分困惑。他說不清這究竟是為了什麽,這種想法太新奇了,他本能地感到不自在。他們畢竟是生物呀……

阿諾一定也注意到他面部的表情了,因為他接著說道,「葛蘭博士,對這些動物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是毫無意義的。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該記住這些動物是被製造出來的。是人製造出來的,有時候也會出差錯。當我們發現出了差錯時,吳博士的實驗室就必須研製另一種新版本。我們需要追蹤掌握我們已擁有什麽樣的版本。」

看到這兒,大家應該明白了所謂「基因恐龍」就是可以像軟體一樣不斷升級的人造生物。我們可以按照我們的需要不斷改造它,比如,不讓他逃走:

「因此我們不希望這些動物在荒野中生存,並使他們對離胺酸產生依賴。我加入一種基因,它在蛋白質新陳代謝時會產生一種獨特而有缺陷的。其後果是這些動物自身無法產生離胺酸,必須從外界攝取。如果他們不能從外界得到充足的離胺酸的食物||我們平常給他們服離胺酸片||它們在十二小時之內就會陷入昏迷,然後死亡。這些動物經遺傳工程的處理,無法在現實世界中生存。它們只能生活在侏羅紀公園內。他們根本沒有自由,純粹是我們的囚犯。」

甚至,不能繁殖

「喔,它們不可能那樣做的,」吳說道。「我們飼養的動物都不能繁殖。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要建這個育幼室的原囚。這是更新『侏羅紀公園』中動物的惟一途徑。」

「為什麽這些動物不能繁殖呢?」

「那就是,事實上是我們使它們變成這樣的:我們控制了染色體,控制蛋內的繁殖環境。從生物工程的觀點來說,雌性較容易養育。你們很可能知道,所有脊椎動物的胚胎生來都是雌性的。我們的生命都是從雌性開始的。一定要有外加的因素,加在發育的某個時間裡分泌激素,才能使生長中的胚胎轉變為雄性。但如果任其自由發育,胚胎自然會成為雌性。所以,我們所飼養的動物都是雌性的。」

明白了吧?此「恐龍」非彼「恐龍」,只是我們在遠古恐龍的DNA碎片的基礎上,利用現代基因技術創造出來的,都是現代基因怪物,不管是霸王龍、滄龍或者別的什麼。

《侏羅紀公園》放棄了這個設定,把情節的重點放在小說的後半段,成了一部典型的怪獸片逃亡電影。

而《侏羅紀世界》的設定,更符合原著的精神。《侏羅紀世界》是最大的亮點——那個暴虐龍,創作靈感源於小說的一個情節點:

「嗯,不完全是吧,」吳反駁道。他在客廳里踱步,然後用手指監視器。「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欺騙自己。我們並沒有做到在此地重造過去。過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絕不可能再被造出來。我們所取得的成就是改建過去,或至少可以說是過去的一種變型。也就是說,我們能夠造出一種更好的變型。

包括暴虐龍DNA的來源之一,也在原著中提到了:

「當你製造恐龍的DNA時,」葛蘭說道,「你是用碎片來進行的,對嗎?」

「是的。」吳說道。

「為了製作一串完整的DNA,你是否曾需要採用來自另一些物種的DNA碎片?」

「是的,偶爾會這樣,」吳說道。「這是完成工作的惟一途徑。有時我們採用各式各樣鳥類的DNA,有時則採用爬蟲類的DNA。」

「用過兩棲動物的DNA嗎?尤其是蛙類的DNA?」

「有可能。我得查一查。」

「查一查吧,」葛蘭說道。「我想你將發現答案就在其中。」

有科學家吐嘈《侏羅紀世界》中迅猛龍太大太萌了,其實馴服迅猛龍也是原著中吳的構想

「這是當然的。不過我只是說,為什麽要待在原地停滯不前?為什麽不繼續進行研究,然後製造出完完全全與我們所期望的、相符合的那種恐龍呢?一種更能夠被遊客所接受、一種能飼養在我們公園中而且走路緩慢,並較為馴服溫順的恐龍呢?」

為什麼我要反覆強調真假恐龍的問題呢?這是一個與小說主題息息相關的問題,後面我會重點講到。


————--影評部分結束——————-開始書評推薦——————

以下內容基本可以總結成知乎體的四大問題:
一、你身邊有又帥又學霸,又有才又有魅力的男人嗎?(需貼PP)
二、被霸王龍咬住是什麼樣的體驗?(真實經歷者進)
三、請推薦電影中沒有出現的小說的精彩情節!
四、如何評價紀羅紀世界的這次意外事故?

開始啦——

科幻小說的題材,除了大家熟悉的太空歌劇、世界末日、外星人類型外,還有一類暢銷書大戶,叫科技驚悚小說。這類小說往往把科學知識的豐富嚴謹與驚險小說的曲折情節融為一體,屬於那種「又硬又爽「的科幻小說。其中最有名的應該算是《達芬奇密碼》,但銷量最高的還屬邁克爾·克萊頓所著的《侏羅紀公園》,據說已經賣了1億冊,是全球銷量最高的科幻小說。而且,這個銷量在《侏羅紀公園》電影開拍之前就創下了,也就是說,電影的熱銷與小說的熱銷不無關係。

談談小說《侏羅紀公園》的四大看點吧


一、作者邁克爾·克萊頓——電影、電視劇、暢銷書三大領域的高富帥

先看看令人炫目的履歷表吧:

哈佛大學文學系+英國劍橋大學人類學系的客座講師+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學位+麻省理工學院的客座作家

再看看長相:

身高2米零6的長腿歐巴,1992年的(People)雜誌將他評為全球50位最高雅人士(FiftyMostBeautifulPeople)之一

電影方面的成就:

《剛果驚魂》、《黃金列車大劫案》的編劇、導演

《龍捲風》、《終極奇兵》、《深海圓疑》和《叛逆性騷擾》的製片人

電視劇方面的成就:

《急診室的故事》製片人和第一季前三集的編劇,基本上奠定了這部經典劇集的歷史地位。

暢銷小說方面的成就下面重點說

此公已於08年去世(致敬),但此版的《侏羅紀世界》仍然在編劇上給他留下一席之地,是否說明此片的劇本早在08年前就完成了?還是好萊塢的行規?

二、比「硬」還「硬」,比「科幻」還「科幻」的科技驚悚小說

正如前面列出的履歷表,通常科技驚悚小說的作家都擁有極強的專業知識,否則根本搞不定這一類型。而Michael Crichton更是奇才, 基本上一本書換一個科技領域,除了《侏羅紀公園》的恐龍題材,還有《恐懼狀態》的環境題材、《安德洛墨達品系》的細菌題材等等。

科技驚悚小說通常有大量的技術細節與情節穿插。之所以是技術而並非科學,是因為此類小說的不是寫宇宙、時空等,而是實實在在的當代科技,比如虛擬現實、生物工程、納米技術等。為了構造完整的真實性,作者往往要引用大量的科研資料,其技術細節之多,可謂「硬科幻」中的硬科幻。

比如,電影中有一個經典的「DNA復原術動畫講解版」,對於看電影圖熱鬧的觀眾就算不錯了,但對於真正擁有「知乎」精神的人而言,書中關於DNA技術的詳細講述才夠過癮,這是其中的一段——

他指著圖像說道:「這是個典型的例子。你看到的那個DNA有一個錯誤在下面一二○一行上。我們獲得的許多DNA都是支離破碎,或是不完整的。所以,我們首先要修復它,或更確切地說,得用電腦修復它。電腦將使用一種我們稱為限制的東西來切割DNA,並將選擇一系列能用來做這項工作的??(請參照圖表叄)。

「這是同一部分的DNA,限制的位置已經確定。正如你們在一二○一行上所看到的,兩個可在損傷點的任何一側切開DNA。我們通常是讓電腦來作選擇。但我們還必須知道我們插入哪一種含氮鹽基對來修復損傷處。為了做到這點,我們得把各種DNA切片進行排列,就像這樣。

「現在我們正在尋找一個DNA的片段。這個碎片疊蓋了損傷區域,能告訴我們什麽被遺失了。你們可以看到,我們不僅能找到這個片段,而且可以進行更精確的修復工作。你們看到的『黑條』表示限制性片段這是恐龍DNA的一小部分,這些片段由??切開並加以分析。電腦正在透過尋找密碼重疊部分來重新組合、編排這些片段。這有點像把難題作整合。電腦可以很快地完成這項工作。

「這就是由電腦修復的DNA。你們所看到的這項操作在一個常規實驗室里可能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然而我們只需幾秒鐘就可以完成。」

「你們處理所有的DNA嗎?」葛蘭問道。

「噢,不,」吳回答說。「那不可能。我們已經比六○年代前進了一大段里程。當時要譯出螢幕上出現的一批代碼,整個實驗室得做上整整四年。而現在電腦只要二個小時便可完成。但是,即使如此,DNA分子還是太大了。我們只看到那些因動物種類而異或與現存生物DNA片段不同的那部分的DNA。物種之間相異的核甘酸只佔總數的百分之幾。我們要分析的就是這些相異部分,而這仍然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侏羅紀公園》不是動作小說,前半部分有強的懸疑色彩,電影並沒有著力表現,後半部分的場面驚險,這是電影改編的重點,但小說比電影擁有更多的細節。

下面這段與霸王龍零距離接觸的情節,形態、神態、動作無一不形神俱備,電影特效團隊基本上可以照寫做了,除了畫面感真實感,而小說的心理狀態描述更是電影無法做到的:

就在這時,隨著一聲巨吼,只見霸王龍的腦袋穿過瀑布向他們這邊伸過來。

霸王龍張開血盆大口,丁姆驚恐萬分地瞪著它。莉絲尖叫一聲,撲倒在地上。那腦袋來回擺動了一陣子,然後又縮了回去。但是丁姆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映在瀑布上。

他把莉絲往凹穴裡面拉。那大嘴又伸了進來,它一邊吼叫,同時那厚厚的舌頭像蛇信那樣飛快地一下子伸出一下子縮進。頭上的水珠甩得四處都是,然後它又縮了回去。

莉絲緊偎著丁姆,渾身顫抖。「我恨它。」她說道。她還想往裡縮,可是凹穴只有幾英尺深,而且還堆滿了機器。沒有多少空間可供他們躲藏。

那腦袋又從水裡伸過來,但這次它的動作很慢,它的嘴巴貼在地面上,噴著鼻息,鼻翼一張一縮,呼吸著空氣,不過它的兩隻眼睛還在水 的外面。

丁姆心想:他看不到我們,他知道我們在這裡,但它的眼睛在瀑布外面,它看不見我們的。

霸王龍的鼻子吸了一下。

「它在干什麽?」莉絲又問道。

「噓||」

隨著一聲低沉的咆哮,它的上下顎慢慢張開,舌頭悄悄伸了出來。那舌頭又粗又大,呈藍黑色,舌尖有一個分叉,足足有四英尺長,毫不費勁就可以一直伸到凹穴最裡面的牆壁上。舌頭滑向過濾器,發出一陣刺耳的擦刮聲。丁姆和莉絲的身體緊緊貼著那些水管。

那舌頭慢慢移到左邊,然後又慢慢滑到右邊,裡面的機器被舔得 答答的。舌尖捲住水管和活門,

感覺一下它們是什麽。丁姆看到那舌尖的動作跟象鼻一樣,十分有力。舌頭順著凹穴的右側住回縮,碰到了莉絲的腿。

「喲。」莉絲叫了一聲。

那舌尖停住不動,然後捲起來,像蛇一樣往她身上爬去||

「別動。」丁姆輕輕提醒她。

從她臉上移過,然後滑到丁姆的肩膀,最後纏住了他的頭。丁姆緊緊閉住眼睛,那黏糊糊、滑溜溜的東西罩在他臉上:熱呼呼、 漉漉的,還有一股尿騷味。

那舌頭盤住了姆,開始緩緩地把他拖向那個張開的大嘴。

「丁姆……」

丁姆無法回答:他的嘴巴被那扁扁黑黑的舌頭給蒙住了。他看得見,但說不出話來。莉絲拚命拉著他的手。

「丁姆,快!」

那舌頭把他往噴著粗氣的嘴巴拖去,丁姆的腿上感覺到從它嘴裡呼出來的熱氣。莉絲使勁地拽著他,但她根本不能與那股抓住它的強力相抗衡。丁姆放開她,兩隻手推壓著那舌頭,想把它從頭上推開,可是他根本推不動它。他把腳插進泥地里,但他還是被拖向霸王龍的嘴邊。

莉絲用手臂抱住他的腰,把他住回拉,對他喊著什麽,可是他無能為力。他的眼前開始直冒金星。

一種寧靜、一種覺得現實是無法逃避的平靜感傳遍了他的全身。他慢慢被拖走了。

「丁姆?」

突然,舌頭鬆弛了,慢慢伸展開來。丁姆覺得它從他的臉上滑了下去。他渾身上下沾滿黏滑的白沫,那舌頭軟軟地垂在地上。它的嘴巴一下子合上,咬住了自己的舌頭。黑血噴湧出來,與爛泥混在一起。鼻翼還在斷斷續續地呼吸著。

「它怎麽了?」莉絲叫道。

接著,那腦袋慢慢地,慢慢地滑了回去,離開了凹穴,在地上發出一陣長長的察察聲。終於,它完全消失不見了。他們只看到一片銀白色的瀑布。

小說一共安排了15種恐龍,電影出中現的霸王龍、迅猛龍、雙脊龍、鴨嘴龍、始秀顎龍等等,只能看到樣子,而在書中,每種恐龍都有詳實的外形、個性、生活習性描寫,完全是一本恐龍百科全書。

除了是恐龍百科全書之外, 小說還涉及兩大類知識,一是生物技術、醫學、工程學、信息系統等偏工程技術方面的知識,另一類是以「渾沌理論」為核心的系統控制論。如果說前一類知識是情節發展的需要的話,那後一類內容對於主題而言就非常非常重要,後面會詳細談。

基於這種硬知識的密集信息量,帶來的閱讀體驗就是「真實「,人們看過《基地》系列之後絕不會去想「這是不是真的」,但讀《侏羅紀公園》時,你總覺得就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事。


三、沒有搬上銀幕的內容,同樣好看

也許是長期從事影視創作的原因,作者的懸念構建和情節鋪陳的功力,基本上可以讓你無尿點的一口氣讀完近500頁的書。

四部電影只選擇了原著小說10%的內容!沒有被改編的部分不是不好看,而是不適合視覺化,主要是一些科學背景過強的,與電影不相關的主題,和一些過於血腥的場面。可以說,剩下的部分更深刻,更刺激!

比如下面這一段,根本別想搬上大銀幕:

  伊蓮娜打開了房門。嬰兒正躺在柳條編的搖籃中,包了一塊淺色的毯子,只有小臉露在外面。搖籃的邊上蹲著叄條深黑色的蜥蜴,宛如叄個奇形怪狀的雕像。當它們看到伊蓮娜時,仰起頭來好奇地望著她,然而卻不逃離。在手電筒的燈光中,伊蓮娜看到鮮血從他們的嘴邊淌下。有一隻蜥蜴一邊輕輕叫著,一邊低下頭去,迅速地甩了一下,從嬰兒的臉上撕下一塊肉來。

  伊蓮娜尖叫著衝上前去,那些蜥蜴飛進黑暗中。然而早在她走到搖籃前面時,她就已經看到嬰兒的臉變成什麽模樣了。她知道孩子準是死去了。那些蜥蜴吱吱唧唧地鳴叫著,分別飛入大雨傾盆的黑夜中,只留下鳥爪般帶有鮮血的叄趾足跡。

嗯,《侏羅紀公園2》開頭小女孩被小型恐龍咬傷的情節,正是小說另一段不太驚人的情節。

由於第一部《侏羅紀公園》改編了小說的主體情節,後面的幾部就更多的選用小說的部分設定,其實小說中,還有相當多有趣的情節,可供以後改編,比如,公園用很多現代手段控制恐龍的行動,但系統越複雜,漏洞越多,恐龍正是利用這種漏洞與管理方鬥智斗勇,這就大有改編的空間。

四、更深刻的主題

一部科幻小說如果沒有科學,只有驚險的情節,那它是不被稱為科幻小說的。前面說過,《侏羅紀公園》不是一部純炫賣弄技術的小說,「混沌理論」的思考,正是這部小說的靈魂所在。

四部電影的主題總體上都沿襲了小說的主題:人無法掌握自然。所以第一部中的經典台詞是:「生命總會找到出路」。但出於市場票房考慮,電影的結局總是用人性的力量削弱了自己的主題,讓批判性不那麼尖銳。

小說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渾沌理論是貫穿全書的線索:

吳持有根深蒂固的觀念,以為這座公園從基本上可說是絕對可靠的,正如他堅信自己研發的遠古時代的DNA出現什麽問題一樣。無論DNA出現什麽問題,本質上都是遺傳密碼中的問題,並由此導致了遺傳環境互應結果中的某一特定問題:要不就是某種沒有接通,要不就是某種蛋白質沒有摺疊。不管遇到什麽樣的困難,只要在下一版本中稍加調整,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同樣地,他知道侏羅紀公園所面臨的問題並非什麽基本上的大問題。不是控制問題。根本沒有什麽問題是像動物逃跑的可能性這樣嚴重或是基本性的問題。竟然有人相信他會做出這種事來,致力於建造一個有可能發生這種危險意外事件的系統,每念及此,吳心中就有一種被冒犯的感覺。

「都怪那個馬康姆,」哈蒙德悶悶不樂,他說道。「他是禍根,你們曉得,從一剛開始他就和我們作對,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說什麽複雜的系統是無法控制的,而自然是不可能被仿造的。我不知道他有什麽毛病。真是活見鬼,我們不過是在這裡建造一座動物園而已。全世界都有動物園,全都運行得好好的嘛。可是他卻偏要證明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否則連死了也不會暝目。我只希望他別把金拿羅嚇得要關閉公園就好了。」

數學家馬康姆是全書的靈魂人物,小說通過他的談話,一步步向我們提示了一個複雜系統的不可控制性

「是的。但令人驚訝的是,很少有人願意靜下來聽,」馬康姆說道。「早在哈蒙德破土動工以前,我就把這個信息告訴他了:你打算用遺傳工程來繁殖一批史前動物,並將其置於一座小島上嗎?很好。這是一個美麗的夢想,很迷人。但它不會按照你的計畫發展的。它就像天氣一樣,涉及固有的不可預測性。」

「你對他說過這些了」金拿羅問道。

「說過。我還告訴過他什麽地方會出現偏差。顯然地,動物對環境的適應就是一個因素。這隻劍龍有一億歲了,它不適合我們的世界。空氣改變了,太陽幅射量改變了,陸地改變了,昆蟲改變了,聲音改變了,植被改變了。一切都改變了。空氣中氧的含量已減少。這隻可憐動物的處境就像一個人被擱在一萬英尺的高度上一樣。你聽聽它喘得那麽厲害。」

「還有其他因素呢?」

「籠統地來說,還有公園對生命形態滋蔓的控制能力。這是因為進化史就是一部生命逃脫一切障礙的歷史。生命掙脫出來,獲得自由。於是生命擴張到新的領地。這過程是痛苦的,也許甚至是充滿危險的。但生命卻找到了出路。」馬康姆搖了搖頭。「我並不想說得充滿哲學味,但情況就是這樣。」

小說的主題是很悲觀的,渾沌理論向我們揭示了「人類用科學控制一切」這個幻覺的破滅。「生命會找到出路」,只是看上去比較樂觀的表達方式,科學在這個句式里是無力的。

電影中把「人性」的力量放大了,安慰觀眾,但小說基本沒往這方面想,自然創造恐龍和人類創造恐龍,在作者眼裡並沒有什麼區別,恐龍被什麼滅絕和人類被什麼滅絕,也都是無法預測的。

數學家伊恩·馬康姆博士的著作《上帝創造恐龍》(God Creates Dinosaurs)短暫地出現在控制大廳里Lowery的桌子上。這一書名影射了他在第一部中的台詞:「上帝創造恐龍,上帝毀滅恐龍。上帝創造人類,人類毀滅上帝,人類創造恐龍。」

剛好看到別的問答里在討論侏羅紀公園的贏利模式,借這個問題提醒大家,我們的思想境界離馬康姆博士(其實是邁克爾·克萊頓)有多遠?當我們YY著收費模式時,作者就已經認為侏羅紀公園產品模式註定會失敗——不是入不敷出,就是危機四伏,小說和電影展現的就是後一種結果。
首先作者用種種事實證明,公園在安全上的投入是無法想像的高,無論多少高的收入都不可能打平。
但更重要的是, 侏羅紀公園不是動物園,而是一個小型的複雜生態系統,舉個例子,要想維護食物鏈上端的恐龍,必須有足夠的食草動物和植物,而且這些植物必須是可被恐龍消化的。也許這些都可以用錢搞定,那麼你一定忘 了更重要的一環,那就是是消化恐龍排泄物的微生物,侏羅紀時代的微生物已經隨著恐龍的消失而消失了。好吧,你再模特和微生物弄出來,但現代的細菌和病毒呢?這些恐龍幾乎不可能抵禦已進化了一億多年的現代細菌和病毒。
生態系統是極其複雜的,任何一個小小的缺失都會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維持這個生態系統是上帝的工作,其代價是任何人都無法做到的。
任何一個複雜生態系統都必定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自然選擇就是不斷的失敗、失敗、失敗,在一個極其的偶然的成功後,大量複製,這是建立在極其微小的成功率基礎上的。
人不能當上帝,這首先是錢的問題,但又不僅僅是錢的問題。

在時光網上看到了影片對於混沌理論的情節,補充到這個答案中:


美國的硬科幻小說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向奇幻小說流失了大批作者和讀者後,出現了科技驚險小說這種與現實生活結合的類型,而《侏羅紀公園》毫無疑問是其中最值得推薦的。


最後講講該書的譯本,目前市面可以見到的有老的「譯林版」,和新出的「讀客版」

「譯林版」是由幾位老翻譯家共同翻譯的,並由譯林出版社的老社長章祖德老師最後統稿,署名為「鍾仁」,也就是「眾人」的諧音。這個譯本的文字很漂亮,可讀性強,據說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一些恐龍官方譯名就是當時借翻譯這本書的機緣而正式確定下來的。但有個問題,時間太早,一些科技上的專有名詞和俚語諺語,翻譯得不夠精準。這也是科技小說老版本的通病。

新的「讀客版」我沒看過,據說是趕《侏羅紀世界》電影6月份上映,整個出版工作只有不到兩個月,這讓我有點心理陰影。不過「讀客」科幻小說之前的翻譯整體水平還算不錯,而且是在原譯者之一祁阿紅在「鍾仁」譯本基礎上的修訂,應該可以讀一讀,等我讀過這個版本,再給大家彙報吧。


個人文章專輯見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
以及個人微博號「人神共奮的李剛」


《侏羅紀世界》里的華裔科學家

就是93年的《侏羅紀公園》里的華裔科學家

小學的時候把《侏羅紀公園》的VCD看過無數遍,《侏羅紀世界》里有太多向前作致敬的細節,看到這些細節就像回到老家翻起了小時候玩過的玩具、看過的連環畫,有種別樣的溫暖。


是個不錯的電影。


先說評價吧: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的,票價肯定值,看的時候也不費任何腦細胞。畢竟特效大片。

與好萊塢一干傳統怪獸片一樣,本片旨在宣揚人定不能勝天的思想,還用影射的方式狠狠地打擊了以孟山都為首的反動技術集團的囂張氣焰。

在片中,花大價錢投資轉基因技術卻不知道配方、喜歡開飛機又沒有過硬技術的老總;
整天埋頭研究不惜鋌而走險、事敗之後把責任推給不知情的資方的亞裔科學家;
對勞資關係耿耿於懷在工作間隙處理私人事件的女助理;
食用薯條甜甜圈過多導致發福充滿不勞而獲思想的胖子保安隊長;
以及在約會時接發工作郵件導致被甩、迷信轉基因技術、多年不與家人相聚的女主角等構成了本片批判的主要對象。在影片的結局,除了女主角不能死,亞裔科學家必須活著保證中國市場外,其他的都死了。雄辯地證明了了一心從事反動技術研究和投資是一條不歸路。

本片的劇本疑似自動軟體寫成,所有橋段的發展都可以在第一個鏡頭出現時即被猜到。這一風格可能體現了影片反對人為干預技術或文藝創作的中心思想。

幾位主演的表現:

迅猛龍:前作的反派,以單手開鎖的智商博出位,留下了青史大名。本作徹底淪為寵物,不但表情運用了貓的捕捉,連演技也主打賣萌;

翼龍:前作沒有存在感,本作終於揚眉吐氣,又是吃人,又是打飛機。另外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空中花樣接龍大耍女助理,這一段足足給了好幾個鏡頭長達數十秒。很難說導演對這位女演員到底是充滿著愛還是恨;

暴掠霸王龍:本作BOSS。一個轉基因產物,一個幼年殺戮了同伴性格孤僻的反社會恐龍,一個手不長卻能伸到背上挖出探測器的關節技大師,同時還是一個15米長的隱身單位。這種設定一旦接受也覺得沒什麼了;

滄龍:從出來的第一眼就知道它在戲中的作用。本片中滄龍主要的表演內容是三次進食過程;

雷龍:躺在地上扮演被害者的無辜群眾;

劍龍?(經圍觀群眾指出應為甲龍):經過激烈反抗最終被害的無辜群眾;

霸王龍:前作BOSS。本作劇終為原生物種的尊嚴,同時也為了保護人類,毅然和暴掠霸王龍展開了殊死搏鬥。雖然敵人強大,但最終在夥伴們的幫助下打敗了邪惡的轉基因恐龍,捍衛了原生態恐龍文化。劇末和前作一樣,在荒棄的園區里發出震人心魄的怒吼,意思是如果大家喜歡就再拍下一集。


轉基因霸王龍:世界很大,我想出去看看。

豬:我的內心當時是崩潰的。

迅猛龍:到底誰是老大…

星爵:迅哥乖,do not break daddy"s heart.

霸王龍:我特么才是主角。

滄龍:還有誰?


終極大戰,只能根據胳膊長短分好壞了。


  --------------------------以下先懷舊不看可直接跳過--------------------------

  我相信出生在八十年代中後期的朋友(尤其男性)都應該或多或少和我一樣崇拜和喜愛過恐龍這個早已滅絕6500萬年的史前巨獸。記得當時收藏應該是光明出版社出版的《恐龍》雜誌,每本裡頭會有一個恐龍骨架的插件兒,以及兩頁組成的3D恐龍圖片。內會兒小夥伴們最津津樂道的就是呆著那種現在看來無比廉價的3D眼鏡,捧著雜誌一看就是好久好久。

  那應該是我們這一代人第一次接觸3D影像吧?

  剛上小學的時候,我記得大概95年末96年初的時候,我爸拿回一盤黑色錄像帶,我好奇的把它塞進錄像機里,於是我第一次看到了活起來的恐龍。當年《侏羅紀公園》模型+CG的特效技術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到現在都清楚記得看見腕龍的時候那種嘆為觀止,目瞪口呆的心情,以及霸王龍破網而出,廚房躲迅猛龍時緊張到爆。第一部《侏羅紀公園》之所以成為電影特效界的里程碑,就是因為它真正讓恐龍復活了,讓全世界的人類都能夠通過電影,看見真真實實在活動的滅絕巨獸。那種對我幼小心靈的衝擊是無可比擬的。


  大約在98年99年的時候看了第二部,也就是《侏羅紀公園:失落世界》。因為依舊還在上小學,加之人在小的時候對某類愛好的熱愛比較持之以恆,所以依舊看的非常爽。播放的載體也從錄像帶,VCD變成了DVD。當然現在看第二部劇情有硬傷,但在製造緊張驚悚方面並不遜於第一部,而且第二部的開頭也很好集成了第一部,上來就是小女孩被小恐龍襲擊,從一開始就鋪墊了緊張的氣氛。比較精彩的場面還有僱傭軍追逐逮食草恐龍們、兩個霸王龍找孩子推大巴下懸崖、夜襲僱傭軍大本營、霸王龍大鬧美帝。總體上看第二部秉承了第一部的特效和場面,始終傳達著「恐龍最牛B,一出現人就得撒丫子跑」的中心思想,簡單,粗暴,直白,讓人慾罷不能。


  關於第三部,由於美國上映的時候已經上初中了,學習任務開始加重,加上不是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了,也不是根據邁克爾·克萊頓所著小說改編,以及美國票房口碑雙雙走低,國內盜版盤商家對其的銷售不溫不火,想買也買不到,就一直拖著沒看。直到07年上大學了之後才在網路上找到第三部的下載。然後第三部我是拉著時間線看完的……除了變得更聰明的迅猛龍和被KO的霸王龍讓我小激動了一下,第三部《侏羅紀公園》完全就是一部特效堆起來的B級怪獸片。劇情牽強且硬傷多,對這一集人類非要回去島上惹恐龍嘬死的行為表示完全沒辦法理解。加上已經成年了,不再像兒時那樣對恐龍抱有無以倫比熱愛的心態,那時候好萊塢的3D特效商業大片已經開始異軍突起,在看多了CG電影后對第三部里棘龍明顯顯得粗糙的建模實在無感了。


  ——————————懷舊結束,回歸正題———————————


  作為《侏羅紀公園》的第四部,在經歷了索然無味的第三部後說實話我對《侏羅紀世界》能否再次取得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表示懷疑。但看完片子後,覺得打8分還是可以的。

  首先影片一開始沒有像前三部一樣搞驚悚懸念式開頭,而是平鋪直敘,並且非常快的就直接跳進島上公園部分了。這對於三部曲的忠實影迷來說,很容易感到不習慣,但這也表明了第四部在影片敘事結構上的一種創新。雖然這種創新褒貶不一吧。

  兩個崽子進入公園的時候,影院里響起了非常經典的JW第一部原味兒侏羅紀公園主題曲,這足以令老影迷,包括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差點哭出來。能在當今的電影院里聽見20多年前的主題曲,而且還是最新一部,這種傳承真的很容易讓人感動。不過我覺得還是鋪少了,像JW的配樂你鋪多少遍觀眾都是不介意的。電影里也處處體現著向初代作品致敬的精神,比如Dr.Wu的回歸,牧馬人吉普車,倆崽子誤打誤撞闖進第一部里的大樓,以及大樓里散落一地的恐龍骨架,還有那個侏羅紀公園影迷們再熟悉不過的大橫幅。22年前霸王龍在這個大廳里仰面咆哮的場景歷歷在目。

  但好像除了致敬之外,整部《侏羅紀世界》更像是新版《哥斯拉》的姐妹篇,從一個經典恐龍電影,徹底轉變成一部巨獸科幻電影。恐龍不再像一二部一樣生活在島上的自然環境里,因為影片一開始就介紹了萬眾矚目的侏羅紀公園終於建好並且完全地投入運營,所有恐龍都被圈禁在自己的展區里活動。影片中女豬腳就說,「恐龍對於現在的人類就像隔壁家的寵物狗一樣平常」,大概是這意思。這一下就少了恐龍電影最必不可少的要素:自然。恐龍脫離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像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關在圍牆裡,缺失的不僅是它們的自由,更大大降低了觀眾觀影過程中的帶入感,驚險感和刺激感。

  當然,導演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安排了很俗套的越獄環節,讓關在圍牆裡的高智商混血大BOSS主角用陰招兒血洗了工作人員後得以跑回森林裡,藉此製造恐龍隱沒在樹叢中神出鬼沒的驚悚感。但刻意製造出來的情節的代價就是在故事和劇情上沒有驚喜只有驚嚇。不像第一部第二部那樣,霸王龍進入了樹林里你根本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出來。在那兩部里,霸王龍的定義就是一隻有些有肉的恐龍,至多就是想找到自己孩子,沒其他莫名其妙的想法和念頭。所以當它突然從樹叢里跑出來的時候,那種刺激感是相當強烈的。而《侏羅紀世界》里的混血雜交大BOSS可不一樣,它逃進樹叢不是為了重獲自由身,而是為了展開無差別殺戮。

  從這個定義上,《侏羅紀世界》就和《侏羅紀公園》根本處在了兩個空間里了。影片所表現出的不再是第一部那句經典的「生命會自己尋找出路」,而變成了「生命有了腦子之後就開始喜歡殺戮」,從恐龍片一躍成為科幻怪獸片。脫離了自然,基因雜交形成的大BOSS果然沒有辜負導演和編劇的一片苦心,努力瘋狂的干翻自己遇到的一切活物,不論恐龍還是人類。好在導演功力了得,觀眾明知道BOSS要出來殺人了,卻還是會被嚇那麼一下兒,心裡刺激不足,感官刺激卻一點兒不落,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劇本橋段創作上的平庸和無奇。

  關於變異大BOSS,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把這東西放新版《哥斯拉》里都一點兒也不齣戲。混合了多種恐龍DNA的大BOSS,隱身術都會,就差大喊著「以可嗖!」跳出圍牆了。霸王龍的身段,迅猛龍的前爪,恐龍里No.1的智商,超NB的戰鬥力,還具備策反和鼓動能力,純粹就是編劇創造出來製造麻煩的機器。引用一句影片中的評價,「這東西壓根兒就不是恐龍,是個徹頭徹尾的怪物!」

  說到《侏羅紀世界》的恐龍,就不得不提到最佳龍配角:迅猛龍了。在小時候這種長著恐怖爪子的小型肉食恐龍被普遍被成為恐爪龍,後來跟國際接軌後就都改叫迅猛龍了。迅猛龍是當之無愧的《侏羅紀》系列大明星,我認為並不輸給身披主角光環的霸王龍。要不是三部曲,全世界範圍內我估計除了考古界人士以外沒人知道這種恐龍的大名。

  作為元老級實力派演員,迅猛龍本作的表現可謂搶足了風頭。按照以往的定義,這種長相兇猛,群體活動的殺戮機器一出現肯定是讓人渾身不舒服的(再次參見第一部里廚房那一段,令人窒息)。但在本作里,迅猛龍卻擁有了複雜的感情和心智,變得萌萌噠起來了……打小兒被星爵養大,就算一時鬼迷心竅被大BOSS說服倒戈,反過來襲擊人類,但也能在最後關頭突然醒悟,用生命誓死保衛自己的主人?朋友?夥伴?好哥們兒?瓷器?whatever…… 我相信那一幕絕對令絕大多數對恐龍無感的觀眾好感成幾何圖形倍增!也令我這種恐龍迷大跌眼鏡,沒想到做了22年的配角,如今卻能喧賓奪主了!靠是不是霸王龍那樣倚老賣老走後門兒,也不是大BOSS一樣靠天降神力,完全是靠的就是自己精湛的演技。給迅猛龍製作團隊點個贊!!

  最後出場拯救世界的不出意料是自帶主角光環的霸王龍。對於這個龐然大物卻長著兩個小短手的傢伙,我想沒「龍」能比它更代表《侏羅紀公園》系列了。在第一二部中,它賣力地盡職盡責表演一個渴望自由桀驁不馴的反抗者,第三部可能由於片酬原因就出場幾分鐘就被棘龍KO了。在本作中,由於年事已高,不再年輕,所以只出現在高潮部分我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我承認,在影片高潮部分,女豬腳用信號棒引它出來的時候,我再一次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差點淚奔了。加上導演故意用升格和音樂鋪墊,把侏羅紀公園頭號主角的出場渲染的悲壯又氣勢恢宏。這段影片最精彩的「三英戰呂布」(暴龍 迅猛龍 蒼龍VS暴虐龍)絕對讓每一個觀眾值回他的IMAX票價。劇情反轉的恰到好處,情感,場面一併升華,加上迅猛龍捨身救主的點綴,保准你看完後暢快淋漓,大呼過癮。而大BOSS被解決後,霸王龍和迅猛龍這倆老搭檔對視的那一刻,《侏羅紀公園》的靈魂再次附體,給了影片一個算是完美的結局。


  總體說來,《侏羅紀世界》是一部精彩的商業特效大片。從環球到製作方再到演員部分都是誠意滿滿,在今年這個夏天你絕對值得掏錢去電影院里觀賞這部大作。

  但作為一部繼承前代血脈的第四部曲,《侏羅紀世界》除了在於向第一代作品致敬之外,無論從劇本創作還是核心思想上,都難以再回到當初的路線上了。雖然恐龍演員們不遺餘力的表演非常出色,但在如今觀眾們已飽受多年特效大片狂轟亂炸的觀影市場,「恐龍」這個詞語不再能讓人眼前一亮,單純靠科技特效堆砌,也不再讓人體會到看第一部《侏羅紀公園》叢林追車戲、廚房戲,第二部草麥田和木屋戲時候那種震驚,緊張和窒息感。

  未來《侏羅紀公園》系列的方向在哪兒?恐龍們的演繹之路該如何繼續?如何讓觀眾重拾對恐龍這種史前巨獸的驚嘆?這些都是導演們和編劇們應該繼續去思索和探尋的。

  22年過去,再看侏羅紀恐龍電影的震驚已不再,留下的只是對經典的致敬和懷舊。


原文:漫威勇闖侏羅紀 群龍發狠顯神力

首先擺明客觀事實。現下的好萊塢大製作中,很難找到一部沒有參演過漫畫影視劇的演員出場的作品。《侏羅紀世界》也不例外。星爵主角自不必說,告別太空漫遊回到地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當個馴龍高手。其次,老蜘蛛俠的未來女友格溫,還沒來得及跟胖彼得來場戀愛,就被瘦彼得無情拋棄,一怒之下憑自身實力及可靠的家境,當上了新侏羅紀主題公園的二把手。第三,在絕境戰爭中幫助過當時落魄之極的鋼鐵俠的小男孩哈利,在被托尼·斯塔克回報了一段時間後,過上了幸福生活,故而與哥哥丁日來到夢寐以求的侏羅紀世界。最後,我們的金並大人,被夜魔俠整慘之後,不知用何方法逃出監獄,也來到侏羅紀世界,帶著一幫傭兵模樣準備趁亂東山再起。

如此這般,本作可被看成各路漫威角色的平行世界之外傳故事。當眾多英雄反派扎堆侏羅紀世界,饒是那些龍都老老實實,卻也擋不住即將到來的狂風驟雨。這塊寶島,對漫威的某個宇宙來講,實是關鍵的兵家必爭之地。

侏羅紀的故事到今年已經講到了第四回。作為環球本年度繼速激7之後最重要作品,為了使品牌回暖,爭奪公司失去的市場份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樹人格魯特主演的速激7實現票房神話後,給自己的好基友星爵減輕了不少壓力。本片在環球高層眼裡的期望值還是很合理的,沒有過度的宣發,只要成績中上等便算成功。縱觀影片質量,雖在前作基礎上幾無突破,卻也能達成預期效果。

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處於電影特效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故憑藉還不錯的劇本,以及出色的視覺奇觀,成為一代經典。22年後的今天,當我們有了3D技術,更逼真的特技,更清晰的畫面質量時,這群暴力的遠古猛獸在銀幕上的表現,自然更具有衝擊力。

影片一半的戲份均是致敬第一部,玩的就是恐龍情懷。無論是侏羅紀世界的大門造型,還是主要角色的配置,以及吉普車撞開柵欄、迅猛龍纏身暴虐獸、殘暴的恐龍掀翻車子、群龍在草原與人類狂奔、主角安撫瀕死的雷龍等橋段都能看到第一部濃濃的影子。對於我這種童年喜歡恐龍又痴迷侏羅紀系列的人來說,這部片子與變形金剛其實是一個氣質:懷舊。但顯然,《侏羅紀世界》更加接地氣。

對於災難和驚悚氣氛的營造上來說,《侏羅紀世界》並沒有什麼突破,所用手法仍舊是恐龍嘶吼低首,大眼珠距離躲在脆弱障礙物後面的人類區區幾寸。不過幾個場面的調度還是值得稱道的,例如兄弟倆在精靈球里躲避暴虐霸王龍的追殺,星爵騎摩托和四隻迅猛龍長途奔襲等。但是有些場面也完全敷衍了事,比如翼龍飛擊兩萬遊客,以及最後的群龍大戰也略顯疲軟。整體來講,《侏羅紀世界》對於危機感的把握不如《侏羅紀公園》,驚悚戲碼看似均為驚悚而驚悚,前面三分之一的劇情又稍稍拖沓,而《侏羅紀公園》則是從開頭就為觀眾埋下了不少危險的暗線。

《侏羅紀世界》中的人類主角們,亦都是臉譜化的角色,雖然在性格的塑造和情感的轉變上比較生硬,但貴在一些小包袱抖得相當響亮。星爵甫一出場就是個偉光正的人物,本領大,三觀佳,頭腦清晰,行事縝密,這種角色對劇情的發展沒什麼作用,就是一位空洞的人肉作弊器,有他的保護其他主角便如上了金鐘罩。好在星爵依舊是星爵,冷笑話講的仍舊頭頭是道,美女救英雄的包袱也是比較出彩,這些細節也就讓空洞顯得不那麼突兀了。

相反,女主角的行為還是有一定發展的,雖然很有限。她的性格兼具了女漢子、綠茶婊、性感小姨等典型特徵,相對來講比克里斯·帕拉特來的豐滿一點。遺憾的是,他跟星爵真的不來電,再加上演技有限,很難讓觀眾有更多的代入感。

兩位小孩子除了負責驚聲尖叫外,就是給男女主一個與恐龍搏鬥的理由。兄弟倆身上的感情線也不甚清晰,不過在幾處小細節上還是比較有趣的,比如哥哥丁日剛進入公園內,就開啟了瞪誰誰懷孕的技能,弟弟的一些小聰明等等,但這些東西放到影片整體來看並沒有什麼卵用。相反,父母的離婚危機、兄弟倆隱隱透露的感情不合等元素,都沒有繼續鋪陳發展,給文戲打了不少折扣。

在那些註定成為恐龍嘴下亡魂的肉雞角色里,唯有女助理的死亡比較華麗,上天入海被折騰的不行。老年派貴為侏羅紀世界的老闆,卻時不時流露出逗比本色,還對駕駛直升機很上癮,有些跌眼鏡。金併除了讓手下人一個個葬身龍腹,絲毫沒有夜魔俠里的霸氣,東山再起無望。反而醬油技術員,承擔起了喚醒觀眾記憶和情懷的重任,自己穿上侏羅紀公園的T恤不夠,還要嘴裡念叨著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最終大義凜然的留守崗位,卻得不到女同事的一個吻,反類型的包袱再次出彩,也更加印證了屌絲永遠是屌絲。

這些角色的塑造乏力,導致前面一段時間的文戲比較枯燥,只能靠一首首經典配樂避免觀眾沉睡。不過大家都是來看恐龍的,在忍受到星爵出場之後,片子才漸入佳境,主題也慢慢彰顯出來。第一部通過眾人的歷險,探討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差距,這一部在人類不僅想征服自然,更妄圖改造自然,於是就更顯得不自量力了。金並和影片前半部的女主代表征服自然,公園老闆和科學家代表改造自然,除了有光環的女主外,其他人沒一個好下場。然而女主的光環是星爵賜予的,因為星爵代表的是與自然和諧共處,他在迅猛龍面前自稱Daddy,馴養方法是與之成為夥伴,傾注真誠的感情。看來從古至今,真誠對待猛龍是馴龍高手的唯一途徑。

影片的特效自然比第一部高出許多,3D效果讓恐龍的大嘴巴離觀眾更近,震撼力不可言表,是非常適合在大巨幕廳配上全景聲觀看的。三角龍出場戲份太少,淪落為被熊孩子們騎來騎去的動物。四頭迅猛龍異常生動,與星爵的互動非常搶眼。翼龍們對群演又叼又放,玩的不亦樂乎。人工合成的大反派暴虐霸王龍前期計謀耍的響亮,後面則表現平平。於是結尾群龍大戰過後,大家才意識到,上肢奇短無比的純種霸王龍才是本系列永遠的主角,而本作的真正龍神則是游泳池裡的龐然巨獸。

《侏羅紀世界》有著合格爆米花影片的所有特徵,並且都在水準線上,它的優點和缺點皆因攝製組的保守思想,在前作的框架中肆意發揮,不敢越雷池一步,整體質量不過不失也是必然了。不過對於名不見經傳的導演科特·特萊沃諾來說,這條路線是最穩妥最不容易出錯的方案了。

聲明:
本文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演繹、建立鏡像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任何違反本聲明的行為均屬於非法行為。

非盈利用途轉載須在保持文章圖片完整性、完整標註作者信息(與作者本人聯繫以取得詳細信息)和文章來源的前提下,徵得作者本人同意後方可轉載。盈利性用途轉載,須提前聯繫作者,在完整標註作者信息的前提下,徵得作者同意並支付相應稿費後方可轉載。


你們儘管吐槽或是分析,或是抖機靈,我來說說票房好了。畢竟票房表現也是商業大片不可不提的一個相關因素。

《侏羅紀世界》周末在北美4274家影院盛大公映,一掃之前業界一直看撲的預期,首日狂飆拿到8280萬美元,僅次於《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的9110萬和《復仇者聯盟2》的8440萬,成為影史首日票房第三高的影片。其中提前場(包括周四晚場和午夜)拿到1850萬,為影史第七高。刨去提前場數據,周五白天拿到6430萬,這個成績是……歷史第一。

然後周六全天拿到6680萬美元,僅次於《復仇者聯盟》的6900多萬,影史第二。

首周末三天的成績預估為2.046億美元,毫釐之差負於《復仇者聯盟》的2.074億美元,位居影史第二!精確數字要到明天這個時候才能出來,仍然存在上調超過婦聯1的可能性。或者往下修正,但應該不會跌破2億美元。

得益於北美的驚天爆發和海外的無差別大爆,《侏羅紀世界》的全球首周票房達到了5.11億美元,毫無疑問地破掉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的4.83億美元全球首周記錄,成為影史第一!

與此同時,影片發行方環球公司也因為大龍的狂飆突進,成功拿下自然年內北美最快突破10億美元的記錄,這次被拉下馬的是2008年派拉蒙,當年派記依靠《鋼鐵俠1》、《奪寶奇兵4》和《功夫熊貓》的三連爆發,用時174天北美票房突破10億美元(日期為6-22-2008)。環球此次將記錄提前了了一周(破10日期為6-14-2015)。幫助環球創此記錄的功臣除了《侏羅紀世界》,還有早先的《速度與激情7》3.5億,《完美音調2》1.6億,《五十道灰》1.66億,以及一干小片。

另外,環球還拿下了好萊塢電影公司海外票房最快突破20億美元的記錄,被超越的是2010年的20世紀福斯(2010年上半年福斯依靠《阿凡達》大殺四方),主要功臣為海外力奪11.6億的素雞7和4億的五十道灰。大龍僅僅是為這項記錄貢獻了2天的海外票房而已。如此看來,海外最快破30億的記錄也將被環球輕鬆打破,因為《侏羅紀世界》剛開始發力,環球一個月內還會有《泰迪熊2》和《小黃人》兩部票房潛力不錯的影片攻城拔寨,三兄弟合力拿下10億簡直易如反掌。


之所以對大龍的票房爆發這麼關注,是因為四月份各路媒體開始預測暑期檔大片票房的時候,大家一致不看好侏羅紀世界,box給出的預期是8000萬開畫,2.3億收官。後來開畫上調到9000萬,繼而是1.2億。累計票房預期也一路升到3億。這些預期主要是根據預告片點擊量,推特熱度,以及觀眾期待度抽樣調查推測出來的。一開始預測放得這麼低,主要是因為侏羅紀系列前三部在北美是一路走低的趨勢,從第一部的3.5億,到第二部的2.3億,到第三部的1.8億,票房收益一直在下降。而且近年來頂級系列大片紛紛跨入「4時代」,海盜4,史萊克4,魔戒則了拍前傳,蜘蛛俠選擇了在老三部曲完結後火線重啟,變形金剛也拍到第四部了,而這些「4」字輩的大片票房都是不如前作的節奏。唯一例外的還是國民系列星戰4,北美拿到4.6億遠超前作。(哈利波特和暮光這種按著書一路拍下來的第四部要好點)

可以說,《侏羅紀世界》此番票房驚天大爆發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即使是環球自己也沒敢想會有這樣的成績吧。畢竟,環球迄今為止還是6大里唯一沒有北美4億+影片的尷尬戶,自家影片里北美成績最高的還是3.68億的《卑鄙的我2》。按照大龍三天破2億的節奏,北美過4億已經是板上釘釘了,環球終於在這方面破了處。

值得一提的是,環球今年是第一次享受到北美1億+的首映成績——素雞7開出了1.44億,兩個月後大龍就開出了2.04億的耀眼成績。之前環球首映成績最高的是《卑鄙的我2》8300萬。

同理,今年環球也是第一次享受到新片全球10億+的成績,之前最高的還是《卑鄙的我2》,全球9.7億。《侏羅紀公園》2014年有過一輪全球範圍的3D重映,這才使總票房突破10億,也是今年之前環球唯一一部全球破10的影片。看看吧,素雞7全球已經拿下15.1億,大龍首周5.11億,最終成績應該會在14億左右,小黃人則是有10億的潛力,環球今年有可能上演全球10億的帽子戲法。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大龍的票房會這麼火爆呢?


——————————————————周一晚更新————————————————
DHD消息:
Early morning estimates show that we have a new box office champion with
Jurassic World, besting The Avengers』 $207.4M from 2012. By all
accounts this AM, the Dinosaurs stomped in with a $209M three-day
opening, others have it just slightly lower, but they did it. Congrats
to Universal and what a wild ride it has been.

大龍最終以2.09億的成績將婦聯1趕下王座。

——————————————————周二更新——————————————————
票房什麼的算了,咱們來更新一組今日趣圖。
漫威發推祝賀《侏羅紀世界》打破由婦聯保持的首周開畫記錄,

大圖在下面

小短手抓走了錘哥的大鎚,真是有愛。

由此牽出幾樁往事,

《星球大戰》當年打破了由《大白鯊》保持的北美票房紀錄,斯皮爾伯格向盧卡斯發卡道賀。

幾年後《外星人ET》又將北美票房第一的位置奪了回去,輪到盧卡斯給斯皮爾伯格發賀卡了。

然而盧卡斯表示我有重映大法——於是ET把王冠還給了R2D2。

最後詹姆斯·卡梅隆出來掠陣,星戰角色們隨著泰坦尼克號一起沉入大西洋。

然後,泰坦尼克號的記錄保持了12年,最後被卡神自己的《阿凡達》給破了。這項傳統就此終結,因為卡神不想給自己發賀卡233333.

——————————————————6.22更新————————————————

JW公映的第二個周末過去了,影片次周末勁收1.02億(預估),成為有史以來第二部次周末票房突破1億美元的電影,不過以微弱劣勢敗給了復聯的1.03億——不過精確數字出來以後,可能會再度反超。因為這個周日是父親節,參考以往同期影片的票房表現,周日相對周六的跌幅一般很小,而環球預估周末成績的時候,採用的跌幅是15%,屬於比較保守的估計。

我猜周日最終精確值會上修超過35m,從而帶領JW次周末成績掀翻復聯……

周末過後,JW北美累計3.98億,全球累計9.81億,均為同期第一——其中全球圈錢速度甚至比春季的《速度與激情7》還快。
是時候展望一下影片最終的票房區間了。

北美方面,JW首個完整周(week 1)一共收穫了2.96億美元,而之前最高的week 1成績是《復聯》的2.70億。次周末兩者基本打平,隨後的工作日JW還會佔據上風,但領先幅度會縮小,預計在10m到12m之間。在往後推,兩者單周收入會逐漸接近,復聯可能反超=-=本人預計兩者最終的票房差值會在35m左右,加減5m……復聯累計6.23億,那麼JW的總票房會落在6.5億到6.6億這個區間。
來看一下現在的北美歷史票房top10(不記通脹):

JW肯定會進入歷史前三,有可能挑落大船成為影史亞軍。

全球方面,9.81億的同期成績勝出任何對手(不過單論海外成績不及素雞7),其中北美3.98億,海外5.83億。
北美餘量2.5億+,
海外現有市場餘量3.5億左右,
日本市場預測0.5億左右(霓虹總是晚上映……)
那麼粗略估計,9.8+2.5+3.5+0.5=16.3 再考慮下波動範圍,應該在16億到16.5億之間。力壓素雞7,挑落復聯,成為影史第三。(前二依舊是卡神的阿凡達和大船)。

(圖為現在的全球票房top10,單位million,前二依舊是不可挑戰的 =-= 卡神威武)

天朝方面,JW自6月10日上映以來累計票房已經突破10億軟妹幣,更準確點說是10.2億,約合1.65億刀,是JW海外第一大市場。(素雞7和復聯2也是)最終成績應該在13.5億軟妹幣以上。

另外補個刀,復聯2全球14億希望不大了=-=

綜合評價《侏羅紀世界》的票房成績,北美地區是歷史級爆發,亞非拉澳地區為年度頂級,歐洲地區為歷史級爆發。(參考:素雞7可以描述為北美、歐洲年度頂級,亞非拉歷史級大爆,復聯2則是全球範圍內的年度頂級)

早些時候,也就是復聯2相比預期大幅仆街的時候,我還以為北美年冠之爭是復聯2,飢餓遊戲大結局和星戰7三者之間的貼身肉搏。但現在看來,we already have a winner。

最後再來看一些Fan Fun,
主要為星爵銷魂姿勢引發粉絲模仿熱潮。

小黃人終結此樓。

為什麼沒有格魯馴服小黃人的同人圖惹

————————————————6.22晚更新————————————————————
真正的問題是,《侏羅紀世界》為什麼能夠票房大爆?或者用知乎體來說,是「如何評價侏羅紀世界票房大爆?」

在JW首映成績登頂歷史第一之後,綜藝網站(http://variety.com)撰文分析了造成超級大賣局面的5個原因:
1、星爵正當紅。Chris Pratt is a star. Period.
2、檔期好呀!Timing is everything.
3、找了個好導演。The right director can make you almost forget about Spielberg.
4、觀影體驗好(主要是指3D和IMAX體驗) Premium formats are prime.
5、恐龍對孩子們很有吸引力。
Dinosaurs ripping apart humans = 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of all ages.

不過本機器人對這五個原因無法全部贊同……尤其是導演那一條,科林·特雷沃羅的導演履歷除了JW基本一片空白,而且相比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本片在敘事功夫上差一大截,場面調度也遜色不少——《公園》里廚房躲貓貓那場戲的調度,足以秒殺本片任何一段戲了。
檔期那一條也沒多大意義,6月第二個周末歷史上也沒創造過什麼驚天神跡,之前最高成績還是《超人:鋼鐵之軀》的1.16億(2013年6.12-6.14)。歷史上最顯赫的檔期是五月第一個周末,也就是暑期檔揭幕周末,近10年來基本都是漫威作品霸佔此檔期,開出了一個又一個億元以上首映,兩部蜘蛛俠,全部三部鋼鐵俠,兩部復聯都是在此檔期亮相的,一共兩次打破最高開畫記錄(2007年的蜘蛛俠3開出1.51億滅掉前一年加勒比海盜2創造的記錄,2012年復聯1以2.07億滅掉前一年哈波大結局創造的記錄,而後面的鋼鐵俠3和復聯2分別取得了1.74億和1.91億的牛逼首映成績,但未能打破記錄)。另一個牛逼哄哄的檔期是7月中旬那個周末,兩部諾氏蝙蝠俠和四部哈利波特電影選擇在此檔期亮相,呼風喚雨,風光無限。此檔期曾兩次貢獻影視第一的開畫成績。(2008年TDK以1.55億刷新蜘蛛俠3創造的記錄,2011哈波大結局以1.69億刷新TDK的記錄)。
橫向比較,JW開畫前一周是三部小片混戰,確實沒多大殺傷力,開畫後一周有皮克斯時隔兩年歸來之作《大腦內外》,第三周又有自家的《泰迪熊2》掠陣,應該只能算是一個一般般的檔期。像復聯2開畫前兩周無大片,開畫後一周無新片上映的,才算是好檔期。

那本著蓋樓要蓋高,喝酒要喝好的精神,我還是在綜藝總結的基礎上做下修改吧,大家感興趣的看看就好。
阿斯版「恐龍為什麼這麼紅」的三個原因:

1、出身名門世家:侏羅紀系列到現在一共有4部作品,包括老三部曲和今年的侏羅紀世界。系列首部《侏羅紀公園》1994年在北美壕取3.5億美元,影片引發的轟動效應幾乎可以媲美當年的星戰,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對的,說的就是情懷。誰說紅脖子老美不講情懷來著。

值得注意的是,侏羅紀系列4部電影,一共三次打破影史首映票房記錄(算上今年的JW)。能有如此顯赫戰績的系列電影,除了侏羅紀世界,就只剩下6部作品拿到5次年度冠軍的星戰系列,以及7部作品四次打破首映記錄的蝙蝠俠系列了。漫威家的MCU十來部作品報團作戰,但只有復聯1拿了一次首映記錄和一次年冠,還不及山姆雷米的老版蜘蛛俠拿下2次首映記錄和2次年度冠軍威風(蜘蛛俠1和3都是破首映紀錄+年度冠軍的票房大拿,但重啟版無法延續家門雄風,直接導致新版第三部夭,安德魯·加菲爾德被炒魷魚,索尼轉而學習漫威搞聯動風,拍六大惡人組去了)。

2、星爵正當紅。這點應該沒什麼好講的了。克里斯·帕拉特擔當主角的電影連續兩年拿到暑期檔票房冠軍,而且都是在業界不看好的情況下取得的。網路上的熱度就可以看出來,帕帕現在是巨星了。

PS,傳說中的帕帕版奪寶奇兵在哪裡?萬一克里斯·帕拉特果真擔綱新奪寶奇兵主演,同時手握「銀河護衛隊」「侏羅紀」「奪寶奇兵」三大票房巨鱷系列,真是畫美不看了。

3、(陰謀論)觀眾對漫威流水線作品的不滿累積導致復古風格大片回歸

這點不敢多說,畢竟有黑子傾向。這點講的是漫威作品橫行以及其引發的所謂「聯動」風潮已經讓觀眾審美疲勞,需要找一些其他風格的大片釋放下熱情了。
而且確實,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多了。漫威的MCU流水線系列,福斯家的X戰警系列,還有重啟版的神奇四俠系列,索尼家的豬豬俠系列,DC系的JLA群星系列。這些都將無限延續下去,想到這點,就足夠叫人倒胃口了。接下來五年內,每年都會有五六部超級英雄電影面世。是時候開發新的賣座大片了。

至於《侏羅紀世界》的口碑,MTC上49家權威媒體給出59分的綜合評價,不幸未能及格。
爛番茄上242家媒體投出171個新鮮番茄,71個爛番茄,綜合好評率為71%,還算不錯。
IMDB上近12w名用戶評價,得分為7.5。
而通過實地抽樣調查觀眾評價的Cinema Score評分為A(最高為A+),說明大部分觀眾對影片是持好評的。

本人二刷後對影片的評價為7.0分(滿分10分制)。關鍵詞:替你省下一百顆速效救心丸。影片大部分地方都還可以,但缺少斯皮爾伯格精心打造的那種能讓人屏住呼吸加心跳驟停的緊張時刻。

—————————————————7/5更新————————————
JW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以30.9m的成績拿下第四個周末冠軍,北美累計5.58億,已經超越《黑暗騎士》成為歷史第四,北美應該還有8000w+的餘量,超越《復聯》只是時間問題,最後可能跟《泰坦尼克號》來一場刻骨銘心的排位爭奪戰:大船北美累計6.58億,侏羅紀世界還是有可能沖一衝這個數字的。

倒是皮克斯歸來之作《大腦內外》連續第三個周末被JW壓制,以30.11m的成績屈居亞軍。下周《小黃人》就要來了,《大腦》已經失去了奪取周末冠軍的可能性。由此,《大腦內外》已經基本確定會頂上一個比較尷尬的的頭銜: #1 movie that never hit #1——從未拿過周末冠軍的影片中的票房冠軍。之前的記錄是《我的盛大希臘婚禮》,北美2.34億。這個記錄比較喜感,哈哈。大腦可以將這個記錄提高到3.5億……

環球拿下今年第二個四連霸(第一個是素雞7在四月份拿下當月全部周末冠軍)。


單看影片本身7分,但是對於系列老粉加上從侏羅紀公園入電影坑的我來說10分。電影特效和述事節奏處理得不錯,劇情有點過於還原1代的套路而有點落入俗套,但本來也不是奔著劇情去的就不大計較了,就是去看恐龍過癮的。電影中有太多向初代致敬的元素了,主角配套與1代一樣的一男一女兩個小屁孩,公園廣場上哈蒙德老爺子的雕像(老爺子演員在2014年逝世,RIP)公園大廳里全息視頻的DNA君,研究室里初代的華人科學家成功上位做了科研公司老大,霸王龍區餵食表演的那隻可憐的山羊,引誘霸王龍的紅色信號彈,叢林中破敗的初代公園大廳和觀光越野車,被熊孩子拿來當火炬的侏羅紀公園橫幅其實是初代結尾霸王龍在大廳怒吼時飄下來的那條,所有的這些老粉看到了滿滿的感動。


北京首映,看完了趁下雨在街上開了一圈冷靜一下今年好電影很多,據說由於漫威的貢獻,以後年年都是如此。但是在近年看的電影里,《侏羅紀世界》也是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震撼,感動,期待。

看大屏幕上,恐龍漫步、追逐、捕獵,輔以花樣翻新的娛樂設施,由衷期待世界某個角落真的有一個桃花緣,可以提供如此難得的遊覽體驗,那我等二十餘年的恐龍迷加侏羅紀粉夕可死矣。

然而遊樂園中的幼龍身不由己,草原上的龍群被精靈球襲擾追逐,迅猛龍固定在機器里任人撫慰,霸王龍和滄龍血腥而威嚴的進食成了定時播報的例行項目,還有混血龍借主角之口流出的破碎身世...尼瑪《奇妙的朋友》現實中被禁真是善莫大焉。

片中有少數舒緩感人的情節設置,效果如何成功與否見仁見智。(最感人的還是經典鏡頭!)然而貫穿全片的,還是繼承至原三部曲的那種「生命自尋道路走出困境」的拼搏意志。(剛看第一部還在小學,幾年都沒想明白伊恩馬爾科姆和艾倫博士的反對意見立意何在;後來輔以《獅子王》以及中文原著,才來得及在上初中前完成了哲學層面的升華-那原著封面無比血腥寫實是一隻妖獸蹲在人首京觀上的疑似盜版書需要包上報紙書皮才能繼續看)但是本片背景設定似乎偏向於軟科幻,對於基因控制的解釋感覺科學已經發展到可以順便造個使徒放在島上保證公園運行。。。這也削減了原著的環保和反人類沙文主義思想,希望續集不要讓這樣啟發性的題材和多年的等待淪為一句視覺盛宴。

無論如何,公園又開業了,核心團隊保留,生物種群建立,為兩部以上的續集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希望兩位主角(四位?)可以保留下去,還想繼續看到「誒呦不錯這個屌」的星爵以及「我愛工作我要努力我愛你」的女主角。希望導演加入更多遠景和長鏡頭,我們知道劇情不好編,那就增加更多的恐龍生態吧!

剛看了一下國內兩大電影網站影評,bug黨紛紛出現,不靠譜的評價完全可以聯繫上下文和合理腦補解決,然而套用劇中一句台詞:「為何總有人身攻擊」。還是反擊一下:
1.男女主角救人途中路遇慘劇,感動一下是正常的,你看螞蟻窩被灌開水不心疼,看《海豚灣》多少還是有點心塞吧?這就是同理心。
2.小朋友給爺爺修過車雖然巧合,但車壞的可能也不嚴重,好像換個電瓶就走了。我們雖然車壞了就送4s乖乖挨刀,不排除外國小朋友有機會跟外公父親學汽修啊。

有密集經典鏡頭:
1. 那間大廳
2. 那幅字
3. 那個恐龍照壁
4. 頭盔
5. 車子

你還記得當年努布拉島上那碗正在融化的冰激淋嗎?


然而在失去統一戰線這個法寶後,武裝鬥爭和堅持暴虐霸王龍的領導沒個卵用


去年上映的《機械戰警》,這幾年要一直不停地上映的《X戰警》,馬上要上映的《終結者》,不久還要上映的《獨立日》,還有那部終極無敵的《星球大戰》,每一部都是在DVD時代,就著破爛的機器,忍受著低劣的畫質,還能無比享受的作品。喬治·盧卡斯三年一片那會兒,也因機緣而錯過了史詩科幻片最後的美好時光。現在都有機會重新去電影院溫故一下,把自己當一個小孩,坐在電影院,彷如時光倒轉一般,哪怕是找不回當初那種震傻了的感覺,也是很值當的。

說到底,只要能看到各種奇怪的龍跑來跑去咬來咬去,就心滿意足了。


電影是什麼?
「窗子,鏡子,夢。」
《侏羅紀世界》為我們這些觀眾製造了一個近在鼻息、觸手可及的夢。
這夢亦真亦幻,時而溫柔,時而暴虐;這夢裡的世界不被允許留存於世間,我們遍覽蟲蟻草木,我們遊歷山川林澤,我們不知這裡是天堂還是地獄,我們只顧著沉湎其中,流連忘返,難以自拔。
《侏羅紀世界》以及之前的《侏羅紀公園》,亦或者《星球大戰》、《異形》、《星際迷航》、《加勒比海盜》、《指環王》及《霍比特人》、《阿凡達》等等這樣的電影,為我們描畫出了一個原本只能存在於想像中的世界,她們甚至超越了想像。
這種「創造」本身已堪稱「偉大」。

《侏》片名義上是1993的《侏羅紀公園》的續集,兩片在故事上的確有所承接,但本片實則更像是《侏羅紀公園》的翻版,開篇近三十分鐘的多數內容皆是對後者的致敬。往好聽了說是「致敬」,往難聽了說是「偷懶」,但我也不得不承認這種「啃老本」的做法很討巧:用如今的最新技術來重新演繹22年前的情節,技術上完全沒有難度,在觀眾的接受度上也幾乎不存在隔閡,而且又大幅度地降低了「創新」的風險,增加了觀眾的代入感和懷舊情結。
本片甚至還在幾個主要段落直接沿用了John Williams的經典配樂,經典歸經典,懷舊歸懷舊,不過也將主創們「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創作態度暴露無遺。

《侏》的開篇還算不落窠臼,「沙地里的鳥爪」還算是一個有趣的小聰明,刻意地挑起觀眾的緊張情緒又倏地揭曉謎底,顯得幽默有趣又暗藏殺機。接下來的戲份里,本片的問題就開始逐步顯現:

  1. 刻意地製造家庭衝突、父母不和的人物環境,兩個小主角的父母正在鬧離婚,乃至聘請了各自的離婚律師,但這樣一組刻意塑造的矛盾直至片尾依然沒有得到合理的解答,只好草草了事。
  2. 全片人物略多,編劇們在眾角色上的刻畫力度不夠,導演的能力與經驗又比較欠缺,直接導致了本片失敗的角色比較多。每個人物都有著墨,但細想之下又覺得角色們都是相對單薄的,碎片化的,不夠立體,也不夠生動,甚至有時候還有點自我矛盾。
  3. 片長接近兩個小時,我記住了大概後一個半小時的內容,就是記不住前半個小時究竟都講述了些什麼。前半個小時的戲份似乎只被用來做兩件事,一件事是向老版的《侏羅紀公園》致敬,另一件事是用鯊魚餵食滄龍。這算是電影的第一部分內容,卻被導演講得凌亂而不知所云,好像什麼都提到了一點,好像又什麼都沒提到。碎片化的情節是不夠吸引人,真正能吸引觀眾的是故事,而這一部分的戲幾乎是獨立於主線故事之外的。「拍出來可以湊時長,不拍出來似乎也不影響主線」,如若讓觀眾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那隻能說明這是編導們的失策。
  4. 最後一點想談一下結尾,我個人認為結尾是泄氣的,當然並不是很嚴重,至少比我最近在影院看的《明日世界》要好上很多。本片的問題跟去年的《哥斯拉》比較像,鋪墊太長,「黑雲壓城城欲摧」,氛圍到位了,氣勢做足了,偏偏結尾的高潮戲就宛若沒有高潮似的結束了。如果本片結尾的恐龍亂斗戲能夠再加上兩到三分鐘,即便「暴虐霸王龍」依舊是相同的被滄龍一口吞掉的死法,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或許也會好上很多。如今的混血怪物的死法自然不會顯得無趣,而且會對部分觀眾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觀眾最關心的不是它的死法,而是它們「群魔亂舞」的戰鬥過程。過程遠比結果重要。本片的鋪墊也不算短了,之前的篇幅里一直在不停地渲染「怪物」的危險和厲害,卻不料結尾的高潮戲又短又不過癮,還沒看夠呢,怪物就就被怪物拖進水裡了。觀眾看不夠怪物們的自相殘殺是不會滿意的。故事可以以巧合開始,但不能以巧合結束。怪物死得太巧合,觀眾的情緒便釋放不出來。

綜合來看,《侏》比我預期的要好上很多,堪稱今年到目前為止我在院線看的最好看的商業片。果真應了那句話,「期待越高失望越大」,沒有太高期待的片子反倒帶來了巨大的驚喜。
整部片子的氛圍感極佳(儘管都是第一部玩剩下的,本片鮮有自己的建樹),節奏相當流暢,幾處笑料也拿捏得很好,娛樂性強,調節了緊張的情緒又使人印象深刻,正片115分鐘看下來會發現全片少有廢戲——除了上面提到的第一部分比較有爭議。
近兩個小時的觀影不會使觀眾疲憊不堪,反而覺得意猶未盡。

事實證明,「炒冷飯」也是需要技巧的。《侏》讓我想到了《速度與激情7》,同為環球出品,都是炒冷飯,Colin Trevorrow掌勺的水平就是要高過溫子仁;無意冒犯溫導演,我認同的他的才華,但長期的低成本恐怖片的實踐是他執導《速7》的局限。

《侏》片的觀影過程讓我產生了一種看《哥斯拉》的即視感。霸王龍戰勝強敵後默默離去的偉岸身姿不正是像極了同樣是「深藏功與名」的哥斯拉仁兄嗎?
BOSS果然都在最後,本以為是從籠子里放出來的那個,實則是從水裡蹦出來的那個,——原來開場的餵食鯊魚的戲份居然是伏筆啊。
此外,本片的3D效果跟近些年打著「3D」旗號圈錢的電影作品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說《侏》圈錢有些求全責備了,但觀影效果確實差:畫面缺乏層次,遠近感近乎沒有,尤其是遠景鏡頭只要一運動起來就模糊不堪,給人一種渲染失敗的糟糕印象。所以,在《阿凡達2》上映之前,我早已不期待看到一部真正的「3D電影」了。

電影,尤其是高預算的商業片,有其獨有的複雜性和偶然性,工作量大,信息龐雜。
最後呈現在銀幕上的效果很難被預測,因為電影總是失控的。很多問題即便導演和編劇們注意到了,但仍然可能沒有時間、精力或者機會去更改和完善,不得已只能默許這樣那樣的小紕漏存在了。
電影是缺憾的藝術,所以即便我找了那麼些「毛病」出來,我還是對這部片子愛得不得了。


走進銀幕里的那個世界,就不願意再走出來。
相比於生活的蕪雜離亂,還是電影簡單,在電影里活一輩子才好。
癱在座位上看完全部的演職員表和最後的廣電局的審批號,仍舊遲遲不願起身離開。


精彩精彩,節奏張弛有度,特效場面不落俗套,最後的高潮也很棒。
突然發現前作不好看的原因在於沒有將劇情放在開園以後,使得浩大的無辜群眾為影片受難賭注的設計,通常是一個小分隊進去剿滅恐龍,生死也就這幾個人。
而這次因為有大批觀眾,觀影的時候能感受到主角們面臨的壓力,張力強了很多。
最後請出退休老龍王清理門戶的設計真心不錯。


前天百度了一下,那時候豆瓣評分7.9,幼時看過《侏羅紀公園》的我為了看情(te)懷(xiao),當機立斷買了張巨幕票,還是第七排中間的好位置,當天傍晚就開始單刷。雖然現實證明我的選位有點失敗,那麼大個放映廳就那二三十來號人,偏偏我的前後左右都是卿卿我我的情侶,還特地都換了位讓女方坐在我旁邊的兩個座位,活生生地嘲諷我這個在影院正中央啃爆米花的人。不過我是身經百戰,見得多了,要不是他們的手機QQ打死不關提示音全程響個不停的話根本就不會影響我觀影。

廢話不多說,開始看電影:
(此生產線也加工含有劇透的內容,可能會引起過敏或不適反應,請謹慎閱讀)
不過並沒有圖,等網上有資源我再慢慢截圖補也不晚。

一開始是恐龍崽子破殼而出的畫面,當然這並不是什麼伏筆或者鋪墊,只是為了致敬前作、告訴觀眾這是一部講恐龍的電影還有告訴觀眾現在的特效技術有多牛逼,的確很牛逼。

當然作為一部有著優良傳統的商業電影,劇情上不會搞太多標新立異另闢蹊徑的內容,就是很普通的好萊塢大片標配劇情,非常的穩健,講故事也是平鋪直敘直接切入正題,非常的穩健,反正有侏羅紀公園系列的號召力,還有特效特效和特效,穩健一點可以保證電影的成功,電影製作組的確沒錯。

因此影片劇情基本就是大片套餐裡面選一些拼起來的,比如個人英雄主義、英雄救美、愛與正義、普世價值、主角光環、善惡衝突、患難見真情、只顧賺錢不管民眾死活的逗比資本家、臉上都寫著「我就是反派」的反派、惡有惡報、大團圓結局,非常適合被做成那些「XXX帶你3~7分鐘看完《侏羅紀世界》」的視頻,好的劇情到這裡已經說完了,因為實在是穩健得沒什麼好說的。

接下來說說我們的主人公們:
1.轉基因龍D-Rex
這部片里的怪物BOSS,名字叫三星暴虐霸王龍還是百事暴虐霸王龍還是阿迪達斯暴虐霸王龍都不重要,只要記得這是唯一的反派恐龍,又當爹又當娘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起劇情也是不太容易。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在主角遠離它的時候運用自身特殊能力營造驚悚感、不費吹灰之力殺死龍套們、在主角後面保持一定距離待機營造緊張感、主角在旁邊時自動禁用所有特殊能力及降低智商以讓主角們可以安心逃跑、主角近在咫尺而且沒有掩護的時候要假裝咬他們但不能真的咬到、還有在最後被打敗,真的不容易,應該多給幾個雞腿。

雖然現實中轉基因應該是像給59裝六對負重輪一樣的艱苦工作,但劇組為了劇情需要把轉基因變得跟給手機換個保護殼一樣簡單也無可厚非,畢竟人類實在是太強了不搞點科幻元素進去恐龍根本就不是人的對手,就算加了科幻元素也只能在劇組苦心安排的一個管理不善的公園裡才能作威作福,畢竟人類實在是厲害了。劇組從一開始就對暴虐霸王龍同志身上的基因遮遮掩掩,到最後也只揭露了霸王龍、伶盜龍和樹蛙三種配方,也難怪,看它那無視一般的火箭彈和步槍的表現,肯定是加了哥斯拉基因,這樣的事情千萬不能讓觀眾知道。不過既然這貨基本都是刀槍不入了為什麼男主在車庫裡還是這麼在意要拿回他的槍呢?

話說回來,劇組安排它從小被關起來所以缺乏社交熱愛殺戮還算說得過去,雖然說霸王龍看起來不太像群居動物。

2.伶盜龍姐妹花
被男主訓練得服服帖帖的四條伶盜龍,雖然在臨時工掉下去時差點就把男主給吃了,但這並不影響它們對男主的忠誠,雖然在影片中後期被暴虐龍策反了一下,但最後還是改邪歸正浪子回頭,瞬間跳反給男主賣命。

好像有什麼不對。

男主的訓練不是很標準的條件反射訓練嗎?

這麼忠誠的給拚命,而且是沒有任何條件反射條件的情況下,這種無產主義精神怎麼看都不應該是恐龍所擁有的,再結合它們那恐龍也不應該有的豐富表情,恍然大悟:這根本就是長得像伶盜龍的汪星人嘛!

3.翼龍
雖然理論上來講作為溫血動物的翼龍應該是有毛的,但既然是電影,就不應該太較真。不過這公園真的是管理不善到不給翼龍們餵食的嗎?為什麼翼龍館被打破之後翼龍們就要衝出來攻擊不在它們食譜上的人類們?這公園到底是多少天沒給它們吃的了?這麼嚴重的虐待動物行為居然就靠著山高皇帝遠被這公園壓下去了,細思恐極。

4.滄龍
滄龍爺爺在這部電影裡面簡直就是霸氣外露橫掃一切的存在,而且從頭到尾就只做了一件事:吃飯。不過是吃午飯和晚飯的區別,可憐女主的助手作為下午茶被吃得毫無存在感。

不過以這部電影里人類的弱雞戰鬥力我很擔心以後怎麼處理這大爺,我看找7架「蒼龍」級潛艇也還是很懸,估計只能等它老死了。

5.霸王龍
系列招牌級別的存在,小短手還是那麼萌。
編劇還是有動腦的,用那煙花還是引信的東西作為條件反射讓霸王龍跟暴虐龍打上一架,總比無端挺身而出來得有道理。

不過霸王龍真是個心機婊,為了戲份和評價,辛苦打完一架都不把旁邊圍觀全程的主角們拿來補充營養,最後成功作為片尾演員去停機坪看太陽照常升起。

6.男主
帥、壯、善良、果敢、戰鬥力高、敢於與惡勢力做鬥爭、思想素質好、相信人與恐龍之間的關係,什麼光環都給加上去了,非常標準的好萊塢男主,還是海軍退役:
編劇想省事兒怎麼辦?讓主角加入海軍陸戰隊呀
所以其實沒什麼好說的。

7.女主
一開始眼裡只有經濟利益,一個十足的商務工作人員,但在男主的感染下思想蛻變,成為了熱愛動物的積極分子,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

不過阿姨你既然都把袖子擼起來了,能把高跟鞋脫了嗎?!

8.兄弟倆
其實是為了家庭觀眾設計的角色,很普通的看起來關係不好但是患難見真情的橋段,也沒什麼好說的,除了告訴我們沒事別瞎轉悠和游泳是項保命技能之外。

發現問題了吧?這部電影的一個很重要問題就是所有人類角色都沒什麼好說的,好人好得徹底,壞人壞得徹底,逗比逗得徹底,很面譜化,剛開始搞了一大堆的人物衝突看起來很深沉的樣子,但到最後原來還是非常善惡分明的兩派。為了凸顯恐龍的恐怖,劇組嚴重的削弱了人類方的戰鬥力,以至於最後劇情變成了一群人作死立flag再作死,然後打不過恐龍,然後在最後躲在一旁看神仙打架,神仙打完架人類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以至於這部電影沒了這幾個主角其實也沒什麼區別,反正他們除了被恐龍追殺之外什麼都沒做過。

不過除開劇情之外場景和氣氛的刻畫還是不錯的,每次暴虐龍躲樹叢的時候都會用到多聲道,悉悉索索,挺有氣氛。每次主角躲在汽車後面的時候配合特效音效還有演員的演技,可以起到不錯的嚇人效果,我看周圍的情侶們都嚇得抱在一起了。
好吧,也許不是被恐龍嚇的。

對前作的致敬不少,前面的答案有說到。

笑點不多,不過也有,觀眾反應最熱烈的是IT男裝逼想吻別失敗那段。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中規中矩的電影,從頭到尾的中規中矩,有基本的人物衝突和價值思考,場景刻畫也中規中矩,結局中規中矩,特效很好,有一些bug,總體還是不需要腦袋就是看個爽的商業片,當變形金剛看也行。非常推薦電影院觀看,值得觀看IMAX。我打7.3分,5.3分是給特效工作室的。

當然,這個分數在這個月,甚至未來的幾個月里應該都會是我給出的最高分了,爛片太多,沒法子。


這部電影最精彩的地方其實是解構。《侏羅紀公園》三部曲珠玉在前,如何推陳出新,有所突破對製作者來說是很困難的。因此製作者在很多地方對大家想當然的部分都做了解構。你以為會是這樣的劇情,我偏反著來。但偏偏這種解構還很合理,透著不一樣的味道。

最大的解構是電影主旨,作為驚悚電影其實只要把可怕的恐龍擺出來嚇嚇人就算完成任務了,中間補一點主人公之間的感情線,最後讓人類補刀收尾就算完結了。但這部多了很多內容,沒有突出人類如何智慧,而是反應人類的渺小,以及因為自大而展現出來的愚蠢。最後的怪物也不是人類搞定的,還是依靠霸王龍和迅猛龍通力合作,蒼龍最後補刀完成的。人類就基本負責逃,偶爾做點引禍水的事情。

「不要忘記哈蒙德博士建議公園的目的,讓我們知道人類是多麼渺小,歷史是多麼短暫。」印度老闆的話其實就是全片的點睛之筆。人類在自然面前終究是渺小的,與自然對抗不會有結果。其實歐文和女主角的分歧也在這裡,歐文其實反覆在說,要順應自然「我要吃,我要捕獵,我要······」,而女主角基本就是一臉不屑的表情。影片其實就是用男女主角的對比,以及女主角拋棄高冷,明白感情的重要這一角色成長來串起整個故事,而恐龍只是點綴。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製作者對於觀眾的調戲。有很多處地方,製作者故意引起懸念,讓你以為後面會是怎樣的劇情,結果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害得你一驚一乍。比如,開頭先用恐龍蛋渲染恐怖氣氛,然後立刻出現一隻疑似恐龍的腳,配和恐怖的配樂,觀眾心想,導演真好,這麼快正餐就上了,結果鏡頭往上移,發現只是一隻烏鴉而已。我都能想像出導演隱藏在鏡頭後一副惡作劇得逞的表情。

之後,離別時要擁吻,結果告訴你有男朋友;男主角想拉女主角一起跑,結果女主角生猛得超出想像,踩著高跟都比他快。類似的小細節比比皆是,讓你在觀影時忍俊不禁,同時又回味無窮。如果你光顧著恐龍而忽略這些細節的話,真的是很可惜。


作為一個侏羅紀系列的腦殘粉,昨天下午突然得知上映的消息,於是就一個人直衝電影院了。這個回答可能有很多的主觀臆想在裡面,大家請輕拍。

正如影片簡介,本部在劇情上連接1部的,故事發生地也是在努布拉島(雲霧島)。人物設定上,也比較好的做了一個過渡的交代,亨利的身影一出現就讓我小小的激動了一下,心裡默想著不會吧,結果真的是他(亨利在小說里死相還是蠻慘的,反倒是簡羅最後活下來了)!

劇情的推進方面,還是能找到原作者邁克爾·克萊頓所擅長的痕迹——「交叉蒙太奇」,這是影視作品中的一種拍攝手法,通過敘述場景的不斷切換,將同一時間內發生的若干情節穿插在一起,形成非常連貫、緊湊和刺激的衝突。克萊頓把這個手法用到他的那些科幻驚悚小說裡面,而後又一直參與侏羅紀系列的編劇工作(克萊頓是2008年11月4日去世的,侏羅紀世界應該算起來就是系列的第四部,在他去世前電影的籌劃階段,他好像是擔任了編劇和顧問。剛度娘了一下,侏羅紀世界的編劇名單里有他)。

我周圍的同學聽說我一個人熱血的跑去看了之後,都來問我怎麼樣,也有人說這部電影網上的評論非常一般,言下之意是這麼爛的電影為什麼我要心急火燎地去看。的確,客觀來說,拋去腦殘粉的身份,這部商業電影肯定沒有當年前作上映時的影響力,就是符合現如今大眾對商業電影的一般期望,再加上一些照顧前作粉絲的情懷,來圈一下錢。我個人覺得電影的情節走勢太過模式化,有種一看錶,嗯20分鐘了,要來小爽一把了,嗯1個小時了,這裡大概會這樣這樣吧,哎,最後15分鐘了,要結束了 的趕腳。最後諸龍合力打敗怪獸的場景,讓我齣戲了,感覺這個收尾顯得有點倉促。

很多知友都說到已經把續集的鋪墊做好了,我既不反感也不支持,如果出的話,應該還是會去看,另外希望不要把「生命會尋找出路」的主旨隨隨便便的扔掉,商業電影也可以很深刻很發人深省的。這部有點爆米花模式了,前作中馬爾科姆提到的混沌理論倒是用到了,不過我覺得1部里賴德里為錢鋌而走險最終導致的系統崩潰要比這部里高智商怪獸調戲人類造成的意外更為合理。

當電影里一大一小坐著觀光車進入大門的時候,主題曲響起,鼻子說酸就酸了。整整跨越22年,我第一次看第一部的時候雖然不是93年,但是我很確定是在上小學之前,家裡租來的vcd。小學畢業之前,我已經開始以小孩子的思維思考馬爾科姆說的那句「生命會尋找出路」了。這個系列可以說對我的三觀影響甚大,去自然博物館的時候,雖然看到人體標本很是害怕,但是一看到恐龍骨架就忘乎所以了。當年高考報志願的時候,要不是因為不知道本科沒有古生物學這個專業,我肯定會毅然決然地入坑的(結果最後專業也算是跟地理沾點邊吧。。。)。

1部里哈蒙德說要讓全世界的孩子無論貧富,都能近距離的觀賞到活生生的恐龍,一定程度上,他的夢想算是實現了。

另外還想說的是,02年的時候,中科院將一種新發現的恐龍命名為「布氏克氏龍」(Crichtonsaurus bohlini),就是為了感謝克萊頓為恐龍在全世界的宣傳所作出的貢獻。下面這張是鄙母校博物館裡的布氏克氏龍骨架照片,因為自己去年去的時候拍的照片找不到了,就直接用了博物館網站的照片,希望母校不要告我侵權~(⊙_⊙)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科幻電影 | 影視評論 | 侏羅紀公園電影 | 侏羅紀世界電影 |